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治组织管理

2022-07-16

第一篇:社区自治组织管理

社区自治进程中街道组织变迁

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位于市中心,面积约1.9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为9.3万,辖区的主要特点是:商业繁华,文化发达,侨眷较多,人口流动性不强。2000年完成将30个居委会调整为12个社区的工作。自1996年以来瑞金街道变化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一个街道——尽管也可称之社区或街区,但其起点为街道——的

组织变迁问题。

组织变迁,是组织社会学的概念[1],它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的学者认为“组织变迁是指与社会其他制度相辅相成性、迎合性、对抗性、并存性密切有关的变迁”[2]实际上就是人们建立的共同性(形式化群体)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组织变迁是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方面,因为一定的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定社会的结构性要素。瑞金街道的组织变迁问题在理论上可归属在社区组织(社区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或机构)变迁研究范围里。

作为实体性组织的各种类型,在瑞金街道同样存在,如按照性质分,有街道的政治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如街道党工委)和行政组织(如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的办事处)、文化组织(如社区学院)、经济组织(如培文实业总公司)及社区组织(如工、青、妇、计生协等);按照纵向分有街道、居委会两层面及介于其间或下属的块、片、居民小组及楼组等形式;按照组织化程度分,有较为严密的机构型组织(如行政事务受理中心),有较为松散的活动型群体(如老年戏曲合唱队);另外还有按照活动范围的大小、按照活动方式的内向外向、按照不同组织功能等分类的方法。这些分类及其有机地综合运用,是描述和分析瑞金街道组织变迁的基本手段。

据2000年年初的粗略计算,瑞金街道有一千多个各种各类各层的组织(包括居民小组、党小组和各活动群体在内)。这本身也是1996年以来街道组织变化的一种结果,即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繁多。总起来看,瑞金街道组织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异类型组织增多。尽管瑞金街道与上海其他街道一样,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性组织功能得到了强化,然而在组织总量上,非行政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还是占了大多数。异类型组织增多的现象是在96年以后大量产生的。而且这些与过去党、政、群一体化的组织构成的格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设置或下属于街道市政科的文明街道服务队、居民区内的老年空中大学等,都是新产生或新类型的组织。

这些新组织的产生,异类型组织的增多,特别是非行政性组织比例的提高,逐步改变了原来街道组织结构关系状态。尽管有些居民区层次的组织是为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而设立或安排的,但它们已不是简单行政组织的延伸,而是以非行政方式在开展活动。这样即减轻了行政组织的负担,又改变了行政组织行为单一化局面,还为以后政社关系的理顺与优化奠定了交好的基础。

2、横结构特征凸现。在众多的,特别是新产生的组织中,相当部分是在横向结构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没有上级主管,也没有纵向的指挥线。围绕着居委会层面而开展的大量工作和活动,其组织参照设置上也一改纵向为主的做法。瑞金街道的团组织一方面以“青年工作委员会”形式使辖区内各单位的团组织及团员形成横向互动,另一方面“社区团支部”的活动也在居民区层面上铺开。街道许多组织结构体系为“扁平式”状态。街道各种组织越发展,横向性特征会愈加明显。

街道组织横向性的发展是“单位制”消退的背景下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它客观上形成了对长期以来以条为主的纵向组织结构的冲击,同时也加强了条与块的联系。街道组织结构的横向性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居民群众社会参与动力的形成,也有利于社会力量的培育,基层自治的发育及社会组织的民主化发展。

3、功能化组织成长。组织功能专门化的趋向在瑞金街道也有充分的表现。原有行政组织相关的功能被剥离和转移,由居委会唱主角的保洁、保安等错位行为也得到调整,行政组织、群众组织与专业组织的关系被理顺了。今年,随着居委会区划调整及居委会改选的进行,街道又在及时筹建“社区工作者协会”,以确保这一层面上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特殊群体利益的维护与协调。

专业性组织的发育及组织功能专门化是社会组织结构分化和功能分工的合理化发展结果。它能提高街道组织的效能和合理运行的效率,同时,也使行政组织功能得到调整和新的配置,并满足了街道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今后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及组织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积累了经验。

4、协调性设置强化。自96年以来,瑞金街道先后建立了地区性(跨街道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一大批协调性组织机构,如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财政经济等方面的共建联建等;开展在地企事业文明单位(现有104个参加)与居委会结对共建活动;在实施行政组织综合管理与物业公司专业管理相结合新模式的同时,还建立了街道物业管理协调委员会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探讨[小编推荐]

