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单位

2024-05-07

县级单位(精选十篇)

县级单位 篇1

预算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不仅是单位内部资金分配、使用的重要依据, 也是单位从社会获得资金的重要标准。国家要通过预算来控制和调整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规模, 约束其经济行为,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项目的划分、收支预算的编制、日常收支的控制, 都必须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 做到口径一致, 程序衔接, 标准统一。

二、现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会计核算, 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局限性

(1) 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 不能真实反映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支出的依据, 在这种记账基础下, 收入只确认当期已收取的现金部分, 并不包括应收而未收的那部分资产, 这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

(2) 收付实现制记录的收益不能代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活动真实结果。在年度预算执行中, 容易造成按领导意图调节收入的现象。比如, 如果年底收入数远远大于预算收入时, 一些该确认的收入就会被推迟到下一年度确认;同理, 如果年底支出数大于预算数时, 一些收入就会提前确认。

(二) 缺乏可行的、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使得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 执行起来较困难。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 以及预算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时而发生。实行集中核算后, 经常会产生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核算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这也是摆在核算中心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 部门预算工作尚未到位

现行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管理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的要求己越来越不适应, 其弊端主要表现在财政资金分散支付, 使用效益不高, 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推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中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没有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所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强化了单位收支管理, 提高了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 预算监督机制也很不健全, 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还相当薄弱, 预算执行不力的矛盾相当突出。

三、完善的措施

(一) 强化稽核工作

健全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 各单位首先要设立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 执行对各种凭证的稽核工作, 凡需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都首先由稽核员审核, 并加盖“合格凭证”印章。单位规模小, 会计业务量不大的稽核职能可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履行。其次要明确责任, 凡属经稽核员审核并加盖“合格凭证”的原始凭证, 如被财政部门和其他政府监督部门查出为不合格、非法凭证而受到的经济处罚应有稽核人员负责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二) 加强收款票据管理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收款票据比较多, 如财政部门发放的“收费收款收据”、“内部往来结算收据”、“罚没收入收款收据”、“当场罚款收据”和税务部门的“经营性发票”等。这些收款凭证各有其使用范围, 款项的性质不同, 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同。加强收款票据的管理, 一是要实行岗位分离, 空白票据的保管、填开、收款和审核要分工负责, 各司其职;二是要正确使用票据, 按收款性质和内容使用票据;三是要严格做到销号, 对已经开完的票据要及时销号, 防止票据丢失、挪用公款。

(三) 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 但多数单位存在收款项目, 支出分类项目细, 政策性强, 各单位应当对各收支项目准确地核算和反映,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 (备注) 中进行反映, 同时明确会计岗位责任, 把好会计核算关。明确责任, 凡是在财务检查中被查出隐瞒、截留收入或乱挤乱列支出, 而或这些行为又不是领导授意、指使和强令的, 单位所受到的处罚财会人员应按责任的大小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四) 规范凭证流转程序, 加强内部牵制

凭证流转程序不规范, 内部牵制制度不严, 是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流失、造成损失浪费的根源。规范凭证流转程序, 加强内部牵制, 就要开票、经办、审核、审批收付款、记账等职责严格分离。对收款凭证要先开票, 后审核, 再收款, 最后制单、记账;对支出凭证要先报批, 后经办, 再审核, 再审批, 再付款, 最后交财会人员制单、记账。

摘要: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财政部门经费资金拨款, 二是基本建设管理部门的基建经费拨款。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其资金活动主要表现为预算资金运动, 从而形成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独有的会计核算模式。随着对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内容与过去相比,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有待完善。笔者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征着手, 通过对现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自己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票据管理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问题 夏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4

[2]、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柯有彩财政监督 2008/06

县级文明单位单行材料 篇2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支部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上级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从实际出发,组织带领班子成员通力合作,卓有成效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了党建与教学工作目标的如期实现。

一、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

一年来,我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一是深化干部队伍的改革制度。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二是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继续开展了“三带头、六达标”创建先锋党支部活动。三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代表群众利益,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些好事、实事。四是加大了党风廉政的工作力度,抓廉政建设,首先严于律已,不争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廉洁奉公,无私为民,同时也坚持教育身边的同志和工作人员严于律己,克已奉公,不做违法违纪事情。

二、服务中心工作,做好文明与法制建设工作

抓文明建设,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以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全民法制观念为核心,以建设文明单位和依法治校为重点,切实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加快学校建设的步伐,搞好学校的卫生环境和绿化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强道德思想建设。以英雄模范人物塑造人,重点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质。三是做好校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坚定信心,通过走自我求发展之路,近快脱贫致富。四是继续开展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先进深入斗争活动,教育学生,要反对邪教,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精神文明,树立科教兴校的新观念。五是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工作,以“五五”普法为契机,教育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坚持严打斗争,把各种犯罪率有效地控制在最低限度。六是学校党支部通过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与党群、干群关系。

三、掌握政策,精心谋划兴校大计

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的基础上,我支部全体成员,面向新世纪、展望新未来,把落实党的新方针、新路线、新政策、新任务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认真研究、精心筹划兴企大计,科学地制定促进我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的 工作目标已定,我支部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带领党政班子全体成员,为努力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加快优秀学校的步伐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共宗加镇第二机关支部

县级单位 篇3

【关键词】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现状;解决对策

一、引言

县级财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财政事业单位的基础,对于县级持有的国家资本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县级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目前在县级财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本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对县级经济发展的调控,因此本文对于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的现状以及解决对策分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的现状

