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2024-05-18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精选十篇)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6例患儿, 均为我科2011年1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患儿, 男285人, 女211人, 年龄1~14岁, 入院后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

1.2 方法

均采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是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留置套管针, 型号为BD-24G。穿刺时要摆好体位, 防止患儿乱动, 选择好血管, 局部皮肤消毒, 左手绷紧穿刺点周围皮肤, 右手持针, 选择角度进针见回血后按常规留置套针操作。穿刺成功后, 贴上无菌透明敷料固定。

2结果

496例中, 一次穿刺成功446例, 成功率为89%, 496例中留置时间最短的为1 d, 最长7 d, 平均为4 d, 全部病例中, 没有一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

3讨论

3.1 穿刺留置针的临床效果

提高穿刺成功率, 正规熟练的操作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静脉留置针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对于传统的头皮针容易滑出血管外, 引起局部肿胀、疼痛还得重新穿刺, 这不仅增加患儿痛苦, 也增加护理工作量, 而应用了套管针后容易穿刺固定, 渗漏发生少, 留置时间长, 同时也排除了因患儿多动引起的静脉肿胀, 重新穿刺带来的恐惧紧张心理。

3.2 封管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 可延长留置时间, 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封管, 可使留置时间延长。

4护理体会

4.1 正规操作

穿刺前准备好患儿体位, 准确定位血管走行, 进针角度15°~30°。角度太小, 留置针体在皮下行走太长, 使外套管进入血管内有效长度缩短, 易导致液体外渗、脱管;而角度太大, 容易刺穿血管, 导致穿刺失败[1]。应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穿刺点皮肤和无菌敷料干燥。

4.2 合理固定

穿刺成功后合理固定体位, 必要时可用制动带或绷带固定。尽量减少患儿穿刺部位的摩擦、压迫, 以免静脉回流障碍, 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4.3 细心观察

应用留置套管针时应密切观察穿刺点皮肤感染及输液通畅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漏、堵管、脱管及静脉炎等情况。夏天患儿汗液较多时, 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无菌。

4.4 操作禁忌

应用留置套管针输液时, 若液体输入不畅, 切勿用力挤压输液管, 否则可将小凝血块强行挤入血循环中而发生栓塞[2]。静脉推注时避免用力过猛, 使血管内局部压力骤增, 管壁通透性增加, 液体外渗。

4.5 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尚无统一规定, 有人建议为了防止药液长期刺激血管造成静脉炎和小的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的栓塞, 留置天数最好不超过7 d[3]。也有资料显示, 留置时间视治疗需要和局部情况而定, 定期更换导管无助于降低感染率[4]。

总之,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普遍应用是较为理想的静脉输液手段,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艳平, 扬佳涛, 常雁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讨论.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7) :409-410.

[2]曹亿妹, 陈妙娟, 王九花, 等.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讨论.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2) :714-715.

[3]张晓静.国内静脉穿刺留针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3) :219-221.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告知书 篇2

科室:

姓名:

床号: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诊断:

您好,首先感谢您及家人对我们的信任,入住我科,为了保护您的静脉,建立并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便于持续或间断按时给药,利于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抢救,您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现将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为您进行讲解。

1.静脉留置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便于抢救,适用于输液、输血患者。

2.静脉留置针可保留3~5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

3.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

4.输液结束后,患者可适当自由活动,但置管肢体活动要轻柔,避免长时间下垂,卧床时尽量少取穿刺侧卧位,避免回血,堵塞留置针,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

5.请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保持导管固定良好,不要私自摘除贴膜等。

6.对于护士首次告知的家属离开时,请您对下一位陪护人员进行讲解,以利患者护理、康复。

7.留置针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1)首先留置针价格较普通头皮针高;(2)对燥动、反抗力强的患者容易脱出,留置时间短;(3)少数患者可能因药物刺激等原因出现静脉炎;(4)要求穿刺血管要粗,弹性好,个体差异或血管变异,可能出现置管失败需再穿刺。

以上内容护理人员已经向我详细告知并对我提出的问题作了明确解答,我已充分理解,签字后生效。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8-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已经广泛地用于临床,效果良好。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和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 应用护理体会总结

