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024-05-09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精选十篇)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1

关键词:重庆,医疗卫生,对策

1 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 特别是直辖以来, 重庆市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1) 医疗卫生资源方面:

截至2007年底, 重庆市有卫生机构6237个, 有病床床位73093张, 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2.14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8.23万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人员3.05人。全市有乡镇卫生院1088所、村卫生室10539个, 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 每个村有1所卫生室;全市已有40个区县 (自治县) 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19所,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4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365所, 服务人口约700万。

(2) 在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方面:

1997-2005年, 全市卫生总费用从51.10亿元上升到165.86亿元, 年均增长15.78%, 明显高于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10.82%的增幅。其中, 1997年至2005年全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 从3.49亿元增加到14.79亿元。

(3) 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方面:

重庆市建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网点375个, 在6个区县启动高危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监测。建成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和防制体系。全市已有25个区县完成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参公管理。出台了《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分预案》和8个专项预案, 全市40个区县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专家库和应急处置队伍。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重庆市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到2007年底, 除渝中区以外的39个区县已全部开展新农合工作, 参合农民达1807万人, 参合率为77%。全年筹集基金9.04亿元, 共有1737万人次参合农民得到医药费用补偿, 受益率为96.1%。建立了区县间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互联互补机制, 在5个区县开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

2 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2.1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重庆卫生事业取得较快发展, 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比较突出。重庆市“看病难”主要表现在:到大医院就诊难;找专家看病难;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主要表现在: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贵;脏器移植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贵。根据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 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而重庆市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率, 城市为57.5%, 农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率, 城市为37.9%, 农村为52.5%, 广大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因医药费用过高而受到严重抑制。除了医疗网点布局不合理的原因外, 主要还是看病贵的问题。据全国和重庆市卫生统计资料, 2005年全国卫生部门综合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为4662元, 重庆市市级医院人均住院医疗费为7207元, 重庆市高出全国54.6%, 可见重庆市的看医贵问题更为突出。

2.2 政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

医疗卫生事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 政府职责之一是对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负责, 医疗卫生事业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重庆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 另一方面是卫生支出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1997-2005年期间, 重庆市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明显下降, 卫生事业费由1997年占财政支出的6.61%降到2005年的5.02%, 下降了1.59个百分点。1997-2005年期间, 重庆市卫生事业费在不断增加, 从3.49亿元增加到14.79亿元, 但卫生事业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6.83%降到6.34%, 降低了0.49%。同时,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1997年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为3.03%, 但2005年仅为1.68%。

2.3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协调

重庆这作为一个大农村与大库区并存,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非常典型的大直辖市, 医疗卫生事业如何协调发展令人关注。农村医疗卫生也一直是重庆市卫生工作的重点, 但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卫生保健和保障分治, 使得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不协调, 体现在:

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存在重城市轻农村。多年来, 政府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宏观社会背景下, 为不同社会群体设计了截然不同的医疗保障制度。20世纪80年代, 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解体, 直到2003年才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农村居民长期处于“低保障、高自付”的医药费用分担机制中。而城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一直延续到改革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这样的制度使本身经济收入大幅低于城市的农村居民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难以转化成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城乡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平衡, 农村大大低于城市。新农合由政府、个人共同筹资, 标准逐步从人均30元/年、50元/年, 提高到100元/年;调查显示, 重庆市主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约为1700元/年, 两项制度筹资标准相差非常悬殊。

城乡医疗保险实际住院补偿水平不平衡。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 保障能力有限, 参合农民获得的实际补偿率偏低。2006年重庆市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率为29%, 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实际补偿率约为62%, 两者相差接近3倍。

3 发展重庆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投入,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入, 重庆市财政应该建立稳定长效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卫生经济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和市卫生经济学会的作用, 积极开展卫生经济政策研究, 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卫生的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基本医疗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机制和医学科研、人才培养经费保障机制。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以外, 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市场机制, 通过对卫生资源规模、布局、结构的调整, 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使用效率。要改革医院投融资体制, 鼓励各种民间资本、外来资本以合资、合作、买断等形式参股公立医院, 尽快形成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格局, 抑制医疗市场的垄断, 多层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3.2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卫生信息化是推进重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向基层流动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是强化基层卫生监管, 确保卫生投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办法, 积极筹集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经费, 逐步建立以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社区卫生、数字化医院、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卫生信息化网络,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 创新管理手段, 强化运行监管, 方便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2007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项目研究课题组.中国卫生行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J].统计研究, 2007, (3) .

见证卫生医疗事业改革发展 篇2

跨越之五:苏木乡镇卫生院、村嘎查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有效推进

30年来,我市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和苏木乡镇卫生院及村嘎查卫生室设备建设。以来,我市乡镇卫生院全面实行了县办县管体制,根据“转移收缩、集中发展”战略,结合撤乡并镇规模,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用3年时间完成了50所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主要用于房屋建设、设备装备、人才培养和提高管理能力。为全面加强我市村嘎查卫生室网底作用,发挥农村牧区卫生网络的整体功能,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基本医疗服务,,市人民政府又全面实施了“村嘎查卫生室标准化装备项目”,根据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卫生室的原则,合理设置了767个村卫生室,政府给予每所卫生室元的.设备装备和每年不低于元的人员经费补助。并从开始为每个中心卫生院增编安置2名医学类专科以上大学生,与此同时全面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工程”、“基层卫生技术人员3年强化培训实施方案”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苏木乡镇卫生院项目”,农村牧区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一是每年安排15所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等方式,对口支援苏木乡镇卫生院建设,使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城市大夫高超的医疗技术,也切实解决了许多基层大夫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二是提高了基层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与技术缺乏的瓶颈制约,从起全面实施了“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高工程”,将基层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分批分期送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

