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事件

2024-05-06

灾害事件(精选十篇)

灾害事件 篇1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区8.0级大地震范围包括北川、绵阳、青川、都江堰等十几个县(市),其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机关综合办公楼六层的北川档案馆(省二级综合馆)坍塌,馆藏8.5万卷(册)档案资料全部埋于废墟之下,令人痛心。北川县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族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民族之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写进了羌族。羌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说、唱等形式传播,而大量纸质档案则是在近代用毛笔、钢笔等记述的,损失后根本无法复制。

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给档案工作者带来了太多的思考。档案馆是保存各类资料的专门机构,承载着储存知识、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很多珍贵有价值的历史档案有非凡的价值,而且许多是不可再生复制的。由于灾害性事件给档案馆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有些是毁灭性的。这些灾害如何面对使损失程度降至最低,这是档案工作者应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及相关资料分析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保障档案资料安全的对策。

一、档案馆灾害性事件管理现状

1. 国际档案理事会于2006年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档案馆灾难预防与控制指南》。该指南有指导性地发布了在世界档案馆和档案工作者实施灾难性管理时实施管理政策与救助战略。可以看出,国际范围内对档案馆灾难性管理是相当重视的。在日本、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档案部门大多制定了一整套灾害计划,一般分为防灾和救灾两部分。

防灾计划主要是灾害发生前的预防行为,针对易发生灾害区域制定出相应防灾计划。其内容涉及档案馆建筑、选址、库房设计、库房设施安排配备;档案摆放及分类管理;防灾机构设立;防灾工作任务和具体内容等。

救灾计划主要是灾害发生后的减灾、抗灾和救灾行为。一般规定整体框架,因为救灾计划的详细内容事先无法确定,只能以应急计划或机制形式提出。大概步骤包括以下内容:评估损失并立即采取行动避免进一步损失;确定受损范围并预测成功修复或恢复的可能性;确定优先顺序并制定抢救和修复程序;评估并提供救灾经费;寻求其他专业或机构的帮助或协作。

2. 中国档案馆的灾害事件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有不少档案馆没有制定灾害预案,发生灾害时手忙脚乱,何以应对灾害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把灾害性事件中档案资料的保护提升到档案馆管理的重要位置,切实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在灾害过后尽早恢复其功能和服务。

二、应对灾害事件管理措施

制定灾害管理措施是灾害管理的核心。灾害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缺少规律性,并随时可能发生,也可能几十年也不会发生,但是每一个档案馆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防灾、救灾控制预案。只有这样,当灾害事件来临时才会临危不乱,按照预案中相关方案步骤进行。预案措施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档案的绝对安全,但是可以使档案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预案内容:(1)科学分工,把预案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密切合作,在分工的基础上保证预案工作全面实施。(2)实行最高领导人责任人制。要有一个最高领导进行有效指挥。灾害时可以有最近联系人,总指挥统一领导责任到人。责任人对自己所辖区域的设备和档案资料情况熟悉,保证救灾抢险的高效迅速。(3)充分发挥网络和媒体优势,保证灾害信息公开和传播渠道顺畅,使上级领导机关在第一时间建立指挥系统,统一部署、调遣、安排救灾工作。(4)对受损档案馆建筑进行危险评估,在确认对人安全和无二次破坏危险时,进行档案的抢救。了解档案损失情况,确定是否对档案进行异地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要确保安全。(5)对水淹、泥沙或雨淋污损的档案,要采取干燥、消毒处理,尽快进行冷冻和脱水干燥,确保档案不再受到二次损害,等待确定安全时,逐步对档案进行抢救处理。(6)如果档案馆建筑受损严重,要启用坚固的库房暂存,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并在临时库房内安装空调、去湿机、臭氧机等临时保护措施。(7)大力推行现代电子档案的异地存储备份,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8)加强对档案馆工作人员的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一套完善的防灾、救灾应急预案,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要求每个人对预案的宗旨、步骤、实施方法铭记心中,将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培养变成习惯,不可以只停留在文字层面。

灾害事件是一种自然现象。从广义上讲,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要提高警惕,因为事件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如果在灾前有所预防,灾后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则可以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黄霄羽.国外档案部门抗震防灾经验分析[J].中国档案,2009(5).

[2]卢燕.从汶川大地震看档案馆、图书馆的灾难管理[J].兰台世界,2009(2).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篇2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1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火灾、涝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快速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保护学校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制定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一、组织结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职责:协调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抢险救灾.2、设置三个突发事件应急分队,各自分工负责。

(1)消防应急分队

负责人:

成员及联系方式:吴胜宁 李世平、曾滔、曾强、陈泽民、杨东、李渝、杨杰、王乐勇、王政、陈同军等。接到报告立即奔赴现场扑灭初期火灾、协助扑灭火灾。(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职责:根据《消防控制程序》《义务消防队工作职责》处理,保护学校、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防汛应急分队

负责人:

成员及联系方式:

第一梯队: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第二梯队:全体保安队员奔赴现场,职能部门增派中青年积极配合抢险救灾.职责:阻挡、排泄洪涝,保护重点部位,抢救人员物资,保护学校、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地震应急分队

负责人:

成员及联系方式:以家属区保安、巡逻队员作为家属区疏散引导员;以教学区保安、巡逻队员作为家属区疏散引导员。其他物业服务人员配合做好疏散引导和救助工作。(应急分队队员每天24小时通讯畅通)

职责:及时疏散引导家区群众到达避难地点,及时救助和协助救助伤员,减少人员伤亡。

二、处置步骤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后,应严格按下列步骤处理:

1、在第一时间报告灾害的地点、类别和损害程度。启动预案。

2、以在现场工作的保安、城管队员作为第一梯队,立即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3、其他保安、城管队员,闻讯尽快奔赴现场;各个部门50岁以下健壮中青年闻讯尽快奔赴现场抢险救灾。

三、预防措施

1、各应急分队造具名册,明确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进行岗位培训,接受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迅速奔赴现场实施抢险救灾.2、物管中心各业务部门,作好预防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检查本部门预防自然灾害的程度,发现并堵塞漏洞,实施本部门自然灾害防范责任制.制定本部门抢险救灾预案,发现灾害,率先对管辖范围自行抢险救灾,及时报告引导实施综合抢险救灾。同时为支援学校抢险救灾作好人员准备.3、消防器材储藏室(灭火器、水带等),设在慧园小区培训楼二楼学校安管处。消防科联系电话xxxxxxx;安管处24小时联系电话xxxxx.各个大楼设有灭火器、消防水带、逃生应急箱和逃生应急指示灯。

4、防涝器材储藏室(沙袋、水靴、电筒等),设在地下车库。负责人;抽水机放置在能源中心,负责人

5、地震避难所:设在教学区两个足球广场。

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分队:

(1)地震发生前,根据地震预报有序疏散室内人员到地震避难所。

(2)地震发生后,迅速疏散家属区各住户室内人员到地震避难所,抢救被压人员。

(3)迅速疏散教学区各大楼及学生宿舍室内师生到地震避难所,抢救被压人员。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2

为提高我校自然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校园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大雪、洪涝、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助反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灾时有备,提高警惕,群防群治”的原则,增强全校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提高师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本领,切实保护广大师生的人生安全,减少由于灾害带来的财产损失。

二、领导机构

成立校园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救灾工作。救灾领导小组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如下:

由主管院长担任总指挥,净月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副总指挥,副主任担任各组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部门成员担任组员。下设救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地点设在综合管理科。

三、紧急工作

(一)及时向市教育局汇报灾情和救助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处理校救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和日常事务。

(二)联系区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三)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生整治工作,联系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四)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

(五)做好危困教职工的救助和校园灾后重建工作。

(六)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四、灾情报告

应密切注意气象、地震和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总务处必须立即向市教育局和区救灾办报告有关情况,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五、应急反应

(一)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二)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三)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六、防灾制度

