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2024-04-13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精选9篇)

篇1: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摘 要:创新是人类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是即兴性原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幼儿在成长,实践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创新能力

正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针对音乐教育所创立的一种教学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主要主张将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综合化的音乐教学形式。这种方法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比较容易接受,它能带给孩子们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到音乐知识,同时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为了显示出幼儿教育的语言和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结合,体现原本性教育理念,在应用过程中有着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则是人的教育,人本身有着用音乐进行表达情感的能力,音乐教育也应当凸显出这种原本性的特点。二是参与性,奥尔夫教育法认为,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学生在进行学习中一定要亲自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创造更多的快乐。三是创造性,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人参与到音乐中来,同时还在于从音乐中感受快乐、创造乐趣、丰富想象力。四是综合性,音乐活动是语言、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当中每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可以通过许多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身心环境,利用幼儿好奇心引导其探索,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其初步的创新精神

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幼儿时期这一特定的年龄段,使幼儿的思维及能力定位在生活最基层的部位,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音乐创新教育活动选材是很重要的,要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充分体现幼儿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于平凡中出新。只要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是创造的前奏,而好奇心又是探索的原动力

每个幼儿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作为教师要营造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使之成为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教师应正确的对待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在选材和教法上教师要考虑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允许有多个答案共存,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异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进一步培养其创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注意语言运用和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它们运用的是否得当,同样对引导幼儿探索,创造宽松而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起到至关重要;对于语言的应用,教师可以经常说”我相信你能行“”你可以试一试“等,多鼓励,多欣赏。对于角色的转换,教师可以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或朋友,甚至可以适时扮演一下弱者,把空间留给他们。教师不再是指挥者,而是鼓励幼儿帮助老师解决问题,获取成就感,培养幼儿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声势,律动,打击乐,音乐欣赏,还有节奏朗诵,创编故事和音乐戏剧教学等。正是这种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完全符合幼儿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才是幼儿乐于参加。有了幼儿这种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三、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即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重要一点

即兴创编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回顾我们在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可以培养幼儿的即兴创编能力。比如:声势练习、节奏训练、打击乐器的运用等,在即兴表达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活动是通过对音乐的认真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进而成为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中用语言表现音乐即这里所说的即兴表达。在即兴表演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对听的音乐即兴做出身体动作的反应,即即兴表演。这种即兴表演促进了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作的欲望,是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欣赏中,幼儿听到音乐不是先用语言表达出来,而是直接用抽象的动作表演出来,这就进一步培养了其创造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主张使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音乐课堂上,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欣赏、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灵活即兴的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创造才能、增强自信,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幼儿对音乐进行创作,除了药基本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以外,教师还应当正确的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在游戏、打击乐演奏、欣赏活动中,应该经常给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的集体讨论、教师指导下个体或集体的发掘创造声音或动作可能性的探索等各种活动,使幼儿对音乐作品的发展和再造的构想得以不断丰富、完善,使幼儿对音乐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得以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乃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小学音乐教育,1985.3.[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省教育出版社

篇2: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1998年2月14日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这一论述不但阐述了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巨大作用,而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地表现童心、童趣。他们教少受各种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当今的音乐活动应该摒弃 “教师带,幼儿跟”的模式,应当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发展。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而感觉能力是人认识世界、发展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通过音乐教育可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直觉等方面的培养。而是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毕生都具很大作用。

一、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

探索是创造的前奏,而好奇心又是探索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教学效果并不好。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去掉枯燥的讲解,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再进行引导,结果我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这一举动,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二、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截长补短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奥尔夫教学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上一系列论述表明,即兴性创造原则的精髓在于,不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黎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奥尔夫著: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即兴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孩子去参与即兴是少的可怜。因为教师都对其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更不会想念孩子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

三、创造与环境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创新。

儿童并应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如孩子们自发、直觉的创造活动受到很多教条、规矩的压力和限制,就会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个性成长也必然受到影响。儿童在人格的发展上会变得习惯模仿,只愿意跟随生活中的常规模式,不善于适应新的变化,习惯于依赖他人、缺少独创性。

