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

2022-09-09

第一篇:中国亲属关系称谓表

中国亲属称谓详解及图例

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外甥和侄子的区别你知道吗?父亲亲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吗?中国人的亲戚关系还真不是一般的复杂,以上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不然,微博上这张“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也不会如此火爆,被网友争相转发近2万次,评论几千条。有人说这张图来得太及时了,过年必备啊。

这张图可以让你叫对亲戚

中国人的亲戚关系称谓,不是一般的复杂,在当前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现实社会里,除直系亲属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外,再就没有其他亲属了,称谓很是简单。可是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称谓就复杂多了。“【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快失传的东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错了!”近来,不少热门微博都发布了这张图,转发率都很高。这张图非常直观和清楚,一下就能看明白。下面还配有表格,分称呼对象,称呼,对此自称,对他人称其家族中人,对他人称自己家族中人等详细说明,另外还有一些补充说明。

这张图让不少网友产生了共鸣,也可以说解救了不少网友,你看,“木木川oO”就发自肺腑地大叫:“天哪!我太需要啦!家里亲戚乱喊乱叫好丢脸!”网友“小進-王”说:“这个必须转,我一直就搞不清楚亲戚关系,唉,从小就那样,见了,不知道如何称呼,赶紧走人。”“翾Kevin”也表示:“总是叫错,除了经常叫的。”“蒋玥Claire”说:“家里人太多了,是应该转个学习一下!”网友“赵庆伟”也深有同感:“小时候傻不拉几的都分不清楚亲戚怎么叫。”署名为“爱就_个字”的网友很直接地表示:“最搞不懂这些东西了!”“蕾蕾-lillian”有些羞涩地说:“确实不会。呵呵,每次都问一下再叫。”网友“笼中兰”则表明了客观原因:“一直没在大家族边上长大的我一直分不清。小时候老困扰了!”

这张图,可以传给下一代

因为省去了很多叙述的语言,又非常实用,很多网友表示可以用来教育下一代,甚至可以直接传给下一代。“五指山夫”网友就热烈拥护:“这个不错,现在亲戚越来越少,有时要跟孩子讲明白这些关系还真是不容易。”署名为“cherish小凱”则认为:“这个我们还能叫的出来,孩子那辈很多称呼都用不到了。”网友“华泰博爱”说:“还真讲究,今后只有独生子女了,恐怕亲戚关系没有这么复杂了吧!”“小硕子在济南的生活很苦逼”也有着同样的感慨:“这计划生育搞的,这些称呼很快就会完全木有用了!”“善良的更生”说得直白:“以后哪还会叫错啊,都没什么亲戚了。”“C套餐”更进一步说道:“计划生育将会使这些家庭称呼和关系渐渐遗失。以后的家庭将不再有叔叔,舅舅这些称呼;更不会有妯娌,连襟这些关系。”“MMM水”则提出了不满:“完全不够看啊,谁来告诉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各自的爹妈都该称呼啥啊!管奶奶妈妈叫太姥的总在想遇到了姥姥的妈妈肿么办!”网友“卡布奇诺娜”也提出了一样的看法:“还少几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父母,我还弄不明白怎么叫。其他的都挺明白的。就差这个了„„”“双子kathy”童鞋说:“真是七大姑八大姨,让老外晕去吧!”

这张图,回老家过年必备

网友“兔歪歪2000”说:“收起来回忆,估计以后的小朋友都不知道了!只能留在记忆里了!”还有不少网友开始进行了研讨。“汪汪嚎HOWIE鯄橼”说:“很多人以为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孩子都叫‘表X’,其实姑妈的孩子应该叫‘姑表兄/弟/姐/妹’。”“徐lily”也弄明白了一点:“最早媳就是子之妇,后来北方人才管妻子也叫媳妇。”“影视制片人张谦”点评说:“父亲兄弟的孩子为‘堂„„’,除此外,父亲姐妹、母亲兄弟姐妹的孩子皆为‘表„„’,看出父系社会的痕迹。”ta的这番话,让不少网友恍然大悟:“赶来”网友留言:“还说打印下来给偶家小盆友科普呢,原来自己也没整明白。”“悠然纸鹤”也表示:“太复杂了!以为父系都是堂呢,敢情还分男女哪!”“毒药_C”童鞋直接提出建议——写进小学教材!

