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与科技融合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业务与科技融合范文

科技与企业融合发展建议

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与建议

一、科技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

1、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容纳众多就业人员稳定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这将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2、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注重科技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创新生力军。

3、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都离不开科技企业规模化发展。面向市场,多重融资模式,与科研机构联合产生联动效应,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来源。

二、制约科技与企业联合发展的因素

1、政策制约。国家对科技园区和企业孵化器建设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政策滞后于发展。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建设基本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多部门介入,缺乏统一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时造成一些地方盲目发展,一哄而上,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影响资源区域优势利用和发挥。

2、决策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设计和建设可行性分析不成熟,有

时脱离实际的倾向,申报许多项目,盲目从国外引进成套设备、工艺和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或不符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或运行管理成本过高等原因,许多引进设备不能达到设计运运能力,造成投资建设脱离预期目标。

3、技术制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所孵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不近合理,科研机构支撑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科技优势显现不出,市场竞争能力弱。没能实现高新技术的密集和体现高产值、高收益的效果。

4、机制制约。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应是企业。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科技园区的运营干预过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营机制发育不成熟,重政绩展示、轻效益实现,导致部分科技园经营效果欠佳,发展后劲不足。

5、投入制约。科技孵化器建设资金不足,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分散。投资规模有限,资金使用的效能缺乏前瞻性、全局性,资金的聚合聚合效应不够。

6、科技与企业开发认识的错位。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科研单位逐渐转变了科研经费“等、靠、要”的思想。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科研单位应该始终“以研为本”,做好科研工作是科技人员的根本任务,科技与企业开发关系不大,仅仅是科研单位的辅助性工作,其产生的效益不能直接改善科研单位设施、条件,研发资金及条件改善主要还是依托政府支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产业化建设是个复杂过程,并且受资金、市场运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科研

工作,缺乏产业创业工作经验,对产业经济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等容易形成畏难情绪,没有过多精力参与企业创业工作,不宜过度强调和开展产业化工作。

7、人事管理互动机制不完善,影响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积极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高。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已成为产业活动最有活力的“第一资源”。科研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人事管理形成行政思路,难以满足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产生和成长,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配套人事关系管理和福利保障的缓冲区,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人员职称待遇没有完备的保障机制,这就增加了科技人才创业的风险,也不利于优秀人才投入产业战线,制约了产业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三、促进科技与企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建议

1、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税收政策在拉动投资、科技产品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克服瓶颈、促进创业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尽量减少税收政策调控的时滞性、局限性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先进税收政策,建立科技研发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支持力度。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基金,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科技产品,营造科技与企业联合互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产学研结合形成互动、良性的机制,谋求共同生存和发展。

3、加大金融帮扶力度。改善科技与企业联合融资环境,优化改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分担和补

偿机制,健全科技创业投资机制,不断促进科技与企业联合,推进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4、凝聚共识,注重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强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为纽带,以一批具有区域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打破传统科教单位用人机制,整合各方科技力量,搭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培育科技示范型企业,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团队,营造科技团队服务企业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带着成果服务于企业创新,逐步形成以科技劳动报酬、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多要素分配机制,稳定科技与企业联合的科技研发团队。

5、构建科技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产权制度。科研单位要从企业产业发展长远目标考虑,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建设,盘活科技资源,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依托科技成果优势参与企业重组,创建具有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抗风险的科技型企业,使科技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科技产品向“高、精、优”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科技与企业联合双效目的。

新疆农科院科技产业办 2012年11月21日

第二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求是·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决定》对如何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明确部署。

一、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长期以来,科技创新给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创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创新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今天以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为特点的后工业文明,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推动着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

科技创新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正是留声机、摄影、电子、光纤通信、无线电通讯、激光照排,以及CD、VCD、DVD等技术和产品的发明,使音响、电影、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得以形成。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

科技创新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新型显示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各类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显著增强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文化行业的发展活力。数字影像、声光多媒体、LED显示、数字三维虚拟展示等诸多高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传统演艺、会展及大型文化传播活动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3D、4D、电脑特技等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大大丰富和增强了人们对传统影视产品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文化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电影产量由2003年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526部,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电子出版物已居世界第二位。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已覆盖全部行政村和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已覆盖全国75%行政村。科技创新引领了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动漫娱乐、数字创意、网络原创等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型企业,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关键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信息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使主流文化占据新媒体阵地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不能得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关系到我国文化产品能不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为此,我们必须把文化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为我国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各重点领域,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加强对文化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力。针对图书出版、广播影视、演艺会展、娱乐休闲等领域多种形式文化产品的创新创意需要,创作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传承和开发;加强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和素材资源的充分提炼和梳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文化资源数据库、素材库、信息库的建设和共享利用。

提升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利用数字、网络、3D、4D、高清、多媒体、虚拟展示、激光显示等多种高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模式;推动有关科技领域先进、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的转化应用;提高支撑相关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所需的核心技术、软件、装备的自给率,加强相关标准与规范建设。

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加快数字、网络、移动等各类先进通信技术的转化应用,进一步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双向互动,可管、可控、可信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开发基于数字、移动、网络等具有不同传播、接收、显示特点的新型文化产品,缩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阶层、不同人群间信息与机会不均等的“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出版、娱乐休闲、远程教育等新型文化服务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传播力。

