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报告

2022-06-25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产业转型升级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产业转型升级报告

关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5月间,省企业联合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省、市、县企联上下联动开展调研活动,每市调研的企业10—30家不等。省企业联合会负责人率队重点调研了滁州市和池州市的部分企业。在调研全部结束后,5月下旬,在宿州市召开省、市企联会长联谊会,专题交流调研情况。现将这次调研成果梳理汇总如下:

一、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省产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酝酿着新的机遇。很多企业界的同志认为,危机是落后生产力之“危”,是先进生产力之“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大家主动应对,积极进取,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谋取新局,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产业门类由“多”到“特”,在培育主导产业中做优做强

大家在实践中体会到,一个市、一个县,产业门类不能求多求全,十个指头伸开,什么也抓不住。各市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引导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蚌埠市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硅基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去年产值达到近千亿。四大主导产业中有多个产品规模位居国际国内领先地位,在电子信息方面,大富机电年产35万套微波射频器件,全球领先;41所电子年产7000台套孵化装备,国内市场占70%以上;双环电子年产3.5亿只绕线电阻器,占国内市场20%以上。

芜湖市积极围绕奇瑞汽车,重点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突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基础装备及关键基础件、农业装备、物流设备及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航空及配套设备、船舶及配套设备等八个领域,努力培育打造5000亿的首位产业。

马鞍山通过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实现了从钢铁一业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07年的62.7%下降到2012年的30%;非钢产业不断壮大,非钢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36%提高到2012年的54%,提升了18个百分点。

亳州市一方面继续引导酒和中药材产业向品牌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包括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煤炭、超硬材料等在类的八大产业集群。

池州市结合生态优势和市情特点,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支柱型的主导产业。

二是产业布局由“散”到“聚”,在发展产业集群中形成竞争优势

目前,我省产业集聚效益逐步显现,已成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合肥已成为中国家电整机产业整合、转移中心和中国家电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2012年,家电产量继2011年之后,再次蝉联全国三大家电基地(合肥、顺德、青岛)第一,并拥有了全国25%的市场份额。全国每四台白色家电中,就有一台产自合肥,冰箱产量占全国1/

3、洗衣机占全国1/4。

滁州市形成以博西华为代表的家电集群,以煤化盐化一体化为代表的盐化工产业集群,以德力为龙头的硅产业集群。该市正在加紧培育这三大产业,使其成为千亿元产业。

宿州市以打造中部地区制鞋产业集群为目标,本着“整体承接—产城一体—三化统筹”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鞋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新、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短短的几年时间,共引进百丽、东艺、康奈、意尔康、鸿星尔克等一批知名制鞋及配套企业。宿州华夏集团过去一直是传统的零售业,近些年致力于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既增进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宣城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主城东部片区布局为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逐步建成城东综合物流园区,城北货运仓储园区,城西专业物流园区等三大物流集聚区。目前全市拥有物流企业300余家,现代物流业渐显雏形。

三是加工链条由短变长,在延伸产业链中提高附加值

全省各地都注重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以滁州市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已由初级农产品向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已逐步形成一条“农业生产——农产品——食品加工——流通——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拉动就业、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预计到 “十二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将达500亿元。

蚌埠市依托玻璃设计院、晟光科技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显示产品,目前已形成自上游超薄电子显示玻璃生产—中游ITO导电膜玻璃制造—下游电容式触摸屏生产—手机、平板电脑、电子图书等终端应用产品较全的产业链条。

淮南市围绕培育打造100亿淮化,100亿煤化工、100亿煤制天然气、30亿德邦,加快淮化多孔硝铵、乙二醇、中安煤化甲醇转烯烃、国投煤制天然气、德邦100万吨纯碱项目建设;围绕打造200亿元的煤机基地,加快凯盛重工、舜立机械开发区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引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延伸汽车产业链,重点支持陕汽形成5万辆专用车生产能力,打造200亿汽车及零配件生产基地。这些补链延链项目的实施,实现了链条的上下延伸、左右配套,非煤产业的支撑能力增强,结构得到优化。

安庆市的华茂集团,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逐步将华茂国际工业城打造成全球中高档面料中心,形成竞争优势。环新集团向发动机动力总成系统和配气系统覆盖,实现了模块化生产供货,为企业带来了效益,为客户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质量风险。曙光化工集团紧跟国际同行业的技术动态,在实施投资58亿元的曙光化工园中,提升装置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精细化工产品为龙头,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阜阳市昊源集团,以化肥转型升级为契机,进行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不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下游产品。借助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实施化工新材料系列产品项目,将新增销售收入180亿元、利润16.7亿元。

四是环境由“黑”变“绿”,在推进生态文明中谋求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强对地区生态环保指标的考核监察,对污染项目进行“限批”、“一票否决”等,倒逼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初步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的转变。

