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意识培养

2024-05-04

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幼儿创新意识培养 篇1

一、提供开放式游戏环境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强调早期教育应把游戏环境的创设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实现,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事物,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尝试做事情。

开放式游戏环境包括游戏自由探索的空间、游戏时间上的充足性及幼儿对游戏玩具材料的选择性。

1) 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平常的游戏中, 教师常常为幼儿布置好不同的区域, 可无形中却给幼儿的思维画了一个框框, 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 我们必须让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游戏场地, 比如, 我们班幼儿建议在走廊上玩“小超市”的游戏, 他们觉得这样更象超市里面长长的柜台, 让人一眼望不到头, 给人一种琳琅满目的感觉。

2) 时间上的充足性。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是以游戏为生命, 足够的时间是满足幼儿自主游戏, 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当幼儿有了充足的游戏时间, 他们才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发现, 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做游戏时提供给幼儿充裕的游戏时间。以纯净水瓶为例, 由于幼儿可以利用除了集体活动和吃饭、午睡以外所有的时间进行游戏, 结果, 他们不但玩的很尽兴, 还大大激发了创新意识, 发明了自己的多种玩法, 如瓶中装上水种萝卜、举哑铃、两人滚响筒等等,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游戏材料的选择性。平时, 教师总是将不同的游戏材料分门别类地投放在各个区角, 殊不知教师的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我觉得教师只要让幼儿将游戏材料放在几个大箱子里, 标好相应的名称, 每次游戏时按自己的需要取放即可。例如:今天, 皮球用来玩“过山洞”的游戏;明天, 皮球可以放在娃娃家当“西瓜”;后天, 把皮球放入益智区, 研究一下沉浮的问题……如此一来, 既节省了游戏材料放置的空间, 又体现了“一物多玩”的宗旨, 较好地达到了培养其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游戏环境体现层次性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将游戏环境分成不同的层次, 并配以不同的材料, 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充满兴趣的游戏, 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1) 小班。小班阶段注重在生活常规培养的基础上, 创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游戏环境, 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愿望, 教师提供形象玩具的材料, 同一种类的游戏材料要有足够的数量, 便于幼儿开展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 避免幼儿因玩具不足而争吵。小班幼儿的创新意识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 所布置的游戏环境应尽量接近幼儿的生活, 如角色区的“小医院”“快乐的家庭”。

2) 中、大班阶段, 在材料的提供上下功夫, 尽量为幼儿提供未成形的半成品玩具及自然材料, 以环境来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半成品的玩具如药盒、药瓶、毛线、扣子、纸片、剪刀、胶水、尺子、橡皮泥等, 将它们放在便于取放的地方, 供幼儿自行使用, 这些半成品的玩具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将起到很大作用。如:一盒橡皮泥可以做“汤圆”、“饺子”、“小鱼”、“鸡腿”等等。

三、游戏环境具有可变形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倘若游戏环境始终保持原状, 不但会造成幼儿游戏兴趣的减弱, 更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 游戏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为基础, 具有一定的可变形。只有当游戏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时, 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 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 形成在某方面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知识, 从而发挥他们在这方面更加明显的创造性。

教师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的深入, 和幼儿一起有计划地投放新的游戏材料或更换材料、变换玩法, 不断激发幼儿发展新的需要, 从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例如, 中班幼儿十分喜欢动手剪纸操作, 刚开始, 教师可让幼儿剪固定的图形, 随着幼儿手指灵活性的提高, 可以把图形设计得复杂一些, 增加图形的难度, 当幼儿逐渐掌握之后, 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图形, 自己动手来操作, 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培养其创新意识。

四、创设互动性的游戏环境

陈鹤琴说:“环境布置需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可以使他们对坏境更加认识, 也更加爱护。”当儿童主动与游戏环境和材料进行和谐的互动时能使它们成为表现幼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物化世界, 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进其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设计、准备和制作游戏环境、材料, 也可以让幼儿独立完成, 让他们自己去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游戏的需要, 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或求得他人帮助去获取所需材料, 体验创新的乐趣,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我们班的幼儿想玩“开商店”的游戏, 教师让他们自己去布置游戏环境、收集游戏材料。他们先齐心协力的搬了几个玩具柜作为柜台, 再从各个玩具箱里取了各种玩具当成商品, 接着剪了不同大小、颜色的吹塑纸作为不同面值的货币, 最后合作绘制了一块招牌, 一个简易的“商店”就像模像样地开张了。但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 问题也慢慢的暴露出来了:商品太少, 不一会就卖光了, 而玩具箱里的玩具又被其他幼儿拿去玩了, 没有货源又怎么“开商店”呢?很快孩子们想到了好办法, 他们先抽出两个人用捏泥、绘画、剪贴等方法做了一小批“衣服”、“食品”应急, 然后联络了其他的幼儿, 请求他们明天带一些东西做商品。这样“商店”问题就解决了。

