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素质结构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教师的素质结构范文

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张 春 瀛

罗伯特·加涅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对学生素质结构构成成分的分析以及他独特的研究视角对我国的素质教育研究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一、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

加涅从学生是学习者,而且是可持续学习的学习者这个角度出发,把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发展中形成的和习得的三类。

(一)学生的先天素质

传统上素质的先天成分主要指一个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而加涅则主要从学习过程(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提取)的角度对学生的先天素质进行分析。

在信息输入阶段,如人的眼睛的视敏度(即视力)有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先天的。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戴眼镜或手术使视力得到提高,但它却无法通过学习而改变。在信息加工阶段,米勒证明,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5~9个信息单位。短时记忆这种先天的容量限制会影响学习。虽然我们可以用扩大记忆组块的办法来增加短时记忆的信息量,但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数不能改变。在信息提取阶段,亨特运用“减法技术”设计的实验证明,人的信息提取速度有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先天的。

(二)学生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加涅提出两种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智力和人格特质。

智力是处理抽象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是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詹森指出,在同种族、同文化的条件下,个体智商的变化75%~80%归因于基因,20%~25%归因于环境。因此智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人格特质是所有的人共有的、能被人格测验揭示的、个体的一般倾向,也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具有长期稳定并不容易受教学的影响的特点。加涅提到的人格特质有焦虑、性格内向、谨慎、冲动、自我满足等。人格特质在量上因人而异,从而构成了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

(三)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

加涅把学生习得的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作为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

言语信息。相当于“双基”中的基础知识。它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它们以单个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储存在认知结构中。

智慧技能。相当于“双基”中的基本技能.加涅认为,智慧技能的实质是人们应用符号处理信息或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根据某种语法规则说话或造句,或运用某些数学、物理、化学等规时去解题等。

认知策略。它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同步组织起来的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如果一组概念和规则支配了人的认知加工活动,提高了其信息加工能力,则他就习得了认知策略。如一位小学教师教给学生一套纠正“四则混合运算”差错的程序:一找,二核,三算,四订正。如果学生每次都能用这套程序纠正错误,我们就认为他已获得了“纠错”的认知策略。

态度。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感。在素质教育中,态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在运动规则的支配下,因练习和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实际肌肉运动。如语文课要学会朗读,朗读中有复杂的声带肌肉的协调运动;中学物理、化学课要学会做实验;体育课和劳技课则以学习的动作技能为主。

总之,加涅对五类学习结果的分类并把它们视为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的观点,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素质不管有多少种(当然指后天习得的),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后天习得的五类素质得到合理的解释,抓住了这五种习得的素质,素质教育就抓到了根本。

二、对我国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分析,对我国实施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如下的启示:

(一)教学应该“避免超越人类潜能”

学生的先天素质,教学不仅不能改变它们,而且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超越它的限制。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影响最大的是信息加工阶段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在短时记忆阶段,新知识本身形成逻辑关系(内部联系),并且新旧知识在此相互作用形成混合物(外部联系),然后进入长时记忆。因此。如何在容量限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短时记忆的作用是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扩大组块的办法来增加短时记忆的信息量;另一种由新皮亚杰主义代表人物罗比·凯斯提出,他认为,短时记忆由操作效率空间和贮存空间组成。学生学习如果操作效率提高了,那么短时贮存的空间就扩大,学习的效果就好。这就要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读、写、算技能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则的提取必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受意识控制的心理能量就可以更多地用在其他信息上,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和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特点要求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考虑学生智力水平的个体差异。

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快慢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仍实行大班教学,教师不得不按中等水平对学生施教。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使高智商学生满足不了求知欲,致使他们可能成为课堂纪律的破坏者;同时也会使低智商者反复受挫,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多年来教育家殚精竭虑,想出了一些对策,如同质分组、掌握学习和程序教学等,即努力创造条件,尽量使不同智商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考虑学生人格特质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性格外向者对学习新的难度较大的教材感兴趣,能迅速举手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但课后不爱认真复习,作业马虎。性格内向者在课堂上反应缓慢,课后常花时间复习,作业认真,遵守纪律等等。教育应该尽量考虑到学生不同的人格特质的差异,如非指导性教学、合作学习等就是适应学生不同人格差异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