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同样,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幼儿时期这一特定的年龄段,使幼儿的思维及能力定位在生活最基层的部位,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音乐创新教育活动选材是很重要的,要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充分体现幼儿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于平凡中出新。只要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刘白羽在创作经验中总结说:“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动人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为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的每一环节。我们不应该将音乐教学内容局限于一两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应当给予打破,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到一日活动中,在各个环节中渗透音乐内容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应当给予重视的是一日生活中贯穿的音乐活动要为这一日安排的音乐教学内容服务。

四、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由于歌词较长幼儿记住较困难,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当然,幼儿对音乐进行创造,离不开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必要的音乐知识教师还是应当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另外,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能力还要多鼓励。幼儿的音乐创作毕竟是幼稚的,教师应很好的保护这些创造的最初火花,让幼儿明白音乐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妙趣横生的。

篇3: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舞蹈创编

在我国现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过于强调舞蹈技能技巧的掌握, 因此导致了教师在幼儿的舞蹈教学过程中, 过于注重技术技巧, 而缺少了趣味性与轻松感, 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倍感枯燥, 这也就降低了舞蹈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充分保障幼儿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舞蹈, 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 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从音乐产生的本源与本质出发, 采用的是“诉诸感性, 回归人本”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是人的一种本能, 借助于歌唱、语言以及舞蹈将其表现出来, 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与能力。音乐教育主要就是一个不断启发这种天赋与能力的过程。这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对于收到的效果如何则就是音乐教育的目标所在了。比起传统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通过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教育以及让幼儿对所学音乐不断重复练习的方式, 来提高幼儿的音乐技巧与能力。它主要强调的是幼儿是否能学好以及如何学好的一个过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 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 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 为歌曲伴奏, 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 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 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 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 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 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 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 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 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 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 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 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 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 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 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 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 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 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 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 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 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 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 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 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 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 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 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 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 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 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 注重了节奏的训练, 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 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 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 教学以幼儿为中心, 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 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 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 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 学会想象, 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 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 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 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 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 只有增强想象力, 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 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 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 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 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 没有感情作基石, 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 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 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 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 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 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 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 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 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通过本文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 我们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舞蹈创编中的节奏、听力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等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则是表现在音乐主题的契合、节奏的训练、想象力的增强以及感情的升华等多方面。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 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艺海, 2012 (2) :96-97.

[2]秦文华.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山东大学, 2013.

[3]孟凡翠.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前舞蹈创编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贺定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贺州学院为例[J].学园, 2014 (10) :65-66.

篇4: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奥尔夫音乐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奥尔夫音乐活动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各环节,我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幼儿欣赏。例如:早晨,幼儿来园时,我会播放孩子们喜欢的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幼儿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宁静舒适的环境中;通过音乐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在点名活动中,我们请幼儿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等或通过歌唱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在午睡时,播放一些摇篮曲,让幼儿一进入寝室就感受到优雅宁静的气氛,从而使他们在甜美的旋律中进入梦乡等。

二、创造环境,营造音乐氛围

为了使孩子们更喜欢音乐,我把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卡、图谱、图片贴在表演区的墙上,让幼儿随时可以看着练习,进行复习巩固。与此同时,我们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积极地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材料的投放上,我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玩具、各类表演的服装、道具和材料,如:动物头饰、纱巾、彩带等,并配备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孩子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培养幼儿即兴表演的兴趣和能力。我在音乐角中投放足够数量的乐器,让幼儿自由地敲打探索。幼儿非常喜欢打击乐器,各种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反复敲打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让他们在敲敲打打中乐此不疲。

三、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是孩子体验、实践和掌握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游戏是主要内容之一,当然,游戏一定要结合音乐才能进行。孩子在幼儿期最感兴趣的活动就是游戏,我用游戏的方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将节奏卡配上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动作,孩子们很快就在游戏的情境中快乐地和我一起快乐地学习。例如:在音乐游戏《库企企》的教学中,我先讲述故事,孩子们很感兴趣,然后我就带他们一起听了音乐认识几种节奏卡,在听着音乐和他们一起上山找宝藏,玩一次游戏后,孩子们就能自己按游戏规则继续游戏。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时高时低、时快时缓的音乐声,轻松快乐地进行游戏。在发展听力的同时,在欣赏理解着音乐,感受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不同的音乐情境。

