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2024-05-07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精选十篇)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篇1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大学英语一样, 大学语文也是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学生一直都在学语文, 到了大学, 还要学习语文, 这充分说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从来都是一件要紧事, 必须引起教育部门和教学双方的高度重视。

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不能是简单的延续, 不能成为“高四语文”, 而必须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变化, 使学生语文水平来一个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随着发生相应的转变。

由魏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新编》教材, 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以往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同, 该书将教学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中篇培养学生日常书面表达能力, 下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见该教材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全面的, 系统的, 是有着整体规划的。而以往一些教材, 基本是延续了中学语文的编排体例, 基本上是培养的阅读能力。中学语文虽然也有写作和听说的训练, 但与阅读训练相比, 其所占比重是远远比不上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将口头表达能力与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并排, 三足鼎立, 平分秋色, 足见其对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视。突出口头表达能力, 将口头表达能力提到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列的地位, 是该教材的一个显著特色。

2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关键在让学生张口讲话

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人生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让学生张开口讲, 在说话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 总结经验, 克服不足, 不断提高。这就好比教人学游泳, 光讲游泳的理论和技巧, 不叫学习者亲自下水去练, 去摸索, 那是永远也教不会的。

可见, 对于这种实践性强的教学, 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甚至可以说练比讲更重要。“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但没有实践的理论更是空洞的理论, 是纸上谈兵, 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基于这种认识, 在教授口头表达能力这部分内容时, 可采取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在第一次上课结束前就向学生布置下口头训练任务, 让他们在课下各自准备一个演讲话题, 争取在下次上课时发言。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作参考, 比如根据大一新生特点, 可让他们以“介绍我自己”、“我的家乡”、“我的中学生活”、“军训苦与乐”、“大学印象”等等为话题。当然, 这些题目仅供参考, 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自由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觉得有话说的问题来谈。这样布置下来, 下次上课时就会有不少同学已做了准备, 主动要求发言。然后从第二次上课开始, 就可以边学习理论边进行训练了。如果是两节课, 可以安排第一节讲授理论知识, 第二节让学生说话训练。在每个发言的学生讲完后, 教师的点评要及时跟上。点评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发言长处是什么, 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克服, 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其他同学也能从教师点评中得到启示, 对发言同学的优点加以学习借鉴, 对其缺点引以为戒, 避免自己重蹈覆辙。点评要简明扼要, 切中要害, 要以鼓励为主, 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发言中体现出的优点, 要加以充分肯定和赞许, 比如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形象生动, 语言优美, 富有文采, 句子流畅, 发音标准, 吐字清晰, 声音洪亮, 自然大方, 表情丰富, 等等, 诸如此类, 都是可以给予表扬的。学生发言中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比如很多同学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都感到有些紧张, 拘谨而不自然, 放不开, 以至于说话磕磕绊绊, 不流畅;有的同学讲的话题内容简略, 干干巴巴, 三言两语草草收场;有的同学讲的话题思路不清, 逻辑混乱, 缺乏条理性;有的同学讲话声音小, 或者吐字不清、发音不准, 等等。对于这些问题, 教师一方面要客观地指出, 要求他们今后加以改正;另一方面, 还要鼓励他们充满信心, 告诉他们只要多锻炼, 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

3 以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来弥补课时的不足

由于课时有限, 课堂集中安排学生说话只能讲完一部分同学, 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机会在课堂上训练。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同学, 让每个人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 可以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 每次课前三分钟安排一位未讲的同学发言, 这样争取在一学期结束时每一位同学都能轮一遍。为此, 就需要对教材顺序加以调整, 可以在学期开始就先学习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部分, 完了再学习阅读能力培养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部分, 即将下篇内容提到前头来学习, 这样也比较切合大一新生的实际。大一新生入学后, 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训, 然后再正式行课。让他们先开口讲话, 介绍自己的情况, 便于大家相互了解, 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 也便于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团结友爱, 相互帮助。

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有效弥补课时的不足, 使每位同学都得到锻炼, 都有收获, 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立足社会, 发展人生创造了条件, 打下了基础。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他们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 练好口才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都将是受益终生的。

