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激励措施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公司激励措施范文

物业管理公司各类人员激励措施

物业管理公司各类人员激励措施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人员素质在本源上直接决定企业绩效的好坏,所以对于如何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激励出员工最大潜力,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比较关注一个主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如果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他们的潜力将发挥到80%至90%,其中50%至60%是激励的作用。所以在现实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同样单位时间的劳动并不意味着同质的投入。企业的绩效将依赖于其员工的努力,而员工的努力程度则取决于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水平和方式。在现代企业中,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构建企业整体激励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 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水不激动就不会活跃,人不激励就不会发奋。告诉我们,人需要激励。任何企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人”,任何企业的劳动过程也都是由许多“人”相互协调而组织起来的,因此,企业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企业的发展最终也要依靠于“人”。依靠人的关键在于激励人。实践已经证明:没有动力,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将停止。同样,经营管理者在用人实践中倘若不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对员工灌注新的动力,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难以经久不衰。

调查显示,人在没有得到激励的情况下,其积极性只能发挥30%或40%左右,而在得到激励的情况下,其积极性可发挥到90%以上,甚至到100%。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也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发挥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适宜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员工却能发挥出其潜力的80%~90%。所以如果你的员工对你的分配制度不以为然或者觉得理所当然,那么你的分配制度一定是失败的;而没有达到激励效果的分配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害。可见,企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挖掘人的积极性和潜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毋庸质疑,每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一群努力的员工,而员工努力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

所以,对物业管理公司来说,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企业人员激励机制是我们企业的当务之急,也是物业管理公司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二、对总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精神与物质激励的方式。

就物业管理公司的实际而言,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显得格外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企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从用工性质上看有正式工、招聘大学生、外聘骨干、临时工等各类人员。从人员级别上又可以划分为: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复杂的人员组成决定了我们的激励方式也必须多种多样。必须依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激励方式。

(一) 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与办法。

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物业总公司各部门/中心的正、副经理。中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

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要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向结合的办法。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积极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们公司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使用物质激励往往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人员的积极性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所以,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们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一、物质激励

1、奖金

物质激励主要分为两大块工资和奖金,在工资的分配上,集团和公司有具体规定,主要受级别、工龄、学校和集团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这里毋需多言。我们重点谈谈另一种物质激励的主要方式奖金;物业管理总公司在物质激励过程中,在奖金(特别是在年终奖金)的发放上,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同一级别的职工奖金几乎一摸一样,这种做法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所以,要想真正起到好的激励作用,必须打破奖金平均化的做法,实行差额奖金制度。让中层管理者的奖金与他的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和为公司所做贡献的大小挂钩。制定一套公平合理的评价考核制度,按考核的结果来决定奖金的数额。真正打破大锅饭的平均分配制度,只有显差别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激励。

另外,在奖金的设立上,可以设绩效奖、市场创新奖、效益增加奖、最佳贡献奖等等不一而足,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立不同的奖金,使之最大化的起到激励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达到增加公司效益的目的。

2、股权

推行中层管理人员持股计划。使中层管理人员以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第一 公司股权分享。

公司股权分享是指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通过持有公司一定份额或全部的股份,同以中层管理人员的身份参与公司的一般收入分配和以公司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净利润的分配。这种利润分配方式体现了中层管理人员既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又是公司的股东和所有者。持股中层管理人员与公司其他股东一样,共同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共同分享公司绩效。

第二 业绩为基础的股权激励

(1) 股份奖励,公司在初期就奖励给其中层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股份,同时设立与股份数量相当的等级目标,当目标达到一定等级予以免还,免还率由等级目标的完成情况决定。

(2) 业绩股份,将经营目标分成几个等级,在考察期末,按中层管理人员完成目标情况分等级奖励不同的股份。

3、公司利润分享制。

公司利润分享制是指公司和中层管理人员共同分享公司利润的一种公司收入分配方式。实行该方式的公司,定期按一定比例将公司利润分配给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收入分配方式主要体现了中层管理人员只参与公司的利润分享,而不承担公司的亏损。公司根据公司绩效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利润分享、分享的比例以及分配的方法。

二、精神激励

第一、 公司经营决策权分享。

即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一种激励方式,也称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制。因为中层管理人员参与了公司的管理活动,所以他们就必然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按照现在物业管理总公司的实际,中层管理人员只有经营执行权而没有经营决策权,只有公司的最高领导者才能够拥有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如果让没有经营决策权的中层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经营决策,那么实际上可以认为是公司最高领导者对其中层管理人员的一种信任激励,从而可以在深层次上达到激励中层管理人员的目的。

