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第一段的仿写

2022-06-25

第一篇:草原第一段的仿写

你一定会听见的仿写

1、

你听过叶子滑落的声音吗?不知是风过于强烈的追求抑或是树没有挽留,此般安详宁静地,告别了尘世,告别了喧嚣,告别了人来人往、云卷云舒。

你听过流星陨落的声音吗?那是美和伤交会的刹那,那是无言的永恒,用冲破黑暗的神力把如同昙花一现的过程渲染得光彩夺目、绚烂耀人。不管过去,不论来日,抓住每一瞬间,那便是永远。

你听过眼泪洒落的声音吗?有一种微妙的心痛,有一丝无奈的叹息,最终,一切被风干,随着泪痕的淡去而淡去。

(廖彩如)

2、你听过绿豆脱下大帽的声音吗?绿豆戴着一顶碧绿的大帽子,当一颗露水滴下来时,“嘶”,帽子烂了,一卷带着蝴蝶结的黄白黄白的头发露出来了!

你听过枯叶落下的声音吗?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一阵北风吹过,一片一片落叶带着不舍的哭声离开了母亲,带着一点悲伤、一点不舍、一点好奇,开始了漫长的旅程。

(张展涛)

3、你听过叶子磨擦的声音吗?微风吹来,叶子向一处挤,它们有的在搏斗,有着在细谈,“噗噗”一声过后,搏斗输了的一方,不幸地掉在地上,甜甜蜜语的叶子,刹时间停止了他们的倾谈。

4、你听过大海的声音吗?在大海面前,你永远都是渺小的。浪涛能冲刷污泥浊水,浪涛能带给你战胜艰难的力量,海中的岩石那样坚毅,像沉稳的舵手一样,永远不迷失方向。

你听过幸福的声音吗?与朋友一起去聆听幸福的声音,幸福总是悄悄降落在你身边,却又悄悄转身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你听过落叶的声音吗?一片无名的叶子,原本没有太多的忧伤,只有一些无法言说的寂寞,在手心里滋长,在生命划落的一刻,也不会留下光芒。(王永诗)

5、你听过小溪“哗啦啦”的流水声吗?小溪的水总是清澈的,它们飞快地流着,不管前方有什么艰难险阻,它们只管向前冲,一条条小溪,像一条生命的长河,奔流到海不复回。

你听见过水稻在风中摇摆的声音吗?一棵棵水稻,在微风中摇摆,“沙沙沙„„”有规律地响着,像是有指挥家指挥着,又像是一种誓言,“来年我们会长得更好!”

你可又曾听见过雷声吗?那一阵阵轰鸣,像一声声战鼓,让我们想起了烽烟四起的战乱,家破人亡的惨剧。(徐梓力)

6、你听过蜘蛛结网时的声音吗?那时,一只小蜘蛛正在墙角上密密地、勤劳地、努力地一圈圈织网,“呼呼”一阵狂风吹过,一张小网“嘶拉嘶拉”地破碎在狂风中。

你听过花儿开放的声音吗?春天,花儿从沉睡中渐渐苏醒过来,一点点,慢慢地有节奏地舒展开细嫩的小手和翅膀,以温暖的怀抱拥抱春天。(张莉婉)

7、你听过落叶的声音吗?秋天来到,一阵阵寒风吹过,吹冷了树,吹冷了叶,终于有一天,叶片支持不住,从树上“咝”一声落在了地上。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冬天的忧伤接续秋天的孤单,天慢慢下起雪来,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人们踩在雪上,发出“沙”的声音。

你听过嫩叶初生的声音吗?冬天过后,太阳高挂,雪渐渐融化,雪水流入土里,滋润万物,嫩叶慢慢从树枝里钻出来,“啵”的一声,嫩叶完全钻出,反射着黄色的光芒。

(廖凯瑞)

8、你听过秒针转动的声音吗?当时间一秒一秒地走过,秒针嘀嗒嘀嗒地响,它好像在告诉我们,时间要从你身边走过了,快抓紧吧。

你听过树叶飘落的声音吗?秋风吹来,树上的叶子已经泛黄,这些叶子老了,就被风吹落在地上,当它们落地的瞬间,你听否听到它们的声音呢?它们在说“秋天已经来了!”