(一)保卫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课室、地下排水管道、配电房、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二)保卫处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校内师生模拟预防演练。

全校二千多名师生,做好疏散撤离学生工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每学期进行疏散撤离演习一次。

(三)办公室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系统、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及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四)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随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及冰雹等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五)在发生灾害时,后勤人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和衣盆摔落伤人。

(六)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

电脑室的老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七)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八)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做好灾后卫生消毒,防止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生蔓延,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九)灾后要科学安排学习科目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尽快恢复正常。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3

为了有效提高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医院安全,维护医院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是灾害发生后,对医院受灾群众工作、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雷击及暴雪等因素造成医院建筑倒塌、淹没、群众伤害、道路阻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成立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医院救灾工作。

组长;刘传先

副组长:韩冬、刘东风

成员:韩梦翔、宋传贵、陈大卷、王道全、陈仲标、刘涛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自然灾害及预防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各个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院干部、职工的防灾抗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医务人员防灾、抗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以后,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组织各个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医疗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领导小组下设通讯联络组、警戒保卫组、宣传报道组、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

1、通讯联络组:

组长:韩梦翔

成员:刘枚、钱成俊、马金红

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受灾情况。

2、警戒保卫组:

组长:韩梦翔

成员:陈大卷、陈仲标、王道全

负责组织应急安全队员有序疏散人员,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

3、宣传报道组:

组长:韩梦翔

成员:刘枚、钱成俊、马金红

负责利用灾害应急广播及时调配人员、播报信息等。

4、医疗救护组:

组长:韩冬

成员:陈大卷、韩蓓、谢琼、韩琪

负责对受伤害人员实施就地抢救,恢复医疗秩序。

5、后勤保障组:

组长:韩梦翔

成员:陈瑶、李静

负责供应各类医疗急救和生活物资。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全院干部、职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五、组织管理

医院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医院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严格制定、评估、完善、我院《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机制。汇总和收集医院自然灾害事故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事故的知识宣传,提干部、职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各科室(部门),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就医群众的安全疏散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工作,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地开展自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就医群众的疏散转移工作。

(4)增加投入,切实加固好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灾害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学习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医院消防责任制度。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在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主动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

(2)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卫生局有关部门,确保信息通畅。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利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医院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八、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我院实际,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应急器材落实,以最快的、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就医群众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活动,所有在场领导和人员参加医院的救援和疏导。

(3)医院要组织各科室主任、护士长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场所内人员,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人员情绪,并引导人员转移到相应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医院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贪恋财务,迅速离开现场,听从科室主任、护士长指挥,互相照顾,帮助患者撤离。

(5)医院门卫听到信号后要打开所有大门,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要迅速报告消防控制室、医院领导。院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医院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人身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接到报警时,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并迅速作出反应,指挥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9)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0)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灾后医院工作秩序。

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4

为了有效提高我校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使灾害发生后,对学校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学校淹没、道路堵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二、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工作领导小组及联系电话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工作职责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教师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五、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取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故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围墙、水沟、厕所、电线、烟囱、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应的发生。

(6)在街道、教育局的领导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事故而发生的处置工作。

六、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厕所、电线、烟囱、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撒安排工作。

(4)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故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练活动。

(7)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校方责任制度。

(8)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七、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1)学校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八、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倒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是最后一个撤离。

(3)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撤离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及时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7)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8)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做出反应,指挥个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A教育宣传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部门,教育办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B事故处理组: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实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展开营救尚未脱险的师生。

C后勤保障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量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9)除不可抗拒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10)助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九、责任追究

浅谈媒体对灾害性事件的报道对策 篇3

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采编联动,进行深入报道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后两个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直播报道,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随后的时间里,央视直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几个主要栏目外,《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全部停播,整个频道全天24小时对灾情进行直播。由此可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迅速、全面、强大的直播报道,事先如果没有一套专为突发事件准备的应急预案是断然无法完成的。

通常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都无法提前预测,这需要媒体内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迅速反应,及时策划,做出预案,并且随着事件的进展而不断地跟进策划,后方编辑部宏观调控策划,前方记者挖掘跟进,前后方联动,制订出整体报道方案。后方整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直接指挥前方记者的采访;前方记者随时根据后方提供的报道方案以及相关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采访,特别是配合报道方案的宏观指导,重点挖掘现场的微观细节,将报道做深做透。

二.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报道,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面对灾害,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准确、及时、全面地做好报道。在灾害报道中,媒体应着力于发掘新闻素材,以敏锐的触角,从不同角度入手,力争多侧面地为受众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灾难现场。报道内容应涵盖救生常识、灾情、赈灾救援、灾后重建、评论分析等各个方面,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关于灾难的任何一类信息。从新闻报道的题材角度看,除了一般性的灾情速递、救援情况等叙述性报道外,记者还应独辟蹊径,从个体、家庭、伦理等不同的视角展开报道。

一般发生灾害会引起社会的恐慌,媒体应在有关灾害误导性信息还没有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之前,快捷、及时、有效地进行报道,阻止谣言和虚假信息的蔓延。为此,新闻工作者应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参加权威部门组织的灾情新闻发布会,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灾情的第一手材料,保证灾害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得以报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确保社会稳定。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发生后除了震中,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无知”的状态,信息变的稀缺,此时,央视对于汶川灾情的报道成为人们获取灾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直播报道使人们对灾情从无知变成了解、从了解变为感动、从感动变为牵挂,最终一场轰轰烈烈的支援灾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度艰难,表现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而央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三.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情感倾向

灾难报道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媒体在报道灾情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抗灾的报道,展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调度、靠前指挥、强化责任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工作作风;反映广大干部群众抗灾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奋力拼搏、齐心协力、团结互助主人翁精神;报道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有效援助,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同时,报道中还应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困难群体,关注老人妇女儿童等,展示他们的悲苦和恐惧,引发人们的同情和关注,进而打动受众;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批判人性中的丑恶残酷和冷漠。

综上所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媒体在灾害性报道中不仅只是给受众提供受灾信息,而应融入抗灾救灾的斗争中,成为斗争的鼓动者和组织者,同时还承担着塑造国家形象、引导社会重建的责任。因此,更好的完成灾害事件的报道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加强灾害事件预警机制建设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进入了高风险时期,各类灾害事件频繁而至,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将政府防灾减灾工作重点放到“预防”上,这就要求把“预警”放在首位,不断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预警能力,以有效防止或减少灾害事件发生。

1 中国预警机制现状

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灾害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在灾害预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基本建立了国家危机事件总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危机事件总体、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目前,中国负责危机预警管理的相关机构有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住宅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气象局、卫生部、国家林业局、公安部、交通部、中国地震局、水利部、民政部等专门机构和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在这些部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初步构成了利用电话、无线电通信、电视和基层广播网发布预警信息的网络。这些为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为有效防范灾害和各地政府迅速组织防灾抗灾工作提供了条件,还建立了针对主要灾害的各种防灾抗灾领导机构和灾害监测预警、紧急决策、指挥调度、组织实施体系,初步形成了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灾种的灾害信息网络系统,开展了灾害分级管理、灾害快速评估、区划与灾情统计标准的研究工作,推动了灾害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1]。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对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灾害预警机制已经毫无缺陷。在实际预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2 建立和完善预警系统

2.1 不断完善预警系统 提高预警的准确率

首先要加大投入,建立全面的预警系统。所谓全面预警系统,就是覆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4类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根据这4类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的监测网络。对于自然灾害,在现有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置更多的探测点,并加强对自然灾害规律的研究。对于事故灾难,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和动态监管及监测预警体系,研发重大危险源监管综合系统,对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评估分级、治理、跟踪监督。对于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开展流动人口卫生隐患调查,建立传染病监管体系和研究机制,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普查。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大力开展社会安全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社会安全综合预警体系。

其次,常态下和非常态下预警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当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常态就转换为非常态。常态到非常态的变化,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注重常态下的预警,才能监测到危机演变的整个过程,做出正确的预警。