1.“县级财政危机”现象的简要说明

县级财政危机之所以成为了当今经济市场中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主要原因是威胁到了我国的核心产业。以陕西府谷为例,众所周知,陕西府谷是我国的经济百强县,该县的煤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镁资源富集区。该县的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体,2013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在陕西府谷共有223家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主要经营煤炭、能化产物。但是,2016年3月,府谷县经济局就全县的企业再次进行统计,时隔3年,府谷县有22户企业已经停产,64户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整体财政收入陷入危机。

此外,山西省的119個县中,有103个县已经处于工资都发不出的状态,这种财政断崖式危机给山西省形成了重创。出了山西以外,辽宁省也出现58.1%负增长的断崖经济,这种县级财政危机的发展态势并无下降的趋势。

2.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的现状

县级财政事业单位设置的目的是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工作执行标准与依据是国家发布的《国有资产管理》,相关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执行财政的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县级财政事业单位在财政收费过程中变现出了一系列的不稳定。

所谓的财政事业单位收费,其收费对象是由企业、农业以及其它三部分组成,其中既要进行行政性收费同时还包括事业性收费。在两项收费体系中,还包括了很多较为分散的收费项目,因此财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财政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财政收支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上报。

目前,县级财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收费过程中与传统的收费体系相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结合现代科技事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财政事业单位的收费系统也在逐步取得改善。因此,从大的方向上分析现代的县级财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情况,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从财政事业单位实施收费管理的角度分析现代财政事业单位收费情况可以发现,收费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混乱的现象,县级财政事业单位在某种意义上较信息时代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滞后特征。目前,在很多比较发达的城市,在收费与支出费用过程中已经彻底的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即通过设计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必要的二维码或者相关网络信息,实现财政部门与收费对象之间随时沟通的信息效果。

其次,从财政事业单位收取的实际费用与应收费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实际收取的费用要小于应收取的费用。例如,据相关统计部门得到的数据调查中显示某县财政事业单位的收费情况如表1。由表1可以清晰的看出,实际收费与应收费用之间的差值情况,对于一些收费项目,其差值已经超过了实际收费,这对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形成了较为严峻的威胁。同时,对于一些陷入县级财政危机较为严重的省市而言,其涉企费用的差值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无疑构成了我国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三、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存在的问题

1.财政资金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混淆的情况,即账目不明确,账目之间出现互联的现象。此外,资金的管理不能够与时俱进,没有充分结合时代的发展,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利用到收费的管理系统中,使得现代的收费系统中存在较大的漏洞,系统的工作高峰期很容易出现崩溃或者瘫痪等故障,从而对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隐患。

2.会计基础和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使在往来中核算收入支出情况,即核算时间不具备一定的及时性和实时性。同时还存在虚列支出挂暂存的和往来中长期挂账不清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严重阻碍了财政事业单位对资金的有效管理。

3.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工作人员是执行工作的主体,在多种情况下,工作人员的不专业是造成财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以及收费出错的重要原因。不管是在收费明细的核算上还是相关部门的沟通上,工作人员的素质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非专业性,这种不专业的工作作风势必会对财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4.目前多个省份县级财政断崖式危机产生的问题

县级企业财政危机的严峻,必然会使得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上所述,目前很多省份在财政收费明细中表现出了较多的拖欠现象,省级财政危机的发展会使得收费难的现状进一步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财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国有资产的完整性。若是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资本安全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解决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1.规范收入管理、强化财政预算管理,加强相关收入费用核算明细

规范收入管理过程,首先要从国家的层面进行大力倡导和教育。国家应该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到各县级财政事业单位对相关的信息技术进行座谈指导,必要时应该帮助地方县级实现财政收入系统的修复和强化,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财政部门的管理负责人应该进行定时的总结,积极将其上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将财政部门所执行的工作进行系统的清算,保证在資金管理系统中不会出现堆叠的账目问题,若是存在,也应该及时发现并且及时的解决。对于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收费明细,应该做的清晰有据,保证缴费单位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证国有资本的稳定安全。

2.落实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法律的宏观调控

由于收费项目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因此将复杂的项目简单化是实现资金收费较为有效的措施。相关部门应该讲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各个县级的财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并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对于落实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法律在任何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控制力度,因此对财政事业单位收费工作加上一道法律的枷锁,必然会使其产生一定的管理效果。

3.各县级要跟随国家发展步伐,积极调控当地的产业结构

纵观陷入县级财政断崖式危机的各省份,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县级是以制造业为主或者采矿等产业为主,均属于国家的第一产业范畴。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各地方县级应该把握好这一时期,实现产业的战略性转型,从而使得现在面临的危机渐渐缓和。

4.强化县级财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为执行工作的主体,工作人员对财政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力度,才能够保证其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将错误降低到最小。同时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审核,即综合素质的强化,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将国家的事业放在第一要位。

五、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省级财政事业单位在收费管理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时代发展的速度相比,其还存在明显的劣势。针对目前存在于县级财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该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充分结合现代技术的优势,完善收费系统的体制,将问题逐一解决。

参考文献:

[1]苏晓南.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李明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3]沈苏俊.我国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浅谈县级医疗单位合理库存举措 篇4

医疗单位库存物资指的是为了保障正常的医疗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具有消耗性质的流动资产。对于医疗单位库存物资, 应该加强管理、协调和控制, 保障物资的正常供应, 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疗单位成本。

2 县级医疗单位简介

(1) 大理州永平县全县人口18.3万, 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 县辖3镇4乡。

(2) 永平县人民医疗单位是一个二级甲等医疗单位, 2015年底职工人数334人, 病床编制300张, 实有床位340张。全年门诊人次140300, 出院人数9069。开设临床科室有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血透室、儿科、中医康复科、急诊科、感染科、口腔科、五官科。

