《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论文5则范文

2024-05-07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论文5则范文(精选3篇)

篇1:《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论文5则范文

女性叙事视角解读《傲慢与偏见》论文

一、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女性没有自主权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尚未完善,封建残余思想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思潮盛行。男性处于主导地位,有着绝对的权力;而女性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属,服从于男性。

在那个时代,女性无法享受到财产的继承权,没有任何经济背景,只能依仗嫁个好丈夫来保证日后的生计,以致但凡有稳定经济来源的男性都可以肆意地选择妻子,他们掌握着婚姻的绝对主导权,这种种的现实,直接导致婚后女性在家庭中毫无地位可言。

就像在《傲慢与偏见》中写道的,班纳特夫妇膝下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班纳特先生过世后,他家财产就只能由远方的亲戚来继承,他的太太和女儿终将得不到任何东西。因而,在当时,女子都希望嫁一个有钱人来保证自己后半辈子的衣食无忧。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女性完全失去了自主权,甚至她们独立生存的能力也丧失了,不得不依附于男人,这也是造成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源。

二、《傲慢与偏见》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女性叙事视角,掌握自主权

申丹曾指出:叙事者的性别不同,往往会影响着叙事模式及其意义。奥斯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颠覆了女性只能依附于男性的唯诺形象,以女性视角展开故事,让女性成为小说中的主角.让女性主导话语权。

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情结,与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是分不开的,让读者从女性的视角来品读这部作品,进而彰显女性特有的心理特征。

作者在小说中一改传统的叙述方式,采用由远景到近景的叙述视角转化,强调女性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直接引语的运用,让女性主导话语权,辅以间接引语来表现独特的女性视角。

在《傲慢与偏见》中,围绕班纳特太太嫁女儿的故事展开叙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是小说的主线,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揭示作品中人物的不同心理特质。重点写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经历了一系列“傲慢”与“偏见”之后,最终喜结良缘。通过对这桩理想的婚姻的描绘,也反映出了女作者简・奥斯汀自己的爱情观――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女性也可以主导自己的婚姻。

(二)伊丽莎白――才智、幽默而又叛逆的女性

伊丽莎白是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公,同时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较为出色的女性角色。简,奥斯汀把她塑造成了一位个性鲜明、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智慧女性。她美丽、聪明、知性、有主见,她将婚姻掌握在自己手中。伊丽莎白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才智、幽默

伊丽莎白可以深入洞察事物的本质,靠着她的才智与达西斗智斗勇,而正是这一切的智慧的流露,最终深深地吸引了达西。

伊丽莎白曾表示她可以看透彬格莱的性格,彬格莱却不屑地说他并不知道伊丽莎白是个研究人性的专家。他对伊丽莎白说:“那应该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吧。”伊丽莎白回答:“不错,但是更有趣的是研究复杂多变的性格,可以让研究变得更有价值。”达西讽刺说:“乡下环境闭塞,周围的变化也少,乡下人可以研究的对象也非常少。”伊丽莎白却不以为然:“可是每个人每天都在变化,他们身上可以研究的新东西也很多。”这段对话将伊丽莎白的智慧的气魄与幽默的性格表露无疑。

2.叛逆

在当时的道德观念中,女性应该庄重、文雅,具备贵族气质。但是,伊丽莎白却反感这样的旧道德,鄙视社会上以金钱和出生划分等级。

穿田野,跨围栏,跳水洼,弄得自己满身污泥地出现在外人面前,这在当时的妇女看来是极其不雅的行为。而她却从不介意别人的看法,我行我素,不向等级与金钱低头。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就无所畏惧地去做。

(三)主宰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伊丽莎白对爱情与婚姻有着独立的意识,她摈弃了传统妇女忍耐、顺从的品性,坚信美满的婚姻只能建立在深厚的爱情基础之上,她向往通过彼此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感情的方式。

