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标枪

2024-05-15

投掷标枪(精选九篇)

投掷标枪 篇1

所谓的动作速度, 和力量、协调、耐力、技术等因素有关。他除了和信息在反射弧个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有关外, 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其指挥能力越强, 引起肌肉收缩完成的动作速度就越快。

一、标枪投掷的最后用力的动作速度的影响因素

标枪投掷的动作速度有助跑速度和最后用力速度两部分, 其中最后用力速度是基础, 此速度的大小有以下影响因素:助跑获得的动能、右腿的迅速蹬伸、最后用力时左腿的制动和支撑用力、最后用力的发力顺序。

交叉步结束, 右脚着地后, 身体依靠惯性前移, 当右髋移过支撑点后, 标枪的最后用力开始。右脚的落地方向与投掷方向偏右成45°角, 右脚落地后无任何扭转动作, 直接进入蹬伸状态。右腿积极蹬伸, 送髋前移, 上体右移尽量后留不要过早前移, 左肩内扣, 限制肩轴过早转动。

随着右腿继续蹬伸, 髋轴向投掷方向转动, 与肩轴形成交叉, 使整个身体处于扭转状态, 最大限度地拉长躯干肌群。左腿的动作是积极迅速的前摆, 在最短的时间内着地, 落地时脚内扣, 形成刚性支撑, 为髋和躯干肌肉收缩提供稳固的支点。左腿在整个最后用力过程中, 提供用力的支撑点, 不参与蹬伸动作, 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最后用力的效果, 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 提高器械的提高器械的出手速度。

当左脚落地与右脚形成有利的双支撑之后, 右髋急剧向投掷方向转动, 骨盆前倾, 使腹前肌群和体侧肌群充分拉长, 右肩、右肘旋外, 肘部上翻, 右前臂靠近标枪, 腰胸前挺, 形成满弓后, 右胸继续前移, 带动投掷臂向前, 并迅速完成伸肘、挥前臂和甩腕的掷枪动作。

二、标枪投掷的最后用力的动作速度的训练

在标枪项目中, 力量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它既是速度、弹跳、灵敏、柔韧的基础, 也是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对于技术掌握较好的运动员, 发展力量又是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的手段。在掌握专项技术的前提下, 力量、速度与专项成绩是成正比的, 是同步提高的。

在制定计划时, 教练员应考虑到多样性的特点, 不但使他 (她) 们对力量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且也可使其得到训练的持久性和肌肉全面协调的发展。采用方法如下:

专项力量练习法

指在比赛中承受主要负荷量的肌肉群练习法。该方法在动作结构、动作形式和用力特点上与专项动作主要部分接近, 它包括三部分训练手段:

首先, 所谓速度力量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发挥力量的能力, 速度力量取决于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值。它被认为是标枪项目执行功能所必备的能力。标枪项目肌肉用力顺序是爆发式用力, 是必须提高的。主要练习手段如下:

头后双臂屈伸:采用杠铃片, 要求放下屈臂, 上臂充分后屈。伸臂时, 上臂不要过分胶压, 以便伸臂时更接近与鞭打。单臂拉举:要求胸带大臂鞭打, 每次以最快速度完成。

第二, 运动员发展大力量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只注重大肌肉群, 使运动副力量发展失调出现伤病而影响训练, 也过早结束运动生涯。这是标枪运动员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采用循环训练法, 因为次法既安全又有效, 能提高兴趣, 可能均衡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 循环训练法主要有:直臂前后绕环, 负重转肩、哑铃颈后快弯举、负重满弓、引体向上等手段是增加肩关节的力量。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负重提踝、交叉跳、蛙跳等发展下肢力量。但在实际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而定可里自身体重也可负重的训练方法。负重体侧前屈, 在鞍马上做左右侧送片。

第三, 专门投掷的力量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 是我针对性的, 是掌握和改进运动技术, 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手头上投实心球:采用原地投和上步投, 要求与正面插枪技术相似, 手臂伸直, 以胸带臂掷出。带球对墙鞭打:要求以胸带臂快速鞭打能力及左腿快速蹬伸支撑能力。

这些方法均使肌肉用力动作传递效果更接近于标枪的投掷技术。但应指出的是, 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长, 器械的重量也就逐渐的增加, 要有足够间歇时间。总之, 只有正确的专门投掷练习才是保证所选择标枪技术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 一:专门投掷力量的训练应与技术紧密结合,

二:速度与力量衔接紧密, 追求两者最优化比例

三:标枪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发展快速力量 (即爆发力) 为主

四: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 选择正确的力量训练手段, 贯穿到整个训练计划中。

摘要:本文围绕最后用力阶段的投掷动作速度问题, 从决定动作速度的几个因素出发进行分析论证, 并提出对标枪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关键词:投掷标枪,动作速度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投掷标枪 篇2

当运动员在投掷标枪时,会有一定的动作姿势,交叉步的动作结束右脚着地然后屈膝缓冲,当整个身体的重心的垂直投影点刚好超过右脚的支撑点时,即开始了最后的快速用力,快速力量是以右腿开始蹬伸一直到标枪脱离手,我们将这段时间内产生的力量称为快速力量。影响标枪投掷中快速力量的因素

根据标枪的投掷原理可以看出,运动员想要取得好的成绩,需要在最后较长的投掷距离内,以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投掷角度以及方位,配合快速力量将标枪及时的投掷出去。在最后的投掷中,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并且还要将它们进行有效地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快速用力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加强对快速力量的训练有助于提高标枪的投掷水平。

快速力量要从最佳的姿势开始,最佳的姿势是屈膝缓冲过程中的运动员的身体的姿态,这种姿势的保持时间大概在 0.1 秒左右,这就要求运动员要充分的利用助跑的水平速度,身体的躯干保持合适的侧后倾角度,身体相关的肌肉群处于一种拉长且放松的状态,心理上还需要对最后的快速力量做好相应的准备。

快速力量的爆发还需要运动员主动、及时、快速地用力,需要有稳固的支撑点和相对合理的支撑面,充分发挥全身相关部位的力量,包括非投掷臂和运动员颈部的力量,有效地控制好标枪,这些都是快速力量的影响因素。标枪投掷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

力量对于运动员标枪的投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标枪的投掷中,力量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也是技术掌握的必要条件,对于技术和力量相结合的运动项目而言,在掌握好技术的同时,力量的训练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一种有效且快速的手段。那么就需要对相关的运动员进行力量的训练,以下几点是关于力量训练的基本的方法。

3.1 上肢力量训练方法

上肢的训练最简单的方法是击掌俯卧撑,运动员俯卧在地面上,两手两脚支撑在地面上,两只手的分开的距离要与自己的肩同宽,将两只脚并拢。开始做的时候,两只手要逐渐地与前臂的夹角呈 90°,然后迅速的撑起,两只手推离地面并且快速地击掌,然后依次循环进行。这需要运动员在快速击掌的同时身体保持一条直线的状态,两个脚尖需要始终接触地面。每次的练习次数和组数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状况而定,但是,需要运动员不断地提高组数和次数。与之相应的训练方法有:引体向上、立卧撑等。

3.2 躯干力量训练方法

以仰卧负重收腹的训练为例,运动员的身体横卧在海绵垫上,手中持有重物,或者腿部绑有胶带,使两条腿固定或者两只手固定,然后做收腹弯曲上身或者收腹举腿的动作,这套动作连续进行。这需要运动员在收腹或者弯曲上身时收腹的动作要快,快速收回时缓慢地放下,上身或者下身不能接触到海绵垫,这需要运动员的身体始终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持的重物要从轻到重,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开始时不宜拿过重的物体,避免造成肌肉拉伤。