在指导学生说话训练的过程中, 除了要求话题内容具体、条理清晰外, 还要要求他们尽量说得语言生动形象, 有一定的文采。比如在以“介绍我自己”为话题时, 尽量不是平铺直叙, 要有个性, 突出个人特色, 语言尽量做到幽默风趣。例如有位同学名叫晋群, 他在作自我介绍时这样说道:“我叫晋群, ‘普’字去掉两点是‘晋’, 但我总觉得那两点应该放上去, 因为我太普通了, 晋群、普群, 普通的群众。”还有一位同学叫国军, 他说:“我叫国军, ‘国家’的‘国’, ‘军队’的‘军’。别人说我是国民党的军队, 其实我最愿当人民解放军。”听了他们的介绍, 师生们禁不住哑然失笑。

摘要: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加强学生在说话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 总结经验, 克服不足,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教师的点评要及时跟上。

关键词:说话训练,课前三分钟演讲,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饴.大学语文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8) .

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2

摘要: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与他人、与社会成功交往的重要条件,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要十分重视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到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创造环境,激发兴趣,增强语感,打下基础,开展活动,提供机会。只要方法得当,长期坚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一定会得以培养。

关键词:表达能力培养 自信语感

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能言善辩之士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欢迎,也更易与别人沟通,交流,并取得事半功倍的办事效率。因此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中国有句俗语说“好马在于腿,好人在于嘴”。说明口才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可是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因不善于表达,交流而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不会说话不要紧,如果方法得当,从小就着手学习,在后天的努力下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校园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好环境。新大纲也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教学实际的各个环节,下功夫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下面就谈谈笔者从教以来的一点经验。

一、克服自卑,培养自信

自信心是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说话情绪紧张,不知所措,原因是他们不够自

信,害怕犯错,担心同学笑话。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和蔼、亲切地鼓励他们,或引用一些小笑话活跃课堂气氛,建立民主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对于声音小、老低着头的学生,教师不要老说“大声点”,而要侧耳倾听,及时肯定对的,纠正错的,之后鼓励他:“说得真好,要是声音大点就更好了!”要多表扬多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从骨头里挑出肉来”,就是说最差的同学也要适当地给予表扬。

二、创造环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语言环境,可促使学生说的欲望,小学生说话过程中的识记、分析、理解、想象等思维活动大都是表层的,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只有设置能让学生可感知的情境,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发言,不要错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要多和他谈心,让他们认识到上课大胆发言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加强记忆,取得好成绩。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交朋友。朋友之间的玩耍和交流,既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又可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多设置一些社团活动、合作活动,多组织学生进行同学聚会、郊游,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第三,注意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谈话兴趣。课堂上随时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课外多和孩子谈心,让他们谈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置身于说话的大环境中,久而久之,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增强语感,打下基础

按新纲要的主旨,语言教育应是听、说、读、写、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因此在语文活动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增强语感,积累词汇,为学生说的好、说的妙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利用课堂,多读,多背,多积累:

语文课本精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词汇量丰富,是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感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多多读,多背,多积累。通过朗读感悟语言;通过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通过朗读,练得口齿伶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说的好,说的妙离不开丰富的词汇量。学生通过老师、家长、伙伴、电视积累的词汇毕竟有限。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适时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外读物或文章介绍给同学们,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科普读物等等。既可以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又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开展活动,提供机会。

我们常说某人会说话,是指这个人能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或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因此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还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指导他们在实战中磨练自己,以适应不同场合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1、故事会

让学生学会讲笑话、故事,适当地改编故事、笑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的性格,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他们的表述更合逻辑性。

2、辩论会、演讲、朗诵比赛

辩论会、演讲、朗诵比赛不但需要知识做基础,还需要自信和勇气做后盾,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语调、语气、语速、停顿、态势,让他们明白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如果坚持下去,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3、鼓励孩子当班干部

当班干部需要学生经常和老师、同学打交道,在这种交往中他们的胆量和说话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当班干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的同学,对不同的事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来沟通、交往,这为今后的工作、交往会有积极的意义。

