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位旗帜论

2024-05-16

历史地位旗帜论(精选八篇)

历史地位旗帜论 篇1

关键词:明清,赣关,经济贸易,历史地位

一、明代赣州钞关的设置与贸易

明正德六年(1511),为解决赣南明军军饷严重不足的问题,经朝廷同意,南赣都御史陈金在赣州章贡二水汇合处龟角尾设立税务抽分厂——赣关。征收经过大庾岭商道的“广闽商船货物税,以助军饷,”此后赣南明军军饷,“俱仰给于此。”后因水患,明代赣关征收口岸迁移至赣州府城外的东、西浮桥,“舶在东桥者一百只,在西桥者六十只,用缆横锁,官司其钥,以时启闭。”后来清朝也在此处重建榷关。明清两朝之所以选择在这个位置设立钞(榷)关,是与赣州和大庾岭商道及江西、广东水系及贸易状况密不可分的。

赣州位于江西南部,古称虔州。章、贡二水在此合流为赣江,然后直下鄱阳湖。赣江纵贯全省,为江西省内最重要的商品流通干线。唐宋时代,赣州已是大庾岭商道上重要的转运枢纽,“广南金银、香药、犀象、百货,陆运至虔州而后水运”。明代赣州为府城。涌金门至建春门内外沿江一带是赣州商业最繁荣的地区,瓷器街、米市街、棉布街等都集中于此;商贾辐辏,船舶往来,“或棨戢之出入,或钱贝之纷驰,从朝至暮攘攘熙熙”。赣州是江西通往广东的重要税关。档案记载:“江右一省额设二关,赣关抽收江粤往来商税,九江关抽收江楚往来船税”。赣关之设始于明代中叶,其关厂原设于涌金门外的龟角尾,即章、贡二水合流之处。后改“于东西二桥并设盘掣”,东桥在建春门外,临贡水;西桥在西津门外,滨章水。明代赣关“每年盐税、杂税共银三万两”。

赣关经济贸易兴盛,经由赣关流通的商品种类繁多,而以茶叶、生丝、洋广杂货为大宗。由赣关输往广东的商品以茶叶、生丝为最大宗。茶叶,来自福建、安徽、浙江,丝及丝织品主要产自江浙。由广东输往江西的商货主要有广东所产蔗糖、果品及进口洋货。果品、蔗糖明代即大量从大庾岭入赣,清代数量应当更多。广东进口洋货主要有哆罗、哔叽、羽毛、纱缎等纺织品,香料、铅锡以及犀角、象牙等等,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入江西经赣关转销各地。

江西本地产品经由赣关输出的则有桐油、茶油、瓷器、木材、烟草、纸张、夏布、粮食等等。

桐油、茶油是赣南的一大特产。《赣州府志》记载:“茶、桐二油惟赣产佳,每岁贾人贩之他省,不可胜计,故两关之舟载运者络绎不绝”。赣关档案记载:“赣南所属各邑山场多栽桐、梓二木,秋成收取其实榨出油斤,系赣关上游土产,每年江浙客商前来贩买,经过该关,例应输税。

木材,也是赣南输出的重要商品。赣关税则中竹木列有专项,清流木、草流木、杉木、皮槁木以及方板、苗竹、关竹之类各有税则。瓷器,也是赣关输出的重要商品。景德镇所产瓷器,明清两代均大量出口。无论成瓷还是白胎,均需由赣关过境,并在此更换小船溯章水至大庾县过岭。建春门内的瓷器街,当就是这些瓷器储运销售及换载之所。

经由赣关输出的粮食也有一定数量。明代赣州即有不少稻谷顺流而下输往省城南昌以及江浙,《府志》记载,赣州“颇饶稻谷,自豫章、吴会咸取给焉,两关转谷之舟日络绎不绝,即俭岁亦橹声相闻”。赣南米谷也有一部分向广东输出。此外,烟草、纸张、漆、葛布、苎布等也是赣南地区所产或经由赣关输出的商品。