跨越之六:民营医疗机构异军突起

随着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来,我市民营医疗机构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按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发展中加强监管,管理中加快发展”的要求,限制低层次、低水平,鼓励高标准、高质量,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行列中统一规划、统筹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办综合性民营医疗机构和心脑血管病、眼科、肛肠、口腔防治、体检等各类民营医院28家,累计总投资近2亿元。在民营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有1500多人,年度门诊量达35万人次。对弥补我市部分区域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方便群众就医,增加就业,促进医疗行业竞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跨越之七:重大疫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传染病曾经是严重威胁我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市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公共卫生投入,不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应急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起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执法监督系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战胜了来势凶猛的非典疫情,紧接着又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我们反应迅速、科学防控,成功实施了杭锦旗“3.20”黄河溃堤医疗卫生救援,向灾区及受灾群众发放了80万元的药品,出动救护车辆150多辆(次),救治受灾群众8300多人(次),监督检查餐饮及食品经营户700多户次,派出消毒灭菌灭鼠工作人员500多人次,灭鼠投饵7万多斤,消杀临时居住点、返迁户和饮食摊点及公共场所4000多户、共2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未发生灾后疫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好成绩。“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及时派出由6名同志组成的卫生防疫救援小分队赴灾区执行防疫救援任务。为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再一次成功应对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

跨越之八:“健康鄂尔多斯”卫生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伴随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强势推进的历史进程,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给我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良好的健康环境,全面提升卫生工作自主创新能力,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我市创造性地提出了“健康鄂尔多斯”卫生行动计划。它与20xx年我市实现“富裕型小康社会”相适应,到20xx年,在全市建立起与人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让鄂尔多斯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原健康城市”。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3

一、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思路。宿迁作为全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比例最大,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最慢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是经济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份。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能够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关键是能够按照中央改革的总体要求,立足宿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在整个改革的过程中,对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卫生监督、健康教育方面,实行政府主导;对医疗服务领域,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宿迁的“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全包,而是按照“管办分开、医卫分离、医防分设”的改革思路,遵循医疗卫生事业的规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应该由政府办好的公共卫生事业,提高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引导力、控制力、监管力。宿迁的“市场机制”,也不是全盘市场化,更不是“卖光式”改革,不是政府甩包袱,而是采取各种所有制形式,大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兴办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千方百计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造条件。同时,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监管,营造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合法权益,把过去投入国有医院的钱,直接补给医患者,补给困难群众,逐步建立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提出的衡量医改成功的三条标准,即“看卫生事业是发展了,还是停滞了;看人民群众是否得到了更加优质的、价廉的医疗服务;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做到无论遇到多大阻力、多少非议,我们都始终坚定正确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二、完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水平。我们坚持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从四个方面完善改革措施,不断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对现存的医疗机构,通过年审的办法,“靠大、靠外、靠强”的方式,鼓励它们加大投入、登台阶、上水平,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做精”。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规模办医”的思路,积极引进市外优质资源兴办上规模的医疗机构,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二是切实抓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办医规模的主体进入社区卫生领域。对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都冠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做到一视同仁地给予政策支持、资金补助、设备投入。三是全面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通过设立乡镇一级医院的“以奖代投”基金、县以上大医院到乡镇联合办医院、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报销的百分点、省里支持的乡镇医院达标设备可以采取公有民租、县以上医院医护人员评审副高以上职称必须到乡镇医院工作半年以上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乡镇一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对乡镇卫生院,严格要求履行好“制定实施乡镇卫生工作规划、强化基层卫生监督、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做好妇幼保健、开展健康教育、组织药品市场监管、合作医疗管理”等七大职能,做好基层公共卫生事业,坚决杜绝以医养卫、乱收费的现象。四是不断强化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强化医疗卫生单位人才服务和人事代理制度,促进人才规范合理流动。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建立起重实绩、讲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在所有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险”缴纳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大病合作医疗覆盖面,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办法,努力扩大受益面,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医疗卫生改革的成果。

三、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动力。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始终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确保各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逐年有所增加。未改制前对公办医院的投入,继续列入各级财政的预算支出范围,而且做到不断增加,但要确保支出符合改革的精神,并按照“三分开”的原则,真正做到“养事不养人”。二是认真用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对改制置换的资金完全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准挪用,不准截留,并随着财政好转继续增加。三是坚持用“以奖代投”的办法鼓励各种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继续加大“以奖代投”力度,只要在宿迁大地上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都做到一视同仁,不分所有制形式,一律列入政府帮扶范围。四是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对“521工程”的基本建设资金做到逐步到位,日常的事业经费确保到位。五是认真落实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确保政府的让利让费、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六是不折不扣地加大对城乡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资金的投入。对城市低保户逐步增加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城区镇包括县里的中心镇,逐步推行城镇居民的大病统筹保险,让更多的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七是切实落实各类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对所有医护人员不论所有制性质,均实行职工养老保险或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四、加强医疗卫生监管,进一步巩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成果。一是严把“三项准入”关。建立机构准入制度,严格按照规模办医的思路,遵循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与标准,强化机构准入。建立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执业准入资格,对所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决不允许进入卫生行业。建立技术准入制度,严禁不顾自身办医条件和技术服务能力超范围行医、强揽病人、非法谋利等行为发生。二是加强“两项监督”。加强对医疗药品价格监督管理,加大医疗卫生执法力度,改革医疗和医药价格的形成机制,管住医检费用、药品价格的虚高,严禁乱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加强质量安全监督,严格操作规程,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诚信监督,探索建立医生个人“医德档案”,对故意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医德不良的医生,一经投诉查实的,记录在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屡教不改的,坚决曝光,直至取消执业资格。坚决打击无证行医、非法行医、虚假广告以及吃“回扣”等问题。三是完善医疗卫生监督体系,实行市、县、乡三级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全覆盖。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书记)