一、家族方面的称谓

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男的自称男或儿;女的自称女儿。 称别人的父亲、母亲谓令尊尊翁和令堂老堂;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谓家严家父和家慈家母。

对自己已故的父亲、母亲称考和妣;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父母谓先严先父府君和先慈先母。

对于后母称继母,其他如前。

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男的自称孙或孙儿;女的自称孙女。 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

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 对自己的曾祖父母称曾祖父曾祖母。男的自称曾孙;女的自称曾孙女。 称别人的曾祖父、曾祖母谓令曾祖和令曾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曾祖父、曾祖母谓家曾祖和家曾祖母。

对自己曾祖父母的父母称高祖父和高祖母,男的自称元(玄)孙;女的自称元(玄)孙女。

对父亲的兄嫂称伯父伯母,对父亲的弟弟、弟媳称叔父叔母。男的自称侄;女的自称侄女。

称别人的伯父母、叔父母谓令伯 令叔令伯母 令叔母;对别人称自己的伯父母、叔父母谓家伯家叔家伯母家叔母。

如果伯叔很多,称几伯几叔几伯母几叔母。

对父亲的伯父母、叔父母称伯祖父叔祖父伯祖母叔祖母,男的自称侄孙;女的自称侄孙女。

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同胞兄弟姊妹称兄弟姐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男女自称同理。对同族的兄弟姊妹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称叔伯兄弟姊妹,或依排行加加一个几字。男女自称同理。

称别人的兄弟姐妹 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兄 姐前面加一个家字,弟 妹 前面加一个舍字。男女自称同理。

对自己的配偶,男称女谓妻妻子贤内助,自称夫;女称男谓夫婿,自称妻妻子。

称别人的配偶,对男方可称兄道弟,对女方称嫂嫂夫人弟媳弟妹。如果兄弟姊妹较多,前面加一个排行位数。

对自己的子女称儿女儿,自称父或母。

称别人的儿子谓令郎,女儿谓令爱;对别人称自己的儿子谓小儿犬子,女儿谓小女,儿子媳妇谓儿媳。

对兄弟的子女称侄侄女或在前面加一个贤字,男的自称伯叔,女的自称姑如已嫁人则称姑母。

称别人兄弟的子女,在侄侄女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在自称的前面加一个愚字。 对同姓而非同一家族的长者,祖辈,长辈、同辈,均按前面所述相称,写信问候前面要加一个宗字,表示是一个宗族。

对过继的父母称寄父母义父母,男的自称寄男,女的自称寄女义女。对于寄兄弟姊妹的称呼,除胞字不能相称外,其他一律相通。

二、亲属方面的称谓

对父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姑父姑母,男的自称内侄,女的自称内侄女。单对姑母就自称侄侄女。

称别人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父、姑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祖父的姊妹及其丈夫称 姑祖父姑祖母或姑爷姑奶,男的自称内侄孙,女的自称内侄孙女。单对姑奶就自称侄孙侄孙女。 称别人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姑祖父、姑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祖母的姊妹及其丈夫称 姨父姨姑祖母或姨爷姨奶,男的自称甥孙,女的自称甥孙女。

称别人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姨祖父、姨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或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女的自称外孙女。

称别人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兄弟及其妻子称舅父舅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对母亲的姊妹及其丈夫称姨父姨母,男的自称甥外甥,女的自称甥女外甥女。 称别人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前面加一个家字。

对母亲的姑父、姑母,称 外太姑父外太姑母或姑姥爷姑姥,男的自称外侄孙,女的自称外侄孙女。

对母亲的舅父、舅母,称 外太舅父外太舅母或舅姥爷舅姥,男的自称外甥孙,女的自称外甥孙女。

对父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伯父表叔父表伯母表叔母,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对父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姑父表姑,男的自称表侄,女的自称表侄女。 对母亲的表兄弟及其妻子称表舅父表舅母,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女。

对母亲的表姊妹及其丈夫称表姨父表姨,男的自称表外甥,女的自称表外甥女。

对父母双方表亲戚姑、舅、姨所生的子女,一律统称谓表兄弟姊妹,自称也是如此。

对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自称子婿小婿。

称别人的岳父岳母谓令岳父令泰山令岳母令泰水;对别人称自己的岳父岳母,前面要加一个家字。

对妻子的祖父母称太岳父太岳母,自称孙婿。

对妻子的伯、叔父母称伯岳父伯岳母叔岳父叔岳母,自称侄婿。 对妻子的兄弟姊妹称内兄内弟妻姊妻妹,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 对妻子姊妹的丈夫称襟兄襟弟,自称妹夫妹婿姐夫姐婿,俗称联襟。 对妻子的其他家族及亲属,妻子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对丈夫的其他家族及亲属,丈夫怎么称呼也随之怎么称呼。 上述各称谓,称别人的,前面加一个令字;对别人称自己的,前面加一个敝字。

对子女配偶的父母称亲亲亲翁亲家母,自称姻愚兄姻愚弟姻愚姐姻愚妹。 家族、亲属的称谓归纳起来就两句话:父系称爷叫奶伯叔姑,母系称爷叫姥舅与姨。

三、师友方面的称谓

对教过自己学业的人称老师先生尊师,自称学生门生。 对教过自己技艺的人称师傅师父,自称徒弟徒儿门徒。 对他们的妻子称师母,自称学生门生。 对自己的学生称学生同学贤契。 对同在一起学习的人称同学同窗学友。 对同在一起学艺的人称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对自己的朋友称仁兄良友挚友。