第二、倾听中层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向中层管理人员征求意见,本来就是表示对中层管理人员智慧的肯定和尊重。如果中层管理人员的建议具有相当的价值而真的得到采用,就更能够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能够在公司的发展当中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能够让中层管理人员产生“这是我的事业”的感觉。另外,经常性的让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决策,其实也是把公司经营的风险从一个人的脑袋转移到整个团队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让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决策,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认真倾听中层管理人员的意见,积极采纳中层管理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中层管理人员自我实现的过

程中,企业所获得的收益也一定是非常可观的。在美国企业界首创“建议箱”制度的柯达公司,仅198

3、1984两年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层管理人员提过建议,公司由于采纳中层管理人员建议而节省了1850万美元。柯达公司设立“建议箱”所取得的成果,吸引了美国不少企业。目前,国外相当多的企业已仿效柯达设立建议箱来吸收中层管理人员意见,改善经营管理。

第三、对中层管理人员的杰出表现表示感谢

现代人际关系学研究显示:每个人都要求得到承认,因为人们有情感,希望被喜欢、被爱、被尊敬,正如劳伦斯所说:“每个人脖子上都有一个无形的胸卡,上面写着‘让我感到我的重要’。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肯定,这里所指的肯定可以采用很多形式,例如当众的表扬,私下的夸奖和肯定,以及一句真诚的感谢等。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当中层管理人员的努力得到认可的时候,他们会产生由衷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并且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物有所值。

(二) 基层管理人员激励的方式。

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各个部门的主管、副主管、大学生和外聘骨干等。基层管理人员是公司和各部门的骨干力量,是仅次于中层管理人员的次要激励对象,对基层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

1、事业激励

将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巧妙地同基层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联系在一起,应是一种不错的激励手段。让基层管理人员个人的发展和物业管理公司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的内在潜力。因为一个人的事业心一旦被发掘出来,就可以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基层管理人员会为实现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或理想,而认真地考虑自己如何做和怎样才能做好。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公司人力资源部为基层管理人员设立个人人生职业规划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增加基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职位激励

人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不但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因此,创造恰当的非物质的条件,也是吸引基层管理人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使基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基层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与经验,结合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公司的目标策略,给基层管理人员设置工作和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不但满足了基层管理人员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也使得基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反过来也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3、目标激励

每个人都有成就感的需求,就连孩子也是这样。因此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基层管理人员设立可以看得到、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目标。在目标的设立上要注意不要定的太远,如果目标定的太远,基层管理人员会有一种虚无缥缈难以实现的感觉,会挫伤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荣誉激励

每个人都有荣誉感。要设法让基层管理人员们感觉到、认识到荣誉感的崇高性。基层管理人员做出成绩,就会受到公司上上下下每个人,包括公司总经理尊重。设定荣誉不仅可以对获得荣誉的基层管理人员起到激励的作用,对没有获得荣誉的基层管理人员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获得荣誉。在荣誉设立上,可以设“先进基层管理人员奖、勤劳工作奖、最佳基层管理人员奖”等等。在荣誉奖项设立上不怕多,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设立各种不同的荣誉,达到最大化激励基层管理人员增加公司绩效的目的。

5、责任激励

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担任一定的职务,公司领导应该让大部分的基层管理人员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并负起一部分责任。基层管理人员一旦感觉到自己在某个方面受到了重视,他自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把这方面的事情做好。选定适合每个基层管理人员特点的工作,则是中层管理者和老总应该在平时的观察和了解

中掌握的。

6、晋升激励

这是绝大多数单位都在使用的一种激励方法。但是由于有的单位没有更多的位置可以晋升,或者有的单位不能在晋升过程中按照选优的标准来实施晋升,就可能造成这些单位在使用晋升激励手段时出现偏差和错误。物业管理总公司在这个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晋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否则非但不能得到激励的效果,还可能在基层管理人员中制造出不和谐的音符,影响公司的团结和稳定。

7、企业文化激励

物业管理公司长期以来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比较重视的。其实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效。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一个企业的文化,尤其是强文化,会强烈影响一个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根本看法,并影响该企业的领导风格、领导方式、组织的结构及其关系、企业控制职能的应用方式。而这些都是企业能否有效吸引住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基层管理人员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基层管理人员的一个有效的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企业不仅是一个工作劳动的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交际场所,所以物业管理公司除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还应重视营造一个积极的、协调的环境和氛围,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提高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吸引力。