在整个游戏环境的创设过程中, 教师始终把幼儿放在游戏的主体地位, 尽量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给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愉快、自由的氛围, 吸引幼儿在开放的交往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篇2

(石家庄市长安区第一幼儿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创造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真正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类心理学家创始人马斯洛认为:创造性是从我们呱呱坠地时便已形成,遗憾的是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因此,我们要正视孩子们那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天赋,挖掘、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们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启发幼儿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把深藏在孩子们身上的潜在才能开发出来。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它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面素质的主要手段。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游戏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将孩子看看、听听、玩玩、想想、做做的活动,变成其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通过长时期的诱导、培养,将他们的各种潜能、创新意识很好地开发出来。

3-6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朦胧期,好比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去进行雕刻、琢磨。而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我们就要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加以启发、诱导,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们的期望和追求,更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1.善于质疑、提问 孩子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前提,是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金钥匙。在孩子们的心里有问不完的问题,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启发孩子勇于质疑,引导他们取敢于提问,并诱导他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自己先去找找答案,看谁答案好。如在游戏活动中,就要重视思维的过程,要让孩子充分显示其思维过程,要为他们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多问一些你怎么想的?你觉得该怎么玩?有哪些玩法?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地想象,自己去探索玩的方法。同时,教师更要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既要富有艺术性,更要体现创新性,有时可让孩子们“有机可乘”,鼓励他们质疑问难提出新见解,训练思维的批判性,通过求佳思维的训练,以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评价,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游戏受幼儿的喜爱,也取决游戏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教师与同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都能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多给幼儿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采用叙事性和表现性评价。这样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创造性。

3.注重启发、诱导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乃致教师的穿着,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他们以模仿的余地。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讲解、示范性动作,都是孩子们进行仿照的对象。我们就要抓住这一过程,启发、诱导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独立思考,促使幼儿见解独到,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独创性意识。如在游戏的讲解中,教师要尽量简洁明了,给他们有展开想象的空间;在游戏的示范中,教师要富有变化,给他们以“我也能做好,并能比老师做得更好”的余地。在游戏活动中的“一物多玩”、“多物多玩”等,教师只提供一种玩法,启发、诱导幼儿开动小脑筋,比谁玩得花样多、花样新。这样,孩子的兴趣浓了,思维也拓展了,久而久之,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记得那次美术活动――设计自己喜爱的住宅楼。为了上好这堂课,事先我带领孩子们到附近住宅区进行了参观。回来后,我就组织他们开展结构游戏,教师先示范构建一幢一般性的建筑物,然后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自己进行设计构建,并诱导他们:看谁设计、构建得比老师好?能不能几个小朋友一起来构建一座有一定规模的住宅群呢?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了:有的在纸上设计、有的在几个人商量、有的正在构建。你看――好多小朋友都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小住宅楼:有尖顶的、有圆顶的、有三角形的、有梯形的……有的小朋友还进行了颜色的搭配、图形的组合;你看这边几个小朋友通过分工,在各自构建零部件的基础上,正在组装一座儿童游乐城呢!……这次美术活动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在模仿老师的基础上,孩子们大胆想象、大胆实践,都有了自己的创新,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建筑作品。整个活动过程,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联想、想象,促进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又不同程序地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所以收到了预料之外的效果。

4.重在发现、捕捉 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会突出奇想,说出与众不同的话语;出现与众不同的想法;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假如我们不加留意,也就这么转瞬即逝了。而作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求异思维的火花,并加以引导,使其成为我们对孩子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好材料。在一次桌面游戏活动中,我给每个组分配了不同的活动材料,如:积木、拼图、小棒、橡皮泥、纸片等,活动到一半时,突然听到有些小朋友在惊呼:啊,太美了!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有一个小朋友把搭成小别墅的积木放在了另一小朋友用拼图拼成的花园里。这虽然是两种不同玩具材料的组合,但那位小朋友却打破了陈旧的玩法,进行了不同的组合,可产生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篇3

