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2024-05-05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精选十篇)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1

动漫是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动漫产业以其创新性强、相关产业带动广、增长快以及对日常生活渗透直接等特点, 成为当今时代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之一。琳琅满目的动漫产品以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融入人们的生活, 从动画音像制品、漫画书籍、随处可见的卡通宣传形象、动画广告, 到相关动漫的衍生产品诸如服装、生活用品等, 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众多动漫作品中, 如何令动漫造型脱颖而出, 是每个动漫设计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一部动漫作品能否赢得受众的喜爱, 可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如故事剧本编排得是否合理, 主题思想是否深刻, 场面是否精彩等等, 但首先得到受众关注的, 是动漫角色的设定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与表达个性的价值诉求。因此, 动漫角色的设计成为动漫作品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动漫受众首次对作品的关注度, 影响到作品后期的发行与销售等方面。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在角色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原因在于它从直观上反映出动漫角色的身份、地位等信息, 为动漫受众提供潜在看点, 从而影响其消费取向。因此, 研究动漫角色的服装造型设计, 对于整个动漫作品本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优秀日式动漫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服装设计进行归纳整理与研究可以发现, 动漫服装主要从功能性、装饰性和消费性三方面对动漫人物角色产生影响。因此, 在为动漫角色设计服装时, 主要应从其功能性识别、装饰性修饰以及潜在的消费性开发三方面进行考虑。

一、动漫角色的功能性识别

在大多数日本动漫作品中, 为了使角色更加具有吸引力, 除了剧情的特殊要求以外, 设计师们总会把动漫角色的面部刻画贴近“标准美型”。尤其在日本TV动画的人物设计中, 人物面部之间的差别甚微, 导致角色之间的区分度降低。因而, 在服装设计上突出角色的个性, 以求达到鲜明呈现多样化的人物身份与性格特征, 成为动漫角色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所以, 角色的服装设计成为动漫角色设定中所占比例较重的部分, 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潜在信息, 包括角色的社会背景、身份、角色的个性等等。

(一) 时代与地域特征

服装是时代潮流的展示柜, 它体现了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追求, 同时也彰显出时代特征。动漫人物服饰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在动漫作品主题与时代背景确定后, 角色的服饰特征要求必须与主题相吻合。因此设计师在进行绘图时会参考相应时期人们穿着的风格与特点, 虽然会对原服饰特征进行一些改变, 但总体的设计仍是在统一的时代特征下进行创作。例如著名网络动漫游戏《卓越之剑》, 其时代背景设计在十六七世纪大航海时代后不久, 因而其人物服饰设计明显带有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风格。在设计动漫角色服装时, 在原有造型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腰部以下结构的层次与复杂程度, 削弱了胸部及颈部的造型结构, 整体统一在繁缛奢华的格调中, 并在设计时刻意加强了这种特征。相同的例子如经典动漫《浪客剑心》, 其时代背景设定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因此其动漫角色的和服样式也是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进行创作的。虽然日本的传统服饰在经过时间洗礼后改变并不是很大, 但还是可以从其人物服饰的特点推断出动漫所要表现的时代背景。在《卓越之剑》与《浪客剑心》中角色服饰的对比中发现, 角色的服装设计还体现出不同地域的特征, 而这一点这在跨时空的动漫作品中得到更为明显的体现。典型事例是在动画《黑塔利亚》中, 代表不同国家不同势力的角色出现在一起时, 人物的面部几乎差别不大, 其区分的明显特征就是角色的服装与发型。

(二) 身份与性格的表达

除了表现出动漫角色的时代背景与地域特征方面的特点外, 动漫人物的服装还必须能够体现角色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这一点与现实中的服装穿着特点有些类似, 人们通过服饰表达自己的身份地位, 对某种样式的喜爱也反映出其性格特征。而在动漫人物设计中, 此特点更加突出。因为受到播放时间的限制, 动漫中的角色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被受众接受并判断其身份与所属势力, 因而在服装设计上, 一些具有典型性身份表征的服饰就被运用到设计当中。这些典型的服饰成为一种身份识别符号, 对于动漫角色身份归属势力的表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首领、巫师与战士在装束上就各有其特点:首领侧重华丽的服饰表现, 一般伴随王冠、冕袍等典型配饰;巫师则长袍加身, 持有魔法杖之类的武器道具,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女巫的服装;战士一般持有重型武器, 衣着贴身以方便行动……这些典型服装样式令动漫受众在第一眼就能够通过服饰判断出角色的身份地位, 从而判断与猜测动漫作品的内容, 引发对动漫作品的好奇心。同时, 动漫角色的服装类型还体现出角色的性格特征, 例如在《龙珠》中的角色“兰琪”, 通过打喷嚏会使自身的性格发生改变, 从而服饰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动漫角色的装饰性修饰

(一) 夸张的艺术表现

大多数的艺术创作都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夸张, 以达到突出人物个性、激化矛盾、或者彰显主题等目的。动漫作品亦是如此, 往往对动漫角色进行夸张从而达到强化角色的性格、能力、身份等特征, 使其艺术表现力得到增强, 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动漫角色的夸张主要体现在人物的性格、行为、服装以及道具的表现上, 其中服装与道具的夸张表现是最为突出的。在动漫角色设计中, 经常出现与现实中截然相反的搭配, 例如瘦弱的小女孩却穿着笨重的铠甲, 手持重型武器等。借助这种与现实服装的强烈反差, 动漫中人物的特质被突显出来, 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多种典型风格的杂糅

在前期设定时, 很多时候动漫角色被赋予了多重性格与身份, 甚至有些角色在碰到特定情况下会产生相应“转变”, 从而使动漫角色的性格丰富鲜活起来, 在其服装上便会体现出多种典型风格杂糅的特点。在现实生活的服装设计中, 设计师也许会对不同领域的服装风格进行借鉴, 从而在设计中体现出相关元素的表达。在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中, 此种现象更被加强, 特别是在时空混合的动漫作品中, 角色的身世、能力等因素并不是单一的, 而服装又是体现这些特征的最好的表现方式, 因而在对其进行服装设计时, 会把与动漫角色相关的时代、地域文化进行综合并加以融合统一, 由此具有典型性的服装样式例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以及洛可可风格的布罗等等可能在同一个动漫角色的服装中体现出来。此种混合性的服装搭配, 也是动漫角色服装设计的特点之一。

三、提供潜在的消费品市场

随着动漫作品的广泛传播, 动漫的衍生产品以铺天盖地之势冲入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的衣着服饰也相应地受到了动漫文化的影响。尤其在青少年中, 对动漫人物的热爱与模仿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热衷不仅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 还体现在其穿着打扮中。动漫角色或华丽或帅气或可爱的服饰装扮成为“漫迷”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在各大漫展与游戏发行等活动中占有重要比重的“Cosplay”活动 (动漫角色扮演) 就是一个直观的例证。“Coser” (动漫角色扮演者) 们通过对他们喜爱的动漫角色进行扮演, 一方面体现了自身对此动漫的热爱, 另一方面通过绚丽的舞台、动漫迷们的追捧满足了其展示自我的梦想。同时, 商家也借此机会将“Cosplay”活动打造成为其产品宣传的有力手段。不仅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 动漫服饰也成为一时流行的风尚。在动漫《网球王子》热播阶段, 动漫角色的服饰成为青少年中流行的着装样式。它不仅体现出漫迷对动漫人物的狂热追求, 更折射出当今人们在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上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因此, “动漫角色的服装作为动漫艺术的一种表现载体, 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消费性, 而且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 更是依托于动漫作品的一种符号性文化消费。”[1]

从我国现状来说, 自2006年由文化部、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 动漫产业在我国各省市被大力发展, 各高校纷纷开设动漫专业, 引进大批人才, 对动漫专业的人才素质进行培养与提升,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比欧美、日本等动漫强国, 我国与其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就动漫角色的服装设计而言, 我国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 特别是电视电影媒体播放的动画作品中, 角色的服装设计普遍存在简单、概念化的特点, 色彩与服装材质表现不够丰富, 在一些服装细节表现上的还不到位, 从而导致受众对影片的期待值降低, 影片的收视率也随之下降。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进行动漫角色设定时, 没有充分考虑到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与原理, 忽略了服饰在表达感情和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主观臆断地将人物角色服饰进行概念化的设计, 从而导致了动漫角色的吸引力降低。如果在进行动漫人物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 将动漫设计与服装设计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就能充分发挥两种学科的优势, 创作出合理的、新颖的作品。这不仅能够提高动漫作品本身的竞争力, 更为后期的衍生产品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支持。同样, 在服装设计课程中融入动漫设计的理念, 也为设计师解放设计思维、开拓设计领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2

市场上的中式家具,通常是以明清家具为代表的传统家具的复制,而中式家具的创新未受到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中式家具,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理论指导,新中式家具质量参差不齐,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要积极寻找适合我国的设计发展之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

一、明式家具的造型艺术

明式家具的造型是东方文化艺术的高度概括,具有简洁、适度的格调,在大自然中汲取养分,将有机与无机形态经过文人士大夫的提炼,成为家具设计的形式语言,体现文人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条的韵律

线条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中国画中,线条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最基本的艺术语言。明式家具在造型中运用曲线较多,它吸收了中国绘画用线的优良传统,通过线条的长短、虚实、转折、粗细等来形成家具的优雅形态,满足使用者审美和使用需求。直线与曲线、弧线的完美组合,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同时又留足空间,使家具产生无限的意境,满足文人士大夫追求隐逸与超越的情感需求。家具中所使用的线与面的结合,产生富有变化的审美情趣,营造出悠远、深长的意境。

(二)合理的比例

家具设计时,不但需要合理的结构、功能,还应具备科学的良好比例。家具的整体与局部的良好比例关系反映了明式家具的高超技艺。家具功能的需要决定了其长、宽、高的尺寸,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美观的造型。明式家具最重要的一点是比例很难把握:粗一点,圆一点,圆多少度特别难把握。明式家具最难的就是尺度比例那种微妙的关系:一个弧线,多了两毫米,感觉就不一样。条案的长宽比例就像写书法一样.书法中那个骨骼关系差一点就觉得不对。