她的两次拒婚,鲜明地表现了她对婚姻的立场。柯林斯作为班纳特家财产的继承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能力低下,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娶了班纳特家的一个女儿,便是对他们家施了恩德,但是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柯林斯的当场求婚。因为尽管柯林斯可能会使伊丽莎白日后的生活有保障,但是他俩无法进行精神上与情感上的交流,伊丽莎白也无法接受一个自私自利而又自负的人做丈夫。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失败后,她的好朋友夏绿蒂为了日后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柯林斯,这与伊丽莎白的态度与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女性,一个是先进女性的代表,一个是传统妇女的代表;一个追求自我意识的解放,一个屈于命运的安排。

初次见到达西时,因为达西目空一切的傲慢态度让伊丽莎白对其产生了偏见。虽然达西有着显赫的财产,但是伊丽莎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伊丽莎白在面对自己婚姻问题时所表现的自尊与自信,超越了当时普遍妇女的价值取向,极具超前意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不被认可的。简,奥斯汀正是想通过塑造伊丽莎白这一典型人物,来唤醒迂腐的封建女性意识,呼吁她们为追求自己平等自由的婚姻而努力,同时也是向男性主义发起挑战。

伊丽莎白独特的魅力、优雅的谈吐、丰富的.学识深深地吸引了达西,也让他摈弃了门第财产的偏见,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不断改正自我。伊丽莎白也因为达西的改变而渐渐改变了对他的偏见,接受了达西的第二次求婚,两人最终踏上了婚姻的殿堂。

(四)强调女性与男性应该自由平等

相较于小说中的其他女性,伊丽莎白是与男性一样追逐平等与自由的典范。独立自强,不依靠男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做事,毫不顾忌外人的评判,摈弃旧观念,开拓新思维。为了看望生病的姐姐,伊丽莎白孤身步行三英里,仪表不整地出现在彬格莱家中,这在当时守旧的妇女看来,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伊丽莎白却不拘小节。在舞会上用犀利的言语驳回了凯瑟琳夫人的责问,凸显了伊丽莎白的独特个性。在家世显赫的达西面前,伊丽莎白沉稳镇定,用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渐渐地吸引了达西,使得这个坚持完美主义的男子最终放下了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接受了伊丽莎白。

奥斯汀否定了男女之间的智力差别,她通过塑造伊丽莎白这一独立、智慧的女性形象,昭示着女性可以不依靠男人而独立自主的作判断,作决定。她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塑造的有着独立个性的女性形象,无疑是对当时社会旧价值观的冲击,进而确立了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新地位。

(五)反抗封建传统道德

旧社会的封建礼教禁锢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而伊丽莎白对此却无所顾忌,她勇敢而大胆地I卫自己的自由与地位。当她与姐妹们同时出入社交场合遭到质疑时,她立马巧妙地回应道:“如果因为姐姐无法早嫁,或是不愿早嫁,做妹妹的就不能交际,不能娱乐,我想这可就太委屈她们了。小妹和大姐同样有权利享受青春的乐趣。怎么能出于那样的动机,而把她们关在家里!”当凯瑟琳夫人以她与达西不是门当户对阻挠她的婚事的时候,她辩驳道:“达西是个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我们正是门当户对。”

从以上的种种都能看出,伊丽莎白勇于向封建道德观念挑战,勇于冲破门第观念,表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个性。

三、女性思想在当时的局限性

《傲慢与偏见》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封建保守势力强大的时代,她的作品虽然有先进的女性主义思想,但是也无法避免地受父权文化的影响,存在一些局限性。

奥斯汀虽然在小说中竭力刻画女主人公独立自主的形象,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却依然把女性的作用禁锢于家庭中,相夫教子,处理家事,却未能让女性走出家庭,踏上社会去谋取一份工作。所以归根结底,在当时社会中的女性,终究没有摆脱从属于男性的地位。

四、结语

简,奥斯汀一改传统文学中女性的被叙述、被符号化的命运,在《傲慢与偏见》中采用女性叙事视角,让女性成为小说的主体。通过对伊丽莎白这一独立女性形象的塑造,发起了对女性解放运动的呼吁。虽然迫于当时时代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的局限性,作品中还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唤起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女性取得独立权利指明了方向,鼓舞更多的女性向着自强自信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译林出版社,版,第5-339页。

[参考文献]

[1]李玮,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傲慢与偏见》[J].时代文学,(08).

