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学习论文范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文化课学习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内容摘要:一直以来,二语学习的目标一直被人们认为能够熟练使用二语,并对二语语言与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据于此,语言背后的文化自然也就成为二语学习中重要的内容。在对二语本身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通过对二语背后文化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到二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对文化的多元性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篇:文化课学习论文范文

组织学习文化研究

摘要:当前,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正在我国不断地深入发展,它既是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成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推进学习型组织全面深入的发展,这是各级组织十分关注的重要议题。文章从组织学习文化的视角进行相关探索,解析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内涵,以使人们更好地深化认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依托组织学习文化的力量,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效率,促进组织发展。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帅良余,男,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博士生。

组织学习文化伴随着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应运而生,它与组织学习、组织文化,以及成人学习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探讨组织学习文化之前,有必要对组织学习文化中的有关含义和相互关系作简要梳理。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开发创造未来的能力,以及学会如何共同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开创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是由一个深层的学习循环所构成,即通过认知和感知,改变人们的态度和信念,进而产生新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再形成新的认知和感知,这样不断循环,促进个人和组织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提高实践能力。[1]组织学习就是反映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过程和方式。组织文化是组织特有的观念和规范,我国学者周三多教授(2005)对组织文化的界定是: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同和遵循的,具有组织自身特点的价值理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思维方法的总和。[2]所以,组织学习文化是在学习型组织的建构,以及各种组织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已经在机关、企业和社区等组织中全面展开,成为成人学习的主要方式。培育组织学习文化有利于激励更多的成人参与组织学习活动,增强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一、组织学习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一)组织学习文化的含义

德国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研究学者,阿里安娜·贝图安·安托尔(Ariane Berthoin Antal)从企业管理的视角对组织学习文化的演进过程进行跟踪分析,他认为文化意义上的组织学习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大约经历了20年,自上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宣扬美国企业的成功经验和企业精神;第二阶段经过约10年时间,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主要吸收了日本和西欧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第三阶段始于新世纪,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加,组织学习中各种文化的包容性进一步扩大,国际间组织文化比较研究逐步增加,相关研究和实践也逐步扩大。[3]

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文化的界定,管理学和组织学理论研究学者,彼得·帕沃夫斯基(Peter Pawowsky)在组织学习五维度研究模型中提出,文化是在某种环境里人民集体精神和价值取向的程序编制,他从文化视角认为,组织学习文化是与组织管理有关的狭义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文化视角的组织学习是组织成员创造出一套与每个成员有关的意义,这种意义以行为、象征、礼仪等表现出来,并与组织的价值、信念等相组合。组织学习文化把组织学习看作对组织中惯例、制度、规范的改变,也是组织学习文化自身的发展,它是可以被组织成员分享的、共有的学习产物。[4]

美国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学者,V.J.Marsick和K.E.Watkins指出,组织学习文化是一种支持信息获取、传播与共享的文化。[5]学习型组织理论研究学者R.Johnston和G.Hawke认为,组织学习文化是组织支持和鼓励组织成员进行持续学习的一种价值观念、态度和实践。[6]这些界定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组织学习文化的本质,即组织学习文化是组织进行持续学习过程中知识共享的规范与价值观。

(二)组织学习文化的意义

组织学习文化的意义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深入发展。有学者对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约有70%的相关实践是不成功的,这一现象引起学界的关注,甚至困惑,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可行的,而问题出在实践方法上[7]。在现实中学习型组织的许多具体方法往往表现出功利主义的色彩,忽视了其中的人文因素,忽视了学习与文化的紧密关系。组织学习文化的建构有助于组织成员更好地明确学习的根本任务,即促使广大组织成员的生命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组织学习文化是组织成员发展和成长的内在力量,通过人们将学习的认知提升到文化层面,有利于组织培育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思想水平的提高过程。所以,深刻认识组织学习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增强广大组织成员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而产生更大的组织学习力和文化力,从而推动组织和个人的发展。[8]