8、物质激励

每个人都需要物质的支持和保证。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保证基层管理人员基本的生活所需,那么就失去了激励的基础。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如果在企业不能按时拿到工资、奖金等,他们的积极性就不复存在。但是物资激励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比如: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就可以晋升职务,做到了什么标准可以得到奖金分到住房等等。

1 运用薪资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一套有自己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底薪”可以与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统一,基本上差距不大,而“奖金”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基层管理人员层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评价方式。采取这种模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首先,这种模式可以满足基层管理人员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使他们可以安心专注于本职工作,也可以提供了充分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积极性所必需的物质激励。这样既有利于增加物业管理公司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吸引力,也符合物业管理公司的能力和条件。

其次,物业管理公司的特点决定了公司内部人与人之间密切的配合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吸引新的基层管理人员的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协调新老基层管理人员的关系。而这种模式由于采取了和原有工资制度基本一致的“底薪”,可以保护原来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由于制度和观念的变化,大部分人也都可以接受“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就应获得高额报酬”的观点。这样公司在引进新基层管理人员后不会引起组织内部的不稳定,甚至引起原有基层管理人员的流失。 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和处于企业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基层管理人员,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来评价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和确定“奖金”特别时年底奖金的数额,以保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2 运用福利

另外,物业管理总公司应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并尽可能地为基层管理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以增强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三) 普通员工的激励措施和激励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司对普通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措施:

1: 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公司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普通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2: 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普通员工。

3: 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普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公司的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4: 参与激励

建立普通员工参与日常工作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提高普通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5: 荣誉激励

对普通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6: 关心激励

对普通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普通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普通员工生日贺卡,关心普通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7: 竞争激励

提倡公司内部普通员工之间的平等有序的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8: 物质激励

有条件的增加公司普通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生活用品、工资晋级等。9: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普通员工,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二、 采取激励措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可以激发全体普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但在采取激励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激励普通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 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普通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 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 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普通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 构造普通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使普通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第二篇:我国证券公司员工激励措施研究

作者 王悦出自: 《湘潮(理论版) 》2009年4期

摘 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证券行业激励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有效激励的必要性,应用管理学的理论,探讨了我国证券行业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证券公司;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38-03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长期激励不足。我国大多数证券公司的激励机制只解决了短期激励问题,存在的问题是激励形式单一,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长期激励相对不足易于引发经理的短期行为,这已成为制约证券公司发展的瓶颈。同时,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证券公司的员工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轻视个人技能的发展,从而在各个证券公司之间频繁地流动,给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这对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极为不利。

在组织的各种资源中,人的因素决定了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现代管理学认为,如何正确地领导员工,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的核心问题。所以本文旨在结合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应用管理学理论,探讨证券行业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

一、证券行业从业人员的特点

证券行业员工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大都有理想有抱负,基本符合管理学“社会人”的特点,即:

1.博学自信、较高的个人素质

证券公司员工通常拥有先进的专业或管理知识和技能,甚至有些员工还是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其学历都较高,硕士、博士所占比重相当高,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知识就是财富的理念已渐渐被人们接受,许多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员工已清晰地认识到只要有知识、有能力,就能有事业、有前途,因此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2.职业独立、流动意愿强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往往需要通过他工作的组织和自身职位来体现,一旦脱离了所任职的组织,在丧失收入来源的同时也就暂时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和价值。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更为稀缺的经济资源,长期保持雇拥关系的可能性降低了。证券公司员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对组织有较大的选择性,而且脱离、独立于组织同样能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由于证券公司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性明显低于其它员工,其职业流动性也随之增大。

3.工作自主、不崇尚任何权威

与流水线上的操作员工被动地适应设备运转相反,证券公司员工更倾向于拥有一个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希望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自主管理。另外,由于员工在证券方面具有特殊技能和知识本身的不完善性,他们往往可以对其上级、同僚和下属产生影响,使得他们并不崇尚任何权威。

4.渴求知识、勇于挑战,并具有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

证券公司员工要跟上日益更新、发展的知识,除了工作实践外,还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因而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以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而且由于,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往往已得到满足,因而会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证券公司员工而言,高薪名

位只是前来投效的诱因,他们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自我价值实现愿望,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剌激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从中获得满足。

5.工作具有风险性,且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工作成果难以衡量

证券公司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资本市场中充分发挥个人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工作具有较大风险性。而且他们工作主要是思维性的脑力劳动,工作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工作没有确定流程和步骤,在管理上无法用泰勒的任务分析或任务管理方法。因此对其工作过程的监控既没意义,也不可能。

