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题材电视剧

2024-05-23

平民题材电视剧(精选六篇)

平民题材电视剧 篇1

近年来, 电视新闻顺应形势, 追求“平民意识”, 在增强精品意识的同时, 更强调平民意识。电视新闻要体现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 具体来说,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平民意识应融入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之中

多年来, 新闻界一直强调“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尤其应以关心群众为出发点, 反映群众的意志, 以正确、健康的观点激励群众。

1. 记录真实生活, 消解群众疑难, 记者心里要装着老百姓。

记者心里装着老百姓, 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 以平等交流的姿态, 讲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般消解观众的疑难, 滋润观众的心田。杜绝口号式的说教, 而是将政治、道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化解为日常生活的平常事、平常行为和平常话语, 让观众从观察、体验和思考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让观众能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等多个层次上去产生感悟。从一件普通的小事上去体验深刻的哲理。

2. 选择平民话题, 关注百姓生活。

从传播角度说, 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只有观众接受并认可, 百姓关注并欢迎, 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 就必须要求我们多将镜头对准平民百姓, 关注他们的生活, 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体现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人文关怀。在实际工作中, 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中去, 体验平民生活, 倾听百姓呼声, 反映群众疾苦, 敢于触及老百姓特别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报道。

3. 换位思考, 做一名普通观众。

大众传播研究普遍认识到:受众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客体, 而是积极、主动的群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受众不仅是电视的传播对象, 而且是电视的服务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我们电视宣传的根本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收听收视需求, 全心全意地为受众服务, 是我们中国电视的出发点。

4. 追求人格平等, 尊重被采访者。

记者的平民意识还应体现在与民平等的采访视角, 与被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上。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场面: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 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这是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二、平民意识要贯穿整个电视节目的后期编播制作

1. 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电视节目是线性传播, 稍纵即逝, 受众对电视节目没有选择和支配的权利。受众的思路只有紧紧跟住播讲的速度, 才能理解信息的内容。因此, 记者的解说词如果写得不够通俗, 生僻字多, 长句复句多, 观众就不容易正确解读, 这样即使是一个多么生动感人的节目也无法达到它应有的传播效果。因此, 电视节目的平民意识也应该充分体现在文稿写作和语言表达上。

2. 充满人性的画面编辑

电视节目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也正因为这样,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比报纸记者在处理上需更加谨慎。因为画面、声音编辑稍不注意就会对被采访者和受众造成不良影响, 有时还会对受害人造成终身的伤害。

声音、画面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号, 声音画面编辑的人文关怀看起来只是几个镜头的遮蔽, 但这其中却暗含了记者、摄像对人的尊重和爱护。不滥用自己的采访权, 充分尊重被采访者和受众的权益, 进而在电视画面上表现出来, 这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新闻样式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3. 平等亲切的主持风格

近年来, 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纷纷就播音方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一些新闻节目播音员已向主持人转轨。从播音员以播为主, 到主持人的以说为主的播报方式的改变, 大大缩短了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节目也变得更有人情味。

4. 尽善尽美的制作播出

制作播出是广播电视新闻公开传播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环节涉及的主要是技术问题, 但技术不仅是一个概念, 它其实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几次改革浪潮来看, 正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传播的革命, 从而赋予了新闻传播更为积极和巨大的人文意义。

电视新闻节目呼唤平民意识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广播电视事业自身求得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底层情愫, 反映百姓的喜怒哀乐, 让平民意识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得到自觉的、充分的张扬。

总之, 电视的平民意识, 是对传统电视新闻中存在的“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模式的叛离, 显示出一种对时代、对生活、对观众的尊重, 体现着新时期电视顺应时代的崭新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社会心理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56-57页

(2)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

(3)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第227页

(4) 邓林陈静之等:《观众本位——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 《新闻大学》2000年春季刊, 第14页

(5) 柯泽:《电视文化的理性批判》,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7期

(6)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载1997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大型公安题材电视剧 篇2

来源:千龙网

作者:

时间:2012-05-30 22:50:00

阅读数:32

2012年4月9日,由辽宁省公安厅、大连市公安局参与联合拍摄,友诗达(厦门)商贸有限公司投资出品并全程赞助,大连市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会联合出品,优业组合影视传媒出品、摄制的大型公安题材电视剧《九命刑警》的开机仪式在大连长城饭店隆重召开。大连市政协副主席杨爱民、大连市市长助理、市经委主任刘岩、辽宁省警察协会秘书长马志朴等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

