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现代博物馆范文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曼哈顿中城繁华地段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现当代艺术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最某种名机构之一。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回顾它过去70年间,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经历的变化,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技术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的努力。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成长变迁,也是当代艺术之都纽约特有的商业文化的再现。

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

历史编辑

博物馆建于1929年夏天,当时由三位女士 Lillie P. Bliss,Mary Quinn Sullivan,Abby Aldrich Rockefeller共同创设,并将此馆开放给公众参观,同年11月8日正式开幕。营建和收藏品管理主要由Rockefeller家族财务支持。1940和50年代的背后赞助者,就是Abby Aldrich Rockefeller的儿子Nelson Rockefeller,他亦曾称此博物馆小名为“妈妈的博物馆”。该馆成立之时,纽约的其它博物馆尚未致力于收藏现代艺术作品,就连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馆作品,也只有收藏家赠送的八件油画与一件素描,第一位馆长Alfred H. Barr, Jr将开馆作品安置于曼哈顿海克薛大厦的暂时馆址(含办公室在内只有六个房间),首要之事便是寻找永久而够大的馆址。

在1929年到1939年间,现代艺术博物馆迁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馆址安居。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物,在当时是由建筑师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的,外观具有典型国际风格的水平与垂直线条。

第二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大连现代博物馆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走进大连现代博物馆“历史记忆——照片

中的大连”

一、实践目的:对于此次近半个月的寒假实践,尽管时间不长,但从中收获颇多。我

觉得本次寒假实践的目的如下:

1、通过参与寒假实践,更多的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工作。

2、想通过本次寒假实践工作,了解当前会展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以后进入这个行业作好充分的准备。

3、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更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

4、培养自己的社会文化底蕴,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实践内容:放寒假后的几天里,我带着相机来到了位于大连星海湾广场的大连现代博物馆来进行实践学习。

参观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参观由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旅顺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承办的“历史记忆——老照片中的大连”。并且利用手中的相机来记录这次参观学习。

这次展览的旅顺博物馆馆藏老照片是20世纪十至四十年代拍摄并保存至今的,这次共展出老照片93张老照片,内容分为“以港兴市的近代大连”、“风情各异的大连老街”、“不屈服的城市建设者”、“多元发展的城市文化”、“已经消逝的历史印记”五个单元组成。通过这些展出的照片以及管内的介绍,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大连的建市、城市近代化进程的起点以及当时大连旖旎的风光;大连点滴历史的老街区;保持着自己固有传统的城市建设者们;多元文化孕育出独具特色、兼容并包的大连文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已然消失的历史印记等。它展现了大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展览第一单元——“以港兴市的近代大连” ,大连港湾和岛屿众多,大小港湾达30多处,总面积超过10万公顷。许多港湾具有湾深港阔、不淤不冻、风平浪静等优点。旅顺和大连皆为深水不冻港。正因为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大连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同时也开启了大连城市近代化进程。这一单元从海港码头和城市风光两个方面讲述了拥有得天独厚地理环境的大连的建市,及其城市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并展现了当时大连旖旎的风光。

展览第二单元——“风情各异的大连老街”, 由于历史原因,大连市留有众多极富特色的“老建筑”,这些记述了大连点滴历史的“老建筑”相对集中,成片分布,相邻建筑物的建筑风格相近,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大连老街。 展览第三单元——“不屈服的城市建设者”,二十世纪

二、三十年代,为了满足城市建设需要,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关内涌入。这些“闯”入大连的劳动力同本地居民一起成为大连城市真正的建设者。本单元从居住、劳作、生活、节庆等四个方面充分表现了这些做着苦力,居住在脏乱的环境中的城市建设者们,虽然受着奴化教育,却仍保持着自己固有的传统。 展览第四单元——“多元发展的城市文化”,由于地理、历史原因,大连地区的文化受到我国东北文化、齐鲁文化、唐山文化,以及俄国文化(城市广场文化)、日本文化的影响。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中,孕育了独具特色、兼容并包的大连文化。

展览第五单元——“已经消逝的历史印记”,新中国成立后,大连在消除殖民文化影响的同时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一部分年久失修,失去保护意义的老建筑就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本单元分桥梁、建筑、公园、厂矿四部分记录了这些已然消失的历史印记。

三、实践总结:

通过参与本次寒假实践,我从中学到了东西,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等宝贵的知识,同时还锻炼了我摄影的技术。这次“历史记忆——老照片中的大连”展览,不仅让我们见证城市发展的历史遗迹,增强了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而且通过这次展览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回顾历史,呵护城市的重要意义。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总结和体会。

1、摄影技术有待提高。由于各方面原因,进入大连现代博物馆后,看到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从这些照片中我学到了一些摄影方面的知识:比如拍摄时选取场景的角度,选取多大的场景更合适等等。这促使我更加迫切的想要加强自己的摄影技术。

