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升级

2024-05-17

产业技术升级(精选十篇)

产业技术升级 篇1

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 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共性技术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可以根据其研究成果,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 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是相关产业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同时由于很多产业共性技术是跨产业部门的, 能够作为产业进步和升级的技术平台, 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基础, 涉及的部门多、要素广、各因素与各部门之间关系多, 造成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共性技术的研发, 在“六五”期间就提出将共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九五”开始, 共性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影响全局的重大技术成果和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开始成为国家科技推广计划的资助重点, 全国各个地区也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共性技术推广中心。特别是在1999年, 国家产业部门242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以后, 国家经贸委印发由这些改制后的科研院所承担国家行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通知, 更明确了其共性技术的研发任务。2005年科技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从“十五”后期到2020年, 我国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科技工作, 增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开发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2006年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一2020年) 则进一步指出, 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从而将共性技术的研发提升到国家科技发展蓝图的高度。作为制造大省的广东, 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由处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 逐渐在价值链体系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发展状况

G.Tassey认为, 过去50年来工业化国家在将基础科学成果转化为商业性技术的这一过程中, 对技术内部本身结构的变化机理并未深入研究, 他把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为黑箱 (Black Box) 。G.Tassey以剖开技术黑箱为目标, 从经济学公共物品和技术风险角度分析了技术内部的结构变化;并在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指出, 固然政府不必干预商业化技术, 但应当干预技术基础设施。因为基础技术的溢出效果, 表现为市场溢出和知识溢出。市场溢出指创新者未能通过市场价格获得投资回报, 知识溢出指其他公司利用创新者的知识进行创新, 其结果都是创新者投资回报的减少。这可能影响私人企业的R&D投资决策, 因而需要政府的有限干预;他提出对于存在集体使用、产业结构 (市场准入) 、交易成本高、规模或范围经济等市场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将其作为基础技术全面资助, 而对于存在固有技术、R&D技术密集、进入市场时间长、潜在市场范围广、技术与市场不匹配等R&D特定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将其作为共性技术与企业一道全面资助。对于存在一般性投资风险厌恶、R&D风险厌恶和产业结构 (竞争) 风险的技术, 政府应当采取税收优惠或者以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形式对其资助。

罗伯特·G.库特纳 (Robert Kuttner) 和罗伯特·赖克 (Robert Reik) 则主张, 政府应进行更多的投资推进研究与开发, 与私人部门一起参与竞争前的一般性研究, 使技术能够具备广泛适用于商业应用的潜力。在竞争前研究中, 可以首先开发出适用于特殊商业的样品。研究成果可以由潜在的竞争对手们去分享, 企业再去利用这些成果开发商业化产品和工艺, 才能提高它们投资的积极性。

M.Holmen设计了一个借助已有理论构成的用于区域重组的“研究工具”。利用这个工具, 他分析了区域参与者及其技术、组织、互动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变化, 测定了区域重组对城市化以及技术, 尤其是新技术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在一个区域中技术发生和组织及其经济活动不存在定量关系, 从而从政策层面上提出, 必须对一般知识源给予关注, 必须在“自由研究”和“有目标的研究”中注意平衡。

Bresnhaan等 (1995) 提出技术具有树状结构特征, 技术树的最底层只有有限的几类技术, 它们就是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有三个特征:第一, 广适性 (Pevrasiveness) :通用技术可以扩散到多个行业;第二, 先进性 (ImPorvement) :通用技术必须跟上时代进步, 并且降低用户成本;第三, 易于创业孵化 (Innovation, spawning) :通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必须相对简易。此外, E.Helpman论述了通用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以及通用技术的扩散效应;G.Harris讨论了Internet技术作为通用技术与市场的关系;N.RosneberS以石化产业为例探讨了通用技术与后续应用技术的关系, 等等;B.Jovnaovic (2003) 以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为例, 用美国历史经济数据设计了一系列评价指标, 定量地评价了电力工业和信息产业通用技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国内学者中, 吴玉广等 (2003) 提出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的定义的三个标准是技术的先进性、行业特异性以及在行业内被普遍采用。陈玉瑞等 (2003) 借鉴G.TaSSey的技术划分体系, 分析了共性技术基础性、共享性和超前性的技术特点和准公共产品的经济学特点;吴贵生等 (2000) 认为, 产业共性技术主要是为了提升产业的技术竞争力而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 它是能为产业内大范围应用或能使多个产业所共同受益的技术。

吴伟强 (2005) 分析了共性技术与产业竞争优势及其供应链的竞争力, 探讨了共性技术R&D机制、共性技术预见及项目选取、以及区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集群等问题;易将能等 (2005) 通过模型分析得出, 在完全市场化的投资机制下, 区域创新网络 (RIN) 反而会拉低区域内共性技术的投资水平, 使得存在RIN的区域在共性技术投资方面出现缺口, 且比不存在RNI的区域的缺口更大, 虽然存在RIN的区域, 共性技术的总体效用更大。

