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基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选取平水年份的2005年为例对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市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差异明显: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论文 篇1:

生态环境科普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科学普及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基础科学的普及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科学的普及。我以从事经济生态学研究与科普工作30年的体会,认识到科普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使科普永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经验

我原来是搞植物学和微生物学教学工作,因此,所写的科普文章和著作都是有关基础生物学的内容,虽然对大、中学生和老师在这方面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是对整个科普事业作用不是太大。

自从1980年开始,我和我校周纪纶教授一起在国内创建经济生态学新学科,我们不仅在校内外开设经济生态学课程,并且研究内容既有理论探讨,也有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以录像片形式进行宣传。这个录像片曾在校内外放映50多次(以校外为主)。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报级杂志发表,而且很多成果在科普杂志发表,由于我比较重视科普工作,所以在我参与撰写的30多本著作中大约有1/3属于科普读物,即使在我撰写的教科书和专著中,我也尽可能注意到普及性。

2问题

2.1 如何引起各级政府领导重视科普工作

在我国实行的政治体制下,如何促使各级领导重视,而且需要有实际行动。我认为基础学科应由中央教育部门和科研部门订出规划将科普工作纳入规划和具体计划,对于地方各级领导,则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选择有关项目进行科普工作,用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2 提高科普成果的评价与价值

从当前情况看,一个科普成果的投入和产出的价值差别太大,前一时期科普成果不能作为评职称参考,这样会影响作者参与。

2.3 改革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和内容

当前教育方向指引的是应试教育。中、小学生很少有时间看科普读物和参与科普活动。所以,必须真正改革教育内容,促使教师利用科普手段,使学生有时间和兴趣参与科普活动。

2.4 增加科普手段,提高科普成果质量

当前国内一些科技馆、水产展览馆等收费昂贵,严重影响中下层居民子女参与,政府应介入。

科普内容与成果如何适应读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和兴趣是国内科普读物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些院士写的读物读者并不欢迎。一方面要动员科研人员关心科普,另外,也可学习国外,培养科普读物专职写手,关键是政府在这方面要有资金和出版渠道的支持,培养有关人员的兴趣和写作能力。

本人曾编写《图解现代生态学入门》,虽然出版社和作者曾花很多精力,但是由于读者对象未选准,也因为发行渠道不通畅,因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本《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因为内容紧扣近来国内外形势,并且读者对象较为广泛,所以较为读者欢迎,但是由于书价较为低廉,未能受到出版社重视,至今未能出版第二版。

2.5 经济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科学普及

我国近3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与此相应的,生态环境受到很大损害,关键是经济与生态矛盾严重,未能取得协调发展。因此,除制定国家政策外,还需要在全民(尤其在地方政府领导和企业家中)普及经济生态双赢理念和科技知识,不仅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要总结与普及切实可行的经济生态持续发展的经验,使有关单位与人员感到有例可循。

3展望

近年来,我国的科普工作有很大发展,单从少儿读物看,种类和数量也很多,但是缺少规划。所以从全国看如何做到民间和政府相结合,对科普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调查和规划看来还是当务之急。

作为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的成员,我要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协会的工作,尤其向(文学)作家协会学习,加强与政府、企业的联系,学习作家协会一些运行机制,如是否有可能设立一些专职写作人员(一定时间),或者对退休专家在经济和出版渠道方面予以支持,籍此创造一些适应读者需要的精品(关键是要与政府和企业家的支持)。

科普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努力。在规划、协调、经费、法规、手段等方面统筹兼顾。特别要提一下,现在青少年对网络方面的活动十分有兴趣,在这方面创造一些经验应列为重要内容。

在总结科研成果同时,拍摄一些有科普作用的录像片,能起很大科普作用;另外从当前放映的电视和电影也有宣传科普的苗子,如何加紧这方面工作,尤其是否可赶上当前电视热点:介绍青春婚姻和历史讲座,将科普宣传列为第三个热点,甚至超过前二者,有待各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 劳伦斯.什么是生态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服部勉著.谭慧慈,吴人坚译.微生物生态入门[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3] 吴人坚.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4] 吴人坚.生态城市建设的管理和途径[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 周纪纶,吴人坚.城市的迷惑与醒悟[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吴人坚,朱德明.周解现代生态学入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7] 吴人坚,陈立民.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环境[M]. 上海:上海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 吴人坚.区域发展生态学与中国案例研究[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吴人坚,上海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和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吴人坚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论文 篇2:

