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

2024-05-01

活动化(精选十篇)

活动化 篇1

教授一年级上册的《小鼓响咚咚》这课时, 因为整首歌曲以“XX X X|XX X—|”这个节奏型贯穿始终, 因此, 笔者设计了声势教学环节, 采用游戏方式进行。首先, 让学生观赏教师的鼓乐演奏《金蛇狂舞》。找出教师敲击了鼓的哪些位置? (鼓面、鼓边) 。然后, 再让学生听听小鼓响了几声? (XX X X) 。接着, 让学生模仿教师敲击的小鼓节奏, 重复练习几次。让学生回忆教师打出的节奏, 是为后面的节奏型做铺垫。然后, 师生合作, 学生打完, 教师接;教师打完, 学生接这样交替进行。并请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节奏跟他们的节奏有何不同。

学习此课时, 教师用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渗透二分音符外, 还需要教师渗透的另一个知识点——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 叫做“节奏型”。它起着强化主题形象, 统一乐曲格调的作用。但是, 当教师给一年级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时, 就用这样的表述方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枯燥和不明白的。因此, 笔者通过让学生观察——敲击鼓的位置、模仿——敲击节奏、合作——师生接力棒、发现——各种时值的音符等步骤, 一步一步, 由浅入难。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 全神贯注地看着教师的示范、努力按要求做, 且兴趣浓厚, 急迫地想知道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 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状态。让学生接受信息之后进行反复识记和练习, 以达到长久保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既轻松又愉快, 还能顺利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小组互动

教授一年级下册的《勤快人和懒惰人》这课时, 一部分学生在幼儿园中已学过此曲, 对歌曲很熟悉, 但是音准却存在问题。因此, 我特地设计了接口演唱, 将4个小组分别命名:fa小组、mi小组、re小组、do小组。进行师生接口唱。 (如图所示)

通过“开火车接龙”这样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 让学生只认知、唱准少量的主干音, 并在训练中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组的唱名是呈下楼梯的状态。此时仅仅依靠师生互动是不够的。学生们只将精力集中在自己所要完成的演唱上, 而无法对整体进行准确地把握。即通过形象的手势引导, 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fa、mi、re、do四个主干音。但是, 学生不能保证整个乐句的准确, 为了促进他们的音准, 笔者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与小组间的接龙。 (如图所示)

每个组负责一小节,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乐句的异同——第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sol, 而第二个乐句最后一个音是do。接着, 小组内部先练习自己负责的一小节旋律。练熟之后, 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接龙竞赛, 看看哪组唱的最好最准。在此种互动下学生们不再消极跟随老师, 而是全力投入互动中去, 学生在脑海中就快速记忆这两句, 通过组组合作, 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同头换尾的两个乐句, 并且音准问题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人机互动

小班教学中, 除了多让学生、小组互动, 更要让学生、小组在互动的过程中, 整合进学生个体或小组与多媒体环境的互动。

在《恰利利恰利》一课中, 本课的重点在于节奏的掌握, 笔者提炼出贯穿歌曲A部分始终的节奏型, 并做了节奏示范2/4恰利利恰利|恰嘣嘣||。然后示意学生们进行模仿, 学生念节奏时几乎每一个班都会有五、六个学生条件反射似的念成2/4恰利利恰利利|恰嘣嘣||。这时候, 笔者就利用聚光灯的功能及时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节奏中前面是2个“利”, 后面是1个“利”。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所在, 并且快速纠正, 从而使他们轻松、简单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节奏型。 (如图所示)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地是教师依照原先设计好的思路、顺序进行操作、展示, 很难根据学生当前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但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中的需求进行应急处理, 进行相机互动。比如,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还是会有教师在预设过程中没有料想到的错误, 出错的地方教师可以运用放大镜功能将学生唱错的地方单独显示出来, 使学生有意注意发挥作用, 强化正确的信息。利用聚光灯与放大镜指向性、集中性强化正确信息, 及时纠错, 相机互动, 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深入引导的情况下, 完成了既有难度又有兴趣的学习。这种人机互动增强了对重要信息的敏感度, 让学生集中于重点, 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 活动化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灵魂。“互动”则是活动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师生互动, 小组互动和人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 可以充分发挥出活动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 互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与此同时, 学生们又在有趣的活动中建立兴趣, 从而进一步推动认知和互动, 两者相辅相成, 最终使教师在互动中轻松教学, 学生则在互动中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教育活动游戏化 篇2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传授给孩子的知识是否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班内孩子主动的接受?例如:了解季节的转变规律。在当下季节,老师可准备些花生玉米粒,设计一个秋收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春种秋收的过程,和每个季节的特点。

像数学这样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我们更应该在一种游戏化的模式里进行,这样才能使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接受的更快(设计教具,孩子之间队形分合认识数字,充分利用我的教学软件)。而不能让幼儿进行一些机械的记忆,毫无趣味的教学模式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及热爱。

4.户外活动游戏化

要求教师丰富户外活动内容,精心设计、组织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慧,而且能从中学习分辨事物、协调关系,甚至体验社会。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首先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游戏时间,恰当地安排室内或室外,集中或分散的游戏活动,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想象,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比如:老师带领幼儿在户外玩一些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变换形式,使得这些老游戏有新的玩法。充分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