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 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正确的封管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的量及封管时间生理盐水5-10ml停止输液后每隔6-8h冲管1次。肝素钠溶液3-5ml,输完液后冲管,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应用。

2.2 封管液人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除导管,对局部进行处理。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认真钻研技术,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护理操作技术,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和护理,提高留置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2.3 封管的技术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3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3.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發症的发生。

3.2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3 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小纱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3.4 输液前后的护理 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病。

4 护理要点

4.1 预防感染 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一次,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

4.2 防止堵塞 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每毫升盐水含1000u肝素)1ml封管一次。

4.3 静脉炎的治疗 每日应仔细的观察穿刺点皮肤及血管走行皮肤的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如出现红、肿、热、痛,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色条索状,则可能提示发生静脉炎。要及时拔针处理,给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效果显著,也可以用静脉炎软膏局部涂擦。

4.4 药液外渗 如出现药液外渗,应及时拔针处理,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4.5 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天,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天,平均留置天数为8-9天。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因此5天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男孩360例, 女孩140例, 年龄最小为生后20d, 最大为12岁, 上消化道感染246例, 腹泻40例,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10例, 小儿肺炎48例, 其他疾病156例, 留置针时间最短为48 h, 最长为1周, 穿刺部位发红、疼痛1例。

2 操作方法

2.1穿刺部位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0-1岁患儿尽量选用头皮静脉, 可选择头部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1];1岁以上尽量选用上肢静脉, 便于固定, 便于下床活动, 不易脱落。

2.2消毒方法用酒精清洁皮肤, 再用碘伏消毒。

2.3留置针操作时必须注意的事项2岁以下或不合作的孩子需2人合作, 一人将患儿注射的手臂或头固定住, 手法轻柔且要保证操作者扎针时患儿不要乱动, 影响穿刺成功率。穿刺者技术应过硬, 扎针要快, 根据所选静脉, 在穿刺部位上方扎止血带,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后, 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沿血管正面或侧面刺入皮肤并缓慢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再沿血管前行1~2 mm, 此时针芯停止向前移动, 以免穿透血管。松开止血带, 一手固定针芯手柄, 另一手拇、食指捏住针翼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缓慢向前推进至距根部0.5 cm处, 送管时固定针芯的右手将针尾稍抬起, 左手拇指与食指持外套管柄的上方左右两侧沿针芯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此方法送管减少了左手持外套管一侧贴皮肤送管时的阻力。拔出针芯。固定针翼于皮肤上, 针眼处以无菌纱布覆盖。用敷料固定。弹力自粘绷带外固定牢固, 避免患儿自行撕拽留置针.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 避免接口压迫血管阻碍血液回流。选择针的型号:目前我国大多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留置针, 儿童输液24 G, 输血22G[2]。

2.4封管液的种类和用量静脉留置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封管方面的种种原因, 经常发生再通失败, 需要重新更换留置针再行穿刺, 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封管是该项技术的重要环节, 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 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反之则诱发浅表静脉炎, 破坏局部血管。目前用多少剂量的冲洗液和什么样的液体效果最佳国内外报道不一。目前已有较多报道[3,4]应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封管, 但对其维持时间以及是否会导致血栓形成尚未见深入研究[5]。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小儿浅静脉留置针采用肝素盐水封管液在保留时间上优于生理盐水, 肝素对血液病病情及治疗无影响, 建议根据病种选用。推荐小儿肝素封管剂量为2ml。张家荣等[6]通过分组观察认为, 新生儿头皮静脉采用3m l肝素溶液封管留置的天数明显多于2m l肝素溶液封管组。原因是由于2ml肝素溶液含肝素量相对较少, 因此, 易发生堵管和导致留置时间缩短。戚虹[7]对670例小于3岁的患儿采用封闭式留置针行头皮静脉输液, 经过观察和实验, 认为用5ml稀释肝素液 (25u/ml) 封管优于2ml稀释肝素液。此本组病人全部采用稀释的肝素液, 每毫升生理盐水中含肝素10~100单位。用2~5m l其抗凝作用达12h以上。

2.5严格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 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征象。软管可保留1周左右。穿刺日期、时间、部位、导管的型号, 操作者, 姓名、软管留置的静脉以及周围组织有无红肿, 疼痛, 软管有无漏液, 病人有无主诉, 每天都应有记录。

