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22-08-03

第一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轻与重

————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三明学院中文系09汉本蔡文文

第五遍仔细研读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灵魂再一次受到拷问。不止是对托马斯每一次行动选择的认识态度,更是在托马斯面临一次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灵与肉”的时候,就像残酷的罗马统治者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受难一样,我也再一次被钉在沉重的十字架上,如此般锥心的疼痛。我不禁沉思:人生在世,何为轻,何为重,何去何从?

书中的主人公,托马斯,游离于特雷莎和萨宾那之间,游离于情感与肉欲之间。特雷莎的单纯,天真,萨宾那的成熟,他一直在抉择。后来,他选择了与特雷莎隐居小山村,最后双双死于车祸当中。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倒地上。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轻这个字,比重更让人捉摸不透。因为它的虚无缥缈,因为它的难以定义,这也正是最让人承受不了的字眼。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或许这是最好的结局,白玫瑰与红玫瑰中,他选择了那抹白。这也是我最爱的结局。

孰轻孰重?在我看来,人生在世至轻莫过于责任。

正是因为对特雷莎的责任,使托马斯终究放下了一切,与她隐居山村。

责任这种无形的东西,比任何一种有形的东西都来得让人喘不过气。

因为背负对父母的责任,我们不敢轻易选择死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为背负着对家庭的责任,我们忍受了工作上的一切艰辛;因为背负着对子女的责任,我们的心头总是放不下在远方的游子;因为背负着对朋友的责任,我们的心与他们同在。

当然,还有对自己的责任。这是最复杂的责任了。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同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匆匆人生,如白驹过隙,恍恍惚惚。何为生命终极的意义?一路执着追求着的又到底是什么?我想,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对人,我们真诚相待,包容理解;对事,我们尽心尽责,恪尽职守。纵然曾经受到过伤害,我们也无愧于心,因为我们对自己尽到了责任。但求无愧于心,海阔天空。

我不去追求今天的自己是否开心或难过,我不去追求今天的自己是收获还是损失,我只追求今天的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担负起了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

人物性格分析

赵晓敏 对外汉语专业

学号:2012221102410003

摘要: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感受作者那如同音乐奏章般的断章法、通俗的笑剧模式、对集权社会的犀利观察与剖析、浩浩荡荡的哲学思辨。并思考本书提出的人生命题,到底是选择轻,还是重?怎样的选择才能不算“根本没有活过”。

关键词:生命之轻萨比娜弗兰茨托马斯特蕾莎

《纽约时报》说这本书是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重要与否我无法评价,但经典是一定的。犹记得初中翻阅这本书时,就被它尖锐的讽刺,生动的描写逗得捧腹大笑。这次翻开,多了思考,更能看到作者对社会的犀利观察,对男女爱情的深刻剖析。这由轻到重的读书过程,也是一种人生的成长吧。

不得不说,米兰·昆德拉显然深谙“开门见山”的写作技巧,开头的诘问“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想必打动了很多人。但我更喜欢的是后面的一句话,“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在某种程度上,它跟亚里士多德的历史或然律相契合,万千种可能性里只发生了那一种,生命本身就兼具了残酷与美丽。不过,人类到底是不喜欢这种不经彩排的演出,总想去弥补和修正什么。现在流行的穿越小说,想象自己穿越到古代,改变历史,或是穿越到过去,修正错误,多半是出于这种心理。却没有想过,生命之美就在于它不经雕琢的朴实。一次次修正出来的“人工品”,既不可能达到完美,同时也失掉了最开始的纯粹,还极有可能把人拖入修正的偏执与疯狂里。就像《蝴蝶效应》里的男主人公伊万,最后绝望地毁灭了一切。所以,还不如好好地把握这仅有的一次机会,活得真实就够了。

在这本书里,米兰·昆德拉别出心裁地塑造了四个人物。其中, 托马斯和萨比娜是轻的代表,特蕾莎是重的代表,而弗兰茨则是轻和重的结合。作者用他们探讨着轻和重的选择,试图回答巴门尼德未完成的辩题。但把结局留给了尼采的永恒轮回的学说,把答案留给了读者。我想,作者的意图到这里已经再明显不过。他是在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选择轻或重全在自己的意志,只要最后有重复的幸福就好。

一、坚持灵与肉统一的特蕾莎

特蕾莎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因为她象征着重。执着而又认真的她,用同情心拴住了“登徒子”托马斯。但拜她那极端粗俗而又贬低一切的母亲所赐,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错把一切都看得太认真。也就是说,她以“重”的标准衡量身边的一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她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自己的身体独一无二,但托马斯的众多情人,让她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与其他女人别无二致的性工具。强烈的嫉妒和不安使她陷入了沉重的痛苦,噩梦不断,终日惶恐。二是,她要求灵与肉的绝对统一,即“她无法明白肉体之爱的轻松和不把肉体之爱当回事带来的乐趣”。于是,她想学会轻松,从而纵容自己与一个工程师发生了关系。但她错了,她得到的报偿不是轻松,而是更强烈的道德谴责,这沉重甚至不亚于之前的嫉妒与担忧。从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特蕾莎很爱托马斯,她甚至把托马斯看成自己的整个世界。但也是她滥用女人的软弱来对付托马斯,用同情心迫使他就范。直到最后,卡列宁让她明白幸福就是对重复的渴望。