(三)均衡稳定

家具设计中,均衡是指其左右前后的轻重关系,稳定是指其上下轻重的关系,明式家具在设计上讲究均衡又不失生动,保持稳定而又不失轻巧。明式家具以对称的方式来获得均衡感。

二、明式家具造型艺术对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影响

明式家具的线条干净、有力,主要是用来体现家具本身的轮廓和结构,线条富于变化,并且使用人机工程学原理,使曲线不仅满足审美需求,又达到使用目的。而现代家具在形式上比明式家具略显简化,线条仍能保持流畅、柔美。如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参照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出了具有中国主义的作品“Y椅”(图1),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丹麦风格”。再如设计师朱小杰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所做的家具设计(图2),就提取了中国馆建筑的构件及元素,经过推敲与改造,最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建筑的造型为等边梯形,这是稳重的基础,因此,家具的主体为等边梯形,只是根据空间大小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尺度,根据空间功能的区别设计了不同的形式。

三、现代家具设计中造型上的创新

(一)造型简练的升华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美学意识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家具设计时使用的方法是将传统元素进行提取,融入现代美学观念,再重组、加工,通过对家具各部件的样式、位置、大小、色彩、材料的改变重新造型,同时又保持整体与局部的一致性,相互呼应。此外,纹饰也是新中式家具的重要设计素材。

(二)比例合度的延续

家具的舒适度取决于尺寸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传统家具尺度的法则虽严谨但时代局限性较大。随着家具与居住环境的关系不断变化,现代的房屋面积较古代有所减小,原有尺寸已不完全符合现代人的生理结构,使用会产生不舒适感。因此进行现代家具造型尺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由于时代差异,人体身高体重、使用方式等因素的变化,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科学的把握造型尺度,继承发展明式家具经典、实用的美学思想,创造出既有传统家具造型特点,又符合当代人生理尺寸的现代家具。

(三)传统元素的重构

通过对家具组成部分的比例、样式或材料等方面的变化来重构造型,或是采取对明式家具中的特定符号进行提炼后改造,或放大、突出,或抽象变形,甚至选取现代新中式符号运用在家具中,使得家具在整体与局部的造型更有新意。如:“半木”的“苏州椅”(图3),借鉴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融入苏州园林窗棂、小桥、明月意境,造型轻盈秀气,正反不同视角转换间富于变化,但其材料采用胡桃木与布艺的组合方式,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舒适感与时代感。

四、结论

人们在使用家具时,不仅满足于传统的使用功能与造型艺术,对其文化价值的追求也不断增加,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古典家具设计的巅峰,其文化艺术价值指引着现代家具设计新的方向,结合现代工艺、材料,用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的艺术语言表现,延伸新中式家具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3

1 目前皮毛处理工艺存在的不足

1.1 加工过程污染严重

在传统毛皮加工制造方法中, 反复浸水、反复鞣制、反复染色等都离不开水的利用, 在这些环节中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污水的排放。鞣制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工序, 没有经过鞣制的皮是生皮, 无法使用;经过鞣制以后生皮变为革, 具备了柔软、耐储存、透水透气、耐水洗等人们使用所需要的、服饰性能。长期以来, 毛皮的制作加工一直采用铬鞣法, 这种方法从鞣制工序到污水处理对环境都是有害的。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 大力开发推行节能、减排、降耗技术与产品, 需要全面研制生产环保型产品。

1.2 图案加工工序繁杂

裘皮服装中的图案多是拼缝或是挖剪后拼缝的, 有的是拼缝在其他纺织材料上, 有的是与皮革或皮毛直接拼缝。像与皮毛拼接方式是按照图像需要的大小、形状裁剪出对应的毛皮, 接着采用手工或机械缝制方式在毛皮背面把毛皮拼接起来形成多彩图案的效果 (参见图1效果) 。由于毛的长度不同、浓密不同、毛的走向等多种因素要考虑在选取材料时比较复杂, 并且从毛皮背面缝制易造成以上的误差;由于不同色彩的毛皮拼接处缺少过度, 其彩色图案效果界线分明、显得生硬;不同色彩毛皮间的拼接周边易被磨损, 缝制线易被磨断, 从而导致拼接而成的皮毛制品使用寿命较短。总体上, 图案加工工序繁杂、生产效率低, 增加了生产成本。

2 裘皮毛类服装创新的处理工艺的设计

2.1 基于裘皮毛类服装处理工艺的优化目的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环保要求, 减少碳的排放的同时, 进行相关工艺步骤的改进和优化相关最佳参数的裘皮毛服装及其加工处理工艺, 获得与腈纶长毛绒面料相比优良的蓬松柔软、滑爽挺刮、丰满而有骨感的风格的裘皮毛皮革服装效果,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皮革和皮毛材质粗糙、舒适性差和不易加工的技术缺陷。利用皮毛特有的分割风格与皮毛的立体感的结合, 在兼具舒适性的同时融入修饰功能, 实现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品, 实现裘皮毛服装的局部和整体美感统一的效果。

2.2 裘皮毛类服装创新的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

裘皮毛服装的技术处理, 依次包括裘皮毛处理、染色、裘皮毛服装款式分割拼接和裘皮毛的编结。皮毛处理是必不可少的阶段, 也是工序最复杂的。染色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阶段, 但, 传统意义的染色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 需要染料技术上不断创新, 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裘皮毛的服装款式分割拼接与毛类编结阶段是体现时尚性、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重要阶段, 如何进行皮毛片的分割必须遵照自然的规律和每片的基本条件进行, 裘皮毛的编结如何才能准确有效地进行手工技术操作, 有必要借助于先进的激光定位等手段。在整个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上, 既要优化复杂的工序, 又要优化处理的工艺技术。工序优化注重以下的设计:减少或是取消不必要的环节;研究必要的工序如何进行合并;简化原有复杂的工序。技术的优化设计着重对工序优化的促进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对技术的优化注重以下设计:提升生产质量, 提升工作效率, 缩短加工工时;减少污染排放, 减少能源的使用, 资源可重复利用设计等。

2.3 优化流程和技术方案

传统的裘皮毛服装加工工艺多达上百道, 且工序操作繁杂、要求加工精度高, 极易产生残疵, 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因此, 有必要在减少环节、改变时序, 降低劳动难度、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基础上进行流程优化和技术改良。技术方案如下:淘汰落后设备, 引进先进、节能加工设备, 在软化、浸水、浸酸、鞣制工序中利用转鼓可有效节约近50%的水资源, 并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时间成本。在染色阶段可以利用研发的复合型染料, 同时, 可实现鞣制、填充、染色等多个工序的合并。利用新科技辅助工具提升加工速度、精度。

2.3.1 裘皮毛处理包括选料阶段、预处理阶段、鞣制阶段和整理阶段

选料阶段:裘皮长毛类有很多种, 它们的长度从长到短, 依次是:牦牛毛 (340~450mm) 、林肯羊毛 (200~300mm) 、莱斯特羊毛 (200~250mm) 、宁夏中卫山羊毛 (150~230 mm) 、安哥拉羊毛 (120~150 mm) 。它们大多被进行了皮毛分离使用, 皮用来制作皮具, 毛用来做纺织材料, 被制成了各种制品。实际上, 这些长毛动物的毛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外观, (效果如图2所示) 因此, 本研究选用优良的宁夏中卫长山羊毛的羊皮片, 其羊毛的长度为150~230 mm, 其细度平均为11~13 um。

预处理阶段:包括刮脂软化、防腐、浸水洗涤、浸酸静置步骤[3]。其工艺依次如下:首先将乙醇胺、乙酸和酒精按1.1∶1.1∶2.3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羊皮片的外侧皮片带有山羊毛的一面向上, 所述羊皮片的内侧皮片的一面完全浸在所述混合液中24~26分钟进行软化, 其中, 将所述混合液的温度一直保持在75~77℃;将软化后的所述羊皮片的内侧皮片的一面涂覆工业用盐和白矾的均匀混合物6~8 g/100 cm2, 再在-11~-13℃冷藏柜中保持165~168分钟进行防腐;然后按重量取纯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4∶4.3∶1200配制溶液, 将所述配制好的溶液放入节水型转鼓中, 再将防腐后的羊皮片和山羊毛完全浸入转鼓内的所述配制溶液进行浸水洗涤, 一直保持在65℃, 每15分钟划桨搅动一次, 每次搅动2分钟, 搅动11次后取出, 在35~37℃低温烘干;再将所述浸水洗涤后的带有山羊毛的羊皮片侵入按重量取盐酸∶工业用盐∶水=7∶9∶14配成的浸酸溶液进行浸酸处理并静置3小时, 调配PH值一直保持在5.7~6.2;然后用清水清洗至中性, 再在32~34℃低温烘干。

鞣制阶段:将经预处理阶段后的带有山羊毛的羊皮片放在另一节水型转鼓内, 按重量份取铬铝复合鞣剂:纯碱:水=1.6份:17份:1100份配制鞣制溶液倒入所述另一转鼓内, 在32~34℃中鞣制33分钟, 再在所述另一转鼓内加入上述重量份高分子合成鞣剂1.1份和FG合成鞣剂0.7份, 鞣制处理2小时取出后清洗, 待清洗至中性后依次分四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36℃, 湿度42%, 干燥16分钟;再于温度32℃, 湿度67%, 干燥23分钟;再于温度34℃, 湿度65%下, 干燥12分钟;再于温度31℃, 湿度48%下, 干燥9分钟。

整理阶段:将所述鞣制阶段的上述干燥9分钟处理后的带有山羊毛的羊皮片保持温度在36.3℃, 使用三氯乙烯、酒精与醇酮按照重量以比例为4∶6∶2.7的混合液喷涂在所述羊皮片的内侧皮片的一面保持47分钟, 再使用还原漂白剂对其所述羊皮片的内侧皮片的一面进行漂白处理。

