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综合试题

2022-08-19

第一篇:旅游心理学综合试题

旅游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错 )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 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心理需要.( 对 ) 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错 ) 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对 ) 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错 ) 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 错 ) 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错 ) 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对 ) 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 ) 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错 )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2,员工的焦虑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焦虑程度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3,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绩呈明显的斜线关系( 错

) 14,群体士气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错 ) 1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

( 错 ) 16,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错 ) 17,父母自我状态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疑虑者的角色.( 对 ) 18,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想象( 错 ) 19,服务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 对 ) 20,诱导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相信自己而采取行为人进行( 错 ) 21,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是组织结构.( 对 )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心理学 2,感觉 3,知觉 4,晕轮效应 5,首次效应 6,行为

7,需要 8,旅游目标 9,旅游消费态度 10,人格 11,旅游消费服务 12,客我交往 13,投诉 14,群体规范 15,群体压力 16,领导艺术 17,组织 18,诱导 19,群体内聚力 20,领导方式 三,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B ) A,旅游从业人员 B,旅游者 C,旅游企业管理人员 D,旅游开发商 2,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D ) A,旅游开发行为 B,旅游服务行为 C,旅游消费行为 D,旅游管理行为 3,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C ) A,客观现实 B,主观意识 C,大脑, D,认知能力 4,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 B ) A,主观意识 B,客观现实 C,旅游消费行为 D,旅游需要 5,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 B ) A,人的个体特性的函数 B,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 C,人的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 D,与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无关 6,一般性决策对信息的要求( A ) A,低 B,高 C,中 D,可高可低

7,一位女士在逛时装店时被一套独特有时装吸引而作出购买决定,其决策方式是( D ) A,重大性决策 B,规范性决策 C,一般性决策 D,瞬时性决策

8,旅游消费活动的基础和购买行为形成的前提是旅游者的( B )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学习过程 D,意志过程 9,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 C )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10,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 B ) A,知觉 B,感觉 C,思维 D,记忆

11,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 D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12,人的个性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人的( B ) A,个性心理特征 B,个性倾向性 C,需要 D,动机

13,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 D ) A,能力 B,气质 C,需要 D,性格

14,一个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是( D ) A,个性心理特征 B,信念 C,世界观 D,个性倾向性

15,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他的( A ) A,气质,能力和性格 B,需要,动机和兴趣 C,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D,需要,信念和价值观

16,促成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 C ) A,旅游目标 B,旅游动机 C,旅游需要 D,旅游兴趣

17,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 C )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生理需要 D,社交需要 18,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 A ) A,自我实现需要 B,社交需要 C,安全需要 D,尊重需要 19,人的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是( A )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成就需要 D,尊重需要

20,选择故地重游或去著名旅游区的旅游者是为了满足其( B

) A,多样性需要 B,单一性需要 C,稳定性需要 D,复杂性需要 21,朝圣体现的旅游动机是( B ) A,健康动机 B,寻求精神价值动机 C,自我实现动机 D,社交动机 22,旅游动机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C ) A,个人收入和闲暇时间 B,旅游商业环境和个人社交环境 C,旅游需要和外在刺激 D,信息与学习

23,在态度的组成要素中最稳定的因素是( B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意向成分 24,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意向成分

25,在个性结构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的是( C ) A,儿童自我状态 B,家长自我状态 C,成人自我状态 D,父母自我状态 26,以自我中心,感情冲动为特征的自我状态是( B ) A,权威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7,以理智和客观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D ) A,权威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8,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的自我状态是( C ) A,理智自我状态 B,儿童自我状态 C,父母自我状态 D,成人自我状态 29,赫茨伯格将造成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称为( D ) A 环境因素 B 内在因素 C 激励因素 D 保健因素 30,能使群体内聚力最高的领导方式是( A ) A 民主式 B 专制式 C 放任式 D 绵羊式

31,领导者在思想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 C ) A,领导风格 B,领导艺术 C,领导作风 D,领导方式 32,领导行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组织能力 B,决策能力 C,指挥能力 D,协调能力 3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属于( B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34,亚当斯的"挫折理论"是属于(

C )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的( AC ) A,心理活动规律 B,认知规律 C,行为规律 D,思维规律 E,情感规律

2,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主要包括( ABCE ) A,旅游者 B,潜在旅游者 C,服务人员 D,管理人员 E,领导人员 3,影响旅游者旅游消费行为决策的因素有( CD ) A,旅游产品 B,服务态度 C,心理因素 D,社会因素 E,服务水平 4,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人的行为主要包括( ABE) A,旅游者行为 B,旅游服务行为 C,购买行为 D,旅游策划行为 E,旅游企业管理行为

5,德国心理学家列温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BD ) A,情感 B,个体内部特征 C,态度 D,环境 E,认识能力 6,人的行为决策方式主要有( BDE ) A,习惯性决策 B,一般性决策 C,盲目性决策 D,重大性决策 E,瞬时性决策

7,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 ABCDE ) A,学习 B,参照群体 C,家庭 D,社会文化 E,社会阶层

8,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主要通过( ABCDE)等心理活动来完成. A,知觉 B,感觉 C,想象 D,思维 E,记忆

9,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 BCD) A,能动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学习过程 E,意志过程 10,旅游者的个性倾向性包括( CD) A,需要 B,动机 C,信念 D,世界观 E,兴趣 11,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BCD ) A,能力 B,理想 C,气质 D,需要 E,性格

12,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活动中表现出的气质类型有(ABD ) A,稳重型 B,完美型 C,活泼型 D,急躁型 E,忧郁型 13,需要的特征有( CD) A,社会性 B,对象性 C,发展性 D,周期性 E,差异性 14,马斯洛认为人的高级需要是( 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E,尊重需要 15,旅游动机产生的必备条件是( BC) A,旅游目标清晰 B,旅游需要 C,外在刺激 D,购买能力 E,旅游兴趣 16,决定旅游目标的诱因的因素有( ABCE) A,目标价值 B,目标魅力 C,目标清晰度 D,成功概率 E,目标适宜性 17,人们对旅游时间的知觉表现为( BCD) A,安排紧凑 B,旅途要快 C,一切活动要准时 D,游览要慢 E,时间充裕 18,人们在解决旅游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源于(CD ) A,旅游企业 B,广告商 C,商业环境 D,个人社交环境 E,经验 19,引起人们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新经验导入 B,伙伴政策影响 C,创伤性经历 D,好奇心 E,感情冲动 20,一个人的个性的组成部分包括(ABD ) A,儿童自我状态 B,成人自我状态 C,权威自我状态 D,父母自我状态 E,理性自我状态

