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智慧运维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移动智慧运维

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名

目前,我国IT领域已经由以建设为主逐步过渡到建设和运维服务并重的新阶段。加强IT基础设施的运维服务,使IT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已成为国家在信息化发展中重点关注的方向。我国把信息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连续颁布了鼓励扶持该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11年12月,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确定了10项发展重点和8项重大工程,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据IDC研究数据显示,2009-2011年,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保持了高速的发展;2011年市场容量达到人民币43亿元,总体市场比2010年增长了33%,约为2008年的2倍;2012年,中国BSM解决方案市场容量约为59亿元。目前,国内BSM的主要应用领域为IT成熟度较高的电信、金融和政府等领域。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18年中国IT运维管理行业经营模式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十大IT运维管理公司排行榜如下: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第二篇:《中国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定) 课程编号:310061 英文名:The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分:2学分 课时:36课时 主讲教师:谢树放

选定教材: 向世陵.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课程概述: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是智慧之学。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思辨的结晶,它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智慧的鲜明特征,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学派与哲学思想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体现中国哲学智慧的连续性丰富性与多样性,力求将知识传授与智慧开发结合起来,突出介绍每一时代中国哲学思维的智慧精华,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精华有所感悟与把握,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须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思想智慧的精华,了解有代表性的中国哲学家的主要哲学智慧观点,使学生增强哲学思维,丰富哲学智慧,以促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并引导教育学生联系实际,弘扬精华、剔除糟粕,以达本课程的实践指导目的。 教学方法:

中国哲学智慧宝库博大精深,有限的课时决定本课程的讲授只能少而精。选修学习本课程的学生须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及人文历史知识,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一须采取学生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二须在教学内容上把握重点,提纲挈领,主要向学生指明各时期主要哲学流派的智慧精华,训练学生的哲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三须力求运用启发式讲授法,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讲授抽象的哲理;四须力求联系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实际,增强本课程教学的现实现代意义。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讲 中国哲学史简述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国哲学智慧与中国哲学史密不可分。考虑到本校学生均未开设《中国哲学史》课程,故在介绍各历史时期主要流派的哲学智慧之前,须对中国哲学史向学生作一简要介绍,以使学生对中国哲学 1 智慧的发展,对选读的各时期中国哲学智慧思想有更系统的把握,对各家之哲学智慧有更好的理解,为以下各讲学习奠基。 教学内容:

一、中国哲学的源头。

新石器时期的精神文化: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

中国哲学思想在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哲学与宗教的联系与区别。

二、先秦哲学(殷周时期)。

商代:以神为本的意识,信天信鬼、浓厚的宗教色彩。

周代:“敬德保民”(天命观动摇 “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把对社会以外异己力量-天的崇拜,转为对社会的主体-人的信念)。

作为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约在西周初出现的《易经》《尚书·洪范》。

春秋战国:孔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伦理哲学体系的思想家;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把老子思想推到极致(他用诗和寓言喻意,将哲学思想体现于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萌芽)。

墨子的“兼爱”;韩非的法家思想,综合法术势的观点,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政治学说。 荀子担负起对先秦哲学批判总结的使命,综合儒法思想。

三、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儒家为主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三纲五常”说适应大一统帝国专制政治,经学与谶纬相互结合,神学色彩。

四、魏晋玄学――是以道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思辨哲学 中国哲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儒道互补所进行的第二次综合。

激烈社会震荡,儒家名教的危机需要新的哲学理论,于是“援道入儒”,以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儒学(易),结合《周易》儒家思想创立的一种更哲理化的新的哲学理论。

五、隋唐佛学――中国哲学以佛教哲学为主的儒、释、道融合的第三次综合。

中外文化的首次交汇-佛教中国化,气势恢宏的大唐文化。兼容并畜,三教并行。具有较高抽象思维能力的哲学家及哲学著作大都出现在佛教领域(华严宗的佛学理论代表中国佛教哲学高峰)。禅宗(心宗)是中国佛教一次深刻变革。

六、宋明理学――再次弘扬儒家思想吸收道、佛教哲学的某些思想,完成中国哲学的第四次综合,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已发展到高峰。(中国哲学的发展:儒-道-佛-儒)。

理学创始人北宋周敦熙、张载(唯物主义)、二程兄弟(唯心主义)后分化为朱熹为代表的唯理派(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唯心派(主观唯心主义)。

理学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本体论、心性论和伦理观等领域。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德的根源,把封 2 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七、明清之际的启蒙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转型。

列强入侵、西学东渐、危机四伏, 传统文化的转型不可避免。就是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社会转变时期,黄宗義、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空谈心性的理学心学展开了全面批判,主张建立注重实际的经世致用之学,对封建专制制度予以抨击,倡导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来源。

八、近代哲学的思想变革—资产阶级新学。

在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危亡之时,中国近代的爱国者和有识之士奋起批判保守的封建主义思想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进步思想。

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哲学智慧。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家:章炳麟与孙中山。 思考题:

1、作为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2、试说两汉经学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试说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

4、近代哲学(资产阶级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什么?