第二,有利于更新成人教育的观念。集中培训往往是各类组织开展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其效果时常不够理想。美国成人学习理论研究学者,布林克豪夫和吉夫(Brinkerhoff and Gill)曾指出,不少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失败,其原因是受训者接受培训的时间恰好是他们不需要进行这类学习的实践阶段,而大多数培训都有类似问题。所以,学习的适时性应该是在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9]此外,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不够活泼生动。组织学习及其文化的培育则能够较好地顺应这种要求,首先,组织学习文化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由此,可以克服教育培训与实际学习需要在时间上的分离。其次,它可以促进人们在教育和学习观念上的重构。在传统的成人教育培训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通常是单向的,即从教师流向学习者,对于成人而言,这样的教育形式不易激发学习情趣。组织学习文化倡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学习中的互动交流,以此丰富成人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兴趣。彼得·圣吉认为在组织学习中深度交流的反思文化,双向沟通的文化能力是组织成员开展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基础和策略。[10]

第三,有利于提高成人学习的成效。成人学习的理论研究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它在成人学习能力、动机和特征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建立成人教育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现实中成人学习形式和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的,比如组织中的团队学习,隐性知识的获得与传播等,成人学习理论一般很少关注这些内容。然而,组织学习文化往往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能够有效地推进各种形式的学习。比如,要使团队开展有效的学习,建构共同的学习文化理念和意向有利于人们进行沟通交流;隐性知识被认为是一种难以用文字系统化的知识,对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双向或多向的交流,隐性知识才得以传播和完善。组织学习文化可以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建立互相理解的语言体系和相互信任的情感基础,提高组织成员之间隐性知识交流的效率。

第四,有利于促进组织的发展。组织学习文化的目标与组织发展的目标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促进组织内的信息沟通和顺畅。因为学习型组织强调信息和知识的互动与分享,这样有利于组织的政令畅通,有利于组织决策和信息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成员。其二,推进组织的改革和发展。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之一是为了应对组织生存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快速更新的需要,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因此,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所形成的学习文化对于组织改革的实施可以起到支持作用。再则,提高组织的行政效率。在组织行政机制中,工作计划、领导层的决策、人事管理、各个部门间的协调都关系到组织行政效率,而组织学习文化的培育,能够更好地引导人们形成顾全大局的观念,共同思考组织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建立共同的行为方向,使组织学习文化在行政运行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二、组织学习文化的功能

(一)知识育人功能

当学习成为一种文化后,在个体层面,必然会产生更加努力地汲取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积极性,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组织和社会中发挥聪明才智。在组织层面,必然要重视知识管理,所谓知识管理是指一种致力于将知识转化为组织正确的决策和提高业务效率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与有效行为之间建立正向联系。这种条件下的知识是能够引起有效行为的信息。组织学习文化有利于改善组织内部的知识交流环境,增强组织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为组织确定哪些知识对组织有价值提供导向。[11]

(二)文化熏陶功能

组织学习文化虽然是一种亚文化,但是它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导向功能。它可以把组织成员的学习志向、学习兴趣引导到学习型组织确定的目标和学习行为准则上来,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使全体员工为组织发展而努力学习。二是凝聚功能。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所建立的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粘合力。人们在学习团队中所建立的思想感情,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情感纽带。三是创新功能。学习型组织把创新作为组织发展的重要方法,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文化必然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必然要培育勇于开拓,大胆探索,勇于承担风险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为组织成员不断创新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12]

(三)组织价值观的能动功能

价值观是人的一种内心尺度,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组织价值是指组织成员所共有的、全体成员信奉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条,是组织评价事物、选择各种目标,包括学习目标的基本准则,也是组织成员共同合作的心理基础。[13]

组织价值观的能动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主导功能。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反映组织为何要存在,怎样发展,朝什么方向发展等根本性问题。所以它在整个组织学习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体现组织的精神内涵、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核。二是软约束功能。组织价值观是规范组织学习行为、工作行为的内在标准,它是无形的,包含在每个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中,为组织和组织成员提供判断事物的内在尺度。它没有制度的强制性作用,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内涵、思想原则却对组织成员的学习观念、行为方式具有长期的、有效的约束和控制功能。三是渗透功能。组织价值观不仅贯穿于组织学习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它是组织精神的核心,所以,它也能够渗透到组织的管理中,渗透到组织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运行之中。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所培育的组织价值观可以更好地调动组织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使组织学习与组织精神相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发展。[14]

