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职能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乡镇政府职能范文

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

市编办 孙大庆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组织,其职能定位准确与否,履行职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三农”政策能否在基层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亿万农民能否早日致富奔小康。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准确把握乡镇职能定位,打造服务型基层政府是做好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各级政府,特别是从事机构编制工作同志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印发的《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这为我们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尊重客观规律

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10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自然环境和条件各有不同,比如按地理条件不同可分为丘陵区、岗地区和平原区三大类型;按地理位置可分为近郊型、偏远型;按照产业不同可分为资源占有型、生产经营型,其中生产经营型还可再分为农业主导型和工业商贸型等等,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在准确把握职能定位的同时,根据乡情、镇情转变职能,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不可千篇一律。根据中央精神,目前乡镇政府应该具有以下基本职能:

第一、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执行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稳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遵循经济和市场规律,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人文优势、传统产业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直接的经济干预中退出来,把发展经济的职能交给社会和群众、交给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强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三是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培育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

二、三产业的发展渠道,用服务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用服务优化

一、

二、三产业的比例结构,努力实现乡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三、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一是着力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争取上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下,做好基础项目建设中土地征用、关系协调等相关配套服务工作。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等综合治理手段,为农民建立一种农村治安机制,让农民在安全、祥和的环境中生产与生活。三是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网络,完善农村养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和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加强农村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服务,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质量,四是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导、规范和服务功能,积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以实现乡风文明。

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理顺县乡之间关系

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要条件。随着我市“东向发展、工业强市和城镇化”三大战略的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乡镇政府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

第一,随着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已建成集镇的房产、土地升值潜力加大,集聚效应凸显,农民建房热情空前高涨,伴随而来的违法占地、违章建筑现象屡屡出现,而相关的诸如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监察等法律、法规的实施主体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乡镇政府无权处罚,尽管镇政府成立了执法队伍,也只能是延续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工作,牵扯大量的人力,效能低下,一旦工作做不下去,只得“进城搬兵”,请县级执法队伍处罚,工作周期长、行政成本高。解决类似问题,一是县级政府将有关执法权力向乡镇政府授权或委托执法,健全乡镇执法队伍,确保乡镇执法队伍的职责合法性,二是维持现有体制,壮大县一级的执法队伍。要合理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划分,处理好乡镇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从效能的角度看,前一种做法比较可行。

第二,随着集镇面积的扩大,工业化程度提高,乡镇政府还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市政设施维护、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社会治安维护等职责,与县级政府掌握的财力、人力相比,显得权责不对称,必须依靠上级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加以解决。

三、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要加强自身建设

第一,要加强队伍建设,保证乡镇机构高效运转。在行政编制允许的范围内,保持现有人员总量不增的前提下,逐年适当为乡镇机关补充录用公务员,以改善乡镇机关人员结构,同时,乡镇要着力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需要一方面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效能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级相关政策,发挥在乡镇“三支一扶”优秀大学生的作用,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第二,要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提高乡镇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现象发生;加强对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指导,严格遵守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完善居民、村民自治。与此同时,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与上级有关部门信息通报机制;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制定重大灾情、疫情预防、处置等应急机制,提高乡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立社情民意互动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和政情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政府的决策、行政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二篇: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得如何,事关行政效率,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税费改革直至取消农业税,为乡镇政府按现代行政管理模式转变职能提出了客观要求,提供了有利条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探索,做扎实的工作。这里,就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明确转变职能方向

《国务院关于做好2004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温家宝总理强调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这就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指明了方向。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政府有三个明显特点。一个是行政职能不全。由于设在乡镇的站所基本上“三权在上”,经济调节的功能小。另一个是自主权小。乡镇政府的决策受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约较大,基本是按上面部署抓落实,上级部署啥抓啥。再一个是手段少。乡镇政府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很小,抓工作难以运用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政府的特点决定,其职能总的应是在落实国家经济调节相关政策措施,协助上级行政执法部门搞好市场监管的同时,加强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应循转变职能方向,认真解决职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吉林省一些地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重点在“两还”、“一剥离”、“四加强”上下了功夫。即:从催种催收退出来,还农民经营自主权;从直接管理村级事务退出来,还村民自治权;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工作中剥离出来,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帮助农民拓宽生财之道;加强公共事业基础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扶持弱势群体;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农村稳定。在改革实践中坚持这样探索下去,必将收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效应。