3.考虑学生习得素质的个体差异。

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能起到加速或减速的作用,它本身并不构成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它们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发生,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考虑学生原有的习得素质的差异,对教学有重大意义。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论》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智力、人格特质和原有习得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内部因素,它们的综合作用就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即学习的结果=f(智商水平、人格特质、原有习得的素质)。因此,理想的素质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上述三种素质的个体差异,尽量做到“为每一个学生设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对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教育

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学所改变,教学应避免超越它们;至于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由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主要是对学生五种习得素质的教育。

1.根据习得素质形成的规律进行教学。

由于每类习得的素质有其自身独特的学习过程和内外条件,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类型的素质进行教学设计,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学生习得的五类素质的学习都以原有智慧技能为基础,因此,智慧技能的教学应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点。抓好这方面的素质教育,可为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抓住这个重点还不够,还必须考虑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现在国内教育界已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非常有远见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把能创造性进行学习的学生习得的知识归结为“四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和条件化。结构化是指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已达到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的程度;自动化是指有些基本的智慧技能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才能腾出有限的心理空间来考虑复杂的问题;策略化是指学生能自觉运用认知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条件化是指学生习得的知识已达到了元认知的水平,即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知识。如果学生的知识达到了“四化”,那么学生也就成了高素质的“专家”型的学生。

天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2003 . 12

第二篇:一、 行政领导者的个人素质结构与能力

个人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要有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型的性格,坚忍不拔的意志)。能力素质包括创新能力(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与综合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二、 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

根本方法:

1、实事求是的方法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发挥主观能动性 (3)坚持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

2、群众路线的方法,虚心向群众学习、骨干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

3、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看问题“弹钢琴”和抓关键、创造条件转化矛盾。

领导方式:行政领导方式是领导方法的一种表现,是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形式。从行政领导的工作侧重点的角度可分为以事为中心式、以人为中心式、人事并重式;从行政领导者作用于行政人员的方式角度可分为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

领导艺术:

1、授权艺术

2、用人艺术

3、处事艺术

4、运时艺术

领导班子素质结构:1)合理的静态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气质结构;2)合理的动态结构包括合力关系(经验和阅

历的互补关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互补关系、品德互动关系)和合力状态(团结合作能力、科学决策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社会动员和社会统御的能力、清除积弊和开拓进取的能力

和谐是和而不同

和谐不等于平均主义,和谐不等于杀富济贫,和谐追求的是多赢和共赢,是相对差距的缩小,维护的既得利益是指绝对利益而不是相对利益,缩小的只是相对利益的差距。

在确定了几个不等式以后,税收的和谐也就在两条主线:对内,以人为本,以改革推进和谐,国税文化孕育和谐,以党性引领和谐;对外,以执行为本,通过良好的法制、税收服务,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公平求得和谐。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和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改革中不断打破旧的和谐实现新的和谐。

 危机既是危险, 又是机会, 危机管理是”刀尖上的舞蹈”。 有效的危机管理分为三个层次:

 最低级的层次是正确地应对和处理危机。当危机发生时,能够冷静思考,敢于决策,正确应对,敢于解决危机。可是,危机的爆发毕竟是造成损失的,即使处理得当,也只能是减少损失,而不能彻底避免损失。

 第二个层次是化解危机,就是在危机爆发之前,于其尚在胚胎

中将其化解。

 最高的一个层次,则是真正的高手之道,那就是利用危机,甚至制造危机,为我所用。

辩证的看待危机:将坏事变好事,有效的影响传播,负责任的传播,尽量减少损失,适度的透露信息。平时做好危机处理预案,及时启动预案

国税工作的灵魂在于忠实执行,国税工作的的活力在于适应变革,国税工作的根本在于人才。广大国税干部是创建和谐国税的主体。

现在国税队伍中利益的多元化和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尽快建立国税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防止利益的失衡二导致不和谐。 斯大林:“情况再紧急也要告诉人民,人民才会与我们同舟共济。”