二、证券行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证券行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激励不足,这也是目前证券公司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一是企业的管理层与普通职工之间在工资、薪金等货币性物质激励方面事实上形成了一刀切,说明收入分配上的大锅饭依然存在,其弊端显而易见。二是企业以灰色收入方式增加了管理层的收入,如发放购物券、提供各种补助津贴、报销相关个人费用等。灰色收入的存在,不但影响了收入分配的透明度,给监督带来了难题,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贪污受贿的腐败之风,同时也降低了可支配收入,削减了在其他方面的支付能力,如购房、娱乐、旅游、子女教育等。

(2)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

不少从业人员关注短期收益,不重视个人技能的发展,在各个证券公司之间频繁流动,这种现象与证券公司在激励机制方面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有直接关系。仅有20%多的证券公司认识到员工职业发展计划和培训对员工激励的重要性与薪酬是处于相同的地位,大多数证券公司将职业发展和培训置于次要或更不重要的地位。同时,在长期激励机制中,各证券公司除了缺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目标管理以外,最缺乏的就是紧密联系公司长远利益和员工长期利益的激励手段,也就是缺少员工持股计划,以及期权奖励计划。

(3)没有形成制度化的高管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形成与高管人员对股东贡献相联系的制度化报酬。

从现有情况看,证券公司对高管人员的奖励只存在于其在岗时,没有由于离职的高管人员在岗时的业绩表现,及有利于证券公司长期发展的各种行为而给予离职后的奖励。这种状况容易造成高管人员在岗时产生不利于股东或员工的短期行为。

2.我国证券行业实施激励的必要性:

(1)证券公司与员工在价值观、目标上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在签约之前,员工的价值观、目标显然与证券公司的不一致,虽然签约以后,员工行为开始受到合约约束,并由于他们已经成为公司一员而增强了对公司价值观、目标的认同感。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证券公司员工的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等不同,使得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加上认识本身的复杂性,因而他们个人的价值观、目标与证券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目标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2)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已经成为决定证券公司绩效最主要的变量之一。

资本、技术和管理是组织效率的三根支柱。不可否认,在物质生产领域,企业主要以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来提高绩效,资本和技术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金融证券领域,管理是决定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而激励是管理最关键的职能,而且也是第一位的职能,因为在证券公司管理中只有首先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才能通过他们实现计划、组织和控制

职能,维护企业正常运转,进而实现企业目标,可以说,“激励是管理的核心”。因此激励也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正如管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企业绩效是经营者与员工能力和受激励程度的函数,即绩效=F(能力×激励)。通过激励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提高证券公司绩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

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

(一)物质激励

1.建立全面的薪酬激励

目前国内各证券公司均将薪酬作为吸引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使用,各类人才,特别是研究、投资银行、电脑人员在证券公司之间的流动,也主要以薪酬的高低为最基本和重要的条件,各类人才的流向总是由薪酬水平的高低所决定。薪酬是目前各证券公司采用的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等。

证券公司还可以实行年薪制度:综合考虑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益、所负担经营责任的轻重、风险程度的大小等,确定年收入的多少。这种方式强化了经营者的责任和利益、成果和所得之间的联系,比一般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的薪酬结构更具有激励性。

2.灵活的福利制度

由于知识型员工更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因而证券公司可采取灵活的多种福利政策:

(1)住房贷款利息给付计划

这是目前众多企业普遍推行的较先进的一种方案,即根据企业薪酬级别及职务级别确定每个人的贷款额度,在向银行贷款的规定额度和规定年限内,贷款部分的利息由企业逐月支付。也就是说,员工的服务时间越长,所获的利息给付越多。

(2)商业人寿保险

除正常的养老保险金之外,企业还可为关键职位的员工购买商业人寿保险,并允许员工自行交保再增购一定数额的额外保险。

(3)带薪休假

这并不是新兴事物。针对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东海证券公司作为智力型企业可对其员工制定带薪休假期限,如有一些智力型企业给予员工的带薪休假期限,最长的已达25天。

(4)增加集体活动

人们总说“人是社会的人”。可见人不仅仅是一个体,而更应该过一种集体的生活。我国证券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如带家属的聚餐、年节的座谈会、团体旅游等等。这样,就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能使公司看起来像一个大家庭,有助于大家在工作中团结一致、协调工作。

(5)人性化的津贴

人性化的管理一直是企业所追求的,那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人性化的津贴。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收入的多少并不是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的唯一因素。例如:发放生日慰问金。虽然数目不大,但体现了企业的关怀,体现了企业把员工看作了一家人的态度。

(6)员工持股计划

此举尤受一些绩优企业雇员的欢迎,不少雇员为保住股票持有权甚至拒绝其它企业的高薪诱惑。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激励公司员工最主要的方式不是股票期权,而是员工持股计划ESOP。