四、其他方面的称谓

对出家的僧人称师父或法师,对他们的负责人称和尚、大和尚、老和尚(即退居大和尚)。

对出家的道士称法师真人。

对出家的女僧人称师父、法师或比丘尼师父(跟其他人谈及时,或者称二僧)。 出家人对烧香进贡的善男善女称善信或者居士。

第二篇:书信称谓表

给长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祖父之祖父 高祖父 玄孙(女) 令高祖 家高祖

祖父之祖母 高祖母 玄孙(女) 令高祖母 家高祖母

高祖之兄、嫂 高伯祖(母) 玄侄孙(女) 令高伯祖(母) 高伯祖(母)

高祖之弟、弟妇 高叔祖(母) 玄侄孙(女) 令高叔祖(母) 高叔祖(母)

祖父之父 曾祖父 曾孙(女) 令曾祖 家曾祖

祖父之母 曾祖母 曾孙(女) 令曾祖母 家曾祖母

曾祖之兄、嫂 曾伯祖(母) 曾侄孙(女) 曾伯祖(母) 曾伯祖(母)

曾祖之弟、弟妇 曾叔祖(母) 曾侄孙(女) 曾叔祖(母) 曾叔祖(母)

曾祖之姐、妹 曾祖姑 曾侄孙(女) 令曾祖姑 家曾祖姑

曾祖姑之夫 曾祖姑丈 内曾侄孙(女) 令曾祖姑丈 家曾祖姑丈

祖母之父、母 外曾祖(母) 外曾孙(女) 外曾祖(母) 外曾祖(母)

母之祖父、母 外曾祖(母) 外曾孙(女) 令外曾祖(母) 外曾祖(母)

祖父 祖父 孙(女) 令祖 家祖

祖母 祖母 孙(女) 令祖母 家祖母

祖父之兄嫂 伯祖(母) 侄孙(女) 令伯祖(母) 家伯祖(母)

祖父之弟、弟妇 叔祖(母) 侄孙(女) 令叔祖(母) 家叔祖(母)

祖父之姐妹 祖姑 (姑婆) 侄孙(女) 令祖姑 家祖姑

祖姑之夫 姑公 内侄孙(女) 令姑公 家姑公

母之父、母 外祖(母) 外孙(女) 令外祖(母) 家外祖(母)

母之叔伯 外叔伯祖 外侄孙(女) 令外叔伯祖 家外叔伯祖

妻之祖父、母 岳祖(母) 孙婿 令岳祖(母) 家岳祖(母)

妻之叔、伯祖 岳叔伯祖 侄孙婿 令岳叔伯祖 家岳叔伯祖

岳母之父母 上外祖(母) 兰婿

夫之祖父、母 祖翁姑 孙媳 令祖翁、姑

家祖翁姑父 父(严父) 儿(女儿) 令尊 家父(家严)

给长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母 母(慈母) 儿(女儿) 令堂 家母(家慈)

父之兄、嫂 伯父(母) 侄(女) 令伯父(母) 家伯父(母)

父之弟、弟妇 叔父(母) 侄(女) 令叔父(母) 家叔父(母)

父之姐妹 姑母 侄(女) 令姑母 家姑母

姑母之夫 姑丈 内侄(女) 令姑丈 家姑丈

姐妹丈之父 姻翁 姻晚生 令姻翁 敝姑翁

舅公、姑婆之子 表伯、表叔 表侄(女) 令表伯叔 敝表伯叔

父之表姐妹丈 姑丈 内表侄(女) 令姑丈 敝姑丈

伯叔母之兄弟 姻舅台 眷侄(女) 令姻舅台 敝姻舅台

母之兄弟 母舅 甥儿(女) 令母舅 家母舅

母之堂兄弟 母舅 侄甥(女) 令母舅 敝母舅

母之姐妹丈 姨丈母 襟侄(女) 令姨丈 敝姨丈

母之姐妹 姨母 甥儿(女) 令姨母 家姨母

母之表兄弟 表舅 表甥(女) 令表舅 敝表舅

母之表姐妹 表姨 眷侄 令表姨 敝表姨

母之表姐妹丈 表姨丈 表姨侄 令表姨丈 敝表姨丈

妻之父、母 岳父、母 子婿 令岳父(母) 家岳(母)

妻之伯、叔 伯叔岳 侄婿 令伯叔岳 敝伯叔岳

妻之舅父 岳舅 甥婿 令岳舅 敝岳舅

亲家之父 太亲家 姻晚生 令太亲家 敝太亲家

契父 谊父 谊男 令谊父 敝谊父

夫之父、母 君舅(爹) 慈姑(妈) 媳 令翁 令姑 家翁姑

夫之伯、叔 伯叔翁 侄媳 令伯翁 令叔翁 家伯叔翁

给长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夫之姑 姑母 侄媳 令姑母 家姑母

夫之姨母 姨妈 姨侄媳

老师 老师(夫子) 学生(受业) 令师 敝业师

老师之妻 师母(师娘) 学生(门入) 令师母 敝师母

世交长辈 世伯、世叔 世侄 令世伯叔 敝世伯叔

一般老者 仁丈老伯 晚生(晚辈)