最后,加快引进各种高科技设备和现代高端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监测手段,改善预警方法,提高预警的准确率。以天气预报为例,气象监测和探测系统是发现、监测、追踪天气过程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遥感三大系统的建设,就能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2.2 加大投入力度 引导基层加强预警系统的建设

面对基层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应加大经济上的投资力度,协助其建立预警系统所需的最基础设施。a) 建立必要的灾害监测点,逐渐形成监测网络,实现灾害监测的信息化、科学化;b) 构建并完善基层通信网络,如,电话系统、广播系统、卫星电视、网络以及可视信息系统等,使得灾害发生时,上级领导及受灾群众能够及时了解灾情。

除此之外,应积极引导基层参加预警系统建设。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灾害特点),针对性地派遣相关灾害管理专家指导基层预警系统建设,或者组织各地区灾害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实地考察在灾害管理上有突出表现的城市。

3 建立和完善预警信息管理制度

预警的关键,实质上是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和发布的问题。信息的全面收集、科学分析和最终做出准确判断,是保障应急反应的依据,要么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么为爆发后具体应急工作的展开,赢得宝贵的准备时间。因此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信息管理制度必不可少[2]。

3.1 建立完善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各地区、各职能部门要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机构,构建信息收集网络,健全各类灾害常规数据监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数据库,划分监测区域,确立监测点,并重点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测,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信息[3]。同时严格规范信息上报程序,通过统一的灾害信息系统上传,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对多发、易发的灾害,应当在相关地区和部门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另外,为了拓展信息报告渠道,应建立社会公众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尝试全新的社会公众信息反映渠道,如,在网络和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开通网上论坛,设立专门的接待日、民情热线、直通有关领导的紧急事件专线连接等[2]。

3.2 建立健全信息分析制度

建立严格的信息分析、信息处理和信息识别程序,既要保证效率高,又要保证结果正确。正常情况下,各灾害管理部门应加强灾害有关信息分析处理,研究灾害内在规律性,为预警提供依据,为防灾减灾做好准备。灾害发生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随时接收灾害有关最新信息,并立即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若认为可能发生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应当立即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向上级政府报告,并告知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乡镇政府[1]。

3.3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首先,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制定相应的发布标准,明确规定相关主管领导、主要负责单位、协作单位应履行的职责。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件的性质、规律不同,其预警信息发布对于事件的处理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发布权限、发布内容以及发布的时间性方面,应当有所不同,区别对待。一般的自然灾害,在政府授权之下,可以由相应的专业主管部门在第一时间发布。一般警示直接向公众发布,特别警示和危险警示应先报政府,经批准后由部门新闻发言人向公众发布,比如,公共卫生事件应报政府批准发布。经济安全信息发布对象,应当仅限于政府决策机构。社会安全信息涉及公众感受,由政府组织专家商讨,其发布的内容、方式应当有所讲究。

其次,建立广泛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第一时间内掌握预警信息,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3]。为此,必须强调加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当灾害发生时,政府有关部门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媒体提供信息,同时,政府有权对媒体进行必要的干预,政府可以随时通过媒体不断发布最新的灾情,通告有关部门发现和进展的新情况,预告未来有关情况。

再次,预警信息的发布要有连续性。由于灾情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发布预警信息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布有关灾情变化的最新信息,让公众随时了解事态的发展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警报解除后也应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使社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最后,预警信息发布时,还应注意防止“预警过度”和“预警不足”的问题。预警过度一方面会超过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社会恐慌,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多次重复而产生“预警疲劳”,造成无效预警。预警不足则不能引起受众的重视,同时也会导致防范措施和准备不足[4]。

4 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的责任机制

政府一方面可以将灾害预警中的不同类型灾害、不同参与主体、不同灾害发展阶段3个要素作为灾害预警责任模型中的衡量要素,制订《政府公共灾害预警责任条例》。另一方面,需量化灾害预警责任,明确规定和设置责任人、责任内容、问责主体、问责程序、问责标准、适用范围与原则等具体参数,加强《政府公共灾害预警责任条例》的可操作性[5]。

5 加强社会危机意识 实现预警的社会参与

5.1 提高社会整体的灾害意识[5]

政府应采用各种宣传教育方式来提高政府管理者、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预防灾害的意识和应急能力。必须注意对不同宣传教育方式的合理利用,对不同人群应采用不同的方式,以使宣传教育结果最为经济和高效。

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应作好以下几项工作:a) 重视网络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必须有效利用互联网,使它成为灾害宣传教育的重要通道,充分发挥它在灾害预警中的导向作用。b) 率先将灾害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政府可以率先将现代的灾害预警、应急、救治方面的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把有关灾害管理的内容写进中小学教材,加强中小学学生对灾害知识和灾害应对技能的学习,强化他们防御灾害的意识,提高他们面对灾难时身体和心理的防御能力。c) 组建专门的培训机构。全民灾害管理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又比较庞大的工程。必须有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负责这项工程的实施。培训机构必须有专业的培训教师和培训设备。d) 加强灾害的模拟演练。应当针对常见的灾害进行模拟防御演练,预先制订科学的模拟演练计划,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模拟演练的合理频率,使民众对灾害的防御,既不生疏也不过多。e) 为了提高公众防灾救灾的意识,中国各个城市可以设立“市民防灾中心”,免费供市民参观。

5.2 鼓励支持公众参与预警

各种灾害、危机都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在灾害发生时,公众能够及时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对降低人员伤亡有极大帮助。因此,要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灾害预警。a) 政府要加强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b) 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的方法和渠道;c) 营造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例如,从政策上支持人们参加灾害自愿者组织,自发成立各种防灾团体,如,消防团、防灾俱乐部等,便于公众经常性地、有组织地进行各种防灾训练、普及防灾知识、检查安全隐患、保管与维修防灾器材。一旦发生灾情,民众就能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投入初期救灾,疏散居民,抢救伤员,收集和传递信息等工作。另外,政府有必要根据参与者在灾害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自身的工资报酬等,对参与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6 加强预警的法制建设

把预警机制的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一套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使灾害预警能够依法实施。首先,各省市要建立健全现有公共危机应急预案。根据国家、省市总体、专项、部门预案,各地区、各单位以实用性、操作性为原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其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灾害预警程序、政府各部门在预警中的权限、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最后,从法律上明确对违反灾害预警法规行为的处罚规定。

7 结语

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灾害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在灾害预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基本建立了应对灾害的各项预案。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预警系统和灾害监测网络,预警手段、预警信息处理能力、预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灾害预警机制已经毫无缺陷,在预警机制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该机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要不断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预警能力,以实现有效预防灾害,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摘要:叙述了中国灾害事故预警机制的现状,认为必须提高预警准确率,引导基层加强预警系统建设,采取建立和完善预警系统,制订和建立信息监测报告和信息分析制度、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明确灾害预警责任、开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灾害防御意识、鼓励公众参与预警等措施,加强灾害事故预警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灾害,事故,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雷战波,赵吉博,朱正威.企业危机预警理论及其对中国社会危机预警的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5(2):36-38.

[2]唐俭.论政府在公共危机预警中的责任[J].前沿,2007(7):121-123.

[3]周乐平.关于高平镇增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调研报告[EB/OL].[2008-09-16].http://www.longhui.gov.cn/news/town/show.aspx?ArticleID=63373.

[4]朱华桂,曾向东.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以江苏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7(3):231-236.