21,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与服务时知觉到的风险包括( CD) A,经济风险 B,安全风险 C,心理风险 D,功能风险 E,形象风险 22,引起旅游者购买风险的原因有( ABCDE) A,目标不明 B,酬偿不清 C,后果 D,缺乏经验 E,产品推销员 23,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一般取决于( ABC) A,职工从工作和服务中获得什么 B,管理人员所作出的工作安排 C,外在报酬的内在满足 D,奖惩制度的公正性 E,个人与企业目标的实现

24,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 ACDE)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C,奥德弗的"E R G理论" D,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E,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5,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CDE ) 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C,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D,亚当斯的"挫折理论" E,海德的"归因理论" 26,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有( ABCDE) A,群体目标 B,群体的社会地位 C,群体的领导方式 D,群体的沟通与奖励方式 E,外部影响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4,晕轮效应:指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 5,首次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指一个人首次接触某事物,环境,某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6,行为: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7,需要,是人们力求消除身心不平衡状态的内驱力. 8,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9,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10,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11,旅游消费服务:是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游客提供能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过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产生一种精神的心理效应,从而触动游客的感情,唤起游客心理上的共鸣,使游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惬意,幸福之感,进而乐于交流,乐于消费的一种活动. 12,客我交往: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13,投诉:指旅客将他们主观上认为由于服务工作上的差距而引起的麻烦和烦恼,或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等情况,向服务人员提出或向有关部门反映.它是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的动力. 14,群体规范:是由群体成员共同建立起来的,并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有强大的影响力.对实现群体的目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5,群体压力:是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 16,领导艺术:实际上是追求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它是领导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 17,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 18,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19,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及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 20,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统御人事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五,简答题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研究旅游消费心理.首先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内在因素.第一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第二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在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其次是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外在因素.它包括旅游环境和社会因素。

旅游服务心理:它首先研究旅游服务者心理,其次是研究旅游服务策略。 (3)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它包括员工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 2,旅游决策的心理步骤是什么?

(1),识别需要(2),寻找信息(3),最后决定(4),付诸行动(5),购买后的感觉 3,旅游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规范性决策(一般性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这种决策对信息量要求少,作出决策快.如买味精. ,重大决策:指一个人面对对自己很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用大量时间去寻找信息,对之进行分析,评价而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对信息量要求多,作出决策慢.如买车,买房子等。 (3),瞬间决策:指一个人在意外刺激的影响下作出的决策。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呈上升的趋势;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高级的需要才会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低级需要可以通过外部条件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越满足越有激励作用。 5,简述知觉的基本原理

知觉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指向能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种对外界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组织性:是人们对旅游环境中的刺激进行选择时并非零乱无系统的,而是指人们在知觉过程中倾向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或一个有意义的东西.常见的知觉组织性原则有:1)接近原则,2)相似原则,3)封闭原则. (3)知觉的解释性:是人们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处理加工,并用语言把它解释出来。

6,简述消除风险和不可知因素的方法

降低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在一般情况下,人对旅游产品或服务寄予较少的期望,从心理上确能得到一些安慰,但这不是一种流行策略。

购买名牌旅游产品或享受优质服务.认定一种名牌的旅游产品和知名度高的旅游服务是减除人们知觉风险较为普遍的一种策略。

3)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是减少风险最普遍的办法.获得信息越多越可靠,感觉到的风险就越小。 7,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先天遗传及生理素质是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前提(遗传,外表,内部机能,年龄等)。

(2)社会条件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3)社会实践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 8,简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一般来说,态度和行为有一致性,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我们才能据个人的行为表现来推断人的态度,心理需求.

(2)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性.究其原因:1)态度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认识和情感成分冲突时将导致不一致;2)受当时情境影响;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4)对同一对象的态度冲突导致态度和行为不一致. 9,简述旅游消费服务的性质. (1),服务行为的独立价值(2),对消费的辅助功能(3),特殊的时间价值(4),标准化,规格化与个性化的统一(5),特殊的转移性(6),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紧密性(7),可观察性. 10,简述影响群体内聚力的因素

(1)群体目标.(2)群体规模.(3)群体的社会地位,(4)群体沟通.(5)外部压力.(6)奖励方式.(7)领导方式. 11,人际关系的构成要素

(1)方对关系:人际关系的发生,至少要有由两个方面的人联结成对,才能发生关系.(2)联系媒介:方对之间的彼此联系,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桥梁,即通过中间媒介.(3)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采取一定的形式.方对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联系媒介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交往方式是人际关系的形式.它们是构成人际关系的三要素. 12,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有效性:要求组织机构的各要素必须一致,各要素的活动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成效,有作用. 统一指挥:在责任上,每一个职务均有人负责.每个人应明确对谁负责.在指挥上保证各级只有一个上级,只接受直接上级的指挥。

高效精干:在满足管理需要的前提下,科学精减机构和人员,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责权对称:明确划分职权范围,同等岗位职务赋予同等的权力,做到职,责,权一致,这样才能提高组织效能。

(5)分工协作:科学分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优势,强调协作.这样使各级各类人才优势互补,产生高效。

13,简述客我交往的策略

(1)客我交往: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客我交往是旅游服务存在的条件,没在客我交往也就不可能有旅游服务. (2)客我交往的类型有平行型交往和交叉型交往.平行型交往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使交往双方情绪愉快,关系融洽,效果理想.交叉型交往不符合对方的期望,易使对方情绪不快,关系紧张,易中断交往.我们旅游服务中追求平行型交往,力争避免交叉型交往. (3)影响客我双方直接交往效果的因素:旅游服务人员在与旅客的交往中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取决于1)旅客的特点,2)旅游服务人员所具有的特点,3)双方相互配合的效果。

