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和意义

2022-09-1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本着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宗旨, 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从而导致学生学了数年英语, 仍无“开口说话”的能力, 这与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流极不相符。此外, 在缺乏交际环境的英语学习中, 学生所熟识的是语法、词汇等, 而与实际的交际相差甚远 (刘丹, 2004) 。虽然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中学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可以更加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然而,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 使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大幅度下降,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 普遍存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欠缺 (李瑾和孔永红, 2010) 。据统计显示:高校中有80%的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 口语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欠缺;20%的学生虽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较好, 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 英语学习提高比较缓熳。在教学中, 授课时多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学生只是被动听课或做笔记和简单翻译练习等,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缺乏交流互动, 学生难有机会表达思想, 致使学生主动理解及运用语言的意识薄弱, 听说能力提高比较缓慢。因此,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英语会话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的问题 (李瑾和孔永红, 2010) 。

语言学习是基于语言的练习和使用, 围绕话题讨论无疑是最好的语言练习与使用方式 (Penny, 2000) 。在日益强调英语应用能力的背景下, 话题讨论成了诸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 其能够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拓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培养学生用英语沟通与交际的能力 (黄泽英, 2009) 。话题讨论是教学过程中, 创设一个情境, 围绕一个话题, 以目标语知识为中心进行拓展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以文本为出发点, 让学生通过对特定话题的讨论, 围绕话题情境进行真实的交流与交际, 积极唤醒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将话题、结构、功能有机整合, 引导学生表达一个个富有真情实感的思想。在话题讨论过程中了解话题的内涵, 构建会话内容, 组织语言语句, 掌握表达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师, 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和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大学英语学习的交际环境, 帮助其创造真实的语言氛围 (Peter, 1994) 。课堂话题讨论是教师为学生创造这种交际环境的首要选择, 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在许多大学英语课堂得以开展是因为有着其较高的认可度。黄泽英 (2009) 抽样调查了话题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接受度, 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方法持肯定态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值得开展围绕特定话题进行的讨论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际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本文将问卷调查大学生对英语课堂话题讨论的认同状况, 进一步分析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并提出开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 话题讨论的认可度调查

1.1 调查对象

某大学外国语学院860名普通在校学生。

1.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和填写问卷的方式, 调查大学生对英语口语和话题讨论的关注度。

1.3 调查结果

调查数据显示 (表1) :大部分高校学生 (84.1%) 急需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只有极少数 (4.1%) 对之表示没有兴趣,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 (11.8%) 表示无所谓的态度;在话题讨论的认可度方面, 超过2/3的学生认同了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只有2.8%的学生表示反对, 另有不少学生 (20.3%) 对这种教学模式持中立态度。基于这些调查数据, 笔者认为, 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之前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模式, 开始向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面发展, 但同时又苦于找不到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因此, 在英语学习方法上, 他们大多处于迷茫状态, 深陷诸多学习方法的十字路口, 这从对话题讨论抱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较高 (20.3%) 可以看出。然而, 从对话题讨论76.9%的支持率推测, 话题讨论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获得一定的认可度, 学生对这种的教学模式的信任则进一步要求教师更好、更高效地开展这种教学模式,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话题讨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语言必须与特定环境结合起来, 离开特定环境的语言是枯燥乏味的 (宋飞, 1998) 。在自然交际环境中习得的语言真实、得体, 是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蒋祖康, 1999) 。

李瑾和孔永红 (2010) 选择了2个英语基础近似的学生群体, 对之分别使用普通教学模式和话题式教学模式, 结果显示:使用话题式教学方法的学生在英语考试成绩、英语口语和语言组织能力上, 都明显高于普通教学模式的学生。因此, 李瑾和孔永红 (2010) 认为:话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听说能力话题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而“分组讨论话题”是有效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话题教学”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发生转变, 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 话题讨论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3.1 话题讨论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课堂话题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 这种信息交流, 既不同于讲授法的单向信息交流, 也不同于谈话法的双向信息交流, 而是讨论者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统计数据表明, 目前约70%的话题讨论效益不高 (汪四楼, 2007) 。其原因包括:有效输出量少;新旧知识缺乏有机整合;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话题设计欠合理, 缺乏支架训练 (汪四楼, 2007) 。综合之前的研究, 笔者认为导致小组话题讨论活动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一些教师对于该环节的教学意图缺乏深入的理解, “为了活动而活动”;话题的组织和情境的创设存在着技术问题;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一定的“支架”衔接, 不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小组活动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和评价。

