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提出了构建医学生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总体思路——通过提升一个核心能力、尝试二种课堂教学话语模式、利用和创建三个实践场所引导医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对教学目标要坚持阶段性实施和持续性发展的统一,在解决学生付诸实践行动的内驱力问题上坚持精神激励和制度激励相统一。

第一篇:医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寓励志德育教育于医学生基础医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后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加强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励志德育教育。在基础课教学中进行励志德育渗透是加强医学生励志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基于这一点,作者对医学生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巧用励志德育故事调控课堂气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励志德育教育;基础医学;课堂气氛

當代医学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战线的预备队和生力军,其思想政治水平决定了今后卫生行业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有效开展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手段。励志德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励志教育不同,励志德育不是单纯的励志教育,它不仅激励学生成为人才,而且激励学生成为高尚的人才[1]。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往许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励志德育教育的传统德育课比较严肃而且容易让学生感到说教的成分多,引起共鸣的成分少;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重,专业基础课要占去绝大部分时间,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适当进行励志德育教育,同时调控以往专业基础课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沉闷的课堂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却忽略了道德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对德育的期望,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双重道德人格[2]。

基础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主要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等,内容繁多,知识点零碎,师生负担都非常重。因此,如何加强基础医学教学的改革,有效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性、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和学生均身心俱疲。本文就如何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时与励志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寓爱国民族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图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3]。

医学基础课教授过程中适当因时制宜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必要的。在讲授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寄生虫学等课程时可以讲述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科学家的事迹,如我国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及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邓叔群等。

例如在讲授医学原虫课程时可以讲述爱国老科学家钟惠澜确立犬源性黑热病的感人事迹,他将犬的利什曼原虫接种自己夫人李懿征医师的皮下,证明了犬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性,肯定犬在黑热病传播中的作用,为中国防治与基本控制黑热病的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钟惠澜于1987年逝世,这位对人类医学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临终之际向人们提出的惟一请求,是将自己的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借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升华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学习专业课的浓厚兴趣,使专业课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二、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打造共鸣课堂

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世俗化、模糊化、多元化及非科学化的问题。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通过多种路径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

在讲授医学微生物学钟卡介疫苗由来时,可以穿插讲述卡默德和介兰两位科学家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在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过程中可以渗透讲解历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追求知识的故事。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收获最后的成功主要因为他们有着坚定地理想信念,此时引导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从而立志献身于医疗事业中。

在讲述免疫学课程时不妨提及大学生网迷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沉浸于网络游戏,终日泡在网吧,浪费金钱和精力,影响自己的学习;经常夜不归宿,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极度空虚,身体状况极差,当然免疫力就低下,结合讲解原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目前信息传播网络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开展适应时代发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来为我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

三、寓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气氛

无德不成医,医生的医学道德素质是为医之本,没有良好的医德,不能称其为良医。医学生处在从中学时代迈向医学殿堂的初级阶段,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十分注重寓医德教育于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超前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部分医务人员“吃请受礼”;对病人态度恶劣,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等;医院为了争“效益”,搞“创收”,采取各种手段,巧立名目乱收费等等。在讲授与临床密切相关课程如病理学、心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时适度讲一些“医德模范”的故事,以期能够引导医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自己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教育时刻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为准绳,鼓励医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争取做个遵纪守法,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人。

四、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实现问题[7]。医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保障人类未来健康的光荣使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针对医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习专业课程,那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巧用励志德育故事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在心理学课程讲授时多穿插播放著名的心理学励志电影,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同时升华课堂气氛。

另外特别针对医学本科生这么一个特殊群体,怎样审视他们的心理,同样值得关注。在进行授课时,不妨适当地展开讲述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一分钟励志演讲稿“大学生必看的一分钟”引导学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心生自卑而自暴自弃,感谢1000次的失败,因为他让我有了1001次的希望。我们应该感谢命运,因为他让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让我们仍为自己的理想而在大学里不停的奋斗与拼搏。因此,不要再为自己是专科生而苦恼了,因为前面的路更富挑战。再举几个身边本科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的例子,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华。