(7)综合福利计划

现在许多企业采纳自80年代起风靡美国的“自助风格福利组合”方案,也有人称其为

“综合福利计划”,即公司把花在每个雇员身上的附加福利数额告诉雇员,允许雇员在公司指定的多项福利计划中选择,直至花完其个人额度为止,但对某些重要福利则规定最低额度。这种报酬组合使得员工报酬个体化,从而把福利因素变成激励因素。

(二)非物质激励

根据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外部因素,如公司政策及行政管理、监督者、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地位和生活条件等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却不一定有激励作用,也不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如果想在工作中激励人们,就要强调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这些因素是内部奖励,是激励因素。因而,再结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分析,可以得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就更要强调非物质激励方面的因素。

1.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

组织集体活动,组织各类座谈会、联谊会等,创造条件使员工能够广交朋友,扩大社交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的。从证券公司员工的的特点可以看出,此行业从业人员的“生理的、安全的”需求已经满足,能够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是“社交的、自尊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这就要求管理者认清问题,对症下药。

2.工作的多元化和挑战性

知识型员工凡事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考,尤其是在技术上喜欢挑战性。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3.下放决策权,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下放决策权,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会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给予知识型员工一定的权利,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这种方式对知识型员工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责任感。

4.职业生涯设计激励,建立个人发展双阶梯晋升制度

企业应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愿,应使他们目前的工作与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心理契约要求:期望有一个“富于变化的职业生涯设计”。所以组织要关心、帮助员工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前途,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组织的激励目的。

5.教育培训激励,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投资机制

高新技术企业应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培训不仅使员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更能令员工有足够的资本面对将来的挑战,达到自我价值的不断增值。所以员工培训既可维护企业长远利益,又可满足员工自我成长与发展需求,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激励手段。

参考文献:

[1]毛宗平,陈海明.浅议证券公司员工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4(6).

[2]张怡.证券行业员工激励措施浅议[J].改革与理论,2003(3)

[3]何诚颖,陈东胜.证券公司股权激励改革的路径及模式选择[J].证券市场导报,2006(11).

[4]石金鑫.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得探讨[J].经济师,2007.

责任编辑:李建君

第三篇:激励措施

1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岗位(1),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2),员工的技能特点、性格特点要与岗位的任职条件相匹配(3),工作的要丰富、具有一定挑战性(4),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5),给予员工培训的机会 2制定激励性的薪酬和福利制度 ①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②薪酬要与绩效挂钩。③适当拉开薪酬层次

3 股权激励

4人性化的管理手段(1)授予员工恰当的权利(2)目标激励(3)鼓励竞争

(4)营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

5注意管理中的细节例如在细节上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企业领导者的示范作用领导多与员工进行沟通,多肯定员工的成绩和工作透明管理 ,让下属了解公司的方向,了解公司的现实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激励也要有度。激励与约束并存 鼓励员工创新

1、目标管理体系:建立目标分解体系,企业目标分解到个人目标,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着重考核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完成程度,帮助员工取得优良绩效。

2、事业激励: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帮助设计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定期调配制度与培训管理体系。

3、报酬激励:建立与绩效考核制度相配套的薪酬制度(考虑股权等长期激励),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计酬方式,发挥安全与激励的双重效应;福利构建上在保证一部分固化的福利外,可考虑带倾斜性的自助式福利项目。

4、情感激励:建立有效正常的沟通、引导、关爱的组织氛围。

机制建设: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基础,以考核为手段,用行为作保障。通过相应的制度体系建立与实施来完成,并注重长期性与连续性。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

-----事业激励:评优制度/职业资格等级制度/升降与调配制度/培训学习制度„。

-----报酬激励:薪酬制度/福利制度(保险/假期/房/车„)。

-----情感激励:沟通管理制度(谈话/渠道建设/信息反馈„)/温情管理制度(生日/探访/探病„)。

激励措施

平台方案1: 目标激励

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平台方案2: 示范激励

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平台方案3: 尊重激励

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平台方案4: 参与激励

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

平台方案5: 荣誉激励

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平台方案6: 关心激励

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平台方案7: 竞争激励

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平台方案8: 物质激励

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平台方案9: 信息激励

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

平台方案10: 文化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1: 自我激励

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平台方案12: 处罚

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 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 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 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

——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

——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 激励要有足够力度。

——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

——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 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 ——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

——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 推行职工持股计划。

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 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