提升文化安全和文化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无处不在,公众自发参与各种形式的

文化传播与互动活动空前活跃,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外来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保障卫星、广播、电视、网络等通信渠道的传输安全,加强网络文化信息管理,应对不良信息(色情、暴力、反动)等给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已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科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系统研究,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和手段,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科技部等相关部门将以组织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文化科技发展的支持与引导,加强文化科技发展的战略研究与顶层设计,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聚焦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创意设计等主要文化产业服务形态,整体布局产业链,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创意、生产、传播、运营、展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提高文化制作与展示行业软件系统及装备的国产化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创新服务模式,并在文化服务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针对文物、民俗、宗教等各类典型物质与非物质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突破文化资源保护关键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与陶瓷、漆器、织造、印染、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有机结合,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网络化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提高国民文化消费力。研究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开发新型电子书包,建立中华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教育与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构建网络化国际文化交流服务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与要素互动衔接、协同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科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一批具有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发展的工作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合作制度、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的研究,逐步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以及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数字文化产品等各类新型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三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思考

(2012-12-18 12:44:49) 转载▼ 标签: 分类: 调研报告

文化 科技 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战略需求来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可行性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文化部文化创新奖、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7个项目荣获此殊荣,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多媒体演艺虚拟空间》4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从“一卡通”到“e卡通”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2. 数字文化家园: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力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0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置通达上海全市17个区县,221个街镇,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满足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最终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的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供专业化服务,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宽带专网集成平台应运而生,其中包括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0余部、整合了数万个教育课件,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在资源整合的同时,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辅导培训性、文化娱乐性等三大类互动服务。近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参与达744,549人次;举办公益培训16,190场,共计228,316人次参与其中;年服务已达到1,400多万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中国元素、国际制作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发展目标是: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全市580万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完成市区两级图书馆和全市主要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完成全市2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数字化改造。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属于三大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和重要平台,相继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将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资源总量达到530TB;在城市社区、文化馆新建基层服务点,加强已建基层点的管理,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到“十二五”末达到基层服务点100万个,入户覆盖全国50%以上的家庭;利用“云计算”和“三网融合”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能力;大力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的网络培训;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学校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的未成年人公益性上网场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平台和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形成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借助全媒体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的形成。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4980万转移支付资金,用于选定的15个省级馆和5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制定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推广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确定了首批实施的15个省级馆和52个市级馆,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主要用于设备购置。

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性上网场所,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活动;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软硬件设施,增强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的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把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数字资源传送到社区、城镇和农村,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国乡镇、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推动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的消费能力和欣赏水准,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架设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改革、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理顺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切实推进科技文化融合进程。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置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科技处)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

文化发展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尤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出台多份文件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融合步伐。2012年9月,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发挥与增强文化和科技的相互促进作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文化部又制定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文化科技发展的蓝图,为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个具有宏观性、方向性、指导性的决策依据,以避免盲目性,促进文化科技朝着健康、稳定、高效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需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在本领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速度,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文化科技的融合为上海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从国际发展趋势及上海战略需求来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创新融合仍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开发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

基于以上因素,本调研报告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研究法、优化与创新法进行研究,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与科技融合提出分析和建议,探讨较为全面系统而富有创新特色的机制和对策,也为上海乃至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创新融合探索方向。

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成果 上海市作为时代革新的先行者,积极相应党的号召,近些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文化科技工作坚持文化创新的先进性和独创性的原则。上海在近代的崛起与发展,为文化科技融合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上海努力站在世界前沿,努力创造和发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产品。

其次,文化科技工作以项目化推进方式突破体制、机制和观念限制。项目化推进,科学化引领,人性化设计,是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新工作的实施路径。通过项目化的方法,突破制约文化科技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动力源泉。

再次,培植发现能融通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科精细化发展的今天,专才已成为社会的主流,但这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起到的却是反作用,文化创新迫切需要能够融通人文与科技、懂得市场与文化、兼备通识与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些原则和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市文广局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级机构申报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等国家项目,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4年文化部设立创新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奖励项目不超过15项,迄今为止上海已有多个项目荣获此殊荣。2004年,《“城市教室”上海图书馆市民讲座》获文化部首届文化创新奖。2006年,《“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信息系统建设暨向社区基层服务点延伸项目》3个项目入选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获奖数占总数的20%,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上音历史唱片可干预智能化修复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又获国家文化创新奖。

文化部为致力于建立文化创新体系,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推动了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因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2009年扶持项目名单中榜上有名。

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是由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门组织评审选定并安排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特殊”学校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教育的运行模式》(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张江动漫谷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上海张江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基于VRGIS一体化技术的网络三维游戏驱动引擎及海洋益智游戏开发》(上海兰基斯软件有限公司)、《基于哼唱的音乐检索系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等项目成功获得立项资格,成为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方向和水平的代表。

二、上海文化科技融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典型案例

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把文化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着力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涌现出了一些经典案例。

1. 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较早采用新技术用于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共图书馆。从“一卡通”、“e卡通”到以手机图书馆为建设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努力打造无所不在的“我的图书馆”。