2、展区的布置以及展区内的艺术作品。我在这几天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展区的参观学习,学习到了一些如何进行展区的布置。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展厅,大连现代博物馆的展厅呈S型迂回的风格。展区的合理布置然前来参观的人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好奇来观看这次展览。展览的内容随着大连发展的趋势和内容,沿着展区S型的展厅循序渐进的向来访者展现,就像叙述一个故事那样有条不乱。展区内不仅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遗留的摄影作品,还有很多现代艺术家和学生的雕塑作品和动画短片。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同时还该我带来了很多动画方面创作的灵感与素材。

3、会展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再不仅仅是满足物质上的需求,而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因此就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实践的几天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大连现代博物馆举办了许多像“历史记忆——老照片中的大连”这样的活动,并且自己也亲自参观体验,并且学习。

四、实践体会:

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中,通过参观由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旅顺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承办的“历史记忆——老照片中的大连”,我不仅在摄影方面,展陈设计方面,以及自己的动画专业方面,进行了体验实践学习,还有对家乡大连政治历史经济发展等更加全方位的了解体验和学习。

总之,在这次寒假社会实践中,不仅更多的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实习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工作;了解当前会展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以后进入这个行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学习更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最后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会文化底蕴,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篇:走进博物馆——参观自然博物馆

今天,我和妈妈、哥哥一起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

我们先看了恐龙化石、昆虫化石等馆。在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志愿者导游,导游阿姨给我们详细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煤炭是不可恢复的资源,最早的猪,古老的大象,还有我们应该保护现在已经很少的动物,如老虎、鹿等……

因为有导游阿姨,这是我在自然博物馆看东西最多最认真的一次。等到我们要回家时,我都走不动了,到饭店的后,吃了一大碗牛肉饭,感觉真香呀!

北京西城区康乐里小学一年级:李昊瑄

第四篇:【博物馆】京城八大特色博物馆推荐!

位于北京怀柔杨宋镇的老爷车博物馆,虽然顶着个高大上的名,却委身一个废旧的厂房里,装饰与布展也只能说朴素大方。但“一汽”领导来这里参观,临别时给馆长雒文友留下一句话,“老雒,北京、上海的汽车博物馆虽然都有政府数亿元的投资,但是和这些巨头相比,你这里只是环境差了点,藏品的水准两家加起来都赶不上你。”从前北京市长彭真的座驾“嘎斯69”到全中国型号最全的红旗轿车,近百辆珍贵的老爷车是老雒自信的底气,同时也让这位曾经的大企业家散尽万贯家财,如今只以自行车代步。在雒老爷子的博物馆,几乎将国产汽车的全部品牌、全部型号收集齐全了,国产车与进口车的比例大约为一半一半。藏品中分量最重的一款,是一辆红旗CA70老式阅兵车,当初西哈努克亲王、铁托来到中国,都是乘坐这辆车进行仪仗检阅的,“你问值多少钱,我不好说,可能我白送给你,你还觉着占地儿呢。”而另一款北汽“东方红”轿车的收藏经历最为曲折。当初老雒看上这辆东方红,拥有这辆车的原单位知道这车的稀少和珍贵,多少钱都不转让。当时老雒还住在承德,隔三差五就进京一趟,帮这家单位的领导、同事墩墩地、倒倒水,“下海前我是给首长当勤务兵的,干干老本行也挺好。”最终诚意打动了单位领导,这辆东方红才成功归于老雒名下。 怀柔区杨宋镇凤翔一园19号

上苑艺术馆:专营“国际艺术驻留”

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700平方米;可对外展出的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对外接待食宿部份总面积:约3100平方米;

上苑艺术馆(桥梓艺术公社)是由二十一个原创艺术建筑、梁思成方案陈列馆、文学会所、美术展览厅共同组成。从2000年开始,发起人程小蓓与一群诗人、作家、美术家、建筑设计师在北京的北边燕山脚下寻找、策划组织、设计到动工建设,历时七年,于2007年底落成。

所有建设资金没有商业投资、没有政府投资,全部资金来源于艺术家自己筹措,以及一部份社会艺术爱好者的捐赠。

国际驻馆创作计划(艺术驻留):在美术、建筑、文学诗歌、音乐、舞台剧、影视等不同门类里,每年组织和选拔全球的优秀艺术家30名左右,进行驻馆创作。同时创建上苑艺术馆的“上苑艺术批评”作家群,让他们与驻馆艺术家一起成长。这个计划将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上苑艺术馆的艺术家们将成为一股不能忽略的艺术力量,最终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怀柔桥梓沙峪口-艺术公社&上苑艺术馆