第三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的素质结构2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昌盛,主要依靠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企业的灵魂是管理者。管理者良好的素质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可以说,一个国家有没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作简要分析,然后就如何提高我国管理者素质作一些探讨

一、 管理者素质的内涵

(一)、什么是管理者素质

我认为管理者素质就是管理者在管理和经营企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有先天性的部分,更主要的是后天的培养。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首先,管理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把自己个人的利益与整个企业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顾全大局。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和目标一定要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为出发点,要以民族沧桑为己任。

其次,管理者应具有高智商,一个弱智的人是不能成为管理者的。但仅有高智商又是不够的,管理者必须和社会、和自己的团队打交道,所以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

再次, 管理者应具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的外部环境瞬息变化,内部环境日趋复杂,管理者只有具备这方面良好的能力,才能带领好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最后,管理者应具有多元文化的素养。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无论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创立自己的国际型企业,都必须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二、管理者素质的意义与作用

(一)、一个管理者良好素质与修养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关系企业兴衰成败。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不再单纯依靠拼资源和拼劳动力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而是逐步转向依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的集约型生产方式,这种复杂的管理过程始终离不开管理者。只有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用好用活企业的人、财、物,发挥其最大效能,产生最大效益。在我国,目前国有企业亏损面达40%以上,有关经济专家分析,除机制和政策因素外,主要是少数厂长、经理决策失误、经营无方、管理不善所致。朱容基总理曾经说过:"要搞好一个企业,光靠厂长一个人不行;要搞垮一个企业,厂长一个人就够了"。这足以证明经营者的素质关系企业的兴衰存亡

(二)、管理者经营管理是否成功和有效,关系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利益。如果一个管理者经营成功,他将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 ,职工的工资、福利就会得到提高,股东也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分红,国家的税收就有了保障。如果管理者经营失败,企业出现亏损那么,上述利益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行为决定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向。大海航行靠舵手,管理者就是他所经营管理企业的舵手。管理者指领着全体员工在复杂多变和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乘风破浪。管理者具有雄心伟略,能高瞻远瞩,能够跟据市场发生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反应,制定出相应的战略目标、方针和政策。以他巨大的感召力,号召大家向既定的目标方向大踏步前进。

(四)、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凝聚和激励作用,它能凭借一股无形的引力让企业全体员工团结在管理者周围。而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是因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础。管理者靠他巨大的威望把这种理念和哲学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全体员工心目中去,从而使得整个企业上下士气高昂、意气风发,使得企业的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五)、管理者精神是整个企业生命的灵魂,管理者是企业变革的源泉。一个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这个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对环境变量的实应性和企业的组织结构对战略目标的适应性。当三者发生重大不协调时,企业就需要变革,这正是管理者精神的体现。管理者能明察秋毫,洞察一切。当市场技术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组织结构、战略目标变得不适应时,管理者能迅速地掉转船头,带领全体员工驶向新的航向。因此,管理者是企业变革力量的源泉,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企业战略重组、企业再造的主要策划者。

 可以说,管理者在企业内部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在企业外部他代表着整个企业的行为。由此可见,

一个管理者良好的素质修养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成败得失有多么重要。

三、当前我国管理者素质存在的问题

就中国管理者队伍整体而言,其素质状况既有值得赞许的方面,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提高管理者素质,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个人认为我国管理者还存在以下素质缺陷:

(一)、部分管理者道德素质不高。我国的管理者,尤其是部分国有管理者,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个人的利益,不以振兴民族为己任,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企业产生了很大的道德风险。

(二)、部分管理者文化素质不高。不同类型的管理者,在文化素质上都有较大差异。早期下海创业的管理者,一般文化层面较次较低,多镇管理者一般文化层次也不太高。而且从总体看,中国管理者队伍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仍不太多。