《自然灾害事件应对处置》参考答案 篇5

1.中央应急救助资金的拨付48小时救助到位。

错误

2.我国冬春救助的标准是每人一般一天保证一公斤粮食。

错误

3.县级民政部门在该县发生灾害之后,造成死亡或者是失踪有20个人以上,向省级民政部门、地市民政部门报告,并且两小时内上报民政部。

错误

4.自然灾情应急预案三级响应是由民政部救灾救济司负责。

错误

5.程序建设的关键是要对于日常行政工作进行具体化的规范,制定出各种类型的工作操作规程。

正确

6.任何一种管理系统,如果缺乏系统的工作机制,就不可能得到较好地落实。

正确

7.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意味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正确

8.专家最高预测,北极将要全面融化,未来100年海平面上升3米。

错误

9.灾害管理、应急救助,已经和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整个未来的生产力布局密切联系起来。

正确

10.汶川地震是我国政府第一次邀请国际救援力量参与应急救灾,同时也呼吁各国支援。

正确

■.工作系统处于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需要因时因势推进工作系统的不断创新。

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绝不是危言耸听,由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性天气现象已经不断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正确

■.国际最低救助标准是10美元。

错误

■.自然灾害的救灾工作有很强的社会性,但不具有政治性。

错误

■.按照“()”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

B.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作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大决策。

D.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

二、单选题

1.()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C.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

2.以()为依托,建立部门间灾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C.国家减灾中心

3.按照()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C.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

4.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决定终止一级响应。

C.减灾委主任

5.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

D.地震灾害保险

6.下列哪个选项不需要()执行国家赋予的防震减灾任务。

D.预备役

7.未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影响防洪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处()的罚款。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8.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

A.平顶式结构

9.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都不会少于()

B.两亿

■.()每年根据上实际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帮助解决严重受灾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

D.中央财政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制度。

B.统一发布

■.()负责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A.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组织指挥系统,主要是重新加强了()

A.最高的减灾协调机构

■.减灾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国务院提出启动()的建议,由国务院决定进入Ⅰ级响应。A.一级响应

■.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A.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

■.每年在灾害多发地区,根据灾害发生特点,组织()次演习,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A.1 ■.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需要的燃油,由()组织保障。D.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

三、多选题

1.捐助种类包括()

A.经常性的捐赠

C.对口捐助

D.集中性捐助

2.四位一体的组织实施体制包括()

A.国家减灾委办公室

B.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

C.救灾司

D.国家减灾中心

3.汶川地震的特点包括()

A.地震的强度大,涉及的面积广,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

B.灾区的区域结构非常特殊,震中位于灾区较为边缘的地方

C.交通干线以及许多乡村道路中断,灾民大量逃生

D.余震的频次也比较多,次生灾害相当严重

4.应急响应系统的刚性指标包括()

A.工作组24小时到达灾区

B.救灾物资24小时内要救助灾民到位

C.中央应急救助资金72小时下到灾区

D.规范应急救助标准

5.我国在实际救灾实际工作中得出的关于工作系统的经验包括()

A.工作系统完全可以在现行体制、现有机构内进行拓展

B.行政管理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能够进一步完善

C.社会资源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发,也要善于开发

D.国际救灾减灾的空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

6.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包括()

A.制定统一的恢复重建户籍名册

B.公开公布每户得到补助的资金数量

C.确定政府补助资金的拨付方式

D.确定恢复重建的工作目标并定期通报各地进度

7.我国的主要灾害类型包括()

A.干旱

B.洪水

C.地震

8.国家爱减灾委员会成员包括()

A.国务院总理

B.总参作战部

C.民政部部长

9.健全工作体制包括()

A.民政系统的灾情报送工作制度:两小时

B.灾情检测机制:24小时不间断

C.应急联络机制

D.建立了一个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机制协调有关部门

10.减灾备灾的指导工作机制包括()

A.减灾组织的健全与完善

B.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C.救灾演练活动的组织

D.减灾知识的普及

■.冬春救助的工作指导机制包括()

A.系统的荒情评估

B.制定《灾民救助花名册》,发放”灾民救助卡”

C.全国灾民救助人数的统计与落实

D.春节前救助资金与物资必须到位的规则

■.国家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工作系统包括()

A.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B.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C.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D.冬春困难群众救助管理系统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A.发生频率高

B.灾害类型多

D.季节性强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包括()

A.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B.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体系

C.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预报体系

D.民政灾情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一般灾害的特点包括()

A.极端性气候现象增多

B.地震到了活跃期

C.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社会财富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论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发布策略 篇6

信息发布主体的权威性与多元化并存策略

灾害事件使自然界、社会和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遭到破坏, 人们由此会对灾害事件的表层信息 (发生了什么事) 和深层信息 (为什么) 产生强烈的心理认知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若政府不能提供使人信服的权威信息, 使得大众媒体在突发危机中“集体失语”、放弃议程设置权力, 则会造成权威缺失, 助长舆论非常态传播。 (1) 这就要求政府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必须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政府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具有极强的权威性。信息发布主体的权威性是指自然灾害信息应由政府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发布权威信息, 如地震灾害应以地震局公布的信息和数据为权威, 天气灾害应以气象局公布的数据为权威, 政府部门公开权威信息可以采用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和传统媒体四种方式。

政府作为信息发布主体, 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政府组织就要采取具体和协调行为, 并将这些行为向公众公布, 以彰显政府的态度和形象, 稳定社会人心。2010年初我国新疆北部出现的4场寒潮、暴雪天气过程, 气象部门均作出准确预报, 并及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到2010年1月27日, 共发布寒潮、暴雪、大风预警信号31期次, 召开新闻发布会8次, 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报纸等媒体广泛发布了天气预警信息。这些信息的及时公布, 增强了公众战胜灾难的信心, 对政府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养民间组织、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等多元化的信息发布主体。发布主体的权威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信息均由政府发布才可, 应注意培养民间组织、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作为辅助的信息发布主体, 从不同角度发布受众关注的信息, 发布主体的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内容, 对抗灾救援、信息公开、舆论监督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汶川地震中第一条记录地震现场的视频就是由社会公众——四川大学电视编导系学生赵紫东在宿舍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到土豆网的, 这段视频在地震发生后的初期被电视等其他媒体大量转载, 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地震过程中的现场实况,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众在灾害事件中的话语权。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在自然灾害事件所涉及的民间讨论中, 政府应尽量避免作为发布主体参与, 可多为民间组织和社会人士创造表达机会, 民间道德争论也应由民间讨论作出善恶评价 (2) 。如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 在网上引起网民热议, 引发了很多争论, 这是民主、言论自由社会的一个正常反应, 而教育部参与到民间道德争论中, 批评范美忠的“无耻”等, 使自己陷入发布主体地位不对等的“争吵”, 对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也无益处。

信息发布内容的时效性与全面化统筹策略

自然灾害发生后,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往往是灾区公众, 这些信息不需经过详细加工和繁杂审批, 通常利用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发布, 大多只是反映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也不易判断, 还需以政府的权威发布为准。而政府权威信息的发布速度通常被作为衡量信息发布时效的依据。

信息发布应重视发布时效, 抢占发布先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发生后, 国内最早发布信息的是新华社, 14∶45新华社发出了第一条有关地震的英文快讯, 14∶46发布了中文简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在四川汶川县 (北纬31.0度, 东经103.4度) 发生7.8级地震”。中央电视台在15:02的整点新闻中播报了地震消息, 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主流网站推出地震专题, 实时播报灾情, 可以说我国在汶川地震中重视信息发布时效, 抢占了发布先机, 实现了我国自然灾害信息发布的历史性突破, 是中国信息公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但在世界范围内汶川地震后最快作出反应的主流媒体是路透社, 地震仅6分钟后, 14∶34路透社就在其中文网发布来自美国地震调查局网站的地震消息 (3) 。这样一条与我国国民有紧密关系的重要消息, 我们晚于国外媒体发布, 而且首先发出的竟是英文快讯, 这让我们在欣喜信息公开成绩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信息发布应全面化, 以满足不同需求。及时是受众对信息发布的第一要求, 但只有及时是远远不够的, 自然灾害是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热点, 需要大量而全面的信息内容。2008年冰雪灾害,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2008年1月11日至3月2日的52天中, 共发布了274条“雪灾”相关信息 (4) ;汶川地震中, 新华社有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一线, 在一周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这些信息为灾区民众提供抗灾常识、为政府救灾提供信息资源、为实现公众知情权服务……如何使利用者能在海量信息中尽快找到自己所需的, 成为信息发布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项目组认为, 需按内容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实现专项发布。自然灾害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受灾情况、灾害救助情况、灾情预警、抗灾救灾知识普及教育、财物使用情况等专项进行发布, 必要时还可开设辟谣专栏对谣言进行及时澄清。