4、学当小主持

我们经常会赞叹主持人们流利的口才,其实在校园里,教师也可以开展活动让学生当个小主持,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让孩子们争当校园小广播员、文艺会演主持人、主题班会主持人等等。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下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最终成就他们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篇3

中学生英语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口头表达能力是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听说在前,读写跟上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进行口头言语交际是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能够用该种语言进行交际,且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对学生的听力,读写能力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

那我们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如何呢?首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很大问题,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用语言与他人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多学生的发音,朗读存在很大问题,学的基本是哑巴英语,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学生,有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确还好,可学了几年英语却基本开不了口,更不用说面对面与人自由地用英语交流了。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生心理上的,学生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语言环境,教师自身素质,地方方言的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祥述了。

三、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措施

面对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我感到了深深忧虑和肩上的担子,如何改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的现状,实际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1.作为教师,本身应提高认识,要认识到语言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好口语且能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兴趣。改变过去的只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听说在前,读写跟上嘛。

2.让学生开口学英语。要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他们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音标,很多学生读到了高中还不会音标,所以从初中开始教师就要把学生音标教好,音标要求人人过关,到了高中,教师还要检测一下班上学生的音标和发音,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中学,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发音和音标肯定存在着差异,这时高中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音标和发音进行校正。实际上音标学好了对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即单词的记忆,同时,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语音、语调、重音、节奏、意群、连读的训练,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语感。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跟老师或录音读,也可邀请班上英语朗读较好的学生作示范朗读,还可让学生集体朗读,还可录制学生个人朗读录音,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朗读兴趣。这些训练都要求大声,快速,流利,这样才有利于说出地道,标准的英语。

(2)用英语组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用英语组织教学,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开始阶段,教师可放慢语速,有必要时重复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学生去体会,练习和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朗读,可让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然后给予点评,应多以鼓励为主,但同时要指出他们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还可让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因为这不但要求学生一定要读懂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对于这一点我想多说两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讲什么,语法。完全忽略了学生朗读的训练,特别是一些高中教师不太注重学生的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堂表演,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小故事、笑话等等,多进行一些情境教学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利用好英语早读课和晚自习。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记忆力超强,所以一定要利用好早读,早读就要求学生开口读,并且要大声朗读,要朗读单词更要朗读课文,朗读不仅可让学生记住单词,句子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可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发音、语感,多背诵,总之,背诵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定不会有错,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其中的妙处只有那些喜欢朗读的人能够体会的到。还可利用晚自习前20多分钟进行听力训练,很多学校就是这么做的,一学期可购买一套听力训练的书,然后每天晚自习的前20分钟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可指派一名学生专门放录音磁带。这即可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也可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听力对学生的开口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大家知道,一个聋子十有八九是哑巴,这就说明了听和说之间的关系,听加上说就能完成语言交际的能力。

(4)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教具突出学生英语听说的练习。电教媒体形象直观,且容量大的特点可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切实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可利用电教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放一些电影,英文歌曲,这即可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理解语言内容,加强学生对英语的感悟。

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4

1. 通过鼓励发言树立自信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注重自己在大家 (尤其是异性) 面前的表现, 害怕因言行不当而影响自己的形象, 因此在公众场合说话时显得腼腆, 小心翼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言, 努力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从而战胜有话不敢说的胆怯心理。训练学生时, 要注意循序渐进, 有张有弛, 不能操之过急。比如, 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 让他们口头复述课文的内容, 并逐步做到声音清晰、态度自然、语句连贯、用词准确、意思完整、符合逻辑。对于学生复述的内容, 教师应持肯定的态度, 以表扬为主, 指出存在的问题时态度要委婉。这样, 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害怕说话的心理就会减弱, 进而逐步树立起自信, 提高说话的积极性。

2. 通过朗读课文学习典范语言

通过朗读课文, 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的课文都是典范的语言, 反复朗读课文就是模仿典范语言, 接受其影响。在读的过程中, 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语调会十分熟悉, 这样, 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朗读课文还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在方言地区,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 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普通话规则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学生用普通话千百遍地正确朗读课文, 形成了习惯, 方言及语言杂质也就容易清除了。

