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理论

2024-05-09

世界历史理论(精选十篇)

世界历史理论 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 提出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理论。但是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 马克思的这一重要学说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蕴含的意义也日益凸现出来。世界历史理论的伟大贡献不仅仅在于马克思提出了一些具体观点, 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即用“世界历史”的眼光考虑社会历史问题。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

在马克思的视野里, 世界历史概念是有两层含义:一方面, 指人类诞生以来的整个历史, 也即人类生存生活的历史。这一点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1]另一方面, 特指“现代社会产生以来, 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各民族由过去相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2]

1.2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个问题上, 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4]而“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这充分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动力,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分工的种类和范围开始扩大, 而不同的社会分工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随着人类交往活动的不断扩大建立了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建立, 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地域壁垒, 把各民族都推向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交往之中。任何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都只能在相互依赖和制约中维系, 从而使世界结成为一个整体, 这一事实决定了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世界的历史”。[6]

1.3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一资本的扩张本性

世界历史的形成固然有其现实基础, 但是仍然离不开其内在动力。世界历史之所以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形成, 客观上讲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分不开的, 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 一切都为了资本, 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着资本这个轴心来旋转的, 而且资本刚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 它要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运动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 它要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为此它必须不断地寻求有利的投资场所。当一国不能满足其要求时, 它必然要越出国界, 从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4 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一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 世界历史的形成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历史前提与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化的大生产, 使人民的物质生活资料得到极大丰富。这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 世界历史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世界化了。马克思认为, 一切阶级对立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是,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 “对于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内部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等到这种矛盾在这个国家本身中发展到极端的地步。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国家的普遍竞争, 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国际性。但资本却逐渐为少数个人和集团所占有, 这一世界性的矛盾只有靠共产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因此,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7]最后, 世界历史的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一无产阶级,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培养了开创者。资产阶级在开拓世界历史的过程中, 使各个地方的工人走到一起, 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工人联合起来, 为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

2.1 辩证看待并积极参与全球化

尽管马克思没有经历当今的全球化时代, 但他对资本主义进行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使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基本观点, 仍然是我们认识和分析全球化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相互影响, 打破了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 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走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整体发展的历史。当今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世界历史的深化和延伸。全球化将各个民族、国家紧密联系起来, 一个国家想独立于世界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面对全球化的浪潮, 作为走向现代化和参与全球化的后来者, 中国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体系, 没有退路可言。为此, 我们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等涉及沿边地区扩大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创新内陆开放模式, 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 辟建自由贸易区,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形成以周边为基础, 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同时, 全球化具有两重性, 它既给世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可能, 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我们只要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 全球化就一定会朝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2.2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并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对于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 马克思是以客观态度来看待的, 可以说, 马克思是迄今为止对资本主义进行最为彻底、全面批判的人, 也是迄今为止对资本主义的成就作出最充分估计的人。一方面, 马克思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认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开创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 对世界历史起到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8]“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9]就这样, 一切民族都被卷入到世界交往的大潮之中, 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 由民族性和地方性走向普遍性和世界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现实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展开的, 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迫切需要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利用资本主义科技和经济成果, 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 对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文明, 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与顺应, 而是应当独立自主地积极参与, 有选择地消化吸收, 力求有所作为。对于资本主义落后和腐朽的东西, 要全盘抛弃, 一刀两断。

2.3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出, 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机器大工业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利用的产物, 与科技进步紧密相关。今天, 以微电子学、网络技术、新的生物技术和生命复制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主体的高科技群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 开辟了许多新的生产领域, 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10]从一定意义上讲,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合理的科研队伍, 培养各类人才,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31.

[2]曹荣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9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6][10]王作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论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47, 219.

[7]向延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56.

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篇2

1、現代工業革命所形成的社會化大生產是世界歷史形成的物質基礎。

社會化大生產同以往生產方式相比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及其運作機制:

首先,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相應的社會化大市場并開闢國際市場;

其次,社會化大生產必然伴隨社會化大分工,并發展到國際分工。

再次,社會化大生產是以科學技術為基本動力的生產,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傳播又必然增進世界的整體聯繫;

另外,近代西方的社會化大生產過程與殖民擴張也是相伴而生的。

2、地理大發現是歷史轉向世界歷史的重要因素

(1)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後果,是擴大了世界交往,顛覆了傳統的世界概念;

(2)地理大發現的直接後果之二,是引起了狂熱的殖民擴張和商業革命。

☆法國米歇爾·博德的《资本主义史》介绍,1512年到1600年从美洲运往西班牙的黄金有200吨、白银有1800吨,而其他人估计是这一数字的两倍。17世纪的英国通过洗劫宫廷国库、征收苛重的田赋,实行食盐、鸦片以及槟榔等商品的高价专卖再加上征收内地贸易税等横征暴敛性措施,从印度夺取了大量的财富。为此,马克思说:“在整个18世纪期间,由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主要不是通过比较次要的贸易弄到手的,而是通过对印度的直接搜刮,通过掠夺巨额财富然后转运英国的办法弄到手的。”

☆从15世纪中叶开始,葡萄牙人探险到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就开始了罪恶的黑奴贸易。到16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且规模不断扩大。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也往往加入黑奴贸易,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700——1850年就有700万黑奴运到巴西,1760——1786年就有210万黑奴运往英国北美殖民地,黑奴贩运成为这些国家的巨大财源。

三、世界历史形成的原因分析

1、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原因——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驱力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一切为了资本,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着资本这个轴心来旋转的,而且资本有一个内在本性就是不断地扩张,这种资本的扩张驱动,正是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内在原因。

(1)古老资本(等级资本——由住房、手工劳动工具、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组成的)不可能冲破地域的限制;

(2)商人资本开始冲破地域限制,建立起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

(3)工业资本的形成及其扩张的本性最终冲破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历史开始转向世界历

史。

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动力,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则是世界历史产生的标志。

3、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

四、世界历史形成的主体阶级的作用

资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形成的主体。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尽的论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第二,资产阶级破除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以及观念的变革。

第三,资产阶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三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主旨

一、现实的是一切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前提

贯穿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条中心主线就是人的解放问题。

1、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

现实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这里的人“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观察的发展过程中的个人”。

2、“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及历史活动的基点与前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及历史与世界历史问题时,明确地提出了唯物史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即人类一切历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他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係。”分析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包含著這樣的思想:

首先,研究歷史,這裡指任何歷史的第一個前提就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個人存在;其次,是“單個的個體存在”而不是“群體的整體存在”。再次,正因為每個個體現實存在的現實需要,人們產生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第四,人們正是在“能夠活著”的過程中開始了勞動,勞動構成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人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度一致的1、關於人的解放的本質內涵

人的解放的本質內涵的第一層涵義就是人的勞動能力的解放;其次是人的解放的本質是指人擺脫自然與社會關係的奴役與壓迫。

☆ 從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來看,人與自然關係經歷四個階段:首先是原始社會的人對自

然的依賴階段,人處於被動、從屬的地位。其次,農業社會的人對自然的適應階段;第三個階段是人對自然的掠奪性階段,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緊張;第四個階段是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文明階段,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人與自然的關係開始覺醒,并進行反思,在對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中漸趨理性,越來越自覺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尋求一條能使人與自然的關係趨向和諧發展的途徑。

2、關於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與社會歷史基礎

(1)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是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

爲什麽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是人的解放的前提條件?