第二讲

中国哲学智慧的总体特征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鲜明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与西方哲学智慧既有相通又有区别,有其独特的思考与表述方式。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思想内涵有一总体把握,对中国哲学智慧不同于西方哲学智慧的民族特色有一较好的认识,也为学好以下各讲了解认识各历史时期各家主要哲学思想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中国哲学是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的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智慧特征的一个总的前提。

中国哲学智慧总体特征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人生重社会轻自然的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的伦理化。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方式三大方面的思考与总结,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关注焦点。中国的哲学家着眼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探讨。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三纲五常”既是伦理也是政治原则规范,又具哲学意蕴。

二、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3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的重要社会根基,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氏族宗法血亲传统的强固力量和长期延续。儒家仁学是建立在亲子之爱的血缘情感心理基础之上。可以说血缘基础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整个传统思想的根基方面的本源。

中国社会的传统习惯、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多与之有关,并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三、排斥“天神”主宰的宗教信仰,中国哲学的实用理性。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哲学,它虽与中外宗教思想相互既斗争又吸收,具有神的成分,但其理性的哲学理论占据更高的地位,注重现世现实的社会人生的实践理性的思考,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它从本质上说是非宗教的,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具更多的哲理睿智。

四、天人合一,整体统一的思维方式。

中国儒家重人生、人道,其哲学本体论的依据则在“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周易》构建起包罗天地人宇宙万物相互联结的整体统一系统结构。

中国哲学一般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讨,更多显示其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

五、中庸的哲学智慧,和谐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中的民族,中国哲学中对“中”的理解比之西方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儒家视中庸之道为大德大智慧。

“和”也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中和是真善美的统一。

六、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人生观。

中国哲学的重人生重现实,重理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乐天好善的宇宙观人生观。“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国哲学中,‘天道’本是“生生”是善,恶不是其本质而是派生从属的,罪、苦亦然。 中国哲学之各家均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生活人生的肯定,尤儒家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现实的活动中、在世俗生活中取得安宁幸福,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 与儒家以仁为本以德立身相联系,儒家的乐观乐天的又一特点是以后天的道德修养成果,以达“内圣外王”“仁”的人生最高境界为“乐”。

七、辩证思维传统,变化发展观。

注重辩证思维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一个重要特征。全面联系、变化发展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中国哲人是以生生与变易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化旧开新,变化不仅在化解过去,更表现在开辟未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哲学可谓是政治哲学、伦理哲学,而从根本上说是伦理哲学?

2、试析中国哲学智慧之重血缘重家族重农轻商重本抑末的社会心理、习惯。

3、如何理解中国哲学智慧之自强不息,乐天乐观的宇宙观人生观。

第三讲 先秦儒家孔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立者,“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过本讲的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孔子仁学思想所蕴含的社会、人生哲学智慧,辩证认识其对做人处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双重作用,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现代社会及学生自身实际,弘扬其思想精华,促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内容:

关于孔子与《论语》的简单介绍。 孔子的哲学智慧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仁”既是人伦关系、伦理精神、政治原则,又是哲学范畴,孔子的哲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其仁学思想中。了解仁学主要从四方面:

一、处人的哲学智慧:“仁者爱人”,儒家把个人看作是与他人不可分割与他人相互联系的社会中人,人须发挥人之为人的仁善本性(善性理性),通过忠恕仁爱可求得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才能由爱人而爱己、利人而益己,求得人们的共存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处世的哲学智慧:“克己复礼为仁”,约束自身,讲求礼仪 ,在对立中求统一,使个人与社会相合相融,维护社会整体等级秩序。

三、立身的哲学智慧:以德立身, 内圣外王,追求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四、中庸的哲学智慧:中庸是儒家的大智大德,集中体现儒家的真理观、矛盾观,也体现其现实的政治伦理观、人生观,更具方法论意义,体现儒家的最高哲学智慧。

辩证分析儒家中庸的涵义、内容、实现途径,弘扬其思想精华,运用其哲学智慧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其现代意义。 思考题:

1、谈谈孔子的“忠恕”之道的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2、试谈“克己复礼为仁”的涵义及其意义。

3、如何正确认识“中庸”之内涵?联系实际谈谈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第四讲 先秦儒家孟子荀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孟子、荀子分别继承发挥了孔子仁与礼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的百家争鸣中儒家主要代表。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基本观点与异同,性善论、性恶论是他们伦理思想和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认识了解孟子思想中最具积极意义的精华-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地位;认识了解荀子“隆礼重法”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学说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

5 的哲学智慧;并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小康社会实际,正确认识孟子荀子学说的现代积极意义。 教学内容:

孟子的哲学智慧

一、性善养气说。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的伦理、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体现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生观,集中体现孟子做人处世的哲学智慧。主要观点:

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

修身养性、养气集义,培养崇高气节与精神力量,对后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仁政学说。

孟子从性善论及孔子仁爱思想出发更深入广泛探讨德治的内涵,系统提出仁政学说,体现了他治国为政的哲学智慧,经剔除其封建糟粕,具超时代超阶级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观,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

必须指出,孟子的民本与我们现代民主思想有根本性质的不同,现代民主是与人权、平等、法制等近现代先进思想融为一体的。

荀子的哲学智慧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大代表,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继承儒家思想又兼取各家之长,是先秦百家争鸣中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天人关系上明于天人之分的天人观及从性恶论出发提出的“隆礼重法”德法互补、王霸统一的社会政治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智慧。 思考题:

1、试谈孟子由性善论出发提出培养“大丈夫”气节的人生意义与哲学智慧。

2、比较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异同。

3、试谈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及现代积极意义。

4、试说荀子天人观的哲学智慧与积极意义。

第五讲 儒家经典《周易》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周易》是儒家六经之首,也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周易》被称为中华文化之根。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周易》其书的形成、基本的表达形式及历史文化价值;《易》作者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要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内含的哲学思想与高度的哲学智慧,并联系实际说明、指导社会及自身的生活实践。

6 教学内容:

关于《周易》其书的简单介绍

《周易》是东方哲学的一部最古的经典,分经、传两部分,产生在不同时代。《易》微言妙旨,可以之解说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本质、规律、动力。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的智慧渊源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而获得,《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

主要哲学智慧

一、观物取象,阴阳对立统一,八卦演绎,以状天地万物之事之理。

《易》作者以直观感性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万事万物,抽象概括为阴阳(对立统一) 两种属性两种事物,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它东西的根源,以具体事物形象表达抽象概念、反映宇宙万物之道社会人事之理,以八卦阴阳表达说明宇宙万物的现象本质、发展变化的规律、动力。