信息发布渠道的独特性与整合化互补策略

媒介整合是危机传播的必然发展趋势, 本项目组认为, 要提高灾害信息传播的效度必须要实现信息发布渠道的整合, 但在整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各种媒体在信息发布方面的独特性与核心竞争力, 采取信息发布渠道的独特性与整合化互补的策略。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化是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传统媒体在自然灾害信息传播方面对自身功能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 而新媒体也显示出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各媒体充分利用各自的传播优势, 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 这种整合是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在汶川地震的信息发布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近2000家报纸、逾2000家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参与报道了汶川地震, 中央传媒对灾害的即时表达与密集报道、地方传媒包括商业传媒的独立精神和专业态度、网络介入社会的深度与实效都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救灾军人网上发布的一个寻找怀孕妻子的帖子, 最后发展到由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共同讲述的动人故事《寻找王琢》, 就是网络与电视媒体良性互动的抗震救灾的一段经典传奇。

充分展示独特性是媒体生存竞争的必然要求。媒体融合报道是灾难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但在融合的同时各媒体都充分展示自身的独特性, 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确保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四川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中因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直击地震现场, 发挥了及时、现场、纪实、可信、可视和深入详尽的大信息量优势, 极大地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报纸媒体利用其可以反复阅读, 具有稳定性的文字报道和犀利评论的特点, 引导读者深入思考, 将信息发布的理性与深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广播媒体利用其在贫困地区的普及性、在设备较差空间的专适性、在流动接收信息场合的便利性等独特优势, 从冰雪灾害到汶川地震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网络利用其渗透性和互动性, 充当了灾难发生时的信息聚合市场、民意展现舞台和个人出版阵地, 成为新兴的主流媒体;手机媒介作为最个人化的信息发布与接受工具, 充分释放了移动多媒体的传播力, 具有不可限量的未来。

灾害信息的传播由生产、发布和反馈环节构成, 采用科学、高效、实用的传播策略对自然灾害信息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只是分析了信息发布的策略, 项目组会在后期的研究中继续对信息传播的其他策略进行探究。

摘要:信息发布是信息传播的重要环节, 由发布主体、发布内容与发布渠道三个要素组成。信息发布的策略将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 本项目组认为在信息发布过程中, 要采取发布主体权威性与多元化并存、发布内容时效性与全面化统筹、发布渠道独特性与整合化互补的策略。

关键词:危机传播,信息发布策略,发布主体,发布内容,发布渠道

注释

1 杜骏飞、周海燕、袁光锋等:《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淅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42页。

2 胡百精:《中国危机管理报告2008~200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54页。

3 陈欣钢:《信息公开下的“媒体救灾”》, 引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xingang。

灾害事件对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 篇7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构造与地理环境最复杂、最特殊的国家之一, 所以对于我国各地区所发生的灾害事件来说其具有灾害频率高、灾害种类多、灾害破坏大等特点, 其中全国近50%的人口都分布在气象、地震以及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双重影响下, 我国各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所以要求我国在现代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有效防范。再者,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很多工业产业的规划布局与城市发展速度高度不协调,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使很多老工业区被城市包围, 这也是导致一些城乡地区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根本原因。现阶段城镇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由水、电、天然气、交通以及通信等部分组成, 而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系统具有脆弱性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如果整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破坏则会产生连锁反应, 对整个城镇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影响, 甚至会导致整个城镇系统出现瘫痪或混乱, 所以现代城乡规划中应高度重视这一因素产生的影响。

2. 城乡规划应对灾害事件的策略

(1) 树立防灾减灾的公共安全规划理念。现阶段很多城市管理层认为防灾规划在本质上属于非生产性规划, 并不会因为防灾规划建设而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或者认为城乡区域内的灾害事件发生概率较小等, 所以对于很多城乡规划来说防灾减灾规划在本质上属于次要因素, 并不会对整个城乡格局产生极大的作用与影响。基于此, 现阶段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彻底消除该类侥幸麻痹心理, 将城乡规划中的防灾规划由“被动式”转为“主动式”, 在这个基础上合理运用各类防灾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组织程序, 这对彻底打破传统城乡规划理念误区有着重要作用, 对进一步降低整个城乡系统在运行中的灾害隐患有着重要作用。

(2) 有效落实“四区”划定的技术规定。现阶段我国现行的《编制办法》中对城乡总体规划进行了“四区”划定, 其中对于城乡的中心城区则应该规划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以及已建区等, 并要针对城乡市区空间内的建设项目制订明确的管制措施, 这样才能避免上述因城市区域扩大而产生的一系列灾害隐患。现阶段大部分地区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于“四区”的内容界定不够全面, 部分城乡地区为了推动经济发展需求将限建区、适建区的门槛设置过低, 并且对于“四区”划定中对空间开发管制的具体要求也没有进行明确界定, 所以“四区”只是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 但是对整个城乡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限制与管控作用, 所以本文认为各地区城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四区”划定的技术规定, 以便于城乡规划整体方案可以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合规性, 这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城乡地区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建立灾害事件评估先行的规划制度。本文认为现阶段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一些地质灾害复杂地区, 在其城乡规划阶段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灾害事件评估先行制度体系, 并要对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城乡选址、人口承载力、经济发展增速、城镇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出严格界定, 这样才能确保城乡规划过程中可以将城市的发展控制在其自身承载范围内。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灾害事件评估专项技术的研究、创新以及实践, 将一些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应用到城乡规划灾害事件评估中, 以便于通过灾害事件评估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整个城乡规划体系中要进一步完善防灾规划的工作方法与技术原则, 在这个基础上来进一步提高整个城镇应对综合性灾害的反应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 现阶段大部分城乡规划过程中都没有将防灾规划放在应有的战略高度上, 导致部分城市在遇到重大灾害事件后的应急反应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所以要求现代城乡规划过程中应分析过往各地区灾害事件所产生的惨痛教训, 以便于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防灾规划的整体落实水平。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强度以及造成的损失正处于上升趋势, 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国家和社会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同时也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影响。本文就各类灾害事件对于我国城乡规划的启示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然灾害,工业事故,城乡规划,启示

参考文献

[1]闫淳昌, 黄敏.中国应急管理及运行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

从人为性灾害事件简析当下两个舆论 篇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而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带动民众的参与, 使得非官方话语力量得到壮大, 原本看似一体的公共话语空间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 传统媒体代表的主流舆论场向网络平台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分割力量、进行转移。因为相比较官方舆论场而言, 民间舆论场是一种新兴的事物, 并且变化巨大, 所以本文在论述的重点也稍加侧重于新型的网络平台方面, 研究和比较这两个舆论场对我国舆论场的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在众多的社会事件中, 反腐倡廉、灾害事故、司法案件、公共卫生等类事件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这些热门事件中的大多数都可归类为人为性灾害事件, 这里所谓的人为性灾害事件, 是指那些由于人为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等对社会、个人产生不良影响造成一定危害的事件。所以本文选取了人为性灾害事件作为论述的切入点, 探究两个舆论场的发展, 使其更具有代表性。

二、“舆论场”和“两个舆论场”的概念

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对“舆论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所谓舆论场, 正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 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而“两个舆论场的”的概念是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最早提出的, 即把我国的话语舆论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以党报, 国家电视台、通讯社等党管媒体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和以互联网为主的民间舆论场。因为即使是针对同一事件, 由于双方所持的重点不同, 在表达方式上也会产生一定差异。针对人为性突发事件, 官方舆论场的态度一般表现为在伸张正义报道真相的同时更希望事件能够尽快地消解化解, 减小冲突性事件的不良影响, 报到的态度更加客观冷静。而民间舆论场更多的是扮演了质疑者的角色, 在追求真相的同时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 但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非理性的言论和谣言, 对社会造成危害。