四、通过律动音乐,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提高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

节奏游戏是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幼儿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区分不是很容易理解,我就告诉他们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律动音乐多种动作练习方式让幼儿感知节奏后,我让幼儿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动作让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表现出来。我给幼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音乐,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熟悉各种乐器的声音的不同,有的清脆、有的低沉,让幼儿自己主动探索怎样敲才会特别好听,还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乐器,进行演奏。

五、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例如:在儿歌教学中,将语言富于音乐的节奏,即加入节奏进行朗诵,还可变换节奏型,不但提高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使幼儿感受到节奏美。在创编故事的活动中,首先我们可以由音乐来激发孩子们的创编能力。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可以听音乐绘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等。

六、运用表扬与奖励的激励机制

对于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回答,我都一一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他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自己设计不同的符号把这段音乐画下来,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应该说,对幼儿正面的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进步给予积极正面的导向与肯定,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篇5: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有幸与2012年参加了首期甘肃省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师资培训。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深深感受到其基于人本,从原本性和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快乐教学法,声势教学法等多种适用于孩子的教学方法。

首先,什么是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享誉世界。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奥尔夫是力图通过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即兴演奏,通过与动作、与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节奏,以唤起几乎一切人(特别是儿童)身上潜存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人们自然、自发的要求。他根据音乐的始源和发展规律即音乐生理——心理法则,建立起来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合理、科学、有效的。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其二,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其三、什么是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在奥尔夫教学中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能带出声响的人体动作,称作“声势”。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之一。

其四,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在农村幼儿园的运用

目前我所在的贾川乡中心幼儿园,很多孩子父母都在外打工,受外在环境的制约,开展艺术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

正如奥尔夫所说,幼儿阶段是开发人类一切潜能的关键期,我所教授的是大中小班的音乐课,在运用传统教学法时,孩子们总是把握不好节奏,不是时间唱得过长就是提前把歌词演唱出来。有的地方老师教了很多次,幼儿仍然不能准确演唱出来,有时作为老师的我也觉得很无奈。但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的责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课的学习,感受到音乐的快乐、美好。所以如果我想不让自己付出的劳动换来“竹篮打水”的后果的话,那就一定得想办法加强学生的节奏感、乐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我通过学习、了解、听课和相互的交流,认为从节奏入手采用卡尔•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爱好。所以,在本教学中我本着卡尔•奥尔夫先生的这一观点,把节奏作为音乐的第一要素对学生进行教学。

要对学生加强节奏方面的训练,只凭教师的一张嘴、一架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打击节奏使用的打击乐器。去年我们幼儿园购买了一些音乐教学器材,其中有很多打击乐器,这就使我对采用奥尔夫教学法更增添了信心。

打击乐器对学生们来说是个新鲜的东西,孩子们对它充满了好奇。但是当我第一次把打击乐器拿到课堂上,让孩子们自己去使用的时候,却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对打击乐器充满了好奇心却不敢使用打击乐器。怎样让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的使用打击乐器参与学习呢?我先把乐器发给那些主动举手的,愿意使用打击乐器的学生们。接着我 让全班同学演唱已经学习过的歌曲,有打击乐器的同学使用自己手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伴奏的过程中我没有对学生做伴奏的要求,只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随自己的感觉去打击。一首歌曲演唱完毕以后,我要求同学们交换自己的打击乐器,并且鼓励没有使用过打击乐器的同学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这样大部分同学都使用过了打击乐器,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当这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发现当我再次让孩子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的时候,孩子们都踊跃举手要求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了。

打开了局面后,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怎样运用用奥尔夫教学法让节奏融入到课堂当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奥尔夫节奏教学法中的声势练习法。

声势练习包括拍手声势练习、拍腿声势练习、跺脚声势练习和综合声势练习。我在教学中,按照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训练学生,在进行声势教学训练以前学生们演唱歌曲中最多的是四二拍子的歌曲,我就以四二拍子作为节奏练习的切入点。先是练习以四分音符为主组成的节奏。如:X X ︱ X X ︱ X X ︱ X –‖