二、阴阳相对相依,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物极必反,以示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 阴阳对立统一,是事物产生、运动变化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的必然结果。

“革命”的思想是《易传》对辩证法思想的一个重大贡献。

三、太极生成论,古朴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易》所描绘的宇宙生成及家庭、社会形成,与现代进化论与唯物史观的相通。

第六讲 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老子是中国第一个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庄子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了解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规律,其蕴含的哲学智慧;明确老子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及其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社会政治观具积极消极两重性;要使学生认识了解庄子发挥老子思想,提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与“逍遥”的自由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教学内容:

老子的哲学智慧 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亦称《道德经》,注释有千种之多。《老子》语精义深,辞要趣远哲学诗,其朦胧光芒(神秘气氛)经久不散、弥漫四方。

“道”的主要哲学智慧

一、宇宙观本体论。

7 自然无为的自然神论,老子本体论核心范畴“道”:道是天地万物产生、发展的总根源,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最高原则,道具物质、精神两重性。

二、朴素辩证法(“反者道之动”)。

1、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存在是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观。

2、事物向相反方面转化,物极必反、势强必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量变引起质变。“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否定之否定。现象与本质的不同。“大直若屈,大巧若诎,大辨若讷,大赢若绌”。

三、用柔的方法论,守弱的人生观(“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柔之用:守曲、枉、低、敝、少、辱、贱、雌、静,退、无事、无为、不争、无私,以最终达到全、正、盈、新、得、荣、贵、雄、进、有为、有成的目的。

四、社会政治观(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

反对法纪礼义、知识、技巧、无为而治;反对苛政、暴政,反对战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庄子 “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庄子继承老子关于道的学说,并从多方面推进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继老子之后的主要代表。庄子提出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道家的哲学思辩。

一、“齐物论”提出了对后来影响深远的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庄子以本体论的道的无差别界限为根据,提出“以道观物”则“万物齐一”,据此,他否定人们的“小知”“有待”(是不同的主体与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非观念),而追求因循天然与“至道”相通可应付无穷变化的“大知” “真知”的至人的智慧。

二、“逍遥游”的人生哲学,绝对的自由观。

“逍遥游”的前提是“无待”即无条件的绝对自由,既要摆脱外在世界的束缚,且须摆脱内在主体意识的束缚,后来也成为道家向道教转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桥梁。 思考题:

1、联系社会与人生实际谈谈《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哲学智慧。

2、试说庄子“齐物”与“逍遥”的哲学智慧。

第七讲 两汉经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为适应西汉统一帝国的政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两汉经学是中国哲学在先秦学术大发展基础上以弘扬儒家思想为主的第一次学术思想综合,儒家思想从此开始在中国历史上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正负面作用有一 8 基本认识,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在建立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帝国、在维护封建秩序中的哲学智慧有一基本认识。 教学内容:

两汉经学的形成与发展

汉初“黄老之学”结束它的历史使命,适应汉帝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推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文献上升为封建正统的儒家经典。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一、天人相副 “人副天数”。

董仲舒对汉代达到的自然科学成就加以神学唯心主义的歪曲。在天地万物的大系统中,天是最高的主宰与创造者,天有“天意”、“天德”“天志”,人是天的缩影,“天人相副”。 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都是根据天意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动态协调的大系统。“同类相动”“天人感应”。

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天意通过自然和人间的秩序体现,上天的意志通过君主贯彻,君主有代天实行赏罚的至上权威。天任德不任刑,“三纲五常“。他一方面通过天来提高人间统治者的权威,威慑、约束百姓;另方面是要借助天来威慑、约束人间统治者,倡导德治。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对阴阳五行说的形而上学改造,“阳尊阴卑“。五行相生与相胜,“三统”“三正”的循环论的唯心史观。 思考题:

1、儒学何以成为经学?试析其正负面历史意义。

2、试说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

第八讲 魏晋玄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魏晋玄学是在社会动荡、名教陷入严重危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道家学说来解释儒家思想的比较精致的思辩哲学。通过教学,须使学生了解魏晋玄学形成与发展的概况,认识了解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之辨、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所体现的哲学智慧,认识其历史意义,以丰富学生哲学思维,并对指导现实生活实际有所教益。 教学内容:

一、、本末有无之辨。

王弼的“贵无”说。开始抛弃两汉经学的神学外衣,对老子“有生于无”和道在物先的命题进行改造,从各个方面论证以无为本的精神性本体是万物的根本。

9 裴頠的崇有论。 道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总和,道和万有是不能分离的万有构成道的基础,有是“理”的本体。

郭象的独化论。 “有”是绝对的,否认在万有之上有任何终极的根本,从而彻底取消了作为形而上的本体。“独化于玄冥之境”

二、名教与自然之辨。

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崇本息末”的政治主张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礼教,崇尚自然,对充满利益之争的社会现实予以激烈批判。 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外内相冥”用内心的无为来顺从名教制度(有),以维护封建礼教。

三、言意之辨。

荀粲的言不尽意说;欧阳建的言尽意说;王弼的得意忘象说。 思考题:

1、试说魏晋玄学关于名教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观点。

2、魏晋玄学关于本末有无之辨有哪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九讲 隋唐佛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佛教在隋唐进入鼎盛时期,隋唐佛学中具思辨性极高的哲学智慧。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隋唐佛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主要佛教宗派的佛理有一基本了解,尤对慧能创立的“顿悟成佛”的中国禅宗有一较全面的认识,并辩证分析,以吸取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一、法相宗的万法唯识说。

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伟大的爱国僧人和杰出的佛经翻译家,对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的学说作综合性的阐述。

“三自性”说解释事物的空幻和假有;“唯识四分”对各类意识结构层次的分析。

二、华严宗的圆融无碍说。

佛的境界是一切差别的事物无尽缘起、周遍含容的大法界,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园融无碍的关系。“四法界”说;“六相圆融”说。

三、禅宗的顿悟成佛说。

关于禅宗的来历,慧能,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一)、关于成佛的根据。

“自性是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无生无灭,是真实本体,本来清净。烦恼“本无今有”掩盖佛性。“万法在自性”自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10 (二)关于修行的方法。

“自悟自修”的心法,实现内心世界的自我转化。“自我超度”,“法无定法”。 (三)关于解脱境界的观点。

“顿悟成佛”、“无心无得”。成佛解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是人的内心在瞬间实现的根本质变,是没有意志努力和人为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内心对包括佛法在内的一切执著的舍弃。 思考题:

1、 华严宗怎样看待本质和现象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2、 为什么说慧能创立的中国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次深刻变革?