叁艺术博物馆:藏传佛教遇上宫廷艺术一座博物馆,看的不仅仅是馆藏,藏馆本身就是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万寿寺,600年的历史沿革,不仅是皇家指定的佛事祈愿场所,也是唯一一个菩萨地位比佛还重要的寺庙。而今,这里更是作为艺术博物馆,让这座存于世间500余年的皇家禁院,集行宫、寺院、园林的精华于一身。建于明代万历五年的万寿寺,正逢在藏传佛教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明清佛像艺术珍品展》按佛、菩萨、上师、佛母、本尊、护法等几大类别集中,展现了明清时期藏传佛造像不同类别的精品文物。馆藏之宝是一座明代永乐年间的铜镀金四臂观音菩萨像,集合了藏传佛教与汉族艺术的经典。造像结跏趺端坐在双层莲花座上,主二臂双手在胸前双手合十,余二臂一手于左肩持莲花,另一手于右肩持念珠。在台座正前方阴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款识。菩萨是印度梵语“菩提萨埵”的音译简称,意译为“觉有情”,在佛教诸神中地位仅次于佛。巧的是,博物馆作为皇家庙宇期间,与三位女性脱不开关系:万历皇帝的母亲李贵妃、乾隆的母亲慈宁皇太后,以及慈禧太后。这三位权倾朝野的女性,因为信奉佛教,她们的形象也总比拟为菩萨转世。

海淀区万寿寺东路119号

肆国家动物博物馆:这里才是真正 的“万牲园”北京哪儿动物最多?动物园呗!还真不对,那在哪儿?你还得再往北去,在奥林匹克公园西侧,到亚洲馆藏数量第一的“动物园”来。这里光蝴蝶就有2200多只不重样。 这座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的博物馆,别看知道的人不多,但大隐隐于市的它来头可不小。它的身后就是拥有80年历史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背靠着这棵大树,里面有意思的东西自然不少,馆藏的标本超过500万号。这么多的标本,几乎囊括了动物界!而能够展示的标本也有6000余号,保你看上一天都不能逐一看完。进了大门就是一个下沉大厅,大厅的顶部悬挂着一种海洋世界中最大的动物——长达24米的蓝鲸的骨架模型。地下一层是无脊椎动物展厅,地上二层是奇妙的昆虫世界。在这里能看到色泽鲜艳的“会移动的宝石”——甲壳虫,多姿多彩的“夜之精灵”——蛾子;凶猛的捕食性昆虫虎甲、螳螂、齿蛉、胡蜂,温文尔雅却置其他动物于死地的寄生蜂、寄生蝇;伪装植物枝叶的竹节虫、螽斯,善于警戒恐吓的蜡蝉、蛾子、食蚜蝇……每种昆虫都被整齐地陈列在展示架上,放眼望去十分壮观。昆虫展厅旁边的蝴蝶谷更让人仿佛做了一场瑰丽的蝴蝶梦。如何正确区分蝶与蛾?蝴蝶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蝴蝶的雌雄之间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吗?世界的蝴蝶有多少种?中国有哪些受保护的蝴蝶?这些问题在这里均能找到答案。展厅还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蝴蝶标本15科2200多种以及各国的国蝶10种。凤蝶、斑蝶、环蝶、绢蝶,每一种都五彩缤纷,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奥运园区内

伍皇家菜博物馆:浩浩大器,荡荡大气作为举世公认的美食大国,中国有经典的四大菜系,但更经典的莫过于集举国物力与才智的皇家菜。皇家菜当然得看帝都北京。位于西四环边的中国皇家菜博物馆,不仅吃的是皇家菜,品的更是皇家文化。这间以吃为主题的博物馆,1.5万平方米的楼面主要分皇家菜历史文化展示区、皇家菜品尝体验区、活态观光区。博物馆与菜馆搭配,不仅让人吃得舒心,更吃出门道。最具规模的莫过于膳宴的器皿。无论是灯火阑珊处还是歌筵灯影中,都能窥入杯盏之内。皇家菜不仅是餐桌上仿照皇家制法的御膳珍馐,饮馔美器、皇家礼仪一个也不能少。展厅中,仅一方青铜方就能体现博物馆设展的考究。作为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它的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作为礼器,它更是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这些器皿,个个都有说法。比如在周代,用膳时器皿的多少是严格按照等级划分。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绝不可逾矩。