二、清代赣关的进一步发展

清代之所以沿旧例在赣州设关征税,与其交通便利及大庾岭商道贸易的状况密不可分。因为在赣州设关,政府可以获取丰厚的商品流通税,充实国家财政。为此,清政府对赣关实行比较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体现在清政府对赣关实行比较有效的税收制度来实现和完成的。

赣关的收税则例,规定具体、内容详细。清代赣关税则明确将货物分成上、下水之货,“上水之货”是沿赣关溯贡、章二水贩运到闽广的商品,“下水之货”则指经过赣关顺赣江而下往北的货物,商品流通流向不同,所征税率也不同清代,视货物的贵重程度,分等次而收税。计量单位用斤、件、担、篓、根、盒等,大宗之物也有以船、舱为单位计量的。根据货物的性质、特征,上水货物制定了160余个品种和系列的税则,下水货物约200个:上水货物,以湖丝、缎绢、纱罗、丝线、人参、马尾、察香为上等,征税最重;皮褐、褐蜀之类次之;珠砂、水银、白蜡、姻砂之类又次之。上水税则是银九钱一分至五厘、三厘。下水货物,大都来自福建、广东,以犀角、阿魏、黑角为上等;沉速香、燕窝、牛黄次之;翠毛,象牙、砒帽之类又次之。下水税则是一两七钱至二分。赣关悦则对货物的分类详尽、细致,如纸张,就分有桔子纸、火纸、油牌纸、金银纸、乌金纸、黄白纸棉纸、毛边纸、烟纸、宁州纸、顺昌纸等近二十个品种;扇子,分有徽金扇、粗油扇、川扇、竹扇、葵扇、纱扇等近十个品种;袜子,分有羊皮袜、线袜、绒袜、褐子袜、毡袜、暑袜等品种;布匹分有绢、丝、绸、葛布、生布、夏布、棉布、尤墩布、眉公布、丝布、广缎、斜布、哔叽缎等十几个品种。这些货物的不同品种,都有各自的税则。此外,赣关根据赣南山区盛产优质竹木的特点,特别制订了竹木定则:“为恤小商而通近贾”,制订了临关定例,“是以临关,一系正税外加增之临关,一系零税不成单之临关。”从赣关税则中可看出赣关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初,赣关税额为银三万五千两,入门税三百八十二两五钱三分。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后,逐年增加。至康熙二十五年(1680年),税额增为四万六千四百七十一两五分五厘。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清政府规定,赣关的关税赢余不再留作军饷。嘉庆四年(1779年),清政府对全国税关都定了赢余数额,赣关是三万八千两,加上原先的税额,每年税额实为银八万四千四百七十一两五分五厘。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又规定,将赣关正税用作兵晌,关税赢余随时听候上拨。

三、赣关的历史地位

清代赣关是在明代赣州钞关的基础上建立的,赣关的建立与发展一方面反映了明清大庾岭商道繁荣的商品流通以及赣州发达的交通运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关税已经成为明清两朝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明清赣南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和明清政府国家财税收入的增长。

清代前期尤其是在一口通商时期,大庾岭商道是沟通南北交通的枢纽,赣州是以中转贸易著名的商业城市。通过大庾岭商道这条大动脉,全国数量众多的商品在赣关中转,使得赣州成为赣湘粤闽四省边际区域的商品集散要津和大庾岭商道的一个重要商品流通枢纽。流通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赣州本地经济的发展,赣州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商业城市也带动了周边地区不断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代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但由于赣关的繁荣主要并不是基于赣南自身商品生产的发展,而是依靠大庚岭商路的繁荣程度所决定的,近代五口通商以后,大庾岭因广州独口通商的地位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开始衰落,大庚岭商路的繁荣与萧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赣关兴衰与否的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1]许檀.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