五、寓创新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升华课堂气氛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好奇、最活跃、最具突破意识的群体,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对时尚文化的触觉也最为敏锐,在讲授组织胚胎课时可以提到德国科学家斯佩曼(Hans Spemann)的“奇异的实验”的设想即克隆的雏形[6];讲到与微生物有关的诺贝奖项相关知识点时可以提到柯赫发现饭桌上洋菜胶的妙用而发明细菌固体培养基;Julius发现用疟疾病人的血液治疗神经梅毒取得成功等等;适当引导学生不要盲目追求时尚来标新立异,要切重现实,充分把握目前年轻的头脑,多学基础知识,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些发明创新,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我个性的张扬;再如讲到肝吸虫及带状绦虫时,提到我们感染肝吸虫就是生吃或半生吃了大淡水鱼虾而引起的,引出现在生吃鱼虾,生牛羊肉等已成为餐桌新时尚,大学生也悄然成为了追求生食的大群体,殊不知自己在盲目追求时尚的过程中却成了各种寄生虫和微生物的追求者,引导大学生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文化冲击下,充分地了解自己,目标切合实际,适度地发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很容易在授课过程中打破沉闷气氛,与大部分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教育大学生形成自身独立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强、团结协作、乐观豁达、积极进取、勇于挑战、敢于创新。

在专业基础课教授过程中结合励志德育扩大了我们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路,拓宽了我们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今后我们将不断改进和探索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培养医学生成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春平.高职院校励志德育现状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09,12:9-11,49.

[2]白志栋.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8,13:174-176.

[3]申振东,王友.试论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紧迫性与对策——兼论贵州省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现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8-113.

[4]汪小云.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63-84.

[5]赵玮,史立波,丁晶,等.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64-366.

[6]滕学芹.医学生医德教育与解剖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J].新西部,2010,16:207.

[7]王志峰.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103-106.

作者:李晓霞 邱玉玉 杨中法 张博 杨娜娜

第二篇:构建医学生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提出了构建医学生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总体思路——通过提升一个核心能力、尝试二种课堂教学话语模式、利用和创建三个实践场所引导医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对教学目标要坚持阶段性实施和持续性发展的统一,在解决学生付诸实践行动的内驱力问题上坚持精神激励和制度激励相统一。

关键词:医学生;情感关怀能力;德育模式

作者简介:倪风华(1972-),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副教授。(江苏 盐城 224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D-17)研究成果。

一、缘起

近年来,有关医学生在解剖实验室把玩人体骨头并放在身上摆造型、实习护生虐婴、复旦医学生投毒等事件见诸报端和网络,至于医患之间由于医护人员的冷漠和不负责任等原因发生的冲突和医疗事故更是屡见不鲜。对于上述现象,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反思:这几起事件的主角们为什么对逝者缺乏尊敬之心?为什么对生命缺乏呵护和关爱之情?笔者认为这与目前医德教育中忽视生命教育,尤其是情感教育和关怀教育的缺失有关,也与现在道德教育对人的思想根基重视不够、聚合不够有关,缺乏自我尊重、尊重他人、同感共受、承担责任、彼此分担等[1],导致部分医学生或从医者无论从态度上还是行动上既无同情之心也无关怀之意。医学是直接与人打交道的科学,希波格拉底告诉我们爱、理解、同情心要重要于手术刀和药物,即患者相对于健康者而言更需要情感关怀,这也是构建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缘起。

二、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

情感关怀德育模式萌发于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尼尔·诺丁斯创立的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思想,关怀伦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关怀的相互性,重视情感、行为、情境、习惯在道德中的作用;关怀教育理论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组织教育。[2]关怀伦理学是关怀教育思想的基础,关怀教育思想处处都以关怀伦理学的观点为指导,是一种在伦理学说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和德育实践。在我国,注重情感的培养与激发也已成为德育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提出了情感性学校德育模式的理论框架,并在江苏、上海等地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旨在让情感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得到关注,并由此发展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友谊感、自尊心、责任感等。情感关怀德育模式是结合以上国内外德育理论有关情感教育、关怀理论的特点和亮点以及医学生将来从事职业的特点和岗位要求提出的,即以生命的情感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积极实施关怀行动为目标,围绕提升情感关怀能力来组织医德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操作模式。