3.3 下肢力量训练方法

下肢的训练可以进行深蹲训练,并排放置间隔距离相同、高度不同的跳箱,当运动员跳上第一个跳箱时,需要迅速地从跳箱上跳下再跳上下一个跳箱,循环地练习。

跳箱的个数和循环的组数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情况来设定,需要运动员充分的利用肌肉的离心收缩的原理,组间的间歇要充分。

3.4 全身力量训练方法

助跑投掷接力棒练习:与投掷标枪相似的助跑、接力棒、交叉步、最后快速力量的使用。这要求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要快,引接力棒要迅速。投掷的动作做完后要迅速地做好缓冲的准备,防止超越投掷弧度而出现犯规的情况;不同质量的标枪投掷练习:这种练习需要运动员有比较完整的练习动作,质量的选择根据自身的情况而设定;原地拉胶带练习:原地拉胶带需要运动员的身体的左侧面对用力的方向,需要投掷标枪的手臂持胶带的一端,胶带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开始时,身体的重心偏向于右腿上,右腿发力向内转,以此来带动整个身体的躯干和投掷标枪的手臂。这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翻肩和向左腿转移重心,沿一条直线对胶带进行拉伸。

标枪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的训练,它在要求运动员助跑的速度快和保持技术动作不变形的情况下,作用力的手臂要尽可能的加长。

3.5 快速力量训练方法

第一爆发力训练法。爆发力指的是运动员最后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力量,通过产生的强而有力的力量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小阻力。而爆发力的提高依附于最大力量,只有力量达到最大值,爆发力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第二超等长训练法。超等长训练法是指运动员处于引起一个超量或者一种离心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反复的练习的方法。例如,各种的跳跃的训练方式,不同高度或深度的跳深训练方法等等。

3.6 力量训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在投掷快速力量的训练中,运动员需要积极的发展主动肌的力量,但是也不能忽视对被动肌的训练,加强被动肌肉的力量对发展远动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应加强标枪的技术原理和动作结构的掌握和完善;(3)在快速力量的训练中要充分利用超等长练习方法,加强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

运动员通过长时间的快速力量的训练,在整个的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快速力量进行相关的训练,不但使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还可以使投掷水平得到提高。

4.1 能有效地提高手臂肌肉的收缩速度

运动员通过长时间的快速力量的训练,可以使手臂的神经和肌肉处于一种收缩快速的状态,并且还可以提高手臂肌肉在收缩方面的速度,对一些使用强度大的肌肉产生一定的负荷性的刺激,这样可以使运动员最后的爆发力得到相应提高。

4.2 保证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同时提高专项力量的训练效果

由于运动员通过快速的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投掷技术的同时,使运动员的局部负荷量加大,从而间接的造成运动员训练量的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技术训练的负荷也随之加大。如果在快速力量的训练中,运动员可以使专门的训练和专项的训练相结合的话,使得在充分使用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力量和技术的相互转化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可以使技术得到提高,快速力量也得到提升。

4.3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身体运动有效地结合力量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全身肌肉的力量,还可以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运动员长期的训练,使身体运动神经的中枢的兴奋性得到一定的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并且长时间的训练还可以使得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的收缩节奏在一定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提升。

4.4 快速力量对运动员的运动量有调节效果

当运动员进行快速力量的相关运动时,由于运动员训练的目标和方向不同,从而选择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的时间也不同,这样就可以完成不同的训练的组数和次数,使运动员可以参加不同赛制的比赛。

4.5 有利于运动员合理使用技术动作

在标枪的投掷时会有一定的身体姿势,在左侧的支撑中,左腿的支撑力量有利于髋部向左腿的移动,这样可以延伸投掷工作的距离。

当运动员在蹬伸并且弯曲左腿时,是有利于提高髋部的位置,这样的情况可以使腰和背部肌肉扭的更加紧,为下一个用力的环节储备更大的力量。并且,蹬伸而弯曲的左腿提高了标枪投掷的出手点,有利于标枪沿标枪纵轴用力。结 语

随着国际赛事的不断增多,对运动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运动员在投掷标枪时,不只是依靠技术,快速力量在整个投掷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快速力量在整个投掷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加强快速力量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得肌肉的力量得到提升,还可以使运动员的技术得到巩固,从而使力量与技术达到最佳结合,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标枪投掷水平。

参考文献:

[ 1 ] 吴云飞.浅谈标枪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 [ 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 2 ] 宋志强.浅谈标枪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 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3)。

[ 3 ] 张春梅.标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投掷标枪 篇3

【关键词】掷标枪 速度 出手速度 最后用力

1.掌握合理的助跑技术

理论研究和运动实践表明:助跑对掷标枪出手速度的贡献率为20%~30%,甚至更高。掷标枪运动员助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最后用力前的最大的运动惯性,而人和器械在这种最大的运动惯性的属性下,才会具备最大的惯性动量,根据运动力学可知,所谓动量即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在标枪助跑中,人和标枪的质量是恒定的,所以动量的大小主要由速度的大小决定。掷标枪技术中助跑的不仅能使投掷者和器械获得速度及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而且能使参加投掷动作的有关肌群得到充分拉长和扭紧的动力,还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快速有力的反应,使参加投掷动作的肌群更兴奋,从而提高出手速度。

1.1充分利用助跑速度

助跑速度的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应该选择适合个人技术能力的助跑速度,投掷标枪中的助跑速度是为了使器械在最后出手时获得更大的速度,要求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助跑速度,保证运动员由助跑速度不停顿地进行投掷动作,使器械具有更大的出手速度但助跑的速度必须适宜,过慢不能提高出手速度,过快则会破坏技术水平的发挥标枪的水平速度方向与出手时的水平方向越接近,速度的利用率就越高。

1.2掌握助跑的节奏

助跑节奏是运动员助跑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它包含着步长、步频、步时等指标。在训练中培养助跑和投掷步阶段良好的助跑节奏,对提高标枪的出手速度非常重要。助跑的节奏越好,助跑速度的稳定性越高,步点越准确,越能发挥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能更好使身体形成超越器械,给最后用力创造更好的姿势。预跑阶段和投掷步阶段要按一定步长、步频和一定的步时,动作节奏要合理、明显,这样才有利于最后用力,表现出高超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出手速度,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2.掌握合理的最后用力技术

据相关文献报道,优秀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过程中使标枪获得的速度约占出手速度的70%~80%。优秀运动员在最后用力之前,身体和标枪所获得的速度为7~8m/s。通过最后用力,身体的速度降为3m/s以下,而标枪却获得了高达每秒35m的速度。由此可见,通过最后用力,可将助跑速度转移到标枪上。提高标枪出手初速度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掌握合理的最后用力技术,根据公式V=F.L/T,标枪出手初速度是由标枪受力大小F力的作用距离L和作用时间T三因素共同决定的。

2.2加大标枪的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也称用力距离,是助跑结束时,从器械所处的位置到出手点之间,器械在人体作用下运行的距离,是衡量技术是否合理的指标。

加大工作距离,首先要增强“超越器械”的程度,控制好器械。在助跑的最后阶段,下肢要以更快的速度超越到器械之前,使身体形成右腿适当下蹬、倾斜,腰部更加扭紧,下肢在前身体在后的姿势。其次,要加大最后用力的幅度。动作幅度越大,动员的肌肉群越多,各肌肉群预先拉长得越充分,收缩产生总动力就越大,这样有利于投掷臂爆发式用力,有利于增加工作距离,提高出手初速度。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出手点,助跑的最后用力、出手以及器械轨迹要相互吻合,最后用力阶段标枪应控制在正确的空间位置,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将标枪向投掷方向和适宜角度(32°左右)投出去。