2007年获得第二届文化创新奖的“一卡通”——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项目,是一个覆盖全市、连通全市、服务全市市民的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服务体系。项目缘起于2000年9月,当时,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专业图书馆等为分馆,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导航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的,组建了一种新颖的图书馆联合体——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该联合体内实行统一的借阅制度,实现异地借书和还书“一卡通”服务。自2000年12月项目启动,到2012年11月,“一卡通”实时运行图书馆已达262家,有效提升了市、区县和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服务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评价。

在“一卡通”稳步推进的过程中,2007年9月,上海图书馆又推出了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简称“e卡通”)。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突破围墙,跨越时空,惠及读者为目标,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使用上图电子资源,让上图电子资源服务到读者桌面,实现服务理念的创新;e卡通服务的读者无需申请,无需注册,无需开通,一卡在手,e路畅通,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e卡通服务以遵守知识产权为重,运用技术手段做到不同功能类型持证读者和不同授权电子资源的无缝关联和灵活关联,并实现从读者认证到资源使用进行全程管理,保证知识产权得到尊重,达到双方合作,三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服务管理的创新和服务机制的创新;e卡通服务采用先进的LDAP技术和SSL VPN技术,并将读者IC卡系统、LDAP目录服务系统、SSL VPN系统三者有机结合,建成资源、技术、服务、管理四位一体、以服务主导的先进、安全、稳定、可扩展、便捷的服务系统,实现技术的整合创新;e卡通服务为保障家无电脑读者的使用,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区县分馆设立e卡通区县分馆专用点,让家无电脑读者到就近的区县分馆使用,实现服务的推广创新。e卡通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推进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的新平台。此项目因此获得了第三届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近年来,移动计算已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趋势主题,将在今后十年的信息技术应用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以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以及苹果公司的iPad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信息终端无一不是极大地影响着我们这个信息社会的生态环境,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的发展趋势,整合国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纷纷推出针对移动设备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借助3G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结合,在手机图书馆运作的成功经验基础上,2011年,以上海图书馆为主的上海主要文化机构联手开始建设面向大众的具有个性化、内容关联和交互作业的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城市公共文化移动服务集成平台建设与研究”入选当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名单。

2. 数字文化家园

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支撑之一, “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市民群众、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平均每个信息苑点不少于 150平方米使用面积、拥有50台以上的电脑,可以覆盖2~3万社区居民、大约5000~7000户家庭基本信息需要,提供公共上网、进行互联网培训咨询服务、实现数字影院个性化放送服务。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80家社区信息苑,网点设臵通达上海全市19个区县,有效覆盖社区居民达560万,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50%。计划未来五年内将达到600个信息苑点,使每一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步行十分钟”到达的生态圈文化服务半径,“一键直达”文化信息网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观念与边界限制,坚持融合创新的思路。在载体运用上,顺应融合发展、集成创新的理念,突破工作边界和行业边界,以数字化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实现提升文化的科技含量、传播效率和内容产品的集合能力的统一。在文化引领上,探索“草根”与“精英”,“社区”与“社会”的文化融合,通过信息苑联网互动的平台和界面,打通社区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通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和有效落地的统一。在功能服务上,探索资源集成与分众推送的融合,打破产品、领域、条块的分割,“小文化”与“大文化”的边界,努力做到一个平台、系统内外、社区内外的资源集成,服务共享。

“数字文化家园”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领先,促进服务创新。通过自主研发东方社区信息苑中央管理平台,提高运营管理与内容服务水平,强化了异构内容整合发布、网络访问多层监管、用户行为分级管控等功能,确保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内容多样化、信息安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标准化。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远程控制、信息安全等手段,向普通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绿色公益上网服务。运用异构数据整合发布等集成方式,提供宽带城域专网内容服务。为此,专门构建了宽带专网集成平台——东方社区信息苑虚拟城域网络,提供政务服务、文化服务、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及培训服务等5大板块、27个频道、256个专栏。其中整合出版机构定期更新的新版电子图书就有20000册、整合影视集团正版电影电视剧500余部、与永乐院线合作的百姓影院近年新片200多部,与远程教育集团整合的数万个教育课件,与教委体委系统整合的青少年多媒体天地、电子竞技等丰富资源,被誉为“青少年的网络第二课堂”和“社区百姓的IT生活新天地”。运用文化信息化的互动功能,开拓论坛聊天性的、辅导培训性的、文化娱乐性的三大类互动服务。几年来,以3个“百万”活动(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妇女网上行、百万青少年网上行)为载体,东方社区信息苑开展各种公益活动22,734场,744,549人次、公益培训16,190场,228,316人次,年服务人次达到了1,400多万,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与喜爱。

3. ERA——时空之旅

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杂技团上海马戏城三方联合投资共同打造的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自2005年9月27日首演以来,天天演出,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和旅游新景观。

从内容创作上看,时空之旅将传统杂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梦幻剧这一创新表演形式。邀请世界知名娱乐秀编创团队创意策划,体现“中国元素、国际制作”的创作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国元素,综合杂技、舞蹈、音乐、武术等艺术形式,结合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舞美、音响、灯光、升降设备,实现了舞台的全数字化控制,配合世界首创的大型创意道具,创造出立体、多元的全新艺术效果,突破传统杂技单