首先,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才能把人從“狹隘的地域性個人”中解放出來。其次,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才能提升人的自由與解放程度。

第四,只有生產力與交往的普遍發展,人們才能充分利用世界性生產的物質成果,從

而擴大其生理的、精神的解放程度。

(2)人的解放的社會歷史基礎是共產主義社會;

(3)人的解放的主體是無產階級

3、人的解放的三個歷史階段與三種歷史形態

(1)“狹隘的地域性的個人”存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依賴人)

(2)“偶然的個人”存在——資本主義社會;(人依賴物)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综述 篇3

随着全球化问题的不断深放,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备受关注。但是,同样是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论述出发,得到的解释和引出的结论却大不一样。这一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以及如何超越传统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寻找一条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一、从不同的视角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在国内马克思世界理论的研究中,大概从以下几种不同角度来解读世界历史理论:

一种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探讨,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作对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论问题。

一种从社会发展理论出发,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邓小平的世界公民思想进行比较,揭示它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理论也实践意义。

另外一种从当代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出了,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认识把握全球化实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方法论意义。

应当指出,以上人们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是从理论出发、实践出发、或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出发,反映了不同的认识旨趣。但从实际的需要来看,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的理论和实际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另辟蹊径,从多方位、多角度寻找新的路径来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做更多的解读与研究。

二、关于世界历史及民族历史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相对于民族历史来说的,但不是它的简单的总和,而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基础上民族历史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具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而是有其整体性。它们之间从系统论上来说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为类历史展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的发展基础;二是指各民族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系统间的整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上产生的共产主义运动和其结果。这四层含义其实也是不可分割的,它构成了世界历史的整体规定性。所以说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一种观点认为,从历史学意义上说,世界历史概念包含了有人类以来的全球范围的历史,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特指十六世纪以来世界作为整体的历史。而从哲学范畴来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各民族普遍交往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所形成的有机整体的历史。

由上可见,虽然几种观点有分歧,但共识也不少。即:他们几乎都承认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交往和相互依存的整体性联系是世界历史范畴的共同其础和实质内涵。但是可以看出,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它们之间除了以上观点所提出的系统和要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之外,还有随着人类的解放和发展等一系列动态的关系值得研究和关注。

三、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与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要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单线论与多线论有一个辨证的理解。按照马克思早期的世界历史思想,全世界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才能进入世界历史,实现世界的归一,这显然就是历史发展的单线论,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马克思又认为东方国家可以跳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在人民政权下发展生产,增进交往,迅速地进入推进世界历史,这就开辟了通向世界历史的非欧化道路,至此通往世界历史的道路就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这显然就是历史发展的多线论。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属于“单线论”而他的论证有所不同。他认为,在“世界历史”思想是否属于“单线论”的问题上,考察的重点不在于马克思的某些个别论述,而关键在于把握这一思想所体现的方法论。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整个思想来看,它所体现的方法论主要在于:(1)着眼于交往,而不在于规范。前者主要从各国、各民族怎样冲破狭隘的地域界限而走向广泛交往来讲世界历史的,它注重的是交往或联系的结果,即对世界历史和各国的影响。后者则主要侧重于怎样用一国或某些国家的道路对其对国家的道路加以规范来研究历史,它注重的是“模式”的作用。(2)着眼于规律,而不专注于道路。马克思从世界历史出发研究一般社会发展规律时,向来没有赞成过用单线的、机械的眼光去理解各国的道路问题。他尤其反对历史发展上的“预成论”和“目的论”。

一种观点认为,十九世纪70年代前,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马克思主张线性决定论,把五种社会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看成是必然的历史过程,忽视了交往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多重组合关系,忽视了人的价值尺度和人在历史中的能动作用。致使马克思此时对历史发展道路的理解多少还有主观臆想和逻辑推断的成分。而多线论的提出是分析了俄国公社制度先进性的基础上,又从人的价值尺度的上得来的。马克思单线论和多线论是统一的,是规律论和选择论的统一,是生产力尺度和人道主义尺度的统一。

四、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人们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宗旨和目的,就是要认识与把握当今全球化理论与现实的实践问题。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问题,理论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相一致的地方就是都把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信息文明”作为自己的客观标准,都坚持普世的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一是当代全球化以资产阶级为主体,而世界历史理论以无产阶级为主体。二是全球化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性与全球性,而世界历史理论肯定共产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三是全球化理论为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在第三世界追逐私利作解释,而世界历史理论追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发展为出发点和切入点,科学预测了其发展趋势,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方法论,但全球化不是一般性的世界变化,而是指二十世纪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国际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马克思当时所处时代背景和今天的情况随然不可同日而语,马克思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理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论。实践的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因此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研究的指导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当代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其理由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所提出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当代全球化实质是一致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最早探讨了全球化的根本问题和中心问题,明确了全球化理论的主要生长点和基本思想,形成了一个有规范作用的整体框架。现代的多样的全球化理论都是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某个生长点上展开的。

世界历史理论 篇4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

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于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可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是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资产阶级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又与世界历史产生冲突。资本主义制度下会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世界发展的趋势只能是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才是世界历史的主体。不过这一目的的实现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

实际上, 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一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和客观基础,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其形成动力,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其客观基础;二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开拓者和实现者, 开拓者是资产阶级, 而最终的实现者是无产阶级;三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必将代替资产阶级,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四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晚年提出每个国家和民族进入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

1.2 全球化理论

“全球化”一词最早是特·莱维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 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广义上讲, 全球化理论是一个理论群, 包含多种理论, 它主要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西方。西方全球化理论基本都会与现代化理论密切相关, 大多数学者都会把全球化归结为一体化、西方化。他们认为全球化理论的基点就是以资本主义来出发的, 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要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就能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并实现现代化。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不同点

2.1 理论实质

理论实质是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 全球化理论坚持的是唯心史观。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来源于对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考察, 并通过实践而证明了的科学、系统的理论。而全球化理论中, 不可避免的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即使是批判资本主义, 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2.2 制度差异