摘要:社区自治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进社区自治的先决条件。只有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完善社区自治,这样才能达到我们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党建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在完善社区自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对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中应发挥关键作用的途径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建;社区自治;作用发挥

一、社区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这不仅是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的社会阶层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倾向显著。同时,城市管理也由“经济主导型模式”向“社会主导型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弥补由于“单位化”到“社会化”转变而出现的组织形式的缺损,在新的基础上实现对市民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功能。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就是需要通过社区党建促进社区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社区内各利益主体形成共识,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完善社区自治,从而构建和谐社区。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目的此次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社区居民,社区党员以及居委会负责人。调查活动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到武汉市多个街道、社区进行居民调查,还对多个社区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做到了资料的真实性、详实性和丰富性。调研活动中共发放居民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如表1)。此次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基本符合社区居民的整体状况,具有较高的推论意义。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将针对武汉市社区党建的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和制约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因素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对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区的实践中应发挥关键作用的途径创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表:变量具体指标(%)变量具体指标(%)性别男 49.2 女 50.8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23.7 无党派 76.3年龄20岁及以下 0.820~30岁 16.130~40岁 27.240~50岁 17.850~60岁 18.660岁及以上 19.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11.0初中 22.0高中或中专 34.7大专或本科 28.8硕士生及以上 3.5职业学生 5.1专业技术人员 5.1行政人员 10.2私营企业主 10.2工人 5.9个体劳动主 10.2自由职业者 2.5服务业员工 2.5离退休人员 27.1下岗失业人员 4.2其他 16.9调查地点金昌社区13.5博文社区 8.5卓刀泉社区 10.2风光苑社区 5.1 省军区社区 3.4东亭社区 28.0新建社区 6.8百步亭社区 24.5

三、武汉市基层党组织在加强社区自治,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主要做法社区党建工作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崭新课题,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武汉市基层党组织在多年的摸索中形成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几年来,武汉市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社区发展的实际,以适应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需要,创新工作理念,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化健康地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在加强社区自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分析情况如表2),我们发现居民对所在社区党组织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社区自治性的评价。居民对社区党组织的满意度越高,对社区自治性的评价也就越高。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加强党的领导,对推进社区自治、深化社区发展至关重要。表 2 二是激发党员在社区自治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是社区工作的践行者,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完善社区工作,促进社区自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各社区基层党组织都在积极寻求如何调动社区党员积极性的方法,他们除了从思想政治上给予党员一定的关心和指导,工作上实施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外,并在生活上对那些困难的党员实行一些经济上的关心和补贴,以调动和激发广大社区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和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条件。

(二)完善组织功能,形成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模式

1、加强党员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党性意识加强党员思想意识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一直是促进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每届人大代表会的重要议题。社区党建是基础,而党员的思想意识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提高社区党员的党性意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完善社区工作与促进社区自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在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我们对各居委会主任的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党组织每月都会定期对辖区党员进行先进思想意识教育交流活动,特别是水果湖街道办辖区的新建社区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如每月15日的党组织生活以及“群众在心中,服务践行动”思想教育活动等。在今年百年一遇的雪灾和抗震救灾活动中,各社区主任都反映党员干部带头扫雪,积极捐款,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2、完善党员的组织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党内和谐党内和谐是党员有效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的前提,积极促进党内和谐,建立完善、高效、健全的党员组织管理体制已成为武汉市各社区的共识。多年来,武汉市常青花园小区经过不断摸索,逐渐理顺管理体系,顺应城市社会管理中心下移的实际情,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党组织管理模式,把直接领导、双重领导和多方协调等领导方式结合起来,将社区党员紧紧的团结在了党组织周围,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水果湖街道办的新建小区则采取了对党员进行社区干部分片包干管理的形式,并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区内党小组——党员门栋长“四位一体”的纵向管理模式,并有针对性的成立了以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为主体的吴天祥小组。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了吴天祥小组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和党委书记副书记制度,在加强对他们管理的同时,更给他们以展现自我、服务群众的平台。

