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河南高考替考事件透视

2022-12-27

一、事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014年6月17日, 央视曝光了河南、湖北两地不法分子串联作弊, 组织、雇用在校127名大学生为今年高考生“替考”的新闻。节目报道了有人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枪手组织中的“李老师”开出了充当高考“枪手”的价码———考上二本两万, 一本三万, 重点一本五万, 如果考上了全国名校, 酬劳还可以商量。[1]而为了消除各位高考枪手的风险疑虑, 李老师承诺了高考进场查验身份的每个流程, 他都会安排妥当, 并表示只要买通了主监考, 这些都不会出问题。

此次大规模替考事件的发生不仅造成了高考的秩序的失序, 而且还激起了民众心中强烈的不公平感, 因为高考一直以来都充当着社会流动通道中较为公平的角色。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此次事件的发生呢? 这些行为者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笔者将在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下来探讨此次替考事件的行为动因以及替考事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

二、社会交换理论介绍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该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 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 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霍曼斯认为, 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都是心理学的解释。他认为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 并提出了著名的“理性命题”即“在对两种行动之间进行选择时, 人们会根据当时的认识, 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的增强, 其结果的总价值也会增大的行为。”[2]用一个数学公式则能形象地概括为: 行动 = 价值×可能性。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就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3]在他看来, 人类行为要成为社会交换,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获得的目标;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3]同时, 社会交换必须经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或冲突”四个阶段。

三、高考替考事件的动因分析

此次大规模的高考替考事件不是某个单一的要素或单个行为主体所促成的, 这是一个多方主体共同运作的结果, 这至少涉及两大核心主体即替考枪手和考生家庭。正是由于这两大主体“各取所需”, 通过利益交换才“造就”了此次事件。

( 一) 替考枪手动因分析

在此次替考事件中, 就大部分替考枪手而言, 他们多为学习成绩优异且急需用钱的农村大学生, 因此追逐经济利益构成了他们作出选择“替考”行为的根本动因。在丰厚报酬的吸引下, 他们也乐于用学识交换金钱。

1. 利益驱动: 参与替考所得报酬远远多于平时做兼职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行为之所以发生, 就是因为行动者期待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报酬。因此, 那些能提供给别人报酬的人易受到他人的吸引, 而且报酬越多、越难以被替代, 那么他的吸引力就越强烈。就大部分替考枪手而言, 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 如果他们选择做一般性的兼职, 每个月最多只能挣些零用钱。而此次参与替考所给的报酬至少是1万元, 这1万元对于一个较为贫困的农村家庭而言, 至少是需要父母花费近半年的时间才能赚到的钱。所以在枪手组织所提供报酬的吸引力远远强于其他兼职工作的情况下, “枪手”更易于与枪手组织发生交换行为, 参与高考替考这一行动。同时, 布劳在讨论社会交换的形式之前, 还区分了两种社会报酬类型, 即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枪手参与高考替考, 不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而且如果替考成功、成绩又理想, 那么他们还会获得好友及家人的称赞。这样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就可以同时兼得。

2. 行动概率: 参与替考的所得报酬价值高, 行动的可能性就较大

在霍曼斯构建的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中, 他总结出了“理性命题”, 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 行动 = 价值×可能性。霍曼斯认为, 人们在一定意义上是理性的。当等式右边的价值最大时, 在各种选择面前, 人们往往倾向于那些导致等式右边价值最大化的行为。[2]枪手组织提供给替考枪手的巨大报酬价值那是毋庸置疑的, 唯一让替考枪手们担心的就是被抓的风险性。但是, 由于枪手组织对枪手们所做的已做了多年的代考服务, 都没有出过事的承诺, 和对他们即使没能成功进入考场, 也能得到一万块钱的辛苦费的保证, 使得替考行动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同时再加上替考行动前, 枪手组织和考生家长所做的能“以假乱真”指纹膜、准考证等硬性工具, 以及考前的重金铺路, 层层关系的打通, 更加使得这次替考行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 作为一个理性人, 在行动的价值和可能性都比较大的情况下, 会选择从事该行动。