马名杰等 (2005) 总结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①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资源的短缺性, 同时支持共性技术研究还有助于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 所以政府应当支持共性技术的研究;②政府的作用是扶持和引导产业界进行共性技术研究, 产业界是主要资助者和研究承担者;③政府资助和介入的程度受共性技术市场失灵的程度、企业技术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共性技术的公共品程度越高, 企业技术能力越低, 政府资助的额度就越大, 介入程度也越深;④针对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 政府应当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⑤政府可以资助单个企业、少数领域、后期阶段的共性技术研究;⑥促进合作研究开发和技术共享是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管理体制与组织模式:由政府行政部门集中管理和由国家研究机构集中管理与资助两种管理模式;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性共性技术研究和支持一般共性技术研究等三种组织模式。

3 产业共性技术与产业效应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扩散为重点过程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 经过技术的开发 (或引进、消化吸收) 、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引发产业升级, 产业效应可以通过产业关联、示范、和外部激励等途径来实现, 在产业效应实现的过程中, 产业共性技术都起着基础性支持作用。

第一, 关联效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先进技术和相关支持要素的关联。一定的技术要求与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劳动力素质相匹配, 为了保证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 技术引进方必须努力对此做出调整, 改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 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这种改善和提高会从单个企业传导到整个产业, 最后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关联效应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从不同产业部门的内在关联性来看, 各个产业部门依靠哪些部门供给什么生产资料, 供给什么质量与性能的生产资料, 是由它所应用的生产技术体系决定的, 当某一产业在引进技术外溢效应的作用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 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诱导机制会迫使这一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提高技术水平。例如, 半导体晶体管的出现, 使电子工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主导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新技术的引进有时也要求原材料的性能、品种发生相应转变, 从而拉动后向关联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例如, 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就要求提供高强度、耐热耐腐蚀、质轻的结构材料, 以及其他新型的材料, 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 激励效应。无论新技术的引进是通过直接的技术贸易而来, 还是通过外商投资、跨国公司内部化策略而来, 在知识、技术成为核心竟争力的时代, 新技术在某一企业的落户无疑会给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带来很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最终会转化成动力, 他们会想方设法通过引进、模仿等手段追赶先行企业。技术转移的这种激励效应会迅速的扩散到整个行业。

第三, 示范效应。所谓示范效应是指引进技术的企业在新技术的使用、新产品的研发、创新等方面给予其他企业的带动作用。如果说关联效应是指新技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 那么激励和示范效应则指新技术对本产业的带动作用。

上述三种效应中最直接、最重要, 同时也是最直观的是关联效应, 其发挥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关联效应也可以称之为“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越大, 相关产业链就越容易形成, 并随之在技术、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同步升级。“乘数效应”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

第一, 技术配套。即技术引进产业所需要的上下游生产要素在技术上要同这一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如果二者之间在技术层次上存在较大差距, 那只有靠进口来弥补这种“技术缺口”, “乘数效应”的“外溢”现象随之产生。现代工业化国家由于国内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比较高, 因此制成品对进口的依赖度较低, 而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国家, 由于在多数基本的中间产品上都无法保持技术上的同步发展, 因此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进口替代, 诸多生产要素, 尤其是关键设备只能依赖进口。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乘数效应”的外溢就必须重视对相关产业上下游产品共性技术的培育和扶持。

第二, 规模配套。如果说技术配套指的是质的话, 那么规模配套则讲的是量。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利益驱动 (当前, 很多新兴产业通常都具有高回报率的特点, 在利益驱动下, 很容易吸引投资, 如IT行业) 下往往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这种高增长率必然带动相关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快速增加, 如果上下游产业的生产能力不能同步增长, 那么“乘数效应”的外溢也是必然。在工业化过程中, 上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缩短“乘数效应”外溢的过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进口替代, 这既需要市场的引导, 更需要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

第三, 管理能力配套。工业结构升级过程表现为整个工业在技术能力、营销能力, 以及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循序渐进、不断提高。一方面, 技术引进初期, 新技术对国内产业最迫切的需求是技术能力的配套, 包括技术和人才两个方面, 但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 适应于新产品的营销能力和生产能力, 管理能力会逐渐成为产业急需的下游产品。另一方面, 随着企业发展从小到大, 随着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艺的复杂化, 由管理引发的“瓶颈”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一方面, 先进技术和来自个人、集体、政府的资金不断进入, 企业管理会从开始的单一职能、单一业务、单区域渗透到多职能、多业务、多区域协同, 再到多环节、多主体、多部门的前后整合。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逐步从传统模式发展到依托准确、高效的信息手段的支持。此时, 先进的管理能力会日益成为短缺生产要素, 并直接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可见, 要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技术的“乘数效应”, 就必须引导、扶持、培育和发展产业共性技术, 并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培养必要的技术配套、规模配套和管理配套能力。

4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

从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 一般情况下行政主导型的产业, 在其集聚形成的过程中, 政府都会考虑到产业未来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从而事先做好技术储备和相关的基础性工作。而对于那些自发形成的集聚区, 由于产业的集聚是自发形成的, 其发展的方向很难把握, 如何为其提供符合实际的技术支撑框架, 就显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当这种集聚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科技还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很有可能导致无法获得核心竞争力, 从而造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对于产业的发展而言, 从技术的支撑角度看, 那些已经处于由实验室向生产转变前端的技术内容对于企业或者行业的获取并不是特别困难, 特别是随着我国科技中介行业的发展, 这一问题对于行业内的企业来讲已经不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与之对应的是, 那些处于竞争性技术前期阶段的基础性、公共性的共性技术的获取却显得非常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后, 这类技术的生产与供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供给渠道上也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 恰恰是这些技术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它们的供给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 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就需要关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那些基础性、公共性的共性技术。