活动中,大连市委原副书记、大连市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有为、辽宁省警察协会副主席、辽宁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徐文新、大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社科联副主席张莉、大连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张洪彬等领导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讲话。

据悉,该剧已在国家广电总局取得拍摄许可证。总顾问有:祝春林(公安部纪委原书记、公安部原督察长),顾问:薛恒(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兼辽宁省政法委副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李文喜(省政协副主席)、林鲁波(省公安厅副厅长)。该剧是由吕祖松导演,刘永生、李玉峰、张喜前、薛勇携手王馨悦等领衔主演。

该剧于2012年4月9日开机,预计用90天完成拍摄,60天完成后期制作。该剧总投资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该剧剧本创作历经多年,是由大连市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会会长贺平、以及国家一级编剧张光烈联合创作,他们经过长期的调查采访,主要借鉴的生活原型是一位曾工作在辽宁某县公安机关的一位老刑警队员的生平事迹。他机智勇敢,在平凡的外表下面,却是傲然的风骨、挺拔的脊梁,跃动着的是忠肝、义胆、丹心。该剧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真实地反映了战斗在一线的公安干警诚挚淳朴,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珍贵品质,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作品。

平民参与的电视慈善 篇3

节目名称:《志愿者真情耀中华》

节目类型:公益慈善真人秀

播出频道:北京卫视

首播时间:2009年1月10日

播出时间:每周六20:35——22:25

节目时长:110分钟

播出方式:季播,每季12期真人秀+1期公益慈善晚会,全年播出四季,共52期节目

节目关注人群

伦理类:与亲情、友情和爱情相关,比如孝子、好媳妇等。

教育类: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后学习困难的孩子;坚持公共教育事业的教师。

大学生就业类:家庭困难但自强不息,靠助学金、奖学金完成学业的大学生。

打工类:家庭困苦但自我奋斗,并乐于助人者;多次创业失败,有一技之长者。

伤病残障类:患病却顽强生活,帮助他人引起一定社会反响者。

热心环保类:长期从事环保工作比如植树、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士。

文化传承类:对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人士。

留守儿童类:父母外出打工,渴盼亲情的孩子。

志愿者真情耀中华》是北京卫视2009年新推出的一档公益慈善真人秀,每期参加节目的两组志愿者都是自愿报名,他们要在五天时间内完成多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用于帮助各自的“真情人物”(受助者)。节目分为外景拍摄和演播室两个环节。外景采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前3期节目外景部分占节目总时长的80%,纪实段落中加入了大量的志愿者内心独白,用于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演播室环节由明星嘉宾、知名企业家和媒体评审团点评志愿者的表现,分析选手们在帮助环节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否最有效,对选手的创造力、沟通力、组织力、操作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衡量,选出他们认为最有效率的一组志愿者,以此决定最高10万元“志愿者真情基金”归属哪个“真情人物”。

没有回报的真人秀

通过电视节目表达慈善和公益,参与者往往以企业家、明星居多,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春暖》和东方卫视的《闪电星感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曾表示,如果公益节目仅是将慈善人群狭窄地定位于企业家和明星,而且他们表达慈善的方式只是单纯捐钱时,或许观众会减少对这类节目的关注。

《志愿者真情耀中华》制片人张小南表示,让志愿者参与慈善节目是延长节目生命力,增强节目贴近性的一个好选择。目前这档节目的报名志愿者已经有将近500人,参与节目者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的人,其中包括歌手、大学老师、模特经纪人、菜贩、生意人等。他们有相同的特点——真诚,愿意在紧张的生活中抽出一个星期,为别人的生活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真情人物”。

每个志愿者的个性、成长背景、学历背景不同,处理相关事情时表现出的状态和运用的方式都不一样,节目很好地突出了这一点,每个志愿者的个性和闪光点都有充分展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之间难免会意见相左,全纪实的展示让观众能看到更多的真实。

虽然是两组志愿者在PK,但节目没有最终的淘汰环节,“只是设置竞争的方式可以让大家更加明确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使时长110分钟的节目整体节奏加快,收视效果更好。” 张小南说,“真人秀节目的本质是要许诺给参赛者相应的物质回报,或者获得一个出唱片的机会等奖励,而这档慈善真人秀最大的不同在于参赛者完全是出于对慈善工作的热爱,没有任何回报。”