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分析 篇4

1 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回顾与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卫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政府卫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各项卫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构建和谐安徽、加快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而皖北地区作为拥有安徽省一半人口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医疗卫生事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卫生资源增加,配置趋于合理,卫生费用减少。本文选取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变化中最明显的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和门诊、住院服务质量情况等主要发展指标对安徽省及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并从卫生基础设施、卫生人力资源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视角,对皖北地区现阶段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安徽省整体水平和国家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旨在发现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省内和国内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找出皖北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卫生机构及人员数

卫生机构数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机构(疗养院、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等)。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公布的卫生统计数据,安徽省及皖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数如图1所示。之前统计数据的种类有所不同,但从2009年到201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安徽省医疗卫生机构数从2009年的7010家增长到2011年的7 653家,皖北地区也由2058家增长到2 683家,都有明显增长,且增幅不断加大。另外,皖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的数量由2005年的4家增加到2011年的10家,占全省39家的近四分之一,整体的医疗水平提升明显。

1.2 卫生人员数

卫生人员数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等。从图2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及皖北地区的卫生人员数量在逐年递增,安徽省在2004-2011年的8年间医疗卫生人员从业人数增长了7万人,达到26万。皖北地区2011年也已经发展到接近10万人,占全省的40%。说明皖北地区在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上投入还是很大的。

1.3 门诊、住院服务情况

选取每日诊疗人次作为门诊服务情况的评价指标,2005-2011年间具体服务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皖北地区门诊服务由2005年的每日诊疗36 580人增加到2011年的每日可以诊疗238 913人,增长了6.5倍多。增长的原因正是由于皖北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和卫生人员数量和素质的提高。

选取病床使用率与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住院服务情况的评价指标,2009-2011年安徽省和皖北地区住院服务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9-2011年间,安徽省和皖北地区的病床使用率逐年上升,2011年分别达到93.89%和94.9%;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由2009年的9.8天和10.2天分别降低到2011年的9.4天,说明在住院患者增多的情况下,安徽省整体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缩短了住院时间。另一方面,皖北地区的病床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均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说明皖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于全省发展的平均水平。

1.4 卫生基础设施

2011年,皖北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 683家,占安徽省7 653家的35%;根据2011年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总人口5 950.1万人,皖北地区2 541.6万人,占全省的42.7%。可以看出,由于皖北地区的人口密集,应当加大对其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从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来看,皖北地区还是落后于安徽省其他地区的。

2011年安徽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3 042张,皖北地区82 491张,占全省的40.6%。另外通过图4每千人床位数这个指标可以看出,2011年安徽省为3.41张/千人,低于全国3.81张/千人的平均水平(国家卫生部发布数字),而皖北地区3.25张/千人的数据更反映出皖北地区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和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这其中,阜阳、宿州和亳州的每千人床位数均不到3张,蚌埠、淮南和淮北则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皖北地区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匀,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问题以及各市政府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不同都是制约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1.5 卫生人力资源

2011年,安徽省共有卫生人员260 2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7 709人;皖北地区共有卫生人员98 8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1 703人,占全省的38%。可以看出,2011年安徽省每千人卫生人员数为4.37人,而皖北地区只有3.89人,整体的卫生人力资源还是缺乏的。其中,阜阳、宿州和亳州的人口比重大,其每千人卫生人员数也低于蚌埠、淮南和淮北地区,这也说明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还是匮乏的。

另外,根据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数据,2011年全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02年1.47人增加到2011年1.8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2年1.00人增加到1.66人。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安徽省及皖北地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皖北地区在卫生人力资源方面还是落后于安徽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各地区人口和面积的分布不同,部分地区如蚌埠、淮南和淮北的医疗人力资源投入还是要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

1.6 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2011年,安徽省累计门诊服务诊疗人次为2.04亿人,住院服务人次为近600万;其中皖北地区门诊服务人次为8 700万人,住院服务人次为270万,分别占全省的42.65%和45%。图6为2011年全国和安徽省各地区住院服务利用情况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安徽省2011年各地区的病床使用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安徽省的医疗资源利用频繁,也从侧面反映出安徽省及皖北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平均住院日方面,阜阳、宿州和亳州的患者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说明这几个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更加频繁,也和这几个地区的人口密度高有关。

2 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结

文章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人力资源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对2004年至2011年皖北地区和安徽省整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如今,在“十二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加以解决,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皖北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是最值得关注的。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安徽省,尤其是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尤其是阜阳、宿州和亳州等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还有就是皖北地区医学科技水平整体仍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回归公益性。其次,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对卫生资源有效整合,构建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同时,重视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及医疗科普知识,倡导新的卫生理念,改变居民的健康行为,保证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胡敏,郭塔.湖南省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7).

[2]李贤相,杨金奎,洪倩.安庆市卫生事业发展及其综合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09).

[3]李君,肖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

[4]马安宁.关于当前卫生事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5(4).

卫生事业发展与卫生人力资源 篇5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行业间、企业间的竞争更倾向于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在经济实力竞争的背后更集中的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因为经济实力来源于知识和对知识的运用。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拥有510亿美元的资产,靠的是他的知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拥有知识并运用知识创新,谁就拥有未来。因此,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卫生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卫生人才,拥有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大量的高素质的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所说的卫生人力资源一般说是由以下三部分人员构成:①正在卫生机构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卫生管理人员);②在医学院校和相关专业其他院校学习,毕业后可能补充到卫生机构的人员;③其他部门有关专业人员,因工作需要可能调入卫生机构工作的人员。以上三部分人中,第一部分人是卫生人力资源的主体,根据卫生统计资料,全国卫生机构人员551.6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9.8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2万人,农村接生员32万人。全国有高等医学院校130余所,每年毕业生约6万人,中等医学专科学校每年毕业生约12万人,留学回国及其他部门调入人员数量不多。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不含乡村医生、卫生员及接生员)约占全国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1/6左右,这是卫生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医生、卫生员、接生员队伍是中国卫生事业的一大特色,也是重要的农村卫生人力资源。