要把握好方向,积极稳妥地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主要应把握好四点。一是积极主动。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关键在于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者的积极主动性。应引导乡镇干部自觉转变观念,打破“全能政府”观念,树立“有限政府”观念,改变“全面控制”的做法,主动从不应该管的事务中退出来;破除“政府至上”的观念,树立服务的观念,从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走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为经济发展服务上;矫正片面对上负责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到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来。二是循序渐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能一蹴而就,应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客观可能逐步进行。三是从本地实际出发。乡镇间参差不齐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在客观条件上有高有低,在步伐要求上也应有快有慢。四是在改革中推进。应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统一起来,根据必须行使的职能“量体制做”,设机构,定岗定员,使转变职能与机构改革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

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基本途径是放权于社会。乡镇要将适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需要社会组织以足够的能量承接下来。因而应按“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管理目标模式,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社会组织,以其自治、自律等特点,处于政府与农民、政府与市场、农民与市场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要下放一些资源控制权。但在一些公共领域,市场机制会出现失灵,政府又无力包揽下来,就需要一种介于政府与市场、公共与利益个体之间的社会组织来承担这些职能。行业协会以其在会员间的公正、公平,社会中介以其在市场主体间的公正、公平,可依法发挥相应的管理、监督、公证等职能作用,促进有序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组织通过承担政府不该管的事或管不了的事,为政府和市场提供多种服务,成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转变职能不可替代的社会

力量。

培育和发展相关社会组织,应从乡镇政府和农村两个实际出发,上下配合,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第一,政府主动“瘦身”,放权于社会。政府把可剥离的管理权下放给社会,社会服务组织才能有发展的空间。政府瘦身放权,是一场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一方面要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根据可能,逐步交给社会组织去办。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撤掉不该设的机构,精简不该设的岗位,从根本上克服人浮于事、没事找事做、挤占社会组织发展空间等倾向。政府放权于社会,乡镇政府需要作出努力,但主要在于县以上政府的相关部门。这些部门的原有职能,基本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按政府配置资源的模式形成的。应在行政体制改革中,下决心简政放权,为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提供宽松空间和有利条件。

第二,拆除“官办”门槛,坚持以民间组织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类型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一大“先天不足”是“官办”色彩浓厚。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多数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的,人员来自机关或下属事业单位,往往按政府部门的意愿开展业务活动,不注意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市场效应。对于官办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等机构,应纳入行政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中,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将需要政府办的服务机构全面规范,净化职能,脱掉行政色彩,完全依据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运作。对于适合民间办的,应借鉴国企改革经验,全面进行体制转换,逐步实现民办化。同时,应在人才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扶持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从而以政府小的付出,实现社会化的大服务。

第三,由小而大,在发展中整合。乡镇政府面向农村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应根据相关资源条件,由小抓起,由不规范的雏形抓起。农村中以能人带动型、专业户集聚型的专业协会、研究会,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供销等服务,并减轻了乡镇政府工作负担。应以此为基础,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服务组织。

第四,以城带乡,统筹推进社会服务组织发展。设在大中城市的服务、培训、监督、公正、认证等社会服务机构,应面向周围农村张开服务网。这样,既可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环境,又可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设在城市的社会服务机构向农村张网,是要有投入的。政府应通过一定的扶持,支持社会化服务业下乡。

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国家财政。为确保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乡镇政府要把主要精力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特别是要强化缺位明显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增加公共财投入。国家确立的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和财政制度,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但除发达地方外,县乡两级财政较困难,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很低。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必须由上而下,统筹考虑,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应加大上级财政面向农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为实现以公共财政支持公共服务,县级以上财政应设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用于面向农村的公共服务业,重点应该用于扶持五个领域的公共服务。即:农业、牧业等技术推广;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建设和农民培训;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面向农村增加公共服务的专项投入,既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又可解决乡镇功能不全在转变职能上遇到的困惑。

其次,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县乡财政收入。面向农村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在产业政策上,应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合理空间。农业产后部门,尤其农副产品加工部门,今后上项目,应布局在县(市)城区及小城镇。这样,不仅

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农民增收。

第三,建立节约型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开元与节流并重。有些地方乡镇财政拮据,但并没有抑制住开支的膨胀,其节省开支的潜力远远大于精简人员。在解决“食之者众”的同时,还应解决食之者“奢”的问题。建立节约型政府,应以治奢作为突出口,将思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统一起来,努力集约开支,调整支出机构,增强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扶持力度。