三、舆论场话语权转移的原因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关于民间舆论场正在扩大其影响力的大前提。原因如下:

第一, 便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所谓自媒体, 又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是指一种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方式, 就我国而言多借助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 手机、平板电脑又成了网络信息的新终端, 还有3G、4G和无线网络的普及, 也在改变着网络舆论的面貌。

第二, 双向互动的过程。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另一个重大转折就是网民已从过去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变为信息接收与发布的双向互动的参与者。就目前状况而言, 舆论热点大多来自于网络媒体, 特别是对于涉及民众自身安危的人为性灾害事件而言, 因为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因而使得参与互动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 网络环境促使更加真实的表达。网络平台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平民化、大众化的需求, 大大降低了言论表达的门槛。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是一个匿名的平台, 少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条件, 人们便会以毫无保留的态度对人为性灾害事件表现出评论、问责等行为, 以此展现其或者担忧、谴责、疑问等态度。

四、关于人为性灾害事件新兴网络舆论场独有的特点

人为性灾害事件往往具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为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不同表现做出了解释。人为性灾难事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即人为性、突发性、有时还会具有政治敏锐性。

(一) 强烈的追责和监督意识

与自然灾害事故不同, 人为性突发事件往往起源于“人”本身, 因而责任人将承担更多责任与社会焦点, 或是有预谋有策划性的使事件发生, 或是由于违规操作、管理漏洞、玩忽职守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都避免不了“人”自身的因素。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深追下去必定会找到相对应的被忽视的客观原因。对于此类事件, 人们有着强烈的追责意识和清查精神, 在对事件调查过程和责任人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 也会吸取教训为避免下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做出讨论和防范。

(二) 对人为性灾难事件的交织扩大化

网络除了作为一种单纯的传播工具传播信息, 本身又是一个舆论的策源地, 对于事件的发展具有发散作用。在现实生活中, 民间的网络舆论场总是把表面上的人为性灾难事件的原因向贪污腐败, 政府不作为, 工作失责、贫富差距、行业垄断等方面引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点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

网络舆论对事件的扩大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来讲:容易使得事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例如, 当年震惊全国的7·23动车事故, 显然民间舆论并不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解释事故的层次, 随后关于铁道部近年来涉及贪腐的情况也被揭露。类似的还有2003年著名的“孙志刚”事件, 当时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壮大的网络力量, 《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一个多月却无人过问的前后经过, 文章当天被各大网站转载, 立即引起强烈反响, 轰动全国, 点击量创新高, 此案在网络上引起的巨大反响, 一方面推动了对涉案相关人员的处理;另一方面还引发了民间对毫无人性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质疑。最终则是政府鉴于此案产生的重大影响, 考虑结合民意废止了相关的不合理的法律条文, 并出台了新的救助管理办法, 促进了法律的完善。回顾看来, 该案对于网络话语权的发展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网络力量开始显现, 开始拥有影响着现实生活的力量, 使得事件向更深层次发展延伸。二是横向来讲。考虑到事件当中的人为因素, 有时则会使同类事件在全国的交叉感染。例如, 校园持刀伤害案件, 以及因拆迁而引起的自焚事件, 因为网络的热炒和传播, 在短时间内便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多起类似事件。可见在网络传播的心理暗示下, 容易使得同类事件扩大化, 产生涟漪效应。

(三) 较强的时效性、病毒式的传播和谣言的滋生

人为性灾难事件往往还具有突发、不可预料性, 传统媒体在此方面往往会措手不及。而此时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便恰到好处的展示出来,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信息。二是能够及时地更新信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关于发生在2013年4月15日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在现场观赛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本来正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万科马拉松进展, 不料却发生爆炸, 于是他第一时间在现场发了三条微博介绍情况, 并受到网友的关注。并且在之后接受了央视的采访连线, 王石摇身一变成为了现场记者。充分展示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员的特点, 在讲究传播速度的今天无疑显示了网络媒体时效性强的优势。

依托着互联网的现代技术, 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首先, 网络媒体减少了信息制作与传输过程中不必要的多项中间环节, 缩短了信息到受众手中的时间。其次, 网络传播是一个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其病毒式的蔓延速度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但也正是由于信息中间缺少把关人员的过滤筛选, 缺乏权威论证, 思考肤浅导致报道缺乏深度, 更严重时会引起报道失实。一旦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若此时传统媒体和权威信息也没有及时出现, 便很容易造成多种声音并存的状况, 造成谣言的趁机滋生, 而网状的传播模式也会导致谣言的大肆蔓延, 造成社会恐慌干扰正常社会秩序。

五、两种舆论场的引导

(一) 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两者都要实现体制内的自由

两者都具有彼此一时难以具备的长处, 同时又有一些天生的缺陷, 相互促进, 取长补短便成为当前最好的解决方式。官方舆论场信息来源可靠真实, 民间舆论场观点新颖贴近民意。近些年来日益显现的主流舆论场对消息也要即时公开、及时回应, 创新表达机制, 关注民众热点等等类似的要求、趋势, 也体现了二者的相互促进, 许多主流媒体正在慢慢地转变。例如, 许多党报开设群众性言论专栏, 政府开设政务微博专门用以辟谣、关注民生、回应民众热点问题等。

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媒体, 与党和政府同在一个体制与框架内, 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 保持工作中心不动摇。面对中国目前的形势, 在总方向上要拥护党、拥护国家, 针对党和政府有待完善的问题也要站在促进问题解决的角度进行及时的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而这样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其更好地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化发展的今天, 只要坚持党的领导, 不违背国家方针政策, 都可以允许媒体自己决定经营政策、路线, 尊重民众自由表达的权利, 合理引导、创造条件, 扩大民间舆论场的言论参与, 实现体制内的自由。

我们很难绝对地将两个舆论场进行隔绝, 绝对地对立起来, 更多的是舆论在两个话语空间存在博弈的同时进行着交错、互动, 甚至共同推动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引导, 官方舆论场应该先主动起来, 打通两个舆论场, 多接地气更多地关注民间舆论场的热点问题, 而民间舆论场也应克服“发泄”式的缺乏思考的表达模式, 向主流媒体学习理性客观。二者的相互配合、不偏不倚、共同促进才是今后社会舆论健康发展的发展目标。

(二) 党报等主流媒体不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都要正确主导方向, 及时疏通

随着民间舆论场的壮大, 同时伴随着声势日益浩大的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 党报等主流媒体在关注群众利益的同时, 在日益增多的鱼龙混杂的信息中要继续作为权威信息的发布者、高水平意见的提供者、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即以党报主导的党报言论、精英言论和公众言论要相互配合。例如, 2014年网络热炒的玉林狗肉事件,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群体冲突, 网络双方争论不休, 直到人民日报的评论“狗既是伴侣, 又是食材”为此事一锤定音。同时倡导双方有商量、找共识, 相互理解, 避免道德绑架。在这里主流媒体就是作为高水平意见的提供者而出现, 对舆论进行及时引导, 避免事件极端化。

(三) 民众也应注意表达方式的把握

网络的兴盛为我们营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拟态环境, 借助网络平台的兴起, 改变了社会的把关机制, 成功地让一些事件进入了议程, 使我们看到社会许多不和谐的一面, 对待事情的看法也呈现多元化。同时由于互联网平台众多的基数, 一旦形成了较大的声势很容易出现“沉默的螺旋”效应。因此, 我们自身作为民间舆论场发声的一部分, 在言语的表达上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不应过于偏激、自我, 要冷静客观的进行分析, 也不应一味顺从成为网络时代“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在鼓励网民在网络社区自治和自律的同时, 也鼓励和包容民间声音的表达, 网民自身的自律自省和自身素养的提高同样也是维护网络秩序、推进民间舆论场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 我国的传播格局也日益发生着变化,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带动民众参与, 使得非官方话语得到壮大, 原本看似一体的话语空间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分化。舆论场的变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同样也带来了尚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人为性灾害事件作为切入点, 阐述我国两个舆论场变化的原因、特点等, 结合现状指出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建议和一定的解决方案。