2.3.2 染色优化设计

染色对于裘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对能源消耗较大, 同时, 还对环境污染有较大影响。决定这一道工序的质量主要是染料的性能和着色方式。由于传统的裘皮染法不具备专门的染料, 在温度控制、着色效率、色彩牢度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 在染色优化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改善染料性能,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染色, 这能能避免能耗过高的同时, 避免皮面缩板。二是喷染着色, 喷染优势在于可以自由的有创造性地进行裘皮着色, 可以喷出画面的朦胧感, 可以喷出渐变的层次感等。取得自然融合的效果同时,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在工序整合上做文章, 使鞣制、填充、染色等几个工序进行合并, 在鞣制过程又有染色, 制造复合染料溶剂, 这样的操作与传统方法比较, 具有高渗透性和优良的稳定性[4]。四是高新技术的应用, 在无染液的情况下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染料着色, 改变了传统的染色方法和工序, 这样染色没有污染的废水,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3.3 分割造型和毛皮性能组合优化

分割造型包括原皮分割和款式分割, 基于裘皮长毛类设计, 这两者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首先是分割的刀法, 根据羊皮的特点, 运用激光定位辅助, 选择关东刀法和锯齿刀法对羊皮片进行分割, 如图3所示, 因为这两种刀法更适合羊皮长毛的优化设计[5]。其目的是:一方面, 改变原有羊皮的形状;另一方面, 改善了羊皮毛被的外观。将分割的样片, 对照服装款式中衣身、领、袖、门襟和口袋的外形轮廓在分割和修饰处拼接缝合, 注意毛的方向、长短、粗细及毛质的变化, 并与款式变化进行完美地结合。根据设计可以进行规则性的款式变化, 也可进行花色、密度、层次等丰富的变化。充分考虑优化毛皮的性能, 既可以节约材料, 弥补原料皮的缺陷, 又能优化毛皮服装的整体外观。

2.3.4 裘皮毛的编结

将上述皮革服装款式的裘皮毛分割拼接中拼接缝合后的羊皮片上的山羊毛多次均匀梳理, 并根据皮革服装上的图案, 固定好羊皮片, 运用激光定位仪对预制图案进行定位, 将山羊毛梳理分成多个区域, 每个区域再平均分成多股, 每股的山羊毛根数不同, 再分别编成花型和辫结形成立体的服装上的图案。这种编结, 由于需由手工操作, 在编结的松紧度、牢固情况各异, 在保证形态稳定的状况下, 能够体现对裘皮服装编结图案的艺术表达。

3 裘皮毛服装加工工艺创新的工艺实施方案

3.1 具体实施流程

裘皮毛的服装加工工艺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十个工序:材料选择→操作前处理→图式分析→方法分析→花样设计→围绕目标制作→收尾处理→后染整→整修处理→质检包装。

(1) 材料选择:选择毛质顺滑、具有一定长度的动物毛皮, 如宁夏中卫山羊毛就是好似蚕丝的山羊毛。效果如图4所示。长度适中, 毛面丰满, 富有光泽, 其回弹性和毛的强度都比较优良。

(2) 操作前处理:对这些较长的毛片进行组合缝制, 这样能够保证毛的长度和质量, 加工时要注意毛的方向性, 也可利用其方向性进行非常规设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图式分析:借助激光定位仪进行定位后, 制作前对毛进行分组, 在其毛根处分出不同的形状, 如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边缘曲线面形、交错的曲线面形, 这些形状可以是单一的图形构建, 也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组合, 以形成丰富的形状类似服装设计中的款式分割, 具有设计美感和修饰功能;

(4) 方法分析:围绕图式形状进行制作, 对毛分好组后再进行分出股, 图形大小, 毛量的多少决定每股毛粗细, 都会对其造型进行影响, 图形之间的组合衔接位置的处理要得当, 方法不同效果就会不一样;

(5) 花样设计:把不同股的毛束进行花样编结, 花样分为规律及非规律两种, 规律型包括立体的和半立体的两种形式, 立体型是指在毛皮上可以动得, 半立体型是浮雕型的只是具有浮雕的肌理, 立体型根据其编结股数分为单股、双股、三股、多股的方式或是复合型, 亦或是几股中互相有交错的乱而有序的方式, 半立体型在皮面上盘卷成单独花或是编结连续的贴着皮面的辫结, 非规律型包括错乱打结、故意设计出不经意的粗糙感, 未打理的颓废效果, 结的手法方式多样, 可单一股打结、缠绕打结或是交错打结等;

(6) 围绕目标制作:对毛编结进行规划设计好后, 寻找最佳开始点, 特别是连续的编结一定要找好起始点, 编结过程只能是手工操作的, 编结的力道、密度、松紧度一定要合宜, 一定避免松垮, 过段时间就会松开了;

(7) 收尾处理:收尾收得不好就容易松开, 因此, 在这一环节一定选用牢固的、适合的方法进行固定, 可胶化固定, 缺点是日后不好改变, 可弹力胶条固定, 缺点是易脱落, 需专门寻找一种材料具有黏性又能重复利用的胶条或是带绳等;

(8) 后染整:对编结后的辫结可以进行染色处理, 可整体染, 亦可从毛根染或从毛峰染的方式进行吊染, 对其进行高温定型、喷上一定的固型剂等;

(9) 整修处理:对完成裘皮服装表面进行进一步检查整理, 表面被整理后毛面平顺光洁, 编结图案没有漏股、脱股, 编结形状粗细均匀、立体美观;

(10) 质检包装:将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部分, 进行测试, 用手拉拽辫结头看是否松软, 掐捏辫结中间部分看是否扎实, 再检查收尾部分的牢固性后整理包装起来, 注意有些立体型的辫结会被压到, 包装时尤为注意它的方向性和设计的一致。

3.2 关键技术要点

激光定位。裘皮和其他的服装材料有很大的区别, 裘皮比较有弹性, 缝制裘皮的技术和缝制斜纹哔叽布料非常类似, 为避免皮革的误差, 这就意味着所有裘皮原料必须裁剪得非常精确。因此, 需要借助激光定位, 准确从裁片开始, 为后续加工的精准度奠定基础。

手工技艺。裘皮服装材料天然, 有些品质是独一无二的, 价格普遍比较昂贵。长毛类的裘皮生活中较为不常见, 价格方面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 但通过编结的过程, 全部由手工完成, 增加了产品的艺术性, 每件服装都会有差异, 更突显了产品的独特性, 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整修过程。我们会用到的整修办法有补顺、除尘、灌浆、剪毛、打水、整烫等多种。补顺是对皮板和毛的表面或是编结的形状等地方进行修补。除尘是对皮板和毛面的污垢和灰尘进行清理。剪毛是对毛被中不齐的毛尖进行修正的一种方法, 用水打湿后, 进行修剪。打水是对毛面用水湿润, 水量要尽可能少, 逐步地打, 可用刷子或是梳子蘸水进行。整烫是在毛面均匀喷水后, 用蒸汽, 选择中温90度左右进行整烫。

提供可持续性设计。本加工工艺的创新优点在于弥补了裘皮服装造型的局限, 手工技艺与富贵材料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裘皮服装的可持续性设计。这中方法既可以在局部位置使用, 也可在整体材料造型中使用, 效果会有很大不同, 关键在于可以随着时尚和穿着者兴趣的改变而变化, 通过对原有造型除去定型剂, 拆解编结的立体造型, 重新打水、梳理、重新设计图案, 重新编结, 再定型就可以轻松实现产品的二次设计, 具有一衣多变的风格, 并且兼具美观性和舒适性。

3.3案例分析

实例一:裘皮长毛类的局部造型

如图5所示, 在服装款式中只有袖子是裘皮材料, 并采用了编结工艺, 由于袖子要和服装的身片进行缝合, 裘皮材料的袖笼处的设计一定预先留好缝份, 不宜有编结处理, 方便和身片材料进行缝合;另外, 袖子的编结图案是连贯、立体的, 是服装袖片缝合后, 并进行立体定位, 在准确的定位上具有一定难度, 需要激光定位和标记相结合的方法, 两边的袖子图案造型要相同或是比较协调。这样才能获得整体感的局部造型。

实例二:裘皮长毛类的短裙设计

如图6所示, 这款短裙的设计是在皮毛片的时候进行定位的, 和实例一相比难度较低, 比较容易实现编结的图案效果。关键位置同样是领线位置, 这个位置要有一定立体感, 大约有15 mm的向内弯折工艺, 这样能够保持好饱满的领口效果。另外, 这个图案在后整修处理时, 要求较高, 对编结形态的调整、修缮尤为重要, 因其所在胸前位置, 处于视觉设计的中心位置。

4 结语

针对裘皮工业发展节能减排的高要求, 优化毛皮的制作方法,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裘皮毛服装材料加工处理工艺的创新力求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并提高材料的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该处理加工工艺不仅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可实现符合裘皮毛服装材料贵重的设计分量, 具有手工艺术再创造成分。处理方式环保, 且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与此同时, 还可用于裘皮服装的局部点缀设计, 也可用于整件服装的设计, 效果截然不同, 富于时尚新鲜感。更有随着服装拥有者的喜好变化, 由服装公司进行二次设计整理, 具有一衣多变的时尚功能, 兼具舒适性和装饰性。具有符合低碳时代要求的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汤克勇, 王芳, 刘捷, 等.皮革透气性能的研究[J].中国皮革, 2002, 31 (9) :36-38.

[2]Venkatasubramanian Sivakumax, GOPALARA-MAN Swaminathan, PARLCHLRI Gangadhar Rao, etal.Influence of ultrasound on dilfusion through skin/leather matrix[J].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2008 (47) :2076-2083.

[3]但卫华.制革化学及工艺学[M].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06.

[4]任龙芳, 张晓峰, 王学川, 等.裘皮加工中的“低碳”技术与管理[J].中国皮革, 2011, (19) :35-38.