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7号

陆古陶文明博物馆:片片残片,串起便是五千年收藏界多是文玩字画的大家,大到登堂入室的家具,小到只手可握的把件儿都有玩家,但在烂泥破瓦、陶土残片中寻找珍品的人却不多见,路东之便是其中翘楚。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收藏绮丽珍贵、品类繁多,不明觉厉者都以为其背后一定有巨大财团作为经济后盾,其实皆为馆长路东之一人所藏。古陶文明博物馆的收藏有三大品类——瓦当、彩陶与封泥。彩陶不必多说,是源于半坡文明、历史最悠久的国粹艺术;相对冷门的瓦当是古建房顶处的构件,用于椽头,有遮风挡雨、装饰屋檐的作用;而更为冷门的泥封是古人封缄文书、信件的泥团。 这些收藏门类虽然冷门,流通度小、可供学习的资源更少,但在路东之看来,从泥瓦中窥伺文明的印记,恰如拓开历史的一道缝隙,是最有意思的事业。譬如瓦当收藏,在旧年间本是文人墨客的挚爱,但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洪流中,逐渐沦为边缘,路东之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令瓦当收藏重拾昔日尊严。在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件汉代金乌瓦当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还是上过电视的“明星”。在当年央视《鉴宝》栏目的“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中还被评为金奖,很多观众不解,斗大的玉牛评不上,为什么一块烂瓦能得金奖?原来这块瓦当是汉武帝甘泉宫的重要构件,而金乌又是先民用以象征太阳的图腾,因此这块象征太阳的宝瓦才格外珍贵。而路东之六下长安见藏友只为求一瓦的经历,也是蛮拼的。

西城区南菜园西街12号

柒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捡出来的四合院活化石现在的四合院,不是大杂院惨不忍睹,就是私宅“谢绝参观”。想要找个保护得好的院子进去瞧瞧,真难。不过,好在还有这么个私人博物馆,“天棚、鱼缸、石榴树,老井、肥狗、胖丫头”,一样都不少。位于国子监街上的松堂斋博物馆,院子本身就是正统四合院的活化石,被专家评为全北京保存最好的四合院。

广亮大门门前一对元朝上马石,雍正年间一品文官团鹤祥云图案的台阶石,一对清光绪年间“丹凤朝阳”蹲腿压面石雕,东戗檐为乾隆年间“空城计”砖雕,西戗檐为乾隆年间“萧何月下追韩信”砖雕。门面四组清光绪年间木雕雀替,尤以西房檐下的“双喜双寿”垂花镂空木雕为甚。东房檐的“麒麟送子”也是精美绝伦。青白石大明鼓形麒麟门墩,大门上的楹联是“佛道儒邻里,真善美人家”,门当为明朝万历镂空双狮透雕,乾隆二十六年的门楼脊背二龙戏珠衬托出宅院的古色古香。 进了大门左右张望,门洞内就刻有明清文字砖雕“循规蹈矩”、“克家振声”、“东海升红”和“松竹梅”,还有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楹联一对。最为难得的是,大明万历年间带款的一对“钟馗捉鬼”的门神砖雕,1.6米宽、2.1米长的砖雕栩栩如生、完整无缺。

到了二进门,一点儿也不逊色。芭蕉叶纹柱础一套及房檐垂花头坨头为明清雕刻,屋顶菱角檐、脊背、脊兽均为清中晚期砖雕,攀枝莲雀替镂空透雕,精美的木雕影壁。油漆彩画的垂花门就是馆主收的北京门楼。在北京,现在仅存有两个垂花门,一个在眼前,曾被评为北京最有代表性的二道门。另一个在恭王府。再往里走,可谓是一步一景致,一寸一珍奇。 东城区国子监街3号捌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艺术麦田里的光影守望者谈论科技或许是当下最时髦的事情之一,但很多时候更快更方便更省力的东西到来了,并不意味着以前的东西就不再好,它们逐渐成为一种专属于某个时代的共同记忆。电影就是如此,3D、imax、巨幕、球幕,未来还会有更让人眼花缭乱的前缀,但对老式电影机拥有记忆的人却只会不断减少。总还有人抱着某种执念要去留下这点记忆,比如北京城东边、坐落在宋庄镇的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作为国内收音机和电影机领域内规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馆,这里的收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为惊人,仅仅是电影机这么个主导过影像史百余年的物件,博物馆里就有700多部。从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机,到2005年电影胶片时代结束,期间1890年到2005年的机器都有,甚至包括了最早需要用煤油做光源的机器,而拷贝更是多达几千部;收音机在博物馆里就更多了,3000多台收音机中囊括了早期的熊猫150

1、东方红,以及欧美等国家的珍品,许多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几台。

第五篇:博物馆人与博物馆的故事

北京168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点缀着大大小小130多家博物馆。中华民族文明的智慧结晶在这里展示,泱泱大国古老都城的神韵从这里散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游客到这里参观,光是“北京地区博物馆通票”就能发行8万册左右。

2008年是奥运年,我国及外国游客将蜂拥而至这座有着850年建都史的文明古城,除了观看奥运赛事,参观博物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博物馆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下面采访的这几个人物都与博物馆密切相关,通过了解他们,可以滴水见日地了解北京――

穆玉敏:想让世界了解中国警察

一本厚厚的《北京警察百年》陈列在北京警察博物馆内。这本讲述了中国警察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书,是中国第一部详细叙述中国警察的史学专著。书的作者就是在北京警察博物馆工作的穆玉敏。

第一件征集的文物终身难忘

穆玉敏是北京公安学校“文革”后恢复招生的第一期学员,也就是业内人惯称的公校20期的,当年她所插队的公社在近千名知青中选拔3人上公安学校,她有幸被选中。在学校她度过了20岁生日,生日礼物是第一套警服。