[2][清]魏瀛.同治赣州府志[N].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3][清]谢旻,等,修.陶成,等,纂.[雍正]江西通志卷34.经政略[N]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9.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篇2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先后在党章和宪法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重温邓小平理论,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体制改革;特色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八十多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在三大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居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和带领全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并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在新中国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1956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取得革命的胜利”归结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成功地实现了结合,并进而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当然伟大而不易,但要进而把她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更艰难、更伟大。毛泽东同志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而指导和带领全党实现“第二次结合”的重任,却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同志的肩上。

邓小平同志既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传奇般的革命经历、丰富的实践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崇高的政治声望,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毛泽东思想和功业的继承人与发扬光大者。在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继邓小平同志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20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演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依据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三大理论成果中,既包含着实践上的历史联系,又包含着思想脉络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体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趋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又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像“由一整块钢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不然就会离开客观真理”[2],就会变形走样。其中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之中,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并处于居间的枢纽地位。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需要通过邓小平理论来贯通、解读和整合。尊重和珍视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才能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精髓,从而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夺取新胜利。

二、邓小平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适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应运而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主题,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结合中国国情和革命的具体实践,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探索和解决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革命手段改造旧中国,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取代反动政权,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剥削制度。

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其主题,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以体制改革作为社会发展动力,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加快发展生产力,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邓

小平同志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并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和社会全面进步。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体制改革,使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的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和突破。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叫“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就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表明中国社会主义是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邓小平理论根据中国实际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形态。它包含一系列重要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论断,如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理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努力运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等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认为,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由中国原有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决定的、在发展水平上不发达和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是“事实上不够格”[5]的社会主义。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能从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起步。根据中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总体不发达的状况,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体制,规定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相应地,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改革中,邓小平理论既主张放开、搞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同时,它又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6]这样,既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性和坚定性;又体现了它对非社会主义因素的包容性和整合性。

按照邓小平理论的战略思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既要对内充分利用证券、股市、期货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等经济手段,来搞活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对外还要尽可能地多引进一点国外的资金、资源、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7]

在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巩固与发展,并运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主导作用,以坚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质的规定性;与此同时,又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努力把一切可能的中性的、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包含和整合进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的框架之中为我所用,也可以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样,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就发挥着支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上的这种包容性和整合性,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8]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长久性的主题。对它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思想,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还要一代代延续和发展下去。这中间,邓小平理论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开创这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光荣。邓小平同志奠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永远不朽的历史丰碑。

三、邓小平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自从1943年共产国际在完成了历史使命而自行解散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改变了自己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自此,各国社会主义事业也就完全由本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团结和领导本国人民去不断探索、争取本国革命的进展和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也据此制定了同各国兄弟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发展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国际工人阶级团结奋斗方式的这种改变,是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和必然要求。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动,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方针,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不当头,不引火烧身。在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同时,既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的内政,我们中国也决不干预别国内政。邓小平同志说过,“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我们要“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9]。也就是要集中精力实行改革开放,搞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但是,这决不意味着邓小平理论及其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国际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邓小平理论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也就与日俱增。

(一),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和成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间发生的奇迹,是邓小平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人类社会在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苏联在20-30年代的兴起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衰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曾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74年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共败亡给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政治上的冲击,也是极其严重的。然而,就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此步入低潮的时候,却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奇迹。在由邓小平理论指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神奇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中国经济由此连续获得了20多年的持续、高速和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兴旺发达,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在苏联解体的前两年,即1989年,邓小平同志就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全局上看到了中国改革和建设成功的国际意义。他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他强调,“只要中国不垮”、“旗帜不倒”,“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10]。我们应当站在这种政治高度,来看待邓小平理论和它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二),当今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并开始真正富强起来,这使中国正在产生示范效应,从而使邓小平理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世界资本主义如果从十四世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十六世纪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即使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当然,它在给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特别是给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带来种种苦难和浩劫的同时,也开创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在其数百年间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只是造就了为数不多的极少数富裕和强盛的国家。在当今世界的190多的国家中,其现代化发展得比较充分、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只有22个[11],而且其核心仅是西方“七国集团”。其余的绝大多数国家,至今仍然位居发展中国家之列。资本主义带给我们世界的,并不是遍地鲜花,而是日趋严重的两极分化、南北差距不断拉大、世界战乱频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统治体系内,看不到发展和富强的真正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当中国这个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又有近13亿人口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能够按照邓小平理论所确定的发展道路和战略步骤,通过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比较快地富强起来。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对全世界劳动人民的鼓舞作用、对人类进步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自明、难以估量的。邓小平理论由此享有的世界历史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即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下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前进中所占有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