合肥市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一是不断完善工业节能激励政策,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支持节能技改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等财政资金奖补政策。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和调度,涌现了皖维生产用能系统集成、大江水泥预热发电等一批具有标志性的节能工程和项目。三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通过余热余压利用、中水回收、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方式,强化对尾矿、工业“三废”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四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了116户24门以下轮窑和10户造纸企业24条生产线破坏性拆除。

黄山市循环经济园区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该市对歙县的33家精细化工企业关停并转24户,对另9户企业按照“搬迁、集聚、升级、循环”的要求,统一进入循环经济园区,实行集中供热、集中治污、集中脱盐,推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铜陵市圣奥化学科技公司处于铜陵循环经济工业园,发挥与相邻企业的原料互补优势,提高产业链条耦合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仅一年就替代燃煤18000吨,节约资金840万元,节电270万度,同时也为相邻企业创收1400余万元。今年,又在专家指导下,利用变压吸附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气作为橡胶防老剂的原材料,将剩下的一氧化碳和甲烷作为清洁燃料供锅炉和载热体加热使用,不仅挖潜了原料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实现了全过程的清洁生产,保护了大气环境。

五是手段由拙变巧,在“两化融合”中实现流程再造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

合肥市于2011年成功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称号。以此为契机,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点上抓企业示范、线上抓产业联动、块上抓区域集聚、面上抓环境优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之路。一是区域层面,以桃花工业园示范园区为典型,鼓励工业园区实施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示范;二是行业层面,以江淮汽车等20家省、市示范企业为龙头,加强产业链信息化联动发展,培育典型,树立标杆;三是企业层面,以京东方制造执行系统等69个市级示范项目为重点,鼓励骨干企业积极采用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去年,合肥市获得工信部第二批两化融合试验区2011年工作综合评价第一名。

六是从制造到“智造”,在技术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近年来,全省各地把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破解企业科技投入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不高等难点问题,推进制造业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一大批企业立足于技术超前和拥有专利技术,带动产品升级。

六安市安徽应流集团原是一家从事砂型铸造的企业,近年来,与大学、研究所合作,引进和开发多种世界先进的铸造工艺和机械加工技术,大幅压縮常规产品,承接核电、飞机发动机部件等高精尖、中大件产品,产品吨均价成倍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淮北市的龙波电气、滁州市的全柴等企业都把很大精力、很多投资用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生产一代、储存一代、研发一代”梯级式发展,有效地抵御了危机的冲击。

淮北市的安徽科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从畜禽屠宰副产品中提取生化物质的企业,坚持持续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专门从事医药中间体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使之走向优质化、高端化、品牌化。这也是一种创新。白酒是最传统的产品。阜阳金种子集团与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作成立了“安徽省柔和型白酒酿造及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在白酒清洁生产技术、安全品控技术等方面,取得发明专利等科技成果40多项,产品畅销不衰。淮北的中意胶带、马鞍山的华菱星马汽车、芜湖市的兆信炉料等企业也都牢固树立“科技兴企、自主创新”的科技理念,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在转型升级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转型升级就是另起炉灶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就是更换设备工艺等的观念认识普遍存在。一些企业没有搞清市场需求和潜在的技术风险,就盲目转型、贸然投资,等等。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带来了行动上的偏差。

(二)危机意识不强,转型升级的能力弱

不少企业依然满足于现状,没有树立起“标兵走远,追兵逼近”的忧患意识。有的地方“创新没有动力,转型没有魄力,升级缺乏能力”,还没有从完全依赖资源和传统产业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而出台的产业振兴、需求刺激政策,在促进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强化了一些地区、企业对外延式扩张的路径依赖,削弱了地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面对转型升级惧坚畏难,信心不足,认为“动作太大资金不足,动作太小不解决问题”。

(三)产业类同、集群优势尚不明显,转型升级基础薄弱

近几年,我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虽有进步,但与全国产业结构类同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如家电产业,合肥、芜湖、滁州三市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家电的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赖外省企业提供或从国外进口。“安徽制造”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安徽加工”、“安徽组装”。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支撑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大多为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业。

产业集群多为同类产品的集聚,而不是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机集合,企业间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的组织化和集中度相对偏低,其整体带动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要素制约明显,中小企业面临多重困难

当前,我省很多企业还处于“三无”状态:无自主品牌,无研发中心,无专利产品,抗风险的能力很弱。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

原材料价格快速上升,销蚀了相当一部分利润。据宿州市企联对该市企业的调研,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0%,而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10%左右,与2011年相比,企业平均利润减少30%~40%。