卫生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发展知识经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 072人,其中卫生行业(含解放军系统、其他行业与卫生有关专业部门)共有院士100人,占全国院士总数9.22%,属于卫生系统的院士59人,占院士总数的5.50%。

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部门向发达国家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访问学者,他们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但是冷静的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的状况,下述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

1.卫生人力总体知识水平不高,获得中级以上技术称职的人员仅100万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15%,这些人中还有不少人无大专以上学历;卫生人力知识老化,更新不足,有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每5年更新一次,而我国除大城市、大医院、大的科研单位,大部分卫生技术人员很少有机会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接触国际最新医学动态;医学专著随知识更新修订再版不及时,医学图书资料陈旧,继续学习的条件差;卫生专业人员离开学校后再系统学习知识的欲望和能力都较差,跟不上当代医学的发展,更谈不到创新;我们卫生人力资源中的顶尖人才队伍和学科带队人队伍年龄老化。以两院院士为例:卫生行业60岁以下院士仅9人,占卫生行业院士9%。

2.医学教育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贯输 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掌握新知识和医学新动态的能力与总体水平不高,教学观念落后,以考试分数评定学生优劣引导学生死读书,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总之医学教育缺乏一个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和条件。

3.医药卫生科研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多年来存在脱离生产倾向,没有形成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缺少科工贸一体化的医药卫生产业集团,而知识经济正是强调将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产业化,实现知识的升值与效益最大化。

4.在人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人才浪费的情况,更影响了人才效益的发挥。这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的部门、单位所有,人才流动困难。一些医疗卫生单位求贤若渴,他们需要某个人或某些人加盟,就可以形成有创造力的人才团队,但是受种种传统人才流动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不能如愿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在改革大潮中,一些单位例如某些三资企业,看到人才的重要,靠自己的“财大气粗”,盲目引进,甚至蓄积人才,大材小用,也造成了人才的浪费。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6

措 施

完善职能,健全服务网络。朝阳区成立了社区疾病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全区妇幼保健等疾病控制工作的统一规划、系统管理、组织协调等工作,制定社区疾病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考评细则、全科医生档案、培训规划等,建立健全了妇幼保健社区服务网络。根据我区实际,确定了服务内容,建立了孕产妇档案,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形成规范的房舍、设备、人员三配套,同时利用微机联网,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朝阳区卫生局加大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投入,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齐了微机及辅助管理系统,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了高效快捷的信息保证。在儿童保健方面,我区从2003年起开设了儿童保健咨询电话,为社区儿童提供了方便的咨询方式,围产保健协助市妇幼保健集团做孕妇学校宣传工作。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2003年起,朝阳区建立了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健全了社区妇幼保健业务人员培训考核档案。每年组织5~6期妇幼保健业务人员培训班,由各科室学科带头人向社区医生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推行科学有效的妇幼保健技术,如:孕产妇产前、产后的保健,孕产妇的高危筛查、专案管理、母乳喂养、早期教育等,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利用例会、现场指导等進行培训。每年对社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使广大妇女、儿童能够享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健服务。

以点带面,工作纵深发展。朝阳区在有条件、人员配备较好的社区先做试点工作,使这些社区的孕期建册率、产后访视率、高危孕妇的管理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并与市妇幼保健所协作,开展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探讨,在南湖社区召开了儿童保健工作现场会、社区儿童保健档案展示会,利用多种形式规范社区妇幼保健管理模式,从而以点带面,使社区妇幼保健管理更趋向科学化、规范化。

严格考评,推动良性发展。每年年初,根据区卫生局下发的《妇幼保健保偿工作实施细则考评标准》,制定详细周密的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考评细则,由区妇幼保健人员每季度对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进行检查考评,严格质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每年由区卫生局投入一定资金,年终与考评结果挂钩,同时调整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较好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中,从而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成 效

通过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儿童保健覆盖面达到100%,全区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小儿“四病”发病率逐年降低,儿童保健网络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逐年提高,准确掌握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及孕产妇保健保偿工作得到了加强,围产保健建册率、新生儿及孕产妇访视率均有明显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7%。

高危孕妇管理得到了加强,降低了产时高因素的发生,降低了由于妇幼保健工作做得不好而发生的孕产妇死亡。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7

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是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一座不具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城市,其对本地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不足的,其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 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应具备的特征

1.1 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包括以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应急救治、妇幼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健全,作用发挥良好,卫生公平性、可及性和应急反应性高,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超过省内同级市州和本区域内毗邻地区城市水平。

1.2 较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所谓较强的服务功能,即卫生资源配置优化,技术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卫生队伍素质优良,人才结构合理,特色专科优势显著,尤其是具有区域内认可度高的品牌医院,其特色高端具有较强影响力和龙头示范效应,能较好地满足城市及周边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时辐射周边毗邻地区的能力。

1.3 科学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和机制。

科学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主要包括:与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适应的协调统一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严格有效的医疗卫生监管体制、配套完善的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信息等。

2 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

2.1 比较优势。

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并逐步完善。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2455个,卫生技术人员18000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位11532张,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3个。有三甲医院4所,二甲综合医院10所。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冠脉搭桥、骨髓移植、断肢再植、各种放射介入治疗和腔镜诊疗术得到广泛运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三分之一的就诊患者来自安康、白河、神衣架等十堰市以外地区。2010年,全市共培养外地医疗技术人才403名,外地来十堰就医人数达157.8万人次。已对我市周边地区形成一定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