第十讲 宋明理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要求: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家学说历史发展的顶峰,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重大影响。通过本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大致过程,认识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熙、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及其在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教学引导学生辩证分析正确认识宋明理学的社会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一、周敦熙的太极人极论。

《太极图说》描述了一幅系统的宇宙形成模式,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统一在无极、太极,是物质还是精神为本体,之后宋儒发挥从二方面发展。

二、张载的元气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

(一)太虚即气的气本体论。张载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天道观,第一次提出关于气的系统的学说,创立了元气本体论,以气一元论阐发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在天道观上基本上做到了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的结合,以此为武器批判道家和佛教的唯心主义。

(二)人生境界说。“民胞物与”的仁爱观和“为天地立心”的使命感。

三、程朱理学。

二程兄弟发挥周敦熙的唯心主义,把“天理”作为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创立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宇宙观。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全面总结,从而建立起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天理本体论。理(形而上)气(形而下)不可分,理气是体用关系,理气相依,理主气从,理是本,是动静的本体,是宇宙本体。

(二)格物穷理的道德认识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三)心性论是理学核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世界观与人性论有机结合起来。天地之理是人性道 11 德的根源。伦理观上,探讨的核心问题是“理”和“欲”的关系,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封建伦理纲常神圣化。

理学归根结底是为维护封建统治,但它强调人必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做人的精神追求,人必须不断自我完善,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合理性。

四、陆王心学。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一) 、心本体论。心理为一,心外无物。 (二) 、存心去欲的修养论。

(三) 、致良知说。良知与天理、本心相通,是天赋的理性,是道德意识的主体与判别是非的标准。 思考题:

1、 试说周敦颐的太极人极论的主要观点。

2、 如何理解张载的人生境界说?

3、 试析程朱理学的天理本体论。

4、 如何理解王阳明心理为一的致良知说?

第十一讲 明清实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明清实学是兴起于明末清初的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新发展。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对明清实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有一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认识明清实学主要代表人物在哲学、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的思想观点,尤须认识明清实学中民主政治思想的思想精华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一、东林新风的兴起。

二、黄宗羲的经术经世说。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政治思想;“工商皆本”的社会经济思想;“一气充周”的自然哲学

三、顾炎武综当代之务的经世致用说。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民权思想;“综当代之务”的实行思想。

四、王夫之的“诚者实有”与“天下大公”的气学实学。

“诚者实有”的气本论;“敦诚不息”的方法论;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天下大公”的社会政治论。

12 思考题:

1、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民主思想有哪些内容?有何历史意义?

2、怎样理解王夫之“诚者实有”的气本论?它的思想史意义如何?

第十二讲 近代新学的哲学智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康有为、谭嗣同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是近代新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康有为作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他为论证变革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变易”观,是其推行改良主义变法运动的哲学根据与理论基础,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要使学生了解谭嗣同仁学的哲学内涵,认识到“通”是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反映了他的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变革思想,有其积极进步意义。 教学内容:

康有为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为拯救民族危亡,他发动领导变法运动,需理论依据。

二、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

他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中国传统的“变易”思想相结合,论证他的变易和进化的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积极进取思想。

谭嗣同仁学的哲学智慧

一、谭嗣同其人简介。

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在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他从传统旧学转向新学,政治上力主变法图强,成为我国近代反封建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政治家。

《仁学》是谭嗣同的主要著作,论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的基本要点。

二、《仁学界说》的主要哲学思想。

谭嗣同的“仁”说的第一要义是“通”。“仁”将天地万物、人我通为一身,化为一体。他所说的“仁”实际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在当时政治斗争中有进步意义。 他把“仁”看成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他把一切物质(“以太”)等同为精神,实在的物质世界被宣布为空灵的心力意识,体现了谭嗣同哲学思想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的性质。 思考题:

1、试说康有为为论证变法的必要所提出的天道治道“变易”观的主要内容。

2、试说谭嗣同“仁”说的第一要义 “通”的涵义。

13

附录:参考书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

一、

二、

三、四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毛荣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朱伯崑主编《易学基础教程》,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8、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錢浩主编《中国通史》,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0、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1、何光沪 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卫平 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谢尨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大学名教授讲演录),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罗国杰主编《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执笔人:谢树放

20011年1月 审定人:许苏静

20011年1月

人文社科部负责人:叶昌友

20011年1月

第三篇:智慧银川 美丽中国

在智慧银川建设的探索与创新过程中,银川市与中兴通讯强强合作,以智慧度、惠民度为目标,以信息基础建设为先导,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契机,以社会服务与管理应用为突破,以城市为单位加强顶层设计,紧密围绕惠及民生、科学管理、产业衍生和投资回收四个核心目标,并同步进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及技术架构等三大创新,搭建“一图一网一云”总体架构,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建立起一个可感知的智慧城市,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城市银川模式,即智慧城市2.0。