三、组织学习文化的内容

组织学习文化的内容可以从要素模型和结构模型两个方面进行诠释。要素模型以V.J.Marsick组织学习文化的七个元素最具影响力。他们的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文化的内容有7个方面:首先是持续学习,这是指组织要为员工提供各种类型的持续学习机会,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成长;其二,探寻和对话,其内容包括组织要营造一种支持员工反思、提问、对话和相互交流反馈的组织文化以及环境;第三,团队学习,即以团队为单元融合不同的思维方式,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共同工作,注重合作与交流;第四,系统嵌入,它要求通过创建、维护各种系统来实现知识捕获、知识共享、知识与工作结合,并使这些系统向组织成员开放;第五,授权,它是指组织向员工授权,鼓励员工参与共同愿景的构想,并与员工一起共同实现这些愿景;第六,环境联接,它是指组织帮助员工认知到个人的工作对整个组织的作用,鼓励组织成员全面关注自己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依据获得的信息来调整工作实践,关注组织与社会的联系;第七,战略领导,它是指组织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支持全员学习,善于战略性地利用学习来实现组织的目标。[15]

我国管理心理学教授俞文钊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的文化理论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文化的结构模型有两个层面,即外显层和内隐层,组织学习文化的内容就体现在其中。[16]

外显的学习文化层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工作任务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的方式。未来的组织趋向于扁平化,以信息为基础组建团队,减少管理层,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交流,提高团队学习和工作效率。团队工作被认为是组织学习的实质。二是共享培训资源。学习型组织中的培训部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训工作不仅涉及到全体成员、团队和组织各个层面的学习,而且关系到组织的总体资金预算、人力资源开发和组织发展等一系列组织管理的方针策略。培训部门和培训项目一方面要促进员工提高技能,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实现知识创新和共享。三是学习的激励体系,组织学习文化的观念要成为学习的制度,建立与组织学习相关的奖惩机制,对员工的学习观念和行为进行引导。四是学习的领导行为。组织中的领导层要主动成为学习的楷模,为员工学习提供保障,并且鼓励员工陈述他们的创新观点,分享经验。五是支持元学习行为。元学习是指对学习本身的学习,包括对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学习。其实质是个体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而在组织学习中倡导元学习体现了组织重视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体现一种学习文化观念。

内隐的学习文化层也有五个方面:第一,支持员工的终身学习,它是组织学习文化的核心,通过组织引导使员工树立三种文化观念:一是确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形成价值观念;二是愿意为组织学习付出努力;三是长期保持这种信念和愿望。第二,对人类潜能充满信心,学习型组织秉信人类的潜能是促进组织发展的原动力,员工是创造组织价值的主体,因此,组织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个人和组织共同发展。第三,开放和互动的沟通理念,学习型组织积极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通和分享,打破部门和岗位的限制,建立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第四,倡导创新精神,组织学习注重培育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品质,敢于突破成规,能较好地把握机遇,保持优势。第五,鼓动策略性的思维方式,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型组织激励员工系统地、动态地认识和把握问题的本质,使个人和组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四、组织学习文化的构建

(一)理念的构建

首先,加强宣传引导。新的组织学习文化构建往往是针对一个已经存在的思想观念或行为习惯进行更新,这难免会引发某种冲突、矛盾。所以新的学习行为方式及其文化理念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反复引导才能逐步被组织成员普遍接受。这种宣传引导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它需要正确的理论作为支撑,另一方面要把理念传播与学习实践相结合,使得新的学习文化在组织中逐步完善和定型。[17]

其二,培育组织价值观。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学习文化的核心。组织学习文化是一个不断塑造的过程,以此形成新的组织价值取向,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建立正确的本位价值观,使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相融合,促使新的学习文化观念被更多的组织成员所理解,所接受,使得新的学习文化具有更强的影响力、感召力。[18]

(二)制度的建构

组织学习文化的观念一旦被领导层确认,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强制性地要求组织成员在工作学习中进行实践,这样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较快地成为多数组织成员的自觉行为。组织学习文化的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鼓励员工参与组织学习,在知识共享方面发挥作用。二是激励员工将自己实践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并且给予奖励。三是要根据员工的学习成果、知识成果的有效利用次数和程度给予奖励。四是组织要及时确认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使员工在创新实践中获得收益。五是要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支持、营造勇于创新、分享收益的学习和工作环境。[19]

参考资料: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方法[M].张兴,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2.