人才匮乏和用工短缺并存。民营企业普遍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普通工人对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也使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招工难和用工荒。技术工人稳定性差,有的企业反映,技术工人的年流失率在10%-20%。

新技术匮乏,装备水平低。在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比重大,真正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低,装备、技术老化问题突出。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弱,决定了它们只能依靠走低成本扩张之路来维持生计,只能生产低附加值、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难仍然是当前企业普遍反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品或质押物,因而担保难和基层银行贷款难;融资贵表现为贷款利率上浮过大,不得已使用的民间借贷更是数倍于银行利率,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高居不下。中介费用名目繁杂也加剧了企业融资贵。

三、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感

转型升级,首先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型、在思维方式上转型、在发展理念上转型,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正如皖北煤电集团葛家德董事长所说的,观念更新了以后,自然就会出主意、出办法, 就会找到人才,就会开发出新产品。

(二)走出转型升级认识上的误区

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追逐市场,追逐效益,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指向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型;改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效率也是转型;一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改变都是转型。但不看市场需求,一味求新求高,转了行未必实现了成功的转型。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可能是产业产品不变,而内核常新,也就是把自己的主业做深、做透,实现管理、设计、技术、装备、工艺的升级,产品性能和功能的再开发,即是在现有产业中注入“新鲜血液”式的转型,而且这是更大量的转型。

(三)优化产业布局,垂直整合,错位发展

所谓垂直整合,就是坚持大项目带动,通过构建完善产业链,加快主导产业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配套,推动同一生产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中间品交易市场,促进产业集聚、产品创新和规模经济,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错位发展可以避免竞争中的“撞车”和“挤独木桥”现象,减少无谓消耗,合理配置资源。宿州市制鞋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四)突出产业重点,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的方向

主导产业要以创造、“智造”为导向。加快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的“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主导产业从普通制造向柔性化、复合型服务制造升级,从销售产品向为客户提供综合配套的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五)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支撑。既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又要积极实施短平快、专特新项目;既要注重高新产业项目建设,又要注重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既要重视龙头基地型项目建设,又要重视扩链强链型项目建设。其中,扩链强链型项目对我省当前发展最具积极意义。

(六)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转型升级的组织水平

要加快政府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对企业的服务。一是改进政策服务。现行政策多是普遍化的,若能够实行有重点的、差别化的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这样才会使新的增长点尽快的成长起来。二是融资服务,解决融资难和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三是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建立独立的技术和信息开发中心的能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政府协调,建立一些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技术和信息开发机构,为他们提供急需的产品设计、技术支持和信息发布,在克服障碍中顺利地实现转型升级。四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负担。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第二篇: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作者:王忠宏 盛朝迅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2012年4月13日

内容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也面临认识、体制、技术、人才、资金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报告结合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江苏

一、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一)大力提升科技支撑作用。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建立创新型省份。多年来,江苏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江苏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近5年组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00多个,与26个发达国家的148个专家组织建立引智合作关系,建立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8个,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11家,支持26个本土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国内90%的重点大学与江苏省或省辖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6万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江苏服务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首位,主要创新指标与韩国、芬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相当。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07%,明显高于全国1.76%的平均水平,并计划到2015年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5%。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4%上升到2010年的54%,提高9.4个百分点。

(二)加大优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江苏是国内大学、大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双千人才工程”、“科技企业家计划”、“企业青年博士计划”。目前,江苏省吸引高层次人才近9万名,创新创业团队220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18名,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120名,形成了一条高层次人才集聚链,增强了江苏创新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无锡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的“530”计划(5年聚集30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领效应明显,至2010年底,累计落户“530”项目超过1200个,集聚6000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昆山市大力实施“人才生根”战略和“三新”人才计划,坚持政策留才、事业留才、环境留才、服务留才,引进和培育建设新城市的“现代人”、引领新产业的“核心人”、服务新人才的“专业人”,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完善人才利用机制,变“海归”为“海燕”,及时掌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借助最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高新园区是江苏推动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江苏省共建有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国家级高新区7个,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常州高新区被列入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2010年高新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占全省总数的43%,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有1/4在高新园区。高新园区创造了全省34%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

大力扶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昆山市借鉴台湾工研院模式,由政府出资,组建非营利公益法人性质的昆山工研院,每年投入10亿元,为小核酸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机器人、感知技术等五大创新领域提供研发支持和产业化培育,重点推进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和孵化等功能建设,成为昆山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无锡市大力开展机制灵活、特色显著的创新创业和创意园区(被称之为“PARK”)建设,目前PARK园区数目超过50家,2010年完成营业额180亿元,入驻科技型企业37000余家,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四)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江苏R&D经费支出和企业研发投入均居全国第一,2010年江苏R&D经费支出达到858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占到全社会投入的80%,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企业吸引创投、创投带动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江苏注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江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无锡成立科技支行,实行专业化的科技信贷运营模式和考核评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无锡市还积极推进科技保险、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等金融创新工作,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中小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路径。