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三个部分的内容, 技术创新系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 技术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企业、大学, 也可以是科研机构。区域创新系统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 输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科技产品, 从而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终提升本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是在国家可以调控的范围内进行的, 各种企业的设立、运行都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这种严格的控制对于我国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 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各种产业都与国际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国家对产业的调控也逐渐转变到通过法律、政策和适当的经济手段等来实现, 传统的国家为企业指定发展方向的模式已经被打破。产业发展如何突破自我, 实现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发展, 都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总体环境的支撑。

在我国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要实现自主创新, 就要在共性技术的研发上有所突破, 在此基础上创新出专有技术。可以说, 没有共性技术的提供, 自主创新就无从谈起。同时, 产业发展也要求有良好的共性技术供给作为其坚实的基础。但是共性技术的提供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 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所突破, 使其能够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而稳定的动力, 已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

5 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策略

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 各创新主体间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实现自身的追求目标与其他主体进行着频繁的信息交换、资源交换和各种合作,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寻求自身定位的过程, 可以看作是寻求最优组合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组合试验, 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形成较为固定的关系, 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网络参与者可以总结出不同网络的适应度, 一旦他们发现了更优的方式, 就会向这一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技术轨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追求更优网络组合方式的动力是对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的追求, 创新主体在追求局部最优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最优的网络形式, 多种组合方式的存在和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了网络的复杂性。

广东省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从参与国际低端竞争向参与国际高端竞争的历史性转变, 正在通过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进行深层次的产业重构。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通过创新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过去5年, 广东产业结构实现了新的跃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达到50%;广东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4690亿元增加到15548亿元, 是5年前的3.3倍;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重由48:52调整为40:60, 产业高级化、适度重型化的升级路径十分清晰。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2006年, 广东服务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国民经济由“二、三、一”产业带动格局进一步强化。广东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比较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但存在规模不够大、发展不平衡、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推动广东省产业集群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 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1) 通过关键因素的调控来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高效推进。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对不同因素的变化来调控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创新主体的具体运行状态, 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创新过程中的各个创新主体在什么状态下可达到合理运行, 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达到合理运行, 以及在合理运行状态下, 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起作用的主要方式, 从而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网络内部的有序、高效运行。

(2) 寻找制约因素解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障碍。

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式中各个创新要素运行状态的研究, 寻找对创新过程起主要促进或阻碍作用的主导反馈回路, 进而得到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特征的进一步把握。并通过主导反馈回路, 找到制约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原因, 为有关制定促进创新的制度和机制提供依据。

(3) 依据环境变换构建最优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

通过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中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国际环境的变化来制定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战略, 对产业共性技术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进而预见创新活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通过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 制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和机制。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对于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引发产业升级, 可以通过产业关联、示范和外部激励等途径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对于广东而言, 必须通过创新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 提升整个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共性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产业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子玲, 吕永波, 任锦鸾, 王冬梅.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复杂性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07 (5) :9-12.

[2]周学政.区域体系下的共性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 2008.

[3]李秀峰.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2006.

[4]陈玉瑞, 鲍健强.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今日科技, 2003 (6) :10-13.

[5]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J].调查研究报告, 2004:1-12.

[6]吴伟强, 万劲波.共性技术&RD战略 (整合技术预见和产业预见)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7]吴贵生,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4) :379-380.

[8]吴玉广, 张志明.试论制造业先进适用的共性技术与推广[J].中国科技论坛, 2003 (6) :16-18.

[9]易将能, 孟卫.RNI外溢性对共性技术投入影响的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136-138.

[10]BRESNAHAN TIMOTHY F, MANUEL TRAJTENBERG.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Engines of Growth[J].Journal of Eecono-metrics, 1995, 65 (l) :83-108.

促进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意见 篇2

一、发挥市场对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通过制定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引导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不同发展阶段光伏技术和产品,采取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加速淘汰技术落后产品,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规范光伏发电的.技术和质量管理,通过市场准入标准的循环递进加速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严格执行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

自起,享受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和并网逆变器产品应满足《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相关指标要求。其中,多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5.5%,单晶硅电池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6%。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组件自投产运行之日起,一年内衰减率分别不高于2.5%、3%、5%。并网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应满足:带变压器型不得低于96%,不带变压器型不得低于98%。《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有关指标将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三、实施“领跑者”专项计划

国家能源局每年安排专门市场容量,实施“领跑者”计划,支持对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光伏发电产品应用。20,“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应达到以下指标: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7%以上,多晶硅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到16.5%以上,转换效率达到10%以上薄膜光伏电池组件以及其他有代表性的先进技术产品。国家通过组织光伏发电基地、新技术示范基地等方式组织实施。同时,对示范工程提出建设标准、技术进步及成本下降目标等要求,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择技术能力和投资经营实力强的开发投资企业,企业通过市场机制选择达到“领跑者”技术指标的光伏产品。