3. 通过口头作文训练口头表达

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口头作文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重要性, 因而只注重书面作文, 不重视口头作文。如果只要求学生说几句话自然是简单的, 假如要求有一定的中心内容, 有一定的说理层次, 这恐怕就有些复杂了, 有时甚至要比写一篇文章更难。因为口头作文除了有朗诵、动作、表情等方面要求, 还要求思维的严密和敏捷。因此, 教学中应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熟悉的事物, 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表达自己对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比如, 我曾让学生以《家庭的温暖》为题进行口头作文。在作文之前, 我要求学生先回忆家庭生活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 然后才用口头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于是, 很多学生都饶有兴趣地说起来。虽然每一个学生说的内容都不相同, 但是各有各的精彩, 有的说在自己生病时父母如何奔忙使自己难忘;有的说过年时一家人从不同地方赶回来团聚, 让自己感到温暖……这种口头作文训练,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而且还为书面作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 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要指导他们说完整、具体、有序的话, 说优美的话, 说内容丰富、合乎情理的话。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专题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比如, 让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自我介绍, 或者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或者谈兴趣爱好, 或者谈对学校或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 等等。内容可大可小, 范围可宽可窄, 只要愿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和交流的都可以。这种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态度, 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训练中逐步得到锻炼、提高与发展。

浅议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5

浅议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具有娴熟地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须大力开展语文的课内外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作 者:顾晓丽 作者单位: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江苏,常熟,2155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口头表达能力

浅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6

第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要让学生产生想要说的欲望,除说课本提供的“话源”外,应从学生生活和所熟悉的事物中取材,如周围的动植物、天上的云霞、地上的花草,无不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去观察,去体会,以便积累材料,有话可说。

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看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握训练的良好契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渲染说话气氛,让学生对说话由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喜爱。因此,对于不同的话题,我们就要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在进行例话训练时,最好根据教材要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练习说话,是情境说话教学的一大特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扮角色表演中设身处地,想说就说,心灵获得很大的愉悦。由此而产生像说话的欲望。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象看一部动画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久而久之,学生对说话产生兴趣,就会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

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话的勇气,让学生敢说

低年级学生一般都喜说爱说,中高年级学生虽然说话能力提高了,但自我意识增强了,怕说不好,被人笑话,后进生更是如此,一般表现为沉默寡言。那么,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同学,善于诱导,积极鼓励,还可适时“点拨”鼓起学生说话的勇气;创设说话的情景,消除学生说话的心理障碍,让学生畅所欲言,敢说校园新事、校外新闻。

不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强有弱,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进步,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训练时机,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成功愉悦。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让能力强的学生在全班做示范,让口头表达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克服其胆怯心理,增强其自信心。另外,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上,而要把语言训练扩展到各项活动中去,随时随地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不断说话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让他们敢于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会说

课堂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场所,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朗读教学。因为读是说的基础,学生在读中可以掌握规范的语言,丰富词汇,准确地说普通话。其次还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发谈话,创设情景,提出训练的重点,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再次对学生要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思考问题总有一条具体的思路,小学生选择一条正确的思路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听一两次课,就能按老师所引的思路去进行思考。教者应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这样做,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大有益处。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每学习完一篇课文,相机补充同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自读获得感悟,同时,教师还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阅读,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读书,同学间相互传阅课外书籍,书读多了,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一些好的词汇、句子以及表达方式,从而避免学生在说话时出现言之无物而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现象。

浅谈培养小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7

一、口语交际

从一年级开始, 每册教材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的,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训练让学生与别人交谈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 而且说话有条理, 语气、语调适当, 有针对性。语言文明, 能打动人。同时也要学会倾听, 了解讲话的内容, 抓住要点, 积极参加讨论, 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次的教学, 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 给学生交流的平台, 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 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交流, 都得到提高。如:以“劝说”为话题的口语交际。我设计了两个情景, 一个是劝说爸爸别再抽烟, 一个是劝说班上一个经常打电子游戏的同学。第一个话题在学生中找一个男生扮演爸爸, 其余同学都参与劝说, 不时地老师也帮帮这个男生。第二个话题, 那就是直接让这个同学面对全班同学, 老师也不时的劝说他, 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