四、围绕依法行政目标加强法制建设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法律问题。应以十年基本建成法制政府的目标要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实现政府职责法制化,行政行为法制化。

第一,依法规范国家公权力。随着法制建设工作的深入,国家公权力在制衡关系上得到加强,公权力受到一定约束。但按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还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国家公权力。首先,应依法进一步规范县级政府权限。乡级作为基层政府,基本是按上级政府的部署工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上而下压下来的任务。往往出现上边越位它越位,上边错位它错位。应进一步规范上级特别是县级政府职责,防止不问基层实际,一刀切式的往下压任务。其次,规范县级及其以上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有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凭借具有在农村兴办事业的财力、物力及掌握的人权,向乡镇政府下达工作任务。部门下达任务,很少考虑农村工作全局和基层实际,往往影响农村工作统筹安排,影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规范这种“条块”关系,应考虑五点。其一,对乡镇政府工作部署,由县级政府“一个漏斗向下”,有关部门不能面向乡镇政府部署工作。其二,对乡镇工作考核,应由县级政府按国家的相应规定,统一确定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指标。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对乡镇政府工作进行考核、设奖。其三,部门在农村兴办事业,应与乡镇政府各负其责,防止部门以督查者对乡镇政府指手划脚。其四,用于农村的财力、物力,尽可能由县级政府统一掌握。在财力、物力分配使用上,应当公开透明。其五,设在乡镇的事业站所,应强化当地政府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由乡镇政府定期组织服务对象评议事业站所工作,并作为对事业站所业绩考核的基础。从而使事业站所的服务工作既能突出行业特点,又能符合当地需要。 第二,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在政权建设上相继清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但在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在基层搞形式、摆花架子之类的做法,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解决,乡镇政府难以分神于公共服务。在依法规范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应加强“四个控制”。一是控制会议数量和质量,防止将“落实”演绎为繁衍会议。二是控制文件的数量和质量,特别应防止“政出多门”,使基层无所适从的问题。三是控制检查评比。依法精选有实效的评比活动,取消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四是控制奖励。奖励是广泛使用的激励手段。但一部分乡镇,财政拮据,甚至举债维持运转,而先进乡镇的奖牌、奖状挂满“会议室”的墙壁。应依法规范,提高奖励效应,减轻基层政府压力。

第三,依法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的权益。维护社会法人和农民权益,是建立有限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应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进一步落实村民自治法,加强执法监督,防止乡镇及其以上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篇:乡镇党委政府职能职责

乡镇党政机构具有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党委领导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乡镇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本行政区的行政职能。

一、党委工作职责:

(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

(2)保证监督职能。

(3)教育和管理职能。

(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

(5)负责抓好本乡镇党建工作、群团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闻宣传工作。

(6)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政府职能

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搞好商品流通,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

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

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

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民事纠纷,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4、按计划组织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

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

5、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

易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6、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第四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纲

2013年组织工作

市级重点调研课题

金城江区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问题研究

中共金城江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金城江区的实际来看,随着农村发展形势的变化和综合改革的推进,乡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乡镇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因此,新形势下如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是金城江区建设河池首善之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面对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研究背景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政府及其职能的历史演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失去了权威基础,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此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

治理体制的新模式。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新概念。1991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中要求“在县级机构综合改革试点中,省、地、市要适当地下放权力给县,县要适当地下放权力给乡镇。要在县级政府转变职能的基础上,逐步理顺县与乡镇的关系,让乡镇一级能够办更多的事情”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乡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目前先要坚决把不在编人员精简下来,做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从2006年1月1日起,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中央也多次提出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乡镇政府职能历史演变的具有渐进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等特征,其转变的快慢直接受制于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变革基本是在“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循环中往复,陷入所谓的“黄宗羲定律”中。

(二)乡镇政府职能的涵义和定位

乡镇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现行《宪法》第95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第10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这些规定表明,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最基层政机关,它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直接领导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它有益农村建设的各项社会活动。由于乡镇事务具有综合性、执行性等特征,通常意义上的乡镇政府其实包括乡镇党、政、群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行为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具有下列职能: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自主权;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政府应定位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