四、发挥财政资金和政府采购支持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作用

自年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解决无电人口用电、偏远地区缺电问题以及光伏扶贫等公益性项目,所采用的光伏产品应达到“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各级地方政府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的光伏发电项目,应采用“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

五、加强光伏产品检测认证

加强检测认证能力建设,逐步提调光伏产品认证标准。视先进光伏产品认证需要开展特殊认证。光伏组件生产什业应具备组件及其使用材料的产品试验、例行检验所必须的检测能力。企业生产的关键产品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认证,并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公布检测认证结果。组件生产企业在产品说明书中应明确多晶硅、电池片、玻璃、银浆、EVA、背板等关键原辅材料的来源信息,确保进入市场的光伏产品必须是经过检测认证且达标的产品。

六、加强工程建设技术和质量管理

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发电项目和享受各级政府补贴的非并网独立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及关键产品,须通过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各光伏发电开发投资企业应建立光伏发电关键设备的技术及质量管理制度,在产品采购招标、到货验收、竣工验收环节,对光伏产品技术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个人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应重视光伏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的鉴别。

七、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

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对光伏市场产品开展技术质量检查,重点检查光伏产品关键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完善技术质量管理政策,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未达到市场准入标准产品的制造企业,予以公告。对国家组织实施“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的项目,委托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行全过程技术监测评价,在工程竣工验收时重点检查是否达到承诺的先进指标,在工程投产一年后进行后评估并公布评估结果。

八、完善光伏发电运行信息监测评价

产业升级考验小家电技术创新 篇3

首先,渠道深刻变革促使中国小家电必须快速升级。

中国小家电的渠道发展正迎来新的变化:实体渠道压缩、电子商务逐渐成熟、移动消费即将兴起、城镇化进程加快、家电刺激政策退出、消费主体更替、消费需求变化。渠道多元化、产品差异化、购物模式简洁化、消费体验趋优化,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渠道发展亮点。

而围绕这些亮点,无论是传统的连锁渠道、经销商渠道,还是新兴的电商渠道,都在发生转型与变革。原有的四级价格体系正在崩塌,传统家电连锁企业正在努力寻求自我救赎,新生的电商企业正在千方百计资源整合努力自我完善,中国小家电在如此剧烈的渠道变革的背景下,行业内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在这场赛跑中顺利通过终点,产业升级速度必须加快。

其次,中国小家电的产业升级核心在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指的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技术是产业之源,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1、同质化成为产业升级的第一障碍。在产品技术层面日臻成熟的同时,众多厂家的生产技术开始出现同质化问题,紧接着产品市场一片“千机一面”。而一场场血淋淋的价格战逐渐把行业拖入了恶性竞争的轨道,成本领先成为全行业的唯一标准,低价低质产品充斥着各级市场,让初入小家电欣喜若狂的消费者陷入不得不为这场粗放式的行业竞争买单的境地。

2、同质化引发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产品同质化使得行业竞争退回原始阶段,商业手段变得单一。为了吸引消费者而不断降价,为留住顾客而不计成本的加赠,大量的资源投入使得厂家与经销商疲惫不堪,利润严重下滑。同时,家电连锁渠道商受到房租、人员工资的上涨的影响,纷纷转嫁成本至经销商,高昂的渠道费用和人工成本相叠加,使得线下经营开始出现亏损,厂商矛盾重重。众多生产商、经销商纷纷退出,行业开始洗牌。

3、刚性需求几近饱和,市场需要注入新力量。目前,中国小家电市场的饱和只能说是相对饱和。以电饭煲举例,国内电饭煲市场拥有率达到90%以上,但在这个极高的拥有率背后,是60%以上的第一代电饭锅用户;然而,国内的电饭锅经过10多年的演变,早已跨越了电饭煲、智能煲这两代产品,进入了I H电饭煲时代。技术创新为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机会,成为市场增长的新动力。另外,中国每户小家电拥有量为10件左右,与欧美成熟市场的每户30件相比,市场仍存在大量的拓展空间。奥维云网(AVC)预计,技术突破下的新品类培育将成为下一十年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第三,中国小家电产业升级需要营销创新。

除了产品技术创新外,产业升级还需要在产品的营销手段上做好消费者心理需求上的满足。一方面,体验服务在市场营销上越发重要。传统小家电技术不断创新,功能越发丰富,很多是消费者从没有听过的功能。虽然消费者需求层次在提升带来更优质的产品的需求动力,但升级产品本身不能说话,需要通过演示的服务展示产品新功能以及使用效果。采用多种外化语言才能加速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深度认识,从而为产业升级的最后一公里释放产品创新能量。

另一方面,营销推广需要故事化、互动化。人围绕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简单依靠产品再加以价格或赠品促销的方式,正与消费者渐行渐远。商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货物,而是需要情愫的外衣,以及加以修饰的“心”载体。因此情愫与产品的结合在营销创新上越发成为新趋势。将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愫故事化最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更能有效形成品牌共鸣的“圈子”,再通过互动的形式强化“圈子”交流,可增强消费者的品牌粘性,最终产生“圈子”共振消费。

中国小家电正处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渠道变革使得产业升级面临着更大的暴风骤雨,技术创新成为解决产业困境、完成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营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的助推力量不容忽视。