江苏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可贷可投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已有7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5家获准筹建,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资本金达33亿元。此外,江苏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275家,管理资金588亿元,成功培育了无锡尚德等一批知名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建设的沙湖创投中心,每年用1亿元资金奖励创投,培育了70家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梯队。

(五)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江苏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仅靠修炼内功,也注重借助外力。特别是在开放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江苏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提升跨国公司对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昆山通过举办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洽谈会、组织内外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加快产业配套、技术贸易、技术联合开发、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技术“嫁接”步伐,推动内外资企业配套融合发展。无锡引进42家外资独立法人研发中心,75家在无锡的跨国公司R&D投入远高于内资企业。2003年以来无锡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9%,明显高于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16%和内资企业7%的水平。

二、江苏产业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

(一)吸引和培育创新型人才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近年来江苏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因素。调研中一些地方反映,商务生活成本偏高、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人才引进,海归企业家与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待融合,外籍人士生活所需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不完善,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模式有待探索。江苏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平台建设,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困惑和争议。比如,昆山工研院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运作模式相对单一,其他经费支撑相对缺乏,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有待建立。在当前研究项目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如何探索政府支持和其他经费来源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强国家和地方在基础性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创新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是新的挑战。

(三)核心技术突破不够。目前江苏省新兴产业在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发展仍以技术跟随为主,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不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较为明显。医药产业97%以上的化学新药为仿制品,光伏产业的电池生产线、多晶硅铸锭炉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平板显示产业的玻璃基板主要依靠进口。一些外国高端设备问题频繁,维修还必须由设备提供商承担,维修成本高昂。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最终只能是走向“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道路,被固化和锁定在低端环节。

(四)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足。多年来,江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较为明显,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其作用进一步凸现。相比而言,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主体,其作用发挥仍显不足。在风险投资上,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境内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核心竞争能力和销售规模与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发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启示和建议

(一)立足本地特色,加强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对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构建包括“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参与,涵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在内的区域创新体系,将区域创新的方向和目标瞄准国家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抢占创新制高点。同时,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紧密结合各地区的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和力量,鼓励集中集聚,形成一大批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支持一些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国家创新引领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支撑国家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的良性互动与互补,推动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形成与完善。

(二)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着眼于攀登产业竞争的技术高峰和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人才、资金、政策、法制等创新环境,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完善面向小企业的研发服务、产品设计等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介入早期研发,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依托重点创新型企业,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示范基地,实现科技研发、产品创新与人才流动的有机结合。

(三)将引进和培育领军型创业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完善为创业者的服务,如配备行政助理,设立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权益保护等服务平台,促进海外创业者对政策的了解和文化融合。鼓励对重要科技和管理人员实施多种方式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降低激励门槛,优化激励审批程序,对获股权形式奖励的激励对象给予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增加可申请绿卡的国际人才拟任职单位种类,降低投资类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条件,放宽3~5年长期居留许可条件。探索建立适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医疗保险,完善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相关配套服务。

(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创新投资资金规模,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加大创业风险投资用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技术引进等“软投入”的支持比例。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券商、保险和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的经常性对接机制,加大对有一定科技实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初创型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

(五)增强协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的本地化率,营造企业群落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包括完善国有企业考核、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行业垄断、破除区域分割等在内的政策法规,强化执行力度,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和压力,鼓励跨国公司加速将核心技术研发转移到中国,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在努力培育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力度,特别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领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之间的配套协同发展。强化产业信息公开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市场秩序规范,增强行业自律,引导各地区错位、特色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创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水平,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作者简介: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盛朝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技术研究所)

第三篇: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南海农行银行前身是已有近60年发展历史的南海农村信用社。60年来,南海农商银行秉承服务"三农"和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宗旨,深深扎根于南海,成为支持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当前南海区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的关键时期。我行作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南海区政府"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规划,深刻认识到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同时也是我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行将"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本配置,不断实现产业与金融互相驱动,平衡发展,相得益彰。

截至2013年5月末,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912.8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6.82亿元。目前我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已达到23.54%,居全区第二位;贷款市场份额28.48%,居全区第一位,资产总额和主要业务规模指标跃居全国银行业前60强。南海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配合地方城市转型,大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载体平台建设

地处广佛核心的南海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环境再造的高速发展中,而与产业升级和环境再造相伴而生的是城市转型。"土地集约化"的"三旧改造"道路是南海城市转型的方向,"三旧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于淘汰旧产业引入新产业,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供空间。根据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级平台统领南海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南海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分别形成国家级发展平台统领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载体合作模式,专注引导集制造、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

