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特感与共通感的角度着眼——古代诗词欣赏的一条途径

2022-09-11

中国古代诗词创作讲究“虚实结合”, 追求“象外之旨”, “韵外之致”,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是要求作品意蕴深广, 内涵丰厚, 要求诗人以鲜明独特的个人感受反映人类普遍共通的情感。独特感只有超越升华为共通感, 作品的深广意蕴才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成为既有现实关怀, 又有终极关怀的经典之作。别林斯基说:“伟大的诗人在谈着他自己, 谈着我的时候, 也就是谈着大家, 谈着全人类。人们在他的悲哀里看到自己的悲哀, 在他的心灵里认识到自己的心灵。”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他能够将“小我”融入“大我”, 通过抒写自己的独特感, 反映出人类的共通感。诗人创作如此,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自然可以从这个角度着眼。

盛唐后期大乱年代造就的伟大诗人杜甫, 紧贴时代脉搏, 直面残酷的现实, 艺术地、真实地描绘了那个万方多难的时代面貌。杜甫的诗歌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光辉典范。他在作品中体现得最为独特的艺术个性, 给人审美感受最为强烈的艺术风格就是“沉郁顿挫”。由于时代的急遽变化, 人生遭遇的穷愁困苦, 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 杜甫那些最感人的作品往往充满浓厚的悲剧气氛和忧郁的情感色彩, 而且其中所包含、所倾诉的忧伤与悲愤, 不仅仅限于自身遭遇的不幸, 而是诗人将一已不幸融入时代悲剧从而感时伤世, 忧国忧民所表现出来的伟大情怀, 因此显得特别深广。如杜甫晚年所作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在这首诗中, 身家愁苦和国事忧患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形成极深广难以估测的情感分量。这种情感起伏回旋、抑扬激荡、极尽顿挫之势,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两句饱含着诗人漂泊之感, 看似平平, 实则颇为沉郁;三四两句描绘洞庭湖的非凡景象, 展现无比阔大的境界;五六两句自叙身世, 倾诉个人内心的愁苦, 情感又陡然趋于狭深;最后两句将家愁与国忧糅合一体, 诗人博大的胸襟遂与洞庭湖的气象相互辉映。境界的开合跌宕, 情感的博大深沉, 使这首诗充分体现出独特感与共通感的浑然天成及顿挫风格的艺术感染力。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对人民的关爱和同情无比深沉、无比真挚。他总是推己及人而设身处地去体会和忧虑民生疾苦, 对人民的体贴甚至超过自身的关照。在“入门闻号啕, 幼子饿已卒”的悲惨情景下, 他竟对照自己“生常免租税, 名不隶征伐”的条件, 转而“默思失业徒, 因念远戌卒”, 深为那些更加不幸的人们忧愁和悲哀。当草堂的茅顶被秋风刮走自己处于凄风苦雨中时, 他却发出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胸怀的展现, 是从小处、实处落笔, 即从“小我”出发, 逐渐推广到有关国家人民命运的全局性问题, 亦即“小我”融入“大我”, 独特感提升为共通感。

陈子昂的杰作《蓟丘览古》七首和《登幽州台歌》, 是他随从武攸宜东征契丹时于燕地所作。当时由于武攸宜指挥不当致使先锋部队大败, 陈子昂多次建言献策并主动请求带兵出击, 武攸宜不但不听不允, 反而将他从参谋降职为军曹。在这种处境下, 陈子昂自然而然由自身的遭遇联想起燕国的史实, 又不能不由燕国的君臣契合痛感自己的怀才不遇。他在《蓟丘览古》诗中, 赞颂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 羡慕幸遇明主, 乘时立功的乐毅等人, 充分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悲愤。如《蓟丘览古》之二《燕昭王》: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 驱马复归来。

也正是这种情境中, 他登临幽州台, 仰望苍天, 俯视大地, 更加真切地体验到志不得伸, 才不得展的人生痛苦和悲哀, 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往今来志士仁人遭遇困顿的激愤与不平, 这种痛苦和悲哀, 激愤与不平融合成不可遇止的情感激流喷薄而出, 形成了震撼古今的《登幽州台歌》。诗中辽阔苍茫的时空境界, 慨然独立的主体形象, 孤高悲凉的情感格调, 深深震撼了世代读者的心灵, 引起强烈的共鸣。这种“奔迸的表情法”所表现的共通感, 突然而起, 戛然而止, 所以全诗虽然造语简约朴素, 却有悲壮、雄浑之美感。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南渡以后, 国破、家亡、夫死, 因而其思想感情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为一个“愁”字;其词风也转向悲愤苍凉、沉郁凄怆, 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如《武陵春》:风驻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上片以残眷景象隐喻惨痛的个人遭遇和沉重的民族灾难。时代动乱, 物是人非, “欲语泪先流”, 愁苦的心情奔涌而出。下片说自己想借游双溪聊以排遣这愁苦, 却怕船儿小, 载不动满怀的忧愁, 更加形象地表现出愁苦的深重。由于这船儿也载不动的“许多愁”, 包含着国破家亡的具体内容, 所以它就绝不仅仅是李清照个人的愁苦, 而是南渡以后许多背井离乡难民的共同感受, 她心灵中的悲哀正是广大难民共有的悲哀, 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这种难以消除的深愁惨痛, 更深刻地反映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中。首句一下推出凄苦愁绝、血泪交流的14个叠字, 意境如繁弦急管, 把秋风秋雨愁杀人, 国破家亡愁杀人的感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极为形象。末句“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形式上结束了全篇, 但在意义上却引起了永远无法结束、难罢难休的愁思, 言有尽而意无穷。现实中无尽的愁苦, 引起她对往日生活的留恋, 对故国故乡的怀念, 如《永遇乐》: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瑕,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这首词通过南宋和北宋两种元宵灯节景况, 以及个人感受的不同, 构成鲜明对比, 不但写出了作者自己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而且形象地反映了宋朝由盛到衰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动乱的现实;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今昔之感的深愁, 也抒发了她和人民一起所承受亡国痛苦;体现了眷恋故国, 思念故乡的感情。李清照以其独特的感受表达其爱国思乡的情感, 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不仅上述几个诗人的几首诗是这样, 优秀诗人的优秀作品都是这样。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 柳永“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缠绵, 陆游“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的遗恨, 都是独特感与共通感的浑然天成, 即都是通过独特感抒发了人类普遍的共通感。所以从独特感与共通感的角度着眼来解读古代诗词、提高鉴赏水平, 可以说是一条有利的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对古代著名诗词作者典范作品的简析, 论述了从共通感与独特感的角度着眼, 来欣赏古代诗词、提高鉴赏水平, 可谓一条有利的途径。

关键词:独特感,共通感,诗词,欣赏

参考文献

[1] 萧涤非, 程千帆, 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2] 缪铖, 等.宋词鉴赏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3] 周振甫.诗词例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尝试下一篇:强化四种意识优化班级管理——一位年轻班主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