3 医疗单位库存管理的必要性

3.1 有效的库存管理是降低医疗单位经营成本的关键

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 才能实现最少资源占用, 是医疗单位库存管理实际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对药品库存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 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选择适合的管理工具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建立一套清晰的、可操作的管理流程, 达到控制药品仓储成本, 提升管理效率的目的。因此, 在医疗单位规模不变的条件下, 人员成本为相对稳定成本, 药品管理的关键点是控制仓储成本。

3.2 药品库存管理是临床安全的保障

医疗单位药品经营应由医疗单位自己完成。药品是关乎生命的特殊物资, 对安全的要求几乎没有上限, 医疗单位管理者希望保障不间断为临床供药, 同时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 为此许多医疗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结果却是库存量维持在15日销量附近居高不下, 临床缺药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医疗单位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4 医疗单位库存管理的措施

4.1 增强库存管理意识

加强内部管理、设采供办、库房商品、会计岗位, 明确工作流程与岗位职责, 岗位之间积极沟通, 掌握库存物资的准确信息。

4.2 改变传统药品供应模式

传统的供应模式是医疗单位根据自己药库药品的存储情况, 定期或者不定期从经过资格认证后的总供应商采购药品进行存储;此模式下医疗单位采购药品的频率较小, 采购量大, 时间长, 每次采购的成本较高。如果将医疗单位与县级区域内的所有公立医疗单位联合起来, 签署药品采购合作协议, 共同成立区域性的药品采购中心, 组成1个药品消费团体, 将药品采购和供应任务外包给配送中心, 则协议医疗单位自身就能够取消药品库房设置。

4.3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可以在区域配送中心与医疗单位之间建立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由医疗单位临床科室提供短期用药需求, 通过该平台迅速反馈给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对反馈的用药需求进行处理, 形成配送清单, 再对所有医疗单位采取少量多次的统一配送。在此配送机制里, 所有协议医疗单位在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只需和药品物流中心进行接触, 无需再和药品生产商、供应商及医药代表进行接触, 所有工作都由配送中心统一与药品交易中心完成, 每个月进行资金结算即可。

4.4 定期检查药品库存

对此, 必须做好协调工作: (1) 医疗单位内全体药剂人员的共同配合, 以销量定存量来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 (2) 药剂人员要学会与临床医生灵活沟通, 对有些尚未实行零库存管理的药品在市场发生断货时, 应说服医务人员让患者选用同等效应的药品来替代; (3) 取得医药公司的配合, 实行零库存管理后, 购药则需少量多次和及时, 增加医药公司的工作量和经营成本, 对于微利、用量又少的药品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药品需取得医药公司的配合。若遇突发事件, 且该药库存较少, 一旦医药公司不能正常供应, 将会带来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一些贵重但使用频率小的药品, 医疗单位之间可相互进行拆借使用, 以降低贵重药品存储量, 同时又能降低这类药品缺货的可能性, 达到药品的充分流通和合理利用。通过定期抽查科室耗材, 避免计划不周造成的毁损、过期、积压, 加快库存物资的流动。

4.5 加强库存清点管理

医疗单位药品采购机制决定药品进货周期, 发挥批量优势, 实现招采合一, 提高市场集中度, 建立现代化物流系统将有效提升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的控制能力。医疗单位与药品供货商是长期合作关系, 订货批量不影响价格, 二级库的上游为医疗单位的库房, 即无论哪个层次的库房, 上游通常不影响进货周期, 暂不考虑。进货周期的影响因素包括:仓库的储存能力、人员的工作强度、行业惯例等。多数医疗单位库房会安排固定的进货日, 这样无论是医疗流程、工作强度都呈现波浪型, 增加库房面积、人员配备等资源占用, 这种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差错, 并且在集中盘点、进货日总要对临床工作提出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一问题, 可以取消特定的进货日, 确定药品分类之后, 每日盘点后进货, 进货种类即盘点品种, 每天都安排一部分药品进货, 通过这种进货方式, 能够有效避免上述不足, 清点库存、进货工作均匀分布于每一天, 无论从工作流程还是药品库存均呈现平稳的直线, 实现资源占用的最小化, 只要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甚至可以完全不限制临床工作。

4.6 根据临床需要合理采购

建立高效的采购、配送及验收管理制度。采购应根据临床所需, 实行准时制限量采购, 药品配送采用准时制配送, 合作供应商最好是具备GSP认证, 能在24h内及时送货, 管理先进、实力雄厚、物流水平较高的物流商, 并签订《供药协议》、《药品质量保证协议》、《药品购销廉政协议》等合同, 以保证高效的配送机制, 建立合作医疗单位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 加快配送速度, 药品送货当日, 药库管理人员随即上药房验收并按药品类别及时有序上架。根据医疗单位开展的诊疗项目详细掌握医疗设备资料, 为库存物资的储备做足功课。

4.7 合理选择供应商

针对供应商良莠不齐, 服务不尽人意的状况进修改革。医疗单位专科可以通过筛选产品, 对质量过硬、服务跟得上的几家供应商进行招投招标。确定专科耗材专门供应、确定稳定的供应链。普通耗材通过招标管理确定稳定的供货价格, 从源头上降低库存成本。