[2]黄洁.《傲慢与偏见》女主人公女性主体意识解析[J].时代文学,2011(14).

[3]陆玫,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09).

[4]白晶玉.从《傲慢与偏见》解读奥斯汀的女性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05).

[5]李英.《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评析[J].时代文学,2010(18).

[6]彭筱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剑南文学,2010(04).

[7]黄静,《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06).

[作者简介]

尹亚辉(1977-),女,河南西平人,硕士,黄淮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篇2:《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论文5则范文

传播伦理关系到传媒所传递的信息包含着正义与非正义、合理与不合理、善与恶的价值判断, 它反映着传媒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价值取向。传播伦理的重要性在于, 它透过大众媒体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 男女性别的不平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传媒传播着对女性抱有偏见的内容, 这些内容在各方面都违背了大众传播伦理。因此, 从传播伦理的视角解读传媒中的性别偏见并剖析其现象和原因, 采取有效策略减少或消除这种现象, 对女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媒体传播中女性偏见现象解读

通过对大众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大量观察和分析, 媒体传播中的女性偏见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 女性话语缺失

女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的三重缺席:第一, 新闻传播主体的缺席, 即女性话语权的缺失;第二, 新闻内容中的缺席, 即对女性的报道极少;第三, 新闻受众的缺席, 即女性看电视大多是看电视剧、娱乐、美食等节目。[1]

首先, 媒介工作者尤其是中上层管理者均以男性居多, 中国媒体的监管者更是男性领导者占绝大多数。从内容的生产制造到管理管控, 整个环节的负责人员都是以男性为主。其次, 媒体中对女性报道内容的缺席。由于社会分工, 导致媒体报道的重要事件中的主要人物, 如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以男性居多。再次, 由于受教育程度、社会分工等原因, 大部分传统女性都更关注电视剧、娱乐、美食等节目, 而对经济、政治、社会相关的节目关注较少, 从而导致女性话语权的进一步缺失。

(二) 刻板印象

大众媒体中女性刻板形象, 是指传媒在其传播过程中将原本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进行人为固化, 使其呈现出某种模式化的人物表现。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 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刻板印象处处体现在媒体上, 一方面是直接的肯定;另一方面是间接的否定, 对于在事业上表现强势的女性, 被称为“女强人”“女汉子”;对于没有按照社会预计成立家庭的女性, 被称为“剩女”, 媒体在处理这种女性形象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否定的因素。媒体对于女性刻板印象的集中、放大, 其实源自于男性群体的追求和期望。诚如西蒙波娃所言:“世界的再现, 如同世界本身一样, 都是男人的作品, 他们从其自身的观点描述它, 并与绝对真理加以混同。”

(三) 对女性的物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源于商业利益的驱动, 导致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显示出“物化”倾向, 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女性外表的关注, 从男性的视角强调女性的观赏性。英国学者艾华在研究中国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一篇论文中说道:“在近来的性形象爆炸中, 一个突出的主题是女性的身体, 其表现方式既富视觉感又形诸文字叙述……无论背景多么刻板, 这些表现中的妇女, 都显出被男性注视的样子, 无论实际上观看者是男是女。由于被剥夺了自主性, 这类图像中, 妇女的表现强调了女性作为男性行动依赖者, 等待着被男性完善, 甚至赐予生命。”

二、符合传播伦理的女性形象塑造

面对媒体传播中仍然普遍存在的女性偏见现象, 本文从媒体自身的角度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一) 新闻专业主义:媒体从业人员的性别平等意识