3.注意助跑与最后用力的紧密衔接

这是完整技术质量的标志之一,要求训练者有控制、均匀的加速助跑,助跑结束时制动腿(左腿)积极主动快落,右腿要不失时机的蹬转发力,同时要控制好标枪,保持上体的平稳和平衡。

结论:

1.要提高标枪的出手速度,必须从产生出手速度的原因着手,在充分发挥自己技術的基础上增大标枪的作用力,加长工作距离和缩短力的作用时间。

2.加强一般力量、绝对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提高下肢快速退让性工作能力,建立良好、稳固的左侧支撑,并获得较大的蹬地反作用力,加强技术训练的力度,提高全身快速、协调配合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标枪的出手初速度,从而有效提高运动成绩。

3.要获得标枪的最大出手速度,既要个别地分析它们,又要不遗余力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在共同方向上得到充分发挥。总之,要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关键是取决于力的作用时间和力的工作距离,掌握好这些方面,就能加大器械出手的速度,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

【参考文献】

[1]朱广超.译.速度在投掷标枪中的作用.田径科技信息

[2]邹继豪.标枪出手速度的分析.辽宁体育科技

[3]霍斯特.标枪的生物力学分析.田径指南

[4]王际燕.决定标枪出手速度的相关因素探析.竞技论坛

标枪投掷步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关键词:标枪投掷步,教学,问题

标枪是一项复杂的田径运动, 标枪运动的自身特点是环节多、动作复杂、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全面。标枪运动掌握困难, 涉及方面较广, 因此标枪教学工作对于标枪运动非常关键。而标枪投掷步教学在标枪教学工作中出于重要地位, 是标枪整体教学的重要一环, 良好的投掷步技术对于标枪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标枪投掷步教学中, 相关研究较少, 缺乏相关要求与规范, 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进行不理想。对标枪投掷步技术进行分析, 把握其中的教学难点, 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能跟好的认清问题和正确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对于标枪投掷步技术的分析

标枪投掷步技术具有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特点, 动作具有较大的变化性, 整体技术较为复杂。标枪投掷步的步数分为四步和六步, 以下以四步为例进行标枪投掷步的技术分析。提高整体标枪投掷步速度和节奏的控制, 是对于提高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目标。

1.1 标枪投掷步第一步

标枪投掷步中, 第一步为助跑, 运动员持枪开始水平运动。助跑步骤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水平速度, 增加前进动能, 为投掷做准备。助跑是周期性运动, 完成情况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程度有关。助跑进行时, 运动员和标枪同时增加水平运动速度, 控制好助跑速度和整体加速节奏, 是做好标枪投掷步第一步助跑的重要要求。

1.2 标枪投掷步第二步

第二步是引枪步骤, 这一个步骤是运动员在助跑结束的瞬间, 直到人体超越标枪之前。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与保持人体的水平速度, 依靠运动员双腿的蹬摆完成引枪。下体动作属于周期性循环动作, 上体是非周期性动作。在第二步的练习中, 要先做好上下身的分解动作, 进行完整的协调, 保持好上身自身和腿部落地姿势, 完成引枪动作。

1.3 标枪投掷步第三步

在标枪投掷步的第三步上, 人体超越标枪器械。在超越机械步时, 运动员要在可控的条件下达到最大速度, 提高标枪出手的基本动能。在前三步进行的过程中, 利用对节奏的控制, 使自身的速度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达到最大水平。第三步属于非周期性动作, 具有单一性和特殊性。在练习中要做好承前启后的练习, 这个环节要利用上一动作的动能对下一个动作提高速度。运动员要合理的利用发力方法, 将动能集中在标枪上, 为标枪获得最大出手速度作出准备。

1.4 标枪投掷步第四步

第四步是标枪投掷步最后一步, 是最后发力机械出手的步骤。最后出手步在第三步结束之后, 右腿屈膝缓冲, 身体向前, 右腿发力, 左腿支撑, 身体协调作出出手动作。在标枪投掷步教学中, 一般采用原地发力练习, 在熟练掌握后, 进行与第三步进行结合, 完成最后出手动作。

2 标枪投掷步教学存在的问题

标枪投掷步教学有很多教学难点, 从而造成了许多教学问题。在标枪投掷步的第一步中, 运动员在助跑时身体后倾过早, 损失了投掷步的助跑速度。不能为后面环节的速度要求提供保证, 身体保持垂直是第一步的教学难点, 也是第一步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标枪投掷步第二步中, 脚部落地位置不标准, 落地位置过近或过远, 导致身体动能不足, 难以控制枪的位置和自身速度。在标枪投掷步第三步动作上, 身体交叉步动作控制不准确, 腾空过高, 超越器械不规范, 导致第三步动作不合格。在第四步中, 右腿作出动作和左腿做出支撑动作不及时, 标枪受力不足。在对于标枪投掷步教学整体工作上看, 做好整体速度的控制, 在可控的条件下达到最快速度并形成最后发力阶段的姿势是整体目的。在第三步和第四步的衔接上, 做出完整标准动作对于运动员自身要求很高, 需要较短的反应时间, 在右腿落地之前要作出向前运动, 避免中心下降。解决这些问题是标枪投掷步工作改进的重要措施。

3 改善标枪投掷步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在对于标枪投掷步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进上, 要把握好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 对高难度环节进行重点关注, 同时不忽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 保持整体性。在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中, 运动员发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解决, 对于相关环节进行专项身体素质锻炼, 提高标枪投掷步动作完成的质量。

3.1 把握教学工作重点

标枪投掷步主要由四个过程构成, 助跑、引枪、交叉和支撑出手。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 缺一不可。每个环节完成质量不高都会对整体技术动作效果造成影响, 全面掌握各步骤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教学中, 要根据整体技术难点的划分, 运动员实际情况等因素, 进行重点教学部分的确定。助跑时, 注重速度和节奏的控制, 身体姿势的到位, 具体步骤中具体脚步位置, 整体动作的合理连续性都是要标枪投掷步教学的重点。对于标枪投掷步教学重点工作进行细致把握, 在整体训练进行的过程中, 全面又不失细节的进行管理, 保证教学工作的整体性和具体性, 进而保标枪投掷步证教学质量。

3.2 提高各步骤之间的衔接

良好的标枪投掷步需要对于分解动作的细节进行强化, 同时进行合理及时的衔接, 保证标枪投掷步技术良好的完成, 为标枪投掷做准备。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中, 整体进行的原则是由简到难, 并按照相关技术规律进行教学工作。在标枪投掷步技术中, 环节包括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动作, 在教学工作中, 要进行各个环节的单独教学。分解教学中, 要保证上一个动作步骤的合格, 再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工作。在将分解教学的环节进行组合, 完整练习, 最后形成完整的标枪投掷步动作。在标枪投掷步技术中, 良好的合理的进行技术的衔接, 把握好技术时机是完成标枪投掷步技术的重要保证。技术动作的及时和规范合理的连接也保证了标枪投掷步技术的质量, 是标枪整体项目的基础保证。

各环节的连贯性是在教学中对分解动作的组合进行恰当的把握, 环节的衔接需要运动员不断的练习, 形成条件反射, 达到高质量的动作衔接, 完成整体动作。在教学中, 要注重分解动作的衔接, 根据经验对于学生的熟练度进行准确把握, 及时的由分解教学像完成动作过度, 避免动作脱节衔接不畅的情况发生, 保证教学质量。

3.3 加强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

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对于提高项目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在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中, 对于运动员进行正确科学的运动方式指导, 同时对运动员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 利用专项训练的方式, 提升运动员完成各个环节的质量。例如, 运动员在进行助跑落腿等动作时, 蹬踏力量不足, 助跑速度达不到标准, 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肌肉锻炼和蹬踏练习。在投掷动作中, 通过对于上身力量的强化, 增加身体协调性, 提高柔韧性, 使出手动作等更加规范标准, 提高整体技术质量。在整体教学工作中, 教学人员要重视对于运动员身体的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多方面的锻炼与提高, 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达到提高相应动作完成水平的目的。

4 结语

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对于标枪运动的整体教学工作有着很大作用, 规范的高质量的标枪投掷步动作可以提高标枪运动的成绩和效果。在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中, 相关的资料不能满足现代标枪投掷步教学的需求, 沿用标准过于陈旧, 教育人员要进行教材资料的修订和改进。教育人员对运动员的身体情况进行及时分析, 加强对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的了解, 掌握整体教学效果。对于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存在着的问题, 教学人员要对于其中的问题和教学难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提高标枪投掷步教学工作的质量, 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汤乃童.掷标枪投掷步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07 (12) .