南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与南海区政府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积极响应地方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土地招商融资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打造产业承接载体,创新园区合作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投资引导。同时,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求满足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我行对佛山市承业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体授信3.3亿元用于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设承业大厦(呼叫中心)、承展大厦(银监培训中心)和承创大厦(汇丰环球客服)三大项目,大力扶持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亚太地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又如,我行支持建设的广佛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大沥镇政府为大力发展镇有色金属产业而开发建设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先后得到佛山市政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已成为市、区、镇"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陈耀光于2011年6月28日实地考察该项目时,明确表示使之成为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并将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南海农商银行对该项目授信4.2亿元积极支持其开发建设。再如,我行对佛山市源海发展有限公司授信3亿元,用于建设都市型产业项目--智慧新城启动区2区项目。该项目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新物流业、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城市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5,814万元, 截至2012年末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截至2013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6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积极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

由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民营经济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南海农商银行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目前我行已研发能够满足民营经济技术升级改造需求的多样性信贷产品,主动配合和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1、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区分不同区域、产业和生命周期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南海农商银行先后推出"专项资金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置业贷款"等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系列信贷服务产品,并通过优化的审批流程和专项的授信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1)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雄鹰计划"是南海区政府运用优惠政策、倾斜资源,扶持具有良好增长潜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南海农商银行为密切配合南海区雄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了与南海区专项担保基金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并专设了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企业资信状况提供相应的融资优惠,积极满足政府推介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该产品是根据中小企业资产分布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融资工具,专门是为解决营运资金被下游企业所占用,且又不能提供不动产类担保物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生产经营稳定、有发展潜力、应收账款质量高的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南海农商银行将根据应收账款的评估价值核定贷款额度。

(3)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贷款,出口企业将其"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到我行,并由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应退未退税金额为企业办理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高于税务部门确认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4)置业贷款。该产品是中小企业为扩大再生产购买工业用地、购(建)经营性物业,并以所购土地、所购(建)物业作为抵押担保或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品种。若借款用途为购买工业土地、建经营性物业的,按进度确定最高贷款额度,若为购买经营性物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为物业价值的70%。

(5)法人一手商业用房按揭贷款。该产品是为中小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购置用于盈利的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并将所购房产抵押给南海农商银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的贷款品种,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借款人净资产的50%或所购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的50%(以两者较低额为准)。

(6)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为有效缓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允许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融资。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评估价值的30%。

2、民营小微企业通用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信速贷"品牌是本着"以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成为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的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的整体形象品牌。"信速贷"为南海农商银行系列产品及服务理念的统称,在"信速贷"品牌理念的支持下,南海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出形式灵活、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其中包括:物业宝、工业宝、宅基宝、多户联贷宝、抵押加成贷宝、房产信用宝等多个通用产品和针对本地集群式商户、行业群体开发的13款个性产品,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已初步摸索出能够为广大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

(1)育鹰宝。南海农商银行为解决区内中小微型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南海农商银行品牌贷款"信速贷"与南海区政府联手推出"育鹰宝"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500万元,借款人可免抵押物、免第三方担保,贷款归还后区政府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实付相当基准利率,申请手续简便,不收取咨询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费用,大大降低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

(2)设备升级宝。为支持南海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壮大发展,刺激本地机械市场交易需求,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量,扶持生产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协助政府引导产业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南海农商银行携手南海区政府针对本区内机械制造行业以及需新购设备的生产型企业特开发本产品,总体授信3亿元,贷款最长期限三年,单户最高金额1000万元。

(3)社员信用贷。该产品是为南海农商银行股东量身定做,用于满足股东在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的免抵押贷款。

(4)物业抵押加成贷。该产品专门为拥有房产、土地、商铺等物业的佛山市籍且信誉良好的自然人或在佛山市内登记注册的优质民营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其贷款抵押率最高可放宽至100%。

(5)工业宝。该产品服务于南海区内租地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该产品单户采取两户互保、三户以上(含三户)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并且企业须与南海农商银行签订厂区转租协议。

(6)物业宝。该产品服务于现在或未来有稳定物业租金收入来源的在南海区内注册的民营小企业,和户口所在地为南海区内或在区内拥有名下房产的个人,以满足其经营活动或物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的租金质押贷款

(7)房产信用贷。该产品为已在南海农商银行有按揭贷款业务的客户量身定做,结合其在供物业的有效价值,综合评定贷款额度的免抵押贷款。

(8)宅基宝。该产品专门为在南海区内拥有权属清晰的自建宅基地房屋的个人量身制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9)联保贷款。该产品是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无需抵押、共同保证;费用节省、使用安全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3、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