一、要有创新型的教师

(一)创造性工作能力

教师不应当满足现成的经验和结论,而要敢于突破老的框框,具有求新意识和独立的判断精神;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努力形成与众不同但更有效的工作风格;能够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创造潜力,诱发幼儿的创造动机,具有开发幼儿创造力的能力;有成就感,对自己的期望较高,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超前意识。

(二)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应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结合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及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假设,在广泛猎取实证材料的基础上,得出具有鲜明个性的结论,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幼儿教育之路,形成新知识、新观念,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作为创新型教师,要熟练掌握各项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广泛运用这些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开发幼儿大脑功能

在全国教育领域脑功能开发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世界范围内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竞争,已经转移并突出表现在对高新技术领域和儿童少年尤其是婴幼儿的脑功能开发与教育上。许多国家已经制订了人脑功能的开发计划,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研究开发。专家们认为,常人的大脑功能可能只开发了大约4—5%,甚至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不过利用了10%左右,远未发挥出人脑应有的潜能。自然资源的开发是有限的,人脑功能的开发至少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相当肤浅。人脑功能的开发,应从婴幼儿开始,特别是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要从科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将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与幼儿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身”、“心”合一,架起脑科学与幼儿教育科学的桥梁,注意研究人脑功能开发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发展双脑的协调作用,使幼儿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得到合乎科学的训练和指导,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阻碍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的基本特点在于,以传统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能熟练地掌握已有知识为教育目标,由此导致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忽视了幼儿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忽视了幼儿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智能的培养,阻碍了幼儿独创性的发展。如在幼儿语言的教学上,教师为确保知识目标的落实,一味讲授,要求幼儿背诵儿歌、复述故事、记住作品的题目、作品中的角色,能按照教师的范例看图讲述等,所有这些都极大的损伤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

四、应最大限度的“放开”幼儿的手、脑、眼、嘴和活动时间

(一)放“眼”,让幼儿充分感知

感知是认识的起点,观察是创造的源泉。沂水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县内有山有水,“千峦环其外,百流出其中”就是最好的写照。针对这一地域特点,一位老师设计了“爱我家乡,写我山河”系列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位老师还会同家长带领孩子们到沂山、沂河边玩耍,让孩子们感受到山的雄壮、水的秀美,然后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去尽情地涂抹,从而使幼儿萌发出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放“脑”,让幼儿大胆想象

要让幼儿大胆想象,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避免以成人的思想、要求去对待幼儿,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幼儿,要善于发现幼儿的“生命法则”,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研究幼儿的内心需要,揣测幼儿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发展空间,不给以严格的约束和限制,从而使他们从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中解脱出来,敢于动脑,大胆想象。

(三)放“嘴”,让幼儿尽情说话

不管在幼儿园、家庭还是在社会,给幼儿以说话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在科技小制作中,我就让孩子们尽情地说:根据身边的事物,从“不方便、不顺手、不习惯、不美观”等几方面入手,尽情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不尽之处。再根据这些缺陷,说出自己的改进方法,从而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有的幼儿说,现在幼儿园的课桌存在高低不能调、桌洞大小不能变等不足,并大胆说出了设计“升降课桌”的想法。有的幼儿说到现在人们居住的房屋都不能动,这位小朋友想象出要建造一种“未来房屋”,它能够随时移动,并装有太阳能屋顶、墙壁,一切能源自给等。

(四)放“手”,让幼儿自主创作

我们当今的孩子,常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常常饭来张口、衣来伸手,3、4岁入园时,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穿衣的孩子大有人在,家长们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入园后,教师又往往对孩子放心不下,限制过多、指导过细,不敢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表现自己,时时事事教师唱主角,从而限制了孩子动作技能地发展,久而久之使孩子变成了吃现成饭的“傻子”。俗话说“熟能生巧”。

(五)放“时”,让幼儿自由发展

据调查,现在的幼儿在时间上绝大多数受到严格限制。教师管着,家长盯着。这样,幼儿不但不是时间的主人,而是时间的奴隶。开展创造性活动,增强创新意识,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要给他们时间想,给他们时间做。所以,应把时间还给幼儿,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尽情地干一些自己喜欢地事情,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篇4