想要改善媒体传播中的女性偏见问题, 首先要从媒体从业人员着手。

有研究者指出, 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只是一种对理想的不同表述而已。同时也指出, 媒介行为失范归根到底是违反了新闻伦理、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2]也有研究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包含了四个内部向度, 即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正是在专业新闻机构的组织和管理之下,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新闻人将被普遍性认可的新闻价值标准作为工作尺度, 并以新闻伦理为基本的精神指向和道德规约, 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以及新闻的基点———公共利益。

因此, 新闻专业主义可以说是媒体传播伦理的必要保障。只有媒体从业人员越来越具备性别平等的意识, 才能逐渐改善媒体传播中的女性偏见问题。

(二) 舆论导向:女性赋权

从媒体传播的内容来说, 媒体要向大众传达积极正面的信息、观点, 通过舆论导向来实现女性赋权。比如当“剩女”问题不可避免地引发社会关注的时候, 恰恰是媒体引导舆论提倡两性平等和正确婚恋观的最佳时机。又如, 在瑞典的媒体广告中, 往往是男性代言婴儿用品, 这能让我们改变原来的刻板印象。所以, 从媒体传播的内容着手,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女性赋权, 赋予所有女性和男性一样自由平等地选择自己的工作、婚姻及生活方式的权利。

三、结语

今天的受众已经对媒体传达内容和意义具有理性的分析接受能力, 对媒介有一种审视的态度, 对媒介中的不平等保持一种敏感和自觉。这也就要求媒体更加严格恪守传播伦理, 更加严肃地对待女性偏见。对于媒体中女性偏见的纠正, 固然需要媒体自身对信息内容进行改善, 但更仰赖整个社会观念、文化教育的进步。大众媒体传播伦理与社会伦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共同为实现两性平等而努力。

摘要:近年来, 虽然整个社会和媒体在宣传男女平等和妇女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但由于受传统文化、商业化的影响, 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传媒仍然或隐或现地传播着对女性抱有偏见的内容, 这些内容违背了真实、客观公正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大众传播伦理。本文从传播伦理的视角解读媒体中的性别偏见, 剖析其现象、原因, 并从媒体自身的角度提出改善女性偏见问题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传播伦理,女性偏见

参考文献

[1]鲍海波.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78-82.

篇3:《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叙事视角解读论文5则范文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叙事视角,女性主体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 1919-) 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女性主题, 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其发表于1973年的里程碑之作《天黑前的夏天》以一贯的女性视角观察、体味、想象与表达, 刻画了一位中年女性关于婚姻、两性的困扰及挣扎, 描述了女主人公在一个夏天里对男权社会中女性出路的思索。《天黑前的夏天》受到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国内外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还比较罕见。该文以女性叙事学为切入点, 从作品中人物的视角、叙述者视角及这两种视角的转换与重合入手, 分析作品如何从叙事视角方面建构女性主体。

1 女性人物——凯特的视角

《天黑前的夏天》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 作品始终围绕女主人公凯特加以展开。在此,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这两个概念问题。视角与声音在有些叙事作品中基本一致, 因此常常被混淆, 被认为是同一种东西。而事实上, 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并非完全一致, “视角是人物的, 声音则是叙述者的”。[1]21热奈特在他的《叙事话语》中对视角和声音作了严格的区分, 认为一些理论著述中“混淆了其视点决定叙述透视的人物是谁, 与叙述者是谁这一完全不同的问题, 或者, 更简单地说, 就是混淆了谁看与谁说的问题。”[2]186热奈特用“聚焦”一词来指代“视角”。“聚焦所涉及到的就是谁在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 叙述信息是透过谁的眼光与心灵传达出来的”。[3]99

虽然作品不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但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人物是中年女性凯特。凯特的压抑和困惑, 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位家庭妇女面对的精神危机, 而是整个父权社会中婚姻、家庭、性关系给女性带来的精神及身体压迫。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 而且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4]38, 那么“视角”是不是也可以成为获得权力的一种工具, 进而成为获得主体性的一种方式呢?小说中视角的选择是女性, 由女性来看男性, 而不是男性来看女性, 从而将女性置于主动状态, 男性则处于被动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看, 男性成为了“他者”。虽然女权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女性不能彻底摆脱社会中男性的附属地位, 莱辛在其《金色笔记》的序言中也说道女人是“二等公民”, 但她表示她“当然会支持妇女解放”。[5]xiii面对女性被边缘化了的尴尬境遇, 选择以女性人物为视角, 化被动为主动, 不仅是对男性叙述视角传统的一种颠覆, 更是成为了揭露婚姻关系中被掩盖的性别政治的一种工具。