(4),主客交往的基本策略:1)投石问路—服务探测策略,2)先谋后事—服务战备策略,3)借风扬帆—服务心理策略,4)以退为进—劣势定位策略,5)以情感人—柔性服务策略. 客我交往的目的是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双方都应给对方施加积极影响.主要方法有:观察,利用一切线索去推测对方的身份,性格,心理活动,风俗习惯等.以便给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观察从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方面入手;说服,即讲道理,通过讲有关知识和具体事实,让对方形成新态度,改变原来的行为观点;提示,即不需经任何论证而对对方施加影响;诱导,提供者把旅客的需要变成易接待的形式而主动做的工作. 14,人格自我状态对旅游决策有何影响. (1)三种自我状态的关系:人在决策时,三种自我状态经常处在对话状态之中.一般情况下,在人格中:儿童自我状态—发起者.易唤起兴趣,知道表达自己的欲望,最知道自己当前需要什么.父母自我状态—疑虑者.对儿童自我状态主张进行评判,不放心不支持.成人自我状态—仲裁者.它们在矛盾时,出面调停.三种自我状态在人的行为都会起作用,有时是儿童自我支配人的行为有时是父母自我支配,有时是成人自我支配,它在人的人格中是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 (2),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儿童自我状态——动心——唤起兴趣激发动机——新奇诱导.父母自我状态——放心——消除疑虑——利益诱导,名人诱导.成人自我状态——省心——帮助筹划——递交宣传资料完整,系统,方便的旅游计划. 15,简述态度的特性

(1)态度的对象性,(2)态度的强度,(3)态度和稳定性与可变性,(4)态度的内隐性. 六,论述题

1,试论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者的出现产生了第三产业旅游业.旅游者是旅游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业.一个旅游企业要兴旺发达,就必须赢得旅游者,要赢得旅游者就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最终赢得旅游者,旅游业才能发展.赢得旅游者后,还必须留住客人,留住客人的关键是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优质服务的关键在于旅游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旅游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规律对服务态度的产生和调节有重要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心理依据.游企业要提高知名度,要提高经济效益,要生存,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努力争取客源,要争取客源就必须对市场进行科学的预测.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就可以帮助企业运用旅游心理学分析旅游者心理,生理特点,行为趋向.企业就能及时调整经营方针,改善经营措施,制定经营策略,以激起旅客对旅游地的兴趣,促成客人产生旅游行为,提高经营效果.因此我们说,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为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心理依据。

.(3)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旅游企业安排旅游设施,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吸引旅游者.设施,资源是否能满足客人的需要,就是看你是否了解客人的心理,知道客人的需要.我们只有了解客人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要做出的设施和规划才能吸引游客.旅游者的需要正是旅游心理学所要研究的课题.所以研究旅游心理学为科学合理地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理依据。

(4)助于建设高素质的旅游企业员工队伍.作为旅游企业来说,能否生存,发展,也取决于企业的员工队伍的素质.我们学习旅游心理学有利于员工了解客人的需要,为客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不仅客人满意,效益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服务员自身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2,论述旅游消费心理的实质。

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大脑的机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脑,从医学的临床观察和大量的专门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活动与大脑的活动密不可分,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前提,如果人脑发肓不全或受伤,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就产生异常.如醉酒的人胡言乱语,失去自控就是因为酒精影响大脑,使之失去正常工作能力,无法控制机体活动,大脑完全受损,即使还活着,也成为不能产生心理活动,无法控制机体的植物人. ,客观现实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没有人脑就没有心理活动,那么人脑会不会凭空产生心理呢没有人所生活的客观的现实作用,人脑本身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人脑必须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反映的机能,产生心理.比如:印度的"狼孩"这一事例说明没有客观现实就不能产生心理活动,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是科学心理学最基本的观点.对旅游消费者来说,客观现实主要是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些东西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旅游消费者的感官,使之产生各种心理感受,进而形成旅游消费心理,产生旅游消费行为.因此,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旅游实践活动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人脑,有了客观现实并不意味着就能产生某种心理.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消费者不断接触客观现实(产品和服务),才能逐步认识客观现实(产品和服务),出现自己的心理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所以旅游实践是认识,情感,个性品质等心理现象产生,形成,发展的基础.。

旅游消费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对现实的反映因个体的不有很大差异.也就是说人在消费时,不同的人群对同一景观的心理反映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同一个景观的感受不同,如李白第一次清醒时去君山,描写君山"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赞美君山如画,第二次醉酒时去君山就有"铲除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的心理感受。

(5),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包括旅游消费者)既是一个自然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这些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对人的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制约着人的心理的形成。 3,激发旅游动机的主要措施。

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要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田园风光,风土人情,古老建筑和享受优质报务来满足其身心的需要.人们能否得到这种满足,取决于旅游产品是否符合旅游者需要.只有当旅游产品具有能满足旅游者的某一需要时才会使需要转化成旅游动机.如构成旅游产品风景因素,人们常以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深形容大自然的魅力.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风景秀丽使人向往.峨眉山,西湖,富春江,桂林为何常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人,乃是峨眉之雄秀,西湖之娇秀,富春江之锦秀,桂林之奇秀.这些特征使人激动不已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形象说明了自然美景对人的行为的诱发力.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优质服务使新老顾客源源不断再三光顾这些都说明了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动机和行为的促进作用.任何一个旅游地在开发旅游产品时须突出自身的特色,否则无法吸引旅游者。

,提高旅游设施的供应能力.旅游设施的好坏多少也是人们的旅游需要能否转化为旅游动机的重要因素.为此,旅游设施首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其次种类齐全.一定的数量和齐全的品类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保证.人们外出旅游,都希望得到他所希望的一切,如旅游设施数量有限,产品虽然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假如进不去,住不下,玩不开,走不动,则会让客人失望.如果旅游设施品类单一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客人的需要该旅游设施也不会对旅游动机起激励作用。 ,加强旅游企业的组织接待能力. 有一定数量的组织接待队伍(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相关从业人员) 接待队伍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旅游接待机构要形成一个系统并与有关部门形成一个网络.达到不管旅游者何时来,到何处去,什么时间走都有单位,有人员安排他们的住宿,行,购游等活动,这样才会让客人感到方便. (4),加大旅游宣传的力度.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认识旅游的价值,使他们消除顾虑,唤起欲望,激发动机.旅游宣传应遵循:异质性原则(当人受某种较强的刺激他习惯的认知系统会失去平衡其感受官会集中认识这些刺激从面在左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现象叫异质性.旅游宣传要增加强度,加大对比,利用移动,不断重复等手段.)形象性原则,独特性,针对性,动态性原则.旅游宣传的形式:刊登广告,散发印刷品,影视活动,派出宣传机构或小组,邀请旅游商和记者来访,参加博览会和展销会。 4,试论改变人们旅游态度的策略。