理职能等四种职能。

(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现状

农业税取消以后,国内有一定数量的学者对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问题进行研究,学界大致有三种意见:撤消论、保留论和自治论。以邓大才等为代表的“撤消论”学者认为,乡镇级政府早该撤消,其理由是:乡镇没有能力建立一级完全政府,乡镇级政府已没有多少职能,撤销乡镇级政府的收益大于成本, 撤销乡镇级政府不会影响农村的管理等等。以徐勇、赵树凯等为代表的“保留论”者认为,乡镇政府主要功能是收取税费,但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管理活动或行为大为减少,因此,彻底改革的时机基本成熟,乡镇政府应改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以党国英、温铁军、李昌平等为代表的“自治论”者认为,只有乡镇自治才能从根本解决乡镇政府目前存在的债务负担重、机构庞大、职能不清等问题。学者们对政府机构与职能变革的重点、难点、治理主体结构、配套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为后人研究此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基础。

二、金城江区乡镇政府职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金城江区乡镇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及其机构设置

我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是从上到下垂直管理的体制,中国的宪法规定的地方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盟、自治县)——乡(镇)。但是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四级: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市(地区、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区)——乡(镇、

街道办事处)。

(二)职能定位(政府工作报告)

(三)运行状况(列图表)

(四)转变现状——金城江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之路

三、阻碍乡镇政府充分发挥职能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一是,我国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具有渐进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等特征。二是,我国乡镇一级政府处在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末梢,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快慢直接受制于省以下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因而它具有多层次性、上下连动性和左右协调性。三是,当人们谈论“如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这一话题时,往往会忽略掉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一切官僚机构都具有自我繁殖能力和持续膨胀能力,机构庞大、人员臃肿、行政效率低是威权政治惯有的通病”(即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事实上,“‘官’字下面的两个‘口’,不仅意味着维持政府运转需要花费成本,而且政府官员也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只是这种利益追求往往会被权力的公共形式所遮蔽罢了”?輧?輮?訛。因此,当前我国政府体制最大的障碍是地方各级政府官员的“牟利性”和部门“寻租行为”,这又使得乡镇一级政府的职能转变呈现出了利益多元性、可变性和反复性等特征。

一是政府职能与政府目标不一致;

二是各部门职能尚未理顺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政经、政事、政社职能错位;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中出现某种虚假现象……

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对策与建议但因此, 我们必须重塑乡镇政府职能, 提高组织运行与服务效率,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课题负责人:班果隆金城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课题组成员:覃琴金城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组织员办主任

莫仕杰金城江区委组织员办副主任、

组织股股长

黄齐成金城江区委副科级组织员、

组织部调研股股长

覃立金城江区委组织部副科级干部 黄大辉金城江区基层办干部

第五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乡镇改革

古县镇党委书记柳扣兔

随着我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我镇的机构改革已经完成了领导职数的精减和一般职工的竞争上岗。领导职数由原来的18名减少为9名,书记、镇长两人变为“书记、镇长一肩挑”,3名副书记减为2名,5名副镇长减为4名(其中一名由副书记兼任)不再设副局级理论报告员、副局级计生助理员,专兼职党委委员。一般职工重新竞岗定岗。乡镇内部机构设臵由原来的“七站八所”改为一办两中心,即党政人大综合办公室(行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计生服务中心(事业)。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不仅仅是领导职数的减少,职工岗位的重新设臵和由安排岗位变为竞争上岗,更重要的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解决乡镇存在的诸多不相适应问题,如何转变乡镇职能,如何继续推进乡镇改革。

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着力解决好四个不适应

(一)机构设臵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原来“七站八所”的机构设臵和职能配臵,与务实、高效、法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通过2002年和这次乡镇机构改革这一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改变了机构臃肿,冗员众多,造成人浮于事,效能低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但一定要走出“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二)工作方式与农村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新形势下,广大农民最想的是增加收入,最怕的是负担反弹,最盼的是能掌握科技技能,最烦的是行政命令;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文化生活,最想摒弃的是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最企求的是能有大项目、大投入,最担心的是发展环境不能得到优化;最迫切的是有效的指导、引导、示范、服务,最担忧的是不能改变旧的工作模式。

(三)干部素质与农村工作不相适应。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懂政策、懂法规、懂经济、懂服务团结协作、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面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转变乡镇职能、创新工作模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四)乡镇财力与为“三农”服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我镇税费改革前镇政府“五统”达73.26万元,除专项支出外镇政府可支配资金60余万元,村提留款91.54万元。尽管改革后财政每年下拔一定的

转移支付,但各村可用资金管理费仍不足。而乡镇政府机关就尤为突出,虽然财政每月下拔5000元办公经费,年终能够给一部分,但还远远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际就是如何解决当前乡镇职能转变和乡镇机构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真正将乡镇的主要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

