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疗法

2024-05-04

儿科疗法(精选四篇)

儿科疗法 篇1

1 临床指征

(1) 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呼吸费力, 呼吸幅度变浅, 频率加快。严重时濒于衰竭, 表现为节律不整、呼吸次数减少、呼吸无力, 甚至呼吸暂停>20s。 (2) 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是早期缺氧的机体代偿表现。若长时期缺氧不能纠正, 心率和血压均可下降。 (3) 烦躁不安是严重缺氧开始时的表现, 易被临床忽视。若缺氧持续存在而导致脑部缺氧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发展至心、脑、肾重要脏器供氧不足会严重威胁生命。 (4) 皮肤色泽改变多表现为口唇、甲床紫绀, 严重缺氧者面色青灰。需注意的是局部循环因素等可致口周发青, 却不一定有低氧血症存在。而严重贫血时, 虽有缺氧但可无紫绀出现。

缺氧表现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分析, 不能单凭某个症状即认为有缺氧存在, 如小儿在发热、哭闹时呼吸增快, 心动过速。因此仔细观察患儿原发病的临床症状出现与发展非常必要。在除去缺氧以外的其他原因后, 心率快、烦躁不安时可给予氧气吸入。不同疾病发生缺氧的原因不同, 不同情况下氧疗效果亦不同[2]。另外紫绀与呼吸困难两者的严重程度与需给氧量并不一致, 有条件者可做血气分析以辅助诊断治疗。通气不足时应主要改善通气, 同时给氧以提高肺泡氧分压。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 引起氧气弥散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明显[3]。循环功能不全或贫血严重及氧运输障碍者, 属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氧疗有一定效果, 但不能根本解决缺氧问题。因此应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不同的给氧方法及给氧浓度。

2 氧疗的原则和方法

氧疗的基本原则是以尽量较低浓度的氧使氧分压 (PaO2) 和血氧饱和度 (SpO2) 回升至安全水平 (即PaO2达到60mm Hg及SpO2达90%以上) , 而又不引起不良反应。为此应根据需要绐予不同方式供氧。选择给氧方式要考虑以下因素: (1) 需氧量大小; (2) 氧流量控制的程度; (3) 氧气的湿化、加温程度; (4) 患者舒适情况。

引起缺氧的原因很多, 在进行氧疗时, 首先积极处理基础病变, 后据不同基础疾病选择不同给氧方式。如中枢病变引起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 应进行机械通气合并氧疗;对于通气或血液失调造成的缺氧, 可给予40%~50%氧气吸入, 必要时应用持续气道正压 (CPAP) 或呼气末正压 (PEEP) 通气技术;心力衰竭者常规给予氧疗;心肺复苏时应予短时间高浓度氧吸入。

氧疗对缺氧者很重要, 在给氧前必须明确有无呼吸道梗阻。更新的研究认为减轻呼吸道梗阻的辅助措施能使氧疗效果更好, 特别是在疾病早期。吸氧的方法有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双腔鼻导管法、氧气帐法及暖箱给氧等, 采用何种方法目前国内常依据各地的习惯及患者的情况而定。

2.1 鼻导管法

(1) 鼻导管浅置法:将导管由一侧鼻孔送至鼻前庭。氧流量婴幼儿1~2L/min、新生儿0.3~0.5L/min, 吸入氧浓度 (FiO2) 为25%~30%。 (2) 鼻导管深置法:将导管插入鼻咽腔中, 可保障FiO2>30%。但刺激性大, 小儿有时不能耐受。鼻塞法将吸氧塞置于外鼻孔, 减轻对鼻黏膜的刺激, 易为患者接受。

2.2 面罩法

面罩吸氧对鼻黏膜无刺激, 吸氧浓度较高, 缺点为影响患者说话和进食。Veturi面罩可调节吸入氧的浓度, 对需控制吸氧浓度者尤宜。

2.3 经气管导管或呼吸机给氧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 在停止机械通气时, 可通过气管导管给氧;机械通气者可通过空气混合器提供氧疗。

2.4 氧帐或头罩吸氧

罩内的氧浓度、气体的湿度和温度均可控制并根据需要调节, 吸入氧浓度较衡定, 但耗氧量较大, 设备较复杂。曾有报道医源性吸氧错误4例的教训, 其中2例为气管切开患者, 氧疗时从鼻腔插入导管, 氧气直接从气管溢出, 而未有效进入肺;1例为护士误将鼻塞直接塞入气管套管内;另1例患者面部及鼻腔受伤肿胀, 仍用鼻塞吸氧, 导致患者窒息[4]。均因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未据情况选择恰当的给氧方法。