一、 智慧银川顶层设计创新实践

智慧银川通过建设实践,创新的提出了智慧城市银川模式,即以城市为单元加强顶层设计,紧密围绕四个目标,同步进行三大创新。

(一)智慧银川四个核心目标

为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更好的“智”于管理,更好的“惠”及民生,智慧银川明确了四个核心目标,即:惠及民生、科学管理、产业衍生、投资回收。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惠民、利民、便民;二是利用大数据采集、整合、挖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是利用智慧城市,衍生产业和促进消费;四是利用资本市场,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二)智慧银川三大创新

为同步实现四大核心目标,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大难题,智慧银川同步进行三大创新,即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架构创新。

一是“PPP+资本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解决了财政一次性投入过大的问题,以及政府人员技术知识体系更新换代的问题。同时通过智慧城市运营,实现了收益和投资回收,进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嫁接资本市场,既可完成前期投资的回收,还可获得股票增值收益,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持续的资本支持。

二是“顶层设计+闭环正反馈”的管理模式创新。打破过去“单一目标、垂直行业”的建设方式,实施以城市为单位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和整合已有的各种城市信息资源,大力推进互联互通、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在创新和落地推进方面,利用“研+产+标准组织”的形式,由研究院进行可落地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建成后交付产业公司。产业公司在运营时,将最佳实践经验传递至国际/国内标准组织。该标准组织输出相关标准和规范,应用到智慧城市中,智慧城市新增需求再反馈至研究院,形成“闭环正反馈”的生态系统。

三是“一图一网一云”的技术架构创新。“一图”通过部署的各类物联网感知终端,结合全景真三维地图,对城市各要素进行空间节点定位,支持多行业应用基于一张图直观呈现,解决城市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问题;“一网”建设一张多部门共享的传输和传感网络,通过高速宽带网络实现“地面”和“云端”的直接对话;“一云”将城市中可利用的数据资源统一集中到云端,实现城市基础数据融合、多业务海量数据汇聚互通,并对城市大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应用。

银川模式通过三大创新,有效的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投资难、共享难、运营难等问题,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二、 智慧银川建设十大系统十三个领域

(一)夯实核心基石

全景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空间节点定位与分析。全景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据采集和数据服务。数据采集就是把人、车、建筑等空间要素进行定位,一方面是静态的数据,例如地下管线、道路、电子门牌、下水井盖等基础设施数据的收集;另一方面,还对动态的位置数据进行收集,如电子车牌、积水数据传感器、摄像头视频等实时动态数据。数据服务就是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二三维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室内室外一体化进行地图展示和分析。

智慧网络连接空间各节点。通过建设一张专网专用、内外分离、互联接入的极速网络,高速连接空间各节点,实现“地面”与“云端”互联,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网络能够平滑升级、扩容。通过安全网闸与外界互联网进行“隔离式互通”,采用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设备,保障网络的安全。这张网还支持多样化的互联接入,如4G、无源光网络、Wifi、L2RF等。

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提高城市智慧度。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大数据具有三最特征,存储最容易,采集最困难,挖掘最有价值。从上述三个特征来看,如果一个城市数据不能共享,就形成不了有效的大数据。没有有效的大数据就不能挖掘,不挖掘就没有价值,无法形成智慧,更谈不上信息安全的标准制定。

根据上述数据特征,智慧银川规划建设具有以下亮点的大数据中心云平台:一是与银川市各委办局进行数据对接,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统一收集,统一存储,统一发布,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二是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为政府管理城市提供研判/预判,转变城市治理方式,由被动救火式转变为主动预防式,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如交通仿真决策、经济数据预测、全路导航及道路规划、政务改革审管分离等,释放大数据红利。三是顺应潮流,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进而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四是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并且利用智慧银川“顶层设计+闭环正反馈”的创新管理模式,联合国内/国际标准组织,制定大数据采集、共享、安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有力保障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发展更健康。

(二)创造美好生活

智慧社区架起亲民桥梁。为解决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架起一座亲民桥梁,智慧社区主要提供4类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全能网格服务。首先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部署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快递柜、直饮水改造、政务自助办理终端、远程抄表和智能垃圾箱等智能设备,打造惠民服务新社区。人脸识别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对进出人员的面部进行扫描并与人脸库比对,方便社区居民“刷脸”开门,扫描到陌生人则提示门卫登记,如果发现追逃人员便会直接启动预警,通知相关安全部门。直饮水改造工程通过新铺设食品级的不锈钢管线,运用臭氧催化氧化和双膜法(超滤膜、反渗透膜)等技术,为市民提供廉价直饮水。其次是汇聚商业服务资源,打造微商圈+冷链生鲜配送柜模式,打通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汇聚社区周边商业资源。第三是打造新型医养模式,通过天天体检屋、网络医院及远程辅助诊断等健康惠民设施和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养老、保健等服务。社区居民可在天天体检屋享受血压、血糖、血脂、心肺功能、骨密度等18项免费体检服务,社区全科医生根据体检结果给予初步诊断和健康指导,体检数据还会通过网络医院上传至本地三甲医院,由医院里的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和预约挂号。对于一些大病和疑难杂症,网络医院还可以连接到北上广深的大医院,由权威专家进行辅助诊断,慢病或术后恢复病人也有健康顾问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第四是创新全能网格队伍,打造包含安全员、私人医生和服务专员在内的全能化基层网格服务队伍,落实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居民数据、反馈舆情、落实政策,将市、区、街道、社区的层级管理模式扁平化,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亲民服务。

市民一卡通实现一卡全通。一卡通的目标是实现“一卡在手、生活无忧”,具备一卡多能、全城通用、信息采集等三大亮点。一是作为惠民名片,一卡多能,包含公共服务和商业活动双重支付功能,涵盖公交出行、医疗健康、水电气代缴、公共自行车租用、银联支付、免费WiFi上网等功能,省去市民携带多卡的烦恼。二是全城通用、广泛覆盖。在银川市原来3万台POS机的基础上,新增5万台智能POS机,覆盖全城。同时,利用MIS云附带的管理系统为商家提供进销存管理。三是数据采集。一卡通作为采集个人数据的重要手段,为后续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来源。