1、手 手

2、手 脚

3、手 腿

开始先让学生单拍击左右手的节奏(可以拍大腿或者桌面等),慢慢地再加入脚的节奏,并看学生的进度如何可以在上述节奏演奏方式里,凡是“手”的部分让学生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明白打击乐器的基本使用方式是在强拍或强位上,同时也掌握了由四分音符组成的节奏的演奏方式。节奏游戏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通过启发,让学生选择自己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以拍手、跺脚、捻指头,弹舌头等作为伴奏的乐器。进而再在拍手跺脚等的基础上加入打击乐器让学生在每个小节的强拍或强位的位置打击乐器,接着就是把已经掌握好的四二拍子节奏打击方法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中,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表达方式为歌曲打击节奏。

在这一年的声势教学尝试中,我也对学生的节奏学习进行了评价。方法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组成小组并选定自己喜欢的歌曲,经过小组的磨合练习,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歌唱、伴奏。惊喜的是,部分学生能有创造性地编创自己组的节奏,各组的节奏及律动也是各出花样。

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上课,除了对学生以外,同时对我们音乐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观念决定教法,所以首先要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学,要转变对音乐教育、对音乐课固有的陈旧观念,要以人为本,要把重视学生的心灵感受、情感培养摆在音乐技能训练之先。节奏教学虽然不是音乐教育的全部,但以此作为阶梯,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音乐敏感性,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音乐表现力等,是切实可行的。

篇6: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园音乐教学;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极具创造力的音乐教学方法,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有效调动起幼儿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幼儿音乐教师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使幼儿充分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并使幼儿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由此可见,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所提出的音乐教育理念,推崇为儿童创造满是音乐的氛围,采取最易为儿童所接受的学习方式、生活素材,包括熟悉的语言、肢体、歌唱、舞蹈等,再辅以即兴创作、游戏,指引儿童基于肢体对外界进行探索,感受音乐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创造力,进一步调动起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奥尔夫音乐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得到推广,并对我国学前教育音乐教学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进作用[1]。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学龄前儿童教育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众多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学前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兴盛发展。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全面幼儿园音乐教学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如何进一步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一)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教学

奥尔夫教育主张对音乐、舞蹈、动作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结合。鉴于此,在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结合幼儿主观需求、课堂客观环境以及实际教学内容,引入多种不同教学方式,包括声乐、舞蹈、走动等;鼓励幼儿开展乐器独奏;鼓励幼儿开展合唱等。以歌曲《小雨沙沙沙》课堂教学为例,音乐教师可指引幼儿感受歌曲的音乐节奏,然后要求幼儿采取击打乐器对歌曲予以演奏,进而调动起幼儿参与歌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到幼儿对该首歌曲形成一定认识后,音乐教师应当再引导幼儿依据音乐旋律及舞蹈动作演示展开表演,积极促进收获可观的教学成效[2]。

(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往往有着极为惊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在艺术创造方面,他们总是能出人意料。针对幼儿该方面特征,音乐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幼儿对学习的音乐予以改造。这一改造,既可以是歌曲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演奏形式方面的。并且,教师还应当对幼儿开展价值方面的指引,防止幼儿将音乐改造成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歌曲内容。就好比,中班音乐活动《胖厨师和小老鼠》即为依托奥尔夫教育理念,使幼儿参与进音乐游戏中来的同时,利用参与性故事情节,让幼儿掌握不同小型打击乐器名称及基本演奏方法[3]。教学活动以胖厨师和小老鼠相互间发生趣味故事作为纽带,并实现了乐器与故事情境的有效结合。诸如,用沙锤声代替厨师刷锅的声音,用鼓声代替脚步声等。一种乐器即代表一种特色声音,由幼儿与教师共同演绎整个故事,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趣味性十足。

(三)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主张复归本源,推崇教育教学就地取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各自特有的文化,这无不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奥尔夫音乐素材。无论是对于幼儿音乐教师,还是对于幼儿而言,这些素材既经济、又简单,对强化幼儿音乐素质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此,音乐教师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地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幼儿将自身身体作为乐器,将音乐训练、身体活动与地区民族文化开展有效结合,对幼儿开展长期系统的训练。就好比,音乐教师在开展《元宵灯会》该游戏过程中,一方面应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赏析,一方面应带领幼儿通过肢体感受节拍、重音,此外还可指引幼儿们领略深厚的元宵节风俗文化。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长期以往,一方面可收获可观的音乐教学成效,一方面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今幼儿音乐教学而言,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这是一种将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与音乐实践开展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内涵,全面分析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应用多种艺术形式开展教学”、“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引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用以幼儿音乐教学素材”等,积极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有序健康开展。[参考文献]