5.课间过渡环节游戏化

在一日活动中,如:在午餐过后、离园前的时间。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做个小小的游戏,可以是比较安静的手指游戏,也可以是趣味性较强的游戏。

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我们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2、把游戏当做传授知识的媒介)。

杜威指出:“并不是幼儿园课程都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强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如果把游戏理解为一种精神,我认为最直接的体现是:

1.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2.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

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 篇3

关键词:文学社;社团活动;课程意识

文学社团活动是高中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多次提到文学社团活动,如:

● 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课程目标)

● 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诗歌与散文)

● 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五个系列选修课的教学·小说与戏剧)

然而,在现实中,文学社团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师资、场地、经费、课程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课程的角度审视文学社团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提出“活动社团化,社团课程化”的理念,将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并通过申请成为校园文学活动市级课程基地。我校的文学社团主要有诗社、话剧社、写作社、主持社、论辩社、小记者团、书法社等,以下是我们开展社团活动的相关实践。

一、创办文学刊物

文学刊物是文学社团活动的平台。我校花季文学社创办于1991年,同时办有文学刊物《花季》,主要设有“刊首寄语”“校园小作家”“碎花漫道”“小说家言”“风华诗台”“读书频道”“文学大家谈”“议论天地”“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等栏目。“校园小作家”每期推出一名学生,旨在培养文学新秀,给同龄人以引导;“碎花漫道”刊发学生优秀的散文随笔;“小说家言”“风华诗台”分别刊发学生的小说、诗歌;“读书频道”刊发学生的阅读鉴赏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大家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座谈记录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议论天地”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会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考场作文”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写好考场作文;“花季留言板”下设“青春偶语”“鸿信往来”“情感空间”三个子栏目,“青春偶语”刊发学生关于青春的睿智语言,“鸿信往来”刊发学生的生日祝福、道歉等,“情感空间”刊发学生遇到的困惑并由校心理咨询师予以解答。此外,文学社老师每期必须写一篇作品,以引导学生写作。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文学社还与公开发行的学生期刊建立联系,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举办诗歌朗诵会,有助于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体会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如我们举办的“我的中国梦”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从策划到评委打分都由学生完成。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朗诵篇目。学生选择的篇目集中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相信未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青春万岁》《满江红写怀》等,这些诗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体现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表现,示范朗诵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朗诵中引导学生关注停顿、轻重、语气、语调、节奏等。

(二)开展校园剧表演活动

我们开展校园剧剧本的征集活动,并拍摄微电影。剧本要求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是课本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生活的校园剧。学生在编制课本剧剧本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会更深刻。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剧本的文本形式,设计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课本剧如《鸿门宴》《雷雨》《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学生按照剧本的形式,对相应人物进行了自己的演绎,或增加现代元素,改变故事发生的背景。在表演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语言,加深对戏剧的认识。优秀的剧本选送到校外参与评比,同时参加文艺演出,并拍摄成微电影,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比赛。

(三)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我们开展读书交流会,欣赏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阅读经典名著的要求,分年级分学期进行名著导读。要求学生阅读之后写出文学短评,优秀的刊发在《花季》上。在文学社团活动中,我们开设专门的阅读鉴赏课,还引导学生尝试阅读研究性学习:教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确定阅读方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阅读方向,筛选、整合相近内容确定研究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开展调查,写出研究报告;最后,师生共同评定优秀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家国情怀,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开拓文化视野,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和提高文化自信的态度。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还关注书法。文学与书法密不可分,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引导学生练习毛笔字和硬笔字,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四)进行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正确地运用语言,必须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思维训练内容,所以在社团活动进行思维训练就很有必要。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逆反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原则、方法及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经过思维训练,学生看问题时就不会片面,在认识事物时就会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会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突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看问题。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

“社团课程化”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我校注重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开发文学社团活动课程资源。如我们从文学的视角开发作文教学教材,以形成作文教学的新序列,教材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书法与文学等专题,每一专题包括文史知识、高考考点、鉴赏方法、写作方法、学生佳作等内容。又如,文学社指导教师开发了《新文学读本》,该读本共分八章,分别是超越梦想、叩问人生、青春榜样、心灵拔节、穿越人海、思想的光泽、仰望星空、我的社团,每章分为名家名篇、乡土乡音、花季雨季三个板块。再如《印象大沙河》教材,我们利用乡土资源,通过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出现的历史人物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此外,提高考场作文的写作能力也是文学社团活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为此我们编写了《文苑滴翠——如何写好高考考场作文》,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有可以自学的教材,我们根据教材的写作安排编写了《把习作写出高考范儿》。

活动化 篇4

一、历史教学趣味化, 凸显历史教学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 有趣生动的教学, 学生才能兴趣盎然、乐而不疲, 课堂才会焕发无限生机。相反的, 倘若只是干巴巴地灌输, 知识学习也就变得淡然无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渐渐冷却。尤其是历史学习, 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不可消除的距离感, 并且内容纷繁复杂, 更需要关注教学趣味性, 提升历史课堂教学魅力, 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动探寻历史。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教学的趣味化, 利用符合教学要求、满足学生需求的有趣方式, 打造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 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历史。