2.6 更换穿刺点, 应更换不同静脉, 最好选对侧肢体。

2.7防治静脉炎的措施 (1) 严格无菌操作。 (2) 皮肤清洁消毒。 (3) 静脉输液管每天及时更换。 (4) 注射静脉有红肿, 压痛等静脉炎表现的, 应拔除注射针头, 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患肢抬高并制动;超短波理疗;中药, 如意金黄散外敷。必要时应用抗菌素。

3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可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静脉损伤和降低血管感染率, 便于患儿的活动。同时减少穿刺次数, 节省时间, 减少护理工作量, 便于管理。护理同行们对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多方探索, 技术日臻完善, 了解并正确应用静脉留置针, 可以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 减少病儿痛苦及费用,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2) :78~88.

[2]王敬铭, 高秀珍, 赵玺段.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药, 2001, 23 (8) :638.

[3]张玉芬.对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封管药物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1992, 27 (3) :222.

[4]严德春, 严丽.患儿静脉留置管可用盐水冲管[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1995, 11 (2) :128.

[5]饶庆华, 元凤, 李宝丽, 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 (5) :329~331.

[6]张家荣, 李翠芳, 吕义荣, 等.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7) :438~439.

化疗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好处 篇5

.1血管选择穿刺时应选择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及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2操作方法采用威海洁瑞公司生产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化疗病人血管情况选择留置针。穿刺前先将输液管空气排至过滤器,检查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再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再次排尽空气(这样可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按常规选择血管及消毒注射部位后,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操作者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见回血后退针芯1~2 mm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放开调节器,液体输入通畅后,拔出针蕊,贴好敷贴,固定静脉置留针,并在敷贴上标明穿刺日期[2]。

封管

一般用0.9% NS 100 ml+1支肝素钠(12 500 U)配制而成,配制好后可放入冰箱于当天使用,每次封管时常规消毒配制液瓶口,抽取3~5 ml配制液封管,应注意凝血功能差者,使用剂量宜偏小。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后,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从肝素帽内注入3~5 ml肝素钠配制液,边推边退出,然后夹好留置针管上的小调节夹,用无菌敷料将肝素帽包好,用胶布固定好下次备用。

留置时间

留置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建议,尽量不超过1周。

护理要点包括:①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化疗药液外渗的危害,静脉留置针的优点,置管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从而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②在留置针使用期间,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或液体渗漏等。③操作技术要熟练,穿刺前检查好套管针,正确选择血管,输液器每日更换1次。每次注药、输液应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每次输液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形成静脉血栓。④在应用留置针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全身情况,询问患者自觉症状,从导管内输入大量液体及药物后是否漏液,皮肤颜色有无苍白、发红、肿胀以及血管有无痉挛或条索状改变,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 篇6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封管技术;护理

1 留置静脉套管针要科学

1.1 在进行留置静脉套管时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具体的操作事项和具体的配合方法也要提前和患者沟通好,并且确保患者的心理和神智是清醒的,在进行套管针时要注意和患者的交流,及时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情绪;如果患者是不清醒的也要耐心的向患者的其他陪同人员解释清楚。

1.2 在进行针刺时要注意不要选择患者的手背静脉,因为要考虑到患者日后的生活及日常的活动。此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健康的一侧进行针刺。除了对患者的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血管的选择时要选择充盈、长度适宜和粗直的进行穿刺,如果遇到患有皮肤病的患者要慎重的对待。

1.3 医护人员要认真选择留置针的质量,选择与患者病情想匹配的留置针,并且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认真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应该是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对皮肤进行消毒,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針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医护人员在进行针刺时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刺入血管时,此时可以将针芯拔出少部分,并且松开止血带,让少量的液体进入;如果静脉滴注入通畅无阻,并且局部没有肿胀隆起,此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平行的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封管要正确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2.2 有些患者不适合用肝素钠所以针对此类患者在两次输液的中间阶段要选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进行封管时不需要进行配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作量,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对管子的污染。