二、不断背叛的萨比娜

萨比娜是托马斯最好的情人,因为她和托马斯是一类人。他们都不计后果地追求生命之轻,萨比娜这种追求甚至比托马斯还要来得彻底。在萨比娜身上,这表现为一次又一次地背叛。她的生命就是由不断地背叛组成的,背叛父亲,背叛丈夫,背叛爱情。她的画作“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她的人生也是如此。表面的自由与不羁的背后,是童年悲哀的记忆和祖国沦陷的苦涩。她为什么要不停地背叛呢?对托马斯来说,背叛会带给人罪恶一般的快感。但萨比娜之所以背叛,更多的是因为生命之重给她的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带来的残酷阴影。而“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直到,最后她被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压倒。因为没有束缚,没有羁绊,她只能漂泊,就像在空中行走,没有安全保护。

三、在轻重之间挣扎的弗兰茨

弗兰茨是米兰·昆德拉最瑰丽的创造物,他是轻与重的结合。或者说,他一直在梦想和现实两个世界中挣扎。一开始,他是重的代表。担负着对妻子的责任,对女儿的义务,道德的虚伪一直把他的心钳制得死死的。但同时,他又不愿放弃对萨比娜的爱情。因为

萨比娜是个背叛者,她对世界和世俗的摒弃和背叛是他想去做但一直做不到的。弗兰茨一度以为他在萨比娜身上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所以他选择努力捍卫这份爱情,不让它流于俗气。单从弗兰茨强壮的外表看,做到这一点似乎不难。但实际上,他的力量是对外的。他错误的爱情观让他面对他所爱的人时,表现得很软弱。而萨比娜又是个渴望暴力的背叛者,背叛他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他在萨比娜的引导下,对家庭之重失去了耐心,转而投向一个戴眼镜的女大学生的怀抱。他真的爱那个女大学生吗?恐怕不是,在我看来,他只是爱这种自由的感觉,在“轻”中微醉。最后他在曼谷街头一场无谓的斗殴中死去,自认为摆脱了懦弱而又卑微的自己,实则已经流于“媚俗”。轻与重没能平衡好,梦想和现实矛盾重重,他的死就像个玩笑。

四、非如此不可的托马斯

看起来,托马斯否定了尼采的永恒轮回的思想,他竭力追求着真正的自在。他拒绝婚姻,拒绝任何感情投入,甚至拒绝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儿子。任何的束缚都被他抛弃,任何社会观念都于他如浮云,他沉浸在“黑色的醉意”里,把使命当成玩笑。然而,最后他却不得不屈服于特蕾莎。这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带着让他挣不开的依赖和执着。可是,他又不愿放弃多年来的自由和与无数情人建立起来的“性友谊”。在矛盾中,他放手了。短暂的愉悦之后,是特蕾莎走后留下的巨大虚空。而这虚空,就如书名那样,是他无法承受的。所以,实际上,托马斯是带着永恒轮回的观念的,他坚信“非如此不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被绑在了特蕾莎的身边。

由此可见,我们无法承受的不是轻,因为再轻也有重量。我们承受不起的是轻的离去,留下的空洞没有相应的东西填补,会让人觉出疼痛和刺目来。所以,我们愿意背着重负前行。这重里,有对父母的责任,有朋友的情谊,有伴侣的羁绊。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背负着重前行的我们才懂得人生的美好。人生不是水墨画,再好的“留白”也需要和墨笔勾勒的山水相搭配。若不会平衡人生的重与轻,你的人生就称不上精彩。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钧,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百度百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三篇:我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昨天2011年的雪不期而至,窗外雪花清轻;我则独坐书桌,手捧《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凝视着窗外雪花飞舞的轻盈,若有所思、似有所悟。一直有个习惯,每当自己读完一本书后,总会抽出一段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一次整体的梳理和把握,就像完成一种潜意识的对话----和书的作者、主人公和潜在的自己对话。一般来讲总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的,可这一次我只能用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绝对算得上小说界的异类,无处不在的隐喻,甚至是隐喻之上的隐喻,为我们提供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而这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对于有心读者的大脑来说也绝对会是一个挑战。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总会有一个问题在我的头顶白鸽似的盘旋:米兰·昆德拉到底想要说什么?