给平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丈夫妻子 写名字 写名字 嫂夫人 尊夫人 爱人丈夫 爱人内人

兄 兄 弟(妹) 令兄 家兄

嫂 嫂 夫弟(夫妹) 令嫂 家嫂

弟 弟 兄(姐) 令弟 舍弟

弟之妻 弟妇(媳) 夫兄(妹) 令弟妇(媳) 舍弟妇

姐 姐 弟(妹) 令姐 家姐

妹 妹 兄(姐) 令妹 舍妹

姐之夫 姐夫 内弟(妹) 令姐丈 敝姐丈

妹之夫 妹丈 内兄(姐) 令妹丈 敝妹丈

伯、叔之子 堂兄(弟) 堂弟(兄) 令堂兄(弟) 敝堂兄(弟)

伯、叔之女 堂姐(妹) 堂妹(姐) 令堂姐(妹)

舅姑之子 表兄(弟) 表弟(妹) 表兄(姐) 令表兄(弟) 敝表兄、弟

表兄弟之妻 表嫂媳 表弟媳 表弟(妹) 表兄(姐) 令表嫂 令表弟媳 敝表嫂 敝表弟媳

给平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妻子之兄、弟 内兄、兄、哥哥 内弟 弟弟 妹夫(弟) 姐夫(兄、哥哥) 令内兄 令内弟 敝内兄(弟)

妻之姐、妹 妻姐、姐姐 妻妹、妹妹 妹夫(弟) 姐夫(兄、哥哥)

丈夫之哥 丈夫之弟 兄哥哥 弟哥哥 弟妹 嫂

丈夫之姐 丈夫之妹 姐姐 妹妹 弟媳(妹妹) 嫂

妻子的姐夫 襟兄、兄、哥哥 襟弟(弟)

妻子的妹夫 襟弟、弟 襟兄(兄)

丈夫的姐丈 姐夫、兄 弟媳(妹) 令姐夫、兄 敝姐夫、兄

丈夫的妹夫 妹夫、弟 嫂 令妹夫、弟 敝妹夫、弟

姨母之子 襟

兄 襟弟 襟弟(妹) 襟兄(姐) 令襟兄 令襟弟 敝襟兄 敝襟弟

母舅之子 表兄 表弟 表弟(妹) 表兄(姐) 令表兄 令表弟 敝表兄 敝表弟

母舅之婿 表姐丈 表妹丈 眷弟(妹) 眷兄(姐) 令表姐丈 令表妹丈 敝表姐丈 敝妹丈

契兄弟 兰兄 兰弟 兰弟 兰兄 令兰兄 令兰弟 敝兰兄 敝兰弟

兄弟之亲家 亲家 姻眷弟(妹) 令亲家 敝亲家

世交平辈 世兄 世兄 令世兄 敝世兄

朋友 仁兄 弟 令仁兄 敝仁兄

同学 同学(学长) 学弟 令学友 敝学友

战友 战友 战友 令战友 敝战友

给平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姐妹丈之兄弟 亲兄台 亲弟台 眷弟 眷兄 令亲(弟)兄台 亲兄(弟)台

子之岳父 尊姻兄 愚姻弟 令亲家 敝亲家

子之岳母 亲家太太 姻待生 令亲家太太 敝亲家太太

亲家之兄弟 亲家 姻眷弟

亲家之亲家 大眷望 眷弟

丈夫之表兄弟 表兄 表弟 表弟媳 表兄嫂

丈夫之兄弟妻 兄嫂(几娘、几姐) 弟媳(几娘、几妹) 夫弟媳兄嫂

给晚辈的信

称呼谁 称呼 自称 他人称 对他人称

儿、女 吾儿(女) 父(母) 令郎、令爱 小儿、小女

兄弟之子、女 侄(女) 伯(叔)父(母) 令侄(女) 舍侄(女)

儿之妻 媳 父、外舅(姑) 令媳 小媳

姐、妹之子女 甥(女) 母舅 令甥(女) 舍甥(女)

舅姑之孙 表侄 愚表伯(母) 愚表叔(母) 令表侄 舍表侄

表姐妹之子、女 表甥(女) 表舅(母) 令表甥(女) 舍表甥(女)

子之亲家 亲台 姻生 令亲台 舍亲台

子之妻舅 舅台 眷生 令舅台 舍舅台

妻之侄(女) 内侄(女) 姑丈(眷生) 令内侄(女) 舍内侄(女)

妻姐妹之子女 襟侄(女) 眷生(姨爹) 令襟侄(女) 舍襟侄(女)

女婿 贤婿 岳父(母) 令子婿 小婿

给晚辈的信

称呼谁称呼自称他人称对他人称

夫之侄儿女侄(女)伯(母)叔(母)令侄(女)小侄(女)

孙、孙女吾孙(女)祖父(母)令孙(女)小孙(女)