(一) 背诵、复述

教材中选入的课文语言优美, 特别是一些著名作家的文章, 更是学生学习很模仿的材料。老师要布置学生背诵、复述, 让学生感悟优美的语言, 积累语言, 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如:布置学生背诵并仿说《祖父的园子》中的一段:“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 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 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 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学习作者采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表现出园子的生机勃勃, 作者的童年自由快乐。有同学这样仿说:“蜜蜂想采哪朵花, 就采哪朵花;蚂蚱想跳多高, 就跳多高;蜻蜓想停在哪片叶子上, 就停在哪片叶子上……”

(二) 质疑解答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要求中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 不仅要读出作者, 读出自己, 更要读出问题。课堂上敢于向同学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并且发表自己不同意见。如:《最后一分钟》的教学, 学生会读诗, 会思考。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什么意思?“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 页上, 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什么意思?“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什么意思?通过师生解答, 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 体会情感。

(三) 小组发言人

课堂上针对疑难问题, 组织有效的四人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 最后小组长在全班作总结性发言。组长没说到的, 其他同学还可以作补充。如:《童年的发现》文章结尾这样写道:“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 我就布置四人小组讨论, 再由小组长代表全组发言。记得有个组长发言:“这句话是作者在找理由安慰自己, 就像有些科学家的发现发明一开始不被大家认可, 他们遭到嘲笑, 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科学家伽利略, 曾经就被嘲笑。”这时, 组里有个男生边举手边说:“我还知道, 科学家哥白尼发明《日心说》被教皇投进监狱, 布鲁诺为了支持科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烧死。”我夸他了不起, 知道的真多。同时还告诉他们, 作者采用了幽默、一语双关, 是想表达自己不在乎老师同学的误解, 因为自己跟这些科学家的遭遇比起来, 被赶出教室算不了什么。

三、辩论会

老师平时特别关注社会焦点问题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为学生选好话题, 再把班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每方一个总辩论手和两个副辩论手。其余同学旁听, 当可以自由辩论时, 他们也可以发表意见。这样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参与, 积极性很高, 努力为本方的观点找理由, 尽力驳倒对方。最后老师作总结性发言, 同时评出最佳辩论手。如:我设计了以“看到老人摔倒, 扶还是不扶”为话题的辩论赛。赛前正反两方看书, 看新闻, 上网查资料, 都在为比赛做充分的准备。辩论赛上, 各方明确陈述自己的观点, 双方以理服人, 针锋相对, 不甘示弱。辩论赛激烈地进行着, 道理是越变越明, 最后老师总结性发言:通过辩论, 我们懂得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要代代相传。郭明义说:“只要去做, 人人都是雷锋。”所以, 路遇老人摔倒, 我们岂能不扶?”

四、故事会

在家长会上, 要求家长给孩子买一个书架, 尽量奖励孩子课外书。在学生中, 要求学生用压岁钱买课外书。不管放寒假还是暑假, 都要求学生至少买两本课外书, 认真看完, 并写读书笔记。假期结束, 又把课外书放到班上的书架上, 全班交流。学期结束, 又让学生带回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读好书, 好读书。同时布置学生开展读书交流。在班上开展讲故事比赛, 可以讲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 最后评出故事大王。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语言的规律, 从兴趣入手, 着力创设丰富的情境,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去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锻炼与提高。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语文就是要让学生“能说会写”。这个“能说会写”就是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口语交际、阅读教学、辩论会、故事会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篇8

