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分类管理论文范文

基于危险源分类分级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的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情况不一,不适用统一管理标准的问题,以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差异化和专业化管理为目标,提出了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举措,从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类分级、风险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安全分类和风险分级的办法,并提出了相适應的管理要求。

关键词:危险源;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

高校实验室是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也为各高校敲响了安全警钟,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要确保实验室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然而,原有的“放养式”“一刀切式”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更高标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创新一种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实验室数量众多,实验室内开展的研究项目多种多样,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高校实验室主要分为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创新实验室两大类,又分别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光电、机械、电气等学科方向。因此,对实验室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不符合实际,亦有管理标准太过宽泛或管理标准过于死板,不适用于实际管理的情况出现。为了实现差异化、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应首先摸排实验室危险源特点,根据危险源的类别和风险级别,确定实验室安全类别和风险等级,再根据实验室安全类别和风险等级这两个维度,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和管理要求。

二、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现状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北京化工大学建立了基于危险源辨识的实验室分类、基于风险评价实验室级别划分、根据管理措施及成效进行实验室安全达标验收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1]。浙江师范大学根据实验室试剂耗材、实验设备、实验过程和实验废弃物等因素,将实验室安全风险分为一般危险、较危险、危险、高度危险四个等级,实行分级管理机制 [2]。张军提出了13类危险源辨识和4类评价指标,将高校实验室划分为6类,构建安全风险精准评价与分级管理体系 [3]。

部分高校通过组织各实验室开展危险源辨识,采用定量、定性或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实验室安全分类和风险分级,实现对不同安全类别和风险等级的实验室差异化管理。

三、实验室危险源分类分级的含义

实验室危险源是指实验室内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空间区域、设备及其位置等。危险源辨识指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事件带来的影响或损失进行评价,及对现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准确辨识实验室危险源,摸排编制危险源分布清单是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科学合理地开展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的基础 [4]。

四、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的含义

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是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引发危险的严重度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并实行专业化安全管理。实验室房间为进行安全分类和风险等级的认定的单位。

五、实验室危险源分类分级办法

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将危险源类别分为化学类、生物类、物理类、机电类、电子类、其他类,根据风险程度给每类中不同的危险源划分风险等级,由一级至四级,风险程度依次降低。

六、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办法

实验室安全分类依据实验室所涉及的危险源特性进行划分,包括化学类、生物类、物理类、机电类、电子类、其他类。实验室安全类别与该实验室存在的最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类别一致,若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最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则实验室类别为两类或多类复合。不属于上述五类危险源的实验室为其他类,主要包括社科类实验室、艺术类实验室等仅涉及水、电安全风险的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分级依据实验室使用或存放的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将实验室安全风险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相应的安全风险程度依次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与该实验室存在危险源的最高风险等级一致。其他类实验室为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

七、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

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实行动态管理,新建或改建实验室应开展危险源排查,列出危险源分布清单,并交由所在学院认定实验室类别和风险等级。实验室的危险源使用和存放情况发生改变,应当重新认定实验室类别和风险等级。由于高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复杂性和实验条件的多变性,为确保实验室类别的等级符合实际,实验室分类分级应实行年检制度,每年末对于使用方向改变的实验室及时调整分类分级结果,以便准确实施安全监管。

(一)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

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不涉及危险源管控,管理要求主要为落实各实验房间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负责本实验房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张挂上墙;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完成学校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系统在线学习,考核合格并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及时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对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进行用水用电安全指导;规范实验室日常使用,保持实验室卫生整洁,执行值日制度;需配齐备用钥匙,专人保管;安全巡查频率为每月一次。

(二)三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

三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涉及的危险源包括24小时不断电设备、较多弱电设备和机房等,因此,在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基础上,还需做到加强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管理,重视不断电设备安全管理;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完成学校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系统在线学习,考核合格,通过各实验室准入培训和准入资格认定,并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加强安全教育,应对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训 [5];安全巡查频率为每月一次。

(三)二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

二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涉及的危险源包括化学品、实验气体、病原微生物、激光、强磁、加热设备和特种设备等,因此,在三级、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基础上,还需加强化学安全管理、气体钢瓶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和对有风险的设备的运行管理,要制定并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室安全负责人负责本实验房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实验室药品采购经办人和危险废物管理经办人;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完成学校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系统在线学习,考核合格,通过各实验室准入培训和准入资格认定,从事生物类、辐射类、特种设备类及其他国家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并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后,方可進入实验室加强安全教育,对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学院或学校开展的消防应急演练和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存放病原微生物和特种设备等危险源的重点场所需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安全巡查频率为每两周一次 [6]。

(四)一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管理

一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涉及的危险源包括管制类化学品、较危险实验气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放射源、大功率设备等,因此,在二级、三级、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基础上,还需加强管制类化学品采购、存放、使用、处置管理;P1、P2、P3实验室需报学校备案,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及本省有关规定管理;涉源单位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加强危险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做好设备操作的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完成学校实验室安全培训考试系统在线学习,考核合格,通过各实验室准入培训和准入资格认定,从事生物类、辐射类、特种设备类及其他国家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并签订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加强安全教育,对在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实验室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和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存放剧毒品、病原微生物和放射源等危险源的重点场所需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安全巡查频率为每周一次。

参考文献:

[1] 高惠玲,董鹏,董玲玉,李文中. 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8):4-9.