篇7: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滨海新区塘沽第一幼儿园

郭尧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当代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他从理论原则、教材、教法、及成功的教学实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体系。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一、元素性、综合性、创造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元素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基本核心。

所谓“元素性”的音乐教育,强调利用最原始的、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的实践形式——简单的拍手、打击乐器、即兴合作等形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① 元素性的音乐教育不仅是音乐学科的基础教育,也可以说是人的整个身心的一种基础教育。

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不是对音乐教学方法的具体描述,而是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与理念,一种音乐教育思想。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领先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人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使人们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这是适合于儿童的。“靠元素性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面对所有儿童, 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材选择、方法步骤上, 都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只有以最朴素的音乐表达方式让每一个儿童接触到音乐, 才能体现音乐的本性, 以此进行音乐教育, 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性音乐教育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音乐范围之内,奥尔夫音乐教育认为:对于处在个体发展的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综合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奥尔夫音乐教育把音乐、舞蹈、语言三者融为一体,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节课中学生要唱,要参与音乐律动与节奏声势训练,演奏乐器,用舞蹈动作来表演和表现音乐。

2.学习内容和知识的综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使学生会唱一首歌,会演奏一段乐曲或表演一段舞蹈,而是要通过这些活动去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同时,奥尔夫音乐教育还强调大量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各种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原理等。

3.综合性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例如感受力,团结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一定的创造能力以及自我肯定和自信心的培养。这些能力都是作为一个人生存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是我们教育最终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奥尔夫认为这种综合性的教育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的机会,这种行为方式,是合乎儿童天性的。②

(三)创造性是该体系中最突出、重要的一项原则

这种创造性在儿童音乐教育中更多体现为即兴性,奥尔夫音乐教育非常强调这一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也是最容易表露情感的过程。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儿童,而是让儿童在游戏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造表演作起点的教育方式。他强调音乐教育所应重视的是创造过程对人的影响和审美经验给人带来的感受与体验。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没有对错,而是能够使体验者感受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表达了自己的独创、个性,丰富了自己的经验。③

奥尔夫非常重视挖掘和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在即兴创作过程中,儿童接受挑战,会获得成就感、满足感、焕发出潜在的创造能力。他明确指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不重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种娱乐性的创造,一种源于内心的真实的表现,是对音乐最自然、最真挚的体验,使幼儿感受到音乐带给我的无比的快乐,他认为真正的音乐教育应当是创造性的、即兴性的、灵活性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应用

从1980年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介绍到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1991年6月在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音乐报—“音乐周报”上出版了奥尔夫教学法介绍专版,同年正式成立奥尔夫协会,自1995年开始举办“奥尔夫师资培

训班。1999年秋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部正式开设“奥尔夫教学法”这门课程。2000年奥尔夫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大陆第一个奥尔夫音乐教育网建立。2002年由廖乃雄教授编著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为更深入地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教材支持。为了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需求,2012年面向社会颁发首批《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在教学实践方面,国内许多参加过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的音乐教师作过很多尝试,尤其是在节奏教学、乐器教学、身势教学等方面。国内一些奥尔夫研究专家也在不断地用我们熟悉的童谣、儿歌、歌曲创编出新的课例,进行奥尔音乐教育本土化的实践。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1.结合本民族文化,将教育内容更加本土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我们中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最丰富的源泉。奥尔夫音乐在传入我国初期就结合我国传统音乐及乐器,将儿歌、传统音乐进行改编,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更为大众所接受,在幼儿熟悉的基础上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如长春市绿园实验幼儿园,在《两只老虎》中,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部分做乐器,如使用拍手、拍肩、捻指、跺脚等方式打出节奏;在这部分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掌握了节奏,而是更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真正体现了《指南》中提出的“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认识五线谱》活动中,在地板上绘制五线谱,幼儿充当小音符在五线谱上进行律动,感受音高的不同,使所有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春晓》中,将音乐与古诗词相结合,鼓励幼儿结合音乐的节奏,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