一、平面的表现方式,赋予了传统杂技崭新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体现了科技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技化。

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还积极将各类新技术方式用于营销推广。时空之旅开通了电脑联网售票,在上海开设了40多个售票网点;设立了24小时售票热线,提供免费送票上门服务。制作时空之旅专题网站,为了一个演出专门开通一个网站这在国内也是非常少见的,时空之旅网站有中、英、日语网页,既宣传推广,又进行网络售票,开通外卡网上支付功能,国外观众可通过网站直接订票。还开通了联华OK卡支付功能,以及与卓尚文化生活网合作推出ERA一票通文化服务卡,实现多元化的支付平台。时空之旅还经常在网站上推出一些促销送礼活动,带动消费,目前网络售票额已占演出总收入的25%左右。

如今,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眼前的成绩,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例如纽约将城市定位为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其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可以概括为“自保公助”模式,又称“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公共服务模式,市场分散、民间主导,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并给予优惠,以使其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在英国伦敦市政府资助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和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其公共文化的资助金额已超过中央政府。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各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文化机构与非文化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

新加坡则建成了高度融合的全天候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效能。目前,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其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Pass),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包括到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

当今时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继续深入文化科技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综合进步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途径。攻克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重点突破领域,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机制创新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必须重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信息资源多体系、多系统并存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积极利用各类信息服务手段和最新传播方式,广泛整合各级各类文化资源生产和服务,在扎实推进数字化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已贴近群众、贴近民生为目标的文化创新事业,让更多公众在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里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展望未来,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新的文化变革和技术革新。

1.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三大惠民工程 (1)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网络传播、新媒体集成管理、云服务等数字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服务网络,实现对公众文化产品的普惠和精准投放,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2)数字媒体与文化艺术融合应用

开展大型数字媒体舞台系统的研发,支持以信息技术手段演绎传统文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在公共文化场馆、剧院和建筑物等不同场所开展各类新型多媒体秀,打造一批数字媒体技术支撑的舞台文化艺术精品和多媒体建筑物立体投影秀等科技含量高的文化科技工程。重点推进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西岸传媒港等项目。

(3)支撑现代设计产业链的公共服务

开展参数化数字设计方法的研发,整合设计产业链工作流程,建设现代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带动众多设计单位应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完成设计项目,提升上海数字化设计水平,推动上海时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展会设计等设计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推进中广国际广告文化创意产业园、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环东华时尚产业基地等项目。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组织机制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在上海市文化科技融合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由政府相关文化、科技部门中核心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按照“梯度结构、分级管理”的模式,逐步构建委办局层面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各方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发起,任何具有一定资质的民间团体、个人都可申请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按照“民主自治”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彼此联系与沟通,共同探讨文化、科技治理的新模式。

(2)创新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财政对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项目的投入机制,如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工具的倾斜杠杆作用,实现文化金融和科技金融的高度融合,积极实施项目资助和资源配臵等。

3.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社会机制 (1)建设新型文化科技研究机构

加大软科学研究投入,并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成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研究中心。

促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相互渗透

鼓励文化事业单位提高对科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建立科技创新、应用相关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科技服务能力。

在科技领域让“文化因素影响技术创新”之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创新文化,建立起一种和谐一致的 “创新氛围”。

4.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操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推动不同部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碰撞、沟通和融合,在市文化、科技相关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成立跨行业的非营利性的文化科技联盟,成为广大文化科技工作者和文化科技的民间社团定期举行的、多层次的、跨行业的文化科技交流活动,构建引发创新思维的服务平台。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1) 教育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 可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一批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能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科技融合服务需求的创意人才。

(2)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营造文化科技融合成才环境为主 创新环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提升非常重要,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组成。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说,硬环境主要是指包括薪酬在内的物质,而软环境则主要是指人文环境,员工在其中是否能快乐工作。只有硬环境与软环境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才能促进这些机构中的员工成才。

第四篇: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思考建议

(一)从思想意识融合上下功夫。

要高度重视全体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提高认识,切实摆正党建工作定位,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wz思想、指导实践。

在党w层面。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真制定党建工作计划,继续把学习宣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有力促进全体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坚持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宣讲,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员工认清形势、埋头苦干,为集团改革发展奠定良好思想基础,引导全体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在国企生产经营活中发挥着政治核心、监督指导的重要作用,肩负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职责。

在支部层面。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思想上消除党建工作“不需抓”“不好抓”“不便抓”的认识误区,自觉把党建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集团党w工作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坚持不懈用*思想wz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组织全体党员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要在多思多想、学*悟*上下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从制度机制融合上下功夫。

着力从建立一套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发展模式相匹配、与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发力、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责任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党支部层面。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为抓手,将生产经营各项指标目标纳入党建制度要求,督促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建立实施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推动实现“1+2+3+4”的目标,即强化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一条主线”,发挥党组织“两项功能”(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实施党建工作“三个体系”(目标指标、措施保证、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四大品牌”(固本强基、创先争优、廉洁企业、企业品牌)。

积极总结提炼深度融合探索实践中的先进经验案例,以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成绩、推广经验,并将长期实践并行之有效的成果固化成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保障深度融合的持续深入。