2.3 医护人员在进行封管时要缓慢的推注封管液,此时要注意力道,因为用力过猛的话,会直接导致外渗和肿胀,此时管内的压力增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在封管时在管内的液体直留下0.5ml时,拔出时要留出针尖,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得留置针充满封管液,为了避免堵塞管,不导致血管内部血液流至套管针内。为了防止输液过程中的顺畅要注意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到3ml连接输液,医护人员不能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这样就可以防止发生栓塞。

3 置管的后期护理

3.1 要取得患者的合作,这是很必要的,在进行针刺时要向家属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告诉患者保护好留置针,以免保证穿刺部位的干燥与清洁,并且要防止脱出和液体的渗漏。

3.2 医护人员除了操作技术的过关,还要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的挑选血管,每天都对输液的器具进行更换,并且要坚持无菌操作,并且要及时的封管,当液体没有后,要用小夹子将输液管夹紧,坚持1人1具,要坚持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

3.3 医护患者要对患者进行巡视,在每次输液前后定时的检查穿刺部位,在输液中仔细的观察患者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如果出现红肿或者青紫的状况要及时的拔出,并且要用棉签按压三到五分钟,直到患者不出血后才能离开。

3.4 封管后如果出现回血过多的患者要注入生理盐水10ml,然后再用肝素钠稀释液进行封管一面避免管腔的阻塞。

3.5 为了防止液体长期刺激血管对患者不利,所以留置针放置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个小时,在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的情况,要马上拔出留置针。

3.6 输液完毕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

参考文献

[1] 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

[2] 饶庆华,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篇7

1 方法

1.1

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 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 消除患者顾虑及紧张、恐惧感, 使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神志不清醒的患者, 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穿刺静脉的选择

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情况选择穿刺静脉, 尽量避免关节活动处、要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无静脉窦的血管穿刺。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如:上肢的肘部, 腕部和下肢的大隐静脉穿刺。休克晚期患者, 由于其微循环严重障碍, 血管塌陷, 肘部血管也无法穿刺, 应直接穿刺颈部静脉或股静脉, 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1.3 留置针的选择

根据患者自身血管情况选择留置针的型号, 创伤大、出血多则选择粗的留置针, 反之则选择小型号的留置针。因为留置针的直径与血管的直径的比例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有关。所以在不影响抢救和治疗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最小型号的留置针, 以减少留置针对血管壁的刺激, 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

选择好血管, 常规消毒皮肤, 严格无菌操作, 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 2%碘伏消毒2次, 待干, 留置针外套管放松, 针尖斜面向上, 以15~30°进针, 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 cm, 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 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 松止血带, 让液体滴入少量, 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 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 使其松紧适宜, 牢固美观, 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 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2.1 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 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 以便积极配合, 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预防感染

每日此处更换无菌贴膜一次, 并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防止堵塞。

2.3

每日治疗结束后用0.9%生理盐水5ml冲管, 将剩余药液全部冲入血管内, 也可每日治疗结束后用肝素盐水 (每毫升盐水含1 000 u肝素) 1 ml封管一次。

2.4 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 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 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 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应立即拔管, 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以促进血液循环, 恢复血管弹性, 减轻患者的痛苦。

2.5 药液外渗

如出现药液外渗, 应及时拔针处理, 特别是药物刺激性强的, 以免给患者造成痛苦, 及时给予硫酸镁局部封闭或者硫酸镁纱布湿敷。

2.6 留置时间

套管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 但有临床报道, 留置时间最长为27 d, 平均留置天数为8~9 d。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 d, 而5 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 因此5 d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3 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 避免了患者住院输液反复的静脉穿刺,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的心理压力, 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浅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易行, 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但是, 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熟练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技术, 实施正确的穿刺方法, 封管技术,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才能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摘要:目的 增加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留置针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2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出现20例不良反应, 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留置针留置期间, 较易出现穿刺失败、留置针脱出、药液外渗, 留置针堵塞情况, 无1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及时更换无菌敷料, 可防止穿刺部位感染;及时给予药物湿敷, 可防止穿刺部位皮肤组织坏死[2];做好健康宣教, 采取正确的封管方法, 可防止导管堵塞及脱出。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杨红荣,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护理研究, 2005, 19 (7C) :1319-1320.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使用心得 篇8