针对南海区各镇街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经济模式,我行积极配合各支行根据地方特色,创新金融服务个性化信贷产品,积极推动各镇街商圈的发展。如西樵支行支持纺织集群技术改造的"升织加新"专项贷款,该产品是南海农商银行为深耕南海本地市场,协助政府引导西樵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拟总体授信3亿元,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由南海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为每笔贷款提供10%的保证金,借款人只需提供新购的设备作为抵押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新购设备价值的七成。又如,盐步支行的广东佳明机械有限公司销售客户贷款,该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佳明公司面向全国的销售客户,以佳明公司作为担保人并提供销售产品的回购,通过对担保人经营实力和担保能力的把控,严格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业务批量发放。专属镇街的特色产品迎合了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增加值,增强定价权。

南海农商银行重点扶持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协助新兴企业产能转型、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带动高新产品增加值提升,增强企业产品定价权。同时通过示范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地方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信贷策略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倾斜。

我行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现代设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精电子、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行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化、市场培育与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如我行客户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IT服务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在佛山市的常规用户已超过8.5万户,是佛山市重点信息化工程"税银库企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功能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等实用新型专利所有权作质押向我行融资180万元。

2011年我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470万元, 2012年累计发放28682万元,2013年1-5月我行已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800万元。

三、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搭建与政府融合平台。

南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通过借力与地方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拥有先进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财务能力及资金需求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南海农商银行可借助合作平台作为宣传我行信贷政策的良好渠道,使区内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熟知我行的经营宗旨、企业文化,以及我行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金融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既可以使南海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产能升级中的企业倾斜,以满足其更新技术设备和研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效地引导企业将获得的融资真正用到科技创新上。

(一)积极探索新型合作金融产品,致力三方共赢。

一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掘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早在2008年末,我行便积极参与到南海区推行的"雄鹰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合作单位,不仅与政府担保资金委员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还将把"雄鹰"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更快捷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宽松的担保条件、更灵活的授信机制、更贴心周全的增值服务为"雄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政府共同引导与扶持雄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政、银、企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继积极响应"雄鹰计划"之后,我行又相继在2012年年中推出了"育鹰宝"以及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升织加新"等专项金融产品。各类产品的成功推出,让企业融资手续变得更为简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额融资需求,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和推介会,通过参与该种活动,更多地接触与面向实体企业,向地方经济实体展示我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二)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扩展融资渠道。

1、对接民间资本推出委托贷款。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我行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根据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委托贷款业务,该业务是由资金充裕方和我行订立委托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担保等贷款要求并提供委托资金,然后由我行、委托人和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该业务有效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增强我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充分发挥我行在支持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2、投贷联动,加大与创投资本的合作力度。从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创投资本与银行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精细分工和紧密配合成为推动其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有鉴于此,我行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力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建立互荐机制,成为创投与企业的桥梁。与创投公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我行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中介平台作用。首先我们有客户方面的优势,有较多的客户资源。其次我们有信息优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可以将信息和创投公司共享。最后,我们有网络优势、网点多,可以给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务,也利于监控、管理和防范风险。这些优势不一定是创投机构所拥有的。通过互荐机制,我们可从行内筛选比较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推荐给创投公司,同样创投公司也可推荐其投资企业在我行融资。这样既可满足行内客户的股权融资需求、增加客户的依存度,又可减少创投公司寻找投资对象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还可依靠创投公司专业的行业、企业知识帮助我行进行客户甄别和风险控制。二是结合企业特点,跟进创投注资企业的后续配套融资。银行的贷款一般适合在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期和扩张期进入。一方面,对银行而言,由于创投公司具备较强的项目挑选能力,其投资过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好的成长前景,我行可借助其专业判断,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先向创投公司融资一部分,再向银行融资一部分,既可减少股权出让,又可通过提高资产充足率来优化财务结构,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这样,科技型企业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三是通过承托贷款,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目前创投股权的退出机制主要有IPO、股权转让和被投资企业股东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我行可以考虑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其投资科技型企业之初就签订三方合作意向,有条件承诺在IPO前期,或无法IPO的情况下,通过发放贷款来承托创投资本所持股权,以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提高创投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性。四是拓宽创投资金来源,向创投公司发放贷款。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同时,我行也将尝试向创投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拓宽其资金来源,与创投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便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

第四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 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

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五篇:温州泵阀产业转型升级

泵阀产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泵阀产业是温州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泵阀产业对于促进温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贯彻我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施市委、市政府“创新强工”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泵阀行业发展现状

泵阀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煤炭、环保、军工、造船、食品医药、市政民用和农田水利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在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和长距离输送以及电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泵阀产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生产泵阀产品的主要国家有德国、意大利、瑞士、丹麦、美国和日本等。国内泵阀产业主要生产基地有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北京、江西等省(市),我省主要集中在温州和台州。根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拥有泵类制造企业3000多家,阀门类制造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约2000多亿元。