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研究

摘要:基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选取平水年份的2005年为例对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市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差异明显: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人均GDP最高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和淮南5市是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区;人均GDP低的阜阳、亳州和宿州3市正处在低开发协调区;另外处在低开发协调区的宣城、池州和黄山3市是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最高的3个区。进一步对比淮北与芜湖发现,两市水资源和人口数量相当,但协调度迥异,其GDP和用水量相差都在2~3倍。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用水差异是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发现,协调度与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在度量水资源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结论基本吻合,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协调发展;水资源;社会经济;安徽省

1安徽省水资源与经济发展概况

安徽省位于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从降雨量看,水资源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800~1 800 mm(河川径流深200~800 mm)。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全省人均、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6 500 m3和15 600 m3,不足全国平均数的一半;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地区,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量仅为全省的50%左右。淮北中北部不足500 m3。按照世界惯例,安徽大部分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中度和重度缺水地区,部分地区已达极度缺水区。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东邻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2011年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5 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亦不均衡,发展过程中,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协调状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2研究方法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等的协调发展研究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包括: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来建立协调度函数[2];利用灰色系统对协调度进行分析与预测[3];从系统论协同学出发,以不同时段各子系统的有序度组合状况来反映协调度[4-5];通过混沌分析建立系统整体协调度优化模型[6];建立距离协调度模型对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7];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8],秩相关分析方法[9]等建立协调度模型;利用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函数和效益指数来构建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10]等。本文所选用的各指标的协调度模型是针对安徽省的平均水平而建立的,相对与其它协调度模型而言,更能反映出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度差异,在当前的协调发展计算中,使用相当广泛。

2.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由于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协调度就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11]。它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反映系统的整体的优劣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及其供求关系。

式中: CIj为协调度指标;WPCR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相对指数;OPCRj为各行政区划其他指标(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等)相对指数;WPCj为各行政区划人均水资源量;WPC为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OPCRj为各行政区划(指标;OPC为安徽省指标。

整体上来说,协调度越大,则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相反地,协调度越小,则水资源对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小[13]。通过对协调度的评价结果可知,协调度大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于安徽省的平均水平,有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度小于1,则表明这一地区的水资源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小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其结果不利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2指标体系的选取

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目的即满足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因此选取可供水指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G1(m3);每公顷平均水资源拥有量G2(m3);人均可供水量G3(m3);万元GDP工业产值水资源拥有量G4(m3);需水指标:人均用水量X1(m3);每公顷平均需水量X2(m3);人均生活用水量X3(m3);万元GDP工业产值需水量X4(m3)作为安徽省水资源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指标。

3安徽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评价

2005年安徽省平均降水量1 208.3 mm,较多年均值多3.0%,属平水年份。本文选择平水年份的2005年作为安徽省平均状态进行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水资源公报》计算,全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见表1。

3.2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空间差异

选取平水的2005年进行安徽省各地市协调度空间差异分析。根据《200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和《2005年安徽统计年鉴》各地市水资源供需指标,结合协调度公式计算结果见表3。

(1)平水年的安徽省各地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状况以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5个城市)和低开发协调(6个城市)两个类型最为突出;其他地市基本以中度开发协调或基本协调为主。

(2)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的5市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这与周亮广等(2011)从社会经济干旱角度得出的2005年安徽省经济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也相一致。由表3可见五市的人均GDP在全省都正排在前五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最高: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人口众多,经济发达,GDP量(853亿元)高出其他城市的2~3倍;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主要由于工业用水量巨大,是全省工业平均用水量的2~4倍,人均用水量占居全省第一二三位;淮南作为全国13个亿t煤炭基地之一和全国6个煤电基地之一工业用水量最大,高达15.61亿m3,占到全省当年工业用水量的23%。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使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增,带来水资源的供应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的极不协调。进一步分析发现,5市中又以淮南和马鞍山两市协调度最低,都在0.3以下,两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都超出了200%,需要大量地外部供水维持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高度发展、本底水资源不足,更加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极不协调。