1977年结束学业后,穆玉敏当了燕山公安分局唯一的女片儿警,管理1300多户居民,5个治保会。那几年,她骑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型凤凰牌自行车,下责任区串户、入工厂、进学校,帮教青少年、开治保会、办案查线索。7年后,她离开派出所,到刑警队当了一名刑警,出现场、访问证人、审嫌疑人、化装侦察„„她说现在她还非常怀念当刑警的日子,那才是警察的真境界,有焦虑煎熬,更有酣畅淋漓。后来,年纪偏大了,她才到局机关坐办公室。28年的警察经历中,穆玉敏在基层一线干了23年,而且主要的警察业务她都实践了。

穆玉敏从小就特别喜欢文学,小时候就看比她大七八岁的哥哥从图书馆借来的小说。当警察后,她边工作、边学习、边写作。1984年,她的一篇散文第一次发表在燕山当地的一家报纸上,此后,她的文章常见诸报端,逐渐在全国公安宣传系统有了名气。2000年,她被从基层部门选调到北京市公安局,参加北京警察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在筹建博物馆期间,穆玉敏负责公安史布展的所有文字创作。从2000年5月开始写布展大纲、布展脚本、解说词等,到2001年8月正式开馆,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撰写文稿100多万字,后来又反复修改43次。从策划到具体操作,她都亲自过问、亲自动手。一次,因受到领导批评,穆玉敏睡不着觉,半夜女儿又发烧,丈夫值班去了。望着窗外正飞扬的大雪,忍了一天的委屈终于爆发了,穆玉敏对着漆黑的夜,放声大哭起来„„然而第二天一早,她又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投入了工作。

博物馆开馆之时,也是穆玉敏和同事们庆功之日。回忆起那段日子,太多的感慨涌上她的心头,过滤了所有的情感后,留在她心头的是沉甸甸的喜悦。她永远也忘不了征集上来的第一件文物,曾带给她怎样的心灵震撼:一顶本应是绿色的头盔,已被鲜血染成暗红色,上面还有子弹穿过的枪眼。这是民警曹付坤戴过的头盔。

1994年9月20日,正在值勤的曹付坤接到命令追捕歹徒。在北京东三环路口与歹徒的对射中,曹付坤倒在了血泊中,那天正是月圆之夜的中秋节。穆玉敏说,这第一件文物是那样沉重。子弹为什么能击穿这个头盔?原来这不是防弹头盔,而是防击打头盔。现在,这个头盔陈列在博物馆内的英烈纪念墙前,它在告诉人们:警察的生命随时都承受着牺牲。

特殊葬礼触发撰写警察史

到博物馆工作后,穆玉敏对警察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常看到许多参观者站在那用青铜铸造的“警魂柱”和那用400块取意浸透烈士鲜血的红砂岩雕塑的英烈墙前,肃然起敬,感动不已。英烈墙上没有一个完整的形体,也没有一张完整的脸,只是一双双眼睛、一双双大手。然而,它展示给世人的却是一个个完整壮美的灵魂。建国几十年来,北京平均不到一年就有一名警察牺牲,英烈墙是警察用鲜血铸成的。这一幕幕感动着穆玉敏,也激发着她的写作冲动。

触发穆玉敏立志写警察史缘于一次特殊的葬礼。1995年春,穆玉敏在北京周口店山里邂逅了北京市公安局离退休的一群老警察,他们在一个悬崖下,正在为20世纪60年代在这里跳崖的一个名叫靳新明的年轻警察补行葬礼。在靳新明死的那个年代,有500多名被错划成右派、坏分子、反社会主义分子的北京警察,被送到周口店山里植树造林,血气方刚的外线侦察员靳新明不堪忍受重压,跳崖一死了之。

这个迟到了40年的葬礼,使穆玉敏生出了一桩心愿,从此她用公休日寻找采访那些老警察,一段没有记载的历史被她一点点地挖了出来。从此,写作对她来说,不再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而是一种沉重的使命。

写作《北京警察百年》的艰辛令穆玉敏铭心刻骨,她几乎是一个人承担一个“史志办”所要承担的文字工程。无论盛夏酷暑、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为了寻找和抄录一条史料,或是为了找到一张历史图片,穆玉敏都要多次往返奔波,像蚂蚁啃骨头似的从书山文海中一点一滴地掘取所需的宝贵资料。从搜集和梳理大量的史料数据,再到灯下一遍又一遍地撰写和反复修改书稿,穆玉敏几乎放弃了所有公休日,割舍了一切兴趣和爱好,用去了除吃饭和睡觉外的大部分个人时间。

穆玉敏写这部书的唯一目的,是想为热爱的警察事业留下些什么。她说,警察是个英雄的队伍,对国家的忠诚是别的行业比不了的,没有战争的年代,警察的牺牲是最多的。身在其中,她听到、看到太多肃然起敬的故事,每每催人泪下。