你听过汗水落下的声音吗?当运动员在田径场上拼搏,他们的汗水展示了他们的英姿,你如果用心去体会,就能听出他们所说的话。 (潘永绚)

9、你听到过空气叹息的声音吗?当货车轰隆隆地开过的时候,你听到空气在叹息吗?当工厂的烟囱把滚滚的浓烟排向天空时,你听到空气在叹息吗?当人们燃烧煤炭来煮饭、烧水的时候,你听到空气在叹息吗?

你听过树木哭泣的声音吗?当电锯刀欢快地歌唱时,你听到树木在哭泣吗?当酸雨潇洒地飘下时,你听到树木在哭泣吗?当你浪费着纸张、铅笔等文具的时候,你听到树木在哭泣吗?

你听到过江河怒吼的声音吗?当人们把垃圾扔进江河中,你听到它们在怒吼吗?当人们把工业污水排进江河时,你听到它们在怒吼吗?当外来物种侵略江河时,你听到过它们在愤怒地反抗、诉说吗?

(叶富安)

10、你听过小草随风飘舞的声音吗?一阵风吹过,沙沙沙,随风摆动,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耍。

(伍绮婧)

11、你听过小草发芽的声音吗?当春天来了,百花争艳,只有小草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到来。时间到了,小草努力地从芽苞中钻出,“叭”的一声,芽苞破了,渐渐地,一点一点长大„„

你听过春雨歌唱的声音吗?当雨滴落在水中、地上、树叶上、窗台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渐渐地,谱出一首优美动人的歌曲„„

(蒋丽雯)

12、你听过风儿跑步的声音吗?风儿有着一个巨大无比的身体,让人摸不着,看不到,它的声音有时强,有时弱,像小孩一样,心情千变万化。

你听过紧张的声音吗?在考试中同学们紧紧地握着笔,只管在试卷上搏命的发出沙沙的声音。

你听过握领带的声音吗?在应聘室前,一双紧张有汗的手,紧紧的握着领带,搏命的按压,一轻一紧,不停地动着,使领带发出沙沙的响声。(曾芷琳)

13、你听过花朵降落的声音吗?花在枝头上呆倦了,就喊了一声:“我要休息!” 慢慢地,她落了下来„„

你听过头发和毛衣打架的声音吗?它们两个关系好像不太好,每次见面都会有些火花。 你听见过流水赛跑的声音吗?流水们个个要强,总是争先恐后地比赛,看谁先流下湖姑娘那儿„„

(谢伟纯)

14、你听过枫叶飞舞的声音吗?枫叶有一条橘黄色的连衣裙,当起风的时候,她穿着连衣裙起舞,她和她的舞伴互相旋转,转眼间,几队partner飞舞到地面了„„

你听过小鸟集队的声音吗?“吱吱、吱吱、吱„„”那个早上,一群小鸡围粮食团团转,“冲”,一只大母鸡冲过来,霸占了它们的粮食地盘,其它鸡一哄而散!

(何晓晴)

第二篇: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仿写策略

张应祥

(姚安县光禄中学 邮编:675301)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多语文教师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问题。采用科学地应对策略才能使初中学生达到新课标要求。本文站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重点探究了作文教学问题,认为仿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训练中要让学生认清仿写与抄袭之别,且避免生硬的所谓仿写。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实际,由仿写能力地培养入手,采取适当地策略,让学生的写作走上由“仿”而自作之路。

【关键词】初中;仿写;策略;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即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训练,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义务教育的第四学段,即初中阶段,是学生语文能力由字、词、句、段到篇章能力过渡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学生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的学习与训练,最终让其能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必须采取多种训练策略进行,如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等。笔者认为,初中学生写作能力还不够强,所以仿写的训练尤为重要。