(3)低开发协调的6市有亳州、宿州、阜阳、宣城、池州、黄山。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如阜阳、亳州和宿州人均GDP在全省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和第四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用水量也在全省处于最低水平;另一类是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区,如宣城、池州和黄山人均水资源量在全省位列前三。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用水量少和区域本底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需太高就可维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6市在社会经济干旱评价[15]中也基本是干旱指数最低的无旱情,不过在协调度和社会经济干旱评价吻合度上要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两者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以需定供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低,需水量相对也较低。故虽然水量较小,但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同样不会出现干旱状况。

在安徽省的17个地市中,与淮北市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芜湖市,见表4。两市的水资源量、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及其水资源模数和人均水资源量都相当。但是在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方面,淮北(1.147 0)为中开发利用基本协调,而芜湖(0.624 1级)属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在于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而是由于两市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水资源供需量迥异,GDP、人均用水量、每公顷平均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比值都在2~3倍。可见,在水资源量相当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这与利用社会经济干旱[15]研究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4结语

安徽省降雨量虽然较为丰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在平水年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表现出不协调,并且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为高开发利用极不协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本底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表现为低开发利用协调状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造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迥异的主要原因。协调度与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在度量水资源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上结论基本一致,尤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表现出更高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 丽,董增川,张 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J].水利学报,2003,(10):110-114.

[2]戴西超,谢守祥,丁玉梅.技术—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分析[J].决策参考,2005,(6):29-32.

[3]刘耀彬,李仁东,宁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4]雷社平,解建仓,黄明聪,等.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J].水利学报,2004,(5):1-8.

[5]刘向东,何建敏,江红莉.基于 PESR-C 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1):47-53.

[6]吕 彤,韩文秀.基于协调的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混沌控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3):8-12.

[7]汤 铃,李建平,余乐安.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4):594-602.

[8]朱俊成,钟儒刚,杨益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2):120-124.

[9]朱效明,李旭祥,张 静.黄河流域县级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91-5494.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11]李 瑜,庄会波,宋秀英.山东水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水文,2003,23(4):37-41.

[12]汪党献,王 浩,马 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J].水利学报,2000,(11):21-26,33.

[13]张晓东,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2):1-6.

[14]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27-30.

[15]周亮广,戴仕宝,江玉晶.基于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机制的安徽省干旱时空分布[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6):1030-1039.

作者:周亮广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论文 篇3: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探讨

摘要: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发生了从重量到重质、从追求快到追求好的新发展理念转变。本文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浅述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机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机理,旨在增强人们新发展理念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协调

1 引言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程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的推广,人类已逐渐意识到地球家园上的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构筑的社会经济系统相容则生,相斥则灭。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中国经济要平稳转型则必须坚定信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施。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的是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个关键要素[1]。人类及其经济活动构成了社会系统,资源与环境则构成了自然系统。两大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开放的复杂系统[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科学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选择合理的人口容量来实现健康良性的发展。只有当社会经济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安排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时,才能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协同进化、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对协调发展系统的分析,有利于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坚定新发展理念,对继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转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 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框架结构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其内部四个关键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个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且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对较复杂。虽然其丰富的内涵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框架图来表达,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用图示的方式来直观表达。

从这个框架图可以看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没有哪个子系统能够不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也没有哪个子系统能够脱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个巨系统而存在。图中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共同位于同一个椭圆内,是因为资源与环境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实质上二者完全是一回事,只是人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时,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把二者区分为两个概念。当人们着眼于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生存空间和活动场所时,把它称之为环境;而当人们着眼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时,一切可为人利用的物质都成了资源,因此二者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总的来看,首先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是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的承载体。资源系统为经济系统、人口系统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环境系统为经济系统、人口系统提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而经济系统和人口系统又将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到环境系统中去。资源环境系统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質资料与空间,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载体,人口经济系统也同样反作用于资源环境系统,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可持续发展观与新发展理念要求人口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系统中资源的索取与环境的污染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即要求人口经济系统对资源的消耗要以资源再生能力为限;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要以环境自净能力为限。此外,人口经济系统也要对资源环境系统作出有益的回馈,例如人类忧患意识与环保节约理念增强对资源的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资金技术对新能源的开发对环保的投入等。

其次,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是一种双向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口系统向经济系统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资源,而经济系统向人口系统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消费品。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并不总是平衡的,经济系统的产出一方面受人口系统中人口的数量、质量以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资源环境系统中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区位条件的影响。产品过剩和产品供应不足的现象经常发生,产品过剩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产品供应不足又会导致人口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