环境技术论坛开启助力产业升级 篇4

据了解, 在成功举行六届之后, “水业技术论坛”在今年系统升级为“环境技术论坛”。论坛以“技术助力产业升级”为主题, 继承“1+3”模式, 通过技术市场深度总论坛和市政污水与新水源、工业废水、固废处理处置三大领域深度论坛, 汇集3大领域12个热点30个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搭建技术市场促进平台, 解惑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促进。

2012年6月,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以“技术创新引领”为产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 指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立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 形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新优势。在技术推广的主体已不再仅是技术本身, 而要包括技术企业本身的背景下, 随着资本市场关注度日益提高及以技术为核心的并购的不断加剧, 技术该如何发展才能推进行业提升成为新的思考。

技术市场深度总论坛将围绕“技术与资本”, 从权威专家学者、国内外领袖企业的多视角诠释引领环境产业发展的技术动力和战略。届时一批国内典型技术领袖及20余家新锐技术企业, 将展开资本与市场的三维对话, 解读资本与技术公司的合作模式、多元资本工具如何促进企业技术转化等技术发展问题;并将与您共同见证中国环境市场最满意设备品牌与再生水优秀案例。

近年来, 水污染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 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水质安全与综合利用的要求下, 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 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等问题, 已成为市政污水领域的发展瓶颈。因此, 促进水体修复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小城镇污染水处理运营模式迫在眉睫。

就此, “市政污水与新水源深度论坛”将在“新水源、高标准、零排放”主题下, 紧扣市政污水处理政策市场, 以典型项目为案例, 解读新型水资源发展利用方向。围绕“节能降耗、精细管理、资源拓展”等关键词, 展开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发展新思路的探讨;关注水体修复与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建设融资、运营模式、工艺比较等环节;探索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市场出路;破解海水淡化发展技术之困。

专家指出, “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 依然在污染水环境。在整个黄河流域, 所谓合格的工业污水 (从地表水而言是劣V类水) 都直排黄河, 导致整个黄河2/3断面水质不达标。对工业废水, 其成分复杂、处理难度高, 但决不能因此而使其成为继续污染环境的理由。作为“十二五”期间备受关注的水污染治理领域, 工业废水治理急需突破常规处理技术瓶颈, 寻求发展新方向。

就此问题, 在“节能减排、闭路循环、清洁生产、资源化”发展方向的指引下, “工业废水治理深度论坛”将就工业废水治理的技术突围展开讨论, 探索从源头到末端治理思路的技术变革、提出优化创新的闭路循环解决方案。届时, 资深专家及企业将对重点行业工业废水的技术路线及其应用典范展开研讨, 并向您展示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成功模式与产业化成果。

目前,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平均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 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餐厨垃圾、土壤污染已成为居民生活安全的严重威胁;再生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再利用等固废问题, 成为政府迫切解决的环境问题的同时, 也开启了固废行业的万亿市场份额。当前, 随着收购并购等产业整合的不断加剧, 在精细化、专业化及综合化发展趋势下, 技术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固废处理处置技术深度论坛”将从4个细分领域探讨行业技术发展:垃圾焚烧技术的经济性、排放标准和清洁燃烧, 从风险评估、功能恢复、面源治理角度出发的土壤修复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系统性解决方案, 将成为与会人员的关注热点;行业标准、新技术应用和资源化利用, 是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及应用研讨的主要方向;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将围绕低能耗、减量化及组合工艺、工程运营模式展开探讨。

产业技术升级 篇5

众所周知,造纸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世界造纸产业的技术源头,欧洲人在1000年后才通过阿拉伯人学习到造纸方法。但是,现代造纸技术发展是由西方主导的,中国的现代造纸技术则从1884年上海华章造纸厂的建立才形成。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造纸技术的发展迅猛,极大推动了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过去的造纸产业30年可大体分为二个技术发展阶段:

一、20世纪80-90年代,连续蒸煮、多段漂白、黑液提取、碱回收、中性施胶、涂布加工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纸和纸板的产量从1979年的493万吨增长至1999年的2900万吨,产品品种与质量逐步满足市场需求。

二、新世纪初始10年(2000-2009),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高效制浆生产线、宽幅高速纸机和涂布加工技术装备,结合清洁漂白、废水达标排放处理、热电联产、造纸化学品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整体产业技术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纸和纸板产量达到9270万吨(2010年),产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2000-2009的十年间在产量增长183%(即两倍)的基础上,COD排放总量减少62%。产业技术提升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约束,明显推动了行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改善。

十二五期间,中国造纸工业基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转型升级步入可持续发展路径,针对目前产业结构性局部过剩、资源和环境制约愈加严厉的现状,在节能减排降耗方面关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仍将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政策引导下,再生产要素约束下,在市场竞争逼迫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质精炼技术、膜材料处理技术、能源管技术已开始成功地应用于造纸行业,并呈现加速普及的现象。制浆造纸过程将进一步清洁化,单位能耗和污染排放将进一步降低,原料资源利用效率将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纸和纸板产品将更加多种化和专用化。

未来,造纸产业将完美融合生物技术和生物质精炼技术,充分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组分,通过天然植物这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持续地为社会提供工业材料和生活必需品。