救助过程充满未知

节目中的所有“真情人物”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他们都拥有曲折而感人的真情故事,都曾用自己的方式与艰难的命运斗争,并且他们值得帮助。比如一个在悬崖小学守候26年的教师,“帮助他其实就是帮助了更多孩子。”

志愿者拿到案例后首先讨论出帮助行动的具体方案,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运用5人团队的协同力量,帮助他们完成心愿。以2009年1月17日第二期节目为例。26岁的东北男孩张鑫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母亲,苦学软件技术,赚得几十万元医疗费,然而母亲依然离开了他,志愿者决定带张鑫走出内心的困境,开始新的生活。在几天时间内,志愿者利用一切力量,为张鑫找到了一份年薪20万元的工作,还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晚会,让他得到了志愿者们的关爱。

从志愿者设置帮助行动方案开始,节目就具有了很大的悬念,比如帮助真情人物找到企业家的赞助,为行动不变的乡村老师找到一辆代步车等,这些救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充满了未知和戏剧性。在第一期节目中,辽宁女孩张闯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肺功能不全和先天性佝偻症三种绝症,但她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天使爱心助残网”帮助了社会上更多的人,她的心愿是拥有一个可以晒到太阳的房子。志愿者在前四天寻找免费房子时,四处碰壁,几近绝望,可是在第五天峰回路转,有一位好心人把自己70多平方米的房子交给张闯,许诺她可以一直免费住下去。

这样不可预料的事情在志愿者的行动中比比皆是,志愿者在面对困难时如何解决,团队意见出现分歧时如何应对,队长如何协调组员之间的分工等都是节目的看点。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对于纪实段落的处理,节目组也尽量把困难的地方加重篇幅,同时加入志愿者的喜怒哀乐,真实体现志愿者帮助的过程。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篇4

各省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开办的共同特点, 他们都是把“民生”作为本节目的核心内容, “平民化”作为节目的定位和理念, 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所报道的新闻必须满足百姓的需求, 重视大众的满意度, 从而拉近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1 电视新闻平民化

电视新闻平民化, 就是运用普通百姓的视角进行采访、制作新闻, 让普通百姓能够近距离接触节目。通俗地说, 平民化就是采访者利用平民的视角, 专门为民生新闻撰写民生方面的小言论, 为节目加深厚度并提升了其权威性, 实现节目的延展性和深刻性, 从而强化节目报道的力度和深度。例如, 过去在新闻报道中, 节目内容低端化倾向, 找选题难等, 特别是内容琐碎化和题材同质化成为制约节目发展。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和观众视野的不断拓宽, 强化新闻评论、强化深度报道、强化栏目观点, 通过这三个强化来树立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2 电视新闻平民化的深层理念

新闻平民化, 就是满足了人民精神与物质文化的需要。以前, 观众对电视社会新闻要求不高, 在形式上只做简单和准确的报道就行, 对制作技巧和节目包装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报道的新闻内容一律采用正面宣传报道, 说话方式采用“高大全”和居高临下说教。随着频道的不断增加, 节目的丰富, 频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争夺自己更广的受众群各级电视台各显神通, 把节目创新作为各媒体新闻报道的基本突破口。可以说, 媒体之间的竞争促进了新传媒的开发利用, 使得把新媒介的话语权交给观众, 从而实现“三贴近”原则, 是赢得受众群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1 倡导新闻节目平民化

现如今, 新闻报道平民化, 指的是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家庭琐事。这就需要我们新闻记者把镜头对准的是普通百姓,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人和事。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百姓的嘴和眼, 用平民的视角去充分体现民本意识,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社会大众。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中国电视新闻倡导人文关怀

近几年来, 人文关怀已经在电视媒体深入人心, 新闻领域扎根于此, 媒体人如何才能做到人文关怀呢?这是我们有待研究的热点问题。电视新闻人文关怀的内在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新闻报道中, 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 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中国电视新闻倡导的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节目过程之中, 这样的新闻媒体在观众中才能越来越有影响力, 产生越来越大的信任度。

人文精神, 在哲学层面说, 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生存价值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终极关怀。从提高普通人的物质生活, 改善人的情感生活, 完善人的道德理想出发。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人) 以及个人身心的和谐之美。所以, 理应得到尊重和体现。