二、做好五大工作,切实转变乡镇职能

(一)界定职能,规范政府行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对乡镇职能进行科学划分、合理界定,也就是要明确乡镇政府“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强“三农”工作的要求,发挥好营造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尤其要把工作重心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主要精力转到“抓项目、抓产业、抓服务”上来,把主要职责定位在“维护稳定、服务农民、促进发展”上来。根据“职责一致”原则,让镇政府在“越位”的地方“归位”,在“错位”的地方“让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扮演好其应该扮演的角色。要真正规范乡镇政府行为,需要上级政府依照乡镇一级承担的职能给予考核指导,不能延用旧的模式,上级部门也不应该偏离乡镇政府职能,为了为本部门服务而开展检查、竞赛甚至赞助、慰问等活动。

(二)转变观念,打造服务型政府。乡镇工作思路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为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服务上来,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由过去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民主和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采用政策宣传、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服务扶持等方式推进农村工作。更多地通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资上项,更多地通过培育产业大户,成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逐步让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协会组织、经纪人担当经济活动的主角。积极探索各种服务方式,集中力量解决缺信息、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问题,实现乡镇经济工作由行政推动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由催种催收向产业化经营服务转变,由通过检查命令推动植树、农建等向以奖代助,示范引导转变。

(三)紧贴发展,促进增收。“发展是硬道理”,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财政增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要统筹

一、

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突出抓好种养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劳务经济、新农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五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民间销售协会、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带头作用,逐步形成家庭搞种养,龙头企业搞加工销售、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农村经济人队伍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农业基本经营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壮大以工业企业为主的骨干财源,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县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这样才能由以农养工,以农养政的时代真正转变为以工哺农,以转移支付养政的新时期,促进农业现代化,保证镇村两级正常运转。

(四)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必须努力提高乡镇干部把握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统揽全局,周密安排,审视度势,妥善处理。要密切注意社会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化解各种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要认真研究,防范重大突发事件,研究农村产生矛盾的根源,做好应对和解决困难、风险以及矛盾的各项准备,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要善于因势利导、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为农村的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加强学习,提高服务水平。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大力加强乡镇干部技能培训。除自学外,当前要紧紧围绕农村政策、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进行短、专、快的专题培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人员少就培训什么人员”。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当好“十员”,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做到“四力”(练内力、强定力、加压力、增动力),不断提高乡镇干部指导农民致富的本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坚持两大改革,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要确保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成功,在乡镇机构设臵、领导班子配备等改革的基础上,还必须关注机构的职能和承担的责任,按照本地发

展需要,明确细化岗位职责,依照产业发展需要,组建工作队伍,推行两项改革”。

(一)改革乡镇工作模式,构建以服务为主的运作机制。在新的乡镇机构设臵基础上,大胆改革“个个领导都包片,每个干部都包村”的做法,把乡镇工作大体合并成为两大块,即党政事务和产业服务。对党政事务工作,把党政综合办公室,建设成精干高效的综合性工作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细化内部职责,保证日常事务的落实办理和新旧工作模式的有效对接。细化为两块,一是内部事务工作,包括日常事务和信访接待,二是组建新农村建设指导服务队。产业服务方面围绕本乡镇的主导产业和项目建设需要,组建产业服务队或办公室,实行专业化分工。把我镇事业机构设臵的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并按其职责组建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农村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对农村会计监督指导工作。组建两个服务队,一是农业产业化服务队,围绕我镇酥梨等主导产业提供服务,二是组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队,专门负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引进建设、重点项目手续代办、协办工作。计生服务中心要逐步建立、完善更科学的管理办法,不能只是做表、簿、卡、册而疏于服务,要用优质的服务,优惠政策的鼓励,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计生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创造优良的人口环境。变过去的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二)改革干部管理考核方式,实行权责统

一、效能管理,推行“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在推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因事设岗、因岗定人、整合人力资源,继续改革干部的管理考核方式。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新的干部管理机制,严格考核,实行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坚持权责一致,效能管理。要数量考核和质量效益并重。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评优树模直接挂钩,实行重奖重罚。对当年考核优秀、称职比率不达70%的给予警告,连续二年考核不达70%者给予辞退,对综合办、服务中心、内设办(队)负责人,每年进行述职测评,对测评优秀、称职比率不达70%者,当年即进行重新报名竞争上岗,再由党委、政府聘任或任命,真正使干部能上能下。

上一篇:兴业手机银行范文下一篇:乡镇纪委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