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建立企业文化为职工提供终生教育的机会

工资奖金津贴罚款整个激励机制是个系统工程,只有施”,才有可能达到显著效果。 “软硬兼

第四篇:高管激励措施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高管(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是决定该企业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核心因素之一,如何激励高管,充分发挥高管潜能,为企业和股东创造出最大经济价值,成了董事会、老板十分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激励跟考核总是联系在一起,考核是对高管人员工作的规范、跟踪和评价体系;而激励则与考核不同,激励侧重的是如何提高高管人员的短期和长期工作业绩。

现今通用的高管激励措施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 加薪、奖金或晋升

加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经济激励措施。加薪激励把对高管人员的肯定直接表现在重要的稳步增长的经济收入—工资当中,非常直观实在,量化了的金钱可以直接让高管人员感觉到自己已经实现了的价值。奖金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单独、额外的奖励,可变性较大,但其实质仍然是“多给点钱”,与基本薪酬一起,构成了高管人员的日常性收入。晋升则在提高高管人员物质待遇的同时,加大高管人员的工作责任,金钱和发展能力的机遇同来,产生激励的主要因素在于高管人员组织、社会地位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物质、金钱激励作用不是晋升激励的重点。

二, 创造新平台

对于高管人员来说,除了常规物质薪酬谢激励之外,也许更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独立演台大戏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自己可以参与商业剧本策划和导演,亲自担纲主角,而不仅仅是企业中的一个执行经理人。由于高管职位在一个公司总是有限的,因而导致许多优秀的高管人员长期晋升无望,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给予他一个相对独立的板块,让其参与决策并亲自督导执行,是企业是否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其发展欲望的关键因素。没有新的平台给他,高管人员就会受到压抑,时间长了,心生厌倦,最终造成优秀高管人才流失。

三, 企业利润或股权分享计划

企业承包制度也好,期间完成利润提成计划也好,部门独立核算也好,企业送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未兑现前)也好,企业送给你干股也好,其内在实质都是老板让高管人员分享利润,即分享一部分劳动成果。利润分享在一定时期内不失为一种好的企业高管激励方法,但对于有创业才能、完全能够自己操盘的优秀高管人员来说,并非能够真正满意。因此,为了激励这些企业将才与帅才,就产生了企业高级管理层持股计划。就是让优秀的高管人员就地由打工仔转化成企业老板之一,可以根据实力和对企业贡献大小,握有企业的股份。这样,高管人员不仅可以享受正常的较高的薪酬和奖金,而且还可以根据股份大小分享利润,不仅可以按股份享受利润,而且还可以与企业真正长期共同成长,即通过努力工作,让自己的财产与自己工作的企业同时增值,从而能较好地实现了高管人员的职业人生价值。

以上三大类激励措施,在企业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需要的高管人员,都能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但不同的激励方式因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和不同需求的个体的作用有差异。企业草创时期,人人都在干事业,要求的是发展空间,对于晋升、新平台比较看重;到了企业成熟了,

许多高管人员才能发挥也差不多了,人人开始考虑利益问题,单一激励因素不够了,综合激励制度才能切实可行。对于高级经理、助理总经理一级的人来说,加薪、奖金、晋升、新平台、利润分享、股份,均具有吸引力;对于总经理、副总经理而言,则利润分享、持股计划、新平台可能更具有激励价值。同是一个总经理,年轻点的可能更看重新平台,而年纪大点的可能更看重利润和股份。

事实是:制定一个企业高管激励制度并不太难,难的是制定出一个十分贴切、人人比较满意、务实、高效的高管激励制度。这是因为企业高管的激励,除了必须与具体的可量化的业务考核体系相配合之外,还与许多不太好量化的、不可控的、人文的因素有关。那么,企业老板,尤其是董事会,如何才能制定出一个高效又务实的高管激励制度呢?杜拉克咨询通过广泛研究发现,制定一个好的高管激励体系,除了考虑到考核体系设计时的种种经济性要素之外,必须充分考虑和权衡以下七大基本要素,这七大要素中,又分为四大业务要素和三大管理要素。

四大业务要素:

一, 业务开发或工作开展难度。

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设计时,切记不能按照主观愿望盲目下达超高标准的、根本不现实的工作任务,而这恰恰是企业在激励高管人员最容易犯下的头号错误:董事会也好,总经理对下面也好,不管你的业务工作难度有多大,我今年一定要放出个小卫星!为了吸引或激励你,放个较大一点的画饼放在你前面,但明眼人谁都知道,这个饼仅仅是画的,你根本吃不到。这样一来,这个饼对高管人员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激励作用。不仅不能激励高管努力工作,反而先给高管人员造成极大的心理打击,面对他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气馁、抱怨和消极抵制。最后,把全部责任归结到董事会或总经理的决策错误。这样的结局,对于企业来说,无异于求玉得石。