兄弟之孙、女侄孙(女)伯祖(母)叔祖(母)令侄孙(女)舍侄孙(女)

姐妹之孙儿女甥孙(女)舅祖令甥孙(女)舍甥孙(女)

女之子、女外孙(女)外祖(母)令外孙(女)小外孙(女)

女之侄(女)外侄孙(女)外伯祖(母)外叔祖(母)令外侄孙(女)小外侄孙(女)

女之婿外孙婿眷拙令外孙婿小外孙婿

孙之亲家亲台姻拙令亲台舍亲台

侄之女婿侄孙婿着拙令侄孙婿舍侄孙婿

妻之侄孙(女)内侄孙(女)姑公(眷拙)令内侄孙(女)舍内侄孙(女)

女婿之子女外孙(女)外祖(母)令外孙(女)小外孙(女)

远亲小辈世台(世讲)眷生眷拙

社会之间

称呼谁称 呼自 称

同志(个人或集体) 同志(个人)同志们(集体)写名字、不用自称

老师、老师的妻子老师、师母学生

父母亲的同事朋友、战友伯伯(伯)、叔叔(叔)姨姨(阿姨)侄、侄女

同事、战友、朋友的父母伯伯(伯)、叔叔(叔)伯母、叔母、婶母(婶)侄、侄女

社会之间

称呼谁称 呼自 称

同事、战友、朋友友、同志(也可称兄、姐)只写名字(如称对方兄姐,则自称弟妹)

同学同学、学友、学兄、学姐同学、学友、学弟、学妹

学生同学(或写名字)老师(师)、师母(或只写名字,不用自称)

儿女的战友、朋友、同学侄、侄女(对不太熟悉的可称“同志”或写名字)伯、伯母、叔、叔母(或只写名字)

同事、战友、朋友的儿女同上同上

初识的男友、女友(未婚女性)先生、女士(小姐)只写名字

上下级之间职务(总经理、董事长、校长、乡长、厂长等)或同志、先生职员、职工(其它职务)或只写名字

第三篇:亲属关系及称谓大全

主要亲属关系示意图

亲属称谓大全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 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

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 ,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

“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亲属和称谓

(一)亲属

亲属通常分为三种:配偶、血亲、姻亲。

1、配偶

配偶就是夫妻,夫妻关系因结婚而发生,因离婚而解除。

2、血亲

血亲,又分为自然血亲和法定血亲两种。自然血亲是指血统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法定血亲是法律承认的血亲,并无自然的血统关系,如养父母、养子女。

旁系血亲:虽然不是与自己有直接的血亲关系,但出于同一祖先,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亲等:亲等是表示亲属间的远近的程度。在直系血亲,从本身往上或往下数以一世为一亲等,如自己与父母隔一代,是一亲等,与祖父母隔二代,是二亲等,往下数也相同。旁系血亲则从本身往上数到同一祖先,再由该祖先数到要和本身计算亲等的人,二者相加的总世数就是亲等。

3、姻亲

姻亲就是因婚姻而发生的亲属关系。可分为"血亲的配偶",如兄弟的妻子、姐妹的丈夫。一般不承认"血亲的配偶的血亲"是姻亲,因为如果承认的话,姻亲的范围就太广泛了。兄嫂、弟媳的父母,或姐夫、妹婿的父母都不是姻亲。

(二)称谓

对于称谓,我们的祖先是十分讲究的,丝毫必辨,如不谨慎,稍有差错,便会贻笑于人。今天,我们虽然不必像先人那样讲究,但是,搞清楚亲属、师友、同志之间的称谓也是很有必要的。

1、称谓的规律

(1)凡家庭中的至亲长辈、平辈都按例称呼,如父母亲、岳父岳母、兄弟

姐妹、表兄弟姐妹等。过去对直系小辈的传统称呼是用一"吾"字,如吾儿、吾孙等。其他亲友可在尊者、长者前加一"尊"字,在晚辈、小辈前加一"贤"字。

(2)有姻亲关系者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姻翁等,有世谊者如一"世"字,如世伯、世兄等。姻世皆有者加"姻世"二字,均无者冠一"仁"字。

(3)在至亲长辈和平辈面前自称均按定例,如舅侄、表弟、内兄等。

(4)直系长辈及外祖父对小辈自称不必另加谦辞,祖即称祖,父即称父,其余可加一"愚"字,如愚叔、愚舅等。

(5)业师自称,无需太谦,亦不宜过于直率自称为师,古人称"友生",现一般直书已名。

2、尊称

所谓尊称,是指带有尊重色彩的称谓。如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成员。一般来说,如果双方年龄相差不远,就可以尊称对方"大哥"、"大姐"、"嫂子"或"弟弟"、"妹妹"、"兄弟"等。对年长者一般尊称为"大爷"、"大娘"、"爷爷"、"奶奶"、"大妈"、"大叔"、"大婶"、"大伯"、"伯母"、"叔叔"、"阿姨"、"老大爷"等。