2.情感与关怀之间的关系解析

关怀本身就带有情感色彩,之所以把“情感”一词加在“关怀”之前,是因为情感在实践主体知行转化中起着助推作用。对于医学生来说,情感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基础:一是部分医护人员可怕的职业冷漠与患者在心理、精神、社会上需要其在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情感投入相背离;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需要真情、理情、共情等系列情感能力素质和沟通技巧;三是情感是通过情绪体验产生的,关怀是一种能力,在实际环境中就是一种行动。要想有关怀的行动,必须有内驱力,正向的情感就是实施关怀行为的内驱力,因为积极的、带有爱的意向性的情绪体验引发关怀,而从主体需要的关怀又引发情绪体验,连接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亲身实践,指向的目标是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即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把对患者的关怀和奉献当作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和责任,从而引起医德医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三、构建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总体思路

构建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总体思路简单概括为:通过“提升一个核心能力、尝试二种课堂教学话语模式、利用和创建三个实践场所”引导医学生追求生命的意义,担负起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与和谐社会的重任。一个核心能力即情感关怀能力;两种课堂教学话语模式是叙事和对话;实践场所不局限于课堂,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医院、实习医院都是提升情感关怀能力的场所。

四、构建情感关怀德育模式的具体实践

1.提升多方面能力

教师在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的过程中要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为此教师需付出更多努力,提升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应具备的相关能力。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与学生情感、心灵沟通的能力,既能感动自己又能感染别人的能力。只有具备情感—人格素质的教师才可能驾驭情感教育课堂,才可能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1]

(1)为了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教师在新生入学时就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第一手立体资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体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教师必须要花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利用不同的场合创造机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关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深层次的沟通和了解就是一个示范关怀的过程。

(2)教师要想成功驾驭情感关怀教育的课堂,课堂教学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智慧是师生课堂互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注意三点:第一,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情,在一定的情境中还需要有一定的激情,还要注意感情收放自如。第二,教师对叙事和对话的案例要提前筛选和把关,还要善于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运用教学智慧将偶发事件引领到课堂教学目标上来,确保授课内容和学生互动话题的衔接和完成。第三,做好学生参与互动成果的评价工作,这是确保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的关键。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恰当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既不拔高又不贬低,对于独特之处或精彩的话语给予高度评价,尤其要突出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3)加强课程组之间的交流,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以提升互动教学、实践化教学的能力,这是共性的要求;另外还鼓励不同教师、不同课程采用个性化教学。在学生临岗见习的同时要求教师也参加临岗体验,这样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情感体验进行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目前已经开展了近两个学期的实践互动教学,各门课都开创出自己的特色,例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组“精彩十分钟”、沟通课程组“沟通你我他”案例互动环节、学生现场演示、学生情景表演、心理课程组“探访心理,从我开始”、伦理课程组“分享临岗体验、学会关爱生命”等实践化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在情感关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要坚持阶段性实施和持续性发展的统一

情感关怀能力有三个要点,即“有情”、“体悟”、“践行”,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分层次地、由易到难逐步实施:大一新生主要进行情感教育,采用道德小品表演、角色扮演等形式;大二学生主要在临岗见习阶段进行体察感悟,认真填写临岗体验手册;进行情感关怀的实践不分年级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式,有专题调研考察、周五校园爱心活动、志愿者义工活动等。

在践行情感关怀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重视和进一步训练提升:一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患者比了解疾病更为重要,在目前网络环境影响下学生虚拟交往能力很强而现实交往能力较弱,这就要求学生提高现实沟通交流能力,主动关心了解患者;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而言,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的心情比较迫切,医护人员要能够将原本相当复杂的医学术语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让患者一听就懂。目前学生在现实实践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是被关怀的人能否接受关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工作的强度和压力比较大;医患之间由于医学常识、治疗技术与方案等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误会和纠纷使得关怀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受阻,为尽量减少或避免这类现象发生,医患良性交流互动尤为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要加强语言训练,以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二是非选择性关怀的问题,即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时大都喜欢长得漂亮、白白胖胖的孩子,对于那些生理功能有严重缺陷的孩子基本无学生过问,其实这些孩子更需要关怀,更渴望他人的抚摸和拥抱。现在学生在儿童福利院、敬老院这样的特殊年龄层次人群中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以后工作就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对待患者,而非选择性关怀在医疗实践中非常重要,对此要重视并力求做到。当然,德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是一个不断积淀、不断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因此能力的培养是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与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医院保持密切的联络,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医院的表现,注重人才培养的信息反馈和持续性。[4]