灾害事件 篇9

一、应急物资及其特点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从广义上概括, 凡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过程中所用的物资都为应急物资。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一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 如干粮、饮水、药品、帐篷等;二是工作物资, 主要指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的物资, 具有通用性, 需求量较大, 如千斤顶;三是特殊物资, 这类物资需求量较少但针对性较强, 如一些特殊的仪器、药品等。与普通物资相比, 应急物资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不确定性: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破坏力大, 同时突发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不可预测, 灾害造成的信息传播、交通配送的障碍也难以估量, 这就决定了应急物资的数量、种类、应用范围、运输方式等的不确定性。

不可替代性:应急物资是在突发事件环境下启用的特殊物资, 除部分物资外, 绝大部分物资是单一用途的。如药品物资、水灾的救生设备、地震救援器械等都不能用其他物资代替。

时效性:由于灾害本身的紧急性, 短时间之内需要大量的物资, 种类涉及生活必需品、救灾专用设施、医疗设备和通讯抢险设备等。应急物资管理要做到快速、及时、准确的调配和运输。

事后选择性: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和随机性, 决定了应急物流的供给不像一般企业内部物流或供应链物流, 根据客户的订单或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应急物资的启用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根据事件的类型、地点、强度和涉及的范围而调配管理, 时间上滞后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强制性和社会性:突发事件管理属于一种公共管理行为,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经济活动, 紧急状态下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制定的物资需求具有一定的法律性和强制性, 区别于商业物资需求, 应急物资更具有社会性。

二、突发灾害性事件下应急物资管理

(一) 应急物资的需求分析

应急物资需求是指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最低物资要求。应急物资的需求分析是应急物资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是保证应急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有效手段。

1.应急物质的需求

(1) 应急物资种类需求:由于突发事件的种类、强度、地理位置、涉及范围不同, 因此对于应急物资种类的需求也多种多样, 主要因灾害的类型而异。如在地震灾害发生后, 所需应急物资及应急救援专用物资, 除了常规的医疗救援器材、生活物资, 还涉及到大量用于挖掘、应急救援活动的仪器设备;而洪涝灾害对救生圈、橡胶艇、冲锋舟等水上救生设备需求量大;台风灾害对衣物、避险场所的需求;雪灾地区对棉衣被、棉帐篷、燃油等物资需求量大。

(2) 应急物资的数量需求:物资的数量需求大小通常与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环境有关, 一般情况下, 突发事件级别越高、影响范围越大、事发周围人口密度越大, 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就越大, 物资需求的数量也就越大。

(3) 应急物资的结构需求:物资的结构需求是指应急需要的各类物资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突发事件的类型通常决定着物资的结构需求。如在雪灾中, 在对受灾群众进行物资配送时, 不仅要考虑到医药品的需求量, 同时还要考虑到一定比例供暖设施的数量。

2.应急物资的需求计划

(1) 应急物资采购数量:应急物资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以及连续消耗性的特点, 应及时评估物资的需求量, 对物资的供应该方案作出调整。

(2) 应急物资采购种类:应急物资采购的种类应该尽可能覆盖应对各种应急灾害的情况。比如在2008 年冰雪灾害中的车辆防滑链就不在计划目录之中, 但它却是解决车辆运行的重要物资;2008 年的汶川地震紧急需要大量的帐篷, 而储备的帐篷不能满足其十分之一。

(3) 供应商的选择: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 应将应急反应能力 (包括紧急订货能力、快速生产能力等) 作为供应商的一项重要评判指标。另外,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能力、价格、可靠性、技术水平、地理位置等也是选择供应商的指标。2008年4月,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编制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名录》, 将具有良好资信的应急救灾生活物资供应商编入名录, 为各级民政等救灾部门应急物资采购提供依据和参考。

(4) 交付时间:实现按时交付是采购的基本要求, 任何救灾都有一个黄金时期, 如震后72 小时是黄金时间, 能否及时把急切需求的物资运到灾区, 是生命攸关的事情。因此务必要保证交货的准时性。

(二) 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

应急物资的筹措是指国家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对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物资的紧急筹集。应急物资的筹措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社会性[8]。能否及时快速、质地优良、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进行物资的筹措, 是应急物资保障实现的关键所在。应急物资筹措方式如下:

(1) 动用储备:动用应急物资储备能够缩短物资筹措时间, 而且不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秩序造成过大的影响, 是筹措的首选方式。动用政府的应急储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筹措到必要物资。

(2) 定向征用:在应急储备物资不足的紧急情况下, 可向有关物资生产流通企业直接征用其生产或经销的物资, 灾后根据所征用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结算, 结算价格参照市场价合理确定, 可予以适当的补偿。

(3) 应急采购:对于紧急的物资, 如地震后的食品、帐篷、药品、救助工具等物资等, 能够就近和及时采购的, 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 但采购价格需要进行评估和公开。对于需求时间要求不高的应急物资, 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采取市场竞争机制, 降低采购流通成本。应急物资采购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包括合理的采购量及采购时间。通过相关数据的结构性分析, 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 以确保既能保证应急物资的顺利筹措, 又能使采购的成本最小化, 从而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 应急物资的仓储管理

应急物资的仓储包括物资的集中、整理、包装、装卸、分发地等。应急仓储仓库建设前要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不应设在泥石流、滑坡、流沙等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的地段, 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仓库应急功能的正常发挥。应急仓库应主要设立于交通枢纽处, 应与机场、铁路、公路、配送中心相临近, 确保应急调配时能高效率的运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仓储体系:

建立储备和储存结合的仓储布局:增加国家和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的数量和储量;同时选择一批社会公众仓库, 作为应急物流的备用仓库。这些物资平时可以正常流通, 但必需保证规定的保有数量。

应急仓储企业的选址要科学得当:防止出现路程过远, 征集物资时间过长的情况。应急仓储设施本身应有完整的服务体系, 能够有效防御自然灾害的破坏。

建立应急仓库信息平台:指挥部门要清楚了解这些仓库的位置、规模、存储物品的品种和数量, 物资动员和集散能力的大小, 有无装卸平台, 有无铁路专用线、有无吊装设备等。

建立紧急状态下物资征用、调用的程序和命令链的关系:建立物资征用的补偿办法, 要与企业签订紧急状态下的行动协议, 并对仓储人员进行培训。

(四) 运输配送

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是指将已经按自然灾害发生地的需求所分配好的物资从供应地运输至自然灾害发生地的过程。运输配送效率决定着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生命需求被保障的程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足够多的应急物资送达灾区, 才能保障受灾人民与救援人员的生命需求。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运输环境带来不可预测性, 如地震之后的余震、山体塌方、泥石流等未知因素给环境所带来的破坏性。应急物资的运输配送应整体化、标准化、规范化, 形成一个完善并且职能分工明确的运输配送体系, 从而缩短相应时间, 以保障和提高运输配送的效率。本文对应急物资运输配送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运输配送内容优化:运输配送内容的优化主要是指应急物资的分类。按保障人类生命需求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分类, 然后再将应急物资按照分类先后或合理数量分配送至自然灾害地区。

保障运输配送方案多样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当地的环境有着不确定的、未知的影响, 为了将应急物资送至自然灾害地区, 多样的运输配送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加以利用现有资源:当发生自然灾害时, 政府可结合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 选择信誉高、能力强的运输物流企业进行合作, 协同运输配送。运输物流企业运输路线及方式较为成熟, 可提高应急物资运输配送的效率,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信息是联接整个运输配送系统的桥梁, 它影响着整个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信息影响着应急物资运输配送的决策, 信息的准确与及时能让政府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以保证决策实施的有效性, 提高救灾的效益。