浅析青少年标枪投掷技术及训练方法 篇5

关键词:青少年,标枪投掷,助跑速度,训练方法

在众多的田径竞技运动中,标枪投掷是比较复杂的一项竞技运动,它需要参与者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比较高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应对训练时所带来的高负荷。大多数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投掷的过程中都必须借助助跑来实现整个投掷过程的完成,因此,助跑速度在青少年运动员整个投掷标枪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相应的标枪训练方法,才能使青少年运动员的标枪投掷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

一、助跑过程在青少年标枪投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在投掷标枪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人体运动,使得本身机体获得了助跑速度,为最后的标枪投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得以完成整个标枪投掷的过程。投掷前的整个助跑过程保证了青少年得以连贯性地完成标枪投掷所需的动作,提高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助跑不当或者说对助跑概念理解不透彻都会对青少年运动员标枪投掷过程产生不良影响,两者密不可分。

二、确定在助跑过程中的助跑速度

(1)初、中水平青少年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对于初、中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在标枪投掷的过程中,其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动作的协调以及加速过程中的把握上,盲目地追求高助跑速度容易破坏青少年运动员的投掷节奏,因此,初、中级青少年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应该根据合理的预跑阶段,有节奏的逐步提升。据资料显示,初、中水平青少年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应该保持在绝对速度的五成至六成之间,才能更好地完成标枪投掷的整个过程。

(2)水平高的青少年运动员合理的标枪助跑速度。青少年在整个标枪投掷的过程中,其助跑的阶段基本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是由前部分的预跑阶段和后部分的标枪投掷组成。在助跑的过程中,如果起跑速度太快,容易使得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重心发生偏移,摧毁了原本的投掷姿势和力度,导致整个投掷过程失败。因此,不少专业执教人员提倡在助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本身的技术掌握情况来决定其助跑速度的大小,通过资料显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其助跑的速度一般来说是绝对速度的七成左右。

三、青少年标枪投掷的训练方法

(1)加强阶段性任务,巩固专项技术。在青少年的标枪投掷过程中,其技术训练是一个感性认知到逐步实现熟练并掌握的过程,需要青少年运动员能够清楚认识人体结构,了解标枪投掷技术的要领,加强对专项技术的了解,充分运用运动学中的相关知识,以完成整个投掷过程,实现每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需要严格保证有适宜的兴奋性训练,以此来提升运动员本身的节奏感。

(2)坚持“信息反馈训练法”为主要训练手段。在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信息反馈训练法”可以通过获取运动员专项信息的手法,通过对所获得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建立青少年运动员技术投递档案,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专项技术训练,同时进行与不同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横向对比,促进运动员对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并定期进行完整技术动作的演练和检查,可以保证和减少运动员发生技术偏差。

(3)保持适当的出手角度和冲击角度。在青少年的标枪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出手角度和良好的冲击角度,控制标枪落地时间,减少标枪在飞行过程中的垂直速度,提高其水平方向的飞行速度,增加飞行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青少年运动员的出手角度必须保持在38°左右,才能使标枪在飞行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阻力,而冲击角度则保持在±1°左右,以此实现标枪在飞行过程中水平速度得到加强的目的。

投掷标枪 篇6

协调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认识,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能力。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指出: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在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完成练习的能力。我们人类从使用标枪这类工具发展到竞技体育项目至今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程,从它协调的动作看出,人们天生就反应出不同的现象,要想掌握投掷标枪这样复杂的动作并非易事。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测试对象为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2009级学生10人和西安体育学院田径院队的部分运动员进行标枪原地投掷的动作进行3次高速拍摄。如下表1。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所查阅的文献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主要查阅了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有关书籍和论文,并对有关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实验方面,主要询问和查阅了有关仪器的使用,测量,分析和计算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为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所需要研究的指标。电话咨询和走访了全国部分专家和学者。在收集文献资料、实验设计和撰写论文过程中,通过面谈、通讯等方式咨询了田径领域和运动生物力学的专家,如西安体育学院谭红教授、严波涛教授等。

2.3 实验法

2.3.1 实验设计

实验动作的选定: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阶段,从投前姿势到标枪出手。本研究通过对武术系学生在学习标枪过程前(没有投掷过标枪)、中(学习6次课)、后(10次课结束)三次进行高速拍摄,肌电、测力和高速摄影三方面进行测试,同时对院队3名运动员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先让示范者示范连贯动作,让测试者在测力台模仿其动作,并对此过程中测试者的脑电、肌电进行测量,并且用摄影记录动作,并记录测试成绩,每组三次。同时也对示范者进行相同的测试,以便做比较。分别在第一、×、×、×节进行相同的测试。

测试成绩选取:对大学生的测试为3-4次,取测力、机电和高速摄影效果最好的为本研究分析资料。二级运动员测试5-6次,取3次测力、机电和高速摄影效果较好的为本研究分析资料。

2.3.2 实验仪器:采用两台JVC摄像机同时进行拍摄,摄像机放

置在被测试者的后侧方大约8米的位置,机高1.5米,拍摄范围为3-4米,两机之间用同步装置连接,拍摄频率为25帧/秒,解析画面为50场/秒。测试前对摆放在拍摄范围内的PEAK系统已标定的三维框架进行拍摄,两台摄像机之间的夹角为90度左右。

2.3.3 教学方法与过程:按照教学大纲进度进行20学时的技术

教学授课,进行两次素质测试:第一次为教学课之前,第二次为教学课期间,间隔20天左右。

2.3.4 原始数据的获得与计算

数据处理:采用美国艾里尔(Ariel Dynamics)公司产的APAS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图像进行水处理,并对原始数据平滑处理。采用扎齐奥尔斯基人体模型,对每格画面根据研究需要选取15个点(分别是左右手掌中心、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头部、颈部以及标枪的重心)进行数字化,并采用DLT法进行三维合成,整个运动图像解析由一个人独自完成。解析数据经过数字平滑处理、计算,得出所需参数的相关数据。后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原始关节点坐标进行平滑,频率为8H,获得相关运动学参数。

2.4 数理统计法

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均在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包SPSS和MICROSOFT Excel上完成,得出相应的平均值、标准差等实验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参照较为通用的方法,将原地投掷标枪完整技术(以右手持标枪为例)分为以下二个阶段:储能阶段(从准备姿势开始至身体后仰角度最大)即下肢等转送髋打开背弓使得肌肉充分拉长;放能阶段(身体后仰角度最大到标枪出手)即躯干和上肢完成“鞭打”出枪动作使得器械在人体肌肉做功下完成最后用力动作。三个时刻:右脚蹬地时刻(开始时刻)、身体后仰角度最大(储能与放能转换)时刻、标枪出手时刻。