1. 史话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采取可根据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 展开“史话教学”,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即以类似于说故事的方式来引入历史知识、分析历史内容, 让历史事件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得以活化, 让历史知识不再遥不可及, 而是如临其境, 学生自然愿意听讲, 乐于学习。如在高一历史第一节课教学中, 教师可生动讲解若干精彩有趣的历史故事, 让同学们体会到历史是丰富多彩、趣味生动的, 并非枯燥无味的。而后巧用故事为引, 制造疑问或悬念, 激发学生好奇心, 快速进入历史学习状态, 主动探究知识, 为后续历史学习打好情感基础。

2. 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 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的综合运用也能够让课堂趣味化。如借助影像、历史图片、有关文字资料等, 引发想象, 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 置身于当时场景之中, 打破历史的时空制约。当然, 在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中, 教师需要注意摸清高中生的学习思维, 课件展示尽量增加交互式元素, 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让学生结合所给材料有所思考, 有所感悟, 而不是单纯的线形。如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 以多媒体为辅, 开展情境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比如在导入环节, 呈现关于皇帝的烦恼的打油诗《好了歌》, 引导学生说说皇帝有何烦恼?又该怎么做?此时学生会疑惑皇帝不是拥有绝对权力吗, 为何还这般烦恼。教师乘机诱导学生想想皇帝是否一开始就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又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 可驱动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

当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认识到“趣化”并非单纯的充斥众多图片、故事等, 而需要根据教学需求适量运用,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并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让学生保持更长久的注意力与学习激情。

二、历史教学活动化, 提升课堂教学魅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若想要提升课堂教学魅力, 教师需要认识到课堂是学生自学探究的场所, 而并非教师独自表演之处。尤其是对高中生而言, 纯粹的灌输教学显得无趣, 他们更渴望自主发现与探究。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认识到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将课堂交还给同学们, 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简单的师生答问, 毫无挑战性的接受现成的历史知识。

1. 课前预习自学

在历史教学中, 预习是重要活动形式, 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之一。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 多数学生不喜欢预习, 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或者只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被动学习, 仅仅是应付了事。久而久之, 预习也就失去了其应用的功能与意义。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需要优化设计预习任务, 拓宽预习范围, 引导学生参考网络、书籍等媒介与工具, 促进预习学习, 让学生自主预习。如教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时,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 查找有关资料, 比如古代皇帝与丞相之间的故事等, 为课堂参与、讨论做好准备。

2. 多样课堂探究

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把握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而有效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到凡是同学们能够自主学习的知识、自主解决的问题、自主完成的任务, 就绝不代替。相反的, 倘若教学者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都讲透、讲深, 学生只是埋头记笔记, 应不暇接, 一堂课下来, 真正消化理解的却不多。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组织多样学习活动, 将传统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 彰显课堂教学魅力。

仍以“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学为例, 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灵活设置启发性、针对性、探究性的模拟场景, 将学生引入重大历史问题的情境模拟活动中, 比如扮演汉武帝等;给学生呈现有关资料,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更深切的分析问题。上述资料来看, 汉武帝更换丞相的频率较高, 假设你们是丞相, 对此会有怎样的心声?学生站在丞相角度, 说说自己的看法。而后诱导深入:对汉武帝而言, 更换丞相是强化皇权的“治标”策略, 假如你们是当时的大汉天子, 又会如何“治本”呢?再现相关情境, 引导学生探究君权与相权的演变, 教师予以评价。这样, 借助角色体验, 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空间距离, 也促进师生互动, 更提高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

让美术活动游戏化 篇5

——小班幼儿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的实验与研究

江北甬港幼儿园 朱虹琳 吴小兰

纵观幼儿园的绘画教学,长期以来一直以模仿画为主,它扭曲了幼儿绘画的本质和教育功能,抹杀了幼儿的天性与创造。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游戏„„可应用于儿童的一切活动„„艺术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儿童在艺术特别是绘画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真正满足。”新《纲要》也非常注重对幼儿进行情感和艺术的陶冶,认为:幼儿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日常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往往不能完全区分绘画和游戏活动,他们常常把绘画当作游戏。因此我们尝试把幼儿所要绘画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具体的游戏内容、规则、目标,使游戏和绘画融合成一种活动、一个过程。通过游戏和绘画的相互结合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一、目标的定位

新《纲要》在艺术教育中强调以幼儿为主体,努力为幼儿创设感受与表现的环境,注重幼儿感知与体验,给予幼儿自由表现的空间,避免重技巧训练与成就导向的教学。以游戏化绘画教学为特征的美术活动中,我们将其目标定位在:

1、创设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印象。

2、以游戏为载体,以初步形象为基础,鼓励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大胆地自我表现和创造,培养幼儿的美感。

3、采用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方式,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让美术活动在期待中延伸。

二、内容的选择。

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我们在选择美术活动内容时,坚持从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入手。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选择了《给兔宝宝喂青草》、《爱游泳的小鸭》等绘画内容;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具的特点,选择了《有趣的不倒娃娃》、《帮洋娃娃串项链》等。我们还从他们熟悉的人、物或食物入手,选择了《自画像》、《甜甜的糖葫芦》„„。在选材过程中,我们坚持所选的内容必须具有游戏性。因为我们懂得单调的涂色练习和艰涩的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进行学习。

三、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材料。

小班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尽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又易操作的活动材料,如为幼儿提供印章、纸团、弹珠、牙刷等,让幼儿进行印画、滚画等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化的美术活动中,既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又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如在美术活动《给兔妹妹设计新衣服》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刻有各种图案的印章(花、人、几何图形)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画有衣服的纸上,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很快就完成了。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有的仍在为小兔做新衣,有的则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是一个“好玩”的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