在党w层面。围绕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健全“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细化党w会议事规则,把中心任务落实作为共同目标和议事决策的重要内容,加大党w参与决策力度,探索完善党w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机制流程;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对于事关集团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党w做到源头参与、过程跟踪、深度介入、后效评估,并不断完善司务公开、党务公开等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三)从组织架构融合上下功夫。

企业党政组织架构统一是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根基。坚持在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党政组织,从源头上构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基础。

在党w层面。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形势,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优化党组织设置入手,做到党的建设和集团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推动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企业章程”要求,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力求把党的建设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

在党支部层面。根据管理规模和党员人数等,科学配备支委班子及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等,抓好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一体化建设,符合条件的同级行政班子成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支部委员会。

制定党支部书记、行政领导、支部委员“一岗2责”职责,立足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促发展”的五项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责任落地机制,推动党支部和行政两套班子职责融为一体、工作深度融合。

(四)从目标措施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w层面。坚持生产经营与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每年初对照集团各类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目标,同步提出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和计划,以“清单化、流程化、节点化”方法措施细化工作计划、建立工作清单、推动工作落实,明确党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推动深度融合聚焦到“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展目标上来。

立足目标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提出“六个提升”要求,即提升企业转型发展水平、提升拓市创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环保水平、提升“三基”工作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提升企业文化凝聚力,推动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在党支部层面。按照“上级要求什么,单位需要什么,党支部就做什么”的理念,指导和要求基层党支部融入企业的重点难点开展“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工作,通过行政点题、党群解题,推动生产经营中各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按照时间节点细化党支部及其支委成员的职责任务,开展党支部书记定期述职和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支部委员每年向党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述职,形成支部书记牵头抓总、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党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目标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措施实施到位、效果显化到位。

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积极搭建党建工作实践平台,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监督队”“党员先锋队”活动和“争做最负责任员工”“打造最负责任团队”竞赛等,推动质量安全环保稳定生产;开展“党员攻关项目”“创新创效创一流”等竞赛,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创新“走基层、访万家”“交班交思想”等方法,推动企业“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局面。

(五)从考核激励融合上下功夫。

在党支部层面。研究实施党政工作“同步考核、双向挂钩”,把中心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支部考核,把党支部工作情况纳入班子绩效考核,通过双向赋于适当权重等方式,以双向挂钩倒逼双向融合,推动形成“一体两面”做工作、党政协力谋发展的工作局面。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细化党员积分考核,建立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与全员绩效考核挂钩“双纳入”激励机制,引导党员围绕安全、生产、管理、急难险重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w层面。坚持“考核效益看党建、考核党建看效益”,把经济效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综治维稳、脱贫攻坚等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内容纳人党建工作考核指标,同时,在日常工作考核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现场检查考核机制,实施党建工作成效与生产经营绩效按一定比例考核,保证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干部使用、评先选优挂钩,推动党建责任制落实。

坚持开展纪检监察,发挥纪委监督作用,加强对重点工程、物资采购等领域的监督监察,建立纪检、法律、财务、审计、群众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格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领导干部不变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管理生态。

第五篇: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_刘学华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

刘学华

周海蓉

陈 恭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

200032)

摘 要: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依托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

科技

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3)09-0049-01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指明了未来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路径。从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又是海派文化的重镇,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海派文化的形成是中国本土的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优化的结果其本身与世界科技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条件下通过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搭建新的载体、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优势,对上海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贯彻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促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各产业领域或企业主体虽然也有不同类型

的创新活动,但这些创新活动多数都是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制造→销售”一元模式的局部创新、内部创新为主;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则强调要把创新真正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通过整合科技、文化、制度以及市场、管理等全部的社会要素,真正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化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文化发展则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它能够从主导价值取向、激发创新动力、提高思维水平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起到引领作用。因此,文化与科技两大要素具有最为紧密的联系和耦合性。

在创新驱动阶段,全社会各种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体现出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活动多样化、创新过程系统化、创新能力综合化等新的内涵特征,这就需要在组织形式和实现机制上进行配套调整。上海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创新活动的参与者,这对形成全新的推动社会创新的组织体系、关系网络及其有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上海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要求,也是推动上海率先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增强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企业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是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日本“3.11”大地震后,日本电子产业“集体沉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索尼公司、NEC公司等诸多电子企业过度追求缺乏文化引领的技术“硬”创新,而品牌文化“软”创新没有跟上外部市场和人文消费需求的变化,这同美国苹果公司、韩国三星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缺乏开放的文化视野制约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领域是未来上海拓展科技应用形式和范围的核心领域。从英、美、 德等国转型发展的经验来看繁荣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与文化实现有效结合,占领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诱导大量文化资源积极谋求新的传播载体和途径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并进一步诱导各类科技主体开展适应性应用性的创新研究。因此,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重点从“促进传统产业文化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战略层面有效破解科技创新本身的共性难题,是促进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进而体现上海“创新型城市”特色和活力的基本路径之一。

(三)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围绕“海派”风格形成的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依托科技助推文化繁荣发展。