3.1 标枪运动时间分析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于标枪的运动时间可以代表整个“人—枪”运动体系的运动时间,标枪的运动时间和身体重心等指标运动时间具有等时性。所以在此仅以标枪运动的时间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完整原地投掷标枪技术的总时间在各个阶段所用时间分配是因人而异,一般在运动员准备阶段和最后用力阶段所用比较长,储能阶段和放能阶段时间相对较短,从人体重心开始后移到标枪出手时刻的总时间不到一秒钟,而从右脚离地到出手时刻总时间则更短。具体如表2所示。

从上表2可以看出,在储能阶段普通大学生在没有学习原地投掷标枪动作时的储能阶段所用时间与学习一段时间(6次课)和学习结束后(10次课)的时间明显小,而第二次与第三次所用时间没有太大差异,表明普通大学生在2-3次课的练习对储能时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二级运动员在储能阶段所用时间最长,说明通过学习可以加大大学生原地投掷标枪动作的储能时间。时间增长是更多的调动参加运动的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放能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能量。对于骨骼肌之间—下肢与躯干的协调用力的提高主要是建立在初学者有更为主要的意义。

在放能阶段在普通大学生在没有学习原地投掷标枪动作时的储能阶段所用时间与学习一段时间(6次课)和学习结束后(10次课)的时间明显小,而第二次与第三次所用时间没有太大差异,表明普通大学生在2-3次课的练习对放能时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二级运动员在放能阶段所用时间最短,说明通过学习可以缩短大学生原地投掷标枪动作的放能时间。时间缩短是更快的调动参加运动的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因素,更好的完成“鞭打”技术动作,提高对器械的用力作用效果,提高标枪的出手速度。出手速度是投掷项目的最重要的目,是影响标枪远度的主要因素。进一步说明在复杂的下肢、躯干和上肢协调用力的类似动作技术,通过学习和练习可以提高人体全身综合协调能力。对于骨骼肌之间—躯干与上肢的协调用力的提高主要也是建立在初学者有更为主要的意义。对投掷项目和有“鞭打”动作技术累的项目都有主要的理论意义。

3.2 躯干的最大后倾角(度)在原地投掷标枪动作时需要躯干

向投掷的反方向倾斜,这样可以加大投掷动作最后用力的作用距离,加大做功距离对提高出手速度有主要的意义,而需要加大投掷距离一方面需要上臂充分伸展和肌肉放松的同时躯干后倾角的大小也是反映做功距离加大的主要途径。通过机电时项来看此时也是储能与放能两个阶段的转换点。

标枪项目是远度计量成绩的田径田赛项目,从上图标可以看出,受试者三次的投掷成绩成上升趋势,表明人体对器械(标枪)的控制能力有提高趋势。如表3所示。

3.3 教学效果的成绩分析

标枪项目是以远度计量成绩的田径田赛项目,成绩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从上图标可以看出,受试者三次的投掷成绩成上升趋势,表明人体对器械(标枪)的控制能力有提高趋势。进一步表现在大脑神经系统对于骨骼肌的控制能力加强,使得骨骼肌做功效果明显,效率提高,即下肢—躯干—上肢的协调能力提高。特别是大学生在做“鞭打”技术时参加的肌肉群做功效率明显提高,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3.4 教学效果的机电分析

在贡献率图表中看出右侧三角肌的贡献率是最大的分别为:第一次36.22、第二次41.89、第三次32.25这表明在原地投掷标枪动作技术中应该大力发展三角肌的力量和柔韧素质,在三次实验发现三角肌的贡献率是先上升然后下降,笔者认为第一次投掷时也就是没有专门练习表现出三角肌的用力效果较好,随着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三角肌的贡献率逐渐加大,直到动作技术逐渐形成达到最大,但是到最后贡献率下降而成绩提高表明三角肌与其它肌肉的协调用力对器械的作用效果更优化。原地投掷标枪动作对肩关节的肌肉群在完成鞭打动作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使得肌肉协调用力的提高。相同的肌肉还有右侧背阔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右侧背阔肌和右侧三角肌前部在完成鞭打技术过程中的用力效果是一致的。

右侧肱二头肌的贡献率是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递增的:第一次24.44<第二次25.33<第三次28.88。出现这种现象是原地投掷标枪动作右侧肱二头肌在开始时没有充分拉长,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右侧肱二头肌的作用是在充分拉长后可以获得更大的能力(肌肉收缩的弹性势能)。在练习过程中的辅助练习对右侧肱二头肌的协调用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与此相同的肌肉还有右侧股直肌7.78<12.78<16.88。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原地投掷标枪动作的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对人体上下肢以及躯干之间的相互协调有重要的意义,各各相邻关节之间的肌肉协调用力和能量传导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通过练习相互连接的2个和2个以上的多关节复合运动的动作,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协调性。从时间时项可以反映出大脑神经指挥骨骼肌收缩做功的时效性,协调支配骨骼肌活性的增加。

在提高大学生身体协调能的训练中应该加大复合关节的动作练习,对于练习刚刚开始时应该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首先掌握正确的发力顺序和动作轨迹,练习次数不宜太多。基本理解和了解正确的动作技术后,加大练习次数和提高动作幅度和强度。

参考文献

[1]杨年峰.人体运动协调规律及其参数化描述[D].北京:清华大学,2001:4-11,27-84,90-103.

[2]刘耀荣,周里.不同收缩形式及负荷状态下骨骼肌快速用力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

[3]刘宇.运动控制与协调的神经力学基础[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大会论文,2006:12-15.

[4]严波涛,许崇高.动作协调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方法学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33-35.

投掷标枪 篇7

关键词:表象训练法,标枪,应用

标枪运动是重要的田径项目之一,现代标枪运运动动起源于欧洲。男子标枪于1908年被列为奥运比比赛赛项目,而女子标枪于晚些时间成为奥运会比赛项项目目。标枪属于多轴性旋转运动项目,运动技术复杂杂。。标枪投掷距离远近为其成绩优劣的评判依据,投投掷掷距离与投掷技术关系密切。标枪投掷包括助跑跑、、投掷、最后用力、标枪出手四个基本阶段,其中中最最后用力阶段对于投掷效果影响最大。标枪投掷距距离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运动员投掷瞬间躯干后后倾倾角、重心速度、右腿膝关节角、右小腿与地面的的夹夹角、右膝盖缓冲角速度、最后一步步长等等。据统计资料显示,投掷瞬间躯干后倾角应该在65°~70°之间,右腿膝关节角度在122°~145°之间。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标枪投掷姿势必须精确无误,要培养良好的投掷姿势与稳定的投掷技术,离不开科学训练手段。

一、传统标枪投掷训练存在的问题

标枪投掷技术复杂,影响因素多。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传统标枪教学训练方法更存在诸多不足,表象训练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标枪教学训练法之不足。

(1)传统标枪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等传授标枪投掷的技术特点。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机械学习,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一切,对于学习内容无法深入理解。在训练场上,教师讲解、示范、分解过程稍纵即逝,短暂的时刻令学生印象不深,效果不良。“表象训练法”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练习—巡回指导—终结评价”五步策略,往往更好地刺激学生掌握标枪投掷技术。

(2)标枪运动技术要领复杂,老师难以把每一个环节讲解、展示、分解清晰到位,学生很难把握身体部位角度、身体姿势动作。这不利于标枪技术形成及优异成绩获得。

(3)在传统标枪教学法中,老师采取讲解、示范、分解等方法,过于依赖老师。学生参与度差,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而“表象训练法”重视技术类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对于训练的参与性。

二、“表象训练法”概述

(一)“表象训练法”研究进展

美国心理学家查理.休因(S.M.Suine)首次提出“表象训练”的训练方式。还将该训练过程细分为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运动员自己的动作五个基本环节。在我国国内,“表象(imagery)训练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广泛应用于体育训练中。