3 电视新闻平民化的要素

加速电视新闻平民化的进程是我们有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则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升。

3.1 电视新闻题材“平民化”

实现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必须是老百姓接受和认可的人和事。这样, 自然就会得到老百姓的关注。

从目前来看, 平民关注的内容全部都是新近发生在百姓当中的人和事。如唐山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的《直播五十分》节目, 从开办之初就深受老百姓的厚爱。究其原因是, 实现了电视新闻的直播和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已经成为唐山百姓生活中的关注点, 节目从服务百姓, 解决百姓生活之难题入手。之所以这档节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信任, 其次, 该栏目播报的突发事件或百姓反映的焦点问题, 能够得到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从而大大提高了收视率。

3.2 电视新闻角度平民化

一个平民化的新闻报道, 不但要求题材好, 选择的角度新之外。更重要的是贴近百姓生活, 我们的电视新闻宣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宣传效果。

例如, 2003年4月“非典”疫情突然袭来, 唐山电视台的领导同志主动出击、打破常规、协同作战滚动播出, 为了不让市民看后不感到腻烦。大家群策群力出谋划策, 从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对全市的“非典”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报道。为稳定民心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3.3 稿件平民化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有待于需要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 在文字编辑和后期制作等方面时也同样需要注意。就解说词来说, 如何才能使解说词清楚明了简单易懂, 使听者知道, 看者明白, 这样也得需要技巧。对稿件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些技术专业名词, 也应该想办法让百姓听清楚、弄明白, 切忌在稿件中出现生僻拗口的专业术语。

在利用同期声采访及编排新闻节目时, 也应该注意“平民化”报道的原则。这也是编辑记者应该重视和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3.4 播报方式平民化

民生类新闻节目的主持人, 在形象上大方得体、说话语言和气体贴, 使观众倍有亲切感, 就像是一对好姐妹在唠家常一样。

而且, 现在很多的民生新闻节目将话语权交给普通百姓, 让更多观众的心声通过媒体传播出去, 表达团体或个人的声音。今天的民生新闻, 已不局限于单是节目主持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而且还可以由老百姓自己参与讲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由此看来, 民生新闻的平民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方向和趋势。节目平民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编辑做出的新闻要充分体现民本意识, 关注百姓生活, 服务社会大众。使其电视新闻节目面向的是大众, 充分发挥电视传媒其优势。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的特点已经在各个电视台扎根落户, 民生新闻还要眼睛向下, 关注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 以平民的视角去观察社会,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创作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新闻节目。

摘要: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 采访制作电视新闻, 让普通百姓能参与和接受。当前,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报道视角平民化、报道语言平民化、报道者和参与者平民化。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唐宁.城市台新闻节目增强竞争力的探索——关于民生新闻的反思.现代传播, 2005 (3) .

[2]任晓红回归与回避新闻报道平民化的理性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台科学版, 2006 (3) .

探讨平民化电视新闻 篇5

一、电视新闻平民化所具有的特点

1. 实现关注角度的平民化

电视新闻平民化其实就是要求电视新闻在报道过程中要以人性化的方式去关注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的事, 走到人民大众中去, 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 了解他们的生活态度。要从普通大众的心理出发, 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为人民群众说实话办实事, 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2. 实现话语权的平民化

旧有的电视新闻的话语权都掌握在编辑、主持人或者是记者的手中。只有具有一定资格条件的人才可以在镜头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般情况下普通民众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现如今的电视新闻则将越来越的镜头和发言权利与机会交到了普通民众的手中。平民化特点最显著的电视新闻当数民生新闻, 在这类新闻中, 政府话语权为主导的传播模式已经大体转向了百姓话语权为主导, 这样就赋予了百姓更多的发表意见的权利, 使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民意, 体察民情, 替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3. 实现拍摄角度以及采访方式的平民化

跟实际相贴近, 跟生活紧密挂钩, 跟人民大众息息相关是中央对新闻宣传业提出的新要求。按照现在电视新闻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说就是越来越多的新闻画面中, 有了寻常百姓的悲喜故事, 在拍摄过程中也是采用平视姿态, 让新闻采访更加平易近人贴近民心。只有从寻常百姓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新闻的正真价值, 在宣传内容上紧跟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才能取得长期发展。