2.5 暖箱给氧

将输氧管直接放入暖箱, 临床常用4~6L/min氧流量, FiO2一般在40%左右, 适用于较小的早产儿。

3 氧疗注意事项

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 吸入后可致呼吸道黏膜干燥, 分泌物黏稠, 不易咯出。患者常有鼻黏膜干燥、呼吸道灼痛等不适症状。因此, 输氧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 以减轻刺激作用。

3.1 吸入气的湿化

常用蒸馏水或灭菌水来湿化氧气, 灭菌水如0.1%硫酸酮溶液[5]、复方硼砂溶液[6]、醋酸氯已定溶液[7]、3%过氧化氢溶液[8]。对于急性肺水肿患者可选用20%~30%乙醇作为湿化液, 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扩大气体与肺泡壁接触面积而使气体易于逸散, 改善气体交换。

3.2 湿化液的加温

王素梅等[9]提出吸氧时保持水恒温在25~35℃。其优点是: (1) 提高了吸氧效率, 减少了冷空气对器官的刺激; (2) 加大了氧的湿化程度, 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3) 有效预防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 增加组合药液湿化给氧的疗效。廉德花等[10]研究显示, 使湿化瓶内湿化液温度达到并保持在 (37±1) ℃, 此时吸入氧气温度可达 (32±1) ℃, 避免气体对呼吸道的刺激, 较适宜进行氧疗。桂光杰等[11]实验研究表明, 设定恒温湿化瓶内水温为50℃, 湿化瓶出口的氧气温度为43℃, 鼻导管端的氧气温度为36~37℃, 可避免或减少输氧引起的不良刺激反应。有关黏液细胞形态、黏膜纤毛传送速度和活动度研究均证实, 加热吸入气至人体体温温度、100%湿化吸氧治疗效果肯定[12]。

3.3 加强监护

氧疗时必须密切监测, 观察紫绀情况、呼吸状态、呼吸节律、心率及精神状态, 同时结合血氧及SpO2, 在持续监测及定期血气检查后, 及时调整。若吸氧后病情改善, 神志好转, 呼吸幅度加大, 频率减慢, 呼吸困难好转, 心率减慢至10次/min以上, 说明有效, 反之说明氧疗不当, 最好立即作血气分析, 以明确诊断。并应检查有无导管阻塞, 必要时定时拍背、吸痰, 避免因痰液阻塞造成无效供氧。若氧量过大、浓度过高等原因产生呼吸抑制,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4 其他

吸氧器具如湿化瓶、吸氧导管清洗、消毒和更换, 预防交叉感染。注意防火和安全, 氧疗区应禁烟、禁火。对气管切开经气管内套管给氧者, 大部分护士只插入氧导管2~3cm, 氧疗效果差。已有研究证实, 气管内套管给氧时, 氧导管深置 (6cm) 与浅置 (2cm) 的SpO2有明显差异。现主张气管内吸氧导管应插入6cm[13]。

4 氧疗不良反应

4.1 氧中毒

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PaO2和氧浓度, 当吸入气的PaO2过高时, 因肺泡气和动脉血PaO2随之增高, 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氧分压差增大, 氧的弥散加速, 组织细胞获得过多的氧而中毒 (主要是氧自由基对生物单位膜的破坏) 。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 表现为胸骨下不适, 疼痛, 灼热感, 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干咳。预防措施为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常行血气分析, 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4.2 肺不张

吸入高浓度氧气后, 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 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 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 引起吸入性肺不张。

4.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

4.4 对眼的不良反应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OP) 是氧中毒的一种。对早产儿来说, 眼部血管后半段的发育只能留在出生之后完成。长时间、高浓度 (FiO2>40%) 的血氧环境下, 未发育完成的眼底血管不再向视乳突边缘生长延伸, 而是在原生长位膨胀、变粗、打结纤维素渗出甚至出血, 纤维膜形成, 纤维收缩、牵拉, 可使视网膜剥脱。

4.5 呼吸抑制

发生于缺氧伴严重CO2潴留者给予较高浓度氧疗时, 由高浓度氧疗消除了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应立即降低氧浓度, 使用呼吸兴奋剂, 必要时采用机械辅助呼吸。