一.创设活动, 激发表达欲望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生活有多宽, 语文就有多广。教学中我们创设一些有趣的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引导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爱说, 让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1、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 我让学生根据游览顺序画出游览顺序图, 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给大家介绍游览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孩子们懂得了课文的意思, 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流利地说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 让学生画出爬山虎的脚的简单示意图, 学生画好后, 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讲解说明自己所画的图, 学生兴趣盎然, 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 还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手工操作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乌鸦喝水》、《蜜蜂引路》都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文章, 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具摆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的, 然后其他学生组成参观团到他的课桌前去参观, 到谁的课桌前, 谁就是解说员。参观了同学们摆的图, 听了解说, 看看兴趣盎然的学生, 我很惊喜, 觉得这种方法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学习空间, 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利用课后拓展延伸, 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延伸是新课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这一环节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升华, 还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了作者表达的感情, 学生就动情了, 水到渠成, 学生就会有所想、有话说, 这时就能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 我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学完课文后学生都深受感动, 我趁机点拨, 阿曼达父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爱, 《慈母情深》中母亲的爱是饱含深情的爱,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父母亲做的看来微不足道、却包含母爱父爱的事……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享受到的母爱父爱, 有的说自己生病后母亲的照料, 有的说父亲为自己修脚踏车的事。他们的语言生动形象, 并富有情感, 我又让他们在课外写出来, 这不但提高了语言能力, 也把写、说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 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 随时纠正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胆地与他人交流,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如在学习了《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后我组织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让学生访谈当地的名人或者访谈周围的老师和同学, 然后在口语交际课中交流自己的采访过程和体会, 这样既养成了良好的表达习惯, 又给学生创设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四、引导评价,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能有效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 教师要做有心人, 让学生关心学习过程, 形成互相关注、互相改进、互相学习的氛围。无论是怎样的交流, 教师都要让学生仔细听, 判断、感悟别人的观点, 进行评价。组织学生自我评价, 可就说话时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和说的态度与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以积极、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的成绩, 多一些欣赏、多一些鼓励, 学生就会有信心, 就会乐于表达。在教学一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交流时, 我始终面带微笑, 满含期待, 耐心听学生表达, 适时引导, 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一旦这些学生说完, 发现优点, 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 用委婉的语气、建议的形式提出, 让学生知道以后注意改正。这样, 学生都敢说了, 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篇9

关键词: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学生回答问题, 多数或语无伦次, 或羞羞答答地金口难开, 只有个别学生大大方方地有条有理。可见, 眼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偏低, 缺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语言修养需加强口语能力训练。面临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口头表达效率要高, 说话要准确、清晰、严密、有条理, 否则, 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通过“说”的实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1. 语音能力的培养。

语音能力包括一个人说话时的音力、音调、音律。音力就是说话的响亮程度。当时场面不同, 对音力的要求也不同。音调, 即声音的高低、粗细。音律就是说话的节奏速度。要让学生敢于在公开场合大声讲话, 并音力持久而强劲, 表意准确而完整。我们要从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方面着力培养。 (1) 教师示范朗读和背诵, 发挥榜样作用。 (2) 集体朗读、背诵, 单人朗读, 以通过个别指导, 矫正为张口困难的同学创造“浑水摸鱼”的机会。 (3) 失误, 引导进步。同时, 根据不同文体, 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 例如, 朗读议论文的速度要比朗读记叙文的速度慢一些, 朗读诗歌要比朗读散文慢一些, 用中等语速朗读说明文等。通过各种朗读和背诵形式的训练, 增强了学生语言的丰富性、连贯性、规律性, 提高了语音的整体能力。

2. 思维能力的培养。

(1) 语言概括性的训练。我们指导学生阅读长文章, 读后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意思归纳起来。初一年级我们以训练概括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然后用二三百字归纳故事梗概。 (2) 语言的丰富性训练。我们指导学生摘抄名人名言, 并对名人名言进行解释、分析、理解和运用, 这个项目的训练对初二年级的同学更加重要。 (3) 语言的条理性训练。主要安排在初三年级, 以时事论谈为主,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谈同学, 谈老师, 谈家庭, 谈社会, 要求讲清一件事, 说清一个理, 并且中心明确, 条理清晰。