如对于营销总监的激励,必须重点考虑到两个工作难度。一个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难度。对于很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十分困难,企业盲目地下达市场占有率目标,并不是促使营销总监产生工作动力的上策。更好的办法是实事求是,但又满怀信心,鼓励营销总监创造性地工作,从而创造性地提升营销业绩。另一个是企业利润率的提高难度。企业综合利润率并不单纯只与销售额或价格有关。情况往往是销售额上升了,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上升更快,因此,如果营销没有管理、人力资源及其他方面的配合,激励措施也容易落空。

二, 业务或工作可控性。

业务或工作可控性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业务成长的可预测程度。有的企业业务成长曲线非常明显,参照今年的情况就能大体上预测到明年的业务情况,如许多成熟期的日用消费品的销售。但也有企业产品销售前途不明朗,或者产品的销售业绩经常大起大落,缺乏规律性。对于这样的企业的高管激励,必须比正常稳定的企业增加激励力度,不足或过度都于事无补。另一个是企业自己为了达到业务目标在内部管理上的可控制程度。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决定企业或工作可控制性程度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高,业务或工作落实的可控性程度就高,反之,可控性就低。内部管理可控性高时,对高管激励更有

效,低时应该加强激励措施,加大激励份量。

某企业,长期从事药品生产销售,最近开发出一新产品,属于保健性日用品系列,该新产品事实上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包括有同类产品、替代品、模仿新产品,市场表面上看十分广阔,其实大多已被人占有,企业要想抢夺,存在许多未知因素,业务成长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这样的一个企业和产品,对于高管的考核和激励存在着较大的难度。激励量不够,企业高管人员没有积极性,激励量过大,企业要担负较大的激励成本,不堪重负。最好的激励方法,就是保证高管人员有一定的适当的基本收入,企业担负起必要的前期市场开发必不可少的市场建设费用,然后设计一个中等比例的风险与奖励并存的高管激励制度,既让高管心中有底,不至于吃亏,又让高管必须努力开拓新业务,否则难以取得较高收入。

三, 人力资源质量。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状况。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普遍高,学士、硕士、博士不少;有的全是劳动人民,几乎没有什么学问人;有的企业员工经验多、技能水平高,有的多是新手,专业技能一般。不同的人力资源状况会对高管人员的工作业绩产生极大的影响。手下人力资源丰富而且质量颇高的高管人员,令出必行,工作业绩显著提高;手下人才匮乏、举目无人可用的高管,令出难行,事必躬亲且于事无补。根据杜拉克的研究和经验,对于企业或部门人力资源质量差的企业高管人员,因其工作难度增加,要想其出成果,必须加大激励量;而对于人力资源质量不错的企业、部门的企业高管,则更多的激励应该向下移动,激励落实在其优秀下属身上,理由是如果企业想让这些优秀下属继续贡献出优秀工作成果,企业就必须对他们给予相应的激励量。

某一中港合资企业,本部近200人,全部高初中水平,男的平均年龄45岁,女的平均42岁,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无一人有营销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外方为了开拓当地内销市场,聘请一名营销副总。该副总在一无人、二无钱、三无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身先士卒,历尽艰辛,奋斗三年,培养队伍,带领企业开发新业务取得成功,但该企业一直对高管奉行低薪制度,该副总两袖清风,在经济上和发展空间上一直备受压抑,向企业和港方多次提出加薪或换新平台建议,均未被重视,最后导致该高管彻底绝望,离开该企业。而对于该企业来说,该高管作用非同寻常,离去后对企业产生深远不利影响。

四, 业务潜能。

业务潜能大小,也是决定企业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应该考虑的重要业务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决策层,对各高管负责的工作或业务潜能做出一个比较准确和客观的估计,并以此为依据来核定对企业高管的合适激励量。业务潜力大,意味着业务拓展难度相对较低,高管做相对较少的努力,就能取得较好的业绩,因此,对于此高管,企业无需给予太多的激励量。相反,如果业务潜能小的企业,想要高管出成绩,则必须加大对他们的激励量,只要激励成本小于利润增量,企业就应该适当加大激励份量。

企业往往犯下这样的高管激励错误:董事会或老板不了解产品与市场,一看企业近几年的销售和利润都比较差,为了尽快提高企业效益,就断然对高管人员采取高激励措施,结果,由于市场日益成熟,企业产品的市场潜力相当大,已经到时候开始释放,当年业绩猛增,高