目前,穆玉敏是中国作协会员。她独立出版的有散文集《生命,有种硬度》、长篇小说《欲念谋杀》、长篇报告文学集《苦难的价值是什么》、纪实文学集《限时逮捕令》、史学专著《北京警察百年》,内容全部是关于警察的。在警察这支英雄队伍里,穆玉敏像畅游在海里的鱼,吮吸着源源不绝的营养丰富着自己,点缀着大海的美丽。她说:“我希望能用我的笔,让世界了解中国警察。”

姚朔民:穿起无言钱币,讲述有形历史

――建世界一流的国家级钱币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原址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厦的地下室。2001年,随着国际交流的需要,上级领导决定对钱币博物馆进行扩建,新馆选址在前门附近,对原“北洋保商银行”和“大陆银行”两座大楼进行内部改造,姚朔民就是从那时起,负责博物馆的重建工程。

在博物馆二层一进门处,有一幅大型铜铸浮雕,画面上工匠们有的在把熔化了的铜水往铸模里倒,有的在用工具打磨刚铸好钱币的毛边,还有人在用手进行检验。这幅将中国古代铸币工艺浓缩在一个历史画面的浮雕,策划、设计、定稿,都是由姚朔民亲自负责的。

在钱币博物馆的大厅两侧,各有一面巨大的显示屏,左边一个播放着古代铸币的工艺过程,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古人制币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钱币文化;右边一个则以电脑游戏的形式,使参观者通过玩游戏,就可获得钱币知识。这种别出新裁的钱币知识展示,也是姚朔民设计的。

小小钱币映照历史

流连在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看到那一个个光滑润洁的小贝壳默默无言地躺在陈列柜里,仿佛时光倒退到几千年前――人类先祖们在辛勤劳作后,来到集市上,用他们怀揣着、手拿着的那一颗颗海贝,向卖肉的、卖杂货的人换回自己想要的食物及日用品„„那些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金属铸币,上面残留着被雨雪浸蚀、被黄土掩埋、被人手反复摩擦的岁月痕迹,看到它们,更使人顿生数千年恍如一瞬的感觉。

“公元前221年,秦皇统一币制,大量铸制外圆内方的‘秦半两’,这种货币因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遂为历代皇朝所采纳,此后沿用2000余年。”姚朔民谈起古钱币来如数家珍。来自大海晶莹夺目的贝壳,为什么会成了远古时期的钱币?王莽时代“一刀平五千”的钱币交换,印证着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宋朝钱币的多样化与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汇券又有什么“异曲同工”?在他眼里,这些陈列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里形状各异、材质不同的小小钱币,虽不是《春秋》《史记》那样的历史文献,但其存在本身,就在向人们印证着一部有形、有景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姚朔民举例说,比如宋朝的钱币很复杂,光从品种来说,就有金银、白银、铜钱、纸币等,还有很多铁钱。使用地区也有差异,江苏、安徽等许多地区多用铁钱、纸币,而北方多使用金银、白银。当你研究这些钱币的现象时,就会发现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是多民族政权并列的时代,由于战争、经济等特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才有了不同地区使用不同钱币的现象。由此可见,钱币与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上大学时,姚朔民就对古钱币有着浓厚兴趣。可能是学历史出身,也可能是天生爱好广泛,他总想探究小小钱币背后以历史为背景的发展规律。他认为,一个钱币背后有很多故事。从钱币制造的工艺上,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工业发展达到一个什么样水平,技术到什么程度。有些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往往觉得实物不如文献重要,而姚朔民认为,研究历史,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更全面。钱币博物馆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功能。

中国钱币文化吸引世界眼球

姚朔民介绍,钱币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陈列展览和研究功能。该馆收藏大量的古今中外钱币以及与钱币有关的文物,有些藏品属国内罕见。目前,中国钱币博物馆内珍藏着各种钱币文物30余万件,有河北遗址出土的金贝、安徽出土的十六印楚金板、汉代和田马钱、汉代摇钱树等,此外还有历代金银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各套人民币及金银流通纪念币等珍藏品。

姚朔民说,许多人以为,钱币博物馆只与专业人士或搞收藏的人有关,但博物馆在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了解自己国家钱币的历史,不仅有助于人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艺术修养,而且更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教育程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前,中国钱币博物馆是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的正式会员,不仅经常举行各种学术交流、学术研究活动,还与英、美、法、加、日等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机构保持着学术往来。2007年6月,维也纳艺术博物馆首次展出了中国钱币,在西方钱币学界引起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研究中国钱币多年,姚朔民总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钱币博物馆不仅要面对一般大众,还要代表国家面对专业人士,甚至国外同行。博物馆要向他们表明,中国的钱币博物馆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要让他们感受到中国钱币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针对广大市民,博物馆也要普及钱币知识,用最少的文字、最精练的语言,让人一看就知道展出的是什么。