一般来讲, 视点人物总是处于被肯定的优越的地位, 其他人物都要经由他的‘过滤’, 才能进入小说。作品中凯特是自始至终的视点人物, 其他人物, 尤其是其丈夫迈克尔除了在小说开头部分有比较正式的出场外, 其余均是在凯特的回忆和眼光中作为其凝视对象出场, 如果没有凯特的视角, 他甚至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女性视角的选择, 不仅体现了叙事手法的选择, 也创造了情节, 男性的出现依附于女性的视角。这种将男性客体化, 从而将女性主体化的方法, 是在叙事形式上对抗父权话语的一种努力。

2 叙述者视角

叙述者是指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 或称“声音或讲话者”。[1]36那么叙述者有没有视角呢?“视角与声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互相依存, 互相限制”[1]22, 视角要靠声音来体现, 声音的表达则要靠视角为其定下基调。因此, 叙述者不仅是声音的承担者, 也是视角的承担者。《天黑前的夏天》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异故事全知叙述手法, 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 因此不具备性别特征, 从形式上来讲, 这是规避男性叙事传统的一种方式, 是女性进入文学领域的一种技巧。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苏珊·S·兰瑟 (Susan Sniader Lanser) 认为:“小说封面标有女性作家的姓名, 这已足够表明小说有着女性的叙述声音, 虽然在文本当中毫无标记可言。”[6]167, 除了作者性别, 我们还可以从叙述者的叙事手法中推断出叙述者的女性性别。作品中叙述者与女主人公凯特之间的距离是判断叙述者性别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这个距离, 可以从作者的叙事手法上体现出来。作品中写道:“她必须老老实实地考虑清楚, 婚外恋对迈克尔·布朗夫妻这桩美满婚姻, 到底有何影响。”[7]57, “为什么母亲非得和磨石一样, 成为每件事情的中心?回望过去, 她好像总是随时待命, 总是听候传唤, 总是遭受指责……”[7]84。作品用的是第三人称讲述别人的故事, 但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仿佛感觉是叙述者在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作品中这样的句式比比皆是, 这种叙事话语便是自由间接引语, 让我们感觉这一切都来自叙述者的视角, 通过这个叙事手法的运用, 叙述者已然向我们表露了她的女性性别及女性视角, 反映了她的女性立场。

叙述者在叙述内容、叙述人物的取舍及人物关系的安排上重申了女性主体意识, 建构了女性主体。小说共分为五部分, 依次为:“在家”、“在国际食品组织”、“在旅途”、“在酒店”、“在莫琳的公寓”。迈克尔只有在第一部分中和凯特共同出现, 可以形成对视, 接下来便退场了, 叙述者的眼中只有凯特, 迈克尔想要获得出现的权力, 只有在凯特对两性的思考及对谋求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的出路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出场, 这样, 叙述者便将代表父权的迈克尔安排成了“被凝视者”。夏日中凯特邂逅的杰弗里也被“安排”了生病, 虽是两个人在旅途, 实则只有凯特一人。在凯特的“解放之旅”上, 还有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 那就是玛丽和莫琳, 她们三个人组成了小说的主角, 其他人物均处于客体位置。从叙述者视角, 可以看出叙述者对人物的侧重和在人物关系上的立场。叙述者通过两性人物的安排, 从叙事手法上间接地实现了对女性人物的主体化, 对男性人物的边缘化, 巧妙地表达了性别立场。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 让其无所不知。而对女性人物的偏重, 着重描述女性人物的生活和精神活动, 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经验, 以女性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对父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和存在方式的思考, 重申了女性主体意识。