产业技术升级 篇6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

2007年7月,以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顾为东院长为首的团队,申报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能源领域“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系统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科技部立项(编号:2007CB210300),这是我国 “973”计划能源领域第一个风电项目。

项目主要研究风电不并网、经过改造,使之应用于能够适应风电波动的高耗能产业。这是首席科学家顾为东1980年开始研究,并建立模型,1984年连续发表论文,历经30多年不懈研究完善,上升为国家“973”计划重点研究项目。

项目组经过7年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基础理论取得重要突破,揭示了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油田抽油、电解铝等生产过程运行规律,把握了内部机理以及新能源与高耗能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建立了示范工程。如在江苏大丰建成非并网风电日产百吨和万吨海水淡化示范项目;在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建成非并网风电抽油示范项目;风电电解铝方面,通过实验室小试和中试,模拟新疆达坂城风电炼出第一块铝锭,目前正在着手建设年产1000吨铝的风电电解铝示范工程,为年产40—60万吨/年风电铝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风电制氢方面,在江苏沿海成功以风电直接制氢,进行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汽车运行。

二、项目的战略意义

项目构建的非并网风电-高耗能产业集成系统,将风电与海水淡化、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相结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世界范围内属于技术首创。如非并网风电应用于海水淡化,既能解决风电上网、脱网、弃风等难题,又能将绿色能源直接应用于电解铝、制氢、煤制天然气等高耗能产业,可以减少网电所用燃煤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但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社会和环境效益,特别适用于孤岛等缺水、缺电地区,可有效解决海岛、沙漠等偏远地区的能源和淡水供应问题,可以说在全球能源及淡水资源双紧缺的情况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随着非并网风电技术不断升华,项目组认为,风电能够适应高耗能产业波动,就能适应电网波动。提出对电网调峰的新思路,即建立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技术改造、转变功能,为我国大电网配套。

以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进行调峰,被国外称为智能发电系统。而我国受天然气缺乏、水源和选址困难制约,难以大规模发展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调峰。项目组将大规模高耗能产业功能转变,使之具有为我国大电网调峰功能,电网刚性转为柔性,利用率由30%提高到55%,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协调的更好,这个比例可以进一步提高,同时煤电厂发电量可以增加30%以上,高耗能产业经济效益增加2—4倍,不仅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载能产业,还将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做到高效、低成本全部上网。项目通过产业化可以为国家形成2—4个万亿(元)级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项目的核心技术

大丰市日产万吨非并网风电淡化海水示范项目的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并应用了世界首台套大规模风电直接提供负载的非并网风电运行控制系统,即在没有任何网电支撑的情况下,由1台2.5兆瓦的永磁直驱风电发电机组向海水淡化装置提供稳定的电能。海水淡化装置由3套系统并联组成,可根据风电机组的供电情况逐套切入或切除。

四、未来展望

项目按照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一是按照公司化规范运作。请感兴趣的相关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公司负责项目的规范化运营。二是在后续项目建设中,将重点进行技术提升,设备完全国产化、集约化,形成集成系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技术升级 篇7

一、高新技术产业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是多方面的, 最重要的是带动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创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用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发展来表现的。一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 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一) 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

在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中, 最主要的是科学技术进步, 特别是高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即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促成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 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它将带动着新兴产业的崛起, 终将居于主导产业的地位, 有力地拉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辐射作用, 通过高技术的渗透和扩散带动周围地区与产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当这些产业发展到相当规模, 成为主导产业时, 将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 它们由于知识、技术、物资等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的聚集发展而构建产业集群, 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扩散、辐射作用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跨越发展。对于一些相对落后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当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具备适当的吸收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时, 则有可能在进入障碍较少的新一代技术发展的早期, 进入新兴产业, 并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跨越发展。

(二) 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而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动力。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的技术条件得到更好的满足, 必将有力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导致有效需求的急剧增加, 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原动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 更新设备, 引进新的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这些都以大量增加投资为前提的。这都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了需求与发展的动力。

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路径

利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出发点。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没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和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难以得到有效地推动。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路径有:一是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二是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关系出发, 探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传统产业渗透、改造的切入途径。

(一)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实现其产业化。

高新技术必须形成产业, 转化为产业优势, 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潜能, 即高新技术只有经过产业化才能实现其价值, 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较晚, 所以在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依托系统不健全, 政策措施不配套。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全社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 科技成果不受重视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 但目前在产业化过程中, 科技成果需求和供应的矛盾十分突出, 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后劲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是风险投资市场不发达。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但在我国风险投资体制和机制远未形成, 致使风险投资机构不多、风险资金量不大、技术和风险资金结合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对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来说, 可运用的模式有如下几种:

1.合资合作开发模式。合资合作开发模式是通过引进外资或外技, 联合开发, 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资金或技术上靠引进而弥补不足, 而且可利用外商渠道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如通过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注重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注重培养和积蓄人才等来提高合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水平。

2.“开发区”模式。在科技实力或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中城市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优势和开发区高新技术的特点, 促进各种高新技术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 加速高新技术产品扩散。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开发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并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品向传统产业渗透、改造,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孵化器”模式。“孵化器”模式是借助高技术园区, 利用国家制定的各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 创造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氛围, 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诞生与市场开拓。它的特点一是具有明显的创新环境优势, 二是全部产业化工作由园区总负责, 效率高、效益好。这种模式既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 又体现了专业互补的优势, 园区和科研单位或高校都可获得相铺相成的效益。