4.8 加强配送管理

县级医疗单位应该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通过有效的运作和管理, 将库存转移给供应链的上方, 实现药品供应链上、下端的整合, 即时下流的供应商管理库存, 配送中心租用当地实力雄厚、信誉度较高且通过GSP认证的医药企业的仓库作为配送中心, 将采购的药品临时存放于此仓库。仓库的规模大小及地理位置的确定均由所属采购中心药品采购的实际数量和所在区域医疗单位的实际需要决定, 使贮存与供应达到平衡即可;配送中心的管理人员由协议医疗单位撤销的药库管理人员共同组建而成, 共同负责协议医疗单位所有药品的采购和配送任务。由于区域医疗单位发展不平衡, 主城区的一些医药公司不愿将药品配送至远偏远的县城医疗单位。而通过配送中心统一调配, 不仅能够降低配送公司的运输成本, 而且还能够减轻业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同时充分利用了租用医药公司的现有资源, 将利益最大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县级医疗单位库存管理, 应该不断探索, 结合医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不同环境, 确定具体的库存管理办法。另外, 还应该增强医疗单位实力, 使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大, 库存保持相对平稳,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库存。医疗单位加强库存管理, 有利于降低医疗单位的运营成本, 而且还能够减轻广大患者的负担, 是医疗单位改革的新思路。

摘要:医疗单位医疗物资管理在整个医疗单位管理中至关重要, 如何对医疗单位物资进行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医疗单位服务质量。对此, 本文首先强调了对县级医疗单位库存进行合理管理的重要性, 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探究了具体的库存管理对策。

关键词:县级医疗单位,库存,管理

参考文献

[1]何秀芳.关于医疗器械采购及库存管理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17) :315~316.

[2]栾琳.做好医疗单位药品采购及库存成本管控的有效举措[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06) :186.

县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 篇5

总结

学校工作的宗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争创“三优”。近两年来我校在争创“三优”单位,争创文明单位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

学校在每学期初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的同时,制定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工作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为组员,负责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争创文明单位奠定基础。

二、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

学校根据中心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定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教书育人。学校领导还经常找教师交心、谈心,进行思想交流,从而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认真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学校学习风气浓厚,文体卫生先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加强学习势在必行。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自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校历来把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工作重点来抓。我校绝大多数学生目前已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从不迟到、早退,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气,学校近几年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镇前茅。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文体卫生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周的大课间操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文艺队在每年“六·一”文艺调演中成绩居全镇第一;学校运动代表队在黄坪镇教育系统冬季运动会上捷报频传,获小学组总分第一。

四、加强民主管理,严格遵纪守法。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或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学校形成有事大家商量,以大局为重,个人服从集体的良好风气。师者德为先,我校本着外树形象的指导思想,非常重视抓教师队伍的师德工作,一方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和大理州教育局颁布的“六要六不准”,并时常对照自己的言行自省自查,几年来,学校教师无一人有违纪现象发生。

五、学校环境优美,环保工作达标。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进行育人环境建设,新建了篮球场、花台、宣传栏等,目前学校四季花香,绿树成荫,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得到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认可。

总之,我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扬长避短,争取迈上一个新台阶。

黄坪镇潘营小学

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篇6

一、云梦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经调查核实, 截至2010年底, 云梦县行政事业单位独立核算户数为139户, 国有资产总量8605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87781万元、主要为土地8313万元、房屋建筑52416万元、交通运输设备4529万元、专用设备5853万元、一般设备14136万元、图书266万元、家具用具2024万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调查不仅使财政部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也使各单位增强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并对自己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从这次国有资产现状调查的情况来看, 少数单位比较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能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等。如:云梦县卫生局、云梦县农机局、云梦县农业局等。但大多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如:已报废、报损、出售的固定资产继续反映在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账上;购置或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入账;无固定资产明细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外资产大量存在;不经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随意购置、处置国有资产, 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所有这些问题与各单位重资金管理, 轻财产管理, 没有形成有效的财产监管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账务管理混乱

由于一些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未给予足够重视, 导致“家底”不清, 管理混乱。在调查中发现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年到头不清理、不对账, 单位究竟有多少资产, 领导和会计都说不清楚。

(1) 无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该县行政事业单位中有40多户既无固定资产总账, 又无明细账, 占调查单位的30%。如: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原行管局所管辖的部、办、委等单位由于近几年未添置固定资产或建房贷款未还清、新成立等原因, 长期未登记固定资产账, 更不用说明细账。

(2) 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其一, 普遍存在已报废、报损、出售的固定资产继续反映在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账上, 既未财政及主管部门审批, 也未从固定资产账上核销, 单位领导及财会人员认为, 如报财政审批手续复杂, 请评估所评估又要交评估费, 使已报废的的资产额外增加了一笔支出。加上领导任期的短期的行为, 不如把这部分资产就挂在账上, 反正与个人没有多大关系。其二, 低值易耗品列入固定资产核算, 原因主要是财会人员业务不熟, 对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区别及标准不清楚。第三个问题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 行政事业单位绝大多数住宿楼都按房改政策出售给个人, 但由于上级财政部门没有明确下发文件核销, 这部分房屋建筑物至今都挂在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

(3) 账外资产大量存在。一是由于工程迟迟不进行决算, 导致竣工多年的房屋建筑物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二是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如有些上级单位接受捐赠的小汽车、电脑、空调等固定资产多未入账, 形成大量账外资产,

2. 固定资产隐性流失严重

(1) 大量的资产在对外招租承包中, 未经竟价投标, 而是由单位个别人主观定价说了算。 (2) 部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时, 只见使用, 不见收益, 使资产在经营过程中得不到补偿。 (3) 一些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收益被用入单位的福利、招待或小金库。 (4) 部分单位举办实体用的是国有资产, 但缺乏有效的管理, 不进行成本核算, 单位得不到回报, 有的还反过来包亏,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 资产购置、处置随意性大

有的单位外购的固定资产不在批准的购置计划内办理, 属于专项控制的资产, 未履行报批手续。还有的单位将八、九成新的办公桌椅和木质门窗丢弃, 代之以铝合金门窗和“老板桌”、“老板椅”, 不能很好的利用闲置资产, 造成国有资产财产损失。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长期不进行账实核对, 致使个人成为产权的拥有者。