3 人物和叙述者视角的转换和重合

《天黑前的夏天》的叙事视角不是单一的, 有全知型的叙述者视角, 也有限制性的人物视角, 这两种视角不是分离的、相排斥的, 而是内外互补的。说到人物视角, 这里主要指女主角凯特的视角, 人物视角只局限在其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范围内, 超出了这个范围, 便无法感知, 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人和物便由第三人称叙述者来感知。人物视角可以体现出深度, 叙述者视角则体现出广度, 这两个视角的转换, 让作品的呈现实现了逻辑上的和谐统一, 更好的表达了主题。

试看作品中运用叙述者全知视角的一段:“她会有什么经历呢?除了慢慢老去, 别无其他……如今你正青春年少, 可一晃便步入中年……你对周遭人事的态度变了……但你本人却毫无意识, 因为寒冰是慢慢地、慢慢地将生命之谷冻结起来的……然而, 凯特·布朗却将在短短几个月之内, 把个中滋味一一品尝……反正这个夏天, 有违她的德行, 超出她的能力, 她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7]全知视角下的凯特在这个时候是无法预知接下来的一切的。这种全知叙述者视角的运用, 让我们对这位女性人物接下来的生活和故事充满了期待, 增加了作品的悬念。人物的视角, 让读者得以站在她的性别立场观察和体会, 拥有人物的性别意识。试看描写凯特视角的片段:“但是, 像他那样处心积虑地小心安排生活, 做那种事儿的时候不留任何‘蜘丝马迹’, 这样就可以和邂逅的年轻女子经历一场又一场性遭遇——让她觉得他十分浅薄”[7]59, 从女主人公凯特的视角看完这段, 读者也能感受到凯特对迈克尔的鄙视, 他的形象也变得渺小。作品通过这两种视角的不断转换, 向我们揭露了父权制度对女性造成的心理伤害。

与一般叙事文不同的是, 《天黑前的夏天》中内外两种叙事视角时而重合, 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女性视角的作用, 体现了婚姻、两性、家庭中的女性经验, 建构了女性主体。能够让两种叙事视角重合的方法便是上文中提到的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在语法上的特点为“省掉引导词以第三人称模仿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1]98, 如将间接引语“她说她想定居云南”改为自由间接引语, 则为“她想定居云南”。自由间接引语在叙述上的特征是它“包容了叙述者和人物, 是两种声音的并存”[1]100, 因此, 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可以同时体现叙述者和人物的视角, 让叙述者和人物的意识形态达到高度的一致。作品中写道:“做母亲的, 总是得随时候命听人使唤, 总是得分神打点各种琐事, 总是得满足他人的需要、要求、愿望, 应付各种状况和危机, 在这种漫长的碾磨下, 一个曾经无畏无惧的年轻生命, 逐渐变成了一个忧虑成习的疯子……”[7]86, 这听起来像是叙述者对父权社会下女性母亲身份的评价, 又像是凯特自己在抱怨。这两种视角重合在一起, 让男性视角出现了缺席, 在揭露父权制度给女性造成的精神枷锁时, 体现了女性的精神及生活状态, 在表达女性经验的同时让男性处于一个被凝视的状态, 在叙事形式上建构了女性主体。

故事内容和叙事手法均是体现性别政治的重要层面, 该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方法, 将二者结合, 分析了叙事视角对女性主体的建构。作品中, 女性通过占据视角的主动地位, 获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揭露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上的从属地位, 并通过“凝视”男性, 将其客体化, 挑战其权威。但小说结尾, 离家的凯特在解除了心结后又回归了家庭。这给了我们对两性关系更多的启发。在一性对另一性的束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女性主体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关于女性解放的途径还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Gerard 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M].Ithaca:Cornell Universi ty Press, 1986.

[3]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黄华.权力, 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Doris Lessing.The Golden Notebook[M].New York:HarperPe rennial, 1999.

[6]Susan S.Lanser.The Narrative Act: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 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关羽刮骨疗毒》教材教案下一篇:什么是市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