(三)促进产业聚集

企业云实现企业互联。为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管理、经营等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首先是提供服务平台,集约化经营融资、IT、法律和人事等云化服务,通过线上云平台和线下专业服务结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是采集分析数据,通过静态、动态手段并用,碎片化、结构化方式结合,充分采集企业经营数据,经过大数据分析后,比对验证,提高企业数据的真实度和准确度,输出政府管理需要的指标数据、决策依据等。第三是促进产业聚集,以企业所属行业为标签,分类聚集,突破传统产业集群的地理限制,利用企业云平台汇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升企业间合作的快捷性和有效性,打造虚拟产业集群。

智慧旅游拉动银川旅游产业。智慧旅游通过为游客提供定制化的贴心体验,打造智能化的景区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为游客提供银川旅游的一站式目的地服务。游前,定制私人旅游线路,兴趣相同的游客可结伴相约而行。游中,结合定制服务,精准推荐美景及美食,灵活安排出行及住宿,为游客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游后,提供多渠道评价服务,全面汇集游客的反馈并及时响应,进一步优化银川旅游环境,整体提升银川的旅游形象。二是打造智能化景区。通过实现网上购票、智能检票、3D地图、智能导游、电子讲解、景点直播、流量预警、热力监控等智能化设施,整体提高景区的信息化程度,在提升游客游览体验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景区良性管控。三是促进银川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智慧旅游平台汇总旅游全过程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游客旅游数据(包括行为消费、评价与投诉)、景区数据(包括游客流量、定位、轨迹与景区收入)及产业数据(包括旅行社、导游、购物及餐饮),从而完善行业管理,助力产业链发展,构建商家诚信联盟,实现产业聚集,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集群。

(三)转变城市治理方式

智慧政务致力于宽进精管。银川市智慧政务分三个阶段建设,逐步打通各委办局的数据对接,实现宽进精管,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第一阶段:一站式审批,释放行政改革红利。通过“归零式”清理,银川市向社会公布了78项审批事项和98项管理事项,取消了所有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的原则,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环保、交通、教育、卫生等26个部门、100多个科室、600多人办理的15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490余项具体业务)全部划转到审批局的7个业务处室60多人直接办理,审批人员减少了90%,审批部门减少了96%,办理时限减少78%,企业注册时间减少80%,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分散、效率不高和群众多头跑路的问题。第二阶段:网上审批,释放信息化红利。通过网上受理审批事项,网上核名,视频人脸识别,身份证系统比对验证,打通各委办局数据实现共享,最终实现“申、审、颁”一条龙服务,已实现177项事项的网上审批办理。第三阶段,虚拟审批,释放大数据红利。一是结合国家统一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条例和方案建设要求,构建虚拟审批建设标准规范。二是通过对现有审批局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积累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虚拟审批试点事项甄选。三是虚拟审批试点上线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信用好的企业和市民可以进行深度虚拟审批试点,对于信用不好的企业和市民则严格按照审批模型进行材料审查和资格约束,进行虚拟审批试点验证。四是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实地论证和校验,优化和完善虚拟审批制度和标准。

虚拟审批将充分发挥社会自主能动性和自我市场调节的作用,把政府的手放开,引入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横向扩大虚拟审批涵盖范围,按照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争取在2016年12月完成行政审批事项向备案转化率达到40%。

智慧环保打造明媚银川。智慧环保基于“实时监测、源头管控、定向治理”的核心思路,致力于打造“碧水蓝天,明媚银川”。第一,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利用信息化环保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影响市民生活的生态环境参数(水、气、声),例如生活用水监测方面,在从水源地到居民家中输送的四个环节建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自来水厂出水口、管网、管网末梢的水箱、居民水笼头),对水质36项常见指标(PH酸碱值、浊度,余氯等)进行跟踪监测。第二,源头监测,重点防控。针对存在环保隐患的污染企业及重点区域进行源头监测管控,例如对于空气异味的监管,在制药厂、垃圾填埋和焚烧厂的污染源头部署异味监测仪,实时采集污染数据,有效提升对源头污染的监管能力。第三,关联分析,定向治理。利用采集到的各类环保数据,进行环境大数据分析挖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关联因素,为环境定向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助力政府出台环保相关措施和制度。此外,在试点社区推广直饮水改造工程,通过新铺设食品级的不锈钢管线,运用臭氧催化氧化和双膜法(超滤膜、反渗透膜)等技术,为市民提供廉价的直饮水。

平安城市构建和谐银川。通过基于物联感知多元化的信息采集,包括无人机、应急指挥车、单兵设备等采集手段,整合多个部门视频资源,增加信息采集的渠道,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实现资源的全面高效共享。通过智慧银川现有模块基础数据的挖掘分析,提升预测、预判能力,改变原来的被动救火式为现在的主动预防式,创新城市的管理方式。在城市应急管理方面,将应急预案全面电子化、可视化,可实现突发事件自动触发应急预案执行,多部门协作联动统一指挥,大大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送,方便指挥部了解实时数据,掌握现场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指挥部署,进而提升突发事故的研判和处置能力,降低重大事件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智慧交通打造畅通银川。通过发行交通环保卡,借助每条道路安装的天线和接收器采集车流量数据,结合全景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感知汇集全城交通状态;通过大数据挖掘,实现动态出行诱导、红绿灯即时调控、限时限段收费以及停车智能引导、全程指导、智能管理等功能,解决当前的交通拥堵问题;结合交通历史大数据,通过实时交通仿真模拟系统,为交通管理部门合理配置运力、科学规划路网提供决策支持,最终实现交通资源整体优化;通过公交免费WIFI、人流量计数器以及电子公交站牌等信息化手段,提升乘客体验,引导市民公共出行,缓解交通压力。