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能力时提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笔者认为仿写也可以列入其中。

仿写内涵比较丰富,包含仿词、仿句、仿段、仿文章等。前三种实际上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进行,作为过渡,小学高段到初中以仿文章为主,当然也还需要仿段。仿写得好,可以变别人之宝为自己之“玉”,经过一定时间的仿写训练,并让学生体会、领悟后,写作能力便会有较大的提高。

仿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揣摩他人的写作意图,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所达到的言为心声的综合能力。模仿是认识和创造的基本手段,仿写作文实际上是模仿范文的笔法来叙写新的内容, 是知识迁移理论在写作过程中的初步运用。文无定法, 但有规可循。这“规” 引导着作者的思路。沿着这可循之规进行模仿, 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作文练习方式,有人就直接说“仿写是学生写作起步的有效方法”。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示范作用可给创新提供认识和行为的工具”。仿作是写作的起步, 是初学写作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即使是作家, 他也要走从“仿” 到“作” 的路子, 不可能天生地就能提笔成文。高超的仿写常让人拍案叫绝,甚至有超越原作传于后世者。曹操诗《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仿写了西汉文杨雄的“出入日月,田雨地沓”;唐代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仿写三国曹植诗“丈夫之四海,万里犹比邻。”由此可见,仿写古已有之。实际上成功的仿写也是一种写作的再创造,“仿”的过程中已熔铸了仿写者的新激情、新思想。笔者认为,仿写非常适用于当前的初中学生。他们的思想不够活跃,视野不够开阔,阅读量很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强。在这种情况下,仿写练习也就成为了一条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可行“捷径”,笔者在教学中就曾多次尝试。在一次写作课上,笔者经过认真分析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引导学生赏析了其中的景物描写后让学生仿写。结果一名学生的景物描写仿写,巧妙地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再现了乐趣:“„„不必说满地的垃圾,断了 2

腿的椅子,凹凸不平的桌面,没有锁的门窗;也不必说身轻如燕的男女同学忽然从教室的一角跑到另一角。单是狭小的走廊一带以及楼梯间就有无限趣味„„”这一仿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其中仿用了原文中的“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把同学们在艰苦学习环境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天真活泼好学的情形描写得栩栩如生。

诚然,不是说只要运用了仿写,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提高了。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策略,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笔者认为,在初中实施仿写策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分清仿写和照抄的区别,培养学生正确的仿写意识。有些同学对仿写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认为仿写是抄袭别人的文章;有些同学以仿写为幌子机械地对原文略做些修改,便沾沾自喜。究其原因是对仿写的错误认识。所谓仿写,主要指的就是作文者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优秀的文章句段或者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策略或方法,当然它还有其他一些含意,前文已阐述。它与照抄有着本质的区别,照抄其目的是偷懒耍滑、投机取巧,而不是提高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仿写目的在于通过“仿写”而练习,通过一定的训练、积累、体会,使其写作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仿写,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仿写方式。

其次,仿写切忌生硬。鼓励学生仿写并不是生搬硬套的“仿”,而是要将范文的精彩之笔与自己所要表达的对象进行对比,如感情有相通的地方,还是写作对象相近,抑或其他。然后再在表达方式上、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模仿。仿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仿写是正面的,有的是反其意而用之。一位学生在习作《在抗洪斗争中》记叙了洪水给村庄带来的严重灾情,以及干部群众奋力抗洪救灾的动人事迹:“风更紧,雨更猛,雷更响。云借风威,翻滚奔腾;闪电如一柄柄明晃闪亮的长剑,时而横架长空,时而直插天际。地上,水浩浩,波荡荡。小村庄前的大场地上, 3