隐约感觉到他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灵与肉、轻与重的对立那么简单。况且这对立经过作者大量隐喻的处理,已经变得十分陌生化和模糊化。作者在书中说:“隐喻包含了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的人生的基本可能性。可见作者所理解的隐喻绝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人生状态。他是把人生当成隐喻来处理的,而他的这种隐喻又似乎具有某种潜意识的意味和宿命的不可抗拒性。

我觉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要表达的是爱、美和自由。作者所欣赏的爱是托马斯和特蕾莎之爱;至于托马斯和萨比娜以及其它女人的性伙伴关系,则表现的是自由。书中写道:“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并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体现的,而是通过与她共眠的欲望体现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爱究竟是巧合还是宿命的必然?作者曾说,偶然一次不算数。可是偶然的出诊,偶然的旅馆,偶然的音乐,偶然的做爱之后的发烧,这一切真得仅仅是偶然吗?他们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做爱之后:她发烧了,他不能像对其他女人那样送她回家。他跪在床头边,冒出一个念头:她是被别人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流送到他身边的。于是米兰·昆德拉换了一个说法,隐喻是危险的。爱由隐喻而起。换言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以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他究竟还是把一切问题推给了隐喻。

至于对美的论述,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然还是萨比娜偶然进入一座正在做弥撒的教堂后的发现。但她无意中遇到的不是上帝却是美。在她眼里,与她所忍受的终日歌声喧嚣的工地相比,这场突兀而又隐秘的弥撒美得就如同一个被背弃的世界。在昆德拉所言的刽子手与诗人共治的世界里,美或许只能体现在被刽子手所追杀的残缺之中,残缺让人心生怜悯,而怜悯生美。这让我想起了八大山人笔下的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冷寂美。八大山人作为前明宗室,米兰·昆德拉的祖国捷克也曾被苏联占领,二人亡国破家的心境在艺术表现上或有相通之处吧。

谈到对自由的追求,我觉得书的主旨还是指向了政治层面。书中讲到苏军占领捷克的时候,捷克的美女故意穿照短裙在苏军士兵面前热吻,以讽刺苏军的禁欲主义。还有就是特蕾莎冒险拍摄苏军坦克在大街上横行的照片,其背后支撑她们行动的都是对自由精神的渴望。另外书中还多次谈到了俄狄浦斯,并盛赞没有人比他在灵魂和良知上更无辜。因为宿命的捉弄他不得不弑父娶母,但这在灵魂和良知上本身是无罪的。然而无罪的俄狄浦斯却惩罚了自己----刺瞎自己的双眼。而当时的捷克在捷共和苏军的强权统治下,许多人为自保而告发别人,而他们却并不为此承受谴责或惩罚。难道真的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吗?由此我想到了巴金先生的《随想录》。摩罗说,巴金的《随想录》在于真诚,真诚的反思和忏悔。可又有几人能做到巴金的坦荡和真诚呢?又有多少人在文革的灾难过去之后,仍旧选择沉默?又有谁可以真诚的为自己的良知和灵魂赎罪?

最喜欢的当然还是书的最后一章-----卡列宁的微笑。相信有点儿文学常识的人都不会对卡列宁感到陌生。《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男主人公-----俄国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这里却是一条狗的名字,相信作者对侵略祖国的俄国人没有好感。可在这章我丝毫察觉不到讽刺的意味。所有的一切在这里变得平静谐和起来,托马斯和特蕾莎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就连卡列宁临死前所裹挟着的也是温柔和平静的微笑。在这一章,语言基调平缓而温馨,充满了强烈的抒情意味。让人体会到被幸福所裹挟的温暖,在这里爱、美、和自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这统一的标志则是卡列宁临死前的微笑。

还是用书中的话结尾吧?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各自被自己的宿命局限着,茫然的生活,苦乐自知。就像每一处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

11、

11、30

第四篇: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米兰.昆德拉以“布拉格之春”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兹四人的感情纠葛,四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件,从而逐步揭示出小说的本意: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忍受。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是啊,生命仅此一次,有太多事让我们难以承受。对待生命,我们只能比前一刻认真,比前一秒仔细,否则一切都无法挽回。千万不能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不然这一次珍贵的生命是往往承受不住的,那样的生命就注定是漂泊的,无定力。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学会寻找什么是心中真正想要的,确立目标或品质,坚定心中的信仰,朝着信仰来完全你的生命。一个人一定要有信仰,要找寻自己所坚信的,让生命有激情,有向积极奋斗地昂扬拼劲,否则生命会是颓废,毫无生机可言。富有激情的生命才能撑起看似“轻”如鸿毛的一切,才能有真正的承受一切的能力。