探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几何造型 篇4

几何造型的情感性

几何造型(所谓的几何主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立体派、现代主义和建筑美学,其核心就是点、线、面、体的组合、排列、构成,但也正是这些看似最基本的形态元素,往往是现代设计大师们最得心应手的艺术创作的基本且常作的语言。几何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多种情感的表达,简练、炫目、理性,甚至是性感,它凝聚着极大体塑感和时代感、力量感以及节奏感,使设计散发强烈情绪感染力。

几何造型的新颖性

什么形体表现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在工业社会,新颖感主要是通过工业技术产生的新制造工艺、新形体、新材料和新表面处理带来的表现,其中几何造型就是一个较新的造型概念。看到唐三彩,我们会与唐朝联系起来,;想起中山装,它是我国20世纪初期现代性的象征。可如今人们已经把中山装、旗袍、女士列宁装、女孩的双辫、清代高跟鞋等都同“过时”联系起来。什么象征工业时代的现代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颖性。机器是工业时代“新颖”的集中体现,它追求“速度、效率、理性、质量”的价值观,人们追求高效、快速、动态变化。人们的思维效率明显提升,审美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使的人们没有太多时间去慢慢欣赏精致细腻的工笔画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能够反映时代价值的象征符号是什么?是快节奏、高效率、高速度、力量,是机器的象征---几何形体。它的审美象征符号是:简洁、几何感、力量感、节奏感、机器感、精密感、科技感。追求这些感受正是符合现代性的审美特征,符合现代审美价值,也就能引起人们观念上求新求奇的审美共鸣。

几何造型在传统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中国传统铠甲作为战士的服装,铿锵有力。在设计思想上,整体的营造出强有力的视觉效果;在装饰部分被简单的方形几何形体整体烘托,清晰地表露了设计先驱的功能主义设计哲学。如秦代铠甲胸前、背后未缀甲片,而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质地坚实的织锦编制而成,也有用皮革制做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前胸下摆处呈三角形,后背下摆处呈平直形,周围留有用织锦或皮革制成的宽边,上绘有几何形花纹。胸前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皆缀有小型甲片呈“V”字形并订有柳钉。全身共一百六十片,甲片是正方形状,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固定。且士兵胸部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以活动。可见在中国古代几何的高度功能化和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已经被铠甲设计者所发现。他们对几何形式进行排列,重叠等形式构成视觉的冲击和力量感,意在体现战士的铠甲精神,他们的英勇、理性和临危不惧。视觉元素在几何方格网内的理性形式,严格、科学的被塑造呈现出其追求简洁、理性、几何化的设计追求,其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实用功能、装饰功能、视觉意识功能,还被提升为一种精神意志的表达。

几何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近年来,几何造型的形式美感服装在时装舞台尤为醒目,设计师愈加关注到几何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应用价值。几何的艺术形式与现代时尚设计的组合,被设计师玩转在手中,可谓是游刃自如,无论是对服装廓形,还是肌理图案、面料中的几何造型都为时尚界画上了一道另类美的风景线。

2014春夏季发布会上,几何主义变成了精光四溢的焦点,玄色的对比色块,与印花的组合,原始风格的编排借鉴,每一幅作品画面上的所有元素与几何的组合都是那么合理,使几何尽显魅力。

Ohne Titel的几何经典表达,点线面的组合每一个看点都可以插入到按照几何原理构造中去,构成精密的平面构成,有规律的线条变化勾勒出娇柔的曲线,也编排出节奏性、跳跃性的韵律。这些视觉心理感受极具一定的现代审美观念的新颖性。

Mugler是法国设计师蒂埃里---穆勒创立的品牌,Thierry Mugler的服装表现形式变化不一,从华丽的装饰主义到简约的抽象主义,无所不及。Mugler常常把工业造型精妙地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情趣特异的几何造型为主题元素设计出性感时装是Mugler的代表性标志特色。Mugler在2013春度系列女装设计中,集中体现了几何的造型魅力,新颖怪异的裁剪,征服视网膜的色块拼接,结合简约的设计判断使服装的立体感十分突出,高效率地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Mugler将抽象的工业设计造型与特异的几何结构相组合的独特手段,强有力的视觉感,用以光感面料,好似可以带欣赏者穿越现在通往未来。准确利落的廓形,高腰线硬朗的裙装,追求性感魅力的同时将女性的柔与刚进行了高度的结合。

无论从图案还是从立体结构,几何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一触即发,设计师层出不穷的新颖设计总会给我们大呼震撼的迷人时装。几何造型的流行,符合现代审美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何造型成为一种价值象征和认知象征的核心价值象征。

几何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表现手法

新的时代追求新的观念,准确的外形,强烈的对比,形状与颜色的排列,相同形状的统一,这不是偶然产生的,它们是设计师精密的构思,符合欣赏者的审美观念有意识的为变而变,为新而新,以现代感的观念把几何造型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完美呈现。

1.几何圆形结构

几何圆形比较夸张地塑造形象,一般常应用在肩部和裙形,比较圆润的体型,追求修身观念的时尚女性会青睐它们,圆形裙装更是女性的修身法宝。

2.三角形结构

三角形的几何形体无论是全身三角还是简练明快的局部构造,都是时装界脱俗欲望的现代审美展现。

3.层叠几何图形

层叠几何图形的立体特征,几何感、节奏感、秩序感的视觉冲击有增无减,简洁理性中又不失女性的柔美精致。几何堆积的震撼尽显体量感和亮睛点。

4.局部突出的几何结构

婚纱的造型还剩多少造型余地?几何立体裁剪为它们寻求了新的方式,看似设计师将额外的几何结构安置在简洁的流线造型上,比如腰部、肩部。彻底打破传统结构,追求局部新颖,让服装不过于复杂又凸显自命不凡的几何审美壮观点。

5.面料折叠结构

面料像折纸一样的手法,是设计师根据对象、造型、制作面料、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探索,设计出象征折纸效果的现代造型手段,形似折纸的特殊造型,雕塑出不一样的视觉诱惑。

6.构成平面几何图案

平面几何图案对服装的审美贡献也是应接不暇,明暗的几何结构视错,是设计师有意塑造出立体主义造型而让人们获得某种有趣的误解,好似在人体上的雕塑;明艳大色块的有趣对撞,组成超现实的理性表达,奇妙地产生出一种激情的幻想感。

总之几何的造型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萌芽且茁壮成长,它带给设计师创造的强烈欲望。立体化的几何服装造型更容易产生视觉上的刺激,规律中夹杂着变化的层次感。几何形体能够给人新颖的审美感受,无疑为服装加上了现代艺术韵味的浓重一笔。几何造型在服装中的现代价值性值得肯定,它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很值得我们继续挖掘和探索。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5

1 面料再造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讲,服装面料再造具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法,设计师在针对面料进行再造的时候可以以设计的需要作为根据,通过对多种不同手法的有效运用,从而最终使自己的服装造型设计作品能够具备独特的风格,比如针对羽绒服实施填充式的面料原始再造,在面料当中进行图案缝制、镂空、拉须、折叠以及堆砌等现代的感官型再造等,使面料不论是在外观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出现较大的变化,从而有机的融合服装造型以及服装风格。面料再造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基本要素。

1.1服装材料

作为实施面料再造的首要要素,材料在面料再造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一样的材料其特性必然也会不同。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再次设计的方式针对面料进行处理,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材料的性质以及质地等因素进行很好的把握,比如面料中的色彩、机构以及机理等特性。

1.2面料的空间效果

面料再造能够通过面料的空间效果展示出很好的视觉效果,通过再次加工能够使二维形态的服装面料向三维形态进行转化。在对面料进行加工之前,首先要清楚的了解各种材料的组合关系以及面料本身所具有的张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最终能够使褶皱以及堆砌等设计需要的空间效果形成。

1.3处理面料的技法

在对面料处理的时候采用合适的技法能够使面料最终呈现出理想的设计效果。在二次设计面料的时候具有很多的处理技法,其中包括手绘、编织、粘贴、刮擦、挤压、层叠、抽纱、镂空、绣缀、拼凑、烧烙、披挂以及剪切等不同的技法。

在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对面料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运用,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面料处理工艺形式以及手法,服装设计也因为针对面料的组合再创造而不断的向更高的设计水平发展,同时其还成为促使服装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有效措施。

2 面料再造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的表现手法

面料再造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在实施面料再造之前必须要对各种面料的不同性能具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使面料再创造的效果以及可行性得到充分的保障。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将不一样的艺术外观表现出来,面料再造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手法。

2.1褶皱与重叠的面料再造手法

通过对外力的运用,在面料的设计过程中针对面料实施局部拧转、挤压或者打皱等定型处理,可以将面料原有的外观形态改变掉,从而使其实现由光滑转变为粗糙的过程,最终将大理石花纹、水纹形以及柳条形等立体形态形成。面料的褶皱设计在服装的造型设计当中既可以针对整件服装进行设计,同时还可以针对服装的局部进行设计,以设计要求作为根据实施完美的艺术创作,可以将服装造型充分的表达出来。

采用重叠或者叠加的方式针对具有不一样色彩或者质感的面料进行加工,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面料重叠,其能够将一种虚实相间以及互相重叠的艺术效果展示出来,最终使服装具有鲜明的重量感、丰满感以及层次感。

2.2组合以及拼接的面料处理方式

首先将面料裁剪成为不同形状的小片,然后针对这些小片进行重新缝合,这就是所谓的面料拼接。利用两块面料在缝合时出现的缝合边线作为具有特殊性的装饰,就可以使一定的肌理效果产生于面料的表面。如果想采用图形或者纹样的方式针对面料的表面进行设计,就可以根据裁片的形状来决定。首先需要将服装的造型作为参考依据,然后设计各种纹样以及团,再在不同的面料或者同一块面料针对设计好的纹样或者图案实施裁片,最后结合服装的造型将设计好的纹样以及图形缝合在上面。

在服装设计当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手法就是面料的组合搭配,采用这种手法能够促进服装层次感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丰富,同时还能够对表现形式以及内容进行相应的充实。其主要的体现为:针对不同纹样的面料的组合搭配;针对不同肌理面料的组合搭配。