( 二) 考生家庭动因分析

在此次替考事件中, 找替考的考生家庭一般也多为“有钱人”或“当官的”, 他们有可观的经济资本, 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较广的社会关系网。但是他们相对缺乏文化资本, 其子女无法通过自身的能力获取较高的分数, 而文化资本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显得越发重要, 因此他们就选择了通过非制度化交换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1. 支付能力: 能够提供给他人所需要的报酬

寻找替考这一行动直接涉及到两个行动者, 即考生与“枪手”, 作为行动的双方受利益的驱动彼此各有所需。对考生而言, 在河南好大学较少、高考竞争又激烈的背景下, 其自身又不具备通过考试所必须有的过硬的文化知识资本, 但其却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 并且他也期望获得某些文凭的认可, 所以他们需要寻找枪手来实现他们的期望。而作为一名“枪手”, 由于自身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而自己又缺钱, 但是其具备通过考试所必须有的文化知识资本。所以他们二者可以相互提供报酬, 而且这些报酬对于双方来讲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他们就选择“互换”的方式来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

2. 收支效益: 通过替考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所付出的成本

社会交换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就是: 第一, 所有行为都是由报酬和代价所驱使的; 第二, 大部分人际互动是由有价值资源交换所构成的。[3]在大部分中国民众心中, 高考就像是“跃龙门”, 一旦跳过去了, 那么改变命运的机遇就会有很多, 若跳不过去, 那改变命运的机遇就会很少。因此, 对大多数考生家长而言, 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次“跃龙门”的机会中能大翻身。所以, 对家里有钱、有势且又期望获得文凭认可的各位考生家长来说, 只要他们打通各层关系, 将被抓的风险降到最低, 那么他们就会认为现在所付出的远远不足以和孩子未来的受益相比。因此, 他们就会果断选择替考行为。

四、替考事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

此次替考事件的披露, 揭开了枪手组织、考生家庭以及监考老师之间隐秘的地下腐败利益链条。其中, 权钱交易的“明码标价”, 让替考事件成为了从物色枪手到摆平监考再到出事兜底的“一条龙服务”。为此我们不得不惊叹, 在杞县这样一个小县城里, 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之广之强。

首先就枪手组织而言, 从事该行业已有三年, 而且从未出过事。这三年的成功代考服务, 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巨额的利益, 而且还有巩固的社会关系网, 这也使得他们深知该行业的潜规则, 几万元即可打点一个考场, 买通监考的各个环节, 即使出了事, 也可以找关系解决。

其次就是考生家长, 他们一般多为“有钱、有权者”。当前社会, 各种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观念已成为一种自觉, 深入人心。而既然社会上有代考市场的存在, 本人又有这种需求, 那么在能给自己带来回报的情况下, 为什么不冒一下险, 完成交换, 实现目的呢。

最后就是监考老师。由于互惠是交换固有的属性, 既然监考老师收了别人的钱财, 那么他们就要为别人办事。所以在考场中, 他们即使发现了破绽, 却依然保持视而不见。这也是正所谓“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

当然, 枪手组织、考生家长、监考老师这是一条非常显而易见的腐败利益链条, 但是仔细想来, 这条腐败利益链条上绝非这三人那么简单。首先, 找替考的一般都是县里的有钱人或当官的; 其次高考考场监考老师的分配名单是在开考前半个小时才公布的, 那么考生家长及枪手组织是怎么行贿的, 这其中又涉及多少监考老师呢。所以在这条利益链条上, 绝非几个简单人物就可以完成的, 其后必有一些握有大权者的操作。而针对替考事件背后的这一相对封闭的社会关系网可用图1表示。

摘要:此次河南高考替考事件的披露, 不仅反映了高考考场秩序的失序, 而且还揭开了枪手组织、考生家庭以及监考老师之间隐秘的地下腐败利益链条。就此事的发生, 笔者将以社会交换理论为视角, 具体分析“枪手”与“考生家庭”这两个行为主体参与替考的动因, 以及替考事件背后的社会关系网。

关键词:高考替考,社会交换,社会关系网

参考文献

[1] 河南查实高考替考生127人替考大学生将开除[EB/OL].http://finance.cnr.cn/gundong/201406/t20140618_515680411.shtml.2014-06

[2] 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范伟达主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238.

[3] 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李国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2.5.

上一篇:新型靶式流量计的研究下一篇: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