[2]蒋秀娟.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0:19.

[3][4][7][16]俞文钊. 管理的革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72,273.

[5][15]蒋秀娟,赵晓康.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Marsick,V.J.&Watkins,K.E.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an organization questionnaire[J].Advance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2003:81.

[6]蒋秀娟,赵晓康.组织学习文化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Johnston,R.&Hawke,G.Case Studies of Organizations With Established Learning Culutres[R].Research report for 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Adelaide,2002:81.

[8][13]谭昆智.组织文化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2.

[9]〔美〕约瑟夫·A·雷林.实践性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实现途径[M]. 贺广勋,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0,21,24.

[10]〔美〕彼得·圣洁.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69,309.

[11][19]陈锐.公司知识管理[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170~175,182~184.

[12]李中斌,杨成国,卢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47,248.

[14][18]陈亭楠.企业文化事务手册[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7:140,141,144.

[17]孙成志,刘明霞.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66.

责任编辑肖称萍

作者:帅良余

第二篇:二语学习与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二语学习的目标一直被人们认为能够熟练使用二语,并对二语语言与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据于此,语言背后的文化自然也就成为二语学习中重要的内容。在对二语本身交际能力进行培养的同时,通过对二语背后文化的学习,能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到二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对文化的多元性有更深的了解。換而言之,二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与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否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有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是二语学习的关键因素。所以,二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过程。本文主要从二语学习与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二语学习的策略及语言背后文化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二语学习 文化学习 关系 策略 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世界经济文化的日益全球化对人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多,语言学及邻近学科的文化学习正处在热潮之中。在这种形势之下,二语学习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人们对二语学习有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对其背后的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站在辩证法与系统观的视角上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作为一种系统,语言其实隶属于文化,是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语言是文化有机组成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形成结构还是交际模式,语言都受到文化的牵制且取决于文化,服务于文化的需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来看,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要想学习好二语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还需要对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具体关系有所了解。

一、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二语学习与二语背后的文化学习自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作为二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语文化与二语文化的适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海姆斯曾经总结过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可能性、可行性、得体性以及实际操作性。在这四个重要的交际能力参数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指就是可行性与得体性。其次,二语交际能力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二语文化知识获得的前提和必要手段中的一种。实际上,二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取得交际的能力同时,能够具有对二语文化进一步了解的能力。再次,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某些有十分明确的职业方向的二语学习上。

当然,对二语学习中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重要性进行强调并不是说把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看作是等同的,也不意味着二语学习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学习,这样只会使人们忽视掉对语言自身的学习。透过辩证法和系统观来看,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自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即文化中语言学习的部分。总结来说,二语学习是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语言进行学习,而不是从语言本身的角度出发去对文化进行学习。因此,从二语学习与二语文化学习的关系来说,二语学习者必须要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语言与文化及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辩证观。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对二语学习和语言背后文化学习的策略加以掌握,才能真正学好二语。

二、二语学习与文化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1.语言学习同时要文化学习

很长时间以来,二语学习者中极大一部分人群都将二语当成一种独立的语言编码进行孤立的学习。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只对语言规则进行关注和掌握,导致了学习者虽然对陈述性语言知识有大量的掌握,但却很难把他们转化成程序性的语言应用能力。大部分的二语学习者都不能完成二语学习中的“语言应用”这一核心任务。主要原因就在于二语学习者们通常都忽视了二语的语用文化环境。缺乏文化学习的二语学习,在时代的发展中注定会被淘汰。所以,在对二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实质性地提高二语交际应用能力。