四、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带给幼儿的乐趣是任何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非常注意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1、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美术活动。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如何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是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而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绘画寓于游戏之中,是我们主要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美术活动的设计中,我们常常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来设计合理的情节,并让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幼儿一直置身于游戏之中。在感受美术活动乐趣的同时,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如美术活动《给小鸡筑篱笆》,我们采用了做“狐狸和小鸡”的游戏——感受又直又密的篱笆能挡住狐狸——体验成功(战胜狐狸)——鸡妈妈请求帮忙——帮鸡妈妈筑篱笆——鸡妈妈选篱笆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努力营造一种新奇又有趣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理解并掌握活动的重难点,更主要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充分体会游戏化美术活动所特有的魅力。

2、以多种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除注重整体教学设计游戏化之外,我们还十分注重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体现游戏性和趣味性。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易受情绪支配的特点,在活动设计时,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设置一定的情景导入活动,以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1)帮助小动物的形式。如泥工《七彩太阳》中,我用小猴介绍梦的形式导入活动:“昨天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天上有许多太阳,红、黄的,五颜六色,可漂亮了,可当我醒来的时候,天上只有红红的太阳,如果我有五颜六色的太阳该有多好啊!”小猴子那神奇的梦一下子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小猴。制作过程中,每个幼儿都积极投入,完成的作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造型生动有趣,极富个性。又如《小老鼠找春天》,我向幼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住在沙漠里的小老鼠一年四季都看不到绿色的植物,于是它告别了妈妈,乘着气球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美丽的春天。为了让小老鼠能看到最美丽的花,孩子们都认真地为花儿涂上漂亮的色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故事中人物的遭遇总能激发孩子们的同情心,激发起幼儿帮助它们的欲望。

(2)“玩”的形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活动导入的形式中,我常常采用先玩后画的形式,如《有趣的不倒娃娃》,我先给幼儿一些不倒翁,让幼儿自由玩。在玩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使幼儿较好地掌握了不倒翁的主要特征,(两个园组成,上小下大等)从幼儿的作品来看,无论是不倒翁爷爷还不倒翁姐姐,孩子们都能准确把握不倒翁的特征,作品效果很好。又如《我为洋娃娃串项链》,在玩时幼儿发现木珠穿入绳子后,木珠在绳子的中间,这样很好地突破了活动的难点。在绘画过程中,虽然教师没有作任何示范,小朋友仍然完成得很好。这样的方式能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的过程中、了解所要表现的对象,较好地突破活动重难点,为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示范过程中体现游戏性。

恰当的示范能帮助幼儿较好地掌握绘画的技巧。在活动中我们常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和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活动对象,降低活动难度,增加活动趣味性。如在美术活动《长颈鹿》中,我是这样示范的:有两个蛋,一只是恐龙蛋,它长得又大又圆,住在纸的中间。一只是鸵鸟蛋,它小小的,住在纸的左上面(帮助幼儿掌握长颈鹿头和身体的大小及所在的位置)。它们两个是好朋友,经常互相打电话,(画长颈鹿的脖子),它们说了很多的话(画长颈鹿的鬃毛),恐龙蛋高兴地伸出四条腿和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尾巴。鸵鸟蛋也高兴地裂开了蛋壳(嘴巴)长出了两只角和两个耳朵。此时长颈鹿已初步成形,幼儿都开心地鼓起了掌。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幼儿还应给长颈鹿添上漂亮的衣服。在这样的示范下,幼儿很快就掌握了长颈鹿的基本画法。虽然这个活动内容难度较大,但在绘画过程中,没有一个幼儿说 “我不会”。而且作品画面丰满、形象逼真。效果非常理想。

4、在指导过程中体现游戏化。(1)丰富画面,提高表现力。

小班幼儿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先想好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有时主要形象画好了,却不知该添画些什么,使画面显得比较单调。于是我们教师就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或借助教具对幼儿的进行提示、指导和鼓励。如在美术活动《小青虫找朋友》中,我利用教具小青虫进行指导: “如果我能和其他小青虫一起在草地上玩该多好啊!”“如果森林里有花有树,我会更喜欢。”„„由于教师使用小青虫的口吻进行指导,使幼儿倍感亲切,非常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同时还为幼儿介绍作品提供了素材。(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活动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的最大乐趣也在于幻想。因此我们常常通过游戏化的情节,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在《我为洋娃娃设计冰淇淋》的活动中,我们利用洋娃娃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呀!我找到了一个蛋筒上有雪娃娃的冰淇淋,” “我喜欢可可设计的冰淇淋,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小朋友,快动动小脑筋,帮我设计一些更漂亮的冰淇淋。” „„在鼓励肯定某些幼儿创意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幼儿的想象力。他们很快设计出了皮球冰淇淋、灯笼冰淇淋、七彩冰淇淋等。又如在《圆形宝宝变魔术》的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展开想象,变出了苹果、不倒翁、太阳、眼睛、眼镜等等。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5、活动评价游戏化

活动评价是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态度、标准、方法将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美术活动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那该如何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合理的评价呢?(1)利用小动物评价幼儿作品。