第四篇:读《中国智慧》有感

罗增毅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

前不久,去新知图书城买了一本易中天所著的《中国智慧》。在这本书里面我们看到了易中天教授向我们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确实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易教授对于词语的解读方法。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人阐述对一个词语的理解时,他一般会费尽心思从正面角度罗列许多词汇去描绘个人心中的见解。但易中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先说它不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让人们对于它是什么有了更清楚清晰的认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有时语言的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中庸”一词在文中,易中天是这样评价的:第一,中庸是道德境界;第二,中庸是思想方法;第三,中庸是处世哲学;第四,中庸是做人艺术。我想“中庸”是一种品德,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当你有了很高艺术成就,物质财富积累,那时“中

庸”很值得你去品味。但年轻人就应该有拼劲,当然不是要去否认“中庸”,而是将其放在较次要的位置,因为“中庸”这个奇妙的东西必须随着岁月积淀,人生阅历的增长才能慢慢显现出其自身的魅力。语言的畅谈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无论你对“中庸”一词的见地如何,或推崇或反对,但你都要尊重“中庸”,因为它是中国智慧。

其实“中庸”的本意是适中之道,不高调同时不走极端,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倘若每个人都摆出一副傲视他人的架子高调行事,走着极端,谁都不愿承认理亏而退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包容,遇到一点小事就针尖对麦芒,产生口角,找这种趋势发展,社会又谈何“大爱”,又谈何“和谐家园”。那些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从不愿意别人称自己是历史家,仿佛那是对“历史”这一字眼的大不敬。在浩大无垠的岁月长河中,他们更愿意成为为别人供给养料的的藻类。就如主持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的李济,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使,将中国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但他却视名利为粪土,坚持着对考古学的固执。伟大的人通常甘做孺子牛,这也正体现出他们的卓越不凡。 如果身边能有一个中庸的朋友就再好不过了,他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高于自己,就谄媚奉承;他也不会因为你的地位身份低于自己,就轻视不屑。他总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对待身边的朋友,那是正直的表现,那是人文修养的表现,而这就是中庸的价值。

中庸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事,不走极端,那才是切实可行的。好人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好人都喜欢你,坏人都不喜欢你。中庸是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可你,而是领悟中庸之人都认可你,不甘于中庸之人都不认可你。

另外,这本书还让我加深了对《周易》的理解。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它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读毕,深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第五篇:区域银行 中国智慧

区域银行 中国智慧——九江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发布时间:2012-11-19

日期:11月19日 来源:金融时报/江西日报/九江日报

从一元、两元的存款到上百种金融产品的选择,从资产总额7亿元到近800亿元,从袖珍银行到全国一流的区域银行„„成立于2000年11月的九江银行用短短的十二年实现了从孕育到成长、从成长到转型的华丽嬗变——业务飞速发展、风控能力提高、管理不断创新、实力逐年提升,九江银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精细化的区域银行发展之路,更开拓出一条拥有中国智慧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十二年来,九银人风雨兼程、携手共进,九江银行凯歌高奏、阔步向前:金融产品在创新、经营理念在转变、战略布局在拓展、品牌优势在提升。低风险、高效益、快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使她的股东和客户感到欣慰,也给关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成功实现转型跨越?九江银行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以良好的内部机制来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坚持用卓越的企业文化来引领自身的科学发展。

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正大”是九江银行企业精神的核心。正,是公正、正直、正气;大,是包容、大度、大气。正气大气固行,是九江银行发展的根本,在正气大气中,九银人大团结干事业、大奋斗创品牌、大和谐铸老店、大诚信葆常青,敢想敢做、敢打敢拼,实现了九江银行的快速崛起。

大团结干事业

团结是上下齐心,是九江银行快速稳健发展的力量基础。犹太人有一句谚语:“谁是英雄?那些能够战胜自己欲望的人就是英雄。”九江银行呼唤英雄,但她更倡导协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她所向往的英雄是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将自身融入团队之中;她所推崇的团队是齐心协力、携手向前,朝着共同理想奋进。十二年来,奔着“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目标,九银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实现了其资产总额、存款余额过百倍的增长,并连续五年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评为最佳监管级别二级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排名中,九江银行位居全球银行第568位、中国银行第51位。

团结突显力量,也需要智慧,因为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凭良心做人、按规则办事、靠本事吃饭”十五个字的行训深入人心,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全行上下一律平等,无人享受特权,领导不设专车,吃饭和普通员工一样排队;员工按贡献来核定薪水,绝非以资历而论。在“简约、严格、透明、快捷”的管理理念下,大家讲良心、学规则、长本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事业舞台上,大家同甘共苦、荣辱与共、自强不息、集体奋斗。

团结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无论你是来自西北地区的康巴汉子,还是细说吴侬软语的江南姑娘;无论你工作在首都北京,或是菊城小榄;在九江银行,所有的地域符号都被“九银人”三个字取代,因为九江银行就是一个整体,九银人就是一个团队。每年九江银行都会举办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行庆晚会、迎新年登山、职工运动会、演讲赛、辩论赛、业务技能大赛„„每当这时,全国各地的九银人都会齐聚一堂,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展现风采、增进友谊,树立集体意识。九江银行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引领所有九银人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干出一番大事业。

大奋斗创品牌

奋斗,要具备“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生于赣北门户,却不甘心偏安一隅,九江银行有着“扎根九江、立足江西、走向全国”的远大抱负。过去的十二年,九江银行也遇到了不少挑战、经历了不少磨砺,但这从未阻挡她勇往直前的脚步。许多人都称赞:“九江银行很有开拓精神。”这种开拓精神,是勇气、是胆识、是豪情满怀、砥砺奋进。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县域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家支行——瑞昌支行,到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当时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再到开设全省银行业法人机构第一家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小企业信贷中心,九江银行一步一个脚印,由最初几十人的一家“小门脸儿”,发展壮大为拥有广州、合肥、南昌、吉安、抚州、宜春、景德镇七家分行以及广东中山小榄、北京大兴、山东日照、南京六合、修水、井冈山、贵溪、南昌昌东八家村镇银行,近80家营业网点的大品牌。