4.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不经审批, 征收国有资产占用费手段过软

根据省政府233号令的规定, 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性资产都必须报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并按资产或收入额的一定比例上缴国有资产占用费。但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非经营性资产转入经营资产时不经审批, 其收入不如实上账, 不按规定提取占用费和折旧费, 致使国有资产在营运中得不到补偿和保值增值。按省政府文件规定, 对不按时缴纳国有资产占用费的单位, 由财政部门抵扣拨款或从预算外资金账户中抵扣。但在实际执行中, 由于领导考虑到一些单位经费未拨足等原因, 一直没有执行, 致使一些有非转经收入的单位存在侥幸心理, 拒不交纳国有资产占用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制约手段不力。因资产管理的法规到2010年7月1日才出台, 原来对造成资产流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没有相应的制约及追究措施, 致使单位领导对资产管理不重视, 资产损失不在乎。 (2) 现行财政管理由于分管体制问题造成财政支出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管理脱节, 致使单位只重购置, 不重管理, 只求拥有, 不求效益, 只反映支出, 不反映存量, 只想要钱, 不想开源。 (3) 财会人员素质差。有的单位财会人员不单责任心不强, 而且业务素质也较低, 有些单位的会计连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概念都搞不清楚。 (4)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对前任会计的账务不闻不问, 只求把自己在任期的账目登记清楚了事, 这样就造成工作上的脱节, 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

1. 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对于固定资产至少应每年盘点一次, 对盘亏的固定资产, 财务、资产管理等部门要进行核实, 对盘盈、盘亏资产查明原因, 由单位资产管理科室提出处理意见, 按规定程序上报主管局和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然后进行账务处理, 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2. 加强资产配置管理, 严格把好“入口”关

一是财政部门必须发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优势加强资产购建的预算管理。在制约部门预算计划时, 由单位申报购置计划,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根据申报的资产存量状况, 签署意见, 列入部门预算。对超标单位的购置计划则不予考虑, 对没有列入部门预算的购置计划则坚决不同意购置, 政府采购部门不进行采购, 国库支付部门不予支付资金。二是要按照“合理可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 加快制定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备标准, 提出和审批购建计划和所需配套的预算。

3. 加强资产使用管理, 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首先要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 各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人, 签订管理责任状, 确定责任和义务, 每年年终, 实行考核, 进行奖惩。其次要抓基础建设, 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目, 按照实物的分类进行编号, 按数量和型号进行登记, 实行账卡管理, 经常核对, 使国有资产的增减、结存、分布等有详细的记录。

4. 加强资产处置管理, 把好“出口“关

财政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与纪委、监察、审计、房产、国土以及财政监督、国库等部门的配合, 对行政事业资产处置, 凡未经财政部门批准的, 房产、国土部门不办理房产、土地手续;财政国库 (核算中心) 不受理收支业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加强纪律监督, 对造成资产损失和流失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追究责任。通过这些措施,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和责任感, 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从源头上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5. 明晰产权

一是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 实行集中管理。由县政府授权财政部门分期分批统一接收, 今后行政事业单位不再拥有不动产产权。二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投资、参股、合作等形式管理的各类出租门面、房产, 由财政部门代表县政府分期分批授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管理。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资产, 实行动态管理。四是统一收益, 收支分离。对经营性资产实现的各项收入, 以及固定资产处置之后的所得收益, 在上交相关税费之后, 一律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入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借鉴外地经验。如借鉴宜都产权管理创新。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产权”的原则, 出台《云梦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登记管理实施细则》, 规定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 登记机关为县财政局。凡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 应按规定向财政局申办《云梦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证》。县财政局按照县政府要求, 会同监察、国土、房管等部门开展产权清理, 根据县政府授权, 统一印制并颁发资产占有使用权证, 将各单位资产数量及价值形态, 对号入座据实填入证内。明晰产权后, 云梦县资产管理将更加透明, 权益更加规范。杜绝过去那种“谁占有、谁处置、谁收益”的顽症。

6. 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财政部“两令”的原则和要求及省、市有关规定, 用大约两年时间, 尽快尽早出台资产管理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和办法规定。主要包括资产配置办法、使用办法、处置办法、收益管理办法、产权登记办法、资产调剂制度等, 并强势推进监督制度的实施。一是严肃查处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重大案件, 进行通报。二是强化资产报告监督制度, 可在人大审议财政预算、决算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 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内容。三是结合政务公开, 建立实施政府资产信息公开制度。四是建立和实施财政与工商、税务、建设、房管、国土、编办行政事业资产业务联办制度。创新以资产的属性类别为区分的分类管理机制, 应区别行政资产、事业资产、用于经营和资产和用于非经营性资产, 实行分类管理的治理机制, 行政资产由于产权和单位特征非常明显, 因此, 管理模式相对简易。即建立一套完整的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监督的管理制度。事业资产较为复杂, 管理模式必须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分类属性, 进行分类管理。

7. 网络化建设

要按省财政厅要求, 将单位清产核资结果整体转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库, 将逐步对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及资产处置、产权变更、产权年检等资产管理事项在网上申报、审批, 实现网上动态管理。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资产配置目录及标准, 实现资产管理的公开化, 为部门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8.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事业单位市县级财务管理初探 篇7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所进行的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的总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事业单位依托自身资源优势, 不断拓展业务服务领域,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基层单位业务现代化建设以及科技服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财务收支总量迅速增长,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逐步完善财务监督和财产监管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现阶段做好事业单位市县级的财务管理工作, 使各项资金安全、完整、有效运行和发挥效益, 完善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值得我们每个基层财务工作者深入地研究思考。

一、加强市县级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往来资金结算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机构等管理。