2.3重塑造型以及装饰设计的面料处理方法

将不同质地或者相同质地的色彩或者材料添加在成品面料的表面,采用这种方式将织物原有的外观改变,最终使立体的设计效果形成,这就是所谓的装饰设计。可以以不同的穿着目的作为根据,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服装上添加丝带、花边、珠片以及亮片当做装饰,也可以利用夹花、拼接、刺绣以及彩色明显的不同的装饰方式,使服装变得更为精致与华美。

将面料折叠为各种形状之后,再对之进行拼合,通过缝合、叠加以及堆砌等处理,就能够有一种立体状的效果产生于面料当中,这种手法就是所谓的面料重塑造型。经过叠加或者堆积处理,面料折叠之后出现的肌理效果会更加的明显,同时服装的造型感也会大大的加强。

3 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面料再造的具体应用

由于面料再造的使用,在艺术创造过程中面料的空间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其使得人们的设计变得更加的丰富。利用一些巧妙的处理手法,能够合理的改善面料的肌理效果、组织结构以及空间形态等,能够将鲜明、诙谐、奇特以及原始的视觉艺术效果形成,这样服装作品也就变得更加的感人、有趣以及生动,不仅能够将服装造型的艺术效果充分的展示出来,同时还是服装艺术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体现。

作为现在面料再造的高手,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可以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对面料再造进行很好的运用,其设计的面料再造典范就是“一生褶”。由于人体的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服装造型的外空间形式具有限制作用,所以需要将空间造型美在运动以及静止这两方面体现出来,而褶皱则能够在服装造型设计当中完美的统一这两者,体现出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三宅一生通过对日本绷塑方法与建筑式块面的利用,采用褶纹面料将服装设计中的“建筑风”构筑了起来。他对变化的褶纹进行了巧妙的运用,使明暗梯度在面料当中产生,如果再配合上人体曲线与衣片结构的活动,就能够使褶纹出现伸缩张合的效果,并且还会出现非常巧妙的光彩变化。

约翰·加里亚诺作为一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其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面料再造手法,其创作的服装造型设计不仅具有流行的时尚元素,同时还蕴含着传动的古典美学元素。约翰·加里亚诺设计的采用现代设计元素针对其奢华复古的风格进行完美的诠释。在他的的服装造型当中将丝绸作为整组服装的原材料,并且在服装造型当中充分的利用了面料再造后出现的肌理,采用了拼接以及搭配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面料进行处理,保证了和谐统一的色彩,其除了整体感非常强烈之外,同时还充满了简介与繁复的面料肌理。通过厚重与轻薄之间的鲜明对比,将其自身地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展示了出来。并且将其巧妙的构思表达出来。

4面料再造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实践

作为对人体美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服装的造型设计在现代社会当中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服装设计师通过对服装造型结构的构思,充分的利用面料实施巧妙的服装创作,而一件服装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面料的外观效果决定的。通过选择以及再创造服装面料,然后利用一系列的处理手法就能够将不一样的表面激励效果展示出来,从而能够对服装的整体造型和外观起到明显的改变作用。笔者以多年的设计经验作为根据,对服装造型设计中面料再造的表现艺术手法的作用进行探讨。

在设计面料小样的时候,笔者对多种肌理的制作手法进行了巧妙的运用,在针对面料进行立体的改造以及重塑的过程中与光影、空间、材质以及色彩等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利用褶裥、折叠、烫、抽褶以及缝等多种手法,再创性的针对面料进行加工设计,使非常丰富的触觉肌理以及视觉肌理在面料的表面产生,不仅使面料具备了浮雕感、立体感,同时还对其原有的面貌进行了丰富,对其设计空间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在制作服装造型设计作品的时候,笔者与系列服装造型进行了结合,从而将组合、珠绣、重叠以及褶皱的搭配选定,针对服装面料实施科学合理的再设计,最终将独特的服装造型设计出来,并且很好的对设计意图进行了表达。

通过面料再造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实践,笔者对服装造型设计中面料再造的重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论证。在进行面料再造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合理的服装款式基础,然后还要以特定的服装造型需要作为根据充分的进行再造设计。笔者通过设计实践认识到,面料再造能够将服装面料的可塑性与特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通过对特殊的质感以及局部设计进行创造,能够对服装的个性化和艺术性进行完美的诠释。

5结语

对西洋服装史上夸张造型设计的解读 篇6

在汉语词典当中, 对于“造型”这一词语的解释, 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作为动词来讲, 造型指的是对物体形象进行创造和构思的过程;作为名词来讲, 造型指的是物体被创造出来的具体形象。服装造型的目的, 则是通过对人体基础以外的空间的利用, 通过一定的制作工艺手段和服装原料特性, 结合原料和人体之间的融合, 共同打造出立体化的服装形象。而在服装造型设计的过程中, 装饰技法和裁剪制作是两个最为重要的步骤,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服装造型设计。

二、服装装饰技法的夸张表现

(一) 服装切口的装饰

在服装造型设计的过程中, 存在着很多的切口, 对这些切口进行合理的装饰, 对于服装造型设计效果的提升来说, 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早在文艺复兴时期, 德意志风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切口装饰, 在当时也称斯拉修 (Slash) 。不过从西洋服装史的发展历程来看, 如果仅仅在胸部、肘部、肩部的位置进行切口装饰, 并不会达到夸张的造型设计效果[1]。当时在欧洲各国的贵族阶层中十分流行的服装造型样式, 是源自于欧洲雇佣军的被撕裂的衣服。这类服装一经产生, 就得到了十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 短时间内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在今天看来, 这种服装造型比较令人难以接受。服装设计者在服装上的各个位置, 甚至是在鞋子、帽子等服装配饰上, 剪出了很多切口, 用不同的衣料进行衬托。随后逐渐发展为将内衣从切口的位置拉出, 从而产生膨胀的效果。一些权贵甚至会用各种珠宝首饰缀满切口处的两端, 令人看起来感到眼花缭乱, 也让服装显得更为雍容华贵。

(二) 服装的填充物

在西洋服装史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欧洲各国的男子对于服装造型产生了新的要求。当时的男性服饰普遍追求的是雄大的上半身和健硕的下半身。因此, 在服装造型设计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效果, 服装设计者采用各种填充物填充在男士服装的短裤、胸部、肩部等位置当中。这样, 男子在穿着这种服装的时候, 从肩部直到大腿处, 全都是饱满、鼓胀、四四方方的造型, 从远处观看, 就像是一个箱子一般[2]。这种夸张的服装造型设计, 是为了对男子宽阔雄伟的形体进行展示, 从而使其身上的男子汉气概得到体现。有时, 也会在男子服装的腹部位置进行一定填充物的填充, 从而形成了腹部的前挺和突起, 其夸张的样式就像天鹅的腹部一样。

可以看出, 在当时男子服装的造型设计当中, 主要是以上重下轻的形式为主。而在女性服装的造型设计当中, 却正好相反, 是以上轻下重的形式为主的。例如女性裙装, 在臀部和腹部的位置, 会将衬垫填充其中, 使这两个位置被高高撑起。这样, 使得女性的裙子从外观上看, 其造型和轮廓与一口倒扣放置的大钟十分相似。为了在整体上追求服装造型上下对称和平衡的效果, 在女性上身服装的设计中, 也用大量的填充物对衣服袖子的部位进行填充, 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服装夸张造型。其中, 最为夸张的服装衣袖造型应当是羊腿袖的造型。由于其中填充了相当数量的填充物, 导致整个袖子看起来像是一个被吹起来的气球造型, 十分饱满和鼓胀。不过随着袖子向手肘处延伸, 其造型却是不断地收紧, 直到袖口处, 已经完全地紧紧包裹在手背之上。这种造型十分夸张的女性上装袖子, 基本上不具有什么实用性。

这种利用填充的方式所设计的服装造型, 人们在穿着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缺乏生气的状态。由于这种服装造型设计类型具有很大的人工化特点, 因此, 人们穿着这种服装, 看起来就像是从一个模子当中刻出来的一样。在服装复杂的框架体系和繁缛不便的装束当中, 掩藏和抹杀了人们独特的个性特点。这就造成了人们在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时候, 首先进行评价的是其穿着的服饰形态, 而并不是人的本质特征。这样, 人们在不自觉中, 就会对服装本身应当具有的协调之美有所忽略[3]。

(三) 色彩与图案表现

在西洋服装史发展到中世纪时, 在服装造型设计的颜色设计方面, 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杂色时尚。它是从垂直的方向上将衣服竖分为两部分, 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造型设计。其中, 哥特式时期的男子服装造型颜色设计具有最高的代表性。在具体的服装造型设计中, 将男性服装中下身穿着的肖斯和上身衣服两侧的垂袖的设计图案和颜色一分为二, 在左右两边采用不对称的颜色和图案装饰方法, 看起来就像是对传统哥特式教堂建筑当中具有不规则形状和图案的彩色玻璃窗进行模仿。

三、服装裁剪制作的夸张表现

(一) 独立设计制作的领子

在16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各国, 流行着一种新型的领子装饰, 称为拉夫领。这种领子的设计和应用, 使得传统服装造型设计中附着于衣服本身的领子造型被打破。拉夫领有着十分复杂的制作工艺, 也需要用到很多服装原料[4]。一个普通样式的拉夫领, 需要使用大约三米到四米左右的服装布料。对其进行上浆熨烫, 使其形成连续不断的褶皱造型。在具体的制作当中, 通常会将其设计成8字型的褶皱外壁, 利用各种雕饰或花边对其外口处的边缘进行装饰。制作完成后将其圈成车轮的形状, 然后用细金属丝进行固定处理。当时人们在穿戴拉夫领的时候, 为了能够达到更加美观和好看的效果, 时常会对数层宽大夸张、颜色各异的拉夫领进行重叠穿戴, 从而将穿戴者高傲、尊大的姿态体现出来。但是, 这种夸张的领子造型对人们的自由活动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甚至在吃饭的时候, 还需要使用特别制作的长勺子。