米兰?昆德拉将英俊、机智、富有、健康、高贵、有文学修养、热爱旅游、音乐能力、男子气概等品质分别放在九个人身上,特蕾莎妈妈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但她却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然后什么都想要,结果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于是,她开始失去,失去了美貌,失去品质,失去灵魂,最终也失去了女儿。特蕾莎的妈妈正是那种心中缺乏信仰的人,没有信仰,她的生命就缺少了元素,让她无法支撑,无法走向光明的道路,所以她无法理解承担与责任,无法体悟生命的重量。也正因为她从来没有承担过生命中属于她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至亲,她都没付出,她的死就只是轻轻一闭眼,不会有任何能够称量的重量。

像特蕾莎母亲这样的一次生命是令人惋惜的,我们可以在生命的旅途中彷徨、迷茫,但却不能失去灵魂,迷失本真,失去信仰。学会看清楚人生需要什么,抓住一切轻如鸿毛的事。或许现在我们的生活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但你可以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标,使生命向你所希望的方向迈进,坚定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同时,学会享受哭与痛,学会领悟轻与重,改变生活,改变心态,但别背离生命,否则会陷入怪圈,相信生命是如此美好和珍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部很难真正读懂的书,涉及哲学、心理学、爱情观、价值观等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哲学问题,作者并未给予解答,而我也尚感悟不透。还有那些不易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与俗、灵与肉等,这本书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深刻领悟的,绝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是对我们人生一次次的拷问。

第五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中,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轻便真的美丽?

这是作者米兰、昆德拉的撷问。

近日读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不禁想 生命不能承受,既然很轻,为什么还难以承受?看完这本书后,我终于找出答案。

生活本身比戏剧还要戏剧。做为本书的主角托马斯与特丽莎,他们的相遇,有六个极偶然的因素。碰巧他前面展开一本她读过的书;碰巧她在餐馆工作,他向她要了一杯白兰地;碰巧这时收音机里放着她喜欢的贝多芬的音乐;碰巧她送酒时强烈地感应到这乐曲;碰巧他住在六号房,她父母离婚的房子也是六号;碰巧他坐在她以前读书常坐的那张凳子。书、贝多芬、数字

六、黄色公园长凳这一切的一切,是偶然、巧合,还是冥冥的安排?如果托马斯所占的位置被当地屠夫占了,特丽莎就不会注意到收音机在播放贝多芬,但她初生的爱情加强了对美的敏感;如果没有那本书,那她就不会去注意他,他也不会眼光与她相撞时突然想要一杯酒;如果他不那么刚好住在六号而是十六或者二十六,那她就不会如此相信是注定;如果不是七年前主治大夫坐骨神经痛的话,他也不会到那里去。

从此,两个生活在不同两维的人,牵扯在一起,你进入我的生活,就象格列佛进入了小人国的领地,这事多么奇妙。更奇特的是,相遇后,生命中一切不能承受之轻便由此展开。

托马斯有自己的生活习性,他有着众多情人却从不留在女人身边过夜。直到特丽莎,就像他自己所形容的——好似一个睡在摇篮里的孩子顺水漂到他那里。从而打破了他的一部分生活习性,他发现自己竟然习惯睡在她身边,这是托马斯生命中的屈从;但他的生活离不开其它女人,他觉得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甚至对立的感情。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这种渴望对无数

女人都可以有,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这种需要只能对一个女人产生,这超脱的思想又是托马斯生命中的反叛。

但爱情从来是自私的。特丽莎与他的其它女人永远是对立的个体。她不断地做恶梦,不断地把她的梦向他倾诉。增加了痛苦却得不到解脱,最后她决定离开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他妥协了,他可以放弃一切,他决定去找她。他从一个有名的医师,到小司机员,最后沦落为一个擦玻璃工。她看着他老态的样子,突然感觉到奇异的快乐和同样奇异的悲凉。悲凉意昧着:我们处在最后一站。快乐意味着:我们在一起。她终于达到自己的目标,变老后的他虚弱到需要她的保护。悲凉是形式,快乐是内容。快乐注入在悲凉之中。

我在想,当初不遇上她,伴随而来的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可是民族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都只具一次性,是永远不会成为图画的草图,是永远不会成为演出的初排。我们没有被赋予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来比较所有选择的好坏优劣,来决定当初是否别样更好。选择还有什么意义?所有“沉重艰难的决心”不都轻似鸿毛、轻若尘埃吗?

这让我想起《蝴蝶效应》这部经典影片。即使可以回到过去让你重新选择,就算结果是好的。在这过程中,肯定有别样的痛苦别样的好,但就一定比这样的痛苦这样的好更好么?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艰难的决心”不都轻若尘埃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么,到底生命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呢?本书的作者昆德拉无力解决。相信你我更无从解答。我们所要做的,便是热爱生命所赋予我们的形式,然后永不言悔的一直走下去„„

上一篇:补课教师安全责任书下一篇:部门简介艺术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