(三)、大多数管理者缺乏系统的经营管理专业和知识的培训。有一部分管理者比较重视经验,不太相信理论,缺乏理论修炼的动力与时间。目前,我国很多管理者都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许多管理者都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而成功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不知道如何去运作和经营他们的企业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发现和认识市场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不懂得如何去评价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懂的科学决策的程序,从而无法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制订正确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企业最终只有失败的可能。

(四)、管理者是市场运作经验积累还有限,风险意识不强。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太长,市场经济本身还不太成熟,管理者所接触到的方面,范围、所处理的市场关系等,总体上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资本经营运作、国际市场经营运作还有相当多的人不是内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要懂得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讲求效率、讲求竞争,同时竞争中存在着危险。着就要求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要有竞争意识,更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济南三株集团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集团老总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合理地预期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建立起风险防范体系。当一件小小的“常德事件”发生后,就失去了对策,结果使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五)、管理者小生产观念残余仍然存在。有一部分还未跳出家庭式管理等樊篱。其管理方式和手段,逐渐与大企业、大经济运作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四、管理者素质培养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者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管理者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减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整个企业集体的利益为重,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海尔、长虹、联想、北大方正等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不能不说除了与张瑞敏、倪润峰、柳传志,王选等优秀管理者优秀的经营管理素质与修养外,还与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关。他们总是以民族沧桑为己任,从长远出发,全局出发,来考虑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引导管理者以他们为楷模,提高和完善管理者道德水平。只有管理者具有较高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才能产生凝聚力和吸引力,才能激励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企业员工养成高度奉献精神,这才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一个管理者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要通过管理者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锤炼才能形成。《大学礼记》中有一句话:“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如果这里把“治国”、“齐家”比着是管理好一个企业,那么“修身”就是指管理者自身的修身养性了。因此,管理者要成功地经营管理好一个企业,首先必须通过“修身”来不断完善自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有为企业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管理者知识培训,引进高学历人才。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者无能,管理者要管

理多种专业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没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将无法领导好企业。管理者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自身素质修养上要特别强调:一是要进行观念更新。要树立知识、智力=财富的价值观念;树立人力资本第一的观念;树立“技术与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树立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观念;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化经营观念;树立超强竞争的观念等。二是管理者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要懂得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组织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发展的趋势,并且要会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和趋势;管理者要有完备的计算机、信息科学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不懂计算机的“管理者”要能管理好一个企业是很难想象的。管理者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管理者的教育培训。根据各行业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根据我国管理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现实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高校专家、学者来企业进行辅导讲座,或组织管理者到高校短期培训学习,使管理者掌握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政治法律知识、经济管理知识。

另外,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招聘高水平管理者,尽快提升我国管理者整体知识水平。

(三)、加强管理者能力的培养。管理者能力主要包括五种,即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共事能力、沟通能力,以创新能力最为重要。

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与管理者创新能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管理者的唯一职能就是创新。可见创新能力对管理者的重要性。要提高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树立管理者的自信心;

2、培养管理者对工作有持续的恒心和力量;

3、鼓励管理者不断地研究和解决企业产生的新问题;

4、对管理者设定很高但又很现实地目标;

5、允许管理者进行适当的冒险活动;

6、引导管理者从失败中学习。

管理者决策能力既与管理者知识水平有关,更离不开管理者胆识。社会应容许管理者创新过程中的失败,增强管理者胆识。胆识就是管理者有胆有谋、有魄力、勇于竞争、善于挑战,就是要高瞻远瞩具有远见卓识,要足智多谋有韬略,要机智果断能随机应变,要标新立异敢与创新。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及时把握市场的机遇,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及早地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始终走在同行业的前列。成功的管理者,一般都是有胆有谋、 敢想敢做,具有开拓创新的基本素质。很多企业实现超常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管理者超常思维能力和善谋敢断的胆略和气魄,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管理者敢于决策。