2.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将教学方法多元化。

奥尔夫音乐初到我国大多以艺术课的行式开展,不利于幼儿系统全面的感受音乐。于是结合教学实践,将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园所特色,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开展深入研究,将奥尔夫音乐融入到日常教育中来。例如上海某幼儿园用幼儿熟悉并喜爱的音乐贯穿幼儿一日的生活。稳定幼儿情绪,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认知力和表现力。结合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游走游戏等,这样既锻炼了幼儿身体,又培养了

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及增添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感知不同性质的乐曲,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也很有帮助。

3.结合各领域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具综合性。

幼儿园一直将五大领域作为教学内容,开展各类活动。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在活动中更加强调教育的综合性,不再将各个领域分割开来。然而奥尔夫音乐教育则非常重视这种综合性,这与我国教育发展不谋而合,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成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正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在杭州市金城堡幼儿园,老师们将儿歌故事、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在儿歌教学中,将儿歌变换节奏型,不但提高了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使幼儿感受到了节奏美。在创编故事的活动中播放音乐,让孩子们结合音乐的内容编成故事并表演出来,这是完全无声的,是考验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游戏。利用各种打击乐器或嗓音编出一段故事,如轻快的声音可能是表现小动物的,笨重的声音好像大狗熊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我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还可以听音乐绘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了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等等。

4.与环境教育相结合,重视其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随着奥尔夫音乐在我国逐步发展,已成为很多园所的园本文化。教育者在实践奥尔夫课程的基础上,还将其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向,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渗透其音乐教育,让家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北京市朝阳区奥尔夫艺术幼儿园,用五线谱、音符、各种图形和线条装饰教室和走廊的地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可以在上面边唱、边跳、边玩,有的幼儿还可以自己创编节奏谱。在“音乐区”的墙饰中,将每次奥尔夫音乐活动中的节奏卡、图谱、图片进行展示,既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又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在材料的投放上,根据教育目标与幼儿兴趣,和孩子一起制作和准备各种各样能发出声音的乐器、玩具、各类表演的服装、道具和材料。孩子们在其中摸摸、听听、敲敲、打打、玩玩、跳跳,各自展现自己的表演才能。幼儿能在自主活动中更好地环境积极互动,增强了教学效果。

5.与节日活动相结合,将教育成果更具展示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注重幼儿创造性的发挥,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歌唱、欣赏、乐器、指挥、舞蹈等多方面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培养幼儿特长展示,因其教学形

式灵活多样,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在广东省珠海市博爱幼儿园,“六一戏剧节”是园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然而今年教师将奥尔夫音乐故事绘本中的《小猫圆舞曲》改编成音乐剧《森林音乐会》,而故事中几只小猫既可爱又淘气,更是孩子们喜欢模仿和表演的角色。由于幼儿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一些动作又是平时游戏时经常做的,因此在排练过程中,既节省了精力,又让每一位孩子充分享受到了表演的乐趣,使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孩子们艺术的感受力和表现力。④ 家长看到孩子出色的表现,也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更为倾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传播中的制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一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实行奥尔夫教育作为幼儿园一种创收的手段,并以此为借口,收取高额的费用。却忽视了奥尔夫音乐体系中最基本的原本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奥尔夫教室要求宽敞、明亮、舒适,需要放置乐器、设备,营造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对音乐教育的投资相当有限,无法大规模的进行音乐教育改革。此外,奥尔夫音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此体系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传播力度和质量标准。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是人人参与的、人人平等的,使人高兴的心灵体验。但在某些幼儿园中,却把这种教育方法贴上了“时尚贵族”的标签。为了达到表演效果,幼儿不得不每天进行枯燥乏味的乐器表演,剥夺了幼儿每天必要的游戏以及自由活动的时间。殊不知这样的表演正与奥尔夫的幼儿音乐教育理论背道而驰。