(二)“表象训练法”的认知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会将视觉材料、言语材料、动作材料等以“表象”的形式加工编码、储存影射。当人不在这些材料情境的时候,大脑仍然可以进行相关信息操作与深入加工,并指导自我、改进自我的复杂心理过程。此外,“表象训练”也有其生理学基础,影响较大的有“心理-神经-肌肉学说”。该理论认为运动员非运动状态,内心主动想象某一动作能够引起相应神经兴奋,从而强化相关技术动作,这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在此基础之上,卡朋特(Carpenter)提出了“观念运动原理”、沙奇特(Sackett)构建了的“符号学习理论”等等。 “表象训练”在对运动员行为指导、动作重复、运动强化中主要作用有:一是提升运动员对于运动项目与技术战术的认知作用。二是激发运动员运动动机,增强信心。三是表象训练还可以提高运动员情绪控制能力。

三、标枪“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中,教师要先通过讲解、分解、示范给学生标枪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教师还要结合播放比赛录像、介绍相关数据、展示相关角度、播放图片等辅助手段直观地向学生演示标枪技术环节。学生则通过上述各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标枪学习与练习。通过学习、练习,学生要建立关于标枪的科学的、规范的动作表象、语言表象。

(一)动作表象建立与强化

运动员在进行标枪投掷时肌肉、肌腱、关节等的活动状态传入大脑而形成影像。要想形成较强的动作表象,运动员在做标枪投掷动作的时候要缓慢,充分地感受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对于标枪投掷的参与。运动员十分清晰了解四个环节中脚该如何站,腿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哪块肌肉参与了标枪初始速度与角度等等。

(二)言语表象建立与强化

投掷标枪 篇8

掷标枪技术发展到现在,众多专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对与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也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即强调投掷臂异侧的支撑效果,增加其对最后用力的贡献率,以期获得投掷技术的完美。而在实际的教学及训练过程中却出现最后用力时投掷臂异侧的过分屈髋现象。现以右手投枪为例,对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再作一论述

1 左侧支撑的概念

1.1 左侧支撑的定义、内容

所谓左侧支撑,是指左脚内侧着地后,通过左脚、左腿的连线(称为左侧轴)做强有力的制动和支撑用力,左侧支撑是最后用力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侧支撑包括左脚的点支撑和身体左侧的线支撑。良好的左侧支撑技术对取得理想的超越器械姿势,将助跑速度转化为投掷速度,以及对取得合理的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左侧支撑的方法时机

左脚落地的技术标准程度,直接影响到左腿的支撑与发力效果。运动员开始左脚支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a. 用脚后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脚掌与投掷方向成20度左右。

b. 脚内侧先着地,脚掌与投掷方向成20度左右。

c. 脚跟先着地,脚尖正对投掷方向。

根据人体解剖学特征,a、b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原因有二:第一,支撑腿的踝关节与膝关节的冠状轴与投掷方向不完全垂直,支撑时能够增加左侧的身体的稳固性;第二,由于左侧支撑时身体侧对投掷方向,a、b方法符合人体力学结构,便于左腿及时快速发力。

掷标枪第四步要求左脚应尽快着地,以形成能够给标枪施加以全身力量的支撑用力条件,同时加快了人体由侧对投掷方向向正对投掷方向的转动速度。右肩、右轴旋外,肘部上翻,右前臂靠近标枪,腰胸部前挺,躯干呈“满弓”形,是成功完成“鞭打”动作的有力保证,即:(1)在第三步右脚落地之前,左腿超越右腿的动作要好;(2)做好右脚落地的缓冲动作,尽快地转到右腿的蹬伸阶段,加快髋部向投掷方向移动的水平速度。这就要求,交叉步右脚落地刹那,要迅速完成圆滑而柔和的滚动动作,以便减小制动力和后蹬角度。(3)左腿要及时快速向前下方插去,做好强有力的制动支撑动作,使动量不失时机地由下肢传递给上体和标枪。至于左脚开始瞪伸的具体时机,笔者认为要与右脚的瞪伸用力相配合。

2 左侧支撑的作用

2.1 左脚迅速落地支撑对获得理想的超越器械姿势的影响

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右脚着地后,在保持身体向后倾斜右腿积极工作的条件下,促使左腿伸直,左脚开始快速着地进行有力的制动支撑。左腿的制动支撑对于控制交叉步所获得的身体向投掷相反方向倾斜姿势(即超越器械姿势),有关肌肉的拉长与扭紧,使肌肉处于良好的准备工作状态,从而获得较长的工作距离,均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左腿落地消极,动作缓慢,就会出现身体重心迅速移过支撑点,把扭紧与拉长的肌肉过早地松弛,不能做出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缩短了工作距离。为此,要做到正确的左侧支撑,就必须做到:左腿积极快速地支撑,左脚不要后撤;左臂、左肩不要后撤,以免造成上体向左转动;不要屈踝、膝、髋,特别不能屈髋后坐。

2.2 有力的左侧制动支撑能够将助跑速度转化为投掷速度

当一个沿水平面滑动的物体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的阻力点不通过物体的重心),物体将绕障碍物的支撑点而向前转动。可见,在水平面上则是以左脚为圆心,以左侧轴为半径向投掷方向做转动动作。据力学原理,运动中的物体,如果一端做制动减速运动,另一端必然向前做加速转动,而且,制动减速率增加,加速转动率也增加。因此,左侧制动支撑能够增加上体、投掷臂以及标枪向前的速度。再从水平面上看,正是由于左脚落地给地面一个作用力,地面也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作用于左脚上,并沿着左腿传到左腿左髋部,使左髋部产生向前的制动减速运动,必使右髋向前做加速运动(即右髋围绕左髋向前转动),这时左臂也屈臂制动,再加上右腿的正确工作,使整个身体以左侧为轴向投掷方向转动。同样道理,左臂屈臂制动,使肩轴左侧产生制动减速(即右肩围绕左肩向前转动),从而加大了右肩部向前的运动。因此整个身体的运动就是身体以左脚支撑点为旋转轴的向前转动和以身体左侧为轴的向前运动的合运动。

在最后用力中左腿的有力支撑,以及它与最后用力中“反弓”姿势的形成,对能否利用全身力量投枪、更有效的保持助跑所产生的向前的速度惯性力,使手、躯干、左腿协调合理的进行投枪动作,从而使枪获得更大的速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最后用力中,由于右腿用力蹬转,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右臂迅速有力的做鞭打动作,此时身体左侧特别是左腿负荷是最大的。这时左腿的髋、膝、踝三关节应处于一种有力的伸直状态。要顶住由于助跑速度和右腿的快速蹬转而造成的右髋不断向投掷方向转动。当身体重心超过右腿支撑点移至左腿时,由于重力的压迫,迫使左腿稍屈,此时左臂以上摆至体侧制动,结合踝、膝、髋三关节蹬地,将枪投出。这样能保证身体重心不下降,使助跑所产生的速度转移到最后用力的方向上,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助跑所产生的向前的速度惯性力。因此,左腿的有力支撑,不仅提高了重心,而且也使助跑速度得到了良好的转移。

2.3 正确的左侧支撑对获得合理的出手高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速度的影响

2.3.1 左腿的支撑用力对出手高度的影响

投掷臂异侧腿的支撑动作是投掷标枪技术中唯一产生垂直速度的动作。标枪出手时的出手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掷臂异侧腿的支撑效果。如果该腿制动支撑技术完成得好,就能够在最后用力时提高身体中心,使投掷臂异侧腿支撑获得的动量迅速通过躯干传递到投掷臂上加快上体和标枪向前上方运动的速度,从而提高标枪出手时的高度,达到个人最佳出手高度。即这种支撑用力能使异侧的身体位置抬高,支撑轴充分固定、伸展,尽量避免前后及左右的扭曲变形。