(1),更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形象.旅游产品和服务形象是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总体评价,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与服务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包括旅游吸引物,交通,接待,旅游从业人员的仪表仪容,语言等等.要改变旅游者的态度就必须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形象,首先改变功能产品的形象,使之成为能解决客人实际需要的产品,这是重新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改变服务形象.服务形象(包括仪表仪容,态度,技能,服务水平)给人心理满足,改变服务形象关键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使我国旅游产品和服务跟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2),改变知觉.改变知觉是指在原来知觉基础上改变成新的知觉,从而转变态度,促进新的行为.改变人们知觉的办法很多,常见的办法是原来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不变,另外赋予它一个新名称,或者赋予一个能使人引起联想的名称.促使人们把这种产品或服务看成是某种不同的或新的东西。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际的活动能削弱强硬的顽固的态度,实际活动之所以改变一个人态度,主要是实践能给人以相互了解,认识新的事物,吸收新的信息.引导人们参加旅游活动更是改变人们旅游消费态度的有效方法。

(4),输送新的知识和信息.这实际上是向旅游者宣传说服,让他们相信.这也是改变人们态度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我们在向旅游消费者输送新信息时要注意:1)实事求是.这样在企业和消费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否则让人失望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2)信息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客人采取不同的宣传策略,提供不同的信息.同时对同一国家,地区的旅游者的宣传也要有针对性,由于民族,宗教,性别,地理环境,年龄,习惯,文化,经济收入等到不同,所以,宣传也不同.3)逐步提出要求.宣传时要有计划,分阶段地提出要求。

(5),激发潜在旅游动机.企业要占领市场先机,必须引导消费,创造消费.这时旅游企业必须研究客人的潜在消费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激发客人的教育动机,健康动机,等等,这样引导他们消费。

5,试论"客人就是上帝"。

"客人就是上帝"是对客人的最高尊称,服务员要真正做到尊重上帝就必须对上帝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上帝总是对的"或者说"客人总是对的"这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作的判断,只是对旅游服务员对客服务提的要求."客人总是对的"常使某些服务员觉得不能接受,认为客人对也是对,不对也是对,服务员不对也不对,对也不对.当然如把"客人总是对的"这话当成是对客现存在的事实所作的判断,那就会怎么也想不通.必须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作的判断,只是对服务应如何对客服务提出的要求,只表示服务员对客人的尊重.这并不意味着"服务员总是错的",而是"在客人不对自己对"时,要求服务员把"对"让给客人.同时要求服务员不要说客人不对,也不要与客人争输赢. (2)上帝是平等的.每一位客人都是上帝的化身,不论他们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权力的大小,相貌的美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人格上,他们都是平等的.我们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应一视同仁,他们的要求只要是对的,都应受到尊重.

(3)明确角色关系—正确理解客我之间的"平等"和"不平等".A "平等"的含义是"相互尊重"也就是客人和服务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们的不同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他们应得到尊重,客人不应看不起服务员,服务员也不能怠慢客人.B 但服务员不可能与客人平起平坐.因在服务过程中他们扮演了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客人有权利要求服务员为自己提供服务,而服务员有义务按照客人的要求为他提供服务,只要客人是正当的,合理的要求,服务员就不能拒绝.从这个意义上说客人与服务员不能平起平坐.C 同时也不能把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人混为一谈.当人们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往时往往不能平起平坐,显示出不平等,但这并不是说扮演角色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是平等的.所以说服务员和客人之间他们在社会角色上是平等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应相互尊重。 6,试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1)管理者作风正派民主,办事公允.在群体中,管理者的思想,作风,个人品质对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大.一个管理者作风民主,办事公允,与群众关系融洽就能促成整个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与交往气氛.人际关系是在相互往来过程中形成的,交往的数量与质量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因此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利用组织的力量创造和谐的群体气氛,促成成员的相互交往.一方面要让成员了解组织目标,鼓励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组织任务,创造一种团结共事的气氛.另一方面,要加强成员间意见交流,增强相互了解,减少误会.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组织措施.组织一定要根据需要设置机构,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协作关系(责,权,利明确)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机构重建,人浮于事,就会出现相互间扯皮,推诿,拆台等现象,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4)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注意相互作用的影响.一般来说,平行型交往双方都会愉快,愿继续交往;而交叉型交往会让交往双方不愉快,交往中断. 总之,要想与他人关系融洽,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让成人自我状态处于支配地位。 7,试论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实际上是追求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三要素的和谐统一.它是领导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1),领导人的艺术:知人.善任:这主要指因事设人,量才任职,扬长避短.相互尊重职权.亲严疏宽. ,处理事的艺术:领导要做领导的工作,专心于正业,摆脱昨天,灵活有序处理政事正事—必办,急事—马上办,普通事—按通常程序办. (3),掌握时间的艺术:坚持能不办的坚决不办,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就用简便的方法.这样才能节省时间,精力,产生高效率。

8试论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员工的心理影响

直线式组织: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实行的是统一指挥,垂直领导,层层负责的原则,领导人直接领导分管各部门.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组织形式.它最大特点是机构简单,职权明确.但要求领导要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这种结构用于规模小,任务简单的企业或部门.其心理影响: A,易形成家长式的管理作风.B,易使员工产生自立危机(因人们的雇用心理和局外心理强,缺乏主人翁意识). C,易造成员工间的疏远感(组织中基本无横向联系,缺乏互助气氛). 职能式组织: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复杂变化的产物,是领导者将全部管理按性质分成若干专业部门,每一部门选用有业务专长的人来负责工作.优点是分职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横向联系.缺点是多头领导,下级无所适从.其心理影响是:A,易形成强调专业分工,规程计划的管理作风. B,员工易产生轻视权威的心理. (3)直线职能式组织:这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与直线式不同的是增加了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是领导的参谋,对下级工作作指导,但不能指挥,命令.其心理影响是:A,易形成注重论证研究,讲究稳妥的管理作风. B,员工易形成安于现状的心理(由于领导作风稳健,管理规程严密,责任划分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员工只要按要求工作就行,所以员工易形成不思进取,保守,满足现状的心理。