因此,当我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全盘接受,盲目照搬。要深入研究其理论的核心价值,根据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吸收其精髓,加以改造、融合地方特点,按照其原则进行实践应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更有利于幼儿发展。总的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在我国深入开来,他的教育理念符合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利于我国幼儿在音乐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其理论的精髓对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8: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 在利用歌唱、身体乐器、语调节奏、即兴创作等多种形式营造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孩子们能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 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 用肢体、语言等自由、独特地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音乐成为孩子们的自身需求后, 自然就能更为轻松快速地掌握乐理、乐感、表演、语言文化等。奥尔夫音乐教学还强调对孩子们创造精神的塑造, 课堂上孩子们用乐器来演奏自然界的雷声、雨声, 用语言和动作来演绎节奏, 与其他孩子一起表演出悦耳动听的乐曲, 不仅能为孩子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和环境, 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 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1. 贴近生活选材, 顺应幼儿天性。

幼儿年龄小, 生活经验不丰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奥尔夫音乐活动的创造性, 但也正是因生活经验少, 孩子们还未受到生活过多的影响, 个性尚未定型, 对音乐具有天然的感知力和创造力, 在看到一幅画、一朵花时, 可按照自己的理解, 利用乐器进行即兴的创作、表演, 用音乐表达出来, 因此,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选择贴近生活的活动题材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顺应孩子们的天性, 将音乐教学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可很好地促进孩子个性的自主发育, 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培养其创造力。

2. 以游戏为载体, 提高幼儿参与性。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着明确目的的游戏, 要求课堂的氛围应当是宽松的、开放的、活泼的, 讲究孩子的参与, 以游戏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十分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 适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因而游戏的设计也就十分重要, 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 应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如在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中, 可以一边教孩子们学唱音乐, 一边轮流抚摸每个孩子的头, 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孩子们通过自身感受来感知乐句。

利用游戏进行奥尔夫教学时, 也可以通过游戏扮演的形式来将歌唱训练加入到歌曲情景表演中, 使音乐内容和游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如在欣赏《瑞典狂想曲》时, 将故事《小兔逃家》融入教学中,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兔和兔妈妈, 通过游戏表演, 让孩子们感知到音乐的节奏。还如在奥尔夫音乐活动《锯木头》中, 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伐木工人和木头, 在游戏中, 扮演木头的孩子要随着“伐木工人”的动作变换不同的造型, 既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音乐的节奏, 还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合作和配合精神。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 虽然奥尔夫音乐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过多地干预和限制, 但也不应过分放纵, 应建立合理的活动常规, 以保证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正常顺利进行下去。

3. 注重个性差异, 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奥尔夫教学案例中, 多数的案例过程相对简单, 某些重点难点的内容没有分层细化, 孩子们无法深入体会自然也不能真正掌握, 也就难以达到教学所设定的目标, 因此, 在利用奥尔夫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时, 应根据班上孩子们的特点, 对活动进行适当的修改, 确定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后, 对教学步骤进行细化, 删除一些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环节, 增加适合孩子们接受能力和活动目标的步骤, 让孩子们更易于掌握, 同时还应当注重不同幼儿之间的个性差异及能力的不同, 使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也能完成活动目标。

如在中班进行格子游戏时, 一开始就采用八个格子多数的孩子较难完成目标, 因此, 可以先从四个格子开始, 再逐渐过渡到八个格子, 同时在最初的过程中, 孩子们很少能自己跟着节奏摆棋子, 需要老师进行同步的指导, 帮助孩子们正确地摆放棋子。而多次练习后, 为了避免孩子们机械的模仿, 应当变换教学的方式, 让孩子们自己跟着节奏摆棋子, 之后再进行示范, 指导孩子们纠错, 并引导孩子们唱出格子节奏, 逐层推进、步步深入, 对教学环节和步骤进行细致的分解, 更加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育的结果, 真正实现奥尔夫教学散发心灵力量的目的。

4. 创设良好环境, 陶冶幼儿情操。

奥尔夫教学中的一些操作材料是教学中十分好的辅助材料, 合理巧妙的运用这些材料可以为奥尔夫教学增光添彩, 如将二线谱《小企鹅》、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各种音符宝宝等操作材料的内容装饰到教室、餐厅、走廊等主题装饰墙上、在课间为孩子们播放奥尔夫乐曲光盘, 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奥尔夫音乐环境, 使孩子们每天都处在音乐环境中, 不仅能潜移默化地记住音乐节奏, 还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篇9: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 教育 创新能力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本学期接触了一些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课程,感觉在形式别具新意,方式新颖,教具先进,而且伴随轻松愉的氛围,让我深入其中,感知、感受、感悟,体会奥尔夫所散发的魅力。从奥尔夫中我获得了快乐,通过对它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启迪良多。