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评价幼儿作品时,我们利用小动物开展生动有趣的评价活动。如泥工《七彩太阳》,我们请来了小猴子挑选它梦中的太阳。在《小老鼠找春天》中,我们请小老鼠来找最美的花等等。在肯定幼儿进步的同时提出努力的方向。因此美术活动成了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常常会问“老师今天有美术活动吗?”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孩子们都会高兴地跳起来。

(2)以帮助小动物的形式鼓励幼儿互评。

我们还常常采用帮小动物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同伴的作品。如在《帮兔姐姐设计新衣》的活动中,我们请小朋友帮兔姐姐选衣服,要求幼儿在众多的绘画作品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最漂亮的美术作品,并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在互评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根据教学内容,评价有所侧重。

不同的美术内容,有不同的评价特点。如《小青虫找朋友》、《甜甜的糖葫芦》等作品应侧重于构图和色彩,而《园形宝宝变魔术》、《我为洋娃娃设计冰淇淋》等则侧重于想象力和表现能力。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在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方面都有所侧重。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分析作品应选取的不同角度,另一方面注意每次活动评价的不同联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一次次经验迁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实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标。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趣的评价方式不但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喜欢画画,常常画个不停。还常对我说这是我为小白兔设计的衣服等等,可喜欢了。

七、实验小结

经过一年的研究,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以往的小班美术教学活动相比,游戏化美术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坚持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游戏化美术教学过程中,游戏化的形式符合了小班幼儿爱玩、喜欢玩的年龄特点,他们把美术活动看作一次次有趣的游戏活动,因此对美术活动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在活动中,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我们创设的游戏情景中,他们会为自己帮助小兔设计了一件漂 亮的衣服而骄傲,会为帮助小鸡战胜狐狸而感到自豪。在这种形式教学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的同时。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坚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表现力明显增强。

在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注重整个活动形式的设计,同时也十分重视活动示范环节的设计,使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活动的重难点展开。以游戏的方式突破活动的重难点,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顺利完成美术作品。由于作品的效果明显,使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自信,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作品富有想象力。

在幼儿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如舒昕小朋友设计的《雪娃娃冰淇淋》、余缙宁小朋友设计的《兔宝宝的裙子》、高浩宸画的《恐龙》都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四)色彩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活动化数学课堂探究 篇6

增强数学实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可以带领学生课前到超市观察商品价格,收集超市收银单;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空间、粉笔盒、积木、包装箱的形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熟知、亲近、实在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有用、有价值。这样数学课堂就把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切实领悟、发现“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实用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

教材上所展示的知识相对来说是静态的,枯燥而又干涸的书面语言环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得学习变成生硬的知识灌输过程。如果把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素材,就可以丰富课堂气氛,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的感知数学。如:教学《升与毫升》的认识时,老师让学生用打针筒吸1毫升水放在手心上观察,再吸5毫升、10毫升,放在杯子里观察,感受水量多少和体积的大小。接着教师出示容量不等的矿泉水瓶,去掉商标,让学生猜出容量,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师再把商标还原,看谁猜的准。这样就把静态的课本知识,抽象的数学概念“升”与“毫升”回归到现实层面上来,让学生在动态的数学活动体验与感受中整体认识,学生自然会觉得非常亲切、真实,从而让学生在课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课堂上展示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原形,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归宿。这样,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搜集资料,了解生活,提炼生活。例如:在教学《旅游费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时,在学校或者家庭的游玩活动中,布置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活动的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从租车开始,设计如何租车合算;在买相应的游园门票时,结合当地的相应购票优惠,如团体、成人、儿童不同票价,选择最省钱的购票方法。借此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

感受数学价值

学习有用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挖掘教材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因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从而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以后,布置学生为家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设计防尘罩;在学了《长方体体积和容积计算》以后,要求学生计算家里洗衣池,洗菜池的容积,计算洗一次衣服,洗一次菜大约要用多少升水。

这样将数学知识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和头脑去想生活中的现象,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满足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课堂是彰显数学的灵性,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如在教学《对称》时,通过引领学生进行两次剪纸活动。第一次由学生随意剪,第二次完成具体图形的对称作品。让每位学生参与活动,丰富学生对对称图形的体验。随后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发现中间的折痕,引入“对称轴”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学会画出对称轴,在锻炼学生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欣赏一些生活中对称的东西。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创设这样一个个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情境,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学生将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养并获得美好的情感。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足够的探究活动的时间,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与生活“亲密接触”,让学生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课堂活动化, 激活生物课堂 篇7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必要性

“活动教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国外早期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及后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及生活”、“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国内从两千多年前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 都十分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起来, 让教与学达到最好效果。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倡导探究性学习,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必须实现三大转变: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 以活动为纽带,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以知识量为目标, 讲授为基本方法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目标, 以活动为基本方法, 集中表现为“做中学”的开放式教学;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实现上述三个转变的核心, 是能否有效地将“活动”引入课堂,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关键。因此, “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也是生物学科本身教学特点的需要。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 讨论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的活动性, 学生要获得生物学知识, 既要动手, 还要动脑。活动寓生物学知识于学习, 探究于游戏之中, 既体现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 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还是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喜欢探索, 不满足。“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活动符合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也可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二、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 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 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中活动, 为了赶进度, 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 学生自行开展, 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应该让生物课堂教学也“活动”起来, 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研究, 让学生用“动”的方法学习, 在“动”中学, 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睛、思维、空间, 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那么, 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我校生物科组教师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 实现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化关键是: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一定要抓住活动中的“动点”, 设计好“动法”, “激活”学生。