儿科应用中药灌肠疗法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儿科;中医药疗法;灌肠疗法;综述

中药灌肠疗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药煎煮并将药液经肛门灌注于肠道内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大猪胆汁一枚,泻汁,和少许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开创了中药肠道给药的先河。近年来中药灌肠疗法在儿科应用较多,而且临床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1中药灌肠疗法的基础研究

1.1中药灌肠疗法的作用机理研究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宣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若病位在肠腑,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壁较薄,具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趋势的优点[1]。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药物可通过下列两条途径发挥全身疗效:一条是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另一条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且直肠给药吸收后维持时间较长,进入体循环的量为50 %~70 %[2],作用速度与静脉用药类似。表明中药灌肠给药,药物易被吸收,且药物吸收后除产生局部治疗作用外,大部分还通过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直接发挥药效,从而既可减少药物在肝脏发生化学变化造成肝损害,同时避免了药物经口服被消化液分解破坏的弊端。可见灌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给药。

1.2中藥灌肠疗法与制剂研究临床常用的灌肠疗法分为3类:保留灌肠法﹑清洁灌肠法﹑直肠滴注法。目前儿科临床常选用直肠滴注法。因为直肠滴注法给药速度慢,对肛门直肠等局部组织的刺激相对其他灌肠疗法小,并且减少了因短时间注入药量过大导致药液溢出肛门的弊端,且肠道内保留时间较长。对于久病体虚、耐受性差、需多次反复用药的小儿可用此法。保留灌肠法是用注射器将药液直接经肛管注入直肠或结肠内,凡暴病实证、短期少次用药、耐受力强或哭闹好动的小儿可选用此法。

肠道的生理特点为药物吸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文献报道,制剂的分子量大小、酸碱度、药温、渗透压对药物的吸收亦有很大影响。临床可根据病因寒热不同,选择不同灌肠药物的温度,一般寒证灌肠温度为40~42 ℃,热证的灌肠温度为37~38 ℃。药液与血浆渗透压决定药物有效成分是否能进入体内,若血浆渗透压高于药液渗透压,肠道可吸收大量水分,药物易吸收;反之则药物不易吸收。

2 中药灌肠疗法的临床应用

中药灌肠疗法多在儿科急重症中应用,如通过局部作用治疗肠炎、中毒性肠麻痹、菌痢等疾病;亦可发挥全身作用,如治疗乙型脑炎、肺炎、高热惊厥等危重病人。林秀珍等采用肺炎液灌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6例,并与基础治疗的84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患儿痊愈61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4例;对照组患儿痊愈31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9例,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两组患儿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魏弘采用中药灌肠(苦参、黄柏、石榴皮各10g,苍术、木香、槟榔各7g,乌梅15g,黄连、甘草各5g,薏苡仁30g,加水500mL,煎至100mL,滤渣备用)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36例,与口服酮康唑片32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3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1.67 %;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治愈率56.25 %,两组治愈率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赵唯贤采用中药灌肠辅助治疗中毒性肠麻痹27例,与西医常规治疗25例对照。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5.5 %;对照组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0.0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西医常规治疗60例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 %,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张若芬自拟大黄丹参汤辨证分型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87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3例做对照。结果:观察组87例患儿中,痊愈82例,显效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7.7 %;对照组33例中,痊愈21例,显效2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72.73 %。牛爱荣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氮质血症60例,与西医综合疗法5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6例,基本缓解18例,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 %;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基本缓解9例,好转11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52.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小结

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灌肠疗法既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保留复方药物的整体性,还可解决患儿口服中药困难问题,是儿科给药方法的有益补充。但文献报道仅是个人经验或较少治疗病例,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对照前瞻性研究。同时从侧面表明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最佳治疗方案,需结合当代儿科临床实际,对中药灌肠疗法治疗儿科疾病进行挖掘、整理、制定其操作规范,适于儿科疾病谱的技术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使统计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和科学性,这样才能发挥中医药灌肠疗法治疗儿科疾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谢惠民.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7.