那棵合抱粗的大榆树,在暴风雨中急速地摇摆,发出呼呼的吼叫声„„”习作中所写风雨雷电是模仿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原文通过对暴风雨来临时的描写,突出的是海燕的勇敢无畏。上文的仿作,对环境的描写,突出的是勇斗洪水的人们。仿写仿得自然贴切,没有生硬的感觉。初中学生学写作,往往从仿写着手。其过程犹如画画,先临摹,然后写生,最后创作。优秀的作品,不仅遣词造句,而且布局谋篇等,都可作为楷模。但仿写要看场合,要多作分析比较,力求抓住共同点,不要生搬硬套。如有同学模仿一短篇小说渡海情节来写在公园里划船:“„„我们划着划着,突然天角飘来几片乌云,继而刮起了大风,湖面上顿时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滔天巨浪。小船在逆风恶浪中剧烈地晃荡着。呼——一阵大风把小船顶上了浪尖;哗——一个浪涛又把小船摔进浪谷„„”公园里小小的湖泊怎能跟海相比呢?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滔天巨浪”。所以说,这不是模仿,而是在生搬硬套。

再次,仿写必须有真情实感。文章是要以情动人的,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第四学段“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仿作也是创作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以它也应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强调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做“无病呻吟”。要做到作文有真情实感:一是作文要写自己的生活,二是写自己的真感受,三是要有情感体验,四是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才学习写作不久的初中生,由仿写而后走上独立写作之路是其必然。教师在训练时应该遵循学生的特点,按照科学、恰当的训练策略,采用适当的方法训练学生,使其写作能力得以较快的提高。

经过笔者多年的摸索、探究,初中学生的仿写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循序渐进。教师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应该一步一步的进行, 4

如先仿句、仿段,再到局仿、全仿。小学阶段,教师往往重在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的精彩的词语,并仿照造词,画出精彩的句子反复朗读,并采用填空的方式巩固,并仿写(仿说),对精彩的段落进行抄写、背诵等等。初中仿写则往往采用的是局仿和全仿。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写作的仿写,主要是模仿范文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结构。局仿则主要模仿范文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内容常常是丰富的,它主要包括语言表达、段落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议论、记叙描写等。练习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按照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笔者认为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应以局仿为主,教师要精心地选择那些有显著特征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经过一定的训练,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经验,且有了一定词汇量、阅读量后,逐渐的过渡到“全仿”阶段。

二、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位同学构成,而每个个体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仿写训练中,教师要遵循初中生的基本特点,又要尊重每个个体。如有的同学想象力丰富些,有的思维拘谨些,有的长于描写,有的却长于议论。教师在指导学生在“仿”中仿“活”仿“新”,仿出个性。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仿我者死。”就是强调仿中创新,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学生在仿写《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左拉的肖像描写,很多学生写出的人物都有左拉的影子,更不用说形式上的新颖了。所以教师在让学生仿写经典作品时,要积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发挥创造性,通过创新来实现新的跨越。

三、以仿出“采”。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即“文采”,就是艺术性。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文从字顺”的写出一篇“感情真挚”的作文。但是,悟性较高,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的作文出点“采”。仿写成功的作文,它可能成功在某个方面,也可能整篇文章都较好。这时,教师应该见亮点就鼓励、 5

表扬,借以激励其他同学。有一个例子是仿写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的:“街上的行人很少,人们都躲进屋里不愿出来;大地像个蒸笼,闷得人们透不过气来,马路热得透过塑料凉鞋烫你的脚,洒水车刚过去,地又干巴巴的了;天空都亮得耀眼,更别说太阳了。我在那点可怜而又宝贵的树荫下走着,呼吸着使人憋闷发烫的空气;卖冰棍的也懒得吆喝;只有得意的蝉,知了——知了——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到处使人窒息,到处使人憋闷,到处使人烦躁,往常不长的路,这时突然伸长了几倍。”此段仿写,让人鲜活地感受到了烈日之下酷暑难当的感受。