(二) 仿照教堂造型的鞋子和帽子

在整个西洋服装史当中, 最具代表性的鞋子造型就是哥特式时期的鞋子造型。这种鞋子具有很长的鞋尖, 使得人们在走路的时候都会十分不便。不过, 在当时的社会当中, 鞋子的长度同时也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普通的富商阶层, 鞋子的长度能够达到脚长的一倍左右;高级贵族阶层的鞋子长度能够达到脚长的两倍左右;而在王族当中, 鞋子的长度甚至能够达到脚长的两倍到三倍。由于这种鞋子鞋尖太长, 人们在穿着之后通常难以正常行走[5], 因此, 只能将鞋尖弯曲向上, 然后使用金属链将鞋尖系在脚踝处或膝盖下方。

哥特式时期的女性帽子也具有十分丰富夸张的造型设计, 其中, 汉宁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女性帽子造型。与同一时期内男性的鞋子长度相对应, 女性也利用这种帽子的高度来体现自己不同的身份。其中, 帽子高度最高的可以达到一米以上。在帽尖的位置上, 还会用一些装饰物对其进行装饰, 其长度可以直接达到地面。在这种服装造型的设计理念当中, 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人体的着装和教堂的建筑达到外形上的一致, 以此来展现对上帝的信仰和虔诚[6]。

(三) 随意搭配的袖子

在哥特式时期, 对于袖子的造型也存在着十分夸张的设计, 那是可以进行拆卸的袖子。这种袖子的造型基本上不具有实用性, 可以单独进行穿戴。袖子的根部较为合体, 袖口却十分宽大, 造型丰富多样, 长度可以达到地面。而在文艺复兴时期, 袖子又具有了更为夸张的造型。这种袖子是在本身十分肥厚的羊腿袖之外, 利用方形的面料, 制作一个可以拆卸的袖子, 在袖窿周围利用纽扣进行固定。如果敞开纽扣, 造型类似于斗篷, 而系上纽扣, 则又会恢复成袖子。这种袖子的造型在当时很受欢迎, 主要是因为其对女性多样化的装饰要求进行了满足, 同时也能够呼应宽大的裙撑。

(四) 造型各异的裙撑

在西洋服装史上, 裙撑的造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与紧身胸衣的相互搭配, 对女性理想中的体形进行了展现。但裙撑的造型, 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经历了多次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人改造设计出了法勤盖尔的法式裙撑, 在裙撑的下摆处, 利用鲸须或金属等材料将其撑起, 使其显得更圆, 从而让裙子更大地向四周扩散[7]。到了洛可可时期, 又出现了帕尼埃, 具体的形式主要有折叠式、分体式、驮篮式、吊钟式等不同样式。到了19世纪中期, 一种叫做克里诺林的新式裙撑设计出现了, 使裙子倾斜后翘, 呈现出金字塔形状、鸟笼形状、吊钟形状等不同的样式。越大的裙撑越能够体现出女性纤细的腰身, 一些裙撑下摆甚至能够达到9米左右。然而, 这种造型十分夸张的裙撑除了能够体现女性的良好身材以外, 再无其它使用价值。

四、结语

服装造型设计的转变, 体现出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不同时期内社会状况。纵观西洋服装史的发展历程, 人们对于各类夸张式的服装造型设计十分钟爱,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的各种不同态度。

参考文献

[1]胡志玲.探析西洋服装史上夸张的造型设计[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7) :50-51.

[2]张雷.20世纪以前西洋服装造型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3]朱蕾.近世纪西洋女装风格演变[D].苏州:苏州大学, 2007.

[4]毕亦痴.中英现当代时装设计思维比较研究:看眼于文化传统的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 2013.

[5]王丹.基于服装内空间的创意造型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3.

[6]张晶.消费文化视域下的法国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女性服饰设计[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 2013.

中式面点的造型与制作规范分析 篇7

如何改变中式面点的造型和制作成为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 创新的目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创新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对中式面点进行详细而认真的了解, 还要在某些方面进行改变, 例如, 艺术造型和外观设计, 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式面点, 了解中华文化, 知道中华文化美食背后的故事, 进而促使文化美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其具有时代感。

中式面点类型

中式面点包括六种类型:卷类、团类、包类、饺类、饼类以及糕类, 这些类型人们在生活中都是时常见到的, 换句话说, 就是根据包的方式不同而分成的, 其中卷类最为常见, 有春卷、荷叶卷等;包类的样式更多, 常见有皮薄肉厚的小笼包以及市场上各色的花式包点;团类最为常见的就数汤圆、汤团这一类;饺类那就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食, 在饺类中, 水饺最常见。不仅可以根据饺子的形状分类, 例如:锅贴饺、鱼饺, 还可以根据材料来分, 比如:水面饺子、玉米面饺子, 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饼类可分为酥皮面饼、醇面饼、酥面饼、煎米饼等。

中式面点造型

根据中式面点造型的不同, 大致可分为以下类型。

几何形态

在传统的中式面点的制作中最实用的造型就是几何图形, 这里最常见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图形, 其中三角形有糖三角、端午粽子;圆形包括汤圆、麻团等;正方形有绿豆糕、发糕等。形状多变, 造型各异, 十分漂亮。

象形形态

象形形态主要是模仿自然界的一些物体的形体进行面点造型的塑造, 这样的塑造会使中式面点具有艺术感, 整体的造型极富有美感。在象形形态中通常有两种造型, 分别是静态塑造和动态塑造, 静态塑造是以自然界存在的植物为依据, 模仿其形态将面点制作成花式造型, 有些餐桌上将面点做成玫瑰花、荷花、桃花形状等, 也有的将普通面点制作成水果造型, 餐桌上常见的有苹果、梨子等形状, 以及老人寿宴上的寿桃面点, 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趣味性, 使食品和文化生活紧紧相连。动态塑造是以自然界动物的造型为依据, 模仿其形态, 这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正是有了这种塑造方法, 才会有鸟、猪、猴子、刺猬包这些活灵活现的造型, 也体现中式面点的趣味性。

自然形态

什么是自然形态呢?自然形态就是面点造型中另外的一种形态, 指的是面点从生到熟发生的一种自然状态。这种塑造形式过程非常自然, 不加任何雕饰, 不加任何花色, 纯天然, 就像人们常吃的开花馒头, 这种馒头在蒸的过程中自然开裂, 没有任何人工制作, 自然而然形成开花状, 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种自然的面点还有开口笑这种类型的中式面点。

中式面点制作规则

中式面点不像一些国外快餐, 中式面点的制作必须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和雕琢才能完成, 所以说中式面点非常精致。制作面点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种:手工、印模和机器加工。当然为了使人们食用到的中式面点外观完美和味道独特, 所以就要求制作人在制造美味的过程中要有所注意。

保证美食生动性

一盘美味的食物如何才能吸引人们, 除了美味可口以外, 它当然还要有吸引人的卖相, 这就要求在面点制作过程中留心, 要想制作出美丽的面点, 一定要注意讲究造型的形象, 首先要给食用者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这就是艺术。所以, 学生在学习面点制作的过程中就要学会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灵感, 发现各种趣味和新奇的形象, 在制作过程中将这些灵感与面点进行完美融合, 面点的生动感是来自于面点塑造形象的逼真, 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食用者的眼球, 赋予面点美感。但是要注意一点, 这里所说的生动感并不是只注重卖相, 外形的生动不意味制作就可以过于复杂, 作为一名优秀的制作者, 要保证在简洁的情况下塑造出最完美的中式面点, 这才是面点制作的精髓。

色彩之美

色彩的搭配在面点制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正确的色彩组合才能显示最佳的效果。因为鲜明的色彩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就像颜色分冷暖色调一样, 不同的颜色能影响人的不同心情, 这一点在饮食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比如:粉红色和绿色的搭配, 就会让人感觉整体非常粉嫩, 瞬间让人感到心情很好, 这样的搭配可以说起到十分正面的作用。现在的中式面点制作都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 作为制作者, 在讲究色彩的同时, 应使用天然的蔬菜植物色素, 要避免过多添加人工色素, 要保证顾客的食用安全。

合理食用粗粮食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生活已经越来越好, 已经由以前的吃的饱、穿的暖转变为注重身体健康, 所以人们对食品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人们都食用加工过的精细的米和面, 这些精加工的食物虽然很精致, 但是因为机器的加工使营养流失, 这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人因为缺乏营养而生病, 所以, 现在的社会的趋势就是人们开始食用粗粮。基于此, 中式面点应对粗粮进行创新, 对玉米面、黑豆、红豆等营养价值高的食材开始进行制作, 这样的粗粮上桌, 不仅丰富了面点的品种、味道, 还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另外, 在使用粗粮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制作工艺的创新, 这样才能在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现代化中推进我国中式面点的蓬勃发展。

中式面点制作上的创新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中式面点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能, 并不断的创新。说到创新, 首先, 必须从中式面点的外观上色彩进行创新, 通过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新品的欲望。其次, 在制作配色时候也需要创新, 中式面点师可以选用纯天然的原料, 食用的植物色素等, 这样也可以增加美感。只有不断在传承中式面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有所突破, 才能够适应社会潮流。所以, 中式面点师要不断创新, 让中式面点朝着更好的, 更快捷的方向前进。

结语

中式面点作为我国的传统面食, 承载着浓厚的中华文化, 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因此在学习中式面点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更要求教师全面了解中式面点, 努力让中式面点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认识中式面点的精髓, 才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8

1 服装创意空间应用历史

服装空间创意设计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因受到当时的文化宗教影响, 服装大量运用填充物辅助设计, 如当时出现的各种经典的立体袖型, 由丝带固定的产生一截截小面积膨起的莲藕袖, 肩部球形填充的泡泡袖, 肩部肥大袖口窄小的羊腿袖等。