4. 实现宣传方式的平民化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 宣传方式的平民化具体体现在记者的稿件的写作以及主持人的神态言语中。尤其是民生新闻中的记者与主持人, 由于报道内容紧扣民生, 所以他们与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相比应该更加具有亲和力。而这种必不可缺的亲和力则来源于他们对寻常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态度的深入的了解与体会。

二、电视新闻平民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报道内容过于原生态

在内容上, 民生新闻主要想反映的应该是寻常百姓想要表达最为关注和需要的东西, 重点放在百姓的生命、生存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等信息上。现在有一些新闻报道就犯了内容过于原生态的错误, 他们将寻常人家的家庭纠纷, 街坊邻居之间的恩怨矛盾, 在不考虑它们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是否会有益于人民大众的情况下, 经过个人喜恶地添油加醋, 夸大情节加以渲染报道。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使得越来越多的市侩新闻泛滥在电视新闻中,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新闻报道中记者地位立场的错误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 运用了大量的同声期, 使得解说词更加简洁贴近家常话, 这些改变让新闻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例如, 将个人的喜好、感情色彩太多地投入到所要报道的事件中, 使得事实反映不够客观, 产生信息上的误导。

三、应对电视平民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首先, 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与报道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面对选定的新闻材料编导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对其所具有的价值性进行判断。在进一步的认识实践过程中, 找准重点部分加以发展补充。

其次, 作为电视新闻制作与报道者, 应该自觉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不应该单纯为了追求收视率而将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抛到脑后。对普通大众的教育和引导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主张。但是这里的引导不是指对其进行教导, 平民化也不等于是卑躬屈膝, 阿谀奉承。对普通人民大众的引导永远是媒体应该担当起的责任与义务。因此, 不管是记者还是编辑都应该在与百姓息息相通的原则下, 在已有事件的客观基础上, 有所提升, 注重理论上的引导。

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电视新闻向着普通大众化的趋势不断地前进着。这一转变让普通民众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紧密相连,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充分体现,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提高新闻自身的实用性, 增强自身的导向作用, 真正地服务于普通群众, 为普通群众谋利益。■

摘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也在逐渐向着平民化缓慢发展着。更多的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文化正在从精英转向普通大众。电视新闻平民化的这一转变趋势也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传媒圈内广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并且注定会成为电视新闻发展趋势的主潮流。本文根据我国目前电视新闻的实际发展状况, 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特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等不同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为电视平民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促进电视平民化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平民化,普通大众,转变,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世芳.浅析做好县级电视新闻编辑应有的基本素质[J].大江周刊:论坛, 2013 (1) [1]陈世芳.浅析做好县级电视新闻编辑应有的基本素质[J].大江周刊:论坛, 2013 (1)

[2]王云东.巧妙运用新闻背景提升电视新闻价值[J].大江周刊:论坛, 2013 (1) [2]王云东.巧妙运用新闻背景提升电视新闻价值[J].大江周刊:论坛, 2013 (1)

[3]李秀丽.尼泊尔妇女当选CNN年度英雄[J].八小时以外, 2013 (1) [3]李秀丽.尼泊尔妇女当选CNN年度英雄[J].八小时以外, 2013 (1)

美国电视平民选秀的媒介运作 篇6

美国的“电视选秀”节目众多且极具特色, 如纯属娱乐类的节目《The Real Housewives》 (《纽约主妇》) 、内容刺激类的节目《Extreme Makeover》 (《改头换面》) 、极具亲和力的节目《The Biggest Loser》 (《减肥达人》) , 再如游戏竞猜类节目《Deal or No Deal》 (《成交不成交》)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生存竞猜类节目《The Amazing R ace》 (《急速前进》) 、《Survivor》 (《幸存者》) 、时尚设计类节目《Project Runway》 (《天桥骄子》) 、《Hell's Kitchen》 (《地狱厨房》) , 而以代表“平民选秀”的系列节目更是层出不穷, 长盛不衰。在“平民选秀”节目中, 以“挖掘天才”为系列的节目———《American Idol》 (《美国偶像》) 、《America's Got Talent》 (《美国达人》)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舞林争霸》) , 不仅吸引了众多的美国民众, 更为美国的人才选拔和电视创意带来极大的商机。

