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语言、情感”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2022-09-20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近几年的听课活动中, 我发现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以下两种情况: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非常注重对语文文字的训练。一堂课呈现出来的关于语文文字训练的点非常之多, 从字音讲到字意, 从句子句型讲到句子含义, 从段落结构的分析讲到文章的写作特色, 连作者的写作背景也不放过, 教师讲得声嘶力竭,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对课文内容关注过于庞杂, 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雾里看花隔一层”的错综眩晕之感。教师大量的自我活动, 完全放弃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接受的知识非常有限, 能力培养不能达标。相反则有另一部分教师, 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完全摒弃教学材料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 花了很多力气去引导孩子去体会, 去感受文中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一篇文章学完了, 许多孩子连课文都没能读通顺。上述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不利于让我们理清阅读教学的真义和本义的, 不能很好地让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那么,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到原点?通过在反复的实践、思考和研究中, 我们发现, 阅读教学中, 就是要以文本为基础, 以儿童学习为核心, 以语言文字为重要载体,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的语言, 同时接受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其实阅读教学该关注的很简单, 就是语言、思维和情感。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三点, 就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找到了语文教学正确的方向。

一、关注思维线, 让阅读教学具有深度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波尔克曾经说过:“读书不用脑, 等于吃饭不消化。”用脑, 即要思考, 如果不用脑, 就等于没有学, 因此要学会用脑、学会思考。而今,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 更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 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行教材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起着发挥了很好的载体功能。或启发学生自己提问, 找到思维的原点;或见缝插针地适时点拨, 不仅能扩展学生的思路, 而且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首先, 阅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尽量多给学生选择、提问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侧重于让学生跟着自己思路走的教学模式, 允许而且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选择、去思考。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自己选择、阅读的过程中去提出问题——这是第一步, 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有了问题, 学生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 学习积极性也自然随之增强。如在学习《穷人》一文时, 课文基本学完之后, 我就问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 请大家提出来。”结果有个学生提出:文章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省略号?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心里一喜: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 证明学生已经动脑去思考了, 而且还提得挺有艺术。因此, 每课都要留些时间给学生, 让他们千方百计地提出问题。另外, 设问、反问作为提问的两个辅助手段, 特别要用好。比如我们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一句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明白这是李大钊在被捕前的一句话,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后,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说法表示“坚决不能离开”, 然后又引导学生比较:“到底哪种说法最能体现李大钊同志的崇高精神呢?”学生们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然后教师适时点拨, 通过对反问句式的体会, 想象人物说话时候的心情、状态。相信同学们会在不知不觉中, 思维会经历一次由“发散到集中”、由“求异到求同”的深刻洗礼。

二、关注训练线, 让阅读教学具有效度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而工具性又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因此,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语言对于思维和表达的重要性就好比砌房子, 必须先有砖瓦、水泥、石子和石灰等建筑一样。首先我们要关注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线索要清晰鲜明, 从语言的理解到语言的比较, 到语言的运用, 到语言的拓展……我们只有在阅读教学中用朴实而又扎实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着阅读教学的品质, 让阅读教学具有效度。