3.2 话题讨论的正确实施

3.2.1 讨论话题的正确选择

作为语言会话不可或缺的部分, 话题选择是口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口语教学活动必须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话题来进行, 口语教学中的一个好的话题必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连贯、一致的交际活动。孙家广和李建波 (2009) 通过调查认为:80%以上的学生认为口语课的话题选择会影响他们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只有少数部分学生认为话题的选择对讨论没有影响。话题的难度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是影响其口语语篇输出质量和参与课堂活动的两个主要因素。符合教学要求的口语话题应一方面让学习者的话语得以最大限度的延展, 而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教师在选择口语教学的话题时应以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为参照, 考虑学习者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和话题本身的难度。另外, 话题的时效性也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避免因话题陈旧而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学英语教材中围绕着阅读课文安排了许多讨论的话题, 教师可以在学习课文前让学生自行预习课文内容, 并关注课文后面的“话题讨论”部分, 作为下次课堂教学讨论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自主选择话题, 如搜集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新闻报道等信息资料, 组织转化为话题讨论的内容。或者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好的题材, 作为英语课堂话题讨论的内容。

3.2.2 讨论方式的灵活运用

唐力行 (1998) 认为:现代课堂教学, 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知识传授者的功能而成为一个策划者、鼓励者、启发者, 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在话题讨论中, 讨论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而教师在选择何种方式组织讨论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话题讨论的方式。教材中的Pre-reading discussion及有关课文内容的Discussion和Questions一般采用分散式讨论, 而课堂中的语言知识等问题, 可以采取课堂议论式讨论, 也可以按照题干要求采用填表式的讨论方式。

当然, 具体采用什么方式由教师灵活掌握, 一般主要有以下2种方式: (1) 分组讨论。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可以选一位为组长) , 小组成员预先根据教师选定的话题进行准备3min~5min, 然后发表各自的观点、看法, 出现意见不一的, 可以进行辩论, 在辩论中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2) 变换角色。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 把自己课前准备的话题上讲台用英语讲解, 其余学生及教师全部作为他/她的“学生”, 时间一般可以规定为10min每位学生, 通过上讲台“上课”, 让学生体会到独自发表观点对提要英语表达的作用。此外, 除了课堂上,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行组织话题讨论活动, 大家可以进行自由交谈, 这种自由交谈虽然没有在课堂上的正式, 但也是一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上3种讨论方式中, 分组讨论受到更多的青睐;变换角色次之, 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上讲台以教师身份讲解的恐惧;学生课外自行组织讨论由于受到自觉性的影响, 很难有效实施。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的3个班级共计13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页证实了这一点 (见表2) 。

3.2.3 课前准备的充分落实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课堂话题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同样需要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话题讨论前师生双方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 着包括话题的选择、讨论内容的搜集和组织、讨论中可能涉及的重要英语单词和词组及语法、通过这次讨论可能会掌握的重要知识点等。如果条件具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话题的图片, 而教师可以录制关于话题方面的录像, 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 使学生感知、理解有关知识, 以便取得更好的讨论效果。

3.2.4 讨论时间的合理安排

课堂讨论的时间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 也不宜过短, 过长了会出现疆场或同个知识点的重复, 同事也会占去其它教学内容的时间, 太短了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挥, 达不到其教学目的。一般来说, 分组讨论方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常用, 这种讨论除了开始需要教师组织外, 其余时间都可以让学生把握, 让学生自己主持, 这样可造就一种自由和谐的讨论氛围, 促使多数学生发言。讨论的形式最好是圆桌式, 使小组内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 普通教师没有圆桌的话, 也可以不用桌子, 所有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 同样可以相互看到对方, 从而调动和加强讨论的气氛。

4 结语

语言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 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 只有把语言知识和技能熔入到丰富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里学生才能主动地逐步掌握语言。改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交际环境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和探索的题目 (刘丹2004) 。话题讨论为大学生英语课堂提供了英语交际的环境, 让学生在讨论和辩论学习和掌握知识, 提高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达到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课堂话题讨论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起了促进作用, 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话题讨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发表意见, 表达看法, 甚至辩论, 在讨论中通过语言组织、口语表达等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语言是在联系、会话、交流中得以学习巩固的, 话题讨论体现了学习一门语言的宗旨和本质。通过问卷调查, 认为大学生急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并认为课堂教学中开展话题讨论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但话题讨论也会出现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 其原因主要包括:有效输出量少;新旧知识缺乏有机整合;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话题设计欠合理, 缺乏支架训练等4方面, 因此, 课堂话题讨论科学高效的实施和开展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主要包括话题的正确选择、讨论方式的合理运用、充分的课前准备以及讨论时间和尺度的科学把握等4个方面。话题讨论展现了大学英语新的教学模式, 是体现语言学习本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话题讨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UP, Shanghai.2000.

[2] Penny, U.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CUP, Beijing.2000.

[3] Peter Abbs, The Educational Imperative:A Defense of Socratic and Aesthetic Leaming.London:The Falmer Press, 1994:14.

[4] 黄泽英“.话题讨论”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读与写杂志, 2009, 6 (9) .

[5] 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 李瑾, 孔永红.试论英语话题教学模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 .

[7] 刘丹.交际环境对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

[8] 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 1998 (2) :85~86.

[9] 孙家广, 李建波.英语口语课话题选择的定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09, 30 (8) .

[10] 唐力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11] 汪四楼.小组话题讨论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高初中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11.

上一篇: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创新运用下一篇:催化裂化装置电液滑阀的故障维护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