马克思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个过程, 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虽然在历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自身的固有矛盾,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 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 即无产者”。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全球化理论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制度, 在经济上,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造成了资产阶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 但他们并不承认是因其制度基础造成的, 这也正暴露出其制度本质, 即始终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追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和获取高额利润, 而不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和发展。

2.3 发展阶段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涉及到三个社会历史阶段, 即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社会, 但它们存在本质区别。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 资本主义并非是历史逻辑的终结, 而是新的社会形态的开始和准备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并没有达到社会历史发展的顶峰, 它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因此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未来社会是指共产主义, 即它所提倡的发展阶段是:前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全球化理论也同意人类社会经历三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终极性发展阶段, 它达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 是人类社会最优越的制度, 即未来的社会形态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 不会发生社会形态的更替, 而且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矛盾是可以缓解和调和的。实际上, 全球化理论的这种观点有自欺欺人的意味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并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消灭。

2.4 发展途径

在谈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途径的问题时, 马克思也是基于世界历史的视角来分析的。马克思认为, 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取得更大发展的话, 一方面, 作为外围国家, 必须加强同中心国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交流和联系, 积极吸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 要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 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赖。马克思始终认为各国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 每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不可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 “鞋子合不合脚, 自己穿着知道”。新左派全球化理论中的依附理论认为在“中心———外围”模式中, 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依附于中心国家, 自身要想获得发展, 必须摆脱对中心国家的控制和依赖, 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 这种观点是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相违背的。

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相同点

3.1 物质基础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 即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的生产力基础。马克思强调大工业的发展创造和稳固了世界市场, 并且消灭了各国之间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依赖整个世界, 就促进了世界历史的产生。同样的, 全球化理论把全球化的动力理解为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为基础的资本的集约化和技术的发展。因此, 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全球化形成的前提。

3.2 联系与交往机制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 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中介。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交往因此而不断加强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使世界上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和交往也加深了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西方全球化理论认同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交往机制, 同时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政治、文化的交往将向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

3.3 研究视野

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理论都坚持了全球化视野, 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 阐明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由资本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全球化理论以资本主义创造出的巨大的生产力为炫耀, 在全球范围内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并企图干涉其他国家的人权以及向别国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因此, 应该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清两者的本质, 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

4 研究两者的异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4.1 把握我国国情,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打破了“欧洲中心论”, 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我国在长期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 这条道路遇到了挑战: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世界上也在我国造成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二是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对立的;三是资本推动的全球化为掩盖其获利的真实面目, 往往会带着“友好”的旗号, 并以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张, 使人们不容易识破其真实面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挑战, 我们应该继续坚持以我国国情为基础而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未来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4.2 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关系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而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应当看到, 资本主义内部虽然有其固有的矛盾, 但通过其自身调节使得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 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 我们应摆正自己的心态, 积极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甚至一些符合我们实际的优秀的促进教育、医疗等发展的积极措施也可以借鉴;另一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向我们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加强防范, 不能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以避免大的灾难的发生。

同时, 正如当今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 周边是首要,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多边是舞台”一样, 我们还应该处理好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加强同他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 为我国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4.3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 他肯定了世界历史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为人的解放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相一致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追求的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人的发展的异化。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作为具有全球化思想的两种理论具有共同之处, 但由于两者理论实质、制度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 必须辩证看待。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算是真正达到目的, 因此, 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 以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对策应对挑战, 才能不断地为改变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9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版)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8.

世界历史理论 篇5

我们认为,虽然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与今天在狭义上使用的“全球化”概念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时代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全球化的概念和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今天的全球化是历史上与之相似的社会变迁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全球化的概念,这包括对全球化的起始时间、发源地及其运行方式等问题的厘定。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到当今时代全球化的新特点,而这有赖于将今天的全球化与历史上的全球化(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进行比较。弄清全球化的概念,把握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是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无论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发展趋势,还是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都发源于西方,有关全球化的理论探讨也是首先在西方学术界开展起来的。但是,全球化的实际影响绝不会局限于西方,而必然扩展到世界范围,全球化的字面意思就是世界化。事实上,虽然20世纪60-70年代才出现“全球的”(global)、“全球性”等用语,到80年代中期才正式形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但8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乃至国际关系、军事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①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传播和使用,并逐步演变为一个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概念。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并且扩展到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乃至公众和媒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人们对全球化的`反应也各式各样,议论纷纷。仅就中国的情况来看,80年代在全球化问题上还几乎听不到中国学者的声音,但90年代后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召开的全国规模的以全球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在10次以上;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收录的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以全球化为题目的文章,从1994年到,高达3000多篇,这些文章几乎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有的还涉及到某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数字不能说明一切,但它足以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甚至明确提出要建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为了确立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正确方略,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理性、冷静、清醒与自觉,应该说这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任何理论或学科的建构来说,概念问题都是真正的起点。要建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确立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正确方略,都应该从弄清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开始。

(篇幅:40000余字)

多了解点世界历史 篇6

古代中国历史几乎没有现代意义

中国历史,特别是公元1840年前的历史,其实是非常乏味的:它只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历史,除了董仲舒和王安石的变法之外,基本没有根本性的变革。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更是几乎没有现代意义,至少远不如公元1500年后的世界历史对我们更为重要。

更糟糕的是,太沉迷于中国历史,还会让我们从上到下都潜移默化地陶醉于中国历史中最为核心的东西:权谋术。权谋术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核心主线,也是最血淋淋的主线。对一个人的自我境界来说,最大的满足可能确实是赢得生杀予夺的权力,并且享受这种权力所带来的快感。但这种对个人的自我实现而言可能是最高的境界恰恰是对社会和国家的最大伤害。权谋术是人治的核心逻辑,但不是法治的核心逻辑,甚至是法治的阻碍,因为法治的核心要义就是将权谋术的适用范围缩小到最小。而一个没有法治的国家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从上到下都是人治,所以在看起来特别强调集体的表面之下,绝大部分个人都是“破坏性”的个人主义者:我们都希望别人遵守我们为他们定的规矩,但是,我们自己都不想遵守规矩,特别是别人订的规矩,特别是有权力的人士。这一点在中国历史和当下中国官场的各种乱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人民也不傻:既然有权力的人都不守规矩,那我们平民百姓又何必守规矩呢?因此,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要不守规矩没有代价,那我们就不要守规矩。

于是乎,在看起来似乎特别强调集体的中国,一遇到需要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作出选择的时候,许多人,甚至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个人利益。这背后的缘由是,我们所谓的“集体主义”几乎都全部是强权驱使的结果。而一旦没有强权的驱使,而且集体需要个人做出牺牲的时候,我们没有个人自觉根基的集体主义便会烟消云散。