[2] 潘蕾. 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3):253-256.

[3] 张军,刘禹杉,潘爱玲,洪畅,王凯东. 实验室安全风险精准评价与分级管理体系构建. 新丝路,2020(14):239-240.

[4] 钟珊,张燕. 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9,41(04):364-369.

[5] 高先池,王明泉,彭利军,李莉. 开放实验室安全分级管理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8):8-10.

[6] 金仁东,马庆,柯红岩. 分级分层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2):4-8.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作者:刘韵真

第二篇:分类管理中国PE

应该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不同类别和性质采取分类管理,这既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优化的现实选择,更是呵护、培育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重要举措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对于市场化运作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应该采取“软监管”的模式,即政府监管、行业和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以行业自律为主

目前,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猛,中国也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只是仍以外资基金为主,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尚处起步阶段。在中国,有关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政策文件已经讨论了十多年,却一直未能推出,成为一个难点问题。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我们受托研究起草国家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的“总体方案”,作为研究人员,特对相关政策的难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分类管理股权投资基金

对应于国外Private Equity Fund这一概念,中国有“产业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不同称呼,且为此争论了十多年。我们认为,综合考虑中国国情和资本市场的需要,应该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的不同类别和性质采取分类管理,这既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优化的现实选择,更是呵护、培育和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重要举措;既可以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行政监管弊端,又有利于避免“一刀切”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建议进行如下分类管理:

一、产业投资基金

指各级政府贯彻国家产业发展方针和政策而安排的政府投资的资金集合。它很重要,但需要正确定位,合理发展。具体可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2.准主权财富基金:指“中国-瑞士投资基金”、“中国-比利时投资基金”等已经存在的、由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合作成立的投资基金。

3.特定的产业投资基金:指中央政府各部门对口支持的产业引导基金,它们的资金可能来源于政府部门的安排。如科技部可支持的某种科技类发展基金,交通部可支持的某种交通产业发展基金,也包括由政府支持的大型的“核电基金”、“水务基金”等。它们可以由国家发改委统一主管,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的管理公司,采取市场化机制管理运作。

4.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由地方政府自主成立、自己解决资金来源并自行管理风险的基金。它们已经在各地存在,应该定位为特殊的“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即为了吸引和指导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在当地投资合适的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出资与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在当地合组“小型的投资基金”,专门支持当地重要的行业和项目。

二、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必须明确它属于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工具,这是它与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区别。这类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包括:创业企业投资、成熟企业投资、上市前投资、并购重组基金、专业(如房地产)投资基金等;可以采取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信托制的组织形式。

这些完全市场化的股权投资基金,可产生很高的收益,但风险也很高,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如何市场化配置资源。它们由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发起,由成熟的投资者自主选择投资,自主承担投资风险。政府不需要对其成立设置前置性审批,不应限制其投资行业、投资地域和资金的所有制形式。对它们的监管,总体上可以借鉴国际成熟的监管经验,由金融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指导意见,并提供让这些基金进行信息备案的渠道。此外,政府各有关部门在这些基金的运作中,应该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相应的监管,例如投资基金及其管理公司的注册事宜自然由工商管理部门审批,外资项目投资由商务部审批,所投资的项目公司申请上市由证监会核准等。

如何界定优秀管理人

中国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人和品牌管理机构,这是股权投资基金业的重中之重。但是,优秀的管理人不能由政府来界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参与者自然形成的“口碑”和优选的结果。对他们的界定,主要依据管理公司及高级管理人的信用记录、资格和业绩。建议以行业协会为主要的界定主体,建立起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声誉市场”,使市场参与者能及时观察、获得有关这些管理人的声誉信息,对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行业协会对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重点是从业资格、职业操守和业绩披露,比如,可以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和公示;可以成立专门的基金管理人专业资格审查委员会对管理人进行专业资质认证。具体来说,可采用如下(包括但不限于)方法作出综合评估:

·管理公司是否在相关金融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信息是否准确?

·管理公司及高级管理人是否加入行业协会?在协会中受到何种奖励和处分?