1 留置针的穿刺技术

1.1 选择合适的血管

一般选择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背和肘窝的静脉, 不用末梢循环差的血管, 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压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多选用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如特殊情况或患者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 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 加快血液回流, 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滞留时间, 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

1.2 正确的穿刺方法

穿刺点上方8 cm~10 cm处扎止血带, 2%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8 cm~10 cm 2次, 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 左手绷紧皮肤, 固定静脉, 右手持留置针针翼, 针尖斜面向上, 在血管正上方使针尖与皮肤呈20°进针, 见回血后, 调整穿刺角度为10°, 左手持针翼推进外套管, 右手后退针芯, 边进外套管, 边退针芯, 以确保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内, 左手固定针翼, 右手拔出针芯, 松开止血带固定。

2 固定方法

先用输液贴固定留置针针翼, 再用透明敷贴向两侧牵拉绷紧固定, 这样留置针套管不易脱出或扭曲。并注明留置日期、时间。

3 封管要点

3.1 肝素钠盐水封管法

用生理盐水100 m L加肝素钠12 500 U配成1∶125的肝素液 (置冰箱保存24 h) 。输液完毕, 用注射器抽取封管液3~5 m L, 连接头皮针, 缓慢推注封管, 边推封管液边退头皮针, 快推注完后再拔头皮针。确保正压封管, 以解决套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塞现象。

3.2 生理盐水封管法

用量5~8 m L, 间断4 h~6 h封管1次, 适用于出血趋向、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全等不宜用肝素的患者。同时也要正压封管, 防止回血现象。

4 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4.1 静脉炎静脉炎的症状包括滴注部位出现痛、肿, 组织周围发热或可扪及静脉条索。

其防治包括:每日仔细观察穿刺点皮肤情况, 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均应立即拔除留置针。用25%硫酸镁沿静脉走行方向行湿敷, 每2 h~4 h更换1次, 2 d~3 d即可缓解。

4.2 堵塞

其表现为液体不滴或滴速过慢。处理包括:拔除留置针, 选择其他部位穿刺。若静脉痉挛, 可热敷局部或观察几分钟不处理, 若还不流畅, 拔管重新穿刺。输液完毕, 确保正压封管。

4.3 感染

其原因包括进行静脉穿刺时, 操作技术不熟练, 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留置时间过长, 患者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另外, 在保留留置针时洗澡或平时活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也可导致感染发生。可在穿刺部位每1 d~2 d更换敷贴及输液贴, 并以碘伏消毒穿刺点2次, 妥善固定,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4.4 液体渗漏

套管针刺入血管后, 机械损伤或化学刺激, 导致血管内膜损伤, 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同时组织胺释放又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可选择较粗的血管进行穿刺, 动作轻柔, 避免针管在血管内反复移动, 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妥善固定导管, 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勿过紧, 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轻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一旦发生上述情况, 立即拔管, 局部行25%硫酸镁湿敷2 d~3 d (每4 h更换1次) 即可痊愈。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 篇9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 对血管的刺激性小, 可随血管形状弯曲, 不易脱出血管,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大手术、抢救危重患者时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极大地方便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 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同时也能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穿刺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 操作方法

1.1 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1.1.1 血管的选择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宜选用凸起于皮肤表面, 能触摸到的、富有弹性的、少静脉瓣的血管, 尤其是肘部静脉, 包括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颈外静脉, 避免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瘢痕、受伤感染的静脉。患儿可选择用大隐静脉、手背静脉、头皮正中静脉、冠状缝、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1]。休克、大失血的抢救, 宜选用颈外静脉[2]。

1.1.2 留置针的选择

一般成人选用20号、22号, 小儿选用24号针头, 大量失血或需要快速补液时常常选用16号针头。一般不要求输液速度的情况下, 应用细、短留置针, 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性小, 可以保护静脉, 延长留置时间[3]。其次, 在使用留置针前首先要对留置针进行检查, 查看针头是否有倒钩, 针管边缘是否有分叉, 如有问题不予使用。