16 世纪后半叶的女装出现了裙撑这种夸张的立体造型, 愈发强调女性臀部体积感的形态。巴洛克时期采用层叠穿法, 并在腰间打折, 通过面料的堆积来体现裙摆的体积感。洛可可时期外型上保留了巴洛克式的三层叠穿法, 但内衬改用裙撑, 使裙摆向两侧膨起, 形成夸张的长方形结构。在洛可可后期裙撑的重点转移至臀部, 整个裙型呈圆润立体的球面造型。

2 皮革服装创意空间的设计原理

皮革服装创意空间强调的是其独特的造型特色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其设计根本理念就是寻求创新。创造创新的皮革服装空间, 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方向:

第一种方法是相对放大体积, 对服装结构或廓形以尊重人的形体为设计前提下, 进行部分的夸张设计。如Louis Vuitton 2011 秋冬系列服装中, 对传统的肩、腰、胸等上衣结构线进行了少量的夸张变化, 使肩线下落与袖子造型共同形成流畅的弧线, 增加胸腰部的省量, 强调胸腰差进而强调女性身材曲线。这样对服装结构进行的调整能带来一定的新鲜感。

第二种方法是集中于某一点做超出其他部位夸张的立体结构。此类型的立体结构更多地表现为装饰性的立体造型, 而不对服装本身结构产生影响。由于其造型不受服装结构变化限制, 使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集中于某一点的设计可增加服装设计亮点和视觉重点。

第三种方法是对造型方式或面料材质进行一定的改变。为塑造夸张的服装空间常采用硬质面料或通过粘衬、填充、骨架支撑等手法使之立体化, 而皮革面料本身具有硬挺的效果, 多是轮廓较为明确、雕塑感较强的设计, 所以稍微对其面料进行一定的填充、粘衬就可以达到夸张的空间造型效果。

3 皮革服装创意空间形态的制作方法

3.1 通过特殊分割进行空间造型

常规服装为了创造一些特殊化的立体造型而进行结构分割, 是在人体曲线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塑型, 由于其分割组合方式的特殊性, 使面料在该处形成立体空间, 即立体化的结构表现。由于其分割组合方式的特殊性, 使面料在该处形成立体空间, 即立体化的结构表现。皮革服装结构的立体化程度与相接的两条分割线的弧度、切开量有关, 分割线越长弧度越平缓、切开量越小则该处拼合后越平顺, 反之则结构立体化越强。利用分割线越短拼合效果越立体的规律, 可运用小块面的形式, 将一段长曲线分割转化为多段短分割, 使其变化范围更大, 能够达到更为丰富的效果。

3.2 通过辅料填充进行空间造型

在进行某些夸张的立体效果设计时, 仅靠皮革面料本身的厚度或粘合衬的硬度来体现立体效果是不够的, 为了强调服装造型的体量感, 往往会运用辅料填充的方式来表现。

辅料填充适合表现厚实、有体量感的服装, 常用于:肩部的垫肩效果, 塑造夸张的肩部、袖山造型;胸部填充, 用于表现服装体量感或强调胸腰差;臀部填充, 塑造夸张的裙型或强调腰臀差凸显女性身材曲线;服装的摆部填充, 用于塑造服装整体廓形变化。这种填充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为增加服装保暖性能而进行的填充,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是皮革面料膨起, 塑造服装立体空间, 增强服装表现力。

3.3 通过面料堆积进行空间造型

辅料填充所产生的体量感的缺陷在于对活动空间的限制, 而通过皮革面料本身的堆积产生的体积感则更具有流动性。面料堆积使服装外部形态不再表现为单一的面料效果, 而是极富层次感和肌理感。面料堆积所产生的弧线花边造型增加了服装的层次感和美感。

同时皮革面料的层叠堆积也可表现出很强的雕塑感, 层叠的面料堆积形成整体体积, 而每个单独的面又有其细节特色和可观赏性, 使服装整体视觉效果更加丰富、细腻。面料的堆积可以看做是一种有规律性的重复, 遵循了反复与交替、旋律、渐变、平衡、协调、统一等美的形式原理。

4 总结

皮革服装创意空间强调的是利用皮革的特殊材质进行独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其设计根本理念就是寻求创新, 皮革服装本身的立体造型使服装的体积感增加, 使服装本身极其吸引注意力, 给观者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皮革服装创意空间的塑造由于不同于常规的结构分割, 带来了人体体积之上的形体的修饰和重塑。因此皮革服装创意空间是一种强调皮革服装空间造型的服装设计形式, 以人体体积形态为依托, 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空间创作, 用皮革硬挺的面料材质体现立体空间所形成的类似雕塑效果的美感, 从而呈现出具有立体空间感的服装效果。

参考文献

[1]中泽愈.人体与服装[M].袁观洛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2]杨柳.非常规造型结构线对服装造型的影响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报, 2010, 35 (4) :172.

服装面料造型设计之刺绣应用 篇9

在服装设计实践中,面料再造设计成为改变服装外观与形态的主角,“刺绣”是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最传统的、用法最为灵活的重要设计手法。“刺绣”被设计师关注运用,呈现在各个重要的时尚舞台,引领着时尚的潮流。随着技术与材料的发展,刺绣工艺形式不断创新。本文对传统刺绣、现代刺绣、手工刺绣、时尚机绣、刺绣种类技巧作了介绍,重点为服装面料中常用的刺绣方法,以及服装设计中的刺绣应用。刺绣工艺形式的多样化应用及创新设计能丰富服装面料造型设计效果,充分体现服装设计风格,将刺绣元素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课题。

关键词:

面料造型 刺绣 手工 传统 时尚 服装设计 创新 材料

中国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113-03

1 刺绣是面料造型的重要设计手法

如果说服装设计是一门时尚的学科,那么面料设计就是为光怪陆离的时尚提供血液的坚实壁垒。服装设计三属性中,面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世纪,面料设计就已经开始以事实姿态引领时尚潮流;相对服装风格,面料每六个月就会出现一次革新;时至今日,设计师与面料间默契对话,面料再造设计成为改变服装外观与形态的主角。

在服装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如何改造面料?他们通过对普通的面料进行在设计,使其具有别致的肌理效果,来丰富服装外观视觉。那么,面料创新肌理如何实现?创新肌理的造型手法多种多样,按基本的加工原理可以归纳为几种主要类型:1.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特征,采用的方法有镂空、剪切、切割、抽纱、烧花、烂花、撕破、磨洗等;2.添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通过缝、绣、钉、黏合、热压等方法在现有的材质上进行添加设计,不同的材质会形成不同的对比效果;3.整合设计零散种类材料,即将零散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等新颖独特的肌理效果。归纳起来,对面料表面装饰性造型手法的关键词有:刺绣、镶缀、钉珠、拼贴、编织、切割、镂空、填充、抽褶皱褶、堆积、层叠、绗缝等。

这其中,“刺绣”是服装面料再造设计中最传统的、用法最为灵活的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它应用广泛,为无数服装面料增色增彩,深受设计师厚爱。究其原因,因为它有博大的大文化底蕴、有唯美实用的装饰效果、有精湛的工艺支持、即传统又现代、在某种程度上是古老优雅唯美东方的代表元素。伴随着世界的融合与多元,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刺绣”的设计手法越来越多地被设计师关注运用,呈现在各个重要的时尚舞台,引领着时尚的潮流。

2 有关刺绣

2.1刺绣的含义

“刺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用针和线把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形式,似与绘画。内容反映人们的风俗文化心理等,表达审美情趣传达艺术品位。它的基本元素是针法。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2.1传统刺绣与现代刺绣

刺绣艺术是世界文化的魁宝,世界各地都有刺绣的艺术品,比如欧洲刺绣里的法国刺绣、英国刺绣、匈牙利刺绣、瑞士刺绣,还有非洲刺绣、美洲刺绣。在我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清代以来,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绣,它们是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除此,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苗族的苗绣等,少数民族刺绣也因产地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突出,风格各异。

传统刺绣中,刺绣工艺的发展很具代表性,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运用上,还是针法的多样性和组合运用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现代刺绣里,表达内容更加广泛,线和织物可以是任何纺织品材料,刺绣品的实用与欣赏范畴进一步扩大。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工具、技艺方面不断丰富,新的绣种层出不穷,刺绣工艺形式不断创新。(图1)

2.2手工刺绣与时尚机绣

传统的手工刺绣耗时长、费用昂贵,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于设计产品的大部分刺绣需要机器来进行,因而产生了时尚机绣。批量的生产才能使个人能用合理的价格买到绣品用于使用。每一个绣品的制作都是经专业美术设计后,交由资深打版师用专业绣花软件制版,制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各部分明暗度的变化怎样表现全部在这个环节完成,制版后将花版录入绣花机进行试版,打版师再根据试绣绣品,在颜色针法上反复推敲修改,以达到更完美的刺绣效果,往往一个花版的完成需经过三次左右的试版才能最终于客户见面。

机器刺绣与传统手工刺绣相比更快捷便利。1.针法运用丰富:传统刺绣受手工限制通常只用来回往复的针法(之字形针),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针法;现代刺绣中一个完整的花样必然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不同的针法做同一花样的设计时,针法大小可调也可结合在一起绣,这样刺绣设计会变得更有层次感。2.绣作效率较高:传统刺绣绣作周期长、风格不稳定、不适合做批量;现代刺绣只要客户选定花版,无论订多少幅,每一幅的产品品质和供货时间都可以得到有效保障。3.价位更趋合理:传统刺绣耗时耗工,刺绣精品往往要用年算,甚至更长时间,价格也昂贵。时尚机绣致力于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方向。使刺绣工艺更广泛的用于艺术设计。

当然与此相对,在服装界,高级定制之所以矜贵,手工制作是绝对主因。而刺绣在服装制作的手工艺工序中堪比皇族,一幅刺绣就是一个绽放在服装上的小世界,服装因之而美轮美奂、独一无二。

比如殿堂级服装品牌Chanel出品一针一丝都非常讲究,服装中出现的剌绣细节,更是指定由法国著名的刺绣工艺坊Lesage负责。刺绣工艺流程严格:用纸画好要刺绣的图案,以针孔机再画一次,底部垫上布,以颜色粉扫上打了孔的图案,图案便落在布上,喷上酒精以固定图案,刺绣师跟着图案开始将刺绣设计绣在裙子上,各个部分集在一起,再送到Chanel合并,就成了春夏系列。裙子上的刺绣便需花上约300小时,制作过程由草图至人手一针一线缝绣绝不简单。(图2)