关键词:幼儿,创新意识,环境,机会,能力

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教育的启蒙阶段, 这时的幼儿从家里的小环境来到一个大集体中, 因其好动、爱玩、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 因此常常带着诸多的疑问, 这时做为幼儿教师要积极的对幼儿进行引导, 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 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从而为幼儿创新潜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思维是在要强烈的兴趣下所激发出来的,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欲望和精神, 因为只有充分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才能使其有持久的动力, 并在这个动力支撑下开始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对于幼儿来讲, 学习首先是激发兴趣, 才能使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因此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如在一次语言活动中, 教师本意是让幼儿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但孩子们却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与家人的趣事, 脱离了教师设计的轨道, 这时教师没有对孩子们进行纠正, 更是顺着孩子们转变了活动的主题, 并为孩子们在谈话中进行引导, 充分的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因此, 整个谈话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创设宽松的环境保护好奇

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动力, 同时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从而影响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发展, 因此, 幼儿教师要在平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氛围, 从而调动孩子的情绪, 使其能自由想象、选择和决定, 从而激发其不断探索的精神, 培养创造思维的发展。在一次户外活动中, 有几个孩子没有按照我安排的游戏进行, 而是自己躲在一边玩沙子, 我发现后走过去时, 孩子们都停下来看着我, 我没有进行责备而是参加到他们的游戏当中, 孩子们用沙子建起了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 我对他们的创造力感到了惊叹, 同时也意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发挥所起着的作用。

3 提供选择的机会支持探索

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给幼儿提供创新活动的选择, 只有在各种活动中才能激发孩子探索的精神, 从而产生创新的意识和行动, 因此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活动的机会, 可以使其在活动中获得新的发现, 从而引发其好奇心, 激发其创新的意识。

首先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材料是幼儿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新的形象、新的设想不会凭空而来, 而是对旧表象的选择、加工和改组构成的。活动材料的丰富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尤其重要。为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数量充足、种类齐全、便于幼儿选择、探索的材料, 还为他们提供了使用材料的大量机会, 让孩子们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玩耍中发现问题, 鼓励他们主动猜测积极探索, 引导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 让他们体验到喜悦, 从而促进了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和发展。

其次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 经研究表明, 鼓励选择可以促进幼儿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然而有许多教师对“选择性”在促进幼儿创新发展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 这直接影响着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为幼儿设计各种活动时,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选择的机会, 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特别高, 思维活跃, 大胆创新, 有效地诱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提高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4 注重能力的培养鼓励创新

幼儿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开始一天的生活, 一天生活中的每一处都能调动孩子的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在每天的各个教育环节上要鼓励孩子的创新思维, 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4.1 制订活动目标要涵盖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制定各科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时, 都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一些创新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如体育活动中的一物多玩;音乐活动中的听音乐创编动作;语言活动中的续编故事、创编儿歌;美术活动中的添画、主题画;结构游戏中的造型、拼图等。

4.2 抓住契机, 因势利导

老师要抓住偶发、意外的情况和在某种时机下产生的自然现象, 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关注和细心的观察,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4.3 有组织地实验、探索活动

仅仅靠随机教育是不够的, 我们根据幼儿的特点和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 设计各种实验活动, 如“水到哪里去了”、“人造虹”、“风从哪里来”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活动, 鼓励幼儿创新。同时, 我们还将科学知识寓游戏活动之中,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新的欲望。

4.4 在活动中有意设疑, 寻找各种解决的方法

如在“打捞沉船”活动中, 我们把不同材料 (铁、木头、塑料等) 制作小船让幼儿想办法沉入水底, 然后用辅助材料 (绳、竹竿、磁铁) 等, 再想办法打捞上来。幼儿积极性高, 都力求使自己的办法与同伴不同。圆圆小朋友发现了磁铁, 她用绳子一头系住磁铁, 一头系在竹杆上, 象钓鱼一样吸起了铁制的小船, 有的小朋友用竹竿使木船身向下, 船就浮起来了等等, 通过活动, 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 增强了兴趣和自信, 激发了幼儿创新欲望。

5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打破常规束缚, 增强自身创新意识

我们教师要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观, 树立以幼儿为主体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教育观。如, 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 主动探索, 教师在保护幼儿积极探索的同时, 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 是幼儿的探索活动更有意义,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掌握最新教育教学方法。

长期以后人们观念里的“好学生”都是文静、听话的孩子, 而对那些调皮、淘气的孩子都不被认为是好学生, 因此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 也以听话与否来判定孩子的好坏, 这种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扼制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培育孩子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启发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在活动中对疑难问题的敏感度, 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6 结束语

随着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实施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有效的激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 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孩子未来的成长中可以抓住创造的机会, 从而进行积极的探索, 使自己成为优秀、具有独立见解的人。

参考文献

[1]赵翠英.幼儿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5.[1]赵翠英.幼儿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05.