1.2 穿刺方法

四肢浅静脉穿刺法:选择粗直、弹性好且方便活动的血管, 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 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10 cm×10 cm的范围,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取出静脉留置针, 去除留置针护针套, 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握起蝶翼部分, 使针尖斜面向上。嘱患者握拳, 护士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 进针不宜过快,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再进针少许。然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外套管, 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针柄, 退出针芯, 左手再将外套管继续进入血管1 mm, 松开调节器。将3M透明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 以进针点为中心且覆盖针翼, 延长管U形固定, 直管与血管平行, Y形管在血管的外侧, 调节输液速度。将留置时间贴于固定处。

头皮静脉穿刺法:小儿静脉分布与走向与成人不同, 尤其是对那些静脉未暴露而很胖的患儿进行静脉穿刺, 通常约有5%的人穿刺不成功。故为患儿穿刺时, 应选择5°~10°的进针角度, 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不能过猛, 当针头刺入静脉时, 感到阻力减少并有落空感, 此时见有回血, 再将针头推进少许, 以便固定。

穿刺成功后, 固定不当可引起针头转动、滑脱, 套管针刺失败, 故通常用30 mm×30 mm系列透明胶纸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 既固定针体, 又固定针眼。在选择头部穿刺时, 固定针头后, 最好将输液管在小儿一侧耳廓上用胶布固定1条, 这样小儿转动头时, 不容易挣脱针头。合理有效的固定方法也是保护穿刺静脉的关键。

2 封管技术

2.1

通常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其可以将套管内残留药液冲洗干净, 避免局部刺激。封管后于近心端1/3处夹闭留置针[4]。

2.2 封管液的选择

2.2.1 肝素溶液封管

肝素封管液的浓度是10~100 U/mL, 通常将0.9%的生理盐水250 m L加6 250 U的肝素稀释即可。肝素封管液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以上, 即每隔12 h重复封管1次。

2.2.2 生理盐水封管

生理盐水替代肝素盐水封管, 维持时间可达6 h~8 h, 即每隔6 h~8 h重复封管1次。生理盐水封管, 增加了封管次数。

3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为3 d~7 d, 如果护理好可维持7 d以上, 为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7 d后无论液体是否外渗均应拔管, 更换留置部位。

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4.1 静脉炎的预防

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刺激和机械损伤。临床观察发现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均输注高渗糖如甘露醇, 含钾液体及补液量大于2 000 m L/d, 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引起血管的痉挛和收缩;大量快速补液时, 增加血管壁侧压, 造成机械性损伤, 静脉炎发生的概率增加。故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血管有无发红、疼痛、条索状等静脉炎的症状, 如有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 并给予50%硫酸镁、土豆外敷。同时应选择富有弹性的粗直血管, 坚持从远端到近端的原则, 尽量避免在套管针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留置前要告知患者肢体避免下垂和用力, 输液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输液毕用毛巾热敷输液部位血管。

4.2 防止套管堵塞

通常与封管操作不当或留置针侧肢体受压致血流受阻有关。故应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并且避免在留置针侧肢体测血压。

5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5.1 老年人皮肤松弛, 静脉脆弱, 全身状况差, 可增加外渗的发生率。应重视宣教, 告知患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及保护方法, 嘱患者留置针侧肢体尽量避免下垂和用力, 不合作者可适当约束, 加强巡视。

5.2 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如有破损、过期禁用。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输液贴最好3 d更换1次, 输液器每日更换。同时以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 直径大于10 cm, 输液前后严格消毒肝素帽, 输液毕肝素帽用无菌纱布覆盖。

5.3 放置留置针的患者应及时巡视, 巡视时发现液体外渗及时更换注射部位, 选用50%硫酸镁、土豆外敷, 年龄大及糖尿病患者因痛觉不敏感, 慎用热敷, 以免烫伤。

综上所述, 在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 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血管, 一般来说, 能用上肢不用下肢, 因为下肢静脉瓣多, 远端血液回流缓慢, 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5], 并认真封管。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延长保留时间。

参考文献

[1]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2) :78-79.

[2]周宗芳, 刘玉华.深静脉留置管在抢救重病人中的应用[J].山西护理杂志, 1997, 13 (12) :640.

[3]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10) :617.

