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兴趣带进物理课堂

2022-09-10

当前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 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使学生想学、乐学、善学,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精心设计导入, 诱导兴趣

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如此, 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当代中学生, 特别具有好奇心, 因此在学习物理知识时, 教师就应在导入这一环节精心准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中进入新课学习。

在引入新课时, 教师往往需要通过巧设“悬念”, 把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出来, 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如教《温度计》一节时, 我根据本节内容的物理情景巧设“悬念”:“同学们, 每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结束后, 播放的是什么节目呀?”学生精神大振, 齐声回答:“天气预报”, 老师接着又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是怎样预报的呢?”同学们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这时老师板书课题《温度计》, “哦!”学生恍然大悟, 但随之产生疑虑, 温度计?是怎么样测量温度的呢?这时, 我顺势引上一语:“同学们, 要知道天气预报怎样预报天气的, 就让我们首先去学习温度计吧!”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更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 直观形象, 引发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 往往有许多物理情景难以被学生想象, 实验又无法进行;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 由于受条件的限制, 又难以使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实验只能由老师演示操作, 可见度小,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 物理实验仪器少, 功能室几乎没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口头叙述, 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讲解, 这种“想象式”、“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方式, 尽管教师讲得是眉飞色舞、天马行空、滔滔不绝, 而学生, 特别是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是一脸茫然, 不之所云,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学物理, 更谈不上对物理有兴趣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特有的“鲜明色彩”、“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利用多媒体的丰富多样, 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 增强实验演示效果;利用多媒体的虚拟演示实验, 展现物体的宏观和微观世界;利用多媒体教学, 变抽象内容形象化。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 唤起求知欲, 引发对所学问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生动逼真的动画图像, 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集于一体, 将学生带进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力。

如:在热学实验中探究扩散现象时, 将装有空气的玻璃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上, 抽去玻璃隔片, 下面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 上面瓶里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 只不过这个过程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两种气体才能均匀的混合。为了在课堂上能让学生看清这一过程,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 制成动画课件, 让两种气体均匀混合的时间只需30秒。这极大缩短了实验操作的时间, 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扩散现象。

又比如:在讲解宇宙和微观世界时, 我利用多媒体视频, 直观、形象地展示出神州七号载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 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挥舞国旗, 成为中国在太空行走的第一人。这种感官的刺激强烈地震撼了学生,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极大地振奋了学生的民族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幽默的教学语言, 激发兴趣

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 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学得更好。”这要求我们把幽默搬进课堂教学, 运用幽默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网络调查, 学生心目中最崇敬的教师标准:具有幽默品质的教师, 仅排在“专业知识渊博”和“尊重学生个性”这两项之后。大多数物理教师, 上课时一脸严肃, 语言较呆板, 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 适时适当地运用幽默技巧, 使课堂气氛轻松一下, 学生情绪活跃一点。这无异于盛夏里送来缕缕清风, 沙漠中淌过涓涓甘泉, 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切感, 对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 幽默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克服学生的枯燥心态的良好方法。但是, 教师也不能为了有趣而有趣, 前提条件必须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比如:我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中的惯性时, 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 公共汽车突然刹车, 漂亮女士被她后面的年轻人撞倒了。漂亮女士气呼呼的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 是惯性。”同学们在笑声中认识了惯性, 体会了惯性现象。

四、“茶馆式”教学方式, 升华兴趣

趣味性较强的课堂, 学生总不会“安静”地在教室里听任教师指挥吧?上海育才中学的老校长段力佩在他的教学论文集《茶馆式的教学》中, 他认为茶馆式教学是最好的教学。它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结合起来, 改变了以往课堂气氛严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 把“一言堂”的课堂变成了“群言堂”的课堂。使学生的活动多, 兴趣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开阔学生的思路, 发展智力, 锻炼创造力。

在实际教学中, 我常常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学生坐“茶馆”, 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地提高, 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这样, 课堂就“活”起来, 学生“动”起来, 作为教师, 何必拘泥于“保持课堂安静”、“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纪律?课堂像个“大茶馆”又有何妨?

上一篇:番茄红素对高脂血症大鼠白细胞的影响下一篇: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