9,论述旅游企业对员工激励的主要措施。

,了解职工的需要.没有内在需要,外部刺激难起作用. ,掌握旅游企业职工的工作动机. ,适当设置目标.具体地说:1)目标与职工的切身需求相关联.个体,集体利益保持一致.2)目标有实现和获得奖赏的可能性.3)目标实现后的奖赏方式.4)目标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积极推广"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的劳动组织办法.横向扩大工作种类,工作范围.纵向推广工作的深度.使其感受到变化,新鲜,这样才能保持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 ,做出成绩后有信息及时反馈.管理者要及时对工作成绩进行认定和评价,这能让员工看到工作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成就感和信心,更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6),因人而异的激励措施:一般来说,对低层次需求的职工,多用物质刺激才能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高层次需求的职工最好的办法是提供能满足其成就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对一般员工只要向他们提供物质及社会满足来激励就能达到效果.同时也必须因人而异。 七,案例分析题

1,一位客人来到总台,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向服务员提出房价七折的要求.按酒店规定,只向住店六次以上的常客提供七折优惠.这位客人声称自己也曾多次住店,服务员马上在电脑上查找核对,结果没有发现这位客人的名字,当服务员把调查结果当众说出时,这位客人顿时恼怒起来.此时正值入住登记高峰期,由于他的恼怒,叫喊,引来了许多不明事由好奇的目光. 问题:(1),服务员应如何处理类似事件 (2),处理类似事件应特注意什么问题

2,小王是X酒店销售人员,工作勤勤恳恳,对客人的服务也很周到,为酒店争取了不少客户.然而,让小王不解的是,他所争取的客户价格较低.在小王进行推销时,对方往往会提出不可能支付这个房价;或者对方提出因为是老关系,希望能给多的优惠;否则会选择别的酒店,这时小王总是会答应对方的要求,向对方作出让步.这样与其他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相比,小王给予客户的价位通常降低20%,从而造增人多而收入少的现象.而且由于小王给许多客人低价,还影响到其他客人相互比较,而抱怨公司不公平,有的人说公司"对报价那么高,但实际收费却如此低,是不是也宰客了 "酒店内部也抱怨"忙了半天,没带来什么效益."员工讽刺"销售部没什么本事,只会打折."对此小王十分苦恼,他希望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 问题: 小王在销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处理类件时要按以下几点进行: 总台服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示前台经理,不宜当众揭穿客人的谎言,避免客人当众难堪,恼怒. 由前厅经理或前厅管理人员,将事离现场,或请客人到茶座,吧小坐. 先听取客人的意见,然后再做细致耐心的工作. 坚持酒规定的七折优惠条件,但对这位客人也享受优惠的心情,也表示理解和同情. 在酒店内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对这位客人给予适当照顾和帮助. (6)对客人能够理解,支持酒店的规章制度,表示诚挚的谢意。

总台服务人员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凡是通电脑核查,显示的结果不要张扬,特别是对于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客人,要由专人个别处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他应如何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

答:小王在销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客人的真正需求,认为打折便能让客人满意.二是对于在销售过程中客人提出的异议,未能采用恰当的推销技巧来应付,使客人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总是"赢—输"而不是双赢关系. 作为小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自己的销售技能:一是上门进行销售前,要尽可能去收集信息,帮助自己了解客人的需求及其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销售时的主动性.二是客提出异议,特别是价格高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完全是价格因素.三是要灵活对付客人的异议,运灵活多样的诱导策略。

3,某饭店是一家接待商务客人的饭店,管理很严格.总台主管小王和其他两位服务员值班,11时进来了两位客人,小王很礼貌地招呼客人,并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饭店的客房.听了小王的介绍,客人对饭店的客房非常满意,同时,他们告诉小王,由于他们是商务客人,公司对他们出差住房的报批价格有规定,希望能给予他们房价的七折优惠.但是饭店规定总服务台主管只能有房价八折的权限,况且部门经理早已下班回家,小王想是否多销售两间客房对自己也没多大关系,还是非常礼貌地拒绝了两位客人的要求.最后两位客人不得不失望地离开了这家饭店. 问题: (1)造成这客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客人不满离开的主要原因是:1)总台主管在没有相应的折扣权限来满足客人要求的情况下,应及时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汇报,求得帮助.2)员工的服务意识有问题,未能设法留住客人,增加饭店的销售.3)授权不足. 饭店从这件事情中应及时调整哪些制度?

饭店应调整以下制度:扩大对前台基层管理人员的授权,使前台基层管理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有相应的权限来满足客人的一些特殊要求.这样既能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又能多留住一些客人.在授权时要对下属进行相应的培训,建立有关监督考核机制和使用操作程序,使授权管理得到控制.此外还应建立有关激励机制,奖惩办法,增加饭店销售工作的干劲.

4,下午5时许,中班服务员亚玲正在搞公共区域卫生,突然看见420房的客人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细心的亚玲马上意识到客人在找服务员,她立即过去有礼貌地向他问好:"下午好,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你们酒店是怎么搞的,天气这么冷,连空调都没开,是不是空调坏了 "客人带着埋怨的口气对亚玲说."我可以进房间检查一下吗 "亚玲面带微笑地说."嗯."她随着客人进了房间,看到空调的开关到"OFF"状态,连忙对客人说:"对不起,先生.未能详尽介绍房间内设备的使用方法是我们工作未作好,请原谅."边说边打开空调至"1"档,这时徐徐暖风飘出来.客人感觉到有了暖气,连说谢谢! 问题: 请你对亚玲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由于酒店所接待的客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来同的素质和身份,个别客人对我们房间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因面误认为是酒店的设备出了问题.像这样的投诉事件也比较常见,所以我们服务员在发现此类情况时,不能直截了当地对客人说"你不会用,我来教你."这样会使客人感到有失面子而觉得难堪.本案例中的亚玲遵循"宾客至上"的原则,并在语言技巧民使用得非常恰当,在无形中将"对"让给了客人,让客人感到台阶可下.另外亚玲还做到了服务在客人开口之前,有较强的超前服务意识. 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5,一位很有身份的西欧女士来华访问,下榻于北方一家豪华大酒店.酒店以VIP(重要客人)的规格隆重接待.这位女士很满意.陪同入房的总经理见西欧女士兴致很高,为了表达酒店对她的心意,主动提出送她一件中国旗袍,她欣然同意,并随即让酒店裁缝量了尺寸.总经理很高兴能送给尊敬的西欧女士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礼品. 几天后,总经理将做好的鲜艳,漂亮的丝绸旗袍送来时,不料这位洋女士却面露愠色,勉强收下.几天后女士离店了,她把这件珍贵的旗袍当作垃圾扔在酒店客房的角落里.总经理大惑不解,经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客人在酒店餐厅里看见女服务员多穿旗袍,而在市区大街小巷,时髦女士却无一人穿旗袍,因此她误认为那是侍女特定的服装款式,故生怒气,将旗袍丢弃.总经理听说后啼笑皆非,为自己当初想出这么一个"高明"点子懊悔不已. 问题:请你评析是那个洋女士不讲情理,还是酒店不对?