四、多积累,多观察。仿写也是一种写作方式,要仿写出好文章,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积累,积累的方法:一是要求学生对平时的所见、所闻、所读稍加留心,将其印迹留于脑中。二是借助抄写、背诵、比较等积累精彩的句子、段落、文章。三是多仿多练,争取早日“夺胎换骨”自己写出自己的作文。四是经常把自己收集的精彩句段、名言警句、范文等,与同学、朋友讨论,向教师请教,扩大视野、提高素养。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一定时间的积累,自己就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摹本资源库,在需要时信手拈来,写出一篇篇精彩文章。教师应鼓励他们注意观察,提高观察力,而观察可以由身边开始。在一次题为《我的同学》的作文训练中,有位男生能把他眼中的同学轻盈的体态真实地展现在文章中:“她轻轻地走进教室,身穿一件红色的薄薄呢大衣,紧束着腰带,走得那么轻盈,简直就象天上飘来一朵红云„„”读到这里我立刻就知道他所写何人,班上同学也都知道了。这确实是班上一名同学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该同学的喜爱,教师在分析时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而是告诉同学们,同学间的友好感情是弥足珍贵的,表达方法的运用在此处也较为恰当。

五、勤读多练。学生写作文难就难在肚中无物,就是因为他们知识储备太少,阅读量太小,缺乏基本的写作知识及技能。新课标指出初中 6

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是事实上因为种种原因,学生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都很难达到课标的要求。不多读,意味着学生的范文储备太少,可供自已借鉴的文章很有限,结果就是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绞尽脑汁也难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多练,也是初学写作者写出像样文章的必由之路。古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缺少练习就想写出合格的作文来,那无疑与痴人说梦。为此新课标也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六、多途径捕捉信息,为“仿”而“不仿”打下基础。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电子读物,网络文化,尽管对学生有负面影响,但教师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他们也给我们的教育提高了很多有利条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年纪较小,接受新事物较快,对电子读物等较有兴趣的特点,对他们多做引导,趁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尽量积累较为丰富的各种知识。

古人曾经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说法,历史上也有许多以仿开始,终为大家的先例。对于初学写作的人也好,初中学生也好,仿写是其走向独立写作之路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仿写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捷径”。

参考文献:

[1]蔡正栋.小学生作文中的仿和创[J].阅读与写作,2000,(03) [2]何敏生.“由创到仿”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途径[J].安徽教育.1995,(04)

[3]郑国庆.他人之石可以攻玉——浅谈小学生作文仿作[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05) [4]孙维舟.小学生作文的扶、引、放[J].安徽教育,1998,(22) [5]王必辉,曹雪清.仿写和精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2011

第三篇: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转段的申

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转段的申请 市局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 按照局党委统一部署和进度要求,我们收付中心支部从2月2日—3月20日扎实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第一阶段的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认识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我们认真做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宣传发动。市局动员大会

后,我们中心支部迅速组织全体党员,于2月4日下午再次召开了动员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及局党委有关先进性教育的文件精神,并对中心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出了

具体安排,成立了以徐静萍同志为组长,廖家举同志为副组长,李杰、陈山、杨春梅等同志为成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市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使每名党员都明确了这次活动的目的、现实意义和方法步骤。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专栏,还广泛借助各种舆论媒体及时报道我中心学习动态、信息,宣传学习中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三是组织学习讨论。人人表态发言,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增强了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真正使这场教育活动深入人心。

二、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我们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以看电教片、听报告和集中宣讲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系统地学习了《党

章》、十六大报告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有关党的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学习了中央、省、市重要文件精神,学习了孔繁森、郑培民、秦银科等同志的先进事迹,还接受了警示教育。同时,我们还还围绕“为何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新时期党员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命题展开热烈讨论。集中学习40学时以上,学习期间,全体党员主动利用工作之余和休息时间开展自学,参学率达100,党员干部通读《教育读本》、《学习读本》、《革命传统教育材料简编》、《可爱的中国》等书籍,做到了学习有心得(1篇)、有笔记(1万余字),有计划、有纪律、有记录、有考勤。大家一致反映,通过这次学习,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了《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提高了理论素养和鉴别是非的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先进性教