[2]董晓燕.浅谈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2]董晓燕.浅谈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教育思想文献.2007.01.

诱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篇5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科技、制度、管理、理论、观念全面创新的新时代,为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已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教育的总趋势,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力,张扬人的个性的教育活动。在21世纪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必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教育的主体地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位英语教师值得深思的课题。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四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兴趣教学,激发创新思维。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能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变“苦学”为“乐学”。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去了解学生的喜好,英语课堂中的游戏、竞赛、绘画、表演、唱歌chant等是学生喜爱的,采用教学卡片、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chant,在教学中集知识和趣味为一体,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动物”时,我先复习pig、dog、cat、duck, 再跟着音乐学唱“monkey and tiger”这首歌,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学会monkey 和tiger,再用这首歌教学elephant和 panda ,接着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不断出现所学的小动物,来巩固所学的英语单词,再以竞赛的形式开展看图猜动物的游戏。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了观察力和表演能力,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开发了智力。如:教到 seasons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春天画下来,比一比看谁的春天最美丽。我的话音刚一落,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拿起彩色笔,认真画了起来,一会儿,孩子们手中的一张张百纸就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春天,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多彩的“春天”博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在掌声中,学生的兴趣更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是他们的阶段性特点。而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观念束缚并忽视人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潜能的开掘,遏制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保护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这份锐气,满足他们的好奇和欲望,鼓励他们不要满足单一的答案,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对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愉快与兴奋的成功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练习及回答应允许他们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当其说错、做错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其勇气,再以诚恳的态度进行疏导,使其心悦诚服,从而避免挫击其积极性以达到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让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这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没有创新意识学生就无法进入创造性思维的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除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展学生的新知识并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做保证的。教师应让学生感知到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规律给予学生,让其记忆并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复习旧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打下扎实的基础。如学习单词时,指导学生回忆旧知识,进行近音、近形、近义比较。学习then就回忆pen、ten。又如lake就想like;those就想these;hill就想ill。再比如教句型These are …… Those are …… 就回忆 This is …… That is …… 然后进行单复数的比较,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二、运用尝试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法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尝试法是一种能够全面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够使学生在所学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从而在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去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了Where is…?的问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学习Where are…?然后进行回答的问答形式,先让学生们在学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询问某些人,某些物在哪的问答形式,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指示,而不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总之,尝试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指示。尝试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尝试法学生建立起了更强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是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力保障。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以班级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恰当地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相反,教师不用抽象的语言硬性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使用多媒体和教具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课堂师生互动,生动活泼。

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事先教师按教学内容,在课件里设置相应的情景,在教学中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营造对话氛围,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加深知识理解认识的同时又加深记忆。又如在学习对话后进行对话内容提问时,在屏幕上设置一个显示题目的窗口,一个图示窗口,图示窗上画一个卡通人物,并配上录音。若学生回答正确时卡通人物会树起大拇指并配有音乐说:“Good,You are very clever!”等表扬鼓励的话;若打错了则说:“Sorry,please think it over!”再答错时卡通人物则摇摇头说:“真遗憾,你又错了”。在伴有音乐时屏幕上出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气氛下,令学生在思考回答时有期望表扬的心理,那么练起来干劲就十足了。在明快的动画和音乐中给学生增添了趣味,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维妙维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参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语言思维的能力。通常根据教材的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动手制作卡片或者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衣物、食品等。如在教学了颜色white, pink, black, orange和brown后,让学生制作彩球,然后进行练习:教师播放录音“pink ball”“black ball”“orange ball”……学生则根据录音的内容边说边出示彩球,还可以加快练习的速度,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使他们的灵敏性和注意力得到加强。又如在学习coffee, juice, Coke, water等这些单词前,事先让学生把这些实物拿到课堂上,教到water时,教师和学生一起pour;教到juice时,大家一起drink;教到coffee时,大家一起taste,并且做出味道好极了的样子。这样通过实物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说的欲望,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外练习。如让学生去搜集一些包装盒子或包装袋,找找生活中的英语,学生通过努力会找到:Coke,milk,nice,dog,notebook,pen …… 另外还让学生进行英文情景对话或者向家长用英语做一下自我介绍等。通过上述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幼儿创新意识培养 篇6