第四篇:家族关系称谓(推荐)

家族关系称谓

1、你把你爸爸的哥哥叫伯父。你爸爸的弟弟叫叔父。你爸爸的姐姐跟妹妹应该喊姑妈。

2、你把你妈妈的哥哥跟弟弟都应该喊舅舅。你妈妈的姐姐妹妹你应该喊姨。大姨、小姨。

3、堂兄堂妹和表哥表妹区别就是。堂兄堂妹就是你爸爸的兄弟生的,跟你是一个姓。表哥表妹就是你爸爸的姐姐或妹妹生的。你妈妈的兄弟姐妹生的儿女你应该叫表哥表妹。

4、对于他们的子女,你就算是长辈了。直接喊你喜欢喊的名字就OK 。

5、你看你那邻居把你妈妈喊什么?她要把你妈喊姐姐。你就得把她喊阿姨。她要是喊阿姨。你就喊大姐 他老公嘛。就不是喊叔叔就是喊哥哥。

6、你同学的朋友你就喊名字。你们是一个辈分的。同学的爸妈,你要喊叔叔跟阿姨。 奶奶级别的就跟你同学喊。他喊什么你就喊什么。 懂没?

爸爸的姐妹----姑姑,爸爸的哥哥----伯伯,爸爸的弟弟----叔叔,妈妈的姐妹----阿姨,妈妈的兄弟----舅舅

爸爸兄弟的老婆----婶婶,爸爸兄弟的子女----堂兄弟,堂姐妹 爸爸姐妹的老公----姑父,爸爸姐妹的子女----表兄弟,表姐妹 妈妈姐妹的老公----姨父,妈妈姐妹的子女----姨兄弟,姨姐妹 妈妈兄弟的老婆----舅妈,妈妈兄弟的子女----表兄弟,表姐妹 基本上是这个样子啦,至于将来你要是结婚后,你老婆那方面的亲戚的话,你老婆叫他们啥,你就叫他们啥了。

你爸爸的姐姐是你的姑姑;你姑姑的儿子(比你大)是你的表哥;你表哥的老婆是你的表嫂;你表嫂的父母与你们没有血亲关系,算是姻戚族关系,你可以称表嫂的父母姻伯、姻母或亲(念庆音)伯、亲娘。

第五篇:亲属关系称谓及人际关系称呼查询

祖 祖

母 父

│ │

└┬┘

└─┬─┘

┌───┬─┴─┬───────┐

┌─────────┬┴──┐

姑 姑 嬸 叔 伯 伯

舅 舅 姨 姨

丈 媽 嬸 父 母 父

舅 媽 媽 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表

堂 堂

弟 弟

嫂 哥 │自│

姊 姊

妹 妹

兄 姊

兄 姊

│ │妻(夫)

弟 妹

弟 妹

媳 弟

嫂 哥 │己│

姊 夫

妹 夫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媳 兒

女 女

│ │

姪 姪

外 外

婦 子

兒 婿

子 女

│ │

│ │

甥 女

└┬┘

└┬┘

┌┴┐

┌┴┐

│ │

│ │

孫 孫

外 外

子 女

孫 女

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直系血亲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

旁系血亲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血统 直系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生父 父亲 爸爸、爹 爹爹、阿爹 儿、女 生母 母亲 妈妈、娘 妈妈、姆嬷 儿、女 后父 继父 晚爹 阿伯、阿爹 儿、女 后母 继母 晚娘 嗯娘、姆妈 儿、女

父之父父之母 祖父祖母 公公婆婆 爷爷、阿爷娘娘、阿娘 孙、孙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 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太爷爷、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 曾孙、曾孙女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 哥、弟姐、妹长者称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 丈夫 老倌 某人(女儿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称其名者 妻

妻 夫人 老人(读如宁)某人(女儿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称其名者夫 夫之父 公 阿公旧时随子女称爷爷、娘娘,现随夫称爸、爹、妈、姆妈媳妇 夫之母 婆 阿婆

血统 旁系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父之兄父之弟 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 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 伯母叔母大妈婶娘大姆妈、大嬷、婶娘、婶婶、现呼二妈、三妈等 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称呼与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对人介绍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 姑母姑娘姑妈、大妈、嗯娘、阿伯、阿姑、现呼大阿妈、二阿妈、阿伯等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 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旧称叔伯、今称弟、兄 夫之兄弟 伯叔叔伯旧时随子女称大伯、阿叔、今日随夫称哥,对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 妯娌旧时随子女称,现以姐妹相称,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 亲家亲家公(姆)以兄弟、嫂相称,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 姑父 姑丈姑夫旧呼大爹、二爹、大伯,现呼大爸爸、二爸爸内侄、内侄女 姑之子女 姑表 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血统母系