1.寻找“动点”

(1) “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科学、人文”的学习氛围即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条件是主体发展的前提。让学生享受到学习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 激发学生“动点”。

(2) 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动点”。学生的生活与经验是接受教育、学习理解的基础, 所以, 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经验来学习, 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学会生活。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 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 但要折得好, 飞得远也不容易, 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 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 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 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的?”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 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水到渠成。又如许多同学家养有宠物, 如何解决宠物随地大小便?同学们根据经验, 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 促进了对条件反射的理解。此外, 利用学生关注和社会正发生的热点问题, 学习相关的知识, 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奋性、激发“动点”的有效方法。如2003年我国非典的流行为我们在讲初中生物传染病和免疫提供活生生的情景和材料。总之, 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 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常态化备课组研修活动 篇8

备课组是校本研修中的基本组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以我校初中历史备课组为例,从前的备课组研修活动往往以诉苦、闲聊为主,无法解决课堂的实际问题。近年来,我校为了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确立了“以学为中心,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因材施教、以学评教、做学教合一”的新课堂实验,着力加强备课组研修活动的实效性,聚焦有讨论意义的共性问题,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在“三实践二反思”的过程中自觉体悟,实现了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

一、课前说课比要求、挑重点

课前教师围绕预学单设计、学习目标、小组学习、展示交流、小结反思、检测评价等各环节到备课组长处进行说课,至少在课前一天完成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个重点进行说课,如预学单设计、小组学习、展示交流。说课时提交预学单,并根据《青浦一中课堂教学改革的说课要求》核对教学设计各环节的设计意图及达标度。

通常我校备课组教师会在预学单设计意图、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交流中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说课。同时,备课组长可以对其他非重点阐述环节进行提问,以考查教师个人对其教学设计的理解度。课前说课的常态化,对敦促教师自觉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同时,这种活动也锻炼了备课组长的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了备课组综合实力。

二、课内听课定要点、找亮点

我校要求教师听课时结合各自近期的教改困惑之处确定本周听课要点,课前点击学校内部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寻找感兴趣的课进行旁听,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及各种标注。我校规定教师个人听课每周不少于3节,一学期听课总量50节次以上。

相互听课有效促进了教师更精细地设计教学、更主动地投入听课,使教师的思路由狭窄走向开阔,心态由封闭走向开放。同时,在教师形成了相互找亮点的习惯之后,我们很快发现备课组内部分青年教师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这种相互借鉴、合作共进的氛围保护了青年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同时也整体推动了备课组教师的专业水准。

三、课后沙龙话热点、攻难点

课后沙龙的内容除了每周五下午备课组常规活动之外,还有备课组间循环交流会、校本研修网络平台研讨等。作为展示备课组整体精神面貌和教学实力的组间循环交流会,格外受到我校教师青睐。每次会议之前各位教师根据备课组发言预习单要求进行实践反思整理,突出热点,提出困惑,并就近两周自己的感悟如何转化为下阶段实践进行思考。会前的精心准备、组内提炼,有助于备课组更细致深入地阐述两周来共同关注的热点。会中的热点碰撞、难点互助,有助于借组间对话挖掘更多问题解决思路,分享他组有效经验,从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互相启发的良性循环氛围。

四、教研反思理做法、晒特点

每月一次听课反思组内轮流执笔,将备课组本月创新做法及实例梳理成文。每个学期由教师个人撰写一篇教研论文,将具有个性化的实践加以梳理。比如结合学生质疑教材图片《时局图》这个案例,我就“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做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高效讨论创造了问题情境;认知结构拓展了问题思路:教材主旨提高了问题质量;课堂开放培养了问题意识。为校内教师如何在课堂调动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详细范例,体现了备课组的特色做法。

品德课程活动化教学初探 篇9

品德的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教授的, 它是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 是儿童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例如, 《我自己会整理》这一课, 教材抓住学生整理书包这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主题进行教育。进而拓展到家庭、社会生活之中。我就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看一看, 比一比, 我要整理。让学生在整洁干净和杂乱的两个书包中找东西, 看谁找得快, 再谈感受。学生感叹, 整洁的书包看上去是多么舒服, 找东西是多么方便。此时, 教师适时引导, 一个会整理的人是能干的人。于是, 他们跃跃欲试, 想把自己的书包整理得干净、整洁。活动二:议一议, 做一做, 我学整理。让学生6人为一小组, 互相凑在一起, 动手动脑。通过反复实践, 动脑, 请教, 实践。在互帮互助中, 在噼里啪啦的整理声中, 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整理书包。活动三:想一想, 说一说, 我会整理。唤起学生的生活意识———除了整理书包、课桌等, 你还会整理什么?学生们数着自己会整理的各种事物, 喜上眉梢。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你还可以整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范围广, 内容全。再制订一个小计划:我要去整理……建议学生把课外的成果拍下来或画下来一起带到课堂中分享交流。在教材的指引下, 我们的活动目的明确、有序、有趣、效果好。