3、突出对党员的慰问与服务,加强对困难党员的帮助 据调查了解,武汉市社区党员总体上呈现年龄结构层次偏大的现状,老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偏多,困难党员也占据相应比重,活动能力不足已成事实。为了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党性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武汉市水果湖街道办的东亭小区和新建社区经常开展针对老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七一慰问”和“春节慰问”,并适时开展针对困难党员的送岗位、送温暖等“四送工程”,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三)积极寻求党员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 党员开展活动的情况是检验党员践行服务理念深入与否的标准,也是党员展示自己价值的最好平台,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社区和谐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武汉市各社区在寻求如何促进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实践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形成了一些特色活动。水果湖街道办辖区的风光苑社区在传统的社区环境建设方面寻求了新的突破,他们实行社区卫生环境党员分区负责的制度,建立相应的党员卫生包干区,让党员的责任感深入到每一块包干区的整洁中。与此类似,他们对社区贫困家庭采取了“一帮一”、“结队子”的方式,除了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家政事务外,还积极的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岗位,不仅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更确保了活动的持续性与长久性。在一些比较高档的社区,还兴起了一些以咨询服务为主的特色服务活动,党员们定时定点的在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健康咨询等活动,解答了居民心中的困惑。在一些特色领域还形成了相应的服务品牌,像针对社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等,这些都是针对社区的复杂性而产生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在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广泛现象从理论上讲,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是维持社区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在我们所走访的所有社区中,大体上都是奉行社区书记和主任一肩挑的管理模式,究其原因,都是出于精简社区工作人员的需要。理论上,社区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导示范效应对社区发展发挥引擎作用,能够很好的实现社区党组织意志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在管理体制上理顺了社区党委和居委的“两委”关系,并在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上有深远的影响,从管理机制上很好地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居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却发现这种体制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相应的监督机制的缺乏,在社区管理层面上很容易出现权利过分集中的现象,如果把握不当,则很容易出现社区党委取代居委职能现象的产生.同时,大多数书记反映“一肩挑”的模式使得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导致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考虑党务工作和社区发展问题,使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影响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近些年来,各级党委通过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探索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工作中的思想导向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障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较好地推动和促进了社区自治。但总的来看,基层党组织在社区自治中的作用发挥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改革,社区地域面积扩大,党员数量骤增,党员流动性增强,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时间增多,社区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当前社区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表3 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调查分析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很好的发挥(%)较好发挥(%)发挥一般(%)没有发挥(%)不清楚(%)文体活动16.938.228.813.62.5环境卫生15.346.625.411.11.6社区治安13.652.522.213.11.6救困扶贫17.835.631.411.14.1再就业及创业11.931.429.722.84.2 在此次群众调查问卷中(调查分析如表3),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认为社区党员在社区事务,如文体活动,救困扶贫,再就业及创业等方面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还不够明显。在与社区党员的交谈中,我们得知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从单位转到社区后,与党组织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导致党员的党性意识逐渐模糊。在与居委会负责人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社区党员中,绝大多数党性较强,愿意在社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但是这些党员大部分是退休党员,普遍年龄较大,体弱多病,开展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同时在社区党员管理上,特别是单位型社区,由于社区所辖党员大部分是在职党员供职于各个单位和组织,其很多组织活动在供职单位参加。这种状况导致不少党员缺乏社区意识,对社区没有归属感,一些在职党员不愿意在社区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不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少数离退休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党性观念不强,不愿意参加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活动,不服从社区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基层党组织的活动难以开展,带头作用难以发挥。

(二)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使得社区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成为新形势下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范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表 4社区相关群体关系密切(%)比较密切(%)一般(%)没什么联系(%)不清楚(%)居民与党员11.035.628.82.522居民与党组织6.836.431.43.422 然而从此次居民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分析如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汉市社区居民与所在的社区党员和党组织联系不是非常密切,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党组织方面信息完全不了解。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基层党组织通过每一个党员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让群众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享受着家的温暖。一旦居民与党员、基层党组织的关系不紧密,直接制约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活动调动居民参与热情,深化凝聚力,加强社区自治建设的作用发挥。

(三)社区党建工作载体不够丰富。社区党组织面对社区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必要的服务设施、活动资源不足的状况,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精心设计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社区活动不多,在调动社区党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促进政务、居务公开,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手段缺乏。

(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基层党组织如何服务社区群众,发挥凝聚人心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居民问卷调查反映,43%的居民从社区党组织方面获得过一些帮助,而48%的居民没有获得过帮助,只有不到10%的居民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居民中,有34%的居民向社区党支部提出过建议或意见,但是其中只有55%的居民得到了反馈和行动。这说明了基层党组织没能切实的将“以民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工作过程中来,开展群众工作,提供居民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在访谈中,有居民表示,基层党组织很多时候都在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很少有时间能够深入了解、掌握居民的真实需要,把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第一信号,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2]。基层党组织如何切实满足群众需要,做好工作虚与实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群众工作,服务居民,从而凝聚人心推进社区民主自治是当今和谐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