57岁的姚朔民,现在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副馆长。他说自己退休前还有个心愿:希望能把中国银行馆建立起来。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对银行、金融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博物馆里展示的钱币只是物,是死的,只有通过银行才能使钱币流通起来。如果能把钱币的流通过程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展示出来,就会使钱币博物馆真正“活”起来。

张丽珍:保护好过去就是保护未来

“请问,建立戏曲博物馆主要是为了什么?”“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东西,我们有责任把它传下去。”面对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代表团的提问,张丽珍充满感情的回答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入梨园,方知春色如许

坐落在北京虎坊桥的湖广会馆,是一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清代古建庭院。迈入一个圆形小拱门,就见南北两边各有一座古香古色的红木小楼,这就是北京戏曲博物馆和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清末民初时,这里曾是名人荟萃之地,一些京剧名家常来此献艺。上世纪80年代,湖广会馆被多家单位和个人占据。据张丽珍介绍,为保护古迹,北京市政府从1992年起决定全面修复湖广会馆。1997年,戏曲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开放,这是北京第100座博物馆,也是北京唯一的戏曲博物馆。

张丽珍是1995年调到这里参加博物馆筹建工作的。她说,当时大戏楼的大幕本来应请专业人士设计,但为了省钱,领导把这任务交给了她。一连好几个星期,张丽珍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戏剧院所,看了大量的资料,一天到晚冥思苦想,终于设计出一幅既传统韵味十足,又有创新风格的舞台大幕。至今,这块明黄色的大幕已成为湖广会馆大戏楼的招牌。为了征集到好的展品,张丽珍和同事们费尽心血,一家一户地找单位或个人去做工作,说服人们把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共享。目前,馆中藏有“瘦云轩受贺图”“宫廷御用唱机”“中国四大名琴”等不少梨园珍品,许多都是来自私人捐赠。

戏曲博物馆的独特之处在于人们看完展览后,还可以坐在大戏楼里,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欣赏着丝竹古乐,观看着京剧名家表演。在这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本来对京戏所知不多的张丽珍,很快就被京剧那巨大的魔力吸引了。她废寝忘食地钻研戏曲知识,业务掌握得很快。现在已是博物馆副主任的张丽珍,仍每天担任讲解工作,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她总能给予最详尽的解答。

1997年,一位酷爱京剧的台湾老先生来馆参观,对张丽珍的讲解十分满意,临走时表示有机会还会再来北京。没想到第二年这位老先生真的又来了,而且还向博物馆捐赠了一张他珍藏多年的“广德楼戏班演出”旧账单。张丽珍回忆说,当时老人的一番话令她刻骨铭心。老人说:“这账单记载了梨园界的一段历史,把它捐给你们比我自己收藏更有意义。我相信,京剧艺术这一民族瑰宝在你们手里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张丽珍是69届的初中毕业生,最想上学的时候去了“广阔天地”。如今,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自学,她说,工作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总有新东西出现,这就使她非得不断学习不可,她很高兴自己忙得“没时间空虚”。为了弘扬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她想方设法组织各种专题展览。2007年5月,张丽珍策划了一个“戏曲脸谱展”,展览办得非常成功,受到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好评。让她感触颇深的是:“发扬民族文化艺术,最难之处就在于没有钱还要干成事。”没钱打广告,她就通过网络发布消息;为了征集展品,她挨门挨户去各个文化单位、社会知名人士家里借,从一无所有到最后荟萃了1200多幅珍贵脸谱。

工作,使我如此美丽

张丽珍爱工作的同时,也像所有的女士一样爱美,化着淡妆的她,总带着温文婉约的神态,着装上既时尚又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2000年夏季,她接待了一批来自台湾的“真善美妇女观光团”,这个团有十几个台胞,都是第一次来大陆参观。一看到张丽珍,领队的副团长就拉住她的手说:“你们看,谁说大陆的姐妹不戴首饰、不化妆?”她的话一出口,全团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都投向了张丽珍,异口同声地夸她漂亮,夸她穿着得体、气质优雅。面对夸赞,张丽珍坦然微笑地说:“我们都是女性,爱美是天性。把自己收拾得精神利落,既是对参观者的尊重,也给自己带来一天的好心情。我身边的女同事也都和我一样,化淡妆,戴项链、戒指是很平常的事。”事后,她对记者说:“那天为了接待工作,我的确作了精心准备。听她们夸我,我心里很高兴,但同时也感到痛心,两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她们对我们大陆却这么陌生和不了解。当时我就想,要尽可能多地向她们介绍我们这边的情况。”