历史地位旗帜论 篇3

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迫使中国接受了带有西方殖民色彩的条约体系。清王朝时期的中国。开始从独立发展的封建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从此以后,清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在对待强大的资本主义入侵者的过程中,步步退让。逐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记。鸦片战争形成了晚清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严重影响了此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所向,虽然主要是清朝皇帝和各级地主官僚,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而深入内地的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迫使外国侵略者重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的统治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对华政策,明确了支持清朝统治者的政策方向;这场战争又迫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造反是“心腹之患”,外国侵略是“肢体之患”。从而调整了对待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之间的政策,因为这种大政策的调整。就影响到国内政治结构的转变,中央权力下移,汉人督抚当权,湘、淮军兴起。这些转变不仅直接影响了此后政局的发展,影响了中外关系发展的格局,也影响了此后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太平天国运动形成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

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地主阶级当权派的自救运动。洋务新政首先抓军用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保证政权稳定,同时也有保卫国防、对付外国侵略(所谓“勤远略”)的动机。官督商办的民用工业发展起来,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被引进中国,与此相适应,一批西方社会科学书籍被翻译过来,一批洋务人才被培养出来,中国工业化由此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生产方式。虽然并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却是中国社会的新生事物,是推动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动力。因此,洋务运动的兴起客观上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次转折。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义和团的强烈反抗使帝国主义者看到了中国昂扬的民气,不得不改变“瓜分”政策。实行“保全”清帝国的政策,同时也迫使清政府实行若干改革,1901年的新政于是发生。经济政策的放松,鼓励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就加强了代表资产阶级的立宪派和革命派向清朝统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的物质基础,造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活动的空间;废除科举,鼓励海外留学,造就了大批接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想的新型知识分子,从中形成了一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皇权统治的基本力量;新式军队的编练和皇族内阁的组成,加剧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满汉之间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辛亥革命就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晚清历史发展的第四次转折。

二、民国时期的几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和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开始进入逐渐摆脱贫弱被奴役命运的上升期。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历史的第一个转折。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掌握北京政权。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失去政权。1913年宋教仁被刺,孙中山、黄兴发起“二次革命”,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宣布就任民国正式大总统。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蔡锷等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从称帝到败亡。黎元洪任大总统后,发生张勋复辟和段祺瑞“再造共和”那样的政治局面,这实际是专制与共和斗争的一个表现形式;接着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号召维护《临时约法》;接着发生北京学生的“五四”运动和上海工人的“六三”运动,掀起了前所未见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辛亥革命是中国由专制走向共和的转折期。这个时期。促成中国社会进步的阶级力量在明显地成长、壮大中。但因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物质基础还不够强大,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也就相对软弱。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个合作导致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导致了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高涨,最终导致了北洋军阀的垮台。这是民国历史的第二个转折。这个转折标志着近代中国新兴的政治力量的形成。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是民国历史的第三个转折。这个转折埋下了国共两党长期不和、长期斗争的根苗,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发展的走向,影响了社会制度选择的方向。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形成了民国历史的第四次转折。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步伐加快的形势下,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急剧增长,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西安事变并非张、杨的个人行为,看到了1931年以来的民族救亡的民众运动在反蒋的政治力量中的反映,看到了日本侵华导致了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民族矛盾的骤然上升,于是紧紧抓住了抗日的旗帜,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民族心理和要求,以此为据,促成了国共的再次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初步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废除了列强在华治外法权以及《辛丑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沉重负担。在国共A作进行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共之间有许多矛盾和摩擦,特别是皖南事变使这种矛盾和摩擦达到了高潮,都是因为民族矛盾超过了阶级矛盾而化解了,没有造成国共合作的再次破裂。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空前调动了全民族的救亡意识、民主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得中国赢得了近代以来反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历史地位旗帜论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作用