育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认真讨论,明确具体标准 我们围绕《党章》对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及市局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讨论稿),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先进性标准的讨论,每名党员都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了在这次学习中的体会,并讨论了本中心的党员先进性标准。经过梳理,提出收付中心党员先进性7条具体标准。即:

1、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3、“公仆”意识强,做到热情服务、文明理财。

4、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具有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政治业务素质。

5、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勤奋的工作态度,在本职岗位上,行动先进,业绩一流。

6、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

7、善于团结,无私奉献,具有主动的协作精神和敢于吃苦的品质。通过讨

论,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四、联系实际,深化学习效果

在理论学习中,支部坚持把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同整顿思想,查摆问题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联系实际,边学边查边改,着手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中心还在每个党员的办公桌上竖立一块工作牌,标明共产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重新修订收付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制定2005年工作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增强了公开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人生、理想、信念”大讨论,从财政部门工作实际和自身思想认识出发,每位同志都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切实树立了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为进一步提高全员素质,提升机关效能,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文明理财,中心还决定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此项活动正在实施中。目前,全中

心学习氛围浓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党员干部,认识行为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特申请转段。 以上申请妥否,请批示。

第四篇:第一段总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根据登封市教育体育局文件精神,按照君召乡中心学校统一部署,海渚小学迅速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深入的学习,确保在为民服务、改进作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教育教学工作夯实基础。现将前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发动,组织认真学习。

我们在中心学校的领导下采用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惯犯展开学习活动。 集中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法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观看了师德报告会、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视频。同时还学习了十八大精神,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省委省政府的若干意见,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将群众路线的主题落到实处。

二、集中交流,重视提高成效。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集中发言,使全体同志谈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能够结合实际。形式虽然简单,但是人人都说想法和感受,听了人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样耳濡目染大大提高了学习成效,促使教师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和职业道德规范。青年教师

李晓宁说:“有许多学习内容在学习时也没感到怎么重要,然而通过大家发言才感到重要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由此也让大家感受到,大会发言同样不失为提高效果的一种好办法。

发言交流过程中,教师深刻交流个人的心得体会,同志们既发现了个人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既找到了自己的问题,也看到了别人的问题。我们通过这次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扎扎实实搞教书,认认真真育人,敬业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奉献是理想的最高境界。做一名老师容易,做一名好老师困难。

三、诚心诚意,征求别人意见。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还自觉征求别人意见,请求帮助改进自己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征求意见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不曾有过的,这一点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征求意见,不但活化了学习方式,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而且使大家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在点点滴滴的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我们针对问题最为广泛的是①批改与讲评作业中存在的问题;②备课应付问题;③上班时间问题;④对待差生问题;⑤落实素质教育问题;⑥体罚学生问题等。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在前一阶段的活动中,组织学习还存在着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创新力度不够大、工作亮点不够多、提要求多抓落实少、征求意见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课堂,到矛盾最集中、困难最多的地方找问题解决问题,并全面收集各类信息和资料,及时归纳总结提炼,找到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症结所在,抓住关键扭转局面。君召乡海渚小学2014年4月25日

第五篇: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

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

故:旧 2.地接衡庐

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

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

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

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问题: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8.背诵本段。

七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 1.钟鸣鼎食之家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补充注释:

1、青雀黄龙之轴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

彻:普照

3、雁阵惊寒

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

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

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

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

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 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问题: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典故(略)。 二分析第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

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

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

穷:望尽。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

极:尽情。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

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悲怜。

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

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

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

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

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四段内容:

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言

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 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五)背诵这两段。

分析

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注释:

1、一介书生

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

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

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

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胜:美好。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

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

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

是:这。于:对。

10、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期望在座各位施展文才,各赋所怀。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四、全文内容: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五、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

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

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滋味。

上一篇:茶业公司制度汇编下一篇:茶叶行业分析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