2.2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当前,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十堰市卫生事业的现有发展水平仍然还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足够的凝聚、辐射、带动的“中心”作用。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无论从医院规模、学科建设,还是人才、技术、业务辐射面等各方面都应处于区域内领先地位,才能凸显“中心”地位,与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

2.2.1 资源结构性分布尚不均衡。

我市80%以上的医疗卫生设备和中级以上人力资源分布在县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三级卫生网底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不够强,群众认可度和信任度低,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数量虽然基本符合要求,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也在近年得到较大增强,但运行基础薄弱、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较低、作用和功能发挥不完善等问题还没得到根本改善,“硬件”建设上了台阶,但“软性实力”急待提高。

2.2.2 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

疾病控制尤其是基层投入不足,市、县两级现有疾控机构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指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医疗救援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强,缺乏实战经验;高素质的妇幼保健人员缺乏,履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不够,区、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发展能力不强。

2.2.3 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称、高学历、技术(管理)能力强、职业经验丰富的优秀业务骨干和高层次人才更是各地区各城市的医院争夺焦点,而十堰由于地处鄂西北,远离中心城市,加之又是工业城市,在薪酬待遇、个人事业发展前景、综合生活居住条件等各方面不具有竞争优势,人才特别是高端医学人才引进难度大,稳定压力大。同时,现有卫技人员超负荷运转,高层次人才疲于应付临床日常事务,带动学科发展、科研、教学、人才梯队培养等应有的其他职能得不到发挥,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2.2.4 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缺乏。

虽然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保障卫生技术人才下基层,但因为报酬、地理、生活环境等原因,毕业学生不愿意来,培养的优秀人才千方百计想调离乡镇。乡镇希望培养医生,但又怕培养后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低下,服务项目或功能不能开展,或开展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其基本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

3 对策和建议

3.1 强化责任意识。

各级政府要在公共卫生领域和基本医疗服务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突出公共卫生资源的公益性质。政府卫生投入应加大两个倾斜:一是向公共卫生倾斜。基层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是向全体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载体,并且同样承担大量公共卫生职能。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的好坏以及服务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与利用。而公共卫生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应该大力倾斜基层和公共卫生投入。二是重点向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倾斜。

3.2 健全三级网络体系。

重点提高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人员管理、人事分配,多渠道综合补偿和绩效考核制度,转变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并给予规范指导,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要认真研究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充实监管力量,加强新农合基金的审核报付等核算工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3.3 完善城市卫生服务功能。

要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运转有序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及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全面实施定编定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绩效考核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政府补助办法。尽快完善社区卫生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六位一体”功能;建立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制度,实现城乡卫生资源共享。

3.4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首先要坚持基础与高端并进。在全市医疗水平整体提高的基础上,打造高水平龙头品牌医院,做精做强1-2个代表区域医疗水平的一流综合医院。其次,要探索集团化托管运行新模式。进一步延伸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和空间,整体提升全市以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区县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实现常见病、多发病、急诊病人的就地治疗,疑难、为重病人的集中救治。最后,要拓展和强化优势学科建设,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以带动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水平的迅速提高。制定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基础好,有一定实力的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孵化一批有潜力的新兴学科;着力发展区域内需求大的学科。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业务,同时要更加重视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服务效能的逐步提高。

3.5 加速卫生人才建设。

一是培养和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加大对业务骨干、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好现有老专家,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二是注重培养和引进实用型技术人才。针对临床医学专家、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医师、技师,紧缺专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等不同层次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三是稳定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要按照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和面积,结合其功能定位,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为原则,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编制,有计划、分阶段增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以实现卫生技术人员的城乡均衡。改革分配机制,提高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待遇应与同地区同级别乡镇教师待遇保持一致。要努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制度,有计划实施各类培训与进修。以市级为平台开发建立远程网络培训系统,鼓励在岗自我培训学习,制定相应政策制度,为乡村培养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碧津.浅谈医院如何参与创建卫生城市.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6).

[2]丁志伟.统筹城乡卫生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医改模式.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

[3]周尚成.武汉城市圈医院集团化发展的构想.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第1期(总第259期).

[4]王艳冬.城市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许艳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8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政策建议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对京津冀区域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明确各自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职责”,进而实现合作共赢,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内容,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手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发挥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京津优势医疗卫生资源直接疏解到河北,由“被动输出”转为“主动疏解”,从而实现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缓解京津就医压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一、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现状

京津冀土地面积21.6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013 年总人口达10 919.6 万人,占全国的8%;地区生产总值达62 172.2 亿元,占全国的11%,在国家发展中占重要一极。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适宜,具备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河北的基本情况

河北省与京津相比,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整体居于下游,在保障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底),京津冀共有卫生机构93 323 个(含村卫生室),北京10 141 个,天津4 696 个,河北78 486 个,河北占84.1%;三地共有医院2 248 个,北京647 个,天津333 个,河北1 268 个,河北占56.4%;三地医疗机构床位共48.4 万张,北京12.3 万张,天津5.8 万张,河北30.4 万张,河北占62.7%;三地医院床位共38.5 万张,北京11.5 万张,天津4.9 万张,河北22.0 万张,河北占57.3%;三地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共70 328.0 万人次,北京20 500.0 万人次,天津10 545.7 万人次,河北39 282.3 万张,河北占55.9%;三地医院诊疗人次共31 074.8 万人次,北京14 707.1 万人次,天津6 305.6 万人次,河北10 062.1 万人次,河北占32.4%;三地医疗机构拥有执业医师数共232 472人,北京85 819 人,天津32 059 人,河北114 594人,河北占49.3%;三地医院拥有执业医师数共152 468人,北京57 658 人,天津21 391 人,河北73 419 人,河北占48.2%。截至2013 年8 月,北京有三甲医院30家,天津有三甲医院17 家,河北只有三甲医院32 家。