张丽珍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京剧团的著名老生演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张丽珍丈夫常为她的工作出谋划策,是她学习戏曲知识的义务老师。为了普及宣传京剧艺术,她还把丈夫演出的剧照贴在戏楼墙上,她说:“如果要用别人的剧照,还要付肖像费,我们戏曲博物馆资金本来就有限,用我丈夫的可以不付任何费用。”有时周末休息,她丈夫还到大戏楼义务演出,张丽珍很骄傲有个在事业上能如此支持她的另一半,她声音里充满温情:“丈夫对我工作上的帮助和支持,是最让我感到温馨的事。”她还有个可爱的女儿在英国留学,如今已是法学硕士。张丽珍说:“我年轻时想上大学而实现不了的愿望,女儿都替我实现了,我真的很欣慰。”

目前,张丽珍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戏曲博物馆办好、办精,让它从中国走向海外。张丽珍目前正和90岁高龄的京剧研究家刘曾复老先生合作出一本配有英汉文字说明的《京剧脸谱梦华》。为此,她还在努力学习英语,她说:“虽然我年纪大了,记忆力差,但我想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时能用英语回答外国参观者提出的有关戏曲方面的问题。有句话说得好:珍惜民族遗产就是珍惜我们的过去,保护好过去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守着老祖宗留下这么好的家业,我没理由不努力。”

张丽珍从事的是与过去、与古老传统相联系的事业,然而她的言行却让人感到:这个美丽、要强的女人,也是个着眼于未来的女人。

马未都:办私人博物馆的

所有乐趣都是精神上的

马未都是建国后创办私人博物馆的中国大陆第一人,也是收藏界的名人。2007年7月一个炎热的上午,我采访了这位观复艺术博物馆馆长。

“乱世收黄金,盛世藏古董”,收藏可以令人快乐无比,情趣高雅,投资取利。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收藏古董就像快乐的病毒,在普通人中广泛传染开来。见到这位收藏界名人,我本想听听他对收藏的体会,没想到他谈得最多的却是“文化”。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西风渐进的西方文化,从鸦片战争到现代经济,马未都把这一切归于文化的影响:“中国为什么以前没有私人博物馆?这是与中国人文化心理有关。在欧洲,有很多私人住宅或大专院校是根本就没有围墙、完全对外敞开的。而我们中国人的个人意识很强,注重的是个人空间,思维是封闭式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把自己的区域用围墙包围起来。这是什么?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我愿意把自己的收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这也是我办博物馆的目的之一。”

马未都上小学四年级时,赶上了“文革”。他先随父母到东北农场呆了几年,后来又回到北京,农村里插过队,工厂里摇过摇把。那时他常业余时间写些散文、小说,并多次在报刊上发表。1981年他的小说《今夜月儿圆》被刊登在一家大报上,从此他的命运开始转变,成了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和王朔、莫言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着实火了一大把。虽然搞写作能做到这份儿上足以使很多码字的人感到羡慕,马未都却急流勇退,从出版社辞职。他决定干他更想干的事――收藏古董。

写作是平面文化,而收藏玩的则是立体文化。马未都写作也好,搞收藏也好,皆缘于内心对文化一种化不开的情结。在他眼里,每一个文学作品,都表达着一种文化理念;而每一件制作精良的中国古玩,也都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992年,马未都从琉璃厂小摊花5000元买了一只鼻烟壶,在香港以6万港元出手。有人说他眼光特毒,只要他玩什么文物,市场上什么文物就升值。对此,马未都认为,要想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古玩,关键就是要熟悉中国的文化。

在马未都眼里,文化就等同于历史。他说,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积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了自己文化的国家。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它的文化对世界的冲击是最强有力的,美国的文化教育输出意识比任何国家都要强烈。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美国一直试图用美国的文化价值来“重塑”整个世界。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延续自己的文化就变得十分重要。

不知马未都脑子里是否有“天降大任于斯”的潜意识,他把创立私人博物馆看成是延续中国文化的一个具体行动。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马未都认为,西方文化中更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具体责任,而我们在过去很长时期里被灌输要承担的责任都过于庞大,人人都喊“要解放全人类”,但这类口号容易被架空,延续中国文化是要靠每个人一点一滴具体行动来实施的。他说:“有人说我很傻,没事吃饱了撑的办什么博物馆?办博物馆是国家的事。我成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件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的事。虽然办博物馆是赚不到钱的,我为博物馆付出了很多精力、时间、金钱,但我从中获得的内心满足却是别处无法比拟的。”

5年前马未都把儿子送到英国读高中,学校的老师把儿子领到一个墓碑前,告诉他这个碑下埋着200年前所有的前任校董。马未都感慨地说:“就因为200年前几个外国人干了一件办学的好事,200年后,会有一个远隔千山万水、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孩子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他们这几个人,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个学校,我儿子也不会坐在这个学校,英国也不会有世界上一流的教育。我刚开始办博物馆是个人行动,现在我下一个目标是把体制完善起来,使博物馆不会因我的变化而变化。我希望博物馆能够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在今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还有这样一个博物馆。

上一篇:新教师感想范文下一篇:项目招商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