(五)社区党建点多面广要求高,但有限的活动经费与日益扩大的支出不成比例,使社区党建现有人、财、物难以承载。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承担着组织协调社区各方面工作的任务。一方面社区党建工作设施和开展社区党建组织活动、党员培训教育等,必须投入资金,而目前大部分社区普遍存在财力、物力不足的问题,很难开展好党的活动。另一方面在社区职能转换的过程中,财力、物力没有相应转到社区,使得社区党建工作开展缓慢。

五、加强和深化当前社区党建的对策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要使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关键是要强化其自身建设[3]。一方面以社区居委会换届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班子,不断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较好的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队伍的素质。社区党组织要加强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对离退休党员,从思想上、生活上、政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定期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思想觉悟,充分发挥“余热”和“余威”。对流动党员,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或流动党员活动站等形式要关心困难党员的生活,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能力。对在职党员,要实行双重管理,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渠道。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把服务群众需要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一是要开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服务。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党员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切实为社区群众排优解难。二是要开展体现人性化关怀的服务。要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人手,不断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化需求,努力做到服务内容由单一的物质性服务向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相结合转变,服务性质由纯粹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为群众实现自我价值、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转变。

(三)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传统社区党建的许多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针对社区发展的实际和广大社区群众的要求,积极开展党员和群众便于参与的活动,并不断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是增强党组织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5]。如利用党员活动站,党员之家等阵地,开展一系列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义务劳动、法律援助、义诊义演等活动,定期的为社区群众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自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创建“卫生社区”、“文明社区”等方式,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以完成社区工作的各项任务。

(四)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 基层党组织是政府下属的基本行政单位,行政意识往往依附于上一级行政单位,加上近年来政府行政事务下压的现象严重,社区党组织行政职能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正日益缺失,开展活动的针对性不足,无法做到工作虚与实的有机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无法真正实现群众利益的定位服务。要走出这种职能困境,首先有赖于政府对社区党组织行政职能的释放,让广大党员有更多的空间有效的构建自己为民服务的角色,展现自身的价值,寻求服务理念虚实结合的有效机制。其次,要强化在职党员的社区意识,通过点面结合、分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方式,增强他们社区建设主力军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活动资金保障机制社区党建点多面广,活动资金缺乏的事实已成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社区财力有限,要保证基本的活动开支,维持活动的正常运行,,政府必须介入相应的财政支持。首先,政府可以将社区党建活动经费部分纳入财政预算,财政投入要向党建工作倾斜,为党员开展服务活动创造条件。其次,在资金来源上,政府应积极鼓励社会投入,建立相应的活动基金,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相结合、社会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资金来源机制。参考文献:【1】臧杰斌.城市接到社区党建读本[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M].学林出版社.2005.【3】王红星.关于新时期社区党建的思考[M].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 【4】汪洋.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问题研究[M].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刘树森.前进中的天津社区党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第三篇:依法强化社区管理实现居民自治思考建议

社区是在本世纪中得到确认的一个概念。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年),就社区一般涵义而言,它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紧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疼痛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可以说,社区是城市建设发展加快的需要和缩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不断赋予社区新的职能,新形势不断对街道社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与城区现代化管理要求的不适应,使社区成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街道管理模式近年来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整合能力弱,支撑体系不合理等不足日益突出,使街道管理逐步转向社区管理,特别是随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政府计划功能弱化,城市管理重点下移,街道管理范围扩大;经济成份多样化,公共领域缩小,地域性小社会逐渐成型,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加快,居民自我管理得以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都是街道管理模式转向社区管理模式的直接动因。

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转变职能,政企(事)分开的进程加快,机关、企事业单位剥离了大量社会职能,如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渐转向由社会承担,据调查统计,街道目前承担的社会性职能有近百项,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管理和服务工作又是由社区担。实践证明,社区管理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题中之义。

三、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转制大变革时期,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在进行着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使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大量“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剧,使城市的治安、户籍、卫生、计划生育等管理出现一些“盲区”和“空白点”,使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这就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社区式管理。