二、平民选秀节目的核心价值

美国平民选秀节目根植于个人独立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沃土, 而这种意识又得益于美国比较自由宽松的教育理念。当下正在热播的美国舞蹈选秀节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舞林争霸》) 第五季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Jonathan是第五季决赛20强中的一名选手, 擅长恰恰和莎莎舞的他居然是看到《舞林争霸》第一季才开始学习舞蹈的, 也就是说他只有四年的舞龄。我们与其惊异他的舞蹈天赋到不如进一步思考一下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当代的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以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的教育思想作为基础, 而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 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并成为合格的公民为目的, 教育不过是由此为出发点而不是到达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杜威还提出当代教育哲学的核心是怎样可以使贵族阶级的教育变成平民教育, 所以音乐舞蹈等上层阶级的艺术爱好也进一步走入了大众的生活。杜威的教育理念还指出, 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发现学生的爱好和潜质所在, 然后加以引导, 助其成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舞林争霸》的评委们往往会以选手的“潜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例如, 在最新一期《舞林争霸》节目中, 很多有潜质的选手在比赛遭遇失误后经常会得到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

美国的人才选拔机制与其教育体制也是一脉相承的。由于个人意志能够更多地得到尊重, 所以在对未来的选择上, 美国人不会受到过多的来自于外界的干预, 能否成功取决于太多的因素, 但选择权则仅仅在于个人的志趣和意志。

三、平民选秀节目的基本特色

1. 将“个人英雄主义”极大扩张。

美国有关《超人》和《蜘蛛侠》的书籍、漫画、电影比比皆是,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么做?答案是美国人具有极强的个人主义意识。不论是《超人》还是《蜘蛛侠》,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职员, 甚至还是一些生活失意的小人物, 然而他们在主题节目中却是个个身怀绝技的超级大英雄。平民选秀节目《美国达人》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超级才艺选秀节目, 选秀才艺包括了喜剧、歌唱、舞蹈、杂技、魔术等各种类型, 英文名为《America's Got Talent》, 直译就是美国有天才, 节目一推出立即在全美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选秀风潮, 原因很简单——每个平凡的人都想成为大明星。

2. 把“主动权”交给观众。

平民选秀节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观众互动。例如《美国偶像》第六季选手Sanjaya Malakar在进入12强后引发了全美争议。争议的焦点是《美国偶像》究竟是在选最好的歌手还是最差的歌手?于是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Howard Stern在网上号召美国人投票选出最差美国偶像, 而Sanjaya就这样被一期又一期地留在了《美国偶像》的舞台上。在今年最新一季的《美国偶像》选秀中, 最终的冠军被没有什么特色的23岁大学生Kris Allen爆冷夺走, 而获得亚军的Adam Lambert却被许多专业人士盛赞为《美国偶像》历史上实力最强的一位。《美国偶像》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节目第七季的宣传点子是造星运动, 即明星梦可以很快实现。而第八季则更为贴近大众, 表示每个人都可能获胜。所以平民选秀最让人激动的地方就在于结果无法预知。

3. 宣扬“平民主义”精神。

《美国达人》的英国版《英国达人》中有一个叫Andrew的小男孩, 他父母离异, 性格内向, 从小被欺辱, 而评委对全世界观众说, 你被欺辱是因为你的天籁之音是别人从来向往却得不到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几乎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就是能够唤起人们的同情心, 正义感能够得到伸张。其实, 每个凡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意, Andrew正是凡人的缩影。然而, 试问人群中又有多少真正的天才呢?如果大家都是天才, 谁还去看平民选秀呢?

4. 设置“幽默”反派气氛。

美国莎拉劳伦斯学院教授Nicolaus Mills曾提出的一个观点叫“将‘羞辱’进行到底”。他认为关注真人秀的观众并不是在关注谁是赢家而是在等待参赛者出丑, 从而观众可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超越感。其中也不无道理。美国平民选秀节目就往往在海选结束的唯一通道上安置一台摄像机, 用来抓拍选手比赛完的真实表情, 而播出的大多镜头却是参赛者的痛苦表情或是辱骂评委的内容, 造成观众乐此不疲的效果。《美国达人》和《美国偶像》中的“毒舌”评委Simon Cowell (西蒙·考威尔) 极具杀伤力的评议风格, 不失幽默的讽刺技艺, 也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他曾对一位歌唱选手评论说:“请你闭嘴吧, 我很高兴我们要为今晚的比赛付费, 因为我们的观众正在要求赔偿。”《美国达人》和《美国偶像》是美国FOX电视台收视最高的金牌歌唱真人秀节目, 最新一季《美国偶像》的收视率达到了2880万。