儿科疗法 篇3

关键词:情绪疗法,儿科,应对方式,护士,压力

儿科患儿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力、自我保护能力、治疗配合性差及用药特殊性强等原因,与成人科室相比,更容易产生护理纠纷[1,2,3]。因此,儿科护理是一项较有风险的工作,且该风险是护理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仅对患儿可构成危险,而且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改善护士心理情绪,加强其对所存在的压力的应对能力及防范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给患儿营造相对安全的医疗环境至关重要。情绪疗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4]。目前在我国已应用于神经外科、急诊科等,但对于儿科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其对儿科护士的影响,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对儿科在编的24名护士采用情绪疗法,结果护士各方面的业务素质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很大提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儿科在编护士24例,均为女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1~27岁者3例,28~35岁6例,36~44岁2例,44~50岁1例;职称:护士5例,护师4例,主管护师2例,副主任护师1例;文化程度:中专3例,大专7例,本科2例。对照组年龄:21~27岁者4例,28~35岁5例,36~44岁3例;职称:护士4例,护师5例,主管护师1例,副主任护师2例;文化程度:中专4例,大专6例,本科2例。两组年龄、职称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对象入选前未参加过有组织的情绪疗法,均知情同意。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严重器质性病变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指导护士熟练运用心理激励法、心理暗示法、心理调节等支持性心理护理;每周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解心理知识。研究组采用情绪疗法,开设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班,请心理专家进行循序渐进的辅导。具体培训内容有:首先情绪的概论(情绪与情商、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的概念)、护理工作的压力源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情绪与压力的关系及其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其次,情绪疗法的内容及意义、合理情绪疗法对人本性的看法,明确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外部诱发事件。最后为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包括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及修通阶段,具体是运用情绪疗法理论学找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表现、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及两者之间的不相协调点,会运用多种技术,如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放松训练技术等方法对其进行改善,使得护士掌握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来释放压力,有效应对压力,摆脱情绪困扰[5,6]。时间均为3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症状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inventory,SCL-90)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主要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10个因子来反映被测者的心理健康症状。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具体说明如下,无(1分):自觉并无该项症状;很轻(2分):自觉有该症状,但发生不频繁;中等(3分):自觉有该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偏重(4分):常自觉有该症状,其程度为中至严重;严重(5分):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均严重。按全国常模,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为筛选阳性。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反之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6[7]。

1.3.2 应对方式问卷(自评式问卷)

该问卷可以解释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的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共计62个条目,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解决问题(12个条目)、自责(10个条目)、求助(10个条目)、幻想(10个条目)、退避(11个条目)、合理化(11个条目)。每个条目用“是”和“否”回答。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单项条目之和/分量表条目数。该量表的效度均在0.35以上,信度为0.62~0.72。

1.3.3 患者家属满意表

在患儿出院前,由护士发放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士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工作作风、沟通能力等方面,在患儿家属进行填写时,护士应尽量主动回避,待填写完成后将其放置于密封的信息反馈信箱中,由儿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的归纳和统计,共计三个水平: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SCL-90各维度得分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研究组SG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各项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情绪疗法有利于儿科护士心理状况的改善。见表1。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2 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研究组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自责、幻想、退避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2。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情况

本研究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采用统一指导语和填写方法,由调查员统一发放、收回,共发放问卷40份(各2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组20份中,满意19例,基本满意1例,无不满意者,满意率100.0%;对照组20份中,满意15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者4例,满意率80.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情绪疗法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3 讨论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角色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同样也对儿科护理工作者在原有高风险、高工作量的巨大压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护理的特点是护理患儿,并指导患儿尽早康复,长期的压力使儿科护士产生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8,9]。合理情绪疗法是以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方式,帮助人们改变认知,减少情绪困扰及伴有的异常行为[10]。本研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我院儿科护士进行心理辅导,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CL-90及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研究组SG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3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自责、幻想、退避3个维度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各项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合理情绪疗法有利于改善儿科护士的心理状况,使其在高应激状态下保持积极良好的应对方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具体分析为,接受情绪疗法的护士大多能学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减少或避免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明确情绪和不良行为并非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通过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找出困扰情绪的因素,识别不合理信念,并对其进行质疑,采用放松训练等方法彻底改变不合理观念,减少自我挫败行为,排除障碍,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克服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11]。

另外,情绪疗法有利于保持护士身心健康,能够较好地正视压力,减少压力造成的负性情绪,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及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护士进行合理情绪疗法可减轻心理精神压力,缓解焦虑情绪,保持护士长身心健康,最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儿科疗法 篇4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课程安排中先讲授“消化系统疾病”的“小儿腹泻”内容, 然后再讲授“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原则”中的“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对该部分内容传统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大纲紧扣教材讲解, 课堂多采用讲授法。随后见习内容安排腹泻合并脱水的标准化病例讨论、制定补液方案及相关计算。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很多, 不能很好地完成病例讨论及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 实习讲座再次重复上述内容, 但事倍功半。