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新媒体、多媒体设计、网络信息、软件等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有着强烈诉求的新兴业态占据了很大比重。但也应看到,在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源动力,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脉络和框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脉络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始终没有停息。特别是自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通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印刷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衍生出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新兴演艺业、新兴传播业等一批文化业态,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科技文明的影响下,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一样,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工业化阶段: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开端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革命性科技进步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 ,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为标志,印刷术的创新推动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19—20世纪,各类科技发明的介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放映机的发明开创了电影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电影业的飞跃;留声机的发明为音像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收音机, 、录音机等技术创新推动了广播业和唱片业的繁荣。

2.城市化阶段:文化繁荣引致科技创新。主要对应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作用类型。同工业化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典型的区别在于驱动机制的反方向作用。随着第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对文化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认识使得文化的内在需求进入了井喷期,也成为科技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先有科技发明、经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摸索找到使用价值后再投入文化产业生产,那么,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先有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更强烈的需求,然后这种需求再推动科技发明与创新的产生。如黑白无声电影产生之后,人们才对色彩和声音有了进一步需求,从而推进了科技创新,加快了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诞生。

3.数字化和全球化阶段: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文化与科技已从彼此推动转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深度融合阶段。一方面,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不再局限于某一项技术在某一文化领域的应用而是产生立体式的波及效果例如激光技术的应用就不局限于印刷业,还扩展到了唱片业、电影业和电视业,促使文化产业的结构向内容产业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文化内在需求的张力不仅推动科技的持续进步还加速推动着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这种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整体进步,并不断呈现出新的创新形态和文化业态。

当前,作为世界技术革命领头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虽然还会有类似iphone产品的不断创新,但这些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构架式创新、集成式创新,而不是实际路线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在下一轮新的世界技术革命出现之前,集成式、整合式、构架式创新主导阶段,文化与科技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式反馈式关系、 ,形成双向互动循环式协同创新的过程。

4.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1)科技创新发挥“杠杆效应”。从演化轨迹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创新文化内容和形态,推动文化发展与演变。

(2)文化发展创造“泉涌效应”。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人类虽然也是动物,但却是唯一具有长远思考能力的动物。有了这种思考能力,人类才能超越自身器官的物性功能去改造(和适应)自然,调整(和[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创建)社会,这种改造和调整的痕迹即表现为人类在其外部世界的文化成果,因此,文化发展通常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思想源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共振效应”。当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时,文化与科技融合将极大地提升原有文化的新魅力,催生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当文化繁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向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呈现出良性的循环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分析框架

1.要素耦合互动模型。沿着上述脉络,未来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不仅强调某一产业、技术的集聚或应用而是更强调不同要素在一定空间内能否形成循环生长的有机过程, ———深度融合强调的是在相互对接的基础上,科技型与文化型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彼此新成长路径。因此,构建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可以较好地阐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模型构建的逻辑起点是:打破传统科技、文化的领域概念,在一个城市或载体落地的技术、项目、产业都可以分解为融合发展所需要素的外生性导入;创新融合发展生态,各类要素集聚的目的也都在于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地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生长。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不同圈层,要素导入发挥的能效和作用是不同的;按照融合生长路线,分别提供关键服务和品质的要素同样不可或缺。

图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要素耦合互动模型

基于这一框架,文化与科技最初的融合,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以及展示交易服务能力等核心要素的驱动(第一圈层),使特定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够在部分的文化产品、创意中得到具体化体现(第二圈层);通过产业对外部资源、政策制度,包括科研机构、产业资本院校及文化企业等要素进一步带动吸引、 ,又激发新的融合功能导入诉求———融合发展带来的大量外生性要素;要素集聚则基于能够为要素进一步生长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成长的有机过程。良性循环能否形成持续的发展优势便取决于不同阶段和类型所集聚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对传统科技与文化融合机理的拓展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强调要素的互动融合;二是考虑要素植入和融合的动态时序;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逐步从二维变为三维。从这一框架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取决于从历史演变脉络中梳理出促进两者融合的关键要素。

2.国内外大都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伦敦, 、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找准关键要素,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一是根据城市自身禀赋和特征,决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路径;二是把文化与科技融合当作互动渗透的过程,摈弃技术工具简单的机械嫁接;三是强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不断创造各类人才互动的机会,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

在国内大都市中,北京立足首都的文化与科技资源优势,采取“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撑体系, 、 。深圳则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驱动、服务平台支撑、展示平台互动的产业链式文化科技融合格局。深圳拥有大量中小型文化科技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 “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扮演着积极的主体地位深圳文博会等关键平台则充分引导文化与科技发挥“1+1>2”的融合溢出效应。

三、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主动性

缺乏自觉性、主动融合的创新太少、也不知道如何融合,这是目前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上海文化与科技缺乏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有: 1.产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一旦分散,就难以形成能主动引导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深度融合的溢出效应。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来看,上海各领域可谓“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十大行业也是“行行是重点,但行行不突出”,各区县对应该重点培育和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仍然相对模糊,缺少一个统

一、权威的产业导向手册。缺少清晰的产业导向和领域聚焦,便无法吸引各类技术创新立[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足市场需求形成合力。