1. 概述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历史的积淀,既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又蕴含着精神内涵。

从1982年国务院分三批公布了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1-2009年又陆续增加了10座),这些名城体现着我国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如何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更好地保护,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长期以来,人们界定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时候,大多关注古城市空间格局、建筑遗产、文物、遗迹等物质性的文化遗产。相应地在讨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时,主要关心和重视的是物质层面的城市格局、建筑遗产、旅游、经济及文化产业等方面,以及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文化遗产。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内涵、要求和特点看做是仅仅只是保护物质形态的建筑遗产和文物遗迹。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另一重要的方面就是保护依附于各种物质形态而衍传至今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 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空间。《公约》根据这一定义,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以及节庆活动,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保护和研究之外,还必须重视继承和弘扬,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的保护不一样,它不是固定的,而是要发展的。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系统而言,城市和建筑遗产可归为城市物质文化系统。城市物质文化系统体现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和城市、建筑及其环境的关系。一般的表现形式为:历史街区、钟鼓楼、寺庙祠堂、民居、牌楼等建筑及其环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为城市精神文化系统。城市精神文化系统体现着城市人们心态及其观念上的反应,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城市中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雕塑、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见图1)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好比一个人,物质文化遗产好比身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相当于他的精神和意识。一般来讲,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从传承民族精神来讲,后者的地位至少等同甚至超越前者。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中对各种物质资源如:城市、建筑、文物、遗迹等都做的较好,而对于其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涉及较少。因此,发掘、整理和弘扬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措施更上新的台阶的标志。历史文化名城包含着城市人民所创造的的物质文化、意识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系统,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3.1. 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

城市的发展和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有着密切的相关。历史文化名城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个基本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形成自己的应该保护的文物景观和风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文化、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最有影响的如剪纸艺术(春节贴的窗花)、榆林匠作彩画技艺、西安古乐、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西安老字号德发长饺子制作技艺、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陕西红拳(见图2)等,这些都被民俗学家、社会学家及艺术学家等认为是中国的文化底蕴之所在。这些思想体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渗透到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建筑空间。

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要研究地域差异,思想文化差异,历史阶段差异,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思想文化,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文化底蕴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既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又蕴含着精神内涵,是时代智慧的结晶。研究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所在,也是传承华夏民族精神之所在。

3.2. 有承载历史信息的作用

历史价值是由时间所赋予城市中的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之一。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过去的时间内创造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都是经历过一定时间的,能够见证它所经历的那段时间内的人类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历史信息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无形文化方面,包含该历史时间内的社会风俗习惯、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等。这一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主要的、最核心的历史价值内容;第二,有形物质层面方面,包括社会所达到的创造水平、加工水准、物质财富和生活资料的使用等方面;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活动,也就是能够提供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活动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内容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某些文献资料无法记载或忽略记载的。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文献记载可视的、具体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和完善了文献资料的记载,仅仅只是依靠文献资料研究历史是不完整或者说是不可靠的。文献在记载、流传、制作、摘抄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发生讹误和摘抄人个人的情感,与客观发生的历史不尽相同或互相矛盾的地方很多。所以,对于文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具体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弥补和解决,只有多方面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才能够比较真实的还原城市历史。有些历史已经非常的久远,通过实物和文献已经无法考察,只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了解其中一部分内容。

3.3.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所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之一就是: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在使用和发展着,而且今后还要继续发展。正因为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在使用着、发展着,那么它的经济和社会也必然同时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居民的生活要改善,这是不能阻止的历史潮流。而人民的生活要改善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是历史文化名城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也就不能继续存在和发展了。

经济是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常识。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很多,有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交通的等等。但是其中由于经济发展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为数最多。