相比之下,那些看起来非常个人主义的国家的公民,却真的会在国家民族需要时挺身而出,甚至赴死疆场。美国二战时期的《兄弟连》的真实故事足够说明了吧。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在看起来非常个人主义的背后,这些国家的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有相当的自愿成分。

太沉迷于中国历史导致闭目塞听

太过沉迷于中国历史并认定中国过于独特还很容易让我们闭目塞听而固步自封。

许多人士可能真的不知道,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几十年的迅速崛起和辉煌成就的王朝或国家绝不是只有中国一个,而是多达几十个。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西班牙在1469至1500年间的崛起和扩张不比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迅速崛起和扩张逊色。而英国在1600至1780年间从欧洲的边陲崛起,并作为近现代世界的第一大帝国屹立不倒长达两个多世纪就更是让人生畏。美国的南北战争之后的崛起同样可以大书特书。而阿根廷、巴西、墨西哥都曾有过长达20到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的骄人业绩。

但是,在这些曾经有过迅速崛起的辉煌历程的国家中,最后只有三十个左右的国家真正成为了全面的现代化国家。许多有过迅速崛起的辉煌历程的国家最后都沉沦了。现代化就像一个孤岛,而在试图游向这个孤岛的过程中,失败是多数,成功是少数。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许多国家要么还在原地踏步,要么困在旋涡中,甚至已经沉没。这些国家的惨痛教训是绝对不能再失去一次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机会的中国必须吸取的。

太过迷恋中国自己的历史而不去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曲折经历,中国就不大可能真正好好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这样的结果是,在追求一个全面现代化的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还在无谓地重复支付一些其他国家已经支付过的高昂学费,还在继续走一些不需要走的弯路甚至歧路。

过分“自恋”不会有真正的国际话语权

当下中国的政界和学界,都在大谈中国如何在国际社会或事务中“争夺话语权”。但是,“争夺话语权”和仅仅是“发出中国的声音”有很大不同。中国可以发出声音,但如果没有接受你声音的受众,你只是在面对旷野呼喊,最多只有回音,却没人应声。“争夺话语权”更不是自己对自己喊“我要话语权”的口号:那样只是自娱自乐,自欺欺人。

中国要想在国际社会或事务中有“话语权”,就不能只关心和谈论自己的话题,而是必须关心并且讨论别人的问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无论别人一开始听不听得进去我们的见解。

要想能够有水平地讨论别人的问题,那我们首先就必须先去了解别人。只有在了解世界的基础上,并进而为世界提供有用的知识,包括对世界问题的诊断和药方,从而能够对他人的福利有所促进,中国才会有真正的国际“话语权”。而这种诊断和药方显然不能建立在主观臆断上,而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扎实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

今后的中国需要更多的能够关心普世问题、提供普世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而不是空喊口号、漠不关心(中国和他人的)问题,自欺欺人的所谓专家学者。那些不关心甚至否定普世问题、不能提供普世知识、不能帮助他人解决具体问题的人士,不大可能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有太多的贡献。

怎么办?

要想多了解世界,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普都迫切需要转向。

在科普上,削减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分量。与此同时,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科普。少点中国古代史,多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近现代史。缺少对世界近现代史的科普而过于沉迷于中国历史已经使得我们的许多知识精英和领导人都懒得了解世界,也没有能力了解世界,特别是现代世界的形成。

在研究上,削减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史,以及古代思想史的支持(考古史例外)。许多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几乎毫无现实意义,只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与此同时,大大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特别是有比较的社会科学研究。只有比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些弯路和歧路。

说句大俗话,中国不能还是品着《甄嬛传》和《武媚娘》来和现代世界相处。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篇7

一、科学发展观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所谓世界历史, 是指伴随着整个世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加强以及世界交往的发展, 整个世界将改变过去封闭的、孤立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整体, 世界历史将取代狭隘的民族历史。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由于社会分工和普遍交往形成的, 以现代生产方式为基础, 因此能够使个体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地释放, 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渗透力较为广泛、示范意义较为典型。现阶段, 世界历史已经走进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资本主义席卷全球, 世界政治结构体系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 作为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如何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潮流中生存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党和中央关注的焦点问题。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提出, 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出路, 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 同时也借鉴了国外发展的经验和优秀成果, 是世界历史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世界历史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精神实质的集中体现

1.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不仅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础, 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彰显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即发展。马克思认为, 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自身运动最终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内部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同的分工, 人们之间的交往也会随之而增强, 世界市场随着人类交往活动的不断扩大就建立起来, 世界市场能够冲破民族和国家的地域壁垒, 加强各民族的融合, 使所有民族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交往的不断扩大, 逐渐成为民族历史转变成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 另一方面,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世界历史才能够得以形成, 这恰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的内涵。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强调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存在着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等问题, 以及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性改变,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 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不仅仅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世界历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彰显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精神实质。在马克思看来, 一个人最终发展的程度是由世界历史所决定的, 而人类发展的程度又决定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推进的程度, 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就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从一定意义上讲, 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过程。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既是世界历史的出发点, 又是世界历史的最终归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得以实现, 走共同富裕道路, 能够为任何阶段实现人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

3.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对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根源的警示

马克思指出, 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根源是资本和资本主义。资本的本性是贪婪地攫取最大化的利润, 一方面, 资本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使生产力得以快速发展, 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源泉;另一方面, 资本具有强大竞争力, 在资本主义的没有底线的贪欲面前, 资本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迫使所有资本家寻求技术上和结构上的革新, 以增强他们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实力。资本为了追求增值, 打破狭隘的民族地域历史界限, 开拓新的空间, 形成了世界市场, 使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 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比如金融危机、生产过剩、全球环境问题等, 阻碍了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源, 是一种关于资本和资本主义的精神实质的警示。基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意, 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性的发展, 以有利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为战略原则。中共十八大在会议中不仅提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同时还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推行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希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策略, 比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等, 这就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灵活运用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对马克思历史理论中世界历史的继承和发展, 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所推动的观点的灵活运用。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推动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正是由于物质生产力的不均衡才使得社会分工和普遍交往非常有必要, 通过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各民族之间人们交往的加强, 从而推动着“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不平衡性是世界历史的最基本属性, 尽管对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矛盾, 比如贫困差距逐渐加大、文明冲突日益加剧等等。统筹兼顾,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其内涵不仅包括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 而且包括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 同时还包括统筹国内外的发展, 总之就是保障各项事业可以和谐地发展, 灵活运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综上所述,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I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8, 89, 276, 766, 227, 89_90, 294, 107, 114, 275-27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149, 194, 34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4]李钊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8.