关键词: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12-01

角色游戏是幼儿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各种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游戏不仅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而其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一物,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如能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较为丰富、适合的游戏材料;能适时地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观察、指导。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游戏,游戏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使用材料,游戏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以一物代一物,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就有可能使我们的幼儿成长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美好的明天的创造者。

一、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1、通过自主参与制作游戏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对于现成的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而对动手制作游戏道具的替代物非常感兴趣。为此,教师可提供一些半成品玩具,将原本要制作为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纸、泡沫塑料、海绵、彩带、橡皮泥等分放在游戏室,鼓励幼儿动手寻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新,制作游戏中的替代物。当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使他们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如纸、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吸管、各种碎布、花片等分放在活动室,鼓励幼儿动手寻找、制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新。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使幼儿的创新能力逐渐发展,创新意识更加强烈。

2、根据幼儿特点组织适当的角色游戏

由于幼儿在活动上存在差异。有的幼儿不停地活动,喜欢高强度、富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易不集中。这类幼儿即使被要求从事安静的活动也很难安静下来,反而会弄坏玩具,影响游戏进行。相反,另一些儿童则喜欢从事一些安静的活动,所以,角色游戏中应该既有动态活动,又有静态活动。

3、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内容

兴趣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动力,组织、创造、强化的功能,对提高幼儿的自主性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角色游戏中,我注意观察每个幼儿,了解每个幼儿选了什么主题,扮演了什么角色,对活动是否有兴趣,是否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对于特别胆小的幼儿,我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扮演角色,提高幼儿游戏的质量。

二、让孩子参与选择游戏角色

1、角色扮演是幼儿游戏的主要部分。平时的游戏中,我们也能兼顾到幼儿选择游戏角色的自主意愿,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用成人的眼光、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强弱来分配角色,我们应该多问问孩子们自己想扮演什么?允许他们尝试陌生的角色扮演。也许他们的兴趣加上老师的鼓励,会让他在新的角色扮演中同样出色。经过比较,幼儿的自我判断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2、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鼓励幼儿大胆地动手制作游戏材料。我们要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表现与创造机会,使幼儿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充分的想象、发现和创造。

三、创设情景,启发想像,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1、在角色游戏中,情景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地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恰当地控制这些因素,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在玩“看医生”游戏时,教师可以设计有个受重伤但没有带钱的病人来看病,根据情景让幼儿在不违反医院规定的前提下想出可行的办法。

2、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积极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具有启发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

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意味着教育的要求与幼儿的意愿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戏中无疑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

(2)对幼儿游戏进行合理的指导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式可分为外指导和内指导两种。外指导是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的具体游戏行为进行现场直接指导。

巧用电影培养幼儿绘画的创新意识 篇7

一、化难为易

巧妙运用电影将复杂的设计图案变成趣味图像, 让幼儿轻松掌握。想让幼儿“画”, 先让幼儿“有”, 有什么呢?有兴趣、有技巧、有经验、有想象。电影的影片画面色彩艳丽, 层次清晰, 带给幼儿视觉上强烈的刺激, 使幼儿对影片的情节印象深刻, 难以忘记, 这样幼儿在进行绘画时, 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 将影片中的情节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 使幼儿兴趣浓厚再步步引申, 既提高了幼儿兴趣, 又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幼儿绘画上又各有新意, 整个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良好。