管理者组织管理能力对管理好企业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很多管理者都缺少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许多管理者都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抓住了某一个机遇而成功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就不知道如何去运作和经营他们的企业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发现和认识市场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不懂得如何去评价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懂的科学决策的程序,从而无法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制订正确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这种企业最终只有失败的可能。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许多这方面专业人才,可以加强管理者管理知识的培训,使管理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一是有关本企业经营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二是丰富、先进和完善的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和领导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三是要掌握有关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的知识。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掌握一定的诸如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管理者与人共事能力、沟通能力是搞好企业的保证。管理者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对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要冷静听、认真取舍、慎重取舍,善于吸取不同意见的合理成分。作为好的管理者对上尊重而不盲从,对下爱护而不纵容,同级注意沟通,尊重副职的意见,及时了解各方需要,善于化解各种矛盾。管理者这方面能力与管理者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有一定关系,当然还要靠管理者实际工作中摸索和积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学习,管理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方面才能会逐步提高。在一

个人的个性结构中,性格处于核心地位。管理者经过长时间的修身养性,应该形成具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理智型性格特征的管理者,在分析处理问题过程中能够深谋远虑,理智地去衡量一切,能够较好地排除感情因素的影响,科学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意志型性格特征的管理者,在行动中受意志的支配,目标明确,行为主动,决断能力强,毫不优柔寡断;独立型性格特征的管理者,观察处理问题有自己的主见,信念坚定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善于发挥自己的力量,不屈服于暴力或权势,坚持真理;外向型性格特征的管理者,性格开朗活跃,善于交际,性格虽有稳定性,但也有可塑性。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应该努力使之巩固和强化。不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应该努力锤炼自己进行性格改造,加强主观调节,顺应客观环境的变化,性格改造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管理者除了培养和塑造上述性格特征外,还应具备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对应的行为特征。企业战略不同,对管理者的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的要求也不相同。

(四)、重视管理者的身体素质。管理者管理企业是繁重的工作,需决策的问题多,需应酬的场合多,不顺心的事情多。管理者需要健康的体魄,多样复杂的环境需要充沛的精力。管理者是我国经济建设当中奇缺的人才,为了关注管理者们的健康,切实有效地对他们的健康提供医疗服务,使这支队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多的贡献。我国许多管理者年龄偏大,其体力和精力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管理者身心健康,减少管理者不必要应酬,定期对管理者进行身体检查。对一些年龄偏大、体力和精力较差,不能胜任工作的人,调离企业的领导岗位。在今后的企业领导选拔时,身体素质。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条件。管理者的身体素质是管理者素质结构中的生理基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管理者的工作日益复杂,没有强壮身体是显然难以胜任,所以,作为管理者,具有强壮的体魄,这是管理者应备的基本素质。

(五)、要全面提高我国管理者的素质,国家应建立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建立了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促进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使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单位应及时掌握员工心理需求动态,适时采取措施,并尽量将员工需求导向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上来。管理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极高价值,他们的需求是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成就、权力、地位、声望。国家应该给以他们合理的报酬结构:工资、奖金、在职消费、股票、股票期权等并引入竞争机制,能上能下。使管理者既有成就感又有危机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者素质。我国正处在一个体制转轨时期,旧的体制打破了,新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市场发育不全、信息不对称程度更大,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也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放权让利政策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企业经营者的权力也随之增加,但并没有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而是负盈不负亏。因此,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就更为迫切和必要。此外,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健全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也就更加重要。建立约束机制:

1、企业和股东的约束。在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都是从企业内部约束管理者行为的重要组织。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意味着对管理者的约束机制的形成。说到底,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的双重功能,是管理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统一体。

2、引入社会约束。一是社会中介组织。诸如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中心等形成的对管理者的约束;二是舆论、社会道德等形成的对管理者的约束;三是管理者的自律组织,如管理者协会等形成的对管理者的约束。(3)法律约束。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运用法律形式对管理者行为的约束主要表现在:①以法的形式规定公司经营者职责权利;②用法律规范约束经理人员不得滥用权力和侵害公司资产;③设立专职的执行机构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④对于破产倒闭的公司,必须依法调查是否有经理人员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发生渎职行为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就我国而言,在适当时机出台一部《管理者法》,可在保护管理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合理规范管理者的职责行为。 除此之外,前面谈到的市场机制和制度机制都含有对经营者约束的成份。发育成熟的股票市场是股东对经营者进