[5]曹荣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世界历史理论 篇8

列宁究竟有没有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呢?有人认为列宁既没有世界历史理论,更没有全球化思想;有人承认列宁有世界历史理论,但否定有全球化思想,把二者割裂开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虽然有人谨慎地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但也认可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全球化思想。关于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关系,目前学术界有争议,有完全等同、完全对立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种不同的观点。赞成第三种观点认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与“历史转变为全球化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世界历史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方历史而言,是指世界开始有了一部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统一的历史,但在这里历史活动的主体及其基本单位是相互独立的民族国家。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变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社会的经济活动愈益朝着跨国化方向发展,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的和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球化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世界历史理论。虽然列宁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问题无集中而系统的专门论述,如中央编译局在1997年出版的《列宁全集索引》第2卷“主题索引”中就无“世界历史”这一条目,但列宁在论著中却集中使用了大量的“世界历史”、“世界性”、“世界体系”、“世界革命”、“全球”、“国际化”、“国际垄断同盟”、“国际资本”、“欧洲联邦”、“世界联邦”等概念。他强调:“马克思研究了世界历史的大量事实。”说明即使在当时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列宁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积极予以吸收、继承和发挥。而且在1915年《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摘要》中还专门加了“黑格尔论世界历史”标题,体现了列宁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蕴涵的世界历史理论极为重视,并明确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

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对列宁理论体系的研究大多是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展开的,而从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角进行解读的,还比较零散,很不系统,分别见诸于为数不多的一些论文(集)、专著中,系统、完整的专门著述,目前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他们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角度,或者围绕某一主题,或者侧重某一时期来开展某方面的列宁全球化思想的专门研究。郑必坚在2000年发表的论文《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指出:第一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轮经济全球化及其中断促使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导致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徐艳玲2005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全球化》中由费利群执笔的第三章直接提出并详尽系统地阐述了“列宁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主要对“帝国主义论”进行了当代思考,指出垄断资本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帝国主义论》是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集中表达,列宁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是对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并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和十月革命进行了全球化思想和背景的解读。这是目前看到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著作中专章集中论述列宁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惟一一部专著。她还在同年出版的另一部专著《全球化、西方全球化与反西方全球化》中对“苏维埃俄国初期的实践和列宁的全球化思想”进行了专门的探讨,指出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体现了列宁的全球化认识。她认为,对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位,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前提,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的一定认识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方面,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全球化认识的重要特色。俞可平等主编的2006年出版的《全球化与全球化问题》,收录了许多学者的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论文,其中许多涉及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孙代尧2002年发表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思想论要》认为,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到列宁、邓小平,都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对由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全球化进程作出及时回应,建构出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韦定广2004年出版的《“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19-21世纪全球化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一书中专门就“‘列宁思路’:以20年代的全球化为前提”进行研究,认为列宁在20年代初形成的一整套有关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融入全球化的全新思考,即“列宁思路”,不仅建立在正确认识俄国国情的基础上,而且也是针对20年代初国际形势或全球化的新特点而提出的,是以20年代的全球化为前提的。特别指出,“被人们忽视的,是思路中所包含的如何利用和应对全球化的内容”,强调:加强与文明世界联系是苏维埃俄国生存和巩固的重要前提,重视文化建设是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他还分析了1850—1890年全球化的新发展、19世纪末的控制与分裂、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卡夫丁”之谜、20世纪难题:全球化背景下的东方社会主义等问题。任平2003年出版的《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中认为,历史发展到20世纪,当“帝国主义”即一种新形式、新阶段的资本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必然产生帝国主义时代的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本质上是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全球化理论。列宁是第一次真正在宏观上直接给出了资本全球化新阶段的世界图景和世界框架,深刻揭示了资本全球化从自由竟争阶段走向垄断形态的本质和规律。徐旭2001年出版的《全球化发展》明确地把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列为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并列的非常集中论述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著作,并列举了关于垄断、资本输出、世界市场、金融资本等部分有代表性的论述经济全球化的理论观点。还指出,列宁更为重要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间关系的科学思想,认为列宁晚年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必须从普遍交往的视野上来对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社会主义虽然可以首先在一些国家里取得胜利,但在世界普遍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把自己放在世界或全球的发展之外,孤立地、封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张爱武2005年出版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研究》把列宁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观作为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角度认识列宁的现实社会主义观,指出世界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是列宁现实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时代特征。认为列宁不仅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对20世纪初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作了科学论述,而且还对所处世界历史时代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趋向进行了详细解剖,列宁明确指出“两制共存”世界历史时代的现实性。专著还较为少见地对列宁早期著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了世界历史视角的初步分析,他论证了列宁的如下几个观点:社会主义革命的本质是世界革命,俄国革命胜利只是世界革命的序幕;在“两制共存”世界历史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与资本主义的联系与合作,合理利用资本主义;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等。并指出,列宁关于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他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西方中心说”。孙景峰、刘会强2003年发表的论文《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及当代意义》认为,列宁直接秉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把握全球化发展的境界和视角,并把这一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们大体把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分为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一国胜利论等新学说、新观点,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十月革命胜利后的7年是第二个时段。重点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进一步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并提出列宁对前人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二是研读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但他们指出,列宁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能够最终形成,从根本上讲还取决于他本人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理论诉求,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积极展开科学研究。费利群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列宁全球化理论遗产及其当代启示》、《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及其当代启示———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思考》指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蕴涵着全球化及其应对的诸多思想,是留给人们一笔丰厚的理论遗产,列宁主义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杨雪冬2006年发表的论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述评》,对包括列宁在内的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进行了解读和梳理。他对经典作家与全球化的关系;经典作家著作中与全球化相关的四个重要概念:资本主义扩张、世界交往、世界历史、世界革命;经典作家描绘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经典作家的思想对当代全球化研究的意义作了深入研究。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包括列宁早期在内的一些全球化思想。刘会强在2004年发表的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提出,列宁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原生形态”之后的“次生形态”。2005年哈特与奈格里在《帝国》一书中提出,列宁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的预见者。指出列宁是预见帝国主义走向帝国(一种全球化时代的网络化、流动化的资本主义统治形式和新型主权结构)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提供了一套产生反帝国主义的主体性的机器。在哈特等人的眼里,列宁实际上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局限:即它阻碍了资本的发展,资本必须最终克服帝国主义的界限;列宁已经感觉到,未来世界要么是世界共产主义的革命,要么就是帝国。总之,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