管人员分走一大块利润,企业主这才知道自己吃了亏,只好认帐。反过来,有时候,企业产品市场潜力小得可怜,但董事会或老板却固执地认为市场潜力还非常大,因此,给高管的激励不愿意加大,最后导致对高管激励杯水车薪,不痛不痒,结果当然不尽人意了。

三大管理因素:

一, 短中长期目标平衡。

对高管激励考虑企业短中长期目标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过多的短期激励会刺激企业高管人员采取短期经营管理行为,从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但只考虑企业长远利益,不照顾到高管的现实利益,高管必然现在就缺乏工作积极性,导致长期目标无法如期实现。因此,企业在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必须有一个综合的短中长期激励计划,至少要先考虑三五年,能考虑十年或对高管人员进行负责任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优秀高管人员留下充分的利益和发展空间,是解决高管人员激励持久性和有效性的必要工作。

二, 授权力度。

企业在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还必须考虑到企业决策层对该高管人员的授权力度。责、权、利结合,已经成为人们共识。对高管人员激励的激励量的确定,授权力度是重要一环。高管手中权力大的,责任是否匹配?责任匹配了,其激励量与其责、权是否匹配?大权力、大责任、低激励这样的激励政策,必然导致高管心存不满,是企业产生腐败的温床。那么小权力、小责任、高激励行不行?也不行,激励成本太高,助长高管少干事却多拿钱,其效果与腐败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授权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如何让激励与授权相配合,始终是企业在制定高管激励制度时的一个重要考虑要素。

三, 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对高管业绩存在巨大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高管激励政策时,必须分析和评价企业文化因素。对高管业绩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企业历史传统,尤其是企业对高管采取的激励措施的政策史。激励制度应该尽量具有连续性,改革时宜分几步走,让企业中的所有人都有个思想转变过程,尽量避免突然袭击式的大巨变,这样让新的激励制度和激励观念逐渐形成新的习惯,新高管激励制度才能真正实施并发挥正常作用。如原来本来一直是低激励的,要改高,应该适当给点时间;原来高激励,现在要变低,那更应该逐步改变。其二是企业文化的理念。有的企业文化就支持高激励制度,有的则恰恰相反,各有各的道理,只有它确实能起到激励作用,那就有它的道理,适合是关键。不问“历史、风俗”,千篇一律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的途径。

企业在制定高管人员激励制度时,如果在考虑经济因素之外,还能充分考虑到业务和管理上的这七大要素,要做出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全面和合适的高管激励安排,就容易多了。

第五篇:骨干教师激励措施

关于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激励的措施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而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的平台,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培养出一批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形成拥有名师的名校。

1、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镇骨干教师→县骨干教师→市骨干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向“四高”目标发展。

(1)高素质: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2)高学历:45岁以下全部达到本科学历, 20%的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

(3)高技能: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4)高水准: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三、培养范围

我校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已经获得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均列入骨干教师培养的范围。

四、主要措施

1、抓师德教育,促观念更新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采用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式在教师中开展颂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具体落实到四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1)学习课程化 教师每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进,坚持做好学习摘记,保证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活动。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形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

(2)、评选制度化

结合师德学习,学校每年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形成一种竞争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推动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观,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2、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1)高质量地做好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骨干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示范、观摩、检查、评估等的课堂教学任务。工作受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学校的肯定。

(2)带头实践课改精神。上好各类示范课、公开课,常上常新。

(3)压担子分任务。让部分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管理,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自我培训。提倡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时间自读、自悟,把读书和运用现代技术作为必修内容,上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培训,并做到学以致用。

(5)加强课题研究。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每人至少参与一个县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两年内有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有成果展示。

(6)提倡一专多能。引导骨干教师多方位地学习,有奋斗目标,有主攻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7)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能者为师,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带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带徒弟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提高带教水平。

(8)大胆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探索教改新路、敢于尝试、反思和修正,敢于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3、抓激励机制,促队伍优化

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靠精心规划,措施落实,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物质、情感等多方面给骨干教师的激励,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机制。

(1)成就激励

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搞个人专集,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

(2)荣誉激励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明星教师等。

(3)物质奖励

论文、优课比赛、辅导学生获奖等按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中的条款执行。

(4)情感激励

教师父母生病领导前去看望,家有特殊情况学校给予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帮助,每年结合重大节日赠书、赠物,定时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苦水镇转轮寺小日学

2010年3月

关于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激励的措施

苦水镇转轮寺小学 2010年3月1日

上一篇:公司集训动员范文下一篇:故事同学聚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