(一)温州泵阀产业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泵阀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泵阀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永嘉特种泵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泵阀之乡”和“中国阀门城”等国家级金名片,被称为“中国泵阀之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集聚程度较高。全市共有泵阀生产企业1251家,其中阀门953家,泵类150家,相关配套企业148家,其中规模以上泵阀企业400多家,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1.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来源于温州市统计局)。主要集聚在 永嘉县和龙湾区两大国家级生产基地,部分企业分布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清市、瑞安市、瓯海区等地。

2. 产业链较完善。我市泵阀产业已形成了产品研发设计、锻(铸)造件生产、精加工、装配、检测等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有阀杆、蜗轮、密封件、标准件、执行器等配套产业,以及原材料供给、产品销售和物流等网络。

3. 产品品种较齐全。主要产品包括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调节阀、水力阀等3000多个品种40000多种规格,泵类产品200多个系列近10000个规格,涉及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环保、城市建设等生产生活各个领域。

4 .区域品牌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底,温州市泵阀产业共有40家无区域企业,39家高新技术企业,37枚省、市著(知)名商标,14个省名牌产品,16个市名牌产品。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市泵阀产业整体处于国内中上水平,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是我市还没有国家级泵阀实验基地或研究中心,没有专业的泵阀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检测机构,也没有在本地大专院校设立泵阀人才培训基地。另一方面是我市泵阀产业新产品率不到10%,低于全省装备制造业18%的平均水平,且泵阀产品主要以通用泵阀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成套产品较少,高、精、特的泵阀生产技术仅是几家行业龙头企业掌握,规模总量不大。

2.原材料制约较大。国际上高品质的阀门材质以耐高温合金钢等特种钢为主,高压阀门以锻造件为主,保证了阀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而我市阀门原材料主要还是采用铸造件,采用模锻的很少。如果要生产一些高参数的高、精、特阀门,国内的特种钢材料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满足不了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又受到控制,难以购买且成本较高。

3.相关配套行业发展缓慢。一是泵阀产业需要的大量铸(锻)件都要从台州、宁波、江苏、上海等地购买,大型、高档铸(锻)产品更是从辽宁、湖北等地购买。二是紧固件、密封圈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配套行业发展滞后,产业化程度低,满足不了我市泵阀产业的需求。

4.土地空间严重不足。温州人多地少,特别是作为泵阀产业主要集聚区之一的永嘉县,发展泵阀产业的空间严重不足,相当多的企业选择到上海、江苏和我省的丽水、台州、衢州等地投资设厂,有一些企业在外投资的规模已远远超过本地企业规模。

5.经营理念较为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原先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逐步弱化,由家庭工业发展而来的温州企业,家族观念强,这直接导致企业在整合重组、市场营销、产权制度、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泵阀企业开拓市场的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在国内、国外市场还是以销售给中间商或贴牌生产为主,直接进入终端用户的很少,这也阻碍了泵阀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温政发〔2009〕20号),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通过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转型;通过推进“创新强工、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通过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努力推进我市泵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泵阀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向标准化发展。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引导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能够生产高标准通用产品的优秀泵阀企业,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素质。向专业化发展。坚持向高、特、精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核电泵阀、船用泵阀、电子控制泵阀,以及为电力、大型石化、石油输管线、煤液化及冶金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配套的大型、耐高温、耐高压、耐强腐蚀的特种专用泵阀。向品牌化发展。走整合重组的发展路线,坚持发展自有品牌,积极开展与世界品牌的合作,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区域品牌。向成套化发展。坚持泵阀与控制系统相配套、泵阀一体化,形成信息化与自动化相融合的整体阀门部件及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

(三)发展目标。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温州泵阀产业从传统块状经济集聚区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跨越,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努力使我市成为掌握泵阀生产核心技术,产业链完善、销售网络健全、区域品牌突出、竞争力领先的全球重要泵阀产业基地之一。

――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拥有国家级阀门技术研究所和实验室、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拥有1家以上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5家以上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集团、50家亿元以上企业。