按照北京2 114.8 万人、天津1 472.2 万人、河北7 332.6 万人,河北占67.2%的人口规模,河北省每千人口床位、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量远低于京津,医学大家、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北京、天津作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高度聚集地,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医院及研究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长期以来吸引大量外地病患前来就医,据统计,2013 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中就诊的外地患者接近一亿人次。目前,每天有超过15 万的河北患者在北京就医,约占北京市外来就医总人数的23%。

(二)协同发展的现状

截至2014 年底,河北省与京津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签署合作协议4 个,248 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了377 项不同层次的合作,其中在建或完成项目17 项,签约或意向项目360 项;与北京合作335 项,与天津合作42 项。合作范围涵盖医疗救治、疾病预防、血液保障、卫生应急、健康养老等多个领域。在医保方面,京冀人社部门签署了医疗保险合作相关协议。此外,围绕申办202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京冀就快速提升张家口地区医疗服务水平达成共识,支持张家口市建设3~4 所基础较好的医院。廊坊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

(三)探索出的合作模式

京津冀三地通过合作医院、合作建科、远程会诊、定期派驻专家会座诊、定期选派医务人员到合作单位进修、双向转诊、科研教学等以医疗机构合作为主的多种形式,推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协同发展,并已探索形成了一批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协同发展模式。

1. 传统合作模式。京津方面专家到河北省进行技术帮扶、学术交流、远程会诊以及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河北省选派医务人员到京津进行学习培训。目前河北省与京津合作大多为此种模式,且呈迅速增多态势。

2. 共建共管模式。双方在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开展紧密合作。如北京朝阳医院与燕达集团共建河北燕达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河北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北京乐仁堂共建生殖妇产专科医院。这种模式实现了河北省“硬件”和京津“软件”优势的生动组合,具有推广价值。

3. 集团化管理模式。河北省医院加入到北京的医疗集团,合作内容更为直接和深入。如河北省儿童医院加入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这种模式使河北省患者能够以直通车方式得到北京高端优质医疗服务,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河北省医疗水平,是可持续、能共赢的合作模式。

4. 优势专科引进模式。河北省内医疗机构借助京津的人员、技术和设备等优质资源,建立起在某区域内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科。如张家口市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开展肾病、脑病专科合作,承德滦平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开展肝病、脾胃病、风湿免疫科等专科合作,保定易县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建设糖尿病防治重点专科。

5. 建设分院或实施托管模式。通过建设北京医疗机构分院或实施托管,直接分享北京医疗技术水平。如保定传染病医院与北京佑安医院合作,现已挂佑安医院保定分院的牌子。保定儿童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达成了托管协议。

6. 一体化管理模式。三地共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合作机制,在疾控工作方面实行信息、技术、物资等资源共享,建立“一体化”合作平台。三地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均属于此类。

(四)下一步合作意向

河北省在比较京津各医院学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各医院学科及专业优势,对各合作项目进行了统筹安排,从各三级医院申报的232 个合作意向中遴选出合作项目93 个,合作对象包括国家卫计委直属医院12 家、北京所辖医院、大学或医疗集团22家、天津所辖医疗机构5 家,涉及科室或学科范围达20 余个,每家京津合作医院对接河北省各医院数量平均为1.7 个、开展合作项目数量平均为2.4 个。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科室间合作及医院间全面合作两种,其中,有科室间的合作项目68 个、医院间全面合作的项目25 个,院间合作项目涉及河北省医院23家、京津医院17 家。此外,与北京有3 个教学研究机构或医疗集团的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二、存在问题

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机整合三地医疗卫生资源,做好区域医联体工作,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策规定不统一的问题。京津冀三地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差异显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新农合等医保统筹层次、保障水平、报销比例、管理制度等差异较大,支持社会办医、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等政策有待衔接。二是卫生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卫生信息化总体滞后,业务管理多头运行、各自为阵。以新农合为例,北京市没有全市联网,无法与河北省对接。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收费系统各为专网、结算困难。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共享渠道,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医疗文书、医疗责任等不能有效互通。三是协同机制未确定的问题。统筹协调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的支持保障、管理运行、互动共赢等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四是医疗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与国家2012 版规范大体接近,但远低于京津现行标准。五是医疗水平差距悬殊的问题。河北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服务能力等整体发展水平与京津两地差距较大。

破解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困难和障碍,既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必然环节,也是京津冀三地亟待解决的共同课题,需要三地协力合作,破除壁垒,搭建平台,积极向拓宽领域、提高层次、健全机制方面推进。

三、政策建议

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和浩繁的系统工程,对于阻碍协同发展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要明确原则,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一)协同发展需要坚持的原则

1. 强化协调发展,优化机制形成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一体性;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整体推进和构建以医疗卫生、公共卫生、健康产业和技术交流为主体的发展布局;发挥政策驱动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协同发展。

2. 立足自身发展,固本强基提升能力。以筑牢网底和强化县级为重点,扩大卫生资源总量;以做强重点专科和打造精英团队为跳板,强化优质资源辐射和带动;以实施对口帮扶和人员培训为抓手,引导现有资源逐级下沉。

3. 注重借势发展,吸附承载挖掘潜力。立足河北省医疗体系现状,明确河北省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空间和京津医疗功能的疏解空间;丰富合作方式、拓展交流平台,配合北京城市就医压力疏解;积极对接京津优势专业,积极引进人力、技术和管理等优质资源。

4. 突出特色发展,优势互补增强活力。整合全省优势医疗资源,出台配套助推政策,制定专项规划,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特色医疗专科打造、拔尖人才培养和卫生计生骨干储备,打造具有河北省特色的医疗服务品牌。

(二)需要抓住的重点

1. 坚持规划引领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资源合理布局。在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规划、京冀“6+1”合作文件、津冀协同发展五项协议和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实施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以京津为聚集区的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同时,结合各地区域位置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搭建医疗卫生功能承接平台。