关系 称谓 俗称 当面称呼 自称

母之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 外孙、外孙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 舅父舅母 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妈今呼阿舅、舅姆妈 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 舅表 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 姨父姨母姨丈姨娘旧呼大爹、大妈、大伯、阿伯,现呼大爸爸、大妈妈、阿姨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 姨表 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称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妻系 妻之父母 岳父岳母 丈人丈母 面称随妻阿爹、姆妈 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 内兄弟内兄嫂内弟媳阿舅舅嫂面称随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 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 内姐内妹 姨娘 面称随妻 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 连襟 连襟 以哥、弟相称或呼其名 哥、弟

亲属关系称呼讲解

1、祖辈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

(2)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又可以称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称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对成年妇女的很普遍的称呼,也可以用来称祖母。

(5)奶奶:是今天对祖母的普遍称呼,古代的使用较晚。作为称谓,“奶”最早是作为乳母之称,以后又用以称母亲,又作为对以婚妇女的较广义的称呼。

(6)堂祖父、从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这些是对祖父的兄弟的称谓。

(7)堂祖母、从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这些是对祖父兄弟妻子的称谓。

2、曾祖辈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称呼,比较特殊的是称“曾门”。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还可以称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较常见的为“太婆

3、高祖辈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古人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对成年男子的美称,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关称谓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还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汉子”等称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对妻的最主要的称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种附加成分,还有“贤妻”、“良妻”、“仁妻”、“令妻”、“娇妻”等。除此,还可用“妇”、“室”、“君”、“夫人”、“娘子”、“浑家”、“内”、“老婆”、“婆娘”、“太太”等来称呼。

9、与丈夫相关亲属

(1)公:也称公公,对丈夫之父,古称为“舅”,也称为“公”、“公公 ”。这些称呼正是今天称丈夫之父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称婆婆,对丈夫之母,古称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严姑”、“慈姑”、“阿姑”等。后又称“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对丈夫父母的合称。近者称“公婆”。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称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对丈夫的兄弟的称谓,与近代所称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对丈夫妹妹的称谓。

10、与妻子相关亲属

(1)岳丈:是对于妻子之父的称呼,古代还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称。

(2)岳母:对妻子之母的称谓,或称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来对妻子之母的称呼。

(4)舅舅:对妻子兄弟的称呼,或称为“舅”、“舅爷”、“舅子”等,还称为“内兄”、“内弟”、“妻兄”、“妻弟”等。

(5)姨:对妻子的姊妹的称呼,或称“大姨”、“小姨”,也称为“妻妹”、“内妹”。

11、兄弟及与其相关亲属

(1)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

(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4)弟媳:对弟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弟妹”。

(5)侄:对兄弟的子女最常见的称呼,也可直接称之为“兄子”、“兄女”,或称为“从子”、“从女”、“犹子”、“犹女”。

12、姊妹及与其相关亲属

(1)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2)姊夫、妹夫:对姊妹的丈夫的称呼,也可称为“姊婿”、“妹婿”。

(3)甥:对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称呼,还称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与其相关亲属

(1)子:在古代是一个使用范围较广的称呼,秦汉以后主要用作儿子之称。

自己之子可称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别人之子又可称为“令子”、“良子”、“不凡子”、“贤子”等。除此,还可用“男”、“子息”、“贱息”、“儿子”、“儿郎”、“儿男”等来称呼子。若有几个儿子则有“长子”、“次男”、“幼子”等称呼。

(2)女:对女儿的主要称呼。对别人的女儿往往称为“爱”或“嫒”,也称为“令嫒”、“闺嫒”。

(3)义子、义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养的子女,又称“养子”、“养女”、“假子”。同时还有一个常见的代称“螟蛉”。

(4)媳妇:对儿子之妻的称呼。最初只称为“妇”,后因儿子又称为“息”,所以子之妻又称为“息妇”,或写作“媳妇”。

(5)婿:对女儿丈夫的称呼,或称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儿之夫还可以被称为“女夫”、“半子”、“东床”“令坦”。

女婿到了岳丈家,除了岳父、岳母可以称“贤婿”之类,岳家一般人都尊称其为“姑爷”、“姑老爷”。

(6)孙:对儿子的子女的称呼,或称“孙息”、“孙枝”。“孙”又分为“孙儿”、“孙女”,“孙女”又称为“女孙”。

(7)外孙:对女儿的子女的称呼。女姓还可称为“外孙女”。

历史上的皇帝家族称谓

皇帝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万岁 --- 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天子 --- 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皇后 --- 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太上皇 --- 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皇太后 --- 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皇太子 --- 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贵嫔 --- 嫔妃的称号。汉元帝时始臵,原为妃嫔中之第一级。自魏晋至明均设臵,但地位已经下降。

昭仪 --- 嫔妃的称号。三周魏文帝时始臵,仅次于皇后,晋及南北朝多沿臵。

才人 --- 嫔妃的称号。始设于晋武帝,自南北朝至明多曾沿臵。唐制,才人初为宫中之正五品,后改正四品。

贵妃 --- 嫔妃的称号。南朝宋武帝时始臵,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臵。

七子 --- 女官名,位在美人、良人下,在长使少使上。

良人 --- 西汉嫔妃的称号。

美人 --- 嫔妃的称号。

贵人 --- 嫔妃的称号。东汉位次于皇后,清代贵人已降在嫔妃之下。

世子 --- 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孺子 --- 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太孙 --- 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公主 --- 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