奋斗,是一种持续不断地创新精神。银行要敢想敢做,敢想才能敢做,敢做才有创造成功的可能。十二年来,九江银行紧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品牌形

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品牌服务,朝着“创品牌银行,铸百年老店”的宏伟愿景迈进。2006年,九江银行学习德国国际金融公司(IPC)技术,率先在中部地区推出小微贷款业务,同时借助异地分行载体,将“眼见为实、人品至上、专业服务、独立核算”的微贷技术复制推广,因地制宜的探索“微型金融”新模式,使其小微信贷产品在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与此同时,九江银行着力打造了一系列优质品牌服务——“微笑服务”“站立服务”“上门服务”„„当你走近九银人,你会发现他们仪表整洁、谦逊有礼,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对他们来说,客户呼声是第一信号、客户需求是第一选择、客户利益是第一考虑、客户满意是第一标准。

奋斗,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这里说的努力奋斗,并不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而是善于思考、勤于学习、敢于打破常规,把改革甚至是危机转化为难得的机遇。十二年来,九江银行坚持每个星期二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学习1-2小时,每年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来给员工培训3-5天,最大限度支持员工有效地获取、共享和利用知识。学习和思考,既是一种信仰,也是转变命运的手段。对于许多九银人来说,他们每天都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他们每天都在思考:我们的客户是哪些,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服务?坚持学习、学会思考,这使得“只为增加您的财富”“客户至上、服务卓越”不是空口号,而是九银人切切实实践行的准则。

大和谐铸老店

以助力民生事业来构建和谐。十二年来,九江银行立足“老百姓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民营企业的银行”市场定位,将促进民生事业发展和助力区域经济增长看作是其“和谐铸老店”的关键举措。尤其是近年来,九江银行坚持授信向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民生事业倾斜,大力支持八里湖新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沿江经济开发建设,连续九年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授信保持第一。2011年,九江银行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放力度,为九江市保障性住房模式领跑江西乃至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引发良好社会反响的同时,九江银行也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以热心慈善事业来促进和谐。从出资兴建“九银爱心楼”到每年组织员工去福利院走访慰

问,从资助贫困大学生到挂点扶持贫困乡村,作为市慈善总会的发起单位,九江银行一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连续十年走访慰问军分区干部官兵、连续十年开展“感恩一日捐”活动。一位九江银行的老员工曾感动地说:“虽然我钱捐的不多,但一想到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帮助到别人,心里就很满足,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温暖的笑脸,就是我最幸福的收获。”为了帮助残障弱势儿童,九江银行出资兴建了九江市儿童福利院,还成立了江西省金融机构第一家慈善团体——“九江银行敬老爱幼协会”,并承诺要将这项慈善活动作为一项事业长久经营下去。

以“尊重、关爱、分享”的家园文化来传递和谐。激情工作、快乐生活,九江银行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她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需求,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发展。对于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九江银行都会为他安排专门的“导师”,一对一地帮助其熟练业务知识。在老员工的热心指导下,新员工往往只需要一个礼拜甚至几天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管理层也常常上门家访,深入实际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解答他们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对于考上大学的员工子女,九江银行会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措施,在鼓励其勤奋学习的同时,也让员工能切实感受到九江银行的家园理念。

大诚信葆常青

诚信,是对银行声誉的看重。九江银行是一个刚满十二周岁的年轻团队,因为有着铸造百年老店的愿景,她始终把声誉看得高于一切。“九江银行就是我、我就是九江银行”,在九江银行,这是每个人都坚守的信念,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身体力行、爱行如家。在突降大雪、公路被封的恶劣情形下,信贷员小应为了如约对客户进行授信贷前调查,花了四小时徒步登上庐山,最终按时履约,赢得了客户信任。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小应这样的爱护银行声誉的九银人,九江银行才感动了无数客户,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诚信,是对准则的恪守。“严禁接受客户和下属的现金等有价证券”“严禁挪用或侵占客户资金”“严禁以谋私利为目的参与客户经营活动”„„“十三条禁令”提醒着所有九银人在工作中禁止触碰的底线和高压线,这既是风险控制,也是行为准则。每个新员工在接受培训的第一天都会签订一张《诚信书》,承诺在日后的工作中诚实为人、处事守信,而他的诚信与否也会被记录进专门的诚信档案,用以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在九江银行,诚信被看作是比个人能力和业绩

更重要的因素,诚实、忠诚、守信、感恩也被认作是一把检验员工是否合格的标尺。

诚信需要尊重和信任。九江银行明白一个道理,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人。人需要尊重和信任,需要体现价值和自我完善。用人不疑、授权充分,九江银行信赖她的每一个员工,大胆启用“80后”员工,让一批批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掌管着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授信工作,给员工压力,更给他们舞台去激发潜能、创造业绩。在九江银行,“为员工创造最优职位”被摆在了使命首位,它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现才能和创造价值的舞台,让每个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各自的成长机遇和事业空间,这种激励机制的本质就是尊重员工创造的价值、回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这也是九江银行永葆活力常青的根基。

十二载风雨,十二载辉煌,是九银人的大智慧(601519,股吧),也是九江银行的中国智慧。十二年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以中国智慧为核心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九江银行,大团结干事业、大奋斗创品牌、大和谐铸老店、大诚信葆常青。

十二是一个轮回之数,十二年走来,九江银行又重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肩负重任、志在高远。九银人正踏着坚定的步伐,昂首阔步在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上,让我们共同期待九江银行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职工入井检身制度下一篇:中国戏曲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