为探索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研室对SSE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液体疗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滨州医学院200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27人, 实验班 (64人) 采用SSE模式教学;对照班 (63人)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两班学生在入学成绩、诊断学成绩、内科学成绩、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班

采用SSE教学模式。SSE教学模式中, 第一个字母S是英文词组“Study independently”的缩写, 指自学或独立的学习;第二个字母S是英文单词“Seminar”的缩写, 指研究班、学术讨论会, 有时也指讨论式的课程;第三个字母E是“The exercise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的缩写, 指诊治演习, 即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诊治演习模式。采用SSE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讲授小儿腹泻后, 安排学生预习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并给出学习目标及要求, 推荐参考资料。针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先进行小组 (7~8人一组) 讨论, 然后汇总, 课堂集体讨论。在讨论中, 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提问, 注意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纠正错误观点, 解答学生关注的问题, 并讲解关键性的知识点。如: (1) 如何理解液体张力; (2) 张力的计算方法; (3) 常用液体的配制方法; (4) 如何纠正酸中毒; (5) 如何补钾; (6) 怎样补镁; (7) 补液时为何应用相应的张力、速度、液体量等。讨论后, 教师进行整体概括, 归纳总结本章节内容, 进一步拓展液体疗法的应用范围。并让学生临床见习护理人员配制液体过程, 直观感受各种临床液体的剂型, 加深理解和掌握。最后给出脱水病例, 进行诊治演习。

1.2.2 对照班

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 之后安排婴儿腹泻合并脱水的标准化病例讨论、制定补液方案及相关计算。

1.3 教学效果评估

教师上课时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能否正确完成标准化病例讨论、制定补液方案及相关计算。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考试成绩用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完成标准化病例讨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见表1~3)

见习课中教师观察到实验班有更多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病例讨论及制定补液方案, 两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总成绩优于对照班 (P<0.05) , 尤其临床应用类题目成绩优于对照班, 差异有显著性 (P<0.001) ;而基本理论类题目成绩与对照班差异无显著性 (P>0.05)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SSE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3 讨论

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 并具有自主学习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SSE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实际应用能力, 符合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SSE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及自学能力, 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 并会自主学习。SSE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区别。自学是学习的初级阶段, 是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自己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讨论是双向交流, 在一种自由、民主的讨论氛围中, 学生通过讨论可增强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并更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点与PBL教学法类似。诊治演习是临床学习的最高阶段, 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过程, 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临床思维, 这点与案例教学法 (CBL) 一致。

多年来临床教学一直沿袭“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不足, 将主要精力放在记忆、背诵知识点上, 主动思考少, 使“液体疗法”的学习呈现“难学易忘”状态。在儿科学“液体疗法”教学中应用SSE教学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探究能力, 挖掘学生潜能,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 SSE模式教学效果较易受到学生主动性的影响, 主动性差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需要教师积极引导、重点指导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牢固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在“液体疗法”章节学生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某些概念认识不准确, 尤其对液体张力的理解直接影响其对整体内容的掌握。在补液中选用相应张力液体的原因也是难点之一。在实验班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堂上对关键性知识点的讲解, 可弥补学生自学中的不足,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 见习阶段学生由于对临床工作了解少, 对于常用液体剂型认识不到位。在实验班教学中, 我们更加注重临床训练, 让学生见习护理人员配制液体的过程, 直观感受各种临床液体的剂型, 加深理解和掌握。采用SSE教学模式, 注重对某些细节问题的解决, 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 新型的课堂教学应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广阔天地, 是学生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2]。在实际教学中, 灵活运用PBL、CBL[3,4]等教学法, 不同课程、章节、难点、重点选用不同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本研究表明, SSE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液体疗法”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临床实践能力,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提高儿科学“液体疗法”教学质量。方法 实验班 (64人) 采用SSE模式教学, 对照班 (63人)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班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病例分析及制定补液方案, 并且理论考试总成绩及临床应用类题目成绩优于对照班 (P<0.05)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SSE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结论 SSE模式在儿科学“液体疗法”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SSE模式,儿科学,液体疗法

参考文献

[1]李兆松, 王忠彦, 吕海波.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 (2) :123-125.

[2]刘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7) :234-235.

[3]冯学斌, 吴福玲, 贾秀红, 等.以标准化病例讨论为导向改革儿科学理论教学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7) :9-11.

上一篇:视频信号处理器下一篇:不同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