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注重实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22-09-11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在智慧的碰撞中对接、融合, 达到共识、共赏、共进。古人云:“水尝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乃生灵光。”今人也言“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流后就变为两种思想了。”

“小组讨论式学习”是合作学习的最典型体现, 在当今课堂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 但误区也有不少:或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或信马由僵, 放任自流;或一枝独秀, 万马齐喑;或表面热闹, 成效甚微;或漫无目的, 无所适从。出现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有:观念不到位, 拿它作秀;认识不到位, 袖手旁观;内容不适合, 心中无底;指导不及时, 缺乏分工。那么, “小组讨论式学习”有没有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呢?笔者谈谈体会。

一、合作小组组建要求

1. 分小组:

每小组四至六人, 选好学习小组长, 组员按好中差, 内向和外向型结合, 男生和女生搭配安排座位, 并面对面。每组每次上课前选好书写员、发言人。 (组长最后在小组内轮换)

2. 课桌摆放采取四张对面组合组成一组。

组长分配好学习任务, 检查任务的完成, 预习情况, 督导差生积极发言, 代表本组总结性发言、反馈、提升。

3.

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各组预习任务, 班级要选好小老师两个, 分别负责各组工作, 安排预习, 展示、反馈学习任务。

4. 记录工作

坚持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

5. 奖惩工作

实行小组加减分制度。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 倾听他人发言:

(1) 听取发言要专心, 眼睛注视对方; (2) 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 边听边思考, 记住要点, 并考虑他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 有没有道理; (3) 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 (4) 听人发言如有疑问, 请对方解释说明时, 要用礼貌用语, 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 (5) 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 讨论问题:

(1) 发言围绕讨论中心, 不东拉西扯; (2) 谈看法要有依据, 能说清理由; (3) 语言表达力求清楚明白; (4) 别人提出疑问时, 要耐心解释, 态度友好。

3. 互帮互助:

(1) 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学, 对被帮助同学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 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2) 帮助同学时, 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习上遇到困难时, 可以向同学请教自己不懂不会的地方, 接受帮助后, 要表示感谢。

4. 反思与质疑:

(1) 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 修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 (2)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 (3) 独立思考, 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或看法。

5. 自律自控:

(1) 服从组长安排; (2) 小组讨论时, 有序发言, 声音要适当, 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 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3) 服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 个人意见可保留, 但应到课后再跟老师和同学交换意见。

6. 小组讨论的要求:

⑴小组讨论的规则是:在独立思考后, 仍有疑惑需要解决, 先是一帮一, 两人间的讨论, 如还有困难, 再扩展为4人或5人间的讨论。如遇到较难的问题记录下来, 班级讨论。

⑵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A.自由发言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这一方式就是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 一人不漏。

C.一帮一讨论式:当部分学生在难题面前尽最大努力也不能解决问题的疑惑, 而教师又无法加以个别指导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讨论方式。

7. 小组成员的发言:

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 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

8. 小组合作学习八项规范: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学、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9. 小组合作学习八种技能:

学会倾听、学会记录、学会互学、学会展示、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三、合作学习要把握要点

不要把什么都拿来小组讨论, 不要每节课都小组讨论, 我想一节课是否要采取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 其前提条件应该是只有多人合作的效果确实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效果好, 或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 或这一问题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答案, 能互相启发, 思想碰撞。否则, 就没有必要制造学生互相打搅的机会。

四、合作学习要给足学生空间与时间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做好合作和讨论的准备。有些老师刚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学生转过身去讨论, 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转身的时刻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其实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小组讨论起始阶段, 也就是学生转过身后有一段时间, 大家处于失语状态, 你看看我, 我瞧瞧你, 似乎无话可说或无从谈起, 这难免仓促。

五、在合作学习中要认真组织、分工

在组织指导上, 让学生真正对话, 而非独白, 避免一枝独秀, 万马齐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常会看到学生你讲你的, 我讲我的, 似乎都在陈述自己的观点, 也不管是否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等到每人讲完了, 小组讨论也结束了。或者只有几位“好生”发言, 众人只是“看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 目的上指导。小组讨论的目的不是各自观点的简单相加, 而是产生比原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认识和观点。我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甚至相互问难的过程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 引向深入, 每位参与讨论者认真倾听, 并与自己的认识或观点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不同之处探究其原因, 从而修正、发展、深化、完善自己的认识。其次, 做好发言指导。让小组成员互相尊重, 认识到每位成员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 也有倾听别人观点的义务, 要给没有发言的同学足够的机会和时间, 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里表达完自己的认识或观点。

六、合作学习, 严把时间观

时间上, 必须把握火候, 控制时间。要把握好预设与开放的关系。讨论前, 老师总是预设好讨论时间, 但是如果学生讨论正处于最积极的状态, 所讨论的问题还没有充分展开和深入, 即使时间已到, 也应让学生继续讨论, 以求赢得最佳效果。如果学生已经没有什么话说了, 即使未到时间, 也应该结束, 避免不必要的无效活动。

七、总结上, 引导学生概括小组讨论结果

这是讨论的价值之一, 这既是组织交流和碰撞的前提, 也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这个结果, 既不是自己的观点的阐释, 也不是重复小组成员的话, 而是碰撞交流后的综合, 是初始问题的暂新认识, 是原有问题上更深入的问题和思考。学会概括总结讨论结果, 这样, 合作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八、合作学习时, 教师平等参与

在对话上, 除学生间讨论外, 老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其中, 平等交流。否则学生不会放开心扉对话的如果上课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学中一起交流, 不就可以避免类似情况了吗?因为上课就要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加深认识, 提升思想。

总之, 我觉得在新课改理念下进行尝试, 必定会产生不少新问题, 而发现问题, 深入思考, 提出可操作性策略、方案, 一定有益于我们在改革中前行, “小组合作式学习”也一定会扬长避短, 焕发出新的活力。

上一篇:缺血预适应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的影响下一篇:电力电缆故障检测及运行维护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