2.3刺绣的种类与技法

传统刺绣中,刺绣按用针方法主要有:回式针绣、全回式针绣、半回式针绣、纺绣、平绣、掺针绣、插针绣、单针平绣、暗绣、捻线绣、编织绣、罂粟子绣、星形绣、晕绣、双面绣、十字绣、堆绣等。刺绣从成品外观上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点绣型和线绣型,线有直线曲线之分,点有线聚点和线结点的区别。现代刺绣中,刺绣按所用材质分类可分为:用线刺绣(金丝绣、彩线绣、网眼绣、镂空绣等),用特殊材料刺绣(珠片绣、绳饰绣等),在特殊面料上刺绣(网绣、六角网眼绣等)、以及在已有面料上用其他织物表现面料纹样(贴布绣等)。

3 刺绣在服装面料造型中的应用

服装面料中常用的刺绣工艺有彩绣、贴布绣、串珠绣、雕绣、缎带绣等。

彩绣即彩线绣,源于古希腊,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刺绣方法,通过针与线穿梭中形成的点、线、面和加入包芯的变化,形成富有变化且具有立体感的图案。彩绣是中国传统的旗袍最常用的刺绣工艺,用各色的彩色丝线通过重叠、并置、交错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彩绣的针法多变、布面肌理丰富、图案层次分明、风格既可细腻叉可粗旷,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效果,在服装面料中的运用也较为普遍。(图3)

贴布绣,源于印度和波斯,是在底布上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的形状、色彩、纹样贴缝固定的技法。可以与其他刺绣工艺技术结合起来运用,能给服装增添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装饰图案的设计周围进行锁缝即成贴布绣。贴布绣也是设计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它具有装饰性强。美化效果好,制作方便,成本低,牢度好的特点。加之实用性强的特点,帖布绣在童装设计中的运用较多。(图4)

串珠绣是即珠片绣利用各种材料(亚克力、玻璃料制品、宝石、金属工艺制品等)材质制成的长、短、方、圆、棱、粒等各种不同形状各种珠子和亮片用线穿起来后钉在衣物上的镶绣技法。这种工艺根据服装设计主题、借助材质本身不同的形状和闪亮的光泽颜色,通过巧妙地排列组合钉缀在服装上,来体现不同图案的装饰感。因串珠绣表现技法丰富多变,可运用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造型饰物进行,有平绣、凸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珠绣、叠片绣等多种针法可选择,再与其他刺绣技法相互结合,可呈现出珠光灿烂、绚丽多彩、华丽富贵、立体感强、层次清晰的视觉效果。是婚纱、礼服、舞台服饰常用的面料装饰手法。近年来,用于服装上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粒珠、管珠、金属亮片、扣饰、贝壳,革制工艺等的设计运用使珠绣工艺得到发展,原料丰富,钉缀手法增多,也使女装设计的装饰手法越来越丰富。(图5)

雕绣,也称镂空绣,源于地中海,是透孔织物,以丝线、丝绒套编各种形状,把做完刺绣布的一部分剪掉,形成透出制作花样的技法。雕绣效果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多用于女装设计中的领子、衣摆、裙摆等细节部位。(图6)

缎带绣,源于中国,使用带饰物刺绣。把丝带折叠或收褶,抽碎褶固定刺绣。丝带的光泽感及重叠方法,使面料立体感强,能表现出其他刺绣不能达到的效果,是时尚女装常用的装饰手法。在婚纱上采用丝带绣,富有立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图7)

包梗绣,源于法国,也称盘梗绣。主要特点是先用较粗的线打底或用棉花打底,使花纹隆起,然后再用绣线绣没;一般用平针针法。盘梗绣花纹秀丽雅致,富有立体感,装饰性强,适宜于绣制面较小的纹样。(图8)

除此以外,抽纱绣、褶饰绣、镜面绣等也是常用的面料造型的刺绣方法。

4 刺绣与服装设计

刺绣这种面料造型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是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比如中国传统的礼服、旗袍、日本的和服、欧洲的宫廷服饰、婚纱等高级服装中,都大量运用了这种工艺。在Prada、D&G、chanel、玫瑰坊等国外国内著名的品牌中,都可以看到美丽的刺绣。这些刺绣饱含东方情怀,无论是西方人喜欢的花鸟草鱼还是中国传统的金龙彩凤,时尚舞台的刺绣潮流正旺,花草雀鸟堆、金丝银线一律并用。在高级时装上,运用刺绣工艺进行装饰强调服装款式造型,体现服装风格,是服装设计师惯用的、熟悉的设计内容,也是服装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设计中刺绣工艺常集中在袖口、衣领、胸襟、裤脚、裙摆等地方,也有设计师会推陈出新地运用于包饰、鞋帽等地方。(图9)

许多新型材料不断涌现推进了刺绣工艺的发展(比如人造轻质珠宝的大量运用)。各种材料的综合混用技术日趋成熟(比如毛衫上以珠片和毛皮相配刺绣得到的华贵观感)。常规材料的新的处理方法也使得刺绣工艺有进一步创新的空间(毛皮材料镶嵌拼接可有更好的牢度,以及珠片糅合起来刺绣到服装上的手法等)。这些时尚弄潮儿或改变刺绣材料,或改变刺绣方式、或单纯运用、或复杂结合、亦或改变图案风格、他们会合运用不同形式的刺绣工艺,给追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图1 0)

结论

总之,服装设计离不开对刺绣工艺的研究与探索。刺绣工艺形式的多样化应用及创新设计能丰富服装面料造型设计效果,改变服装外观面貌,充分体现服装设计风格。只有不断地研究继承并开发和创新刺绣工艺,才能更好地推动刺绣工艺的深层发展,拓展服装设计的空间。

中式服装的造型与设计 篇10

关键词:话剧,人物服装造型,场景布置

几年来, 在从事话剧服装设计的工作中, 我发现话剧服装在话剧中的作用是用来说明剧情发生的年代、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等。相比而言, 中国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等每个人物的穿着、装扮都各不相同, 即为话剧人物服装造型。由于他们的武术表演及唱腔、人物化妆造型等, 营造了整部戏曲的表演效果, 而戏曲中却极少地表现出戏曲场景所能营造的氛围。相比之下, 在话剧中, 话剧场景的布置显得就比较丰富与生动。但可惜话剧中, 人物的服装造型就显得比较无力, 虽然话剧、戏曲这两种是不相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个人认为可以把服饰化妆用在更换话剧场景布置时, 每换幕、换场之间, 留在舞台上人物的主、次关系要把握住。因为他们在这部话剧中的服饰造型乃至舞台场景的布置中, 与整部戏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由于上述主、次人物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是整部戏不可或缺的部分, 所以为了更好地将这部分人物情感表现在整部戏中, 就要从细节中刻画好人物, 使得人物性格粗中有细, 细中有戏, 从而使得戏剧人物的服饰装扮, 能和戏中的每个情节结合得更加紧密, 而不是让观众只是关注演员的表演。

一、话剧人物服装造型在话剧场景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雷雨》为例, 说明一下话剧人物服装造型在话剧场景中的作用以及所包含的意义。

《雷雨》的结局比较悲惨, 在整个话剧的场景中都是灰暗的基调, 这种灰暗的场景就是剧中的主要人物繁漪和周冲母子的生活背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 大户人家太太的穿着以旗袍为主, 所以在本剧中设计繁漪的旗袍服饰造型, 也与当时时代背景相符合。周冲的性格单纯、天真, 是在新思想的熏陶和感染下成长的, 他是期待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期望着和平新生活的年轻人。当时新青年的衣着特征应在他这个性格特征的人物服装造型上体现出。活生生的人物服装造型点缀了贯穿整部话剧的灰暗色调的场景布置, 繁漪的白色衣裙服装造型有力地表现出她苍白的内心和空虚的精神世界以及现在过着的惨淡、无助的生活。周冲的褐色长裤和米黄色T恤则代表着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

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的作用与意义在于点缀了整部剧以灰暗色为基调的场景布置, 制造了话剧的氛围、增加了舞台效果。整部剧的场景布置比较单一, 纵观整剧只有两个场景——周公馆客厅与鲁家住房, 故事发生的时间只有两个时间段——上午和午夜两点。单一的故事场景与时间决定了整部剧都是在灰暗的基调下进行的, 所以只有通过对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才能表现出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及内容等。

二、场景与场景之间与话剧人物服装造型的主次

在话剧的舞台上, 在多幕剧中, 场景与场景之间的更替变换比较多, 留在同一场景或不同场景中舞台演员与演员之间, 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主次关系即为场景与场景之间话剧人物的服装造型的主次。通过人物的服饰造型会使得他们的主次关系更加分明, 使得话剧人物的服装造型与戏剧场景能够相统一, 更有利于剧中人物的情感交流, 从而能将这一段故事更好地展现在整部剧中。我个人觉得更好地塑造整个话剧, 更好地演绎整个故事, 在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变换中, 要细致地设计每一段剧情中反映人物之间主次关系的服装造型。

在剧中演员的服装造型, 决定着他们演绎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主次关系, 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也能通过服装造型的精心设计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预期的舞台设计效果也能直观地显现。话剧中不但要通过场景的布置将剧中导演的意图及其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展现给观众, 还要经过剧中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所展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及角色特点, 两者的相互衬托下, 才能使话剧得到更好的塑造。同时剧中人物服装造型的点缀, 使得场景的布置在整个话剧中的作用显现出来。人物服装造型的精心设计彰显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主次关系, 场景布置在人物服装造型的点缀下, 从而观众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接受到戏剧的寓意、剧情及其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 话剧中人物服装造型与场景布置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 (话剧)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年版.

上一篇:维吾尔医药学下一篇:技工学校的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