3. 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要经过培养的, 说话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想和思是互为联系的。要把话说得形象、生动、感人就必须开展想象。学生运用联想、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描绘事物, 传达感情, 把话说得条理、形象、生动、感人的过程就是想象力得到开拓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加强口头表达的训练, 无疑能给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增添双翼, 从而启迪学生的智力。

二、口头表达的实践活动

1. 课堂实践活动。

语文课堂应是一个让学生畅所欲言。“众说纷纭”的场所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 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只有通过“说”的实践, 学生“说”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得到提高。

(1) 课前活动。每节课课前五六分钟, 我们都将它交给学生进行课前说话, 讲完后再由几个同学进行评析、打分。随着年级的升高, 说话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初一年级我们以训练概括能力为主,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 然后用二三百字归纳故事的梗概。对初二年级我们指导学生摘抄名人名言, 然后对名人名言进行解释、分析、理解和运用。在初三年级, 则以时事论谈、名著赏析为主。

(2) 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说话活动, 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语文兴趣,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教《杨修之死》一课时, 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资料, 摘抄在随笔本上, 在课堂上自由交流心得体会, 最后老师再概括点评。一堂课的容量远大于一篇文章所能给学生的知识。

(3) 专题讲演会。台上演讲不同于课前说话训练, 要求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具体的材料, 具有完整性和时间性、鼓动性。同时, 此类活动要求参加面广, 层层选拔, 使每位学生在不同场合都得到口头表达的训练。并且由于有了竞赛性质,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2. 社会性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 而形成口头表达能力后, 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1) 校园广播站。利用学校已有的设备, 在每天午间广播30分钟。广播站播音由学生自主完成。广播站播音员“说话”, 真要说出技术说出水平也并不容易。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可以“说”得很好, 所以在学生“说”的过程中, 难免会有许多问题, 比如学生在播音的时候老感觉很平淡, 没有起伏, 不能吸引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 帮助学生来“说话”。由于目的性较明确, 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甚至于主动学。学生不但掌握了“说”的技巧, 也更好地提高了“说”的能力。

(2) 假期活动。学校、社区都会在假期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培养 篇10

一、创新设计,结合任务,促进“说”的改进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去培养的,没有人一下子就能说出流利的英语,初中生更是如此。教师教学前要结合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设计,将原有的设计方案加以创新,积极求变,以此来促进学生“说”英语的能力的改进。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的Unit 3的Part A的《Welcome to our school!》时,教师在教学前的任务设计时,可以设计让学生自行地“说”出该篇文章内容的环节,也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进行,如一个学生问:“Which of the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与之搭档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回答:“I like English.”、“I like Math.”等。对话的设计不一定要按照文本的格式进行,可以将其延伸开来,接着问:“Why do you like English best?”这样的一问一答,在不失文章大意的情况下,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对教学设计进行适当的创新,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激发出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说”英语能力。

二、改变观念,利用任务,培养“说”的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最大障碍,只有消除了这些障碍,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口语表达本身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教学新模式,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改变传统观念,利用适当的教学任务,培养初中生“说”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的《Online tours》这篇对话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会从简单的翻译开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只要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了。但是通常来说,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能明白这些知识,学生“说”的能力更是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上台用英语进行演讲或对话,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三、突破课堂,引进任务,锻炼“说”的胆量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能简简单单依靠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说、去跟别人交流。教学只有突破了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敢于突破课堂教学,引进教学任务,把任务教学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学生“说”的胆量,从此不再害怕开口说英语。

例如,在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的Project 2中《Entertainment in your city》的教学中,有让学生说出“你们城市的娱乐活动有哪些”的任务。这是一篇很接近实际的教学单元,如果让学生只是在课堂中进行对话,那么永远也不能取得良好的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因此,当教师抛出“What entertainments are there in your city?”这个问题时,要让学生大胆地站到讲台前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如一些学生说:“In my city,it has music,dancing,films,books and etc.”这时候教师要抓住机会,还可以问:“Which entertainment do you like best?”等实际的问题,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

学生不会说英语,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不敢说英语,不敢犯错,怕被别人笑话。但是,要想真正地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重要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说”英语的基本能力。

上一篇:学生写字下一篇:文化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