账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合理、完整、准确地编制单位预算, 严格预算执行, 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依法组织收入, 厉行节约,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经济核算, 实施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有利于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防范财务风险, 对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事业单位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得到巩固, 基层单位的资金总量不断增加, 可用资金逐年增长, 保障事业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与此同时, 各市县级单位财务收支业务频繁, 财务核算、资金管理也日趋复杂和繁琐。现有的基层单位财务核算力量相对薄弱, 管理和监督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不适应的现象。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入, 市县级财务工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更高要求地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迫在眉睫。只有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才能保证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确保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二、目前市县级财务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

1、基层单位领导缺乏财务监管意识

部分基层单位领导仍对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配合, 认为会计集中核算以来, 财务收支等置于上级财务监督之下, 削弱了单位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部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不规范, 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不严格, 制约机制不完善, 支付程序不合规, 致使一些原始凭证记载不详细、附件不全、项目不真实、单据填写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

2、报账员队伍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报账员队伍中仍有部分人员无从业资格证, 会计基础知识匮乏, 而且人员流动性大。报账员是市县两级沟通的桥梁, 作为第一手会计资料———原始凭证的传递人员, 报账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处理能力严重影响到本单位的财务基础信息, 从而影响后期财务数据分析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另外, 报账员原始凭证粘贴的规范化程度也是直接影响财务档案是否符合规范化管理要求的重要因素。

3、现金管理仍有漏洞

基层单位现金管理仍有漏洞, 库存现金数额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 白条抵库, 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单位对报账员监督力度不够, 库存现金盘点不能做到日清月结。

4、固定资产“重购买”“轻管理”, 账实严重不符

基层单位还存在国有资产管理不善, 管理人员意识淡薄, 单位监督机制不健全, 缺少内部机制的制约和监督等问题。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国有资产管理粗放, 责任未落实到人, 长期不进行资产清查, 造成账实不符;资产变卖、报废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5、预算执行力不强

目前, 基层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支出“两张皮”的状况还普遍存在, 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理解上有误区, 对预算、执行和决算三者关系认识不到位。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强, 如项目资金支付、人员支出、三公经费支付不严谨, 造成超支、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相互挤占等现象。项目资金缺乏足够的预见性,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滞后。

6、预算外资金管理缺乏力度

随着事业单位的迅速发展, 预算外资金近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已成为事业单位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财力, 它缓解了国家财政支出紧张与事业费开支日趋增大的矛盾, 弥补了国家拨款的不足。但部分事业单位将预算外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服务性的比重较大, 事业发展性投入较少, 直接用于职工的投入资金过多。甚至部分基层单位利用会议培训、知识竞赛和文体活动、旅游等形式发钱发物, 变相超标准发放各种奖励等等。

三、完善市县级财务管理的设想

1、转变观念, 不断提升人员素质

基层单位领导要高度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 不断加强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自觉性, 提高财务监管和依法理财的能力, 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的责任意识, 督促各单位财务制度落到实处, 因为指导和督促各项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制度的落实, 才是加强财务工作监管的首要任务。

同时, 加强报账员队伍的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报账员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 应建立履行职责的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会计法》等国家各项财政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 努力提高报账员队伍的财经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保证报账员做到以诚信为本、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客观公正。

2、加强市县两级的沟通, 发挥报账员的桥梁作用

在财务核算工作运行过程中, 与核算中心联系最密切的是单位报账员, 作为会计信息的传递人员, 其所传送信息的有效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核算中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核算中心会计工作的质量, 有效发挥报账员的桥梁作用成为市县两级会计信息沟通的保障。所以, 报账员工作的规范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建立健全报账员奖惩办法和机制体制, 加强对报账员的管理力度, 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责任意识。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完善固定资产的领用、清查、盘点等日常管理, 严格定期盘点制度, 责任落实到人,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 保证账实、账账相符。合理配置资产, 做到物尽其用, 对调拨、转让、变动、报损、报废资产, 应履行报批手续, 未经批准, 不得随意处置。加大宣传力度, 从思想上扭转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现象, 确保国有资产有效运行和保值增值。

4、提高预算管理科学性, 强化预算执行力

预算管理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和监督考核预算执行情况三个部分内容。预算管理应坚持预算、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 执行“零基”预算编制法, 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预算收支项目, 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严格执行部门预算, 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 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 确保年度收支平衡。保障项目预算资金的安全性及支付及时性, 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对项目资金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财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不仅会计核算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还要严把资金出口关, 严格支出管理, 变预算额度控制为预算支出内容控制, 没有具体预算支出内容的开支一律不得核销支出, 建立起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实现支出与预算统一, 确保预算统筹集约作用的充分发挥, 最终实现各项资源的统筹集约。力争做到“经济活动目标化, 管理方式精细化, 资金控制提前化, 绩效管理依据化”。

5、加强内部审计, 注重外部审计, 严肃财经纪律

加强内部审计的同时, 要主动要求和接受来自外部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有一定的局限性, 来自外部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审计和纪检部门审计可使单位财务管理更加合规合法, 从而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

6、重视预算外资金的科技化管理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必要补充, 具有分散性、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要坚持预算外资金管理“量入为出, 分类管理, 综合平衡”的原则, 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管理办法执行, 强化制度。加大对市县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从源头上、流向上、收支管理上、监督检查上建立全方位的政策管理体系。

7、充分发挥财务核算中心在市县级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财务核算中心要发挥“规范核算、财务监督、综合分析”三个作用, 尤其是要切实负起责任, 不能只核算不监督, 要寓财务监督于财务核算之中, 把好支出关。加强财务工作日常性的监督检查, 是了解财务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规范财务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推进市级财务机构在省级和县级财务管理之间的衔接和监管作用, 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指导一级、一级监督一级, 达到提高事业单位整体财务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淑兰: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 2010 (2) .