3.在解决学生付诸实践行动的内驱力问题上,措施的制定坚持精神激励和制度激励相统一

现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有很强的个体意识和平等意识,接受新事物快但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低俗、媚俗文化及网络环境影响下,选择能力和分辨能力差。而目前医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教育者希望把情感作为学生付诸实践的动力,但学生在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机却被升学指挥棒遥控,在成长过程中情感滋润缺乏、物质享有却很富足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将利益驱动超出社会责任的局面扭转?如何唤醒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尊严?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施教方进行了一些尝试。

(1)根据医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状况、专业要求和就业前景,与学院团委、学工处、带教和实习医院联合制定激励机制,例如,对于医学生在学校或实习和实践基地所做的点滴关怀和努力都做了记录,作为今后表彰和用人单位录用的参考,提高医学生践行的积极性。

(2)通过“德”、“得”相通的道理,让医学生意识到道德行为背后所蕴含的非物质的价值理念,提升成就感、自豪感。苏格拉底说过,我们需要美德,并非因为我们没有美德就不能活,而是因为美德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医护工作者实施情感关怀的行为,对于患者来说有利于解除病痛,对于施惠者来说,这是一种“心灵之得”、“精神之得”,而且这种“精神之得”会成为继续实施后续关怀行为的动力,鼓舞自己继续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芳,胡正娟.从女性主义伦理学探析医患关系[N].中华妇女报,2012-07-31.

[3]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倪风华

第三篇: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路径探究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医学院校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发挥课程思政在医学生德育培养中的效果,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而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往往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未能形成系统化模式。课程思政命题的提出,意味着在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中,不仅要巩固好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还要发挥好专业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德育培养工作的应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认真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教育方式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医学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医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临床技能的提高过程,也是良好医德医风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涵养过程。医德与医技两者互相关联,良好的精神品格对于临床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医学生德才兼备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医学的内涵要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以患者为中心,这是对医务人员的更高要求,具备高超医学技能是解决疾病的最关键因素,而医生面对的是患者,如何解决医患之间的关系,体现医学人文关怀,良好的医德医风才是解决之道。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含义的不同意味着高校思政工作路径从以往思政课单兵作战到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变化,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中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完善了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思政课程主要是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与政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协同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本质都是育人,但育人的模式变化反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逐步细致和深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育人绝不仅仅是进行专业教育,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而德育既不是思政课的专门职能,也不是其特有功能,思政课在开展德育培养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德育的培养。

二、当前医学生德育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从而与思政课协力同行。但目前课程思政在学生德育培养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思政课在德育工作中角色较弱,二是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位置不明显。

1.思政理论课在思想教育中的“失色”

思政理论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但目前高校思政课呈现出“孤岛”和“水课”现象,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黯然失色,这种现象在医学院校更为突出。

一是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呈现孤立现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课程培养是围绕专业而专门制定的。在医学院校,尤其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专业,其课程的设计主要围绕临床专业展开,而4门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培养的必修课,在任何类型的高校、专业都是统一设置。因此,思政课与专业课相比,属于一个独立的培养体系,导致思政理论课无论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独立的境地,缺乏学生培养的关联性。这种孤岛现象如果不被打破,思政课在思政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二是思政课在医学院校中“地位低”。理论脱离实践、德育与专业隔离是导致思政课变成“水课”的主要原因。思政課进行医学生德育的培养,应当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来展开,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亲和力和影响力,这样才能提高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是,一方面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依然围绕教材本身,而且思政课教师往往没有医学专业背景,即使尝试结合医学专业开展德育,也显得较为空洞,互动性不强,与医学生关系不紧密。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面小,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各高校有序开展,通过实践教学深化了德育效果。但是学生群体庞大,师资队伍数量少,导致实践教学不仅没有连续性,甚至无法实现全覆盖。此外,由于课程限制,思政课在医学生德育中无法实现全过程培养,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思政课的德育影响似乎已经中断。

