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历史文脉保护建设浅析

2022-09-11

绵竹,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从西北向东南呈条状,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气候温润, 有“古蜀翘楚, 益州重镇”之誉。“5·1 2”汶川8.0级地震灾害极大地破坏了绵竹的城市面貌。本文拟就绵竹地震灾后重建中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建设进行探讨。

1 绵竹的历史沿革

绵竹古为蜀山氏地, 春秋时为蚕丛国附庸, 秦时属蜀郡管辖范围, 西汉高祖六年置绵竹县, 属广汉郡, 县治在今德阳市黄许镇附近。因地处绵水之滨, 其地多竹, 故名绵竹。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刘焉领益州牧, 徙州治于绵竹, 后因火灾徙治成都。蜀汉章武二年, 改属梓潼。晋武帝泰始元年属新都郡。其间县名多次更易, 出现过阴平、苌阳、南武都、阳泉、晋熙、孝水等名, 其管辖范围经常变动, 县治也随时迁移, 今德阳之黄许、略平、孝泉等地, 均曾为县治之所。隋文帝大业三年孝水县复名绵竹, 县治亦由今孝泉镇移至城关镇, 此后再无更改, 管辖范围也基本固定下来。

2 绵竹的历史文脉浅析

2.1 自然脉络

绵竹形如笔尖, 自西北向东南伸展,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呈“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部属龙门山脉, 东南部为成都平原一部, 高差悬殊。西北部山地与境内绵远河、石亭江等呈环抱状, 呈“山环水抱”的城势。清代绵竹城略呈圆形, 北部面山, 三面环水。山和水成为限定绵竹城市发展的自然脉络。

2.2 社会人文脉络

“山程水陆货争呼, 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 芳名不愧小成都。”绵竹被清太史李调元誉为“小成都”, 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南轩故里, 亦为我国早期道教发源地之一、三国文化的末站。绵竹旖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胜迹, 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沉积, 史载:“汉有五忠, 宋有三贤”。汉代扬雄, 唐代李白、杜甫、王勃、吴融, 宋代文同、苏轼、苏辙、周敦颐, 明代杨升庵, 清代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等大批文人墨客, 留给这个城市极高的文化内涵, 促进了市民文化的蓬勃兴盛。独特的地方风俗文化形成绵竹独树一格的城市风格, 呈现出崇文、重商、注重交流等典型的川西民俗城市特点。

绵竹同时还是著名的“名酒之乡”和“年画之乡”。早在唐代, 绵竹出产的“剑南烧春”便有“剑南贡酒”之名。另一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年画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

浓郁的地方城市特色造就了绵竹崇文、尚礼、恬适、悠闲的生活方式。反映到城市物质空间构成上有以下几点。

2.2.1 大量的庙宇道观与文人名士纪念地

保留了大量绵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特色。如:祥符寺、三溪寺、诸葛瞻父子墓和诸葛双忠祠等。

2.2.2 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与酒坊

体现出典型的川西民俗特点, 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物质载体。尤以棋盘街传统酿酒作坊区, “天益老号”酒坊为代表, 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2.2.3 木板年画之乡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到明清以后, 形成了独具特色和规模的西南年画制作中心。作品中有许多弹戏 (川戏流派之一) 折子戏的典型情节, 体现出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

2.2.4 怡人的山水环境和城市建筑空间尺度

据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载:“第六十四绵竹山, 华阳夫人治之。”绵竹优越的自然山水和怡人的建筑色调和城市尺度创造了和谐的宜居环境和注重自然的城市氛围。

3 绵竹灾后重建中的历史文脉保护建设探讨

在“5·12”汶川8.0级地震中, 绵竹受灾情况严重:9 0%的住房倒塌和严重受损, 旅游景区和生态环境等严重受损, 城市功能遭受严重破坏。《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文本 (公开征求意见稿) 》的出台预示着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展开。基于上述分析, 作者针对绵竹城市空间形态的恢复重建, 保持历史文脉以及维持绵竹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韵方面做如下探讨。

3.1 新绵竹的城市定位

现代城市应强调其历史文化层面和生态环境层面的规划与建设, 也应包括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脉络与城市内部的历史文化脉络, 作者将之称为城市文脉的外延与内涵。外延指的是城市的外部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内部结构格局;内涵指的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性等。外延是内涵的物质载体与外在表现;内涵是外延的本质特征和决定因素, 两者相互作用, 彼此依存, 共同构成城市的文脉。

新绵竹的城市定位, 也应从研究其文脉的外延和内涵入手。

3.1.1 绵竹的城市文脉外延分析

绵竹的城市外环境得天独厚, 但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自然植被的破坏以及地震的破坏, 已不复洞天福地旧貌。同时, 对新旧城区和新旧建筑的认识误区导致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建和无序扩张, 破坏了绵竹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历史面貌。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和老城区、古建筑的漠视, 是新绵竹城市文脉保护与建设亟待解决的意识形态、行政决策和法律规范方面的问题。