二、优化教学

电影影片画面简洁、清晰, 而且容易形成良好的绘画氛围。在幼儿阶段的美术课大体可以概括成绘画、欣赏和手工制作三大类。将电影引入教学中, 注重在欣赏课程中选择合适的电影影片。如, 欣赏课《动物》, 我选择了迪斯尼的著名影片《狮子王》, 让电影展示故事情节, 展示各种动物, 幼儿们津津有味地边看电影边仔细观察各种动物, 如, 大狮子、小狮子、长臂猿、野猪、鹦鹉、长颈鹿、骆驼等几十种动物, 逐一地展示在幼儿们的眼前。幼儿们深深地被电影情节所吸引, 这时我问幼儿:“认识多少种动物?并讲讲它们的特点。”有的幼儿说:“小狮子和大狮子不一样, 小狮子很可爱, 大狮子很厉害。”有的幼儿说:“我终于知道长臂猿的名字的由来了, 原来的胳膊真的是很长呀。”……幼儿们争先恐后地说出十几种, 而且每个动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幼儿们的记忆中。利用电影直接的视觉效果和千变万化的表现手法, 给了孩子们丰富的启示, 用形象和趣味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进一步促进幼儿绘画的创新意识。

三、情景交融

巧用电影影片中让幼儿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节, 精心安排, 设计教学活动。如, 在上《恐龙》一课时, 利用单一的图片不能够让幼儿直观了解生活在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在选择教具时我选择了用电影《恐龙》和《蓝猫三千问》两部影片作为教学用具, 先让幼儿通过影片来了解恐龙, 幼儿对恐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后让幼儿自己联想与恐龙有关的故事情节, 让幼儿自由创作,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 如, 如果恐龙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会是什么情景呢?幼儿通过电影影片的图像刺激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绘画出一幅幅奇思妙想的作品。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篇8

关键词:幼儿,绘画,创新意识

绘画是幼儿用来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想和情感的一种“语言”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活动。以往, 幼儿的绘画活动教师只注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 忽视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使幼儿陷于被动和乏味的氛围中, 如何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呢?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绘画活动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转变活动形式

以往的绘画活动程式化明显、目的单一, 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 影响了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转变活动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我们教师应力求将绘画活动游戏化, 让幼儿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达到玩与学的统一。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用大脑去想, 通过自身的体验, 积累起大量的感性经验, 然后再引导幼儿去表现, 这样画出来的画才会更有特点、更好看。例如, 在“春天多美好”这一活动中, 教师可以带幼儿到郊外去感受一下春的气息, 找一找春的特征。教师可以带幼儿到花园里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 说一说植物的变化, 让孩子去亲近那些花草树木, 吹一吹春风, 看一看花草, 让大自然的美净化孩子的心灵。在孩子们真正领略春天的美景后,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进行自由创作, 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二、转变活动方式

由于受到年龄、发展水平的限制, 有时幼儿虽有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生活经验, 但却无法顺利表达出来, 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诱导, 创设相应的绘画情境或提供图片, 帮助他们回忆、再现相关内容, 以促成幼儿顺利表达。例如, 在“夏天的水果”这一活动中,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夏天吃的水果, 供幼儿欣赏、观察。这大量色彩鲜艳、可爱诱人的各种水果占据他们的视线, 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经过观察, 幼儿会带着愉快的心情、丰富的情感, 大胆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水果世界中去。相信你会有惊奇的发现。又如, 学画人物动态时, 教师可以设计活动的人偶教具, 引导幼儿边操作教具边讨论, 以开阔幼儿的思路。

教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 应顺其自然, 因势利导, 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对幼儿特有的违反常规的想法和作品, 我们应站在幼儿的角度给予理解、宽容和更多的鼓励和欣赏。

三、转变讲评方式

传统绘画教学结束时要进行讲评。一般都是以教师讲评为主, 有的由幼儿相互间讲评。教师往往根据绘画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讲评,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实际上等于给幼儿的思维限定了一个框架, 因而幼儿在绘画时很难突破它。幼儿绘画活动的意义在于活动的过程, 至于结果, 无论成功与否, 在幼儿看来都是“最好”的。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首先, 要重视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情感、态度,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其次, 评价中要重视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幼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 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 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再次, 要重视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应该看到, 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样, 我们的评价对幼儿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平时特别注意优化绘画活动中的讲评环节。在进行作品评价时, 我会先让幼儿自己说说创作的意图, 以及画面所表达的意思, 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彩泥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篇9

一、把激发兴趣作为彩泥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神情专注,注意力持久而集中,感知灵敏,排除障碍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明显增强,思维处在积极状态之中,能够快速地理解知识并掌握技能技巧。