2.掌握语义同时要掌握语用

很多二语学习者会发现,虽然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语言素材,甚至有些人能熟练背诵整本的笔记与字典,却仍然对语义有着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模糊之感,对很多内容也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将语用结合起来,缺乏文化感。所以,在对二语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将语义的掌握同语用的升华结合起来。语言素材中的社会文化语用,对于学习结果有直接影响。

3.注意文化差异

对二语文化进行学习并不是将二语文化直接进行内化,或者没有任何批判的进行全面吸收。这种一口吞的最终结果只会是东施效颦而已,但目前这种现象在我国仍然很普遍地存在着。比如西方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在中国已经成了一种运动式的活动。我们不得不承认,各个国家的文化是有巨大的差异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在开始学习二语之前,学习者就应该对二语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构建,通过对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对比,寻找母语与二语文化系统之间的不同,并在语言的交流与接收中对二语的文化系统图式进行正确的应用。只有遵循这种跨文化的差异对比原则,才能保证在二语应用中不会出现明显的尴尬。

三、二语学习背后文化学习的策略

二语文化学习过程中所要牵涉的面和范围都很广,除了要对以上几个原则加以遵循外,二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一些有效的文化学习策略并对其认真应用才能保证学习任务更加顺利的完成,同时保证文化移入过程的顺利完成。

1.指导性干预策略

语言材料具有很多种特征,学习者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提炼和加工。这里的加工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文化学习内容的选择也一样适用,文化学习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干预。指导性干预并不是要求学习者对涉及到语言的所有文化现象进行详细了解,而是采用恰当的方式有指导性目的性地对需要学习的文化内容加以注意,渐渐地对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学习者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文化学习需要参加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讨论以及文化参观和文化欣赏,对母语文化与二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在指导中对良好的文化学习意识逐步进行培养。

2.文献阅读策略

文化移入不是瞬间就能完成和发生的,学习者潜意识里已有的文化图式对二语文化的移入和加工必定會有一定的制约。二语文化图式的获得和应用,只有在不断的刺激和强化活动中才能逐步定型。而且二语文化图式对于仍然在学习二语的人来说,更多的无疑是支离破碎感,并没有整体上的感知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也就会出现很多障碍和困难。因此,完成外语学习的前提条件就是具备完成的二语文化图式体系。在二语学习中,能够完成这一过程最佳的途径就是文献阅读。这里的文献主要包括文学作品与学科专业领域文献资料两个部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与社会形态的缩影,是二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文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学科相关的专业文献则是专业领域语言与文化图式的浓缩,对克服二语交际中专业方面的理解困难与不可接受性有重要作用。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的二语优秀学习者都与优秀文学作品与文献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哪一种语言的学习,都不只是简单的对其文字进行学习。当然,对语言外在形式加以掌握是二语学习的基础,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作为语言承载的文化学习。所以,二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是相当重要。二语学习是对语言的加工过程,需要学习者在掌握语义的同时对必要的二语文化内涵有一定的掌握。这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文化移入。这种文化移入就要求二语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学习及其背后的文化学习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文化学习策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语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宗炎.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9:144-145.

[2]戴曼纯.二语习得研究理论建设几个核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15):99-101.

[3]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77-178.

[4]薛小梅;高育松.中国背景下的外语学习者文化适应类型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31-32.

[5]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7,9(16):20-22.

[6]王初明.解释二语习得,联结论优于普遍语法[J].外国语,2009,11(22):368-369.

[7]毛凡宇.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因素及对策[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0(20):82-83.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黄河

第三篇:哲学学习运动的文化反思

[摘要]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运动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进行文化反思,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哲学理论;学习运动;文化反思

[文献标识码]A

哲学的反思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建国以来,我国曾多次开展全国性的哲学理论学习运动。这些运动一方面把抽象的哲学理论普及到广大的干部和群众中去,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普及运动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实用化和教条化等倾向,也给我国的哲学理论的研究及其发展造成了许多不良的负面影响。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反思这些哲学学习运动,无论对我们的哲学理论的研究还是普及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早在建国之初,为了适应由旧中国向新中国的转变,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在全党全国进行“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和“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要求,从而在全党、全国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热潮。