2.3.2 左腿的支撑用力对出手角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男子掷标枪的出手角度在32°~38°最宜。左腿的支撑用力有利于获得合理的出手角度。在超越器械的末期,人体形成了倾斜的身体姿势。若没有左腿的支撑,整个身体就会由于惯性向前产生平动。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失去了发力支撑,更谈不上对标枪出手角度的控制。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垂直方向的分力必须适宜,然而垂直分力的取得又来源于投掷臂的动力结构和左腿的支撑用力,其中,良好的左侧支撑用力对控制合理的出手角度是非常重要的。

2.3.3 左腿的支撑用力对出手速度的影响

根据动量定理:F·△T=M·△V,其中,F是手臂对标枪的爆发式用力,△T是力的作用时间,M是标枪的质量,△V是标枪速度的变化量。因为M一定,所以△V与F、△T成正比。标枪出手初速度的大小,与投枪时的用力工作距离、完成这段工作距离所用的时间以及力量F有关。投掷力量越大工作距离越长,标枪所获得的初速度就越大。正是由于良好的左侧支撑,在掷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身体获得了良好的超越器械姿势,增加了工作距离。也正是由于左侧支撑,使身体参加工作的肌肉预先拉长或扭紧,增大了肌肉收缩力量。除此之外,及时快速的左侧支撑有利于支撑点及身体左侧的快速制动,便于动量的向投掷环节的快速传递。因此,左腿的支撑用力对提高标枪出手速度至关重要。

2.3.4 左侧支撑对形成“满弓”的作用

在“侧弓”的基础上,左腿快速落地支撑,加上右腿的不断蹬伸,髋部前送到最大度限,这时腰、胸、臂部肌肉充分拉长,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即“满弓”的形成,为最大的“放弓鞭打”动作积蓄了能量。同时左腿强有力的支撑,又能促进左侧的积极转动,并为右侧的快速前移创造条件。

“满弓”动作是最后用力瞬间的动作。此时,两腿都在起作用,右腿蹬伸是基础,左腿的支撑是“保证”,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右腿的作用),而忽视了左腿对“满弓”的积极作用。左腿的快速制动支撑为右腿的快速蹬伸合躯干肌群的预先拉伸提供了保障,左侧支撑的时机与效果对“满弓”动作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在一次成功的投掷中。70%的初速度和力量都是从最后用力中肌肉做功获得的。在这一用力过程中,“满弓”动作做得如何,投掷臂能否在投掷标枪的最后阶段鞭打上力量,均与投掷臂异侧腿支撑用力是否正确密切相关。

2.3.5 最后用力阶段左的积极作用

最后用力阶段,左腿是撑蹬发力的.就是说从左脚着地到器械出手这一瞬间,左脚、左膝、左髋,以及整个身体的一系列动作,基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器械出手速度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动量定律,一个物体把动量传给另一个物体必然造成另一物体的加速,而自身减速.即:m1·v1=m2·v2°在投掷标枪的最后用力的开始阶段,由于左脚迅速于瞬间制动,势必造成右髋向投掷方向加速运动,骨盆前倾,使达到最大张力的腹前肌群,体侧肌群刻不容缓地拉引躯干向前并转向投掷方向;左臂屈肘下摆,以缩短躯干沿纵轴转动的半径,从而加快转体速度。右肩、右肘外旋,肘部上翻,右前臂靠近标枪,腰、胸部前挺,躯干出现反弓形,此时身体全部的动量都传到标枪上。

在现代标枪技术中,对左腿制动、支撑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认为左腿动作是完成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左腿支撑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左腿着的时机。交叉步左脚离地之后,两脚进入了双腾空时相。虽然右脚、脚具有分别先后落地的顺序,但此时思想上应有为左脚落地的准备及实际动作,即:左腿伴随着右腿屈膝前摆,右脚着地时左腿膝关节接近伸直;在右脚着地的刹那间,左腿便迅速向落点插去。(2)左腿发力时机与程度。左腿落地之后首先进入缓冲时相,但是其缓冲是主动积极的,它配合右腿的缓冲做克制性的退让工作,以致使身体重心不会过于下降太多,并为后续发力做好充分准备;在身体重心移过右腿支撑点上方之后,右腿发力蹬伸,此时左腿配合右腿蹬伸发力;当右腿发力完毕,进入左腿的单独蹬伸时相,左腿仍然要充分发力,直至最后。

2.3.6 左肩、左臂在最后用力阶段的作用

交叉步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这一阶段,左臂应由屈到直,向投掷前上方引伸,促使左肩带动右肩及投掷臂翻转向前。同时,也可保持身体侧对投掷方向,防止身体过早转成正对投掷方向,这对保持超越器械的姿势和减少左腿着地角有很大益处。

左臂向投掷前上方由屈到直引伸,其转动半径相对于人体纵轴和冠状轴较大,其转动速度则相对较小,这有利于防止上体过早向左转动和抬起,使身体重心保持较低的位置。左臂的伸直摆动至前上方,可以起到对左肩的固定作用,防止左肩后撤引起整个躯干的沿身体纵轴的旋转,有利于形成身体通过左肩和左脚的身体左侧支撑轴。左臂在左脚落地瞬间开始由直到屈地向侧下后方加速挥摆可减轻左腿着地时的强大冲击力,促使右肩加速转动和提高向前速度,并使身体重心左移靠近身体左侧,从而增加投掷的有效性。标枪出手前左臂靠近体侧的制动,有利于左腿的快速蹬伸;使右肩加速向前,从而提高投掷臂挥摆速度;左臂制动,稳固了左肩,可使右肩更好、更快向前。

当交叉步结束,右脚着地时,左肘左胸稍向内扣,它能充分地拉长身体的左侧肌群,积蓄躯干肌群收缩力量,防止身体过早地向投掷方向转动.当左脚着地开始最后用力时,左臂屈肘迅速向投掷方向摆动,当摆动至最高点时,突然向下,向后摆至左肋旁屈臂夹紧,紧急制动.其作用在于能够加速右肩围绕身体左轴转动的角速度,便于肩轴反超越髋轴,为爆发式的最后用力做好充分准备。

左侧支撑效果还与左肩的及时制动密切相关。在下肢制动支撑的基础上,左肩领先向投掷方向加速制动后,当左臂屈肘向后下方摆至左肋旁时,肩部要及时制形成左脚、左髋至左肩的身体左侧轴,从而为躯干的转动用力提较长的旋转力臂,提高旋转力矩效果。这样有助于右肩在成“满弓”时获得更大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线速度。

2.3.7 左腿动力学特征

左脚落地后,垂直方向的支撑反作用力急剧上升,出现较大陡坡,直至峰值(约2300牛顿),此后急剧下降。当垂直方向下降到约1500牛顿时,出现上升并形成第二峰值,在标枪出手时少有回升。水平方向支撑反作用力变化与垂直方向较相似,第一峰值约1700牛顿。垂直方向出现的第二波峰是由弯曲后的左膝蹬直造成的,然而在标枪出手时,垂直反作用力降到低点。