·管理公司是否被列入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投资认可名单”?在名单中的排位如何?

·在托管人、会计、评估和法律中介机构、权威媒体、权威研究机构中的评价如何?

成熟投资人准入管理

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投资人,必须是成熟的、有收集和分析信息能力的、有资金实力和能够承担投资风险的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参与是私人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基础。这种投资者的主力是社保基金、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统称为“四类金融机构”)、社会上的发展基金(如大学发展基金)、投资公司、集团财务公司和资产管理类公司;次要的投资者是一般企业和富裕的个人;必须明确,个人小投资者(俗称散户)不适合此类投资。

难点在于包括四类金融机构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准入。许多研究表明,投资于股权投资基金,对于提高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增强其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大有好处,因此应该放开它们的投资准入。今年年初,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一个公开论坛上透露,全国社保基金正在探讨和实践私募股权投资。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信号,其他相关机构投资者也应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建议由国务院发布同意四类金融机构的投资准入,指示它们的主管部门制定实施细则,从而对监管办法和风险管理措施提出规范要求。

行业自律组织管理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对于市场化运作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应该采取“软监管”的模式,即政府监管、行业和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以行业自律为主。对于一个高度自律的行业,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作为协调行业与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中介,对培育优秀的管理队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各地已经出现了名目繁多的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及创业投资协会,但仍缺乏一个全国性的、能够吸纳相关各方代表、主动推动行业规范建设的主体,政府有必要在目前行业尚未成熟的局面下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引导作用。

建议国务院指示成立全国性的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指明国家综合性的金融管理部门作为该协会的主管部门。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借鉴去年成立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办法,由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的各方参与者自愿组成自律组织,经国务院同意和民政部批准后成为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当然,该协会主管部门的选择是当前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市场化运作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创新,其发展应以某个金融市场为载体。以这个基本认识为出发点,可能在与金融相关的主管部门中作出选择,会更有利于私人股权投资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在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环境下,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否与金融相关,并具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经验和手段;二、是否能涵盖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四类金融机构;三、是否能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份额提供一个统一有效的交易场所,比如柜台交易市场。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对会员的管理。在将协会挂靠在某个金融监管部门下面后,要避免协会的“行政化”。为此,建议协会对会员单位的管理采取市场化的机制,如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注册制。这样有利于避免可能出现的“非法集资”等潜在问题。此外,行业协会应努力降低私人股权投资市场中特有的“信息不对称”,如通过大力培育和表彰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机构和高级管理人,摒弃有不良信用记录、业绩低劣的管理机构和个人,建立起投资管理机构和高级管理人的“声誉市场”,在社会上树立该行业“守法规、讲信用、重人才、负责任”的良好风气,促进该市场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何小锋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博导,张伟为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何小锋 张伟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分类管理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存在差异性,存在文科、工科、农科高等职业教育之分,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别,分类管理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分类是分类管理的前提

高等教育和高校的分类是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重要前提。高校的分类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宏观层面,又涉及高校自身的定位与发展。

在我国,根据国家建设重点划分为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根据学科门类划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和民族院校等12类高校;根据管理隶属关系划分为教育部部属院校、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根据办学形式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根据办学体制划分为公立与民办高校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研究员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所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目前,我国建立了庞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有1,000多所,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在各种分类法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院校的专业组成、办学历史、传统文化、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各不相同,既充分表现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多样性,也给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带来了难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分类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基于学科、专业进行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武书连研究员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13类。这种划分方式同样适合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可分为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和民族院校。根据教育部高教司最新的教育统计年报,中国现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81所(全部高职高专的数量是1,147所),、其中,综合院校261所、工科院校44,4所、农业院校40所、林业院校11所、医药院校11所、师范院校5所、语文院校21所、财经院校103所、政法院校31所、体育院校12所、艺术院校39所、民族院校3所。

按照我国传统的专业、学科划分方式,各类学科、专业又大致可以划分为文科、理科和工科等大学科类别,相应的教育形式称之为文科教育、理科教育、工科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不是完全按照学科来划分的,考虑了职业与学科间的联系,专业大类名称也不是与学科之间一一对应的,但由于职业、专业、学科间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高职与本科的专业划分还是存在对应的地方,如农林牧渔大体对应于农学,医疗卫生对应于医学,9个工科性职业专业大类对应于工学。只是未单独设立管理类,管理类专业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职业大类中。按照《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我国的高职按职业门类(兼顾学科)分设农林牧渔、交通、生物与制药、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旅游、法律等19大类,下设二级类77个,556种专业。19个大类中,可以把财经、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法律等涉及培养人文社会领域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称为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把交通运输、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土建等称为工科高等职业教育。