首先,为了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着力营造一种轻松、好奇而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免受各种陈规戒律的束缚,尽情地、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童真、童趣,激发他们联想、夸张、拟人、神化的情趣,通过想象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目标清晰,认真掌握量力性原则。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随着年龄差异,他们的认知、思维、操作技能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安排内容时一定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他们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异同,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色造型到多色造型,由个体到系列的原则,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换句话说,就是从幼儿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从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塑技巧开始,把相同或相似的物体塑造安排在同一个主题活动里。经过由浅入深,节节深入,相对集中的练习,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物体的基本塑造方法,这样能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均有所提高。

以小班幼儿学习圆的平面和球体的造型能力为例,首先,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汤圆、冰糖葫芦和饼干等物品的形体特征,接着指导塑造,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的教育,让他们欣赏美、创造美、享受美。同样是塑造饼干,可启发幼儿制作带花纹的饼干、夹心饼干等等。这样幼儿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能受到美的浸润和熏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通过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取美的愉悦。

二、环境氛围的优化是彩泥教学的必备条件

心理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营造,两者同样重要。宽松、民主、和谐、兴奋、愉悦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要细致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设想和行为。对幼儿的设想和行为,哪怕是微不足道,教师都应该给予信心、期待、勉励、安慰和欣赏。总之,为了发展创新性思维,应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意志入手,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和萌动的兴趣,鼓励他们把想象转化为作品,使幼儿在轻松、自由、兴奋、愉快的心情中强化兴趣和自信,积极思维,标新立异地进行彩泥塑造活动。再加上利用成果摆放作品展示来优化环境,使彩泥教学进一步深化。例如,可创设彩泥材料投放区、作品展示区、互动区,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的游戏化是彩泥教学的必要途径

游戏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运用游戏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心情愉快、情绪兴奋、精神饱、思维想象能尽情地发挥,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充分运用表扬鼓励,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中多样化的情景导入,包括故事、游戏、音乐、角色表演等等,可使教学过程游戏化,让学习氛围轻松愉悦,使幼儿动手动脑以角色身份亲临其境参与教学。以中班活动“水果宝宝”为例,教师可设置水果展台,让幼儿扮演“果农”塑造果实,通过他们的双手将一个个水果像魔术变换一样制作出来送到展台上,便于大家欣赏成果,享受喜悦。

幼儿创新意识培养 篇10

一、引导幼儿观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表现和美化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与创作。艺术正是用它特有的感性、直观方式去表现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无论在一个人的童年时期还是一生,说、唱、舞、画等艺术活动都是有机一体的,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活泼多样。所以儿童艺术教育创新的意识是:培养具有观察、审美意识的完整儿童,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使幼儿艺术教育进一步“面向儿童、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二、帮助幼儿模仿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模仿能力也逐步增强,他们对艺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则应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来探索和模仿。“在艺术教育中幼儿应当学些什么呢?”这是幼儿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要把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出来。因此,在强调“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的今天,人们特别重视兴趣的培养。

三、激发幼儿想象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

幼儿在老师面前,总是扑闪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些看来很不起眼的东西,孩子们对它却充满着好奇的幻想。美术活动时,我让小朋友画“炎热的夏天”,大部分孩子画得干净、漂亮。只有丁丁的画乱糟糟的,太阳的颜色也不对,我拿起他的画呵斥道:“你怎么画成这样!”丁丁支支吾吾地低着头说:“老师,我画了黑色的太阳,我们就不怕晒了!”我深深地自责,刚才怎么没让孩子先说说呢?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我都先让孩子说说他们的构思,孩子们的想象得到了很大的激发。

四、鼓励幼儿表现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艺术除了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美化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因此,在艺术教育中,就不能仅仅停留于让幼儿用艺术表达生活,还要鼓励他们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使环境、生活更美好。而且通过美的创造,能够进一步加深幼儿的艺术体验,增强其艺术表现力。作为基础教育,我们承担着为每个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任务。所以,必须给予每个幼儿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年积累的一点经验。总之,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对每一位教育者来说,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这还需要我们在不断工作的过程中去实践,去探索,去领会。

摘要:<正>幼儿发展是一个整体,既要强调发展的主动性,又要强调各方面发展相互影响的必然性。幼儿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模仿、探索和表达,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展现出他们的个性和共性。现就如何开展幼儿艺术教育内容创新的基本意义及途径谈我的几点认识。一、引导幼儿观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上一篇:螺旋动脉下一篇:间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