行约束的有力工具。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对经营者同样具有约束作用,因为管理者经营的好坏都能在完善的市场中反映出来。

综上所述,建立一整套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于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最终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仅对我国管理者素质现状和如何提高我国管理者素质做了初步探讨。我们都知道,管理和技术是推动未来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两大车轮。如果说技术使提高原来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有了可能,那么,管理则是寻求一种制度、方法把技术和经济资源很好的组合起来,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最终使生产效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得到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发展我们的管理科学,培养出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从而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们需要、我们呼唤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优秀的管理者。如何提高我国管理者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主要的还要靠管理者自身的努力,管理者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磨练,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仅希望本文所做出的对我国管理者队伍的素质探讨,能引起大家共鸣。

第四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照表(推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

机电工程系数控与模具教研室

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

2003年至2005年底期间,我专业与数控专业一同走访了广东省地区的多家企业,包括广州联盛模具制造公司、广州风行模具厂、广州高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华隈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模具厂、深圳恒佳精密注塑模具有限公司、协雅精密工业制品(深圳)有限公司、雅迪精密工业制品(深圳)有限公司、鑫泰科技(番禹)有限公司等广东地区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设计与制造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企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照表

能力模块 基 本 素 质 与 能 力

能力子模块

知识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政治素质 职业道德与社交能力 良好身体素质 外语应用能力 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工程计算能力

邓小平理论知识 职业道德 体能、体质锻炼 外语日常听、说交流能力 外语阅读能力 专业所需数学知识

对应课程 军事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邓小平理论概论 职业道德 体育与健康 公共英语 高等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形式与政策

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绘图与识图知识 国家制图标准知识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应 用 能 力

识图与绘图能力 工程材料处理能力 机加工机床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基本能力 机械加工工艺能力 机械零件测量基本能力

公差配合国家标准知识 二维计算机辅助绘图技能 选材及热处理方法 常用机构和零部件基本知识 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专用夹具基本知识

常用机械量具、量仪的使用技能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知识 车、铣操作技能

刀具选用、刃磨和切削参数选择技能 技术测量与形位误差基本知识 普通机床的分类、结构与功能知识

数 控 设 备 维 护

常用电气图纸基本识读能力 电工技术应用能力 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数控设备结构及设备原理理解能力

数控设备电气控制应用能力

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 三相电路的分析 整流与滤波电路 磁路及常用变压器

电工电路常用元件功能与选用 电工测量仪器仪表使用技能

电工电子技术 *机床数控技术与应用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机械制图 *制造基础 机械基础 金工实习 *数控加工工艺

能 力

基本放大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及开关电源 晶体管及其应用电路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电子测量仪器仪表使用技能

数控机床的组成、原理、结构与分类知识 数控机床典型机械部件结构知识 数控机床维护技能 数控系统控制原理知识

数控设备常用检测元件的原理及应用 数控设备电器应用知识 数控设备电气控制知识 数控机床的精度检验与调整知识 数控加工刀具和切削参数合理选用知识

三 维 设 计 与 数 控 编 程 能 力

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手工编程能力 计算机辅助编程能力 数控设备加工操作能力 数控加工工艺编程能力 模具设计基本能力

数控加工工艺特点与编制 数控加工零件装卡方法与对刀技能 数控编程坐标系设置及变换知识 数控加工基本代码应用技巧 数控加工固定循环、子程序、宏指令 数控铣床编程和加工操作技能 典型数控系统的操作特点 刀具补偿原理与参数设置 三维实体建模基本知识

CAD软件的初、中、高级应用能力 自动编程刀具路径、切削参数合理选择 刀具路径编程、仿真、编辑和修改; 数控代码的后置处理

数控加工代码的DNC通讯应用技能 模具设计基本知识

*数控加工工艺 *CAD/CAM软件应用 *UG软件应用基础 *UG软件高级应用 Pro/E软件高级应用 模具设计基础 CAM应用及考证培训 特种加工技术 CAD/CAM综合实训 毕业综合实践 工业造型设计 逆向工程