[4]路必琼, 刘慧凤.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2) :91.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体会 篇10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普及以来, 临床应用广泛。其不但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保护血管, 减少护士工作量, 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在临床上深受护士和患者的青睐。但是, 静脉留置针的价格较高, 对于一般患者而言, 若留置时间过短, 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反而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效果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对300例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 通过观察发现影响留置针留置的因素与穿刺部位、输入药物的性质、操作因素、护理因素、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液工具有关,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静脉留置针患者300例, 男148例, 女152例, 年龄5岁~82岁, 平均年龄55岁。其中踝部大隐静脉留置10例, 手背静脉留置70例, 贵要静脉留置90例, 肘正中静脉留置130例。留置时间1 d~7 d, 平均5 d;发生静脉炎12例, 经过及时更换及处理, 均未发生不良后果。

2 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静脉炎, 而静脉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我们在应用中要提高防范意识。

2.1 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有关身体远端血管血液回流缓慢, 血液在血管内停留时间长, 易发生静脉炎。

穿刺时一般选择较为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无静脉瓣、易于固定, 血管长度与留置针长度相适应的血管进行穿刺, 通常成人选择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患儿可选择头部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 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1]。

2.2 静脉炎的发生与输入药物的性质有关高浓度、高刺激性、抗肿瘤药物的化学作用也可引起静脉炎。

临床应用静脉营养液、甘露醇、含钾药物、升压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因其进入血管后刺激血管壁, 可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导致血管收缩、变硬, 出现静脉炎。输入此类药物时, 一般选择较为粗大的血管, 并减慢输液速度, 输液时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先输入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 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 输血时应重新选择静脉通道, 不能与其他药液同时输入, 防止发生凝固。同一血管避免反复穿刺而引起静脉炎。

2.3 操作因素

2.3.1 实施穿刺。

输液技术不熟练, 针头在血管中反复穿刺, 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损伤, 可引发静脉炎。输液前先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 左手拇指与食指夹住两翼, 再次排气于弯盘中, 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进行穿刺。回血后压低角度, 顺着静脉走行将留置针推进0.5 cm~1 cm, 然后左手固定两翼, 右手迅速抽出针芯, 当无法确定针尖是否进入血管时, 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 松开止血带, 滴入少量液体, 如液体滴入通畅, 局部无肿胀, 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2.3.2 固定技巧。

选择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 留置针固定牢固, 可延长使用时间。穿刺成功后,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将穿刺背侧松弛的皮肤组织适宜对捏于掌心处, 以穿刺部位为中心, 平整粘贴, 不可留有气泡。这样静脉留置针皮肤部位就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平台, 保证了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皮肤的相对稳定性。

2.3.3 活塞夹闭位置。

使用留置针活塞夹闭时, 位置要选择恰当, 一般选择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部, 防止血液倒流, 发生凝血堵塞。

2.3.4 封管。

(1) 封管液的选择:常规封管液为生理盐水、肝素盐水溶液 (10~100 U/mL) , 盐水用量5~10 m L, 肝素盐水用量:小儿0.5~1 m L, 成人1~2 m L.每6 h~8 h重复封管1次, 如使用可来福接头管替代肝素帽, 可不用封管。 (2) 封管的方法: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法, 边缓慢推注封管液, 边退出针头, 如果推注速度过快, 封管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加大, 容易引起外渗肿胀。当封管液剩0.5 m L时, 边推注边关闭小开关, 再拔除针头, 避免血液倒流入针头内, 发生凝结阻塞。

2.4 护理因素留置针留置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同样关

键, 穿刺时消毒面积直径约10 cm, 消毒2次待干, 保护膜松开时, 应及时消毒穿刺点及更换敷贴, 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潮湿污染可以导致细菌性静脉炎。套管脱出部分勿重新送入。

2.5 患者的合作程度患者及家属对留置针的了解程度, 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均与留置时间有关。

留置前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针的应用意义、留置时间与穿刺技术、药物性质、封管方法、患者病情、年龄等有关。留置期间避免用手按压或碰撞留置部位,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 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防止感染。同时要取得家属或看护人的合作, 避免患者自行拨管。

我们体会, 静脉留置针作为目前临床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道, 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血流量恒定充分、不易受体位影响、可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 预防及处理静脉炎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 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及其他问题, 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导致的, 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意识, 降低影响因素, 最大程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DSG变速器下一篇:学生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