二、重组教材内容设计活动, 深化主题。

重组教材内容设计活动, 是品德课程学习活动的另一种形式。问题是如何走出教材又能围绕教材的教育主题设计活动。在课堂实践中, 我们的经验是以班级实际、学生实际为出发点, 以教学目标为方向, 以学生兴趣为切入口, 设计有效活动。如上《我们一起做》这一课时, 根据本课目标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 自编自创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我们一起搬。教师一人搬不动一张沉重的桌子, 学生自然地提出要帮助你, 借此引出“我们一起做”。再拓展到生活中:平时, 你们还一起做什么?可操作的内容就即兴在现场表演一番, 以唤起原先生活的体验。活动二:进行“闪光的小球”的游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一起做时要遵守规则, 讲究方法。我先叫了一组学生上来拉小球, 第一次, 他们争先恐后地往外拉, 结果全都卡在了瓶口, 游戏失败了。借机, 我请他们谈了内心的感受和打算。他们体验到了失败的滋味并决定再试一次。我一边安排这组小朋友去想办法, 一边让在座的小朋友对刚才的游戏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设身处地着想, 进行了一次换位体验, 同时也明白了一起可以合作干很多事情。台上的几位小朋友凑在一起想出了巧妙的办法, 再次让他们试, 再试就成功了。我又一次请他们谈感受。并就小球排好队就能顺利地出来归纳出:一起做要遵守游戏规则, 要团结互助。至此, 他们进行了多重体验, 学会了可以一起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体验快乐。活动三: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我为学生准备了剪刀、白纸、彩纸、橡皮泥。每个小组在10分钟内合作构思并动手完成一幅作品。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能用悟到的“理”去指导现实的“行”, 也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现问题, 想办法解决问题, 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在进行这项活动的时候, 学生完全融入到老师所创设的场景中, 他们有的分工合作, 始终是快乐的;有的却是出现了不愉快和矛盾。当然, 矛盾最后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笑容最终绽放在小脸庞上, 他 (她) 们“经历了风雨, 见到了彩虹”, 感受和体验是深刻的。他们的作品形态各异, 主题明确, 还编成了一个个故事。他们的创造力, 合作能力均有提高, 都明白了合作时的团结友爱是快乐之源。还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做, 需要勤合作, 你帮我, 我帮你, 团结互助最快乐。”

三、结合课堂环境设计活动, 凸显主题。

《课标》指出:教师应当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 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 科学技术新的成果, 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等吸收到课堂内容中去, 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在何种环境下上课, 也决定着不同形式的活动。可以借助上课时的特殊环境设计活动, 利用大量现场的资源开展活动, 使效果更加明显。例如,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内容。要让学生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及保护眼睛的方法。如果单单让学生讲, 唤起不同的生活经验来互相交流, 似乎显得单调了些, 且情感的体验无从落实。恰巧我是在有几百位老师听课的情况下上的公开课, 因此有一个现场的大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教师。他 (她) 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戴着眼镜, 有真实的感受进行现身说法, 再加上都是教师具有很好的讲授水平。因此, 我就在让学生通过游戏明白眼睛的重要性之后, 设计了一个活动——现场采访, 要求每一个人或每一个组想好问题, 以小记者的身份有礼貌地去向老师请教, 回来后组织成自己的语言互相交流反馈。放眼望去一片热闹的景象, 课堂延伸了, 扩展到了台下, 弥漫到了整个大会场。学生都带着各自独有的收获和体验, 有的畅谈谈近视后的感受, 有的一本正经地介绍爱眼知识, 有的热心的提出忠告, 还有的还表示自己不能重蹈覆辙……范围之宽广, 内容之全面, 表述之清楚令人赞叹, 这应该归功于“现场调查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生活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所要的知识, 获得不同的体验, 锻炼了交往、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利用课堂的“偶然”设计活动, 活化主题。

我们的课堂本身就是教材, 是一个大舞台, 学生在上面随时会真实地暴露出各种问题, 而这些正是教学关键之所在, 需要我们眼疾手快, 借“机”挖掘深入研究和拓展, 让我们的教育更鲜活, 更灵动。

在教学《我们一起做》的第三个“一起动手制作”的活动中, 有些小组由于意见不统一, 分工不合理, 导致矛盾的产生, 不愿意一起制作, 结果他们组的速度慢了许多, 作品质量也不比不上其他组的, 其中一个小女孩居然在课堂上哭了起来。这个时候, 我就走过去轻声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和他们一起悄悄地和其他组去比较, 看看别人干得多么开心, 羡慕吗?你们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组员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我们没有好好地一起做。没有遵守游戏规则。说完, 他们个个低头不语。随后我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商量了不一会儿, 就决定向在哭的小女孩道歉, 并邀请她再一次加入到大家中间来。“对不起。我们一起来画图画, 好吗?”稚嫩的声音, 真诚的话语, 还有什么不可化解的呢?小女孩笑了, 使劲地点了点头。我摸摸这群小家伙的头, 笑笑地去看其他组了。随后在反馈中, 我就有意识地让这组学生向大家讲述内心的感受和得出的经验。

在另外一组的作品上, 我发现学生们画了很漂亮的图画, 特别是有一句话吸引了我———他们用稚嫩的笔这样写道:“老师, 这节课, 我感到很快乐!”听了这句话, 我的心为之一震, 内心涌动着一股欣喜, 一种激动。这就是教育的伟大之处吧!随后, 我就随堂抓了这个正面的典型, 请这组学生表述自己的快乐, 说说为什么感到快乐。而后再扩大到全班, 你们快乐吗?在如林的小手中, 在学生的笑语中, 我们一起念了自己创编的儿歌:“我们一起做, 需要勤合作, 你帮我, 我帮你, 团结互助最快乐。”