按照毛泽东的想法,在马克思主义所有理论中哲学理论是最基础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有了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就省得许多事,也少犯许多错误。”毛泽东的意图非常清楚,之所以要在全国的范围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宣传”,就是要确立一个“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方法”,以此来统一全党、全国的行动和思想。

特别是在50年代初,电影《武训传》的发行和《红楼梦简论》的发表,更使毛泽东感到一些知识分子存在着某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思想倾向,因而有必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的改造和教育。在毛泽东的倡议下,1955年初,中共中央连续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干部和知识分子中组织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演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明确把对干部的教育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并把它确定为党在思想工作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第二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的。这次学习运动是从社会主义的经济问题开始的。毛泽东针对党内和干部中间存在着的明显的忽视商品经济的倾向,明确强调“联系实际研究经济理论问题,目前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他于1958年两次向中共中央建议,要让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学习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然而在毛泽东看来,人们之所以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外,一个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能够真正结合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在1959年,他在再次建议各级的领导在认真阅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同时要认真学习《哲学小词典》。要求他们逐步地学会使用辩证法这个科学的方法。

毛泽东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他认为哲学实质上也就是认识论,也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他特别反对那种离开现实的实际问题只是在课堂上和书斋里对哲学理论的抽象研究,明确要求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中的尖锐武器”。

如果说毛泽东关于读书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党内和各级领导干部而提出来的,那么正是这一关于哲学“解放”的号召,则将这场学习运动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和各个阶层。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哲学理论工作者纷纷走出校门和研究室,深入到部队、工厂和农村,面向广大战士、工人和农民进行哲学普及化的宣传和教育;各种战士、工人和贫下中农哲学学习小组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产生了出来,从而掀起了又一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第三次大规模的全国哲学学习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毛泽东为了为他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寻找根据,同时也针对林彪和“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所造成的全党、全国的思想混乱,多次号召要认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同前两次学习运动不同,毛泽东专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他开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经典著作,要求全党和各级干部认真地加以学习。尽管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这次学习运动带有十分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这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学习,客观上为清理“四人帮”的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创造了理论的基础和条件。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长期在我国流行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文革”的结束而消失,“两个凡是”仍然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1978年,《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理论背景的大讨论,从而开始了我国第四次全国性的哲学学习运动。

这次大讨论是直接针对“两个凡是”和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而进行的。邓小平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这场理论的讨论,强调必须完整正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认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

与前几次学习运动不同,这场由哲学争论而引起的哲学学习热潮虽然一开始就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但至少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自下而上的特征,因而可以说是一场较为自觉的哲学学习运动。这场大讨论尽管只是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原理,某些观点也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商榷,但其社会功能却是十分巨大的。它打破了我国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由此导致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作好了理论准备。

第五次全国性哲学学习运动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1989年政治风波结束以后,中央为了将全党、全国、全军的思想重新统一起来,再一次作出决定,要求全国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这场学习运动同前几次不同,它的范围始终局限在领导干部的范围内,而没有扩展到一般的群众中去。各种政治的和理论的甚至是一些非哲学的综合性刊物纷纷刊登哲学文章,也造成了较为浓厚的全国性哲学学习的气氛。

(二)

总结建国以来五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看到,尽管这些学习运动掀起的历史背景各不

相同,每一次学习的重点和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它们却也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

第一,在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时又带有明显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

哲学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要使哲学的理论能够为广大的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他们认识和改造现实的思想工具,当然有必要进行哲学理论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然而在这种哲学普及宣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完整系统的哲学理论被确定为一些可以固定不变的原理和结构僵硬的体系,一切哲学的争论都贯之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形式,然后再用一些庸俗的所谓事例来加以注释,以至于流行“石头哲学”令人啼笑皆非的“哲学理论”。这种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得最为极端、最为突出。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宣传,不仅没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开来,反而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的反感。