翁主 --- 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驸马 --- 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帝姬 --- 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家庭关系称呼总汇

1、爷爷:爸爸的爸爸。

2、奶奶:爸爸的妈妈。

3、姥爷:妈妈的爸爸。(有的地方称:外公)

4、姥姥:妈妈的妈妈。(有的地方称:外婆)

5、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6、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7、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8、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9、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10、姑爷:姑奶奶的丈夫。(“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11、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三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12、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13、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14、舅爷:奶奶的兄弟。

15、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16、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17、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18、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19、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20、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21、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22、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23、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24、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25、叔叔:爸爸的弟弟。

26、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27、姑姑:爸爸的姐妹。

28、姑父:爸爸的姐妹的丈夫。

29、舅舅:妈妈的兄弟。

30、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31、姨:妈妈的姐妹。

32、姨父: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33、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34、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35、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36、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也有地方把姨的儿子、女儿单分为一类,称呼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

37、嫂子:哥哥的妻子。(表嫂:表哥的妻子。)

38、弟妹:弟弟的妻子。(表弟妹:表弟的妻子。)

39、姐夫:姐姐的丈夫。(表姐夫:表姐的丈夫。)

40、妹夫:妹妹的丈夫。(表妹夫:表妹的丈夫。)

41、侄子:兄弟的儿子。

42、侄女:兄弟的女儿。

43、外甥:姐妹的儿子。

44、外甥女:姐妹的儿子。

(以上如果是表亲,都可以在称呼上加“表”字。不过如果是现实当中称呼,为表亲切,都可以不加“表”字。)

45、大伯子:丈夫的大哥。(口语称呼叫大哥即可)

46、大伯娘:丈夫的大嫂。(口语称呼叫大嫂即可)

47、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48、小婶子:丈夫的弟媳。

49、妯娌: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50、大姑子:丈夫的姐姐。

51、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52、大舅子:妻子的哥哥。

53、大妗子:妻子的嫂子。

54、小舅子:妻子的弟弟。

55、小妗子:妻子的弟媳。

56、大姨子:妻子的姐姐。

57、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58、连襟:妻子姐妹的丈夫。(也叫:担儿挑、一般沉。)

59、公公:丈夫的父亲。

60、婆婆:丈夫的母亲。

61、岳父:妻子的父亲。(也叫:丈人、外父。)

62、岳母:妻子的母亲。(也叫:丈母娘、外母。)

亲戚称谓

一、直系血亲

(一)、父系

1.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2. 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二)母系

1. 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2. 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三)、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四)、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五)、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依性别又分孙子、孙女。有时孙子是一种不分性别的称呼。

(六)、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七)、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八)、来孙:夫妻间的由第五子代至九子代。

旁系血亲

一、父系

1、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父、伯伯、大爷。

2、伯母:伯父的妻子。

3、叔:父亲的弟,也称叔父、叔叔。

4、婶:叔叔的妻子。

5、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姑妈。

6、姑父:姑姑的丈夫,也称姑丈。

二、母系

1、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2、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称舅妈、妗母、妗

3、姨:母亲的姐妹,也称姨母、阿姨、姨妈、姨娘;有些地区“姨妈”专指母亲的姊姊,“阿姨”、“姨娘”则称母亲的妹妹。

4、姨父:阿姨的丈夫,也称姨丈。

三、晚辈

1、侄儿:兄弟的儿子。

2、侄女:兄弟的女儿。

3、外甥:男性称姊妹的儿子。

4、外甥女:男性称姊妹的女儿。

5、姨甥:女性称姊妹的儿子。

6、姨甥女:女性称姊妹的女儿。

姻亲

1、公公:丈夫的父亲,又称家翁,有时也直称爸爸,有些地区称“老爷”。

2、婆婆:丈夫的母亲,又称家姑、家婆,有时也直称妈妈,广东称“奶奶”。

3、岳父:丈人,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粤语称“外父”。

4、岳母:丈母娘,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粤语称“外母”。

5、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又称媳妇、新妇。

6、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7、嫂: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8、弟妹、弟媳、弟妇: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9、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10、妹夫、妹倩: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11、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12、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13、大伯子:对丈夫的哥哥的称呼,又称“大伯”。

14、小叔子:对丈夫的弟弟的称呼,又称“小叔”。

15、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粤语称“姑奶”。

16、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又称“小姑”或姑妹。

17、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又称“大舅”或内兄。

18、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又称“小舅”或内弟。

19、大姨子:对妻子姐姐的称呼,又称“大姨”或姨姐。

20、小姨子:对妻子妹妹的称呼,又称“小姨”或姨妹。

上一篇:中国梦正能量演讲稿下一篇:主管设计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