4.独立研究、自主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自主研制为主、横向协作为辅。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科研成果向技术转化, 开发并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批量高技术产品。其特点在于:一是科研力量雄厚、设备条件完善、自主开发能力强;二是产业化过程较顺利, 开发周期较短, 具有连续性, 有利于形成产品系列;三是所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首创性、新颖性、附加值高。但它需要很强的科研力量和很强的物质条件作保证, 因而适用性不强。

5.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较短时间内, 全套引进高新技术与设备, 从而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其特点在于:通过引进技术、跨越了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前期阶段而直接进入产品生产和市场开发阶段。过程简捷, 有利于在重要领域迅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 如耗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 创新和发展尤其困难。

(二) 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是通过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注入, 实现传统产业从局部到整体, 从一些关键性环节再到生产各个方面及各主要流程的改造, 最终实现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跃进, 实现产业的高度化和产业升级;从宏观的角度看, 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中,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及一些传统产业的相对萎缩, 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的切入途径如下:

1.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辐射、融合传统产业。由于传统产业自身的局限性, 在技术含量普遍较低的状况下, 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 尤其是那些属于产业布局不合理, 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的传统产业, 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借助其强劲的辐射力, 以技术融合的方式为这些产业的技术创新、向高科技迈进提供强大的技术保证。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 有机会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对自身进行重新整合, 实现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2.以高科技手段, 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加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征, 能够达到对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 知识的积累与深化, 使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技术手段也逐步进化, 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生产力使一些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无法替代功能的传统产业,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得以生生不息, 永续向上如农业、冶金和机械制造等。高科技的发展为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供了可能。

3.以新兴产业地大力发展, 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分化和替代。新的知识, 新的科技, 带来新的产业, 一些新兴产业由于其从创立开始就带有高科技的色彩, 因此, 其对更新更高的技术有着显著的吸附力, 其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 以及向外辐射、延伸的欲望极强, 将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尤其使一些与其相关联的传统产业必然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随着这些冲击不断地深化, 这些传统产业不可避免地将走向分化, 一部分走向灭亡, 另一部分则可能被新兴产业所替代,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总之, 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的改造, 是全面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它时滞短, 见效快, 由于面广而带动性强, 对于快速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地区, 这种方式更有为有利。

三、结语

就一个区域来说,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进入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关键阶段, 这种结构变化不仅表现在中国产业结构的宏观变动上, 也反映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通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这更是实现落后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选择, 具有深远意义。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园、孵化器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的研究, 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翁新汉.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福州党校学报, 2010, 3

[2].苏娜, 陈士俊.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1

产业技术升级 篇8

1 农林产业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对生活的各项需求逐渐加大,农业和林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而且农村大量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不足,森林伐木量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用新的农林产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扩大森林的植被覆盖率,并改善传统培育方式中的诸多不足[1]。

(1)不管是作物还是树木都会被害虫侵蚀,有时甚至会让农民颗粒无收,把树木的成活率降到最低。

(2)没有做好引水措施,大自然降水没有规律可寻,常常会遇到长时间不下雨导致土地干涸,作物和树木没有充足的水源,减缓生长速度,或是在暴雨后,秧苗和树根泡在水中,使根部受损,降低作物和树木的成活率。

(3)因为作物和林木处于不同的位置,某些位置光合作用较差,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枯黄甚至死亡。

(4)传统的培育方式多是种植者每天观察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情况,无法准确知道最适合其生长的水量、温度等,减缓生长速度,很难达到心中预期的目标。

伴随着农林产业化的实现和农林产业技术不断革新,逐渐实现农林产业自动化,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实时监测作物和林木的生长状况,营造出一个养料充足、水分适中、光照稳定的生长环境,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让作物和林木保持正常生长。

通过农林产业技术的革新,使我国农林产业有了质的发展,又实现了国家提出的生态建设这一目标。将新型产业技术运用到农林业中后,既加快了作物和树木的增长速度,同时又带动了其他产业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2 农林产业技术的升级途径

2.1 使用现代化农林装备

现代化的农林装备当中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会使工具变得智能化,这是实现量产增收和增加植被覆盖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2]。它将农林业的机器与各项技术相融合,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促进技术变革。但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林业的发展,要不断改进基础技术,提高农林业装备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实现智能检测技术的突破,通过人工做成智能检测系统后,及时检测农林业装备的使用情况和作物、树木的生长情况,在原有的技术框架上拓展新的技术,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2.2 建立新的农业装备产业链

我国农林业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此就需要用不同的现代化装备展开培育工作,使现代农林产业高效化,根据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装备产业发展模式。伴随着多个行业的重组,农业装备产业链也有所改变,在实现装备与技术完全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3 优化农林产业技术的发展环境

农林产业技术只有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才会顺利实现产业技术的升级。目前农林业使用的装备虽然带有一定的技术性,但有很多技术尚未应用到装备中,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利用以往的经验判断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情况,从而确定适合其生长的水量、光照等。而适合的发展环境可以让产业技术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准确知道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情况,最终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目的。

2.4 丰富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提高创新水平,实现产业技术市场化

农林技术人员虽然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仍需定期展开培训,丰富技术人员的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又因为技术人员创新意识较弱,使创新水平长时间保持不变,在培育的过程中一直使用原有的技术,导致每年作物的产粮量一直不变,树木的生长周期固定,这就要求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研发新技术,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3 小结

农林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农林业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科技上,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方向,这种转变避免了传统培育技术中产量少、树木成活率较低等情况的出现,增强了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让其不再依赖原有技术,不断研发出新技术,并与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完成产业技术升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缩短树木生长周期,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林业逐渐实现产业化,也就是升级农林产业,改变了原有的农林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完善。而农林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农林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实现农林产业化后,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完成产业升级。

关键词:农林产业技术,产业升级,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正捷.分析林业技术发展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11-23.