2. 坚持服务京津与发展河北省相结合,打造互利共赢格局。继续深入组织落实原卫生部与河北省政府《关于共同促进河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京冀《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努力推进合作事项拓展、合作项目延伸和体制机制深化。积极推进省直医疗单位与京津大型医院开展业务对接,并组织市县两级本着业务对口、实力对等的原则,与京津有关医疗单位深化全方位合作。根据河北省三级医院学科及专业优势和实际需要,对合作项目进行统筹,争取国家和京津卫生计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三地在设立分院、组建联合体和项目共建、技术协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

3. 坚持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承接京津医疗功能。抓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河北省特色品牌的重点临床专科。加强人才培养,以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和医学骨干储备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阶梯储备。同时,强化转诊病种分析,增强功能疏解针对性,将全省三级医院和环京二级医院转诊前10 个病种作为发展的重点,每个病种确定三家以上医疗机构作为特色专科的打造基地,依托京津技术支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就地消化转诊京津人数。以京张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抓住合作共建机遇,探索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承接力度,全面提升奥运医疗保障能力,推动京冀区域医疗卫生的共同发展。

4. 坚持长远布局与项目先行相结合,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一是着眼长远,编制实施《河北省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发展纲要(2016-2020)》,以及卫生计生服务体系项目库,统筹人口流动性加大、老龄化加速、疾病谱变化等社会问题,引导医疗服务体系均等化、多元化、立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卫生信息共享互通,以医疗卫生信息共享、远程会诊、医疗设备共享、一体化预约和诊疗服务为重点,推进京津冀三地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促进京津冀区域内医疗技术交流和合作。二是立足当前,实施项目突破,抓紧与京津协商确定一批新的合作项目,重点推进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合作,涿州市医院与解放军301 医院共建保障基地等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进一步加强吸附机制建设,尽快完善省内分级诊疗制度、京津冀区域间疑难重症会诊等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努力压减转诊京津患者数量。

(三)具体措施

1. 进一步强化沟通,尽快搞好规划和政策的对接。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京津冀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协调协同发展事宜。三地按照国家整体规划,强化与对口单位的协调和沟通,科学谋划区域医疗卫生功能布局,定期解决各项具体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合作项目,搭建医疗卫生功能承接平台,确保能够及时承担京津转移人群的看病就医需求,有效疏解京津医疗机构的医疗压力。

2. 进一步创新驱动,优化协同发展环境。按照“有效对接、有力支撑、有益协同”的原则,深入研究合作办医、公共卫生、技术支持、规划对接等政策,尽快建立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政策框架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研协作优惠政策,加强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保制度衔接,对接国家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健全完善社会办医政策,充分释放社会办医潜能。

3. 进一步探索经验,不断打造京冀医疗卫生合作新典范。目前,三地医疗合作已积累了初步经验,实现了良好的开端。积极创造宽松的政策,不断吸引更多的大型医院以各种形式入驻河北省,进一步调动三地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继续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医院与首都三甲医院开展实质性对接合作,整体提升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医疗卫生合作的典范。

河南南阳努力开创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篇9

该市完善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 扩大门诊统筹覆盖面, 探索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比例, 将急性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两类疾病6个病种的农村参合儿童全部纳入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范围。完成精神病医院1号病房楼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设任务。加快农运会医疗应急中心建设等项目的扩建步伐, 启动多项新城区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划项目。

今年, 该市中心医院将完成信息化管理建设任务, 实施门诊病房“一卡通”;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也将逐步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同时, 完成市级数据中心建设、市级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居民健康档案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和乡村医生电脑操作培训, 实现新农合“一卡通”、儿童规划免疫信息化管理, 推进卫生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

抓好项目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该市以实施国债项目和“五年百亿工程”为突破口, 抓好“三院一所两中心”等基本卫生建设项目。2011年争取1~2所县级医院、3~4所县级卫生监督所、3~4个县级医疗急救指挥中心、2~4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25所国债村卫生室和河南省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吸引境内外资本到南阳开办综合性或特色专科医疗机构, 壮大南阳医疗卫生资源。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篇10

1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的主要问题

1.1 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

根据调查分析, 我国很多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不能满足人民需求, 大型医院“大病小病一起抓”。在发达国家, 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例如在英国, 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体系:首先, 社区医疗服务保健体系, 其主要职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广覆盖的医疗保健。其次, 根据城市内的行政区属设立全科诊所, 其主要职能是接受行政区内居民的就诊及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家庭私人保健医生。最后, 政府在城市中兴办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全科医院, 为整个城市市民提供更为专业、优质的医疗服务。而在我国很多基层地区虽然已经开展了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 但是数量极其有限, 比如某市仅海港区拥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抚宁县拥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他县区均未设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而且仅有的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医疗设备、技术、人员不配套, 很难满足周围群众的看病需要。例如, 居民在出现头痛脑热、感冒发烧等小毛病时, 仍要去市县级医院就诊, 这样一来, 出现了基层综合型医院门庭若市, 而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中心却门可罗雀, 使大医院出现了医患供需不平衡、“看病难”等问题。