企业生产管理能力

车间管理能力 车间管理知识 生产管理概论

第五篇: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中科院长春分院党组

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政策的制定者,执政活动的组织者,执政使命的践行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决定》明确提出的“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进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首先是思想政治建设。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顾全大局,增强团结、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建设是基础,思想作风建设是根本。思想作风建设,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把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搞好了,班子成员的思想路线就端正了,作风就过硬了,各项工作就可以开展的生机勃勃,还可以把好的队伍、好的作风带出来。这样,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就有了保证,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就是配齐配好领导干部,关键是搞好团结,形成合力。领导班子的团结很重要,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凝聚力、战斗力。班子的团结,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局问题。闹不团结,就是不讲政治、不讲大局,就难以把各项工作做好。

要搞好团结,领导班子的成员就要眼界开阔,心胸宽广,都要有雅量。领导干部要有容人容事的大气量,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凡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的意见,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都要诚心诚意的倾听。如果心胸狭隘,容不得人,容不得不同意见,就会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仅思想难以进步,工作难以做好,而且还会严重脱离群众,成为孤家寡人,从而影响班子的团结。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关键在选好“一把手”。“一把手”是一个班子的灵魂。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班子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切实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

1清正廉洁、有较强驾驭能力的干部选配到“一把手”位置。“一把手”主要是带好班子,如果带不好“一班人”,那就不称职。 “一把手”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班子状况如何,同“一把手”关系很大,因此对他们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要坚持原则,二要把握全局,三要团结同志,四要加强修养。坚持原则,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是党性的最高原则。邓小平同志讲,领导工作要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对于领导干部来讲 ,原则性是第一位的。把握全局,就要求在工作中既善于照顾全盘,又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领导班子内部,要用大局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处理矛盾。团结同志,就要求胸襟开阔,光明磊落,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要以人格的力量团结同志。绝不允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加强修养,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克服庸俗的权利观念,加强对党、对人民的责任意识,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了自己。总之,“一把手”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增强党性,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做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在选好配好“一把手”的同时,要重视搞好班子的配备,实现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班子成员中,除了个人素质外,还有个班子结构问题。在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类班子的不同情况,合理调整和改善结构。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要注意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注意班子各个成员的特长,使领导班子成为整体素质良好、成员优势互补的坚强集体。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一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二要注重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三要坚持选任标准,又要不拘一格;四要搞五湖四海,又要唯才是举;五要用人所长,防止用其所短;六要既看素质,又看实绩。

选准用好一个人,就等于树立一面旗帜。我们选人用人的标准,总的讲是德才兼备,但要特别注意选拔任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就是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地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诚党的事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选拔工作上有本事的人,就是不仅能够刻苦学习、勤奋敬业,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具有唯物辨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

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风上过得硬,就是要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牢记“两个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清正廉洁。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注意他们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表现。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具体的要落实到党委管干部。党委要全面负责,把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教育、监督这几个环节都管起来,真正管好。要克服重选拔、轻培养,重使用、轻教育的现象。育人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是造就和选用高素质人才的前提。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做好领导干部的交流工作。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个人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实行领导干部的定期交流制度。越是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越要舍得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提高领导科技创新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努力使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过程成为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与战略思维能力,驾驭和应对复杂局面、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总揽全局的能力。使领导班子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立党为公、创新为民、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要求,团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开创科技创新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

选好用好干部是领导班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的政治责任。看一个领导班子政绩的大小,不仅要看工作实绩和领导创新能力、看能否顾全大局、协同工作、全面正确贯彻中央方针政策,更要看他们选人用人的能力。选准用好干部是他们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责任。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一定要有很强的党性观念,要有宽阔的胸怀,真正做到选贤任能。看干部,要看政治立场、政治品质,第一位的是政治合格。政治立场对不对,政治品质好不好,关键要看他实际上怎麽做。要充分走群众路线,真正把那些有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上一篇:缴纳保险申请书范文下一篇:揭牌仪式欢迎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