酒店总经理出于对贵宾的一片真诚和尊敬,主动给西欧女士赠送漂亮的中国旗袍,却引起客人的强烈不满. 酒店总经理失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完全站在客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既然本酒店的餐厅服务员多穿旗袍,而且街上身穿旗袍的女士确实难以看到,那么送旗袍给贵宾岂不有对贵宾不敬之嫌吗虽然酒店送旗袍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产生这样的效果则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试题

1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综合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2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3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4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法

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C)。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B.凯洛夫的《教育学》

5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

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

6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CDE)。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3.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答案:家庭 学校

4.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机构和______教育机构两大类。 答案:校外儿童 校外成人文化

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社会 人的身心

6.教育科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7.教育是______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______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答案:个人发展 培养人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____》。 答案:论语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__所著的《____》。 答案:乐正克 学记

7

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答案:亚里斯多德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____》。 答案:雄辩术原理

12.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答案:培根

13.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____。 答案:康德

15.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答案: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答案:伦理学 心理学

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 答案: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1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______和______基础。 答案:世界观 方法论

19.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____》,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答案: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2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______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答案:蔡元培

21.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家______的《____》。 答案: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22.美国当代教育家______倡导发现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其代表作是《教育过程》。 答案:布鲁纳

2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______”。 答案:发展教学论

24.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倡导______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答案:范例教学

25.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____的教育理论。 答案:全面发展

26.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____领域、二是____领域、三是____领域。 答案: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8

27.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______,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______。 答案:科学总结 源泉

28.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______ 和 ______。 答案:为什么 怎么样

29.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______,指导______,推动______。 答案: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 教育改革

30.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 答案: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31.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和______。 答案:抽样观察法 应用观察法

32.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______。 答案:梅伊曼

33.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答案:单组法 等组法 循环法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二)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9

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

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

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

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0

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

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

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

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5. 教学

26. 学校课程

27. 有意注意

28. 社会抑制

29. 学习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

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六、论述题(11分)

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七、教育写作题(16分)

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09年河北省某市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下一页)

11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4.D[解析] 略

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

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

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

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二、填空题

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2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

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

三、辨析题

22.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3.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24.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四、名词解释

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13

(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 [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31. [答案要点]

(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

(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

(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

32. [答案要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

33. [答案要点]

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

14

34. [答案要点]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六、论述题

35. [答案要点]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七、教育写作题

36. [参考例文]

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

15

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

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

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

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 陶冶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品德评价法 D. 实践锻炼法

2.( )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乐记》

3.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布鲁纳 D. 洛克

4.( )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16

A. 课程 B. 教材 C. 作业 D. 课程标准

5.《理想国》的作者是( )。

A. 孔子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6.在观摩教学行为时,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联系旧知识,引出新主题;实验探索,意义建构;( )和效果评价。

A. 应用与迁移 B. 应用与分析

C. 分析与迁移 D. 应用与反思

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墨子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程序 B. 教学步骤 C. 教学组织形式 D. 教学阶段

10.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A. 信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11.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 )的课堂组织形式。

A. 小组活动 B. 全班活动 C. 个别活动 D. 集体活动

12. 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 )。

A. 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1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矛盾

14. 用一个测验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

A. 信度 B. 效度 C. 常模 D. 标准分数

15. 各级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组织的活动以及开展的教育,这是( )过程。

17

A. 早期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反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16.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这是( )。

A. 心理定势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首因效应

1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8.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 自我认识 B. 自信 C. 自我体验 D. 自我调控

19. 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0. 小学生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现象是下列哪一种心理问题?( )

A. 儿童多动综合征 B. 学习困难综合征 C. 儿童厌学症 D. 儿童强迫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21. 测验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 )。

A. 便于组织 B. 便于实施 C. 容易评分 D. 结果要容易解释

22.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 )。

A. 个别咨询 B. 团体咨询 C. 电话咨询 D. 通信咨询

23. 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

A. 安吉尔 B. 华生 C. 斯金纳 D. 苛勒

24.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A. 动机斗争 B. 行动目标的确定

C. 行动计划的制订 D. 冲突和矛盾分析

25. 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可以用( )几种表象形式来表现。

A. 动作 B. 图像 C. 表格 D. 符号

18

26.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

A. 关注成绩 B. 关注生存 C. 关注情境 D. 关注学生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7. 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关系。

28. 被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于1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专著。

29.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和五个部分。

30.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

31. 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和。

32. 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和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力。

四、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3.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34.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35.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6. 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37. 在驯兽员的精心培养下,马戏团中的狗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38.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9. 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0. 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有哪些要求?

41. 试述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42. 简述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对学习的分类。

43. 简述动作技能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9

44.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校园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学校内学生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恐慌。

请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

45. 过去,人们片段追求的GDP增长,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增长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对此专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样,在教育方面也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七、论述题(10分)

试述教育是如何促进科技发展的。

参考答案及解析(下一页)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 通过自身行为进行榜样示范,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2.C[解析]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教学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等几大部分,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3.B[解析] 杜威提出的三中心说: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

4.A[解析] 课程是指课业内容及其进程。

5.C[解析] 《理想国》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代表作。苏格拉底本人并无作品传世。

6.A[解析] 略。

7.A[解析] 孔子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学--思--行"的发展过程,具体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D[解析]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9.C[解析]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0. D[解析] 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

20

11. B[解析] 略。

12. C[解析] 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此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13. A[解析] 一个人想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14. A[解析] 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属性或特点,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具有较高的信度。

15. B[解析] 预期社会化是个体为成功地扮演所期望的社会角色而获得社会价值观、社会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的过程。

16. B[解析]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认识。

17. B[解析] 这句话反映的是环境因素的人的发展的影响。

18. D[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该同学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显然是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属于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属于自我监控,也称为自我调控。

19. D[解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20. A[解析] 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

二、多项选择题

21. ABCD[解析] 略。

22. ABCD[解析] 略。

23. BC[解析] 行为主义可以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安吉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24. ABC[解析] 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行动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

25. ABD[解析] 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26. BCD[解析] 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分别是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21

