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赣州历史城区的保护

2022-09-11

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始建于西汉高祖六年 (公元前201 年) , 距今已有2200 多年的历史。 宋代时城市面积已发展到约3.2 平方公里, 至明清时期, 更形成具有36 条街、72 条巷的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留存至今的赣州历史城区古民居建筑和古街巷景观, 是积淀于深厚历史土壤和文化根基中的宝贵遗产, 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何保护好、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历史城区的发展和再生, 使其不仅不再是负担, 而是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 值得深入思索。

1区域分析

1.1 区域范围

赣州历史城区面积约为3.22 平方公里。 由成型于宋朝、成熟于明清的阳街、阴街、横街、长街、剑街、斜街6 条大街构成清晰的城市道路骨架。 2010 年8 月25 日发布的《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将其整体划分为四个历史文化街区, 其中凸显府衙文化的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方案已经付诸实施, 取得了显著效果。

1.2 区域特点

1.2.1 历史街巷与古民居建筑高度集中

这一区域格局临近贡江, 毗邻涌金门和建春门, 宋朝开始由于靠近码头交易而繁荣起来, 至今保留有米汁巷、均井巷、姚衙前、纸巷、凤凰台、桥儿口、方杆巷、灶儿巷、六合铺、油滴巷、小坛前、东门井、梁屋巷、烧饼巷、老古巷等传统街巷, 以及清代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建筑多处, 类型涵盖民居、书院、店铺、作坊、宾馆、会馆、客栈、寺院等, 既有赣南的客家建筑, 又有精工细作的徽式建筑, 同时还有明显带有吉安、南昌一带建筑风格的建筑和典型的西洋式建筑, 在部分街区还保留有跨街门洞①。

1.2.2 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该区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赣州市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赣州传统民俗风情和人文内涵的活化石。 采取合适的方式继续保存好、发展好这一历史区域, 将成为赣州特色区域文化的一个窗口, 一张名片, 为赣州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文化知名度、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1.2.3 内部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落后

该区域内人口老龄化严重, 学历层次较低, 收入较为低下;区域内保存了传统街巷景观, 但道路狭窄, 不利于车辆尤其是急救消防车辆的通行;建筑以土坯和木结构为主, 老化破损情况突出, 线路管道也腐蚀损坏严重, 安全隐患大;生活条件较为杂乱, 现代化设施不足, 卫生情况差, 居民生活不便。

2科学保护与有机更新

所谓科学保护, 就是根据被保护对象的情况特点, 采取合适的、 有益的和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保护。 对于城市历史街区来说, 应该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顺应城市文化肌理,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化, 使该区域的生活、生产功能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同时, 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可再生的整体环境和历史遗迹、最大限度的保存传统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

所谓有机更新, 是努力追求将可持续发展思路具体运用到历史城区保护和发展的实践中, 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通过“有机更新”, 达到“有机秩序”。 这里所说的“秩序”是指简历起既有利于保护历史城区的传统特色, 又有利于维护原有社区结构和住宅产权制度和依靠社会资金、以自助力量为主进行日常维修和小规模整治的机制。

2.1 关键措施: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赣州解放路社区及周边历史区域中集中保存了大量古民居建筑, 并共同组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赣州街巷景观。 “有机更新”的原则强调保护对象的“微型化”、“细胞化”, 而一个一个的传统院落, 正是赣州历史城区的“细胞”。 保护好院落, 才能有效保护传统城区的院落布局和街巷肌理。 并且这种小规模的、连续发生的更新方式, 实际上是把更新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其内部以新陈代谢的方式进行更新, 不求一律, 不求同时, 不求全部, 避免采取大规模改造的方式对历史城区造成的破坏, 使居民生活不在短时间内受到过大影响。

2.2 基本保障:建立长期修缮机制

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 历史城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也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必须建立起长期修缮的机制。 过去大量传统民居院落之所以能经历百年保持基本完好, 其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产权明晰, 但是解放后情况较为复杂, 造成了目前该区域内房屋管理、维护和修缮的很多困难。 二是近代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内, 人民居住生活的物质条件变化不大, 建筑维护的内容以建筑本身的土木结构和门窗构建为主, 而近代以来, 水电等设施涌现, 生活物质条件发生了极大变化, 建筑维护的内容也大大增加。

因此, 一定要在该区域内明确建筑房屋的产权情况, 并在维护方面由政府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 建立专项基金, 加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和文物保护意识, 以政府牵头、产权清晰、责任明确、住户自觉、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 形成赣州历史城区内传统建筑的一个良性循环的长期修缮机制。

2.3 牢固基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与很多地方的历史城区情况一样, 赣州解放路社区及周边区域内存在着建筑危旧现象严重、 水电管线老化、 物质条件低下、市政基础设施差等问题。 对此, 应根据地形、街巷、建筑和交通情况, 细分为多个区域, 在制定统一指导性规划的基础上, 逐年逐区域分阶段开展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

2.4 根本目的:改善居住环境

正如E·沙里宁 (E·S?arinen) 所说:“城市能否免于毁灭, 取决于一个特别却基本的问题是否可能被解决, 即提供舒适的设施和健康的环境来供人们工作和生活。 ”同样的, 在赣州解放路社区及周边历史城区的保护中, 无论是修缮机制的建立, 还是基础设施的持续更新, 都是以“宜居”作为最基本的原则, 其根本目的正是改变该区域生活设施上的老旧状况、 改善生活条件的不利因素, 在尽可能维护其基础格局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 提高区域内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 从而形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和发展模式。

3结语

赣州的城市发展历经千年, 文化积淀深厚, 文化遗产丰富。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是我们这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本文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形成了保护赣州历史城区的具体思路, 并将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调整、深化和完善, 望能为赣州乃至其他地方的历史城区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摘要:赣州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 留存至今的历史城区中保留有大量的古建筑和传统街巷景观, 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保护。

关键词:赣州,历史城区,保护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11.

[2] 单霁翔, 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3] 韩正飞, 赣州城的历史变迁[J].南方文物, 2001年04期.

[4] 朱燕芳, 历史文化名城赣州旧城保护和可持续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究下一篇:论手机销售折扣、返利的会计及税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