[2]宛传俊: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2) .

[3]张媛:浅析事业单位管理问题的改革策略[J].时代金融, 2011 (12) .

[4]王岩: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J].现代商业, 2012 (2) .

[5]周文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J].财经界, 2011 (7) .

[6]裘方岚: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J].财经界, 2011 (12) .

县级单位 篇8

老彭的话对我们触动很大, 自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 其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由单位负责走向了由社会承担, 大大增强了保障能力, 但是管理服务问题逐步显现, 亟待改善和加强。

一、充分认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是《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的目标和原则。这对于县级机关事业单位来说, 其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 有着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退休人员尽快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长期以来,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直由原所在单位负责管理与服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能转变, 缩减人员, 有的还被撤并或撤销, 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无从着落。实行社会化管理模式, 不仅是社保制度改革, 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需要, 而且能让改制单位或被撤销的单位退休人员有了“娘家”, 使他们的生老病死在就近的社会管理服务机构获得关心和帮助。二是有利于减轻机关事业单位社会负担。从滨海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的情况来看, 截至目前, 90%以上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由社保经办机构委托银行发放后,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负担, 并且增强了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的能力, 提高了单位和职工参保积极性。三是有利于退休人员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绝大部分为干部性质或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专业技术本领和工作能力。退休后, 不少人才艺兼备、精力旺盛。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做好其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组织上关怀, 使其尽可能发挥余热, 继续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现状

长期以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后都是由原所在单位负责管理。从我们滨海县的情况来看, 截至2015年底, 滨海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共9580人, 其中属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897人, 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退人员7600多人。目前, 这些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极不平衡。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对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做得比较好, 如交通、教育、水利等部门都成立了老干部支部, 明确专人负责退休人员的党务和管理工作。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相对较差。由于受经济、人员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限制与影响, 这些单位缺乏对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与服务。在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 这些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处于“无人过问”的自由松散状态。原属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 在乡镇撤并或改制后, 原单位不复存在, 退休人员更是无人过问。有的事业单位改制后, 原单位不存在了, 退休人员就挂靠在其他单位, 因挂靠单位对这些退休人员并不了解、不熟悉, 管理服务不及时也不全面。特别是一些属于经营型或收费性质的事业单位, 因运营困难和有关收费项目取消, 单位早已名存实亡, 在职职工自谋生路, 只剩下退休人员, 更是无人管理服务。另外,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尚未划入社区街道管理, 这些名存实亡、无专人负责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处于管理真空状态。

三、加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建议

这种无人管理的状态, 严重影响了退休人员的思想情绪, 他们辛辛苦苦为党和国家建设工作大半生, 到老却成为社会“弃儿”, 不免产生不满与怨言, 更影响到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 改善和加强县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十分必要。

1. 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 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新模式

在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过程中, 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要求, 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 真正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实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借鉴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模式和经验, 探索建立适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新模式, 促使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2. 依托社区街道资源, 实行与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并轨

依托和利用社区街道目前已经建立的各种活动场所、资源及管理服务体系, 与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实行资源共享, 共同利用。社保经办机构将机关事业单位新办理退休人员纳入乡镇、社区管理服务范围, 已经办理退休人员分期、分批逐步纳入社会化管理。在管理服务中, 与企业退休人员同步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为他们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会化服务, 并对生活上出现困难、身体发生疾病的退休人员给予帮助与支持, 给予社会化关爱, 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使他们同样分享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关爱。

3. 政府统筹规划, 强化部门职责

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涉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县级人民政府应统筹规划和作出安排, 按照“一个统一”和“五个同步”的要求, 制定刚性的政策措施, 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政策体系。在乡镇、社区街道 (居委会) 都应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 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设施、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六到位”, 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同时, 社保部门要把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关的政策进行梳理落实, 建立其管理服务网络, 并与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网络有机结合, 享受同等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4. 加强社会化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基层服务平台

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首先,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完善乡镇、社区街道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可通过机构调整充实, 也可从曾经从事过机关事业单位劳资工作人员中选聘兼任, 其工作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解决。同时, 对专职人员开展社保知识、业务工作操作和服务工作技能等培训, 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其次, 抓好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全面落实活动场地, 采用扩大、新建等方式, 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活动场所, 并根据退休人员需要, 着力推进社会管理服务的标准化。通过验收评比等方式, 切实加强乡镇、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规范化, 使他们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待遇, 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自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 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也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 各地方政府都在按照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的要求, 积极探索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思路, 尽量减轻机关事业单位的压力, 努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但是这项工作伴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循序推进,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监督机制, 不断改善管理、加强服务。

县级单位 篇9

关键词:SPSS软件,聚类分析方法,广西,县

一、广西县级行政单位的基本情况

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接壤,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下辖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基于研究目的,本文选取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 共68个县为研究对象。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的广西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分为五大经济区,即桂南经济区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及其辖县(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横县、合浦县、上思县、灵山县、浦北县),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是:以港口经济、海洋产业、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中国西南部国际贸易和运输中心以及商业、信息中心。 桂中经济区包括柳州市和来宾市及其辖县(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是:建设成为西南以及华南地区区域性的工业中心,重要的运输主枢纽和微汽、铟品、 蔗糖、日化、有色金属及建材产品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业,稳定发展有色金属和水泥工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制造业、制糖、日用化工三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銦制品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经济体系。桂北经济区由桂林市及其辖县(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兴安县、灌阳县、荔浦县、资源县、永福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构成,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是: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林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和基础设施为支撑,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农林业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桂东经济区包括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和贺州市及其辖县(平南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是:建设成为发挥承东启西作用,接受粤、港、 澳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区、乡镇工业和外向型农工贸基地。桂西经济区包括河池市、百色市和崇左市及其辖县(凌云县、 平果县、西林县、乐业县、德保县、田林县、田阳县、 靖西县、田东县、那坡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峨县、凤山县、南丹县、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宁明县、扶绥县、龙州县、 大新县、天等县),该区域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广西南亚热带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糖业基地、以铝、锡、铟、锰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基地,重要的水电基地。