3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

3.1 系统特征

系统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框架中进行研究和考察,按照系统的特性和规律认识客观事物,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一种方法论体系[4]。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功能的强弱,主要源于系统的结构。当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和有机结合则系统结构得到优化,就能产生更大的系统效应。并能正确运用反馈控制原理,形成有序发展的态势[5]。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自组织系统,因此不能仅仅依赖系统自身来调节其结构和功能,而要深入了解并认识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通过对各种反馈信号的及时识别来不断调整优化系统结构。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是由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子系统组成的,而各子系统也是由各要素组成。因此要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个大系统良性运作,就要使各子系统均衡协调发展,也要使各子系统内诸要素间均衡协调。即在保持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下,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使整个系统效益而不单单是经济效益达到最大。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系统特征的丰富性。第一,层次分明性。大系统是由四个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也是由若干更低层次的系统组成。如人口系统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子系统;资源系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矿产资源等子系统;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子系统;经济系统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按层次再进一步划分。正是由于要素的排列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层次鲜明的,所以整体系统的协调也是指按层级排列的各子系统之间都相互协调。第二,关联性。横向来看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纵向来看各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且这些联系的形式多样,稳定或不稳定,可逆或不可逆,单向或多向。正是由于系统间或要素间相互关联,并在协调均衡发展作用下,推动整体系统良性健康发展。第三,时滞性。整个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时滞性,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即时得到显现,而会经过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后才会显现。比如人口经济系统向资源环境系统的索取与排污,只有当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临界点时才会造成资源环境系统的不可逆性。第四,区域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结构与矛盾。比如西北地区的人口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而西南地区的人口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矛盾突出表现为水土流失。因此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地域的不同系统特点,从实际出发协调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3.2 内在协调机制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探索系统的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整体系统的良性健康运行。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口子系统是是整体系统的内在动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资源子系统是整体系统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环境子系统是整体系统的空间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约束;经济子系统是整体系统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和重点。

3.2.1 人口子系统——内在动力,目的和归属

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着,是科学技术活动的进行者。在整体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归属。人口在提供劳动力与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占用着生存空间,还享用着物质资料,并排放着生产生活废弃物。因此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以社会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基础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形成可持续的合理的人口容量。

3.2.2 资源子系统——物质基础,基础和保障

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物资来源,是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得以进行的前提与基础,为整体系统的健康良性运作提供基础和保障。人口经济系统与资源系统的关系存在着协调和冲突,一方面人口经济系统为资源系统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使得资源可开采数量增加;另一方面人口经济系统又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资源的可开采数量。因此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

3.2.3 环境子系统—空间支持,条件和约束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进行的空间,是资源的载体。它不仅影响人类生活状况与生产状况,也影响资源存量,对整体系统的发展提供空间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约束。人口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同样存在着协调和冲突,一方面环保技术与环保投资能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承载力水平;另一方面人口经济系统所产生的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会污染环境和降低环境质量,导致环境承载力水平下降。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以环境承载力为限,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口环保意识和加强环保技术研发来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2.4 经济子系统—核心,中心和重点

经济系统既为人口系统提供物质与精神消费品,又为资源环境系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因而经济是整体系统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和重点。经济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协调和冲突的关系。一方面人口系统提供的劳动力、资源系统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环境系统提供的生产排污空间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支持;另一方面经济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资金投入又会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经济增长要从重量到重质进行转变,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业结构与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 结语

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外部不经济性,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资源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从经济学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这个系统时,有利于我们从问题表象发现其内在实质并找到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答案。本文从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入手,用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其协调发展机制,得出了人口子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资源子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子系统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经济子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核心。各个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表现出复杂多变的关系,因此,要协调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基于以上结论,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7]。就需要我们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立足以下几个标准:第一,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第二,污染物的排放量不能超过环境系统自净能力;第三,人口容量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第四,优化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而更深奥复杂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曾嵘,魏一鸣,范英.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2):2-7.

[2]陈守煜,王国利,朱文彬.大连市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1(04):75-79.

[3]董锁成,张文中,方创琳.资源、环境与经济作用机制和规律探讨[J].资源科学,1999(04):18-24.

[4]罗丽艳.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家,2003(04):64-69.

[5]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6.

[6]乌杰,赵凯荣.系统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8.

[7]王巨波.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之浅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第23期):186-188.

作者:万兆海 黎吉

上一篇:经济学信用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