在那么真实的一个环境中, 学生会自然会真实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 暴露出缺陷。这比学生很乖地配合着老师演完一出完美的课堂戏给其他老师看要真实多了。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我想他们在经过这次体验之后, 会深刻地感受到如何一起做才会做好, 才会快乐。正是课堂中随时会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个“难题”, 一个个“偶然”, 教师在发现、分析、解决这些“难题”和“偶然”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有了切身的体验, 更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能力。课堂中, 会有很多的“亮点”闪现, 需要你用锐利的眼光去捕捉它, 呈现它, 深化它。

总之, 教师要不断举行学生喜闻乐见的、目标明确的课堂教育活动。并在这模拟生活、再现生活、提炼生活的课堂中抓好“亮点”, 进行深入拓展。品德课程中开展的有效性活动, 它将成为学生生活的舞台, 知识技能展现的窗口, 情感显露的芳草地。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过程中获得知识, 加深体验, 明白事理。

活动化 篇10

笔者通过多次分析、研究、实践、反思, 最终就该游戏化的活动, 谈谈这一游戏活动下的深远影响。

一、巧妙改编, 激发兴趣

《小红帽》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经典故事, 小红帽小朋友和她奶奶的人物形象对于每个小朋友都是耳濡目染的。为此, 教师如果再次创设一个有关小红帽的游戏活动, 小朋友会因为人物形象的熟悉而感到好奇, 并积极投入到游戏的情境和活动之中。因此, 这个游戏活动的改编是完全迎合幼儿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产生的, 能满足幼儿的真正心理需求, 而改编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让小朋友对此产生了好奇和疑惑, 激发了小朋友的内在兴趣。由此可见, 兴趣的内外结合的激发方式, 是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和研究的。

二、目标引领, 创设动力

任何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行为中不仅仅有其娱乐的效果, 还有其深远的教育价值, 在本节游戏活动中,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游戏活动在快乐、幸福, 还要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收获知识或技能。比如在这里, 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小朋友去寻找绿色食物, 这里对于幼儿而言, 有隐含着两个任务:一个是绿色, 另一个是食物。但是这样任务驱动下, 孩子们的表象目的并不是去认知绿色和食物, 而是自发的根据游戏规则去寻找绿色的食物, 这样的任务驱动是润物细无声的, 而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 孩子在寻找绿色食物的过程中, 他们会自发的寻找绿色的, 而且是可以吃的东西。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对颜色有一定的了解, 对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而这样的游戏活动是建构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和训练的, 而且由于活动的目标是找到绿色食物给小红帽的奶奶治病, 孩子的爱心和善良驱动着每个孩子都要努力寻找到相应的食物, 效果在动力的促动下, 达到事半功倍。

三、科学评价, 培养信心

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自信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的评价和评价方式, 小班的小朋友在寻找绿色食物的过程中, 肯定存在一定的错误和差异, 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要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认识绿色食物, 为此, 我们要对孩子寻找食物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孩子展示自己购物成果的过程中, 进行点评, 指出孩子存在错误的现象, 并及时纠正, 并把孩子没还没找出来的绿色食物再次呈现给大家, 并让大家记住。第二种方法是让孩子按照小组进行交流呈现, 让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用孩子们自己的智慧提升每个人对绿色食物的认知深度, 并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呈现绿色食物的种类, 进行彼此的完善和补充, 最终在孩子自主思考、自主交流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提升孩子的认知深度和广度。面对这样的两种评价方式, 笔者采用了第二种, 原因有三个: (1) 提升表达能力。在孩子进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都会把自己选购的绿色食物展现给大家, 并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 一定程度还有相应的肢体语言和动作,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2) 增进小组友谊。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 必须聆听、补充、完善、提升, 整个交流的过程中, 就是对绿色和食物这两个能力目标达成的过程中, 孩子在达成的过程中, 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和友谊。 (3) 提升孩子自信。评价过程不是由教师点拨完成的, 而是由孩子间的彼此交流完成的, 每个孩子都会发现自己的亮点所在, 同时也非常开心的点评小伙伴的不足, 接受自己的不足, 这样的交流让孩子们欣然接受, 更提升了孩子的自信心。

四、知识技术, 丰富经验

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 让一个老师扮演小红帽的奶奶, 一个扮演医生, 奶奶吃了小朋友们提供的绿色植物, 很快就康复了。而此时穿着白长衫的医生出现在小朋友的面前, 给小朋友讲解绿色植物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功效, 比如绿色的菠菜、绿色的黄瓜等等, 在医生的介绍下, 孩子知道绿色植物中的营养对人类的身体具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也知道, 小朋友们平时在吃饭的时候, 不能挑食、厌食, 要多吃绿色食物, 其中绿色蔬菜就是其中的一种。孩子在整个聆听的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幸福, 因为他们的食物治好了奶奶的病, 充满了成就感, 而正是因为成就感的产生, 而导致孩子更乐意聆听医生的介绍, 无形之中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面。

上一篇:减税措施下一篇:海阳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