(五) 物流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整个应急物资管理、物流配送中不可缺少的神经网络。我国目前的应急物资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功能不完善, 信息传递不及时, 缺乏良好的信息平台。我国应该完善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上构建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以物流网络协作系统为中心, 并加强预警防御系统和救灾物流跟踪系统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整体框架。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应将应急物资供应商、应急物资仓储、应急物资运输配送、信息发布等问题全面考虑, 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率, 缩短反应时间, 提高救灾效率。

(六)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应急预案相当于对于自然灾害的一个准备, 使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 可以有据可循, 迅速做出正确的响应, 提高救灾效率。应急物流的预案制定是一项涉及物流保障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 最高效的应急预案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 既要考虑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间预案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也要考虑到要以多手准备、多种措施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11]。必须根据潜在的突发事件类型和危险源头, 就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流机构、人员、物资及其指挥、调配、协调等方面事先做出具体安排和计划, 形成一套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各层级之间环环相扣、配套衔接的应急物流预案体系。

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 应急预案也应根据在整个救援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进, 进一步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从而提高以后面对此类自然灾害的救灾效率, 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的伤害。

三、结论

近年来, 地震、泥石流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及突发性公共卫生频发, 暴露出我国在应急物资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比如“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应急物流显露的问题, 包括救灾储备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机械化程度低、运输能力不足等几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并根据国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急物流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保障机制, 应在对筹措体系、配送体系、指挥系统、信息系统等应急物流体系各系统要素分析的基础上, 探索建立包括基础设施保障、政府协调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应急预案机制、财力保障机制、全民动员机制、紧急通道机制和人才的培养等在内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 只有通过有效的保障, 才能使应急物流的运作过程更加流畅、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摘要:近年来, 我国突发灾害性事件频发, 加强应急物资管理, 强化应急物资物流信息体系的平台建设势在必行。应急物资管理的难点在于突发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计划的确定。加强急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平时储备、发生灾害性事件后的物资运输配送、信息系统建设和应急预案。我国应从多方面加强应急物资各环节的管理, 促使其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以降低储备成本, 减少社会资源的占用和浪费, 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资,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物资库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2]夏萍.灾害应急物流中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0

[3]曹卓君.应急物流中物资储备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9

[4]辜勇.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与调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9

[5]傅志妍, 陈坚.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物流科技, 2009 (10) :11-13

[6]张潇化.应急物资采购中供应商管理的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5) :138-140

[7]刘利民, 王敏杰.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优化问题初探[J].物流科技, 2009 (2) :39-41

[8]姜安鹏, 沙勇忠.应急管理实务:理念与策略指导[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258-259

[9]左小德.应急管理理论与实务丛书:应急仓库建设与物流困境案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6-9

[10]韦琦.面向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构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4) :60-64

灾害事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83年,现在科室主要由ECT室和核素治疗室组成,体外分析室已归属于临床检验中心。现在科室在编人员7名,包括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技师1名,护士2名。科室有HAWK-EYE型SPECT/CT1台,甲状腺吸碘测试仪1台,锶90治疗仪1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1套,科室储备有钼锝发生器(2周订购500毫居),碘131溶液(2周订购100毫居),碘125粒子30粒(0.6毫居/粒至0.8毫居/粒)。

地震发生时,有4例患者注射了同位素需要进行骨显像检查,1例患者考虑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正在进行体层融合显像。

当特大地震刚刚发生时,由于剧烈的摇晃和震动,科室技术员立即中断ECT机器电源,科室主任立即宣布启动紧急预案,通知家属和护工最快速度转移患者至开阔地带。由于紧急撤离,无暇关闭科室门窗,科室按照预案要求,在核医学科入口和出口处派人员严密观察科室情况,避免放射源和相关放射性药品丢失和被盗事件发生。待灾情稳定或消除后派人检查科室设施和设备,详细记录灾情,特别是严格检查和记录放射源安全情况。

大地震后,由于山体滑坡,在绵阳上游北川境内出现震惊世界的唐家山堰塞湖,由于可能溃坝,绵阳城区较低位置的单位均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搬迁,特别是贵重设备的转移,我院所有大型设备均在搬迁和转移范围之内。

我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部核事故与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核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了各项紧急预案。核医学科预案包括放射源被盗、水灾、火灾、放射性物质泄漏、突发群体安全事件等紧急预案,科室半年进行演练并且有严格的记录,医院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抽查,科室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预案。

2 结果

由于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完善的各项紧急预案,在特大地震发生后,包括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溃坝等紧急状态下,医院各级部门管理有序,医院各项工作运转良好,保证了地震伤员及时、有效地救治,以及近2000伤员向全国各地平安有序的大转运。

“5.12”地震后,特别是宣布唐家山堰塞湖警戒消除后,核医学科所有设备完好无损,无放射性物质被盗、丢失、泄漏等事件发生。

3 讨论

3.1 医院核医学科制定紧急预案的目的和价值

因为地震、水灾、火灾、放射源被盗、核泄漏等事件发生可能引起放射性同位素损坏、外漏、遗失,核心的是核安全问题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为了保证一方平安和构筑和谐社会,为及时有效地应对核医学放射事故,提高医学应急响应能力,避免或减少因放射性核素引起的放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放射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故早发现、速报道、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各项紧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按照预案操作,可以规避风险,做到有章可循、临危不乱。“5.12”大地震发生后,我院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在转移住院患者的同时,地震几分钟后即开始有序地收治地震伤员,如果没有完善的紧急预案,后果是难以想象的[1,2,3]。

3.2 应急组织体系和管理

医院应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本单位法人代表,副组长为分管领导和预防保健科及核医学科负责人,分工明确,有监督和实施,职责分明。监督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放射安全工作,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针对防范措施失效和未落实应急措施的要提出整改意见。科室要有完善的应急响应制度和响应各级预案的措施,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演练,并且有完整的演练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使各项紧急预案更加全面和完善。

在以前的预案中,没有考虑到突发灾害事件可能引起通讯和交通中断,这次大地震给人们很大的警示,以前预案要求规定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结集,上报灾情等,在“5.12”大地震发生后却不能实施。现在的预案明确规定在特大灾害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到岗位参加抢险,科室负责人按照预案规定和结合现场情况有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级别,这可以有效的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保护国家利益。

3.3 应急响应的科学和客观性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绵阳境内出现特大堰塞湖,如果全溃坝将对下游地区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按照四川省抢险指挥部要求,如果1/2溃坝,我院大部分建筑将被淹没,现在医院许多大型设备均安放在低楼层,如何科学、安全的将贵重设备转移,是紧急预案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ECT机器有价联系,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机器重要部件和容易被水灾损坏的部件进行了转移,待警报消除后很快对设备进行装配和维护,做到有条不紊,客观合理。实践证明,运用科学和客观的观点响应紧急预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了医院和集体的利益。

3.4 核医学科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5.12”大地震发生到唐家山堰塞湖解除警报持续时间近1个月,由于放射源衰变、放射性药品供货停止、设备的搬迁等原因,科室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如何有效地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抗灾和参与伤员的救治,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我们根据科室人员知识结构状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统一组织和管理下,按照预案要求,将科室人员进行合理调配。由于灾后大量伤员需要进行CT和X线检查,2名护士分别到CT室和放射科参与分诊和登记工作,1名副主任医师协助医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门参与协调和组织工作,1名副主任医师负责核素治疗患者的咨询和随访,2名医师到放射科和CT室负责志愿者的短期培训和伤员的转运工作。由于合理的人力资源调配,在特大灾害事件发生后医务人员短缺的情况下,科室人员人尽其能,积极主动参加抗灾救治工作,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制定全面和完善的重大灾害事件紧急预案、规范应急管理体系和组织实施及演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在灾害面前有效的指导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参与抗灾自救,能够使医务人员临危不乱、各尽其责。