发展旅游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经济项目。历史文化名城一般都具有这一优势。旅游被称之为“无烟工业”、“无形的贸易”等等,它不仅本身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促进其他经济的发展,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据了解国外的旅游者,凡来中国旅游的除了看中华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外,更多的是来体验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社火、庙会、传统戏剧、杂技、武术、民间雕塑和手工艺品等。因此,首先必须要保护和修整好历史名城、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还要发挥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优势,注意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介绍和讲解。

而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发展旅游经济的作用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所具备的基本价值。例如榆林匠作彩画,人们创造它就是为了利用它,在被创造的过程中,原来被赋予的功能(保护建筑构建)可能仍然保留下来了,但是原来的功能作用发挥的同时而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我们对榆林民间匠作彩画技艺原有的价值增加了附加值,而有时附加值已经超越原来的价值了。如有些榆林寺庙道观的上的建筑彩画,除了作为宗教建筑木构件的保护和美化之外还可以和寺庙建筑和环境一起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而被游览,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榆林的无量殿(寺)、东岳庙和延安清凉山上的一部分明清古建上的彩画及建筑内的銮装彩塑。(见图3)

4. 两者的相互关系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主要是依附于城市的人类活动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构成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综合体,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它即包含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物古迹等,这些景观是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也较为具体,容易区分。也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文化基质不能被直接感知的,是物质的文化景观所表达的思维方式,表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手工技艺、岁时节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或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或启迪。比如一座建筑物如果没有设计者,没有施工者,这座建筑物就不可能建成,而这座建筑物正是设计者和施工者智慧和技能、各种建筑材料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两者相互影响,彼此难以分离。只有将两者放到同等重要的程度加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才会两全其美,相得益彰。

5. 结语

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研究城市格局、历史街区、建筑遗产,文物和遗迹等物质遗产,而且还要研究这其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任何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民俗、戏剧和曲艺、传统手工技艺等都会影响其城市形态和建筑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物质”和“意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他们都是构成有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形神兼备”保护,这样才是完美的。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为2007年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写”.《城市规划》.2007.8

[2]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城市规划学刊》.2006.2

[3]曲凌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城市文化》.2007.1

[4]刘临安:“关于特定历史文脉环境中的建筑创作”.《建筑创作》.2007.6

[5]刘临安,王树声:“试论古代城市人居环境的人文结构与意义”.《建筑师》.第141期,2009.5

[6]张文勋等:《民族文化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陈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D].2006/6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5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东西方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起着先导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革命导师思考社会主义的方法,都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依据。邓小平正是抓住了革命导师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发展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论述,结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除了上述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一国两制,国防建设等。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 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在于:

一、它是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的旗帜。

四、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五、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

六、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走向21世纪的时代精神,国胆民魂。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一、它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之探索达到成熟的标志。

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上成长道路上达到成熟的标志。

三、邓小平理论初步结束了“左”的思想路线对我党事业的干扰和侵害。

四、邓小平理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彻底否定了唯上唯书唯形式主义而不唯实的学风。

五、邓小平理论对于传统文化、民族特性的改造与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六、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国际共运的新时代。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

历史地位旗帜论 篇6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历史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31-1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谁恩赐的,而是在中国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历史的必然。在两会召开之际,有必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创造条件。这是当时中国社会最大的国情。在中国,谁能够带领人民完成这两项历史任务,谁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谁能够担当起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重任,谁才是中国人民的领导者。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身上。这是由工人阶级自身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是历史考验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的正确选择。她能否肩负起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还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了她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担当起领导重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她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群众性组织,而是由工人阶级中最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这就保证了她能够成为中国最进步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忠实代表;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并自觉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是组织性、纪律性高度统一的整体,具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是一支坚强的战斗集体。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这些先进性使得她能够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担当起领导重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不断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曲折复杂、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在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大曲折,中国共产党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发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最终是人民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就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每一个关乎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历史关头,她都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大势,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出彪炳千秋的历史伟业,因此,中国人民信任她、支持她、选择了她。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但并不是说它是一劳永逸的。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重任,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殷切期望。党能否肩负起这一重任,能否巩固其领导地位,关键取决于党能否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胜利,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信任和支持。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客观历史现实所决定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没有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但以此为借口来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错误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8.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3:267-268.