四、平民选秀节目的制作策略

1. 运用影像剪切、表情夸张、舞台渲染等综合艺术表现手段。

美国的平民选秀节目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又一场奢华至极的媒体造星运动, 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艺术制作手法, 最近在《美国达人》中一炮走红的歌手Emily David就很能够说明这一问题。Emily是一个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单身黑人母亲, 节目在制作时, 首先说明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美国达人》塑造对象, 接着剪接出一段感人至深的独白, 而后表现评委们夸张的表情和观众忘乎所以的喝彩, 当摄像机将Emily所在的小舞台无限放大, 舞台、灯光、音响完美配合时, 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Emily的歌唱天赋和魅力, 但是将她演唱的那首《Chain of Fools》下载下来听, 根本无法找回当初那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还有《英国偶像》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一举捧红了Susan大妈, 而Susan自己似乎也没能接受迅速窜红的事实, 还为此一度精神紧张甚至打算退赛。

2. 打造主持人、评委、嘉宾全明星表演阵容。

美国的平民选秀节目单靠一些有潜质的选手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吸引观众的遥控器, 各大电视台不得不苦下一番功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节目都是送上一道从主持人、评委到嘉宾星光熠熠的选秀盛宴。《美国达人》已经确定乐坛天后Mariah Carey (玛丽亚·凯莉) 的丈夫Nick Cannon (尼克·卡农) 成为该节目的新主持人, 明星评委仍然是主演过热门电视剧《霹雳游侠》和《海滩护卫队》的男主角David Hasselhoff (大卫·哈塞霍夫) , 及来自英国娱乐界的资深媒体人Piers Morgan (皮尔斯·摩根) 和音乐界传奇女明星 (Sharon Osbourne) 。《美国偶像》的主持人则是第78届和7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毯采访人、2007年的艾美奖主持人Ryan Seacrest (瑞安·西克莱斯特) , 表演嘉宾则有流行歌曲界天王天后坎耶-维斯特、凯丽-克拉克森等。《舞林争霸》则由英国知名的电视人物—“Jay Leno访谈录”、“早安美国”记者Cat Deeley主持。

3. 塑造民众、社会、媒体互动公共关系。

《美国偶像》基本上每年都要举办《Idol Gives Back》 (《美国偶像回馈》) 慈善活动。慈善活动举办的一直比较成功, 已经为美国和非洲的慈善组织、贫困儿童筹集了上亿美元的善款。今年的《美国偶像》是全美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每期节目都能收到超过3000万的观众选票, 所以又做了两期特别节目, 号召全美的观众投票。如果总投票超过5000万, 新闻集团就会捐款500万。同时耳熟能详的美剧明星和电影明星还一起号召各大公司和观众募捐, 曾经一度拉动选票飙升至7000万。像这样既能增加收视率, 又能塑造媒体、资助社会的全民互动活动, 让许多美国民众为之慷慨解囊。

4. 为成功者带来丰厚的物质与精神享受。

《美国达人》第三季的冠军——32岁的保险推销员出身的歌剧歌手Neal E.Boyd (尼尔·博德) , 不仅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奖金, 还收到了节目特别献给他的一个祝贺视频。尼尔·博德的祝贺人来自当今世界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多明戈说:“是你通过《美国达人》让歌剧进入了美国大众的耳朵, 你该为此而感到自豪, 我相信, 从今天起你将有一个卓越的歌唱生涯。”而《美国偶像》则会为竞选冠军带来一份唱片合约, 根据尼尔森调查显示, 在唱片发行前, 最新一季的冠军Kris Allen仅是单曲就卖了498, 000张, 亚军Adam Lambert则卖了393, 000张。Adam在2005年落魄时曾录制过的一张专辑《On With the Show》, 如今则为他直接打开了美国流行音乐市场的大门。

五、展望美国电视平民选秀

综上所述, 美国的平民选秀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 把握科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应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电视媒介在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 只要通过把握受众心理, 运用各种节目制作手段, 就能够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而与此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表面上电视媒介似乎拥有对电视观众强大的且有效的控制模式, 但从失控的现象中可以看到受众也在一步步扩大自己的主动权。所以, 如何把握大众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将是媒介产品尤其是大众参与度较高的平民选秀节目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杜威.教育哲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9年

上一篇:老年护理及发展趋势下一篇:高职思政课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