三、填空题

27. 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8. 夸美纽斯

29.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0. 应激

31. 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32. 言语表情

四、辨析题

33.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形成发展,而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34.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应当是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5.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学生个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

36.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却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通过正面说服教育好,因此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7.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五、简答题

38. [答案要点]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包括以下方面。

22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②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9. [答案要点]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

40. [答案要点]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的要求:(1)选好示范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41. [答案要点]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时的言语活动。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和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相辅相成的,是和智力活动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内部言语不仅仅是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

小学生入学后,学习时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促使他们内部言语逐步发展起来。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初入学的小学生还不会默默思考,在读课文或计算数学题时,往往是"唱读"或边自言自语边演算。通过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在运算中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但演算深入往往又伴随着出声思维,这就是运算中从出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的阶段。三四年级以后,随着独立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运算的时候基本上都进入了无声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研究表明,即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算式和习题时,也常常出现出声思维。可见,内部言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42. [答案要点]

23

(1)技能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既包括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操作技能。

(2)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是描述性经验,也可以是操作性经验。

(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的人、事和物的一定评价和持续的行为倾向,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43. [答案要点]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动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动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动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六、案例分析题

44. [答案要点]

校园暴力是学生的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其产生原因,除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

(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

(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

45. [答案要点]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教育自身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而言,教育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4

七、论述题

[答案要点]

科技革命深刻影响着社会,同时也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社会。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点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促进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有力地促进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和各种层面的变化。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依赖于教育的贡献。

首先,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与再生产科学知识相一致。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人能掌握并应用于生产中去的生产力,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以极为简约同时也以极为广泛的形式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与现代教育革命和教育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只是有科技革命才有教育革命,而同时是有教育革命才有科技革命。

第三篇:第三章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测试题

第三章

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心理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

逐渐形成的。技能的形成常常是以

为基础的。

2、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掌握正确的

3、技能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足够的

4、操作技能是借助于一系列的

而表现在外部的自动化了的动作系统。

5、技能达到熟练后,操作技能时

控制减弱,

控制加强。

6、影响操作技能熟练地生理因素方面主要有练习者的

状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导游技巧

B、操作吸尘器

C、写字

D、电传

2、下列属于影响技能熟练度的客观因素是(

)

A、健康状况

B、心理因素

C、练习态度

D、技能本身的复杂程度

3、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途径是(

)

A、练习

B、模仿

C、思考

D、尝试

4、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

A、记账

B、餐位安排

C、摆台

D、速算

5、大客车的驾驶技能不容易很快掌握,这说明技能的熟练受(

)因素的影响。

A、技能的复杂程度

B、工具器械

C、工作条件

D、工作环境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5分)

1、根据性质和特点,技能一般可分为(

)

A、操作技能

B、实践技能

C、心智技能

D、观察技能

E、运动技能

2、影响技能熟练度的主观因素主要是(

)

A、生理因素

B、当时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C、心理因素

D、技能本身的复杂程度

E、所使用的工具器械的性能和状态

3、下列属于影响技能熟练度的心理因素是(

)

A、意志品质

B、练习态度

C、练习信心

D、练习心境

E、练习动机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技能与本能不同,必须首先经过学习,再经过一定的练习达到自动化、连贯的活动体系。(

)

2、一般来说,集中练习比分散练习的效果好。(

)

3、多练是各种技能形成的有效方法。(

)

4、在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中,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是截然分开的。(

)

5、在操作练习中,初期的速度应尽量快一些,同时要兼顾质量要求。(

)

五、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技能:

2、操作技能:

3、心智技能:

六、案例分析(共28分)

为什么我老是铺不好床?

在客房实操课上,老师正在示范铺床的基本技能,李阳觉得动作很简单,就没有留心看老师的操作,老师示范完毕后,学生们开始不断地练习,而李阳觉得这是日常生活中就会的技能,没必要那么辛苦的练习,于是溜号了。一个星期后,又一次实操课上,老师开展了铺床技能大赛,并通过大赛决定实操成绩。李阳信心十足,认为自己即便得不了奖,但一定能过关。开始比赛了,李阳发现自己的动作总比其他同学慢,而且老是出错,铺出来的床单皱皱巴巴的。最终,由于给定时间内他未能完成,且动作要领不正确而出局,成绩也未能及格。他感到很纳闷,难道自己在这方面真比别人蠢吗?

问题:

1、李阳在铺床技能方面真比别人蠢吗?试分析李阳不及格的原因在哪?(5分)

2、操作技能的形成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0分)

3、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在操作技能训练中应注意什么问题?(10)

4、谈谈此案例对你有何启示?(3分)

第四篇:广东商学院旅游地理学考研2008(复试)年考研试题

2008年广东商学院旅游地理学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5分,共201. 2. 3. RBD

地理集中指数

旅游地理学

二、问答题( 4分,共401. 2. 3. 4. 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三、材料分析( 1分,共151. -2006200220042006广州 2706.062674.71 2850.561448.822317.28珠海 494.56561.20729.58

题,每题25分)

试论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五篇:2016年下半年安徽省西医综合《生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酪氨酸在体内不能转变生成的是

A.肾上腺素

B.黑色素

C.延胡索酸

D.苯丙氨酸

E.乙酰乙酸

2、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血液凝固障碍,主要是由于

A.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血中抗凝物质增加

D.凝血因子Ⅲ不足

3、角弓反张位见于 A.脑出血 B.狂犬病 C.胆石症 D.破伤风 E.癫痫

4、男性患者,右大腿刀刺伤16h,伤口红肿并有渗出液,目前最适当的治疗是__ A.清创缝合 B.抗生素治疗 C.理疗 D.换药 E.局部固定

5、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常常是肺结核经下列哪种途径播散的结果? A.血道

B.淋巴道

C.支气管

D.潜伏病菌重新感染

6、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

A.动作电位时程长

B.有自律性

C.细胞间有闰盘

D.兴奋传导快

7、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程度

B.改变表观Km值

C.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D.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

8、下述哪种肿瘤的发生可与化生有关

A.皮肤鳞状细胞癌

B.肾盂移行细胞癌

C.肠黏液腺癌

D.肠型胃癌

9、最小的是

A.心律变异性

B.心律失常类型

C.心律失常性质

D.心律失常病因

10、在三羟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中,生成ATP最多的阶段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

D.琥珀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1、视网膜中感光最敏锐的部位是 A.视神经盘的中央凹 B.黄斑区的中央凹 C.视神经盘与黄斑之间的中央凹 D.黄斑的周围部分 E.眼球的后级部分