二、关于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从总体内容上说,孙景峰、刘会强认为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包括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世界革命论、在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论等等。刘勇2004年发表的论文《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当代价值》中详尽地概括和论述了列宁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即:第一,列宁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世界历史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科学论断;第二,在认真分析世界历史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一国革命有可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序幕的科学论断;第三,在深刻考察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的科学论断。王东等2003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所收录的王东、黄皖毅、李宏伟的论文《全球化理论源头与现代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新探》认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发展的列宁阶段,主要提出了如下思想:(1)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中,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资本垄断的趋势跨越了国界,在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2)在帝国主义阶段还形成了高度垄断化、政治化、军事化发展趋势,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战争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世界殖民体系。(3)帝国主义使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平衡的发展结构: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国家与受其剥削的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基本上是前资本主义时期,但在不同的程度上存有资本主义成分),产生了全球化总体性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他们还认为,十月革命后,列宁还基于全球化进程与俄国当时实际的分析,及时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提出了一系列学习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

其他许多学者还就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作了分别的研究和论述,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划分世界历史时代的标准和方法。孙景峰、刘会强在上文认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并进一步从政治关系的层面提出了划分世界历史时代的标准和方法,这就是判别哪一个阶级居于时代的中心。丰子义则提出,列宁从世界历史视野出发提出了划分时代的四个标准: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社会形态、阶级地位、历史事件等。二是关于世界市场问题。黄皖毅2003年发表的论文《〈资本论〉中的世界历史观探析》指出,列宁虽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没有做过专题研究,没有具体的分析和论述,但是也有所涉及,并且他的有关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列宁认为,“当资产阶级的生产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时,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并为自己寻找大量推销产品的国外市场。”“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是生产方式的经常改造和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企业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场、地区以至国家的界限。因为国家的孤立和闭关自守的状态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坏,所以每个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的自然趋向使它必须‘寻求国外市场’”。这都体现了列宁的全球化思想。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邱尊社2006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认为,列宁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并指出,这种提高包括使生产社会化由一国范围扩展到全球范围。他还强调:“重要的是,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旋涡,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对列宁早期的全球化思想的研究。四是关于帝国主义与全球化。张宇的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及其从经典到现代的发展》,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帝国主义与全球化问题”,指出以列宁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分析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书中,列宁明确把“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作为理论考察对象,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这就是:与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了特别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从而“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他认为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时代的变化,阐明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性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总战略。(1)帝国主义是一个世界性的剥削体系。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就是现在全世界已经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少数的拥有巨量财富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和资本主义体系的总危机阶段。(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不平衡,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获得胜利。“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没有祖国。他们的经济状况不是民族的,而是国际的;他们的阶级敌人是国际的;他们的解放条件也是国际性的;他们的国际团结比民族团结更为重要。(5)世界社会主义利益高于民族利益。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一国的无产阶级斗争服从全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并决心为推翻国际资本而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列宁既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即殖民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也反对落后国家的民族主义,即民粹主义。指出为了同一切民族的各种民族主义进行有效的斗争,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组织的统一,不管资产阶级如何力求造成民族隔绝,必须使各无产阶级组织极紧密地结成一个跨民族的共同体。五是关于两种趋势的学说。李欣欣1996年所著《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认为,20世纪初期,列宁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在国际经济方面,列宁科学地提出,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种趋势是世界经济一体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从而使经济逐步失去民族特征;另一种趋势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各国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经济和政治的特色,因而民族自治、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的趋向也在加强,在经济上体现为民族或国家利益突出。同时,列宁还阐述了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关系问题。列宁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特征,而且这种资本输出带动了商品的输出,从而加强了对世界经济的统治和对输入资本的国家或殖民地的剥削。六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思想。赵家祥1998年发表的论文《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认为,列宁虽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胜利的思想,但是,他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只有通过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单靠一国或几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中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跨越”思想的证实,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列宁没有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王东、黄皖毅、李宏伟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胜利后还不到3年,列宁就专门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撰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他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为主题,要求一切革命者从创造世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事业,决不可因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以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已经过时了”,“决不能因此就说不必要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进行很长期很顽强的斗争”,要看到实际战胜资本主义还相距很远,“世界历史的尺度是以数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早10-20年或迟10-20年,这用世界历史的尺度来衡量,是算不得什么的,这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无法大致估计在内的”。他认为:“拿世界历史的尺度来衡量实际政策问题,便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理论错误。”七是关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全球联系的思想。孙代尧在上文以“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列宁关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全球联系的思想”为题进行专门论述。黄宗良、林勋健2005年出版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指出,列宁在帝国主义和世界经济形成的时代,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科学方法论,对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条件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关系,做出了新的探索,对马克思恩格斯建构的全球化思想作了重要发展。第一,列宁认为,应当根据世界经济状况来观察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因为单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已经变成世界经济的整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第二,十月革命前夕,列宁从国际竞争的角度阐明俄国必须走向社会主义。第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一个新思想:在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第四,在此基础上,列宁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起来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列宁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联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同俄国发生经济往来。同时,“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建立这种联系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因为不仅俄国依存于世界,而且世界经济的恢复也需要俄国。八是关于社会主义全球化问题。高放2002年发表的论文《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认为,列宁主张实行新经济政策,较长期允许发展一部分资本主义,同时要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充分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来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实力。对外还要帮助各国建立共产党,推动世界革命,使欧洲更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全球化。他还专门论述了“欧洲联邦”和“世界联邦”即“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一体化问题。