2.协同创新动力缺失。当前,互联网、3G通讯、数字电视、云计算平台等技术已经成为相关文化产业链融合的重要经脉,但上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自觉,难以协同发展。从宏观层面看,融合服务平台和相应的支持激励政策缺失,针对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从微观层面看,文化和科技企业相对独立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加之缺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跨界人才相应的投融资及市场机制环境不健全,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困难重重。

表1 上海高科技产业门类及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序号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 1 新能源 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

2 民用航空制造业 建筑设计 3 先进重大装备 咨询服务业 4 生物医药 文化及创意相关产业 5 电子信息制造业 广告及会展服务 6 新能源汽车 工业设计 7 海洋工程装备 媒体业 8 新材料 休闲娱乐服务 9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3.产业属性错位。纵观上海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见表1),不难发现,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之间存在错位和不匹配,重点产业领域之间缺乏有机关联。如:政府在文化企业的研发等环节给予了一定扶持,而企业往往更需要在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关键性支持;科技企业的需求则恰恰相反。由于注重研发而缺少对市场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充分激活,导致文化企业科技投入难以发挥催化剂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复合型人才,如果缺乏这类人才,产业发展也就很难谈得上跨界融合。随着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入,既掌握高新科技又熟悉文化发展规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文化与科技融合快速[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发展的一大短板。

1.文化与科技行业鸿沟逐渐加深。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行业间的鸿沟逐渐加深,各专业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导致相互之间融合困难。

2.人才培养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却很少开设相关的专业。除了专业设置与用人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高校自身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科研选题等方面也存在着忽视艺术科技、忽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倾向。以动漫产业为例,上海普遍存在动漫产业人才“荒”,普通技术人员的人才缺口就达到3000~8000人左右,而FLASH动画设计师、高级3D动画工程师、插画师、动漫制作后期剪辑工程师等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双高”的人才缺口则更大。

(三)文化与科技创新成果交集少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但是,目前上海的自主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1.创新理念少。尽管上海在文化创意发展方面是先驱城市,但现有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理念上没有质的突破,无法形成持续的创造力。如创意产业集聚区自有品牌非常稀少,产品设计跟风,严重缺乏原创性。

2.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应用仍显不足。在产品发掘方面,目前国内基本以跟踪国外的技术创新为主,自主原创和二次创新不足。其原因不仅在于创新理念少,还在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使得很多创意成果不能产业化,无法创造价值。以动漫行业为例,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本土应用水平不高,使得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使有好的创意,也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转化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3.官、产、学、研对接薄弱。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需要大量的创意主体(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创意策划人等),以及由政府、企业、学校等组成的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服务的社会有机系统。但是,目前上海在科技成果与[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文化创意“无缝对接”方面仍然缺乏形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扶持一体化的完整体系。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数量激增、规模拓展、影响扩大的发展态势,但大部分集聚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系统对接模式,后劲乏力,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4.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尽管上海已将知识产权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来加以建设,但在国内大环境影响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维权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载体空间缺乏

1.缺乏空间集聚。从产业机理上分析行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缺乏集聚,将难以形成促进文化与科技产生有效匹配的溢出效应。北京、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如,2010年北京海淀、朝阳、东城、西城4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分别为2842.78亿元、1625.51亿元、899.07亿元和510.42亿元,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85.7%,特别是海淀区,几乎占到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大量的产业项目、金融机构、人才资源汇聚在中关村等标志性区域,很容易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相反,上海具有政策优势的区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却不明显,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虽然科技和资本汇聚,但发展之初甚至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产业发展导向和空间上的错位,使得文化和科技在服务、需求、信息等方面很难实现空间上的“耦合”。

2.缺乏展会活动等平台。上海缺少类似北京文博会、北京文化投融资论坛、深圳文博会、杭州动漫节等推动文化与科技实现对接互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现有的相关展会在规模能级交易对接上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北京文博会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在强化交易功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投资合作与文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如何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新体系、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圳文博会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它分为展览交易、项目投融资、拍卖等板块,汇集了[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最优秀的文化企业及其产品,成为全球中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之一。这种高级别、超规模的展会,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作用十分显著。

(五)众多扶持政策难以实现共享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最终需要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突破,甚至需要发生重大变革。从梳理国内主要城市最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际情况看,上海并不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微观主体与宏观导向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仍主要聚焦在陆家嘴金融城、综合保税区、创新驱动(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和政府管理等5个方面,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相关的金融机制和政策改革创新尚未得到充分关注。这种产业和政策指导上的错位,也进一步导致目前上海市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版权交易中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功能平台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四、对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建议

(一)总体思路

1.营造氛围。积极打造为各类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及文化科技活动提供展示、合作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机会“让科技发现文化,让文化找到科技”,构建文化与科技互动融合的项目、人才、产业、企业等资源整合网络体系;注重开发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硅谷”地带,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富有灵感”的区域。

2.落实主体。各类兼具科技和文化属性的企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体,也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微观基础。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要扎扎实实地落在有效主体上,包括引导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中小企业发挥市场灵活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发挥示范效应等。

3.聚焦载体。聚焦产业基地和重点载体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集成性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及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4.明确本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到广播电视、新闻[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出版、文化艺术、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多个门类,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要重点关注数字内容相关产业、文化装备相关产业以及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3个领域,率先培育出一批在网络游戏展览展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具备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