――拥有1至2个国际知名品牌。

三、推进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依托沿海产业带建设战略,在沿海产业带规划中明确泵阀产业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以永嘉、龙湾两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的做专做强为基础,在民科产业基地、龙湾区、永嘉县、平阳县等地重点布局泵阀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在民科基地形成泵阀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另一方面,在乐清南岳等地布局大型铸造件生产基地,在瑞安布局大型高强度锻造件生产基地,在龙湾、平阳、苍南等地布局特种钢材料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实施内外温州人互动战略,以大企业培育和大项目的推进为载体,强化工业投资力度,积极吸引在外投资的泵阀产业优秀企业家回乡投资,不断加强本地优秀企业的技术改造,争取每年都有一批泵阀行业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到2015年,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新增泵阀产业用地2500亩以上,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的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产业化进程。对核电站用一级、二级阀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船用泵阀产品、新型旋塞高中压阀门、全焊型埋地管线控制阀、煤液化重整环链高温控制阀、防腐耐温阀门、新型强密封卫生级蝶阀、脱硫用超高性能强耐腐蚀合金阀门、天燃液化低温阀,以及智能燃油泵、高压泵、油气集输工业用泵、耐腐蚀泵、风电设备专用超高压自动润滑泵等产品的产业化项目,要在空间、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抢占发展高地。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研究开发新产品。加强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研究院等专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加大土地、资金等政策扶持力度,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引领温州泵阀创新的高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帮助宣达实业、浙江超达阀门、环球阀门、大众阀门、伯特利阀门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国家级技术中心创建申报工作,争取在2015年前有1家以上

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好国际泵阀加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强合作,引进国内外高级和熟练技术人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泵阀制造水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争取建立“国家级泵阀实验基地”。要在原有“浙江省泵阀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联合龙头企业,吸收社会资金,申报“国家级泵阀检测中心”。支持慎江阀门的核阀门试验基地建设。利用好当前核电发展迅速,核电阀门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机遇,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开展核电阀门技术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泵阀企业及社会资金入股,利用好永嘉科技大楼、浙江省泵阀产品检验中心等现有的检测场所与设备,争取获得国家机械联合会、兰州理工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的支持,引进高级研究人员,解决核电阀门研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发展相关配套行业,努力突破发展瓶颈。依托原有的企业,积极引进技术、设备,鼓励企业走联合兼并发展道路,做专做强做大泵阀配套产业。在泵阀产业的集聚区和机械工业的重点发展地区打造铸(锻)造产业基地。着力抓好几个重大项目的推进:一是推进慎江阀门的年产6万吨大型铸、锻造件生产项目建设,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真空炉铸造生产工艺和世界先进的环保工艺,采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满足我市的大型阀门、船舶配件、风电设备等的大型高精密铸(锻)造需求。二是依托瑞安市“中国锻造产业基地”的优势,推进中国跃进集团、正昌道森集团、三联锻造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整合重组,在瑞安市潘岱建立绿色锻造工程示范园区。三是引导温州仙岩铸造机械厂、温州开诚机械有限公司等铸造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水平。重点发展阀门控制执行系统的开发。推进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的远程智能型控制执行系统项目的产业化建设。同时扶持开发液压、气动、润滑等配套元器件产品,努力促进我市泵阀行业向成套化发展。加快紧固件等配件本地化生产步伐。利用好紧固件行业在温州发展较好的有利条件,引导本地的一批紧固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种类,生产泵阀用紧固件、法兰管件、密封件等阀门配套件,满足我市泵阀生产的需要。

(四)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利用品牌、资金、研发、销售等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实现做强做大;引导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技术合作和扩容增资,组建企业集团,加快做专做强;引导企业与国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公司进行联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做精做强。鼓励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大力支持江南、伯特利、宣达、超达、凯喜姆、立信、良精等企业的整合重组和管理示范工作,加快推进江南控股、伯特利等企业上市。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大“温州泵阀”的宣传力度,建立泵阀行业温州常年展示平台,举办泵阀产品展览会,扩大“温州泵阀” 的影响力。争取到2015年,培育1至2个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泵阀之都”的区域品牌形象。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以抱团或其他形式建立全球销售网或销售点,直接进入终端用户,利用自己的品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要重视新领域、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强化售后服务,不断增强“温州泵阀”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优化政府服务。加强对泵阀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泵阀产业的发展,将泵阀产业发展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并建立泵阀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规范和引导泵阀产业发展。各相关县(市、区)也要根据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提出促进泵阀产业发展实施计划。优化职能部门的服务。相关部门要通过落实项目前期代理服务,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等政策,做好项目前期评估、服务和审批工作,积极促进泵阀产业优秀项目顺利实施。要积极引进高级人才,解决好他们及其家属的就业、读书、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争取在温州高等高职院校中开设泵阀产业专业和建立培训基地,大力培养泵阀专业人才。关心和支持泵阀行业协会建设,规范行业协会的运作,支持泵阀行业协会在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利用好税收抵免和引进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免税政策。要在财政专项资金中,加大对泵阀产业重大项目的补助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泵阀产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扶持力度,帮助优秀泵阀企业做强做大。(保特律阀门)

上一篇:创意助力乡村振兴下一篇:村庄建设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