2.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位”

课堂教育是医学生德育培养的主渠道,它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实现的功能,如,教育内容的专业性、教育方式的可控性和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如果抓好了课堂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了传统思政理论课作用发挥不明显以外,医学院校医技与医德教育的分离,导致课堂思政难以实现,课堂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

一方面,专业课程未发挥或极少体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就人才培养的体系化而言,思政课、公共课和专业课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应当是一个互为补充、相关联的模式。但是在医学生培养的实际工作中,医学专业课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认为思政教育主要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的思想误区,专业课老师在紧迫的教学安排中只需要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缺乏从临床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现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隐晦,增加了专业课发挥思政教育的难度。医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往往围绕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大纲也极少提及思政教育内容,对于教师如何在讲授专业课时体现思政教育、展现医德医风更没有具体要求。造成了作为在医学生医德教育最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第二堂课教育形式在大学生培养中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为了丰富高校教育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第二课堂只能是学生培养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

三、提高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效果的路径

早在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就明确指出:“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必修课,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的协同作用,提升课程思政在学生培养中的德育效果,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命题。

1.核心是把握思政课和课堂教育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要想提升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核心工作就是要把握住思政课和其他专业课的课堂教育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协同发展,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巩固思政理论课主阵地,做好医学生德育的显性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大学生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社会和自身问题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面对当前思政课位置孤立和角色不明显的情况,要提高思想意识,要明确思政课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医学专业实际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做好理论政策宣传的同时做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帮助医学生将党的理论知识、医德精神和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让思政理论课更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是推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协同作用,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德育工作并非思政理论课就能完成,医学专业课程具有深厚的德育潜能。长期以来,德育与专业课教育相分离的现象一直存在,专业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很少发挥。而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专业课的教育不仅课时多、教育跨度长,其重要性在学生心目中不言而喻,如果能在专业课中提高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提高医学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在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设计上适当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将医学生德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才能发挥好医学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

2.关键是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去,关键就是要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不断挖掘临床课程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课程思政的开展要注重系统性。课程思政不是增开几门课或者在专业课中专门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就能一蹴而就,对于医学生的德育培养,也不是通过几次课程教学改革后就能完成的,无论是课程思政的形成还是医学生德育培养,都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意味着课程思政医学生德育工作的长期性和系统性。医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临床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形下,医学生德育培养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从了解基本的职业素养到升华认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要科学规划,在结合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医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专业基础程度进行设定,确保既与所授课程相关,又能够在德育的内容前后联系,逐渐升华。例如,在基础医学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注重医学生创新能力、对科学的态度培养,在临床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未来职业的特点,以案例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其次,临床教学资源的挖掘要注意科学性。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意味着课程思政一定要科学开展,在挖掘课程思政临床教学资源的时候要把握科学性。第一,要在明确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的前提下,探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将专业知识的讲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第二,要在科学取舍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课程改革。总体而言,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教育资源,但如果每一门课都同时铺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而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开展。因此在课程开展前期,要试点选取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核心课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内容,初步构建起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第三,要在教师团队和精品课程的打造上下功夫。课程思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政课与各学科协同发展,同一门课也需要不同的老师互相协作,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成熟的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的打造,可以通过教学比赛、项目资助等方式,充分发掘临床工作实际中的典型案例,在医学各门专业课中重点发展出具有代表性和有推广价值的课程。

3.合理利用第二课堂的教育价值

医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从理论的积累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的过程,德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要走进社会,加深对德育的认识,接受实践的考验。“第二课堂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等方面的活动。它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6]因此,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引导医学生通过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实践能力,增强职业素养。在文化育人方面,主要是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优良文化,形成文化育人环境。在实践育人方面,要结合医学生成长阶段性特点进行适当引导。例如,在低年级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年级时,要注重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加深对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认知,实现价值引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4]王光彦.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

[5]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6]李进才.高等教育教学评估词语释义[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胡军林(1989—),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赵冬晶(1991—),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作者:胡军林 赵冬晶

上一篇: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旅游营销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