在此过程当中,左腿的力学特征明显地表现出一定的阶段特点:(1)当左脚落地后,大部分运动员左膝有明显的弯曲,最初是由于身体惯性,左腿制动被动屈膝缓冲,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垂直方向向上,水平方向向后分别表现出最大值;(2)此后进入主动缓冲,水平、垂直反作用用力分别降低,以降低速度的损失;3)第一主动发力阶段,此时身体重心处于两腿之间,垂直、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开始上升,但水平方向仍然向后;(3)第二主动发力阶段,身体重心移过左脚支撑点上方,垂直、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继续上升并达到最大值水平方向反作用力向前;4)主动发力后续阶段,垂直、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由峰值逐渐下降,在标枪出手时达到最低值。

2.3.8 左腿角度特征

最后用力阶段左腿支撑制动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左膝关节在支撑用力过程中的弯曲程度。(1)左腿支撑效果与左腿支撑始角密切相关。左腿支撑始角是指左脚落地瞬间左脚支撑点与左腿髋关节的连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它的大小是影响左腿支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统计结果表明,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合理的左腿支撑始角男子应为50°,女子应为55°左右。合理的支撑始角可以使运动员左侧形成以左脚、左髋为轴的合理支撑面,从而在有效完成左腿支撑制动的基础上,实现下肢动量向上体的传递。(2)左腿支撑效果与左脚着地时左膝角的大小密切相关。同等情况下,左膝角越大对投掷成绩的正面影响也越大。这是因为左脚着地后下肢快速形成固定支撑会产生力偶效应,会使左腿特别是重心之上的躯干及器械加速向前上方“翻转”,形成绕支点的向前旋转力矩,而较直的左腿支撑状态会使这一旋转力矩增大,有利于动量自下而上传递,为身体的“鞭打”式用力创造有利条件。有关资料曾经对参加199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男、女各12名优秀标枪运动员左脚着地时左膝角的大小进行过统计,结果表明男子平均为170.40°,女子167.30°。

3 结论与建议

1.良好的投掷臂异侧的支撑技术要以正确的投掷臂异侧支撑点及时机为基础,选择符合身体力学结构和个人用力习惯的支撑脚落地方式有利于力量的发挥。

2. 投掷臂异侧的支撑技术是掷标枪最后用力的前提和保证,支撑的完成效果关系到最后用力的成败。

3. 投掷臂异侧的支撑技术不单纯只是依靠投掷臂异侧腿的支撑效果,身体躯干及左肩左臂的协同配合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4. 教学训练中应加强对投掷臂异侧的支撑技术理解与认识,不断提高该技术教学训练效果。

摘要: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是一项重要技术,其完成效果直接影响到投掷的质量。加强对掷标枪投掷臂异侧支撑技术的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教学训练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掷标枪,最后用力,投掷,支撑技术

参考文献

[1]卢建明.掷标枪最后用力左侧支撑的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

[2]康利则.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作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4).

[3]孙光.标枪最后用力过程中左侧支撑技术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8年,34(9).

[4]师端木.我国优秀标枪选手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结构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

[5]田秀玲,徐丽萍.浅析标枪投掷臂异侧腿支撑技术[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0,(1).

[7]于学清.标枪最后用力时左腿动作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1993,(1).

[8]张斌.标枪最后用力时左腿动作生物力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

[9]宋广林,闵凡亭.对影响掷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左侧支撑技术的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

[10]郑贵忠,宋树国.对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中左腿支撑角始末变化的分析与建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

投掷标枪 篇9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研究对象,以参加云南省第十四届省运会标枪项目的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田径秩序册及标枪成绩,通过学校图书馆、互联网、中国知网等途径搜集有关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研究资料,并在阅读了许多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为研究提供参考。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依据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调查方法相关要求,对参加云南省第十四届省运会标枪项目的运动员发放调查报告。在2015年11月,通过电子邮件发放与回收问卷,一共放发92份问卷,回收90份问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云南省标枪项目的发展概况

四年一届的云南省运动会是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其中标枪比赛也是田径项目必不可缺的项目,可以反映出云南省标枪的水平。

在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共有92名运动员参加标枪比赛。在男子甲组的角逐中李自刚以69.26米的成绩获得冠军,同时刷新了云南省运会的最高纪录。

根据云南省标枪项目的发展趋势来看,标枪项目提升空间非常大,基于目前的现状应当努力探索科学的标枪项目训练方法、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提高标枪专项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标枪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使云南标枪项目水平获得综合性的进步,为云南省标枪项目的长远发展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 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的教练员基本情况。

教练员是运动员的航向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练员的指导。调查发现,有62%的教练是普通田径教练,甚至有16%的教练只是体育任课教师,投掷专项教练只占22%。从中体现云南省投掷项目专项教练储备不足,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执教能力还不是很强。

2. 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云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共有92人参加标枪比赛,且年龄都在16~24岁之间、且参加训练有一定年限,这是云南省标枪后备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但云南省标枪项目男女比例差异较大,运动员的文化课的成绩都在中下,甚至是差。反映出云南省标枪运动氛围良好,标枪类项目后备人才的结构不合理,学习成绩较差。调查还显示,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的技术等级大部份都在二级以下。反映出云南省标枪项目运动员的技术等级低,竞技能力普遍较差,缺少优秀的运动员。

3. 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训练的相关情况。

(1)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训练的动机。由调查得出,有36%的运动员想成为优秀运动员,31%的运动员是出于对标枪运动的喜爱,喜欢一项运动能使运动员对标枪积极探索,能更好地推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还有22%的运动员选择的是降分,有利于考取大学,希望通过标枪训练让自己到更好地学习平台去深造,但往往这些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这些运动员应在做到学习训练各不耽误。11%的运动员是天赋被教练员发现,这些运动员的运动潜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具备很强的竞争和表现欲望,这样的特征正是竞技体育所需要的。(2)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训练的态度。从调查看出,标枪运动员对于自己训练态度打的分数大部分集中在7—8分,少部分运动员对自己训练态度的分数是10分和6分。反映出运动员对训练不太积极,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的积极训练,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不小的考验,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心态做出正确指导。(3)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训练的时间和次数。根据调查得出,运动员一周训练的次数大多在两次以下,每次时间只有60分钟以下,反映出标枪后备人才不能保持系统的训练。(4)云南省标枪项目后备人才参与竞赛的情况分析。由调查统计结果来看,云南省标枪项目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的情况不理想,参赛的次数大都在两次以下,参赛机会比较少。在一年中甚至有14%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过比赛,实战机会的缺乏阻碍了运动员的提高和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是云南省标枪运动氛围良好;二是云南省缺乏标枪专项教练员资源,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执教能力还不是很强;三是男女人数差异较为明显,后备人才结构不合理;四是运动员的技术等级不高,竞技能力差,学习成绩较差,缺少优秀的运动员;五是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态度消极,不能保证系统的训练;六是云南省标枪比赛制度不够健全,运动员参加比赛次数较少。

(二)建议

第一,建立相应的教练员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教练员的培训交流,不断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甚至有必要考虑引进外教。为云南省标枪健康、长期发展输送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第二,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运动员选拔、管理、竞赛体制,注重男女运动员的比例,改善后备人才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第三,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是标枪运动员训练的重点,应抓好体能训练,突出专项能力。标枪是体能作为主导的快速力量性运动,应坚持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身体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身体协调。第四,以赛代练,加强运动员的临场竞技能力,增加比赛锻炼机会,完善竞赛机制;为运动员创造更多的参赛机会,提高运动员的参赛频率,特别是参加高水平比赛的频率,可以尝试举办达标赛、季节赛、市级交流赛、校际交流赛等赛事。第五,贯彻体教结合新道路,以“体教结合”作为改革的出发点,积极探索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的新模式,使其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以确保标枪后备人才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云南省标枪在竞技体育事业上取得辉煌成绩。

参考文献

[1]马江涛.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女子铅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姜晓珍,刘志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42):743-746.

上一篇:企业内部举报人劳动法下一篇:自动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