第二,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带有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回顾这几次大规模的哲学学习运动,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而展开来的。马克思主义本来就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然而,在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哲学理论普及化中的简单化、庸俗化相适应而产生出某种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所倡导的“活学活用”,“立竿见影”,“带着问题学”学习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一种可以任人随意拿取并为我所用的工具箱。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用性理解和运用,极大地伤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实实际的结合流于经验化和形式化;而且由于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验化和形式化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更是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哲学理论的厌恶。

第三,在服务于特定政治目标的同时带有把哲学的理论争论等同于政治斗争的倾向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差不多都是某种政治需要的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常常也就表现为哲学理论为政治服务。

然而,哲学毕竟不是政治,也决不能把哲学归结为政治。而我国强调哲学为政治服务的过程中,却流行着一种用政治来裁剪哲学和把哲学争论归结于政治斗争的倾向。一些人很善于揣摩一定时期的政治倾向,习惯于把哲学的理论争论同政治上的分歧和斗争等同起来,统统贴上政治标签而加以打击和压制。被固定化了的哲学“原理”和被肢解了经典“语录”常常成为打人的“棍子”和压人的“帽子”,甚至演变为攻击性的运动。如果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化、庸俗化和经验化、实用化所造成的还主要是人们对哲学的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这种哲学的政治化倾向则导致了人们对哲学研究和哲学争论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哲学理论工作者不敢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探讨,使我国的哲学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只是停留于对经典著作、领导人言论和现实政策的注解,从而直接影响了我国哲学理论本身的深入和发展。

第四,在统一思想的意识形态宣传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尽管每一次哲学的学习运动的具体目的不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统一全党、全国和全军的思想,因而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性质。

然而,正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却出现了某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固定化和教条化的倾向。与注解政治的风气相适应,人们习惯于把经典作家的论述和领导人的讲话当作某种固定不变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引用经典,成为哲学论证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和模式。这种教条主义极大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现实的精神完全被这种注经式的教条主义所取代,照背、照搬、照套、照抄不仅成为哲学学习的基本风气,而且也成为专业的哲学工作者进行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

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反思建国以来我国的哲学学习和普及运动,我们又能得出些什么有益的结论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绝不意味着哲学理论的庸俗化和教条化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验的积累和沉淀而形成对周围事物相对稳定看法的,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在一种潜移默化地过程中进行的,因而这种世界观常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比较自觉地将自己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同一种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增强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在总结人类思维成果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它不可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的产生和形成,因此为了提高人们思维和行动的自觉性和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有必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的。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就必须要有思维的抽象,通过哲学理论的系统教育而使人民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才能真正使哲学的理论深入到群众去,因而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哲学的普及化。

其次。必须完整准确地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

我们常常强调要坚持理论要联系实际,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然而殊不知,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来就应当是一种双向的过程:它一方向要求理论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求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必须把自己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只是片面地要求理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忽视了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容易导致理论研究的经验化和实用化。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因而,“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理论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学习理论就应当而且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内在的逻辑,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研究理论,这不是理论脱离实际,而恰恰是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奠定理论的基础。

哲学不是注解现实的工具,而是研究和探讨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原则。一种真正能够立足于世的哲学理论,不仅要能够深入地研究现实和解决现实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必须能够通过对现实的研究而对现实未来的发展有所认识和探索,也就是说,一种真正彻底的理论必须具有某种超前或前瞻的性质。丢掉这种超前性或前瞻性,仅仅把哲学看作论证现实的工具,哲学就始终只能是一种永远落后于现实发展的事后诸葛亮式的东西。

就哲学和政治的关系而言,哲学是世界观,是更基础的东西,而政治则是哲学世界观在社会斗争中的某种具体运用。尽管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哲学和政治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把哲学归结为政治在理论上实际上是本木倒置。如果说哲学确实应当为政治服务,那么这种服务也决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现实政策的后面作理论的注释,而在于通过深入地研究现实而指出现实存在的根据和不足,并运用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去探索现实发展的方向,从而为国家制定新的和不断完善现实的各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哲学在政治的外面,而决不应当放到政治中间去甚至成为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分强调哲学的政治功能无论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还是对现实的政治本身都没有任何好处,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可以说实在是太多也太深刻了。

作者:王民朴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类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