四、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制度的改革,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区居民与所居住的社区关系愈来密切,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会生活,而对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要求,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新建住宅涌现出来,这就迫切需要社区这样一个组织,对小区内的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等进行监督管理,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加强街道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是事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在基层如何体现的问题,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基层政权组织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的落脚点,又是城市工作的需要基础,更是城市稳定的关键,胡锦涛同志对社区工作很关注,他说:农村工作已有了一个说法,城市怎么办?他要求有关部门拿出工作思路和具体方法。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社区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对城区基层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的改革,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管理和服务功能,促进城区社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可以说社区建设是一个制度创新、城区基层工作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从“三个代表”高度,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要实现社区建设的目标,党政领导的认识、决心和工作力度是关键,因此要使社区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对社区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进一步明确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思路、社区建设的内容、社区的定位、社区的组织,并理顺各部门各单位关系,齐抓共管,形成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科学合理划分社区。以地域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相对独立的区域,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理人口和人们的心理认同感,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社区资源利用,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对现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规模适当调整。

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要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开展全方位的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进展情况,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社区的浓厚氛围。

第四篇:发挥居民民主自治,推动社区管理创新

居民自治,是社区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的一种模式。自2003年社区成立以来,友新街道友联第三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沧浪区民政局的指导帮助下,借助辖区资源特色,以“规范、创新、培育”的模式积极有效的探索社区居民自治。具体内容包括:

一、规范落实“四会制度”。

自成立后,友三社区就把“四会制度”与居民代表大会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四会”的开展,充分完善和落实民情恳谈、民事协调、民意听证、民主评议等居民参与和决策机制。

一是民情恳谈谈民生。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每月9日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通过会议与随机参会居民讨论沟通,征集民生问题。认真做到小问题当场落实、小矛盾现场协调、大需求及时上报的管理模式,为居民提建议、提要求畅通渠道、提供平台。

二是民事协调化纠纷。针对小区突发性群体纠纷,以每年至少1-2次的方式,积极落实民事协调会。如遇影响较大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包括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社区及时召集双方代表召开民事协调会议,就纠纷内容作现场调解,以居民利益为第一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10年共召开社区民事协调会7次,妥善解决包括小区车位纠纷等问题在内的民生群体问题多起。

三是民意听证听民意。针对涉及小区内部分或全体居民利益的问题,如小区改造、道路修补、防盗门安装等民生实事,以及小区是否封闭、是否增加小区出入口等重大问题,除张贴宣传资料、征求居民意见外,社区还积极招集居民代表开展民意听证会进行讨论,听取居民意见,切实将政府实事落到实处、妥善解决小区居民实际需求。2010年累计开展民意听证会3次,分别就友新路425号小区弯道安全改造、居民自治管理,以及长欣苑南侧开通出入口等问题收集居民意见。

四是民主评议评实绩。按照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性质,结合区委、区政府民本社区考核要求,社区于每半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就半年来社区工作进行评议。

二、创新打造民主平台。

社区平台是吸引居民参与、提高居民自治能力的根本。除规范化召开四会,接受居民咨询、建议、投诉、举报外,社区还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沧浪区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先后打造出“一虚一实”两大民主平台,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热情参与、高效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是打造网络虚拟平台——“友三社区网”。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依托户籍家庭电脑普及率超90%的基础现状,在多次调研探索后,于2005年成功架设社区网站“友三网”。通过这一平台的构建,拓展出了一条居民参与、居民评议的全新渠道。经过六年时间的运行,网站已日趋成熟,居民会员总数达到了2100多人,更有累计达近三百万次的点击次数,被包括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多家媒体喻为“全国社区居委会第一网”。在运行几年里,网站为“社区自治”提供有益尝试。社区网从互动着手,鼓励和支持让居民带动居民的形式学习,通过培养草根领袖,让居民以版主甚至管理员的身份,对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对网站中涉及到日常社区建设中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如法律咨询、社区办事、投诉举报等内容都有涉及,使居民在日常学习浏览、发贴交流等行为中,接触社区,了解社区,为社区实现自治提供了有益尝试。

二是打造现实参与平台——“百姓会客厅”。2010年三月,按照沧浪区“民本社区”建设中全面提升“群众满意率、居民参与率、设施利用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和自治能力,社区在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人气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投资完善硬件基础,利用社区八成空间,着力打造便于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借助平台优势,实现居民参与和居民自治进一步提升的良好局面。“百姓会客厅”将自