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别

文科高职是和工科高职、农科高职、医科高职等相对而言的。从《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上看,近1/3的专业属于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社会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型人才,如社区工作者、导游、保险代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各类文秘等。因此,可以说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进行专门的研究、定位和相应的分类管理已经成为—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文科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知识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与其他类型的高职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类别的高职有着不同的特点。

1 培养目标的不同——根本不同点

文科高职培养的大都是从事服务和基层管理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如秘书、会计、导游、基层办事员、广告媒体从业人员等,是将决策付诸实施的“执行型”管理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因而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和初中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工科高职培养的多是从事工业、制造业第一线生产、建设的技工和高级技师,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将设计转化成生产的“桥梁型”技术人才。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文科高等职业教育丰富了技术型人才的含义。在西方,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被理解为技术教育,而技术是与科学相对应的,是科学在应用层面的体现。所以,有人常对文科“技术型”人才提出质疑。的确,在传统的观念中,“技术型”人才通常是指理工科技术人才,这只是狭义的理解。加拿大学者邦格·埃罗(Bugl Arello)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技术可以分为物质性技术、社会性技术、概念性技术和普遍性技术。技术的内涵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性技术(如机械技术、焊接技术等),而且,包括管理技术、营销技术、运行技术、公关技术等非物质性技术,这些都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这些“非物质性技术”所需的人才恰恰是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

2 服务领域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视产业依托,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文科高职毕业的学生,服务对象涉及人和由人所构成的社会,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面向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如秘书、销售、书记员、社区工作者、导游、保险代理、物业管理等;工科高职毕业的学生,服务对象大都是对物的操作和管理,主要领域是面向第二产业、制造业。

3 教学内容不同

由于面向的职业、行业的不同,所需要的职业知识也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文科高职的教育教学内容与其他类别的高职教育是不一样的。更关键的是其知识、能力的构成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文科高职要求学生拥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综合素质,讲究“杂”,知识体系如同“w”或“M”型,其知识、能力的组成是拼盘式的,强调各个模块的联系。工科高职要求学生学得“精”,知识体系如同“T”或“II”,环环相扣,逐渐递进,强调在“宽

基础”上各个“模块”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文科高职知识构建中的弹性相对大,要求学生学习的范围广、课程门类多。

4 实践教学方式不同

文科高职的实训方式是以社会性实训为主,需要以社会为课堂,充分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各类社会实践的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其情境和场景存在多样性,难以复制,过程难以重复再现,这也决定了文科高职教育实训的特殊性和困难。工科高职使用生产性实训,以模拟的工厂、车间或生产一线为课堂,通过各类可反复、可操作、可再现的、可控性极强的训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5 职业能力、素质的类型和构成不同

工科高职推崇能力本位的培养取向,强调培训结果即学生受教育与培训后实际具有的操作性能力,它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达到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因而,它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培养学生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所谓“能力标准”,是按照就业要求的操作标准,就其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及知识、技能的应用而做的明确说明。

文科高职同样注重与工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能力标准的学习,而且更强调教养与未来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关键能力(成功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广泛的迁移能力),把这种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因为未来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强调具有多工种的复合能力,以及在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参与计划和决策的能力,特别看重个人的合作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创新能力、事业心、批判性思维等。文科高职更注重业务之外的能力的发展,把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追求目标,用综合素质教育观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情商。

6 形成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和考核标准不同

文科高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主要以情境教学为主,注重情感和体验,其素质、技能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其教育形式更多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成学生的德性和人格内化,追求“至善”。工科高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方式主要是训练,教学更强调实训,培养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追求“真”与“精”的精神。

工科高职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稳定、明确;文科高职的评价标准比较多元、不稳定、模糊。即使是同一个体面对同—个服务对象,由于时间、地点、场合、情绪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不一样的结果。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分类管理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一直缺乏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如普通本科教育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仅被视为高等教育的补充,或者是特殊时期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捷径。人们习惯用普通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所有层次、所有类型的高等教育。这也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挫折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层次院校进行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其评估指标仅比本科评估少了一个一级指标。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很多人又把工科高职当成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代名词,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部差异性。如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无视各院校的门类、专业归属不同类别,仅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其科学性和价值值得商榷。

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和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分析来看,对高等职业教育分类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是确保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连续几年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没有区分文科类高等职业教育和理工科类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使用的都是同一指标体系。很多文科高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无法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分类管理,也是保证评估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促进文科高职未来发展的需要。

囿于传统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和政策导向的不明,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社会地位上还是在政府的经费资助上一直受到歧视,而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处境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实施分类管理,尊重各类学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或扶持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类院校可各安其位,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焕发力学活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内部多样性和差异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强劲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应该切实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研究,并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保证文科高等职业教育和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梁绿琦 孙伯杨 李志强

上一篇:经济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医药产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