作者简介:余历(1986-),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历史地位旗帜论 篇7

中学音乐教师如果要想使自己的学生达到上面所提出的目标, 只有自己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才能从思维方式上有所转变, 在行动上有所实践。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音乐教育更加完善。如何能够使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走近音乐、深入音乐、听懂音乐?如何在音乐里悟出人生的哲理, 在音乐里激发出创造力?所有这些并不是简单的课堂上能解决的事情, 但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找到音乐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如何来完成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真正的教出高素质高品位的人才,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找到答案。这就是对我们中学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挑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就曾经强调要让音乐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只有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自身的作用。中学音乐教师要敢于拓宽教学环境, 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观察社会, 从身边的事例中更能使他们认识到音乐对于表现社会的积极作用。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对于音乐审美还处于一种模糊阶段, 心理及其不稳定, 由于现在通讯工具比较发达, 一些不健康的, 低俗的音乐时不时的侵蚀着他们的幼小心灵。音乐教师对音乐审美的把握与音乐的选择很重要, 首先必须要自身有识别把持好坏音乐的能力, 这是十分关键的。必要时要拿一些音乐作为对比, 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好的音乐的美妙和坏的音乐的的危害性。

要掌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的去进行音乐教育设计,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课堂上的事情, 要把音乐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 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想使中学音乐教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必须加深课堂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音乐教育的主渠道, 千方百计有所创新。不仅仅是形式的创新, 而且还有内容的创新, 要积极的使学生参与和互动。把音乐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 把历史知识和音乐结合起来。把自然风光和音乐结合起来。有很多例子, 美不胜举, 就看教师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怎样的心境去融入课堂。怎样的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使音乐真正的走入学生心灵, 建立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关系到学生的成长, 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等诸多问题。所以中学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仅仅在专业技术上要增加, 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榜样。还要体现出自己的做人做事原则, 教师自身要作为表率。要把音乐融入到各个环节,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带来的美, 有力的创作一种氛围,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之所以如此, 也给我们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一、加强音乐专业技能学习, 不断提高和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中学音乐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许多益处, 同时更能够缩短学生接受音乐的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抓住学生每个人身上的的弱点和优点, 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习时灵活机动, 更富有效果。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专业水平越高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提高多项音乐技能, 无疑使自己的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也会使课堂变的生动有趣。教师可以用多种专业演示音乐,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象声乐、器乐、舞蹈专业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更能够在教学中表现的得心应手。重视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多方面拓展, 能够做到“一专多能”, 是对音乐教师的一种考验, 也是时代的要求和中学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专业知识的多元化, 能够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如鱼得水, 锦上添花。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实际, 充分利用、发挥专长, 在课堂上亲自示范, 让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打动学生, 使学生在瞬间得到享受。

教师身临其境的演唱或者演唱, 会使学生的接受音乐的能力加深。在课堂上使用音乐光盘放送歌曲, 不会像教师现场亲自演唱的效果好, 音乐会的效果和录音的效果比较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音乐表现具有着美好的光彩, 会给学生带来无尽的快乐, 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心灵。

二、紧跟时代, 贴近学生, 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音乐教师的知识含量如果还没有学生更新的快, 那肯定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当前事信息共享时代, 学生的信息来源很快, 他们的思想也非常的活跃。他们还有自己的对音乐的独特的理解和审美习惯。有的时候他们会对提出一些你意想不到问题, 或者要对你的观点进行进行反驳,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如何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具有挑战性的事实。因此, 当代的中学音乐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才能适应发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有一颗孩子般的天真, 和他们心灵紧紧贴在一起。音乐教师不能只停留在音乐里, 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让音乐周围环绕着文化气息, 让文化、音乐、心灵产生“共振”。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熟练掌握网络、计算机等知识。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音乐教学中截选歌曲, 设计图片, 文字等, 使我们更加行之有效的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三、要敢于突破, 打破常规, 精心准备, 精心设计