3.1.2 绵竹的城市文脉内涵分析

经过分析可知, 绵竹具有丰富悠久的文脉内涵, 由于物质载体的破坏和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生硬割裂, 其历史文化特征已不明显。由于保护不力, 许多文化已处于即将消亡的边缘。这也正是绵竹城市文脉衰弱的原因。

3.1.3 新绵竹的城市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 新绵竹的城市定位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福地山水古城——重现绵竹城市文脉外延。

即重建绵竹城市文脉的物质载体。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 即“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 “建立‘人工环境’ (以城市为代表) 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古城指恢复绵竹城市的主要历史历史面貌。

(2) 生态人文新城——重塑绵竹历史文脉内涵。

即将绵竹的历史文化脉络融入新的城市文明和现代城市生活中, 使其深入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深入城市生活, 焕发其历史魅力。这是一个系统而浩大的工程, 涵盖行政、教育、经济的各个领域, 是文脉重建中最难的一个环节。

(3) 民间艺术名城——促进绵竹文脉保护传承。

即发扬以木版年画为代表的绵竹民间艺术, 使其活跃于城市生活、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领域, 以新绵竹的城市土壤, 孕育新的艺术活力。

3.2 新绵竹的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建设建议

为实现上述三个定位, 在具体的规划和建设阶段, 还应有针对性的对城市文脉保护与建设进行规划与设计。根据对绵竹的自然脉络和社会人文脉络的分析, 作者提出以下建设意见。

3.2.1 福地山水城规划建设

(1) 山水资源的重新整合。

地震灾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绵竹的山水地貌和地质构造, 对生态资源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 有必要运用GIS技术对灾后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以此为基础科学的整合山水资源, 尽可能恢复原地形地貌, 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重现洞天福地的面貌, 成为城市文脉的有力依托。

(2) 历史核心街区的复建。

地震破坏了绵竹的城市面貌, 也为恢复绵竹历史面貌提供了契机。全盘复建绵竹古城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对于承载绵竹重要历史文化脉络的核心街区与历史建筑, 以及反映绵竹“小成都”历史风貌的主要街坊里巷, 应予以复建和保护。所谓复建, 指的是按照传统的工艺, 运用传统的方法和材料, 按照传统的流程和模式, 恢复传统街区和建筑的面貌, 这是与不伦不类的仿古街区和仿古建筑根本区别所在。二战后在废墟中重建的华沙城, 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日本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经验, 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 城市生态体系的建设。

城市生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 也是山水城市文脉外延在城市内部的延伸。城市生态体系并非简单的城市绿化, 而是通过自然或人工的城市森林、城市湿地等产生的生态效应, 有效的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 保证城市的生态稳定性, 同时还可显著的改善城市整体景观和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3.2.2 生态人文新城规划保护

(1) 传统生活习俗的保护。

作者认为, 这是城市文脉保护的核心。对外延的建设与保护, 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恢复或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俗。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一个世纪以来传统文化链条的断裂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习俗与城市生活的割裂。历史的进步并不完全摒弃传统的生活方式, 现代生活方式的传统缺失一方面要解决新城市构架中所缺少的传统因素的物质载体,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人们对传统的认同。回归传统, 并非否定历史的进步, 而是对本民族、本地域的历史文化的认同。

(2) 历史人文核心的保护。

即是对反映绵竹特点的重要历史建筑和古迹风物, 如文庙、文昌宫、书院、学署、真武宫、农坛、历坛等在进行规划重建或修复, 特别是对承载绵竹历史情感和精神的文化遗迹如祥符寺、三溪寺、诸葛瞻父子墓和诸葛双忠祠等, 还应特别注重对其内在文化和历史情感的发掘。

(3) 民间艺术保护传承。

绵竹通过新农村建设传承木版年画传统技艺已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 但对于其他民间艺术如弹戏、金钱板等也应进行纳入保护的行列。

4 结语

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 我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不够, 犯了很多错误。在绵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 应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注重加强绵竹的历史文化脉络的保护与建设, 一方面从保护建设自然脉络入手, 使建成后的新绵竹成为山水生态城市、和谐宜居城市;另一方面从保护传承社会人文入手, 继承和传扬传统文化习俗、丰富人文底蕴, 还原“小成都”历史风貌。绵竹之所以为绵竹, 是由两千年来深刻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民持续不断的创造。我们恢复重建的任务, 就是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还原于物质空间基础和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使之成为新绵竹的有机组成。我们可以展望, 只要规划科学, 建设合理, 保护得当, 绵竹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重现于绵山绵水之间。

摘要:本文立足于绵竹的历史发展脉络, 对影响和贯穿绵竹文脉发展的自然脉络和社会人文脉络进行了分析, 并论述了绵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如何保护和延续绵竹的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

关键词:绵竹,灾后重建,历史文脉,保护

参考文献

[1] 绵竹县地名领导小组.四川省绵竹县地名录[M].1982.

[2] 贺业矩.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6.

[3] 曾金胜.城市文脉危言[J].时代潮, 2003 (23) .

[4] 赵立强.文脉主义中的建筑与城市[J].山西建筑, 2004, 30 (17) :13~14.

上一篇:基于TreeView组织的用户分组开发策略下一篇:铁岭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