三、关于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研究方法

丰子义在最近发表的论文《世界历史与时代———列宁“世界历史”理论探析》中认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紧紧围绕资本逻辑来分析世界历史,这对于今天研究世界历史和时代仍有其重要意义。何萍2007年发表的论文《论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俄国问题的解答》认为,列宁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把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历史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证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在高级社会形态与低级的社会形态的互动中实现的,并进而从东西方民族的相互作用中描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图景。杨雪冬、蔡拓、王凤鸣的论文《关于全球化时代,经典作家告诉了我们什么?》认为,从列宁对世界交往的描述和分析中可以归纳出四种更为具体的方法,一是要从整体和普遍联系的角度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现象。列宁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列宁指出,世界历史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历史之上的“系统质”,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其运动方向和规律的影响。具体到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而言,由于:“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普遍联系提供了克服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基础,使之扩展到更多方面、更大范围,从而使世界的整体性更加具体化。只有从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角度才能理解全球化的基本状态、特征和走向,并把维护人类利益作为引导全球化进程的准则,因为全球化就是联系扩展而又充满矛盾的过程。二是在世界交往中,要超越地域性或狭隘的民族性认识方法。普遍联系的扩展和加深使我们无法把许多问题归为国内问题,也不能只从孤立的局部来分析问题。必须学会从全球视角看待国内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国际原因,发现其转化为国际乃至全球问题的可能性。列宁在谈到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划分时说:“采用国家的政治界限,那是太机械的解决办法,而且这是否是解决办法呢?如果中亚细亚是国内市场,波斯是国外市场,那么把希瓦与布哈拉归在哪一类呢?如果西伯利亚是国内市场,中国是国外市场,那么把满洲归在哪一类呢?这类问题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三是在交往的扩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以及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列宁认为,发达国家占据交往的中心地位,利用其掌握的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控制着其他国家。通过商品输出占领市场,通过资本输出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并控制它们的经济命脉,利用军事力量把这些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把自己的制度移植到这些国家并在当地培养代理人等是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落后国家的基本方式。这种地位的不平等和不平衡并不是不可改变的。通过民族革命,实现民族独立,摆脱被统治和被压迫地位既是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这些落后民族或国家发展的前提之一。更重要的是落后国家必须加入到世界交往中才能发展起来的,如果断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他在《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准备的文件》中指出:“一个国家愈是落后,这个国家的小农业生产、宗法性和闭塞性就愈加厉害,也就必然使最深的小资产阶级偏见,即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狭隘性的偏见表现得特别厉害和顽固。……因此,各国有觉悟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对于受压迫最久的国家和民族的民族感情残余必须持特别小心谨慎的态度,同时,为了更快地消除以上所说的不信任心理和各种偏见,必须做出让步。”四是在世界交往的扩展中,无产阶级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资本家和地主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分化各民族的工人,而这个世界上的强者自己,却相处得很好。”无论他们具有怎样不同的身份,“只有是拥有资本的。都在同心协力地剥削各民族的工人。”他通过对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研究指出,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但是在基本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再加上他们都掌握各自国家的政权,因此他们很容易在行动上达成统一,在剥削无产阶级方面更是如此。

四、关于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首先,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提出要重视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问题的研究。这主要取决于列宁这一思想本身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前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在2004年《全球化与人类命运》中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下用现代的创造性的态度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格外迫切。正是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作为综合历史进程的全球化及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孙景峰、刘会强上文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价值,经由众多学者的挖掘和解读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然而,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深化,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很丰富的,而且在当代更具实践意义,需要进行深入探讨。丰子义2004年发表的论文《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提出,应当重视对列宁等人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以补充、丰富和完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任平上文认为,在人们热衷于讨论全球化问题的今天,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列宁主义与世界历史发展等问题,从而深入挖掘、整理和重新阐释列宁的全球化思想。

其次,许多学者之所以重视这一研究主要取决于列宁这一思想本身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丰子义提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继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对全球化研究最为广泛且有重大理论建树的,应当首推列宁。刘怀春、刘怀玉2007年发表的《列宁两种资本主义观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中指出,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大问题都要从重思列宁资本主义观的历史与逻辑开始。赵士发2006年出版的《世界和谐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发展》明确指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延伸,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认为,列宁根据时代的变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为他对生产的国际关系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体现为他对落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历史道路的创造性探索。有三点贡献:第一,列宁进一步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这个新阶段的实质与规律,并正确分析了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与作为部分的民族历史发展演变的关系。第二,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落后民族国家向世界历史转变道路的思想。第三,列宁进一步指出了落后国家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条件与肯定成果的必要性,并开创了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先进方面相结合的道路。陈劲松2005年发表的论文《社会主义的观念与全球化的进程》认为,列宁奠定的帝国主义理论,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对帝国主义的分析,为后来的全球化理论如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甚至认为“列宁是依附理论的真正父亲”。他认为列宁对全球化理论的真正贡献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摆脱了只研究一国之内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始把视点转移到作为全球体系的资本主义的层次上。杨雪冬、蔡拓、王凤鸣指出,虽然不能把列宁的著作与全球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当前生活的时代也与列宁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全球化环境和列宁时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列宁对资本主义进行的深入而全面研究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使用的方法、得出的基本观点和判断以及进行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某些科学预测都为我们认识全球化进程的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孙景峰、刘会强认为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已为历史所证实,即使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列宁关于辨析世界历史时代根据及其结构的观点为分析和把握全球化的历史方位和本质特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其次,列宁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历史发展普遍规律与不同国家发展具体道路关系的精彩论述,对于现时代各国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他们还指出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各个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应当具有世界历史眼光,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本国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刘勇也认为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全球化的本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等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五、关于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费利群认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分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逐步成熟的时期进行的,因此,他着重分析了由垄断引起的矛盾发展,指出其腐朽垂死的过渡性质,对帝国主义有着成熟过度的认识。就是说,列宁对帝国主义历史地位的概括表现出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成熟程度估计偏高。其所反映的仅仅是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内的局部现象,因此,这一结论的提出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的相对性。帝国主义是最高、最后阶段,还是最新阶段?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也是世界众多学者、理论家都在探寻的问题。在研究中有的学者考证,1916年11月俄国《年鉴》杂志是以“最新资本主义”这一书名刊登该书出版预告的。1917年也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通俗的论述)》为书名在彼得格勒出版,直到1935年才首次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通俗的论述)》出版,并按照列宁手稿的全文刊印于《列宁全集》俄文2、3版第19卷。不知1917年的版本出于什么考虑没有用“最高”而用“最新”的提法。在俄文第1、2、3版的《列宁全集》中书名用的也是“最新阶段”。“最高”就是到了顶端,在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有新的阶段,而“最新”是上不封顶,此后还可能有更新的阶段出现。有学者指出,1935年的版本大概是根据1916年的书稿标题改回去的,但是这种改动是否注意到列宁1917年改书名的考虑?这是列宁思想史研究中有待查明的问题,同时也留给了我们进一步思考的空间。布成良2003年发表的论文《全球化与帝国主义:批判及辩护———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也持此观点,认为列宁低估了资本主义的调节能力,结论“不免说得太绝对、太概括”了。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2004年发表的论文《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现当代意义》指出,列宁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带有分裂对抗的局限性,导致后来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世界体系理论。苏东剧变的教训即可以说是以分裂对抗与封闭自足为特点的全球化观念与模式的失败。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可以说涉及了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来源、时代背景、发展阶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等几大方面。然而,仅有的这些成果只是对帝国主义论以及十月革命后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做了一般的分析,而列宁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等有关著作中丰富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却几乎都没有涉及或提及较少,因此,这一完整思想也被局限为两个阶段,而对这两个部分思想的论述也不系统和深入,缺乏全面性、系统性。但所有这些对进一步研究列宁全球化思想都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笔者已在《论列宁早期著作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思想》一文中初步系统地阐述了列宁早期的全球化思想。笔者认为,列宁的全球化思想散见于各个时期的论著当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全球化时代发展背景,较为集中的阐述主要反映在早年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93-1914年)、帝国主义时期(1915-1917年)和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1924年)等三个不同阶段,简单说,即早期、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这些阶段分别蕴含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全球化及其应对的诸多思想。这些全球化思想主要集中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论我国革命》等三个不同时期各自有代表性的三部论文和著作中,而最突出的典型的集中代表应该是《帝国主义论》。主要包括资本主义发展论、帝国主义论、世界革命序幕论、两制全球联系论等内容。构建完整的关于列宁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思想,即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索引 (第2卷)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