(二)对策建议

1.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特别要注重产业链与价值链在产业运行中的互动与统一,以及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因此,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提升和重组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必须突破核心环节,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强化成果应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1)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有4种力量在驱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青少年文化消费数字化、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数字化、文化内容数字化、电信技术数字化。其主要产业模式包括娱乐体验模式、延伸产业链模式、平台模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模式、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营销模式等。可以说,谁抓住了数字化,谁就赢得了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聚焦“眼球型”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对中国本土时尚文化的引领,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扶持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创新发展,把上海打造成中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

2.探索张江扩园,将重点文化创意集聚区(园区)纳入示范区范围。

(1)物理拓展。目前,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尚未同其他散落在城市各个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充分的耦合,“重科技,轻文化”、“科技园区多,文化园区少”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明显制约。建议逐步将全市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鼓励园区之间实现多元化竞合发展。

(2)内外兼修。一是练好内功。通过园区对接实现资源整合,依托核心载体,整合产业链,实现“环境、技术、资源、人才”等整体(主体、客体)营造。二是练好外功。积极争取通过部市合作等手段,谋求政策共享。国家级高新区享受[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的部分政策,市级高新区可参照执行;上海出台的各项政策,原则上适用于本地所有园区;鼓励上海各区县出台适合各自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附加政策。 3.发挥区县积极作用,通过重心下沉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离不开各区县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激发区县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活力,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也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融进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杨浦区由“兆联天下”、复旦软件园携手徐汇软件基地发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产业联盟集群,不仅是对园区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园区主动服务、专业服务、个性服务、加速服务功能的升级。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区县的积极性:

(1)优化调整市区财税体制,通过专项资金下放区县等方式,做实融合工作。完善市区财税体制是调动区县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后,中央和地方财税分成比例有可能出现调整,市区财税体制也必须做相应调整。如优化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结合融合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建设,加大市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调整税收的分享办法。对区县开发产生的税收,市区分成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区县倾斜。

(2)鼓励区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借鉴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模式,在各区县开展“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选与挂牌活动,通过改变考核办法等手段,突破 “条线分割”、部门脱节等瓶颈,促进区县各类科技园区扩大成果产业化。

4.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把文化推向市场,不仅要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来生产,更要按照一般商品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生产,适应最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传播。从这一角度出发,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需要培育和引进具有世界影响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努力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树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技品牌。

(1)开启文化与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评选等活动。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紧紧抓住行业“龙头”,全力扶持一批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2)推动上海大型国有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术、数字娱乐等领域,要集聚一批具有较强“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有企业,鼓励以上海电影集团为代表的电影制作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竞争。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承担起在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的扶持、引导作用,又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5.营造氛围促进消费,提高文化与科技互动率和公众参与率。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提供实现互动的空间,需要引起公众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1)倡导综合开发经营,确保企业、人才、公众、市场等有更高的互动和参与率。要大力发展技术中介产业,使更多的发明创造成果产业化;通过政企联动,有效推动文化投资项目管理的完善;推进项目综合经营,推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互动合作,挖掘市场潜力。

(2)探索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文博会,营造消费市场氛围。积极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活动,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支持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手段,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消费。

(3)加大对通用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文化产业通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企业、司法、行政等部门适应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对法律、交易、金融等服务领域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终身学习社会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定适合本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政策。 6.搭建平台扩大影响,塑造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核心特色。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产物,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部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要以新兴业态发展赢得文化产业竞争核心优势。

(1)创建上海“世界级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创新中心”。从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看,当国际大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居于世界一流地位并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之后,通过打造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激活城市的文化底蕴,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向高端化、创意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就成为了这些城市的不二选择。10多年来,上海已建成不少地标性的文化创意园区,但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上海应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布局调整,全面提升上海科技、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上海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上海文化辐射力和城市软实力。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2)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重大国际性赛事和活动。随着迪士尼、东方梦工厂等项目落地,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领域,通过升级浦东创新论坛等方式,策划若干世界级的论坛、展会,或可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助推器。 7.筹划组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等的趋势建议,筹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应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通过集聚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建立新型运行机制,该研究院应具有技术研发、行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不同于现有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强调打通“文化艺术大师”与“科技领军人物”长期以来“隔行隔山”的典型通病,聚焦面向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8.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扶持政策共享化。结合各园区载体纳入张江科技创新示范区工作的推进,积极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能够享受、申请科技类诸多投资、税收、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加强对优势文化与科技融合行业和重点融合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直接融资,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保险市场,改进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科技产业领域,支持有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基地与上海版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对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繁荣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扩大服务半径。 责任编辑:王新建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参考文献:

[1] 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 [2] 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 [3] 匡跃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 [4]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R].2012-08.

[5] 汪振军.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J].创新科技,2008(8). [6] 王英.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J].兰州学刊,2012(5). [7] 文化部文化部. “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R].2012-09.

[8]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J].艺术百家,2011(1). [9] 吴天勇章可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J].政策,2013(1). [10]习牧歌.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J].中关村,2012(3).

[11]解学芳.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12]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R].2012-09.

[14]钟荣丙.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7). [15]周武.上海文化的三重构造[N].文汇报,2013-01-21.

上一篇:医务科主任述职范文下一篇:优秀的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