1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变革,人文主义思想和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社会的变化,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人们追求自由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通过对奥尔夫的学习,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会得到了不断地增强和提高。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地促进和有效地推动作用。

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这样的,他一贯认为音乐只是实现教育和培养人时所采取的手段和一种方式。人的感官功能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发展和增强;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这一特殊途径来实现和达成;美好的心灵,高深的品德都可以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升华;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发展及想象力、创造性等均可以在音乐中得到针对性的提高和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发展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和人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感觉能力。儿童听觉的敏锐性、直觉等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得到有效和快速地实质提高。据实际调查显示,具有很强创造性的人感觉神经都非常灵敏,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正是艺术教育,孩子们通过早期的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提高大有裨益。

2 奥尔夫音乐教育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

对于奥尔夫音乐所形成的教育体系,不论在我国或其它地域,人们对它的认知和感受,或多或少都存在或存在过一些不完全的理解,有失偏颇,静止地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启蒙教学,对于节奏训练,不过是要求孩子做一些看似稀松平常,比如跺脚、拍掌等简单的动作等等,并无特别之处,不足深入不足道哉。

奥尔夫音乐教育必须从此时此地出发,结合本区域,本民族的语言(甚至本地区方言)、音调,强调应当主要以当地的童谣、民歌为基本根据,这正是奥尔夫历来主张。在我国,奥尔夫音乐被认为是 “舶来品”,“洋货”,对它的大举推广反倒不利于“我们自己音乐教育的民族化”。目前为止,不论在日本、加纳或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同时有两部平行教材,一部是奥尔夫—凯特曼编的《学校音乐教材》五卷和另一部利用本国本民族的语言、音调、童谣民歌编成的《奥尔夫学校音乐教材某某国版》,甚至融入地方特的的元素。因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有力推行,只能来来教育的繁荣,不会影响 “民族化”,它的发展原本就是以民族化为前提。

3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实用性

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它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创造性。创造能力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奥尔夫认为,在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即兴的,最古老、最自然的将情感表露最直接的表现出来。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从而提高儿童进行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奥尔夫说过,最原始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节奏、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来达到此目的。

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热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

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主动学习上,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与不做是问题的关键,而做得好坏又另当别论。奥尔夫明确提出,学习过程很重要,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有瑕疵的,但可贵的是他们在获取结果道路上的的付出和探索精神,这些是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是自然情感、想象力和个性的发展。以上表明,即兴性创造原则,不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这正是它的精髓所在,并且通过长时间的,一系列论证和实践表明: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广泛的实际运用性和和很强的可操作性,备受推崇。

4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运用

在每项活动中,大家都在尽其所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同的形式吸引着每一个人积极的投入,这就是奥尔夫的魅力。器乐课上,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具,让每个学生采用不尽相同的方式使它发出声响,用手指弹、磨擦、敲打等。欣赏课上,学生们尽可能的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想方设法,为自己设计一套最符合乐曲情绪、形象的舞蹈动作,同时再穿插一些小情节更加妙无可言。曲式课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切实感受。通过自身提高,带动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奥尔夫的教育形式,可以大胆且广泛地参与实际教学,因为它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由想象,在思想的海洋里自由徜徉,在自由广阔的天地里,放飞梦想,儿童只要在宽松无束的环境中,没有任何教条和规矩的限制和压抑,他们就会逐渐适应变化,减少依赖性,发挥他们的优势,增强独

创性。

一言蔽之,通过奥尔夫教育,天真无邪的儿童的内心感情能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释放,率真的个性能得张扬,减少对环境的以来,能够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和表现力,这样对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非常的有益,同时奥尔夫音乐中的思维技巧和经验,创造力的激发转而刺激其它方面创造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儿童个性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

上一篇:教师的指导策略下一篇:监控设备安装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