过硬的专业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动力, 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给音乐教育插上了翅膀, 总指挥就是我们自身所构成的, 在音乐教育中的思想方式和思维方向。我们必须重视中学音乐教学进行研究, 并且要有针对性、有目的进行整体规划。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从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地方入手;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展开;从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引入。对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所有内容要有一个总的了解和概括。并且通过网络资源、查找典籍、等多种手段, 收集音乐文字、音响、影像、照片等资料。通过音乐资源的采集, 就会更加丰富自己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个过程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启发, 从而可以诱发更多的理念, 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除此, 我们在全身心的投入以后也会迸发出许多创新的理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 学习—总结—学习—创新。只有用心, 只要去想, 我们就会超越自己, 突破传统, 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深入反思, 力求创新。

在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教育误区, 或者一些失误, 使教育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必须进行反思, 从中找出问题, 找出差距。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吃一堑长一智, 我们通过探索, 在探索中找到好的办法, 在总结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 中学音乐教育的成败, 关系重大, 音乐就像窗口一样折射着孩子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 必须想方设法,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 让孩子们从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看到人生的众多闪光点。用音乐去唤醒、激发、迸发出理想的火花, 这才是中学音乐教育最根本所在。目前, 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中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较多, 心理素质较弱, 承受能力较差, 诸如道德观、价值观等还尚未形成。他们更需要得到关爱,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的在音乐教育中更多的投入, 使他们在音乐王国遨游的同时, 陶冶情操, 思想上成熟起来, 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实践——再实践——创新——再创新, 中学音乐教师任重道远, 只有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 我们才能够胸有成竹地为推动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无怨无悔。■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涵盖面广泛, 意义极为重大, 它在提高和塑造学生人格, 培养学生志趣、开发学智力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特别是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中有着窗口作用, 我们通过音乐教学的多种形式和特有的魅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代替的, 它的独特性是在愉悦中得到熏陶和教育, 在娱乐、快乐中取得实际的教育意义。

旗帜的历史 篇8

1.约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人手拿动物旗,这是旗帜最古老的形式。

2.公元前217年,迦太基将军汉尼拔与罗马人在战场上作战。

3.古罗马士兵手持军旗,这是公元前400年出现的欧洲最早的织物旗帜。

4.从大约630年开始,先知穆罕默德的追随者开始使用旗帜。

5.古代中国士兵使用丝绸旗帜,约在公元700年。

6.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卡尔大帝手持一面著名的军旗,大约在公元800年。

7.从11到13世纪,十字图案装饰在十字军的旗帜和盾牌上。

8.1492年,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就在如今的巴哈马群岛,他竖起了西班牙国王夫妇费尔南多和伊莎贝拉的旗帜。

9.法国国旗于1789年的大革命中诞生,这是人民自治的象征。

10.以法国的“三色旗”为蓝本,意大利在1848年的革命中使用了自己的国旗。

11.工人手持国际工人运动的红色旗帜,这场19世纪末的工人运动中,工人们要求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

12.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统一时,人们挥舞着德国国旗。

13.1996年,在南非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压迫黑人的政权倒台了。新的国旗代表着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14.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手持联合国国旗,头戴蓝色钢盔。从1945年开始,这个组织就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什么是什么:旗帜巡礼》,湖北教育出版社,海豚传媒科学馆)

上期答案:

A为亚洲象,B为非洲象

亚洲象小耳朵,背部微微隆起;非洲象大耳朵,背部微微下凹

游戏时间

你知道标号(15)的这个小女孩手持的是什么旗帜吗?

亲爱的小读者,如果你已经知道这一期“游戏时间”的答案,就写信给我们吧!如果答案完全正确,你就有机会得到“什么是什么”系列里《旗帜巡礼》这本书哦!行动要快,有效时间以由邮戳为准,截至本月底。

(责编/梁策)

上一篇:防渗漏施工技术下一篇:水管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