二、广西经济地理区域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的理论简介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它是研究 (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类,通俗地说, 就是相似元素的集合。因此,聚类分析就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聚类分析是一种探索性的分析,在分类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聚类分析能够从样本数据出发,自动进行分类。聚类分析所使用方法的不同,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所得到的聚类数未必一致。

聚类分析依分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对观察样本所作的分类,即Q- 型聚类和对观察指标所作的分类,即R- 型聚类。因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广西68个县进行聚类,所以将使用Q- 型聚类方法。同时,常用的聚类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本聚类法以及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等。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

(二)分析结果

本文根据《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从基础经济、综合经济、财政金融、人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选取了户籍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公共财政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来对各县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各个县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聚类树图( 见图1) 。

由聚类分析树状图,可将广西68个县分为四类,具体情况如表1。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广西68个县分为四个类别,其特征及成因如下:

类别Ⅰ: 鹿寨县。鹿寨县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县, 该县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桂中腹地,扼南北交通之要冲,境内有桂海高速路、阳鹿高速路、平鹿二级公路等国道和省道,湘桂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115公里,距广西工业中心柳州市33公里。

类别Ⅱ: 包括临桂县、武鸣县、横县。这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三个县。实力强的原因首先是地理区位优势,这三个县都在城市旁边,相当于城市的卫星城市,交通便利;另外是工业发展较好。三个县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都是50%以上,武鸣县、横县是传统的工业强县,临桂县后来居上,工业发展也非常不错,而且旅游发展也很好。

类别Ⅲ: 包括宾阳县、柳江县、灵川县等21个县。这类县综合实力较强,主要是很多县都在湘桂铁路上,交通便利,如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等县,另外一些县虽然没有这些便利,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平果县有丰富的铝矿资源,合浦县有传统的珍珠产业,靖西县的旅游、农家乐、中药材发展较好等。

类别Ⅳ: 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等43个县。 这类县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文化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县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全,导致工业发展落后、自然资源难以利用等原因造成。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广西各县的发展不平衡,综合实力较强的县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或者处于交通线上,或者有自己的特色工业、特色资源等;综合实力相对较差的县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包括所有的自治县,这些县要么缺乏资源,要么有资源却因为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开发。

2.建议

县级单位 篇10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完善与优化, 首先要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充分认识, 从而有针对性的选择正确的建设措施。

(一)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定义

所谓财务管理信息化, 主要指的是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当前最为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会计电算化, 是财务核算、分析、控制以及决策等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

(二)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财务管理信息的特点首先体现在财务信息的实效性, 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之后, 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数据系统, 同时实现与外部进行实时连接, 不仅可以与各个部门实现信息的安全交换, 而且还能够将最新的财务信息及时、准确的呈现出来, 为提高数据的统计和监管的实时性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次是数据资源的共享性。目前, 为了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财务信息数据都是由上级部门负责管理的, 过去的时间里, 下级部门如果想要获得这些数据, 必须经过层层审批才可, 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也无法做到信息处理的及时性。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 下级部门如果想要获取这些重要信息, 主要登录内部的网络系统, 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数据, 并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还压缩了办公的经济成本。最后是工作流程的可视性, 就我国目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业务流程来看, 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这就给不同部门提供了流畅的交流平台, 让每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 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由于我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设备、技术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无法与城市行政事业单位相比, 因此, 在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 必须将这些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结合我国目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一) 对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是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内容,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制定出几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并从中选出最优方法来进行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同时, 在对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 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划中的内容进行建设。只有这样, 才能够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盲目性, 以及各个建设环节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 最终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发挥。

(二) 创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目前, 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这些财务信息的有效管理, 就必须建造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这不仅会进一步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脚步, 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运行。在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平台进行创建的时候,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确保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此同时, 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 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掌握与了解, 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完成对信息数据的有效处理, 以此来对单位的财务现状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确保单位财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系统的功能与有效落实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只有在切实落实之后才能够收获预期的效果, 因此, 在完成管理系统的建设之后, 对其相关功能进行有效落实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 建立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建立也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种重要环节。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应该是对资金量、业务流以及信息流的有效集成, 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对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进行建立的时候, 应该确保其能够完成单位中日常的财务核算, 同时能够实现将信息处理结果提供给有关部门。除了以上内容之外, 系统还要涉及到财务报表、财务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从而逐渐实现系统的全面性, 在以上所提及的所有内容之中,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财务处理, 一定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二) 建设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建设财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在整个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主要是为领导者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 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对该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 建设人员应该根据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 对先进技术进行合理选择和运用,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网络技术、数学模型分析、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方法。系统使用过程中, 要尽可能将全面先进技术充分利用起来, 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潜在的各种财务信息充分挖掘出来, 以给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

(三) 建立网络财务信息系统

建设网络财务信息系统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第三个步骤, 在对该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 主要是在操作运行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前提下, 建立把实物、资金以及相关产品核算作为工作重点的局域网络财务信息系统, 从而使信息的处理更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 对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 提高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信息化脚步的飞速发展, 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必然会成为我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设备和技术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不及城市行政事业单位, 因此,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和单位管理人员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 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提供最佳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以此来更好的促进我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婉娟.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上一篇:农业生态转型下一篇:学生解题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