治、自管纳入其中,通过将目前社区坚持的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决策听证会、成效民主评议会等四会制度以及原有的全市代表委员社区联系点、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相结合,把社区“百姓会客厅”打造成一个集居民自治、参与、娱乐、爱心及为民办实事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面提升民本社区建设实效和力度。到目前为止,借助平台优势,社区人气得到进一步攀升,社区实事得到进一步落实,仅2010年大到小区垃圾房改造、千余树枝修剪,小到一楼一户楼道灯修复等民生问题,完成就达20余件。

三、扎实培育草根团队。 为适应市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广大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按照区委、区政府“1+2+1”社区管理模式的要求,于2006年将各类文艺队结合起来,成立了草根团队,内设了老年晨练队、拳操队、扇子舞、舞蹈队等30支队伍,原有参与人员380人,现已发展到850多人。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共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社区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或开展、或参与各类文艺汇演、朗诵演讲、知识抢答、书画展览、地方戏曲、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使各类小活动天天有,大活动月月有,通过持久经常的活动,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营造了优良的文化环境,用先进文化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提高了全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居民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也不断加强,从而使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落实民主制度建设。

第五篇: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5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2-04-24 【生效日期】1992-04-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

(1992年4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必须遵守本办法。

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嘎查、村、自然村民组织的主要生产资料属集体所有的从事以农牧业为主和为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产经营组织。

第三条 第三条 各级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是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各级农牧业经营管理部门(简称经营管理部门)对本办法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第四条 财务管理工作,坚持民主理财和勤俭办事业的原则,遵守财经法律法规,执行财务制度,保护集体财产不受侵犯。

第二章 计划管理

第五条 第五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本着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留有余地、合理使用的原则,根据生产建设需要,编制财务收支计划。

第六条 第六条 编制、调整财务收支计划,由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或嘎查、村民委员会提出方案,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嘎查、村民大会或代表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并报苏木、乡级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条 第七条 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或嘎查、村民委员会每季度向集体经济组织或嘎查、村民大会或户代表会报告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接受监督。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八条 第八条 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属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平调、挪用,不得纳入苏木、乡级财政。

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包括入社股份基金、集体积累和集体的其他收入。

第九条 第九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管理使用好集体资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也可由苏木、乡级经营管理部门代管,并接受审计监督。

第十条 第十条 严格现金管理制度,不得坐收坐支,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限额。

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支出应严格审批手续,会计、出纳人员必须明确分工,互相监督。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凡国家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户发展生产、扶贫、救济的资金,都必须按扶持项目提出详细的用款计划,报经拨款部门批准后执行。对扶持项目或被扶持的农牧户建立单独的会计核算帐目和项目管理档案。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支持办好合作基金会。在坚持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互利、有偿使用的原则,调剂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资金余缺。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或占用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对本办法施行前拖欠或占用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必须清理,限期偿还。对久拖不还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固定资产物资管理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物资帐目和管理、使用制度,做到帐物相符。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大中型固定资产应单独登记造册,实行专人管理或承包管理。

转让(变卖、变价处理)或报废大中型固定资产,必须经过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或嘎查、村民委员会集体研究,并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嘎查、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报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按有关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综合折旧率不低于百分之五。对承包给单位或个人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在承包合同中明确折旧费的提取比例。

第五章 财会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应凭证上岗。

财会人员上岗或离职,经苏木、乡级经营管理部门同意后,由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任免,报旗县级经营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财会人员变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由经营管理部门做出审计结论。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经营管理部门负责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旗县级经营管理部门每两年对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会人员进行一次考核,并负责做好会计的职称晋升工作。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集体经济组织应分年建立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收益分配方案、基本情况统计、经济合同、产权等资料档案,由会计统一妥善保管。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严格遵守会计档案保管年限及销毁制度。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总帐、明细帐、会计移交册和各种 登记簿等财务资料保存十五年。社员股金帐、固定资产帐、会计年报、基本情况统计、重要经济合同、销毁档案资料清单等财务资料永久保存。

销毁财务资料时,应将销毁资料造册登记,并由苏木、乡级经营管理部门验印。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经营管理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坚持原则,有突出贡献的模范财务人员,经集体经济组织推荐,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经营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或情节严重的,由经营管理部门查证核实后,报请苏木、乡级人民政府责成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处理。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经营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侵占、私分、平调、挪用集体资金的,除令其退回全部资金外,还应对主要责任人处以其动用集体资金金额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并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责成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由拨款部门收回支农资金;对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财会人员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由苏木、乡级人民政府或旗县级以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被处理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或旗县级以上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的地方,嘎查、村民委员会可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机构的职能。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上一篇:砂石路面设计说明下一篇:生日快乐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