1.2 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重复建设

我国二线城市都有很多家综合性的大医院, 这些综合型医院内均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泌尿生殖科、急诊科等, 但由于很多城市城区面积小, 使这些建在城区的综合型医院相临较近,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资源重复建设。例如秦皇岛市海港区的城区面积约为82.62平方公里, 第一人民医院与海港医院相临不过200米距离, 不仅存在资源重复建设, 还构成了严重的竞争关系。同时, 秦皇岛市城区还建有很多家专科医院, 如妇幼保健院、肿瘤医院、视光眼科医院、口腔医院等, 这些专科医院也多拥有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疗工作者, 在医疗机构卫生行业颇具权威性, 这样就使专科医院与综合型医院的相关科室构成了竞争关系, 出现了“挖人才、抢市场”等不良现象, 这样不仅不利于病人看病, 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1.3 医疗机构卫生监管评估机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很多城区卫生系统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进行了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体制改革, 但在改革的同时, 医疗机构卫生信息无从查询, 而且没有制定配套的监管、评估机制, 使医疗机构卫生体制改革效果难以评定。在西方发达国家, 都很重视医疗机构卫生行业的监管和评估, 通过制定有关医疗机构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实施医疗机构卫生行业绩效评估, 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规范化。而我国很多城市和卫生局并没有对医疗机构卫生行业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在患者进行住院治疗的过程中, 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生具有专业优势, 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机处置, 具有很大自由裁量权, 而病人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对医生的行为和结论进行监督和评估。这种低可度量性使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合同难以标准化, 市场激励机制无法有效运行, 其结果是很容易产生“诱导性需求”。这样在监管、评估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很难及时反馈医院、患者等对医疗机构卫生体制改革效果的满意程度, 无法及时发现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机构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 影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的主要原因

当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体制商业化、市场化走向的成效主要在于:在供给方面, 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医生数量以及床位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技术设备水平明显改善, 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 能够开展的诊疗项目不断增加。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富裕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但变革的同时,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后果, 主要表现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公平性方面, 不同社会成员医疗机构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 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出现了严重地两极分化。在宏观效率方面, 医院为了生存, 不断扩大建设, 争取病员, 出现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重复建设, 使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随着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体制商业化、市场化变革的深入, 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领域出现了“市场化过度”和“市场化不足”并存的情况。“市场化过度”即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和提供的服务与产品转由市场提供, 由于这些物品本身存在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征, 仅靠市场无法有效提供。这样, 就很容易加剧医疗保健的不公平性, 使贫困的人口无法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不足”即政府提供了本应由市场提供和分配的服务和资源, 主要指对基层医院的补助以及对某些私人保健服务的补贴。这使得原本有限的公共卫生支出的分配发生了扭曲, 出现了“富人愈富, 穷人愈穷”的现象。也就是说, 基层在卫生领域同时存在着“缺位”和“越位”两种情况, 未能担当起维护卫生发展公平性的责任。

3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 本着公平、效率、质量三者兼顾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提出了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问题的基本对策。

3.1 完善基层社区医疗服务

我国基层地区要在现有基础上,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建设, 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 建立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 开展疾病预防, 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 医疗与伤残康复,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 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有计划地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 在居民区开设卫生服务网点, 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2 积极推进医疗资源重组

对保留下来的公立医院应实施严格监管, 保障政策到位, 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服务于社会以及调控和引导医疗服务市场的功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承担筹资和补偿责任, 实行预算和核销制。承担公立医院运行维持费用、人员工资和保险、基本建设和技术发展支出, 对不可追缴的患者欠账实施年度核销, 对因政策导致的经营亏空给予补贴。政府作为出资人组建由相关政府部门、专家、社区代表参加的医院管理委员会, 该委员会为决策机构, 负责院长的选聘, 对医院的重大投资和经营活动进行审批。对现有的部分公立医院可在保持国有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采用国有民营的方式, 组建自治医院或公司制医院。政府与托管组织或个人之间以合同方式订立委托经营管理协议, 并根据合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对受托组织或个人进行奖励, 这类机构的管理层一般实行年薪制基础上的奖励工资制。政府对这类医院的监管重点是国有资产的安全, 是否落实了非营利性质以及服务于社会的公益性质。在医院筹资方面, 政府仍要承担部分责任, 政府应大力鼓励社会向这类机构进行无偿捐赠。同时政府应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 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共同建立非国有非营利性医院.政府对此类医院应当明确规定这类医院的资产归社会所有, 而非投资者所有。政府监管的重点是医院能否贯彻和兑现了非营利性质, 其资产是否安全。政府对这类机构提供经常性和发展性投入, 可以购买他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这类医院要成立相应的理事会和监事会, 进行自主管理。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融资政策, 对捐助这类医院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当这类机构申请转制为营利性机构时保证交易公平、资产安全, 所置换出的资金继续用于改善和提高居民健康。

3.3 加强医疗机构卫生的监管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失效, 因此需要监管医疗产品和服务及其提供者的准入、质量、价格, 通过完善对医疗市场准入、公共补贴、非营利机构不分配利润政策执行和市场秩序的监管, 建立和维护多元供给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解决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基层医疗机构卫生监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准入监管:医疗服务行业的准入监管措施主要表现在:医师、护士要经过资格考试和认证;医疗机构的设立要符合医疗机构基础标准、医疗机构配置规划、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设备要符台质量要求:药品质量要符合《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第二, 质量监管:在医疗服务领域, 质量主要是指对病人的责任以及为其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和专业护理, 其中包括医疗机构等级认证、药品质量的考核等等。第三, 价格监管:主要包括对诊疗项目和药品的价格监管。对于需要基层卫生行政部门付费购买的医疗服务 (或政府直接管理的公立医院) , 价格监管将日益成为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减少公共支出的重要手段。

当然,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现阶段难以一下根除的, 同时也会在发展中出现新问题, 还需要广大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促使秦皇岛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协调、稳定发展。

摘要: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我国医疗机构卫生事业虽然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之处。研究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 目的是探索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事业协调、稳定发展。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体系,不足,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兴权.我国乡村医生教育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2, (9) :1.

[2]梁万年.郝模卫生事业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7) :43.

[3]谭力文, 徐珊, 李燕萍.管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2) :185-156.

[4]方佩英.建基本现代化医院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 2003, (10) :56.

上一篇:商标的战略储备下一篇:产品设计的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