以技术创新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升级 篇9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和工程手段, 改变自然环境光温条件, 创造利于动植物生长的环境, 使之能够突破日照、温度等环境因素限制, 实现全天候生长, 缩短动植物的生长周期, 打破传统农业积极限制, 实现农产品反季上市的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 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能够满足市场多元化、多层次消费者需求。设施蔬菜产业可以增加淡季蔬菜供应量、丰富蔬菜供应品种, 缓解供需矛盾, 平抑蔬菜价格, 还可以为露地种植的蔬菜提供适龄壮苗, 延长露地蔬菜采收供应期, 提高露地蔬菜生产水平, 还可以促进城乡就业、增加收入。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设施农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张真和说:“设施农业在我国这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 蔬菜设施园艺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2084万亩增长到今年的5793万亩。但是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统筹规划科学引导, 二是生产成本剧增效益下滑, 三是冬夏生产安全问题突出, 如雪灾、冷冻灾害、高温热害等时有发生, 四是现代园艺技术装备落后, 五是过量施肥加剧连作障碍, 六是劳动者兼业化老龄化。”

针对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诸多问题, 张真和指出, 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加强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加强结构创新与性能优化、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加强连作障碍预防与治理、科学防控低温高湿病害、加强技术服务培养职业农民、发展高品质、高产量、高营销、低能耗连栋温室产业等是解决我国设施农业当前面临问题的有效措施。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齐飞认为, 虽然在过去的30多年, 技术进步已经取得全面突破, 形成了一个庞大、独立、融合多学科、多门类科学和知识的技术体系, 体现出动态、开放等系统特征, 但是对设施农业技术全貌的把握上还比较模糊, 对体系的揭示还不够完整、深入和科学, 专门针对技术分类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因此要认真对待科技形势、充分重视科技作用、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除此之外, 还需要国家政策扶持。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强农惠农的重点政策, 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设施农业在补贴范围中所占比较极小, 设施农业设备补贴范围有两个小类 (日光温室设施设备和连栋温室设施设备) 九个品目:卷帘机、加温炉;开窗机、拉幕机 (含遮阳网、保温幕) 、排风机、温帘、二氧化碳发生器、加温系统 (含燃油热风炉、热水加温系统) 、灌溉首部 (含灌溉水增压设备、过滤设备、水质软化设备、灌溉施肥一体化设备以及营养液消毒设备等) 。

农业部农机化司产业发展处李伟说, 补贴政策的总体要求是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 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对设施农业补贴范围小, 这与当前实际情况有关, 大田作物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规模, 机械种类繁多。但是设施农业发展机械化水平低, 机具适应性不广, 相应的机具类型少。

产业技术升级 篇10

为了助力全行业升级和变革, 在以“索引真实世界, 连接3600行”为主题的201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 百度开放云总经理刘炀表示, 百度开放云将开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灵魂技术, 助力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实现更好的连接。当日, 百度开放云还宣布开放了6款通用解决方案, 以及面向教育领域、大数据领域、移动互联网领域的4套行业解决方案。

回顾历史, 刘炀认为, 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的发明分别带来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 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新的产业升级和变革即将出现, 而百度则希望借助自己的互联网基因, 与其他行业共同完成这次产业升级。这也正是百度世界大会的主题从过去的搜索、框计算等互联网话题转向3600行、产业升级的原因。

刘炀表示,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由技术突破带来的全行业升级, 这场商业剧变的背后正是上述三大技术带来的3个“重新定义”:第一, 云计算重新定义了IT, 改变了企业所需要IT资源的拥有与供给方式, 互联网级的资源管理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企业的IT模式, 为新的商业创新提供了可能;第二, 大数据重定义了资产, 相较于以往的重资产, 企业在经营中不断生成的数据将成为企业未来继续生存并保持竞争力的砝码;第三, 人工智能重定义了效率, 通过语音、图像、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和智能处理等技术, 传统的计算机具备了更为强大的能力, 工作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基于以上3个重新定义, 百度开放云的重新堆栈也分为3层:最下面一层是云计算层, 其上为大数据应用层, 大数据之上则为人工智能层。这也体现出百度开放云的特色:以人工智能为核心, 以大数据为手段, 以云计算为平台, 为用户带来新的业务创新体验。

以零售业为例, 百度开放云不仅可以让零售商家开展线上线下联动, 放心大胆地促销, 还能记录下不同客户的长期行为数据, 并针对性地推出个性化的营销活动。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安全下一篇:爱与时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