12、心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A.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B.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

D.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13、患者男,65岁。上腹胀痛、乏力、消瘦6个月。查体:中度贫血貌,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固定,上腹腹肌稍紧张,腹部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触及膀胱直肠凹陷结节状硬块,大小约2.0cm×2.5cm×3.0cm,无压痛,活动度差。最可能的诊断为

A.盆腔脓肿

B.直肠癌

C.胃癌

D.前列腺癌

14、下列关于胸腔积液的X线诊断知识,正确的是 A.中等量积液常有纵隔移位

B.显示斜裂叶间积液,以侧位片为佳

C.立位胸片,肺底积液呈外高内低的致密影 D.包裹性积液多位于前胸壁

E.立位后前位胸片,可显示100m1以下积液

15、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Na+

B.K+

C.Cl-

D.Ca2+

16、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值 B.动作电位水平

C.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D.阈电位水平

E.4期膜电位去极速率

17、乳癌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A.肿物压迫引起

B.癌肿位置深,侵及Cooper韧带所致

C.癌细胞侵及或堵塞乳房表浅淋巴管导致淋巴水肿所致

D.肿物与乳房皮肤粘连所致

E.肿瘤周围的炎性改变引起

18、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沉渣红细胞形态是为鉴别

A.前尿道血尿和后尿道血尿

B.肾源性血尿和膀胱源性血尿

C.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D.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

19、下列不属于个人史而属于既往史的是 A.出生地 B.职业 C.工作环境 D.药物过敏史 E.烟酒嗜好

20、男性20岁,诊断1型糖尿病,一直用胰岛素治疗,2天前中断胰岛素后昏迷,血糖23mmol/L,经抢救行静脉给碳酸氢钠后血糖下降,神志好转,酸中毒减轻,不久又进入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并发低血糖

B.并发脑水肿

C.并发脑血管意外

D.并发乳酸酸中毒

21、肌肉中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

A.联合脱氨作用

B.L-谷氨酸氧化脱氨作用

C.转氨作用

D.鸟氨酸循环

22、瞳孔的大小__ A.与睫状肌舒缩有关 B.远视时瞳孔缩小

C.受中脑内动眼神经核控制 D.弱光时瞳孔开大

E.瞳孔开大与副交感神经有关

23、女,28岁,右下腹痛、腹泻伴关节酸痛,低热半年。查体:心肺正常,腹软,右下腹触及可疑肿块,x线钡餐检查显示回盲部有钡影跳跃征象(stierlingsign),最可能的诊断是

A.Crohn病(克罗恩病)

B.肠结核

C.阿米巴痢疾

D.右半结肠癌

E.溃疡性结肠炎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开放性气胸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胸部锐器伤

B.胸壁伤口,存在气胸体征

C.火器伤,弹道进入胸腔

D.呼吸时伤口有气体出入

2、下列有助于溶血性黄疸的诊断的是 A.血清结合型胆红素增高 B.血清非结合型胆红素增高

C.血清结合型、非结合型胆红素均增高 D.尿胆红素阳性 E.肝功能减退

3、在肝细胞受损时血中呈现活性降低的酶是

A.LDH

B.LCAT

C.ACAT

D.ALT

4、临床确诊支气管扩张主要根据

A.支气管镜检查

B.HRCT(高分辨率CT)

C.胸部X线照片

D.支气管造影

5、肾损伤保守治疗措施中正确的是

A.早期下地活动

B.卧床3~10天

C.半卧位休息2周

D.绝对卧床2~4周

6、呼吸商是

A.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O2与呼出CO2的比值

B.呼出气与吸人气的比值

C.一次呼吸中,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

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

E.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

7、正常情况下机体储存的脂肪酸主要来源于

A.脂肪酸

B.酮体

C.生糖氨基酸

D.葡萄糖

8、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

A.心源性水肿

B.肝源性水肿

C.肾源性水肿

D.黏液性水肿

9、关于蛋白质的吸收,错误的是

A.以二肽、三肽和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

B.吸收是主动的

C.与Na+的吸收无关

D.中性氨基酸与酸性氨基酸的吸收是分别进行的

10、下列成像方法,哪一种是较少用于胸部 A.平片

B.支气管分层 C.CT D.MRI E.US

11、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A.b→c1→c→aa3→1/2O2

B.b→a→a3→c1→c→1/2O2

C.c1→c→b→a→a3→1/2O2

D.c→c1→aa3→b→1/2O2

12、逆流倍增机制的原动力主要是 A.近端小管对NaCl主动重吸收

B.髓袢降支对NaCl主动重吸收

C.髓袢升支对NaCl主动重吸收

D.远端小管对NaCl主动重吸收

13、有关血浆脂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是

A.CM在脂肪组织中合成

B.HDL从LDL转变而来

C.VLDL可转变成LDL

D.HDL和LDL竞争肝外受体

14、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和免疫功能低下

B.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C.呼吸道黏液分泌功能减退

D.呼吸道黏液分泌功能亢进

15、肾结核患者就诊时最多见的主诉是

A.肾区疼痛和肿块

B.尿失禁

C.脓尿

D.尿频、尿痛

16、下列哪种氨基酸为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共同原料 A.谷氨酸

B.甘氨酸

C.天冬氨酸

D.丙氨酸

17、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是__ A.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下型 B.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C.ST段水平型下降 D.ST段上斜型下降 E.T波倒置

18、cAMP发挥对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

A.蛋白激酶A

B.蛋白激酶C

C.蛋白激酶G

D.酪氨酸蛋白激酶

19、手术后肺不张的防治,哪项是错误的 A.术前锻炼深呼吸

B.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应首先控制感染 C.防止手术后呕吐物吸入 D.及时用镇咳药

E.手术后避免限制呼吸 20、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癌是

A.子宫内膜样腺癌

B.浆液性腺癌

C.透明细胞癌 D.黏液腺癌

21、下列哪项是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特点? A.上腹部持续刀割样疼痛

B.剧烈恶心、呕叶

C.脐周或左腰部皮肤青紫色

D.中等程度发热

E.黄疸

22、病人体内切除肿物的病理诊断为肉芽肿性炎。显微镜下一般看不到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类上皮细胞

D.纤维母细胞

23、第一心音不增强的是 A.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 D.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E.心动过速

上一篇:老员工讲话给新员工下一篇:刘一秒语录全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