[2]列宁全集 (第3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篇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早期世界历史以及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理论成果。

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 也同时是马克思对前人有关世界历史理论的材料批判继承的过程。世界历史的概念首先是黑格尔提出来的, 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 世界历史是通过民族精神的阶段更替来发展的, 冲破狭隘的民族和地域范围, 由民族历史汇成世界历史是历史演进的规律之一。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民族”思想, 对资产阶级在开创世界历史中的巨大作用作了肯定, 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演变并不是绝对精神的运动, 而是现实的生产力的推动。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 它是由各个部分即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所构成, 但只有在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建立普遍交往之后, 亦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时, 才会形成整体的世界历史。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前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被自然形成的地域所限制, 不可能形成各民族相互交往的结局。“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 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 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科学地指出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世界历史内外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世界历史的前进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下,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 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 世界的联系日趋加深, 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整体, 跨民族、跨地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特征。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最终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世界历史并不是各个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 而是各个民族历史相互依赖、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和, 任何民族、地区都是世界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历史的影响, 反之, 各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又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

世界历史诞生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主义大工业和资本的本性是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的三个重要原因。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整个世界, 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二、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当今全球化的现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见, 狭隘的民族必将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分析当今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1. 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这个术语最早是T·莱维于1985年提出来的, 用来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 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不久R·罗伯逊和弗兰克·莱克共同发表了《现代化、全球化和世界体系理论中的文化问题》, 第一次在文章中使用了“全球化”一词。到90年代, “全球化”一词已风靡全球, 被人们普遍使用了。

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来看, 资源和要素的配置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的范围, 分工也开始表现出一些特点, 如经营职能或者生产环节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国家, 这种生产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生产力得以提高, 人类才从农业社会转向了工业社会, 并进一步踏入了信息社会。深入分工后, 市场开始不断扩张, 国内市场的统一带动了国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 促成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 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由此, 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之,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 实现各国市场的分工与协作, 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

2. 基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识全球化

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全球化”一词, 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 马克思较多地使用了“全球的”、“全面的”、“普遍的”、“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世界历史性的”等等概念, 并且往往在文中用黑体字标明, 以示强调。在这个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契合了全球化现象, 展示出其令人震惊的时代感和超前性。

第一, 全球化的产生、出现和发展印证了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实质, 预言了全球化的趋势, 即商业贸易的发展, 形成了世界市场, 而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就是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交往普遍发展的产物, 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 反映了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和历史进步的趋势。

第二, 要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精髓为指导, 认识全球化的实质与发展方向。世界历史的起源和形成离不开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建立了世界市场, 开创了世界历史, 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为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交往的发展又为全世界的联合创造了社会条件。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决定了它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只能是共产主义。

三、当代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意义

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其理论的发展必然会日趋成熟和完备。而在这一过程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认识和分析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实质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只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清晰的认识全球化问题, 才能在多维度的全球化发展中, 从容应对全球化现实提出的一系列时代问题。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今天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已经于马克思所研究的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首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距离, 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进一步加强了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 各种国际组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次,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风险。世界经济越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危机发生时蔓延的速度就越是迅速, 影响的范围也就越广泛。同时由于短期金融投资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对世界金融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最后, 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局势并存。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面临更多的挑战, 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对于全球化的认识, 一方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扩张现象,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本质。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手术刀”剥去当代全球化的“神秘外衣”, 就可以看到全球化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 既对立又统一, 既排斥又依存, 既竞争又合作的矛盾统一体。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本国的矛盾转嫁到了他国, 在缓解了国内矛盾的同时, 也加强了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之间各方面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要抓住机遇, 加强合作, 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开辟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使我国的经济更好的融入国际社会。同时也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水平, 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摘要: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早在19世纪, 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对这一历史趋势进行了分析。尽管没有使用到“全球化”这一术语, 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些著作中对全球化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释, 形成了丰富的全球化理论思想。在当今, 这些宝贵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美]伊.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丰子义, 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4]叶险明.“两部历史学笔记”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中的地位[J].教学与研究, 2011 (8) .

[5]杨学功, 孙伟平.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J].教学与研究, 2011 (4) .

世界历史理论 篇10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和谐世界”理念的存在基础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交往普遍化的推动下,各民族国家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使各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安全等诸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谐世界思想就是建立在这种世界历史新态势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新政府提出的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包容精神,建设和谐世界”为主要内容的“和谐世界”思想,既符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首先,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换的根本原因上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和谐世界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谐世界是建立在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和世界各民族彼此依存、普遍交往基础之上的, 和谐世界是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提供的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由于广泛的采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大工业的实力,正是这个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上述强调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普遍交往、强调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的世界历史理论, 构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基础。

其次,从世界历史与和谐世界的主体上看,两者都是以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为主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世界历史发展是现实主体的活动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进一步讲,“‘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没有战争与威胁的和平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和和谐世界理论以此为出发点,不仅解决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同时确立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身作为根本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满足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普遍期望。

第三,世界历史与和谐世界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必然突破资本主义制度,世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扩展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范围,另一方面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研究和谐世界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时代,“马克思所言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涵,不仅包括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转换,而且包括历史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转变,”一方面“和谐世界”理论允许资本主义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来振兴经济,恰恰加剧了资本主义本身的矛盾,因为资产阶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狭隘的阶级利益,其手段和过程都是在剥削其他阶级和国家的劳动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和谐世界所倡导的民主、和睦、公正和包容是为了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活动场所,使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根本上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一个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二、“和谐世界”观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

通过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和谐世界”思想逻辑联系的分析可以证明,“和谐世界”的提出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逻辑演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当历史发展到必须并可能用暴力摧毁旧制度,创造新制度,革命暴力的使用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当已经站稳脚跟获得相当发展的社会主义必须与和平发展状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合作竞争时,就坚持和平、合作和发展的道路,更是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构想,将整个国际社会纳入自己的视野,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的相互依存关系,坚决摒弃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整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想的国际秩序,主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际共同努力,努力建设一个“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这种始终把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高原则、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身作为根本目标的理论成果顺应时代的潮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 2

[3]、赵士发. 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教师下企业下一篇:城市题材的纪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