1、品词析句与培养语感相结合, 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 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品词析句,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而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 才能心领神会, 引起情感共鸣。反过来, 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对那些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揣摩、感悟,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感的精确性和敏锐性, 使学生的语感能力不断提高, 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因此, 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也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方法。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呢?这就必须借助具体的文本平台,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删减饰语, 品析饰语的意境。比如, 在《桂林山水》一文中, 引导学生比较“漓江的水真清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和“漓江的水真清啊!”这两个句子, 品味哪个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准确。这样的训练, 无须教师精辟的分析, 学生对那些饰语的意境和运用语言的准确精到的感受就会感悟得酣畅充分, 语感得到训练。二是替换词语, 品析原词的意境。文章是具体语言构成的, 优秀的文章无不是语言的艺术品。通过替换词语、品析比较, 学生就会感悟到语言文字惟妙惟肖的表达效果。在《唯一的听众》一文中, “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地流淌着……”中的“流淌”,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传来”“发出”等词语去替换“流淌”, 相信通过细细品味, 孩子会感受到“流淌”所传达出来的琴声的美妙的。三是抓住文眼推敲, 品析语言的丰富。在教学《索溪峪的“野”》时, 抓住文眼“野”字, 引领学生感悟汉字丰富的内涵。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 教师启发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对“野”字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词语针对不同事物进行描写, 具体的含义是否有所不同。山的“野”野在没有经过人工的雕琢与修饰, 是一种天然的美, 这野来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水的“野”野在不中规中矩, 就像个性洒脱的山乡孩子, 顽皮可爱;人的“野”野在人们经受了大自然的洗礼, 不经意间, 举手投足, 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

2、读中感悟与积累语言相结合, 有效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积累语言, 而积累语言材料,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 尤其是要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 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 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 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学生读熟了课文, 积累了词汇、句式, 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通过朗读积累语言, 有效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老人与海鸥》以“情”为线索, 以“读”为切入点,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 抓重点词句, 品读重点文段, 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人般的深情, 感悟和谐之美。例如:文中有这样两处描写: (1)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这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文句, 它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和谐与真情。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句的深刻内涵, 在学习了“海鸥对老人的情”这部分内容后引导学生进行回读, 把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与“飞动的白色旋涡”进行比较学习, 入情入境地进行对比朗读, 让情感在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中、在一次次投入的朗读中升华, 使学生真正地走入文本, 融入其中。

3、语言文字训练与文本拓展相结合, 有效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文本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资源。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 看看哪些语句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大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 这样对学生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 可进行了如下的拓展训练:“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 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 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 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 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于是, 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 纷纷说出伯牙的琴声中会表现出哪些美景和画面。通过这样的想象, 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 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注解。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 融会文意, 展示想象, 模仿借鉴, 抒发感受, 产生情怀, 从而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三、关注情感线, 让阅读教学具有温度

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学生精神发育的过程, 阅读教学更要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 我们应该充分领会课文的精神实质,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到课文中去, 不隔岸观火, 不轻描淡写。这是因为, 教材中入选的课例, 思想感染力都是比较强的, 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单纯抓“字词句段、听说读写”。这是和培养一代新人的目标不相容的。况且离开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单纯地抓“字词句段、听说读写”, 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透过字词句段抓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 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和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 给学生以教育、以感染。比如我们在教学《匆匆》一课时, 在讲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们适时地引导学生想:“在我们过去的日子里, 自己是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呢?”这样的引导就是一种对学生理想和惜时的启蒙, 这样的教学必将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

四、关注“三线”,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课文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编者的目的是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 进行情感熏陶, 以发挥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和形象感染的双重功效。因此, 进行语言训练得掌握语言的特点, 训练时要合理地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等方式, 创造与渲染气氛, 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 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 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 从而更好地促使运用语言文字的练习和情感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例如教《桂林山水》一课, 开课时, 边播放《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边朗读课文, 使学生在“情境美”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中, 让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 想象相关的美景, 并设计了“小导游”形式, 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以“导游”语言介绍, 让学生在创设的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理解语意, 促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思维·语言·情感, 三线并进, 言意兼得”。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了以思维线为核心, 以情感线为纽带, 以训练线为手段, 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多种能力, 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真正地回到教学的原点, 就能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关注思维线, 让阅读教学具有深度;关注情感线, 关注语言训练线, 让阅读教学具有效度。让阅读教学具有温度;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关注“三线”, 做到了以思维线为核心, 以情感线为纽带, 以训练线为手段, 就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就能在阅读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让阅读教学真正地回到教学的原点, 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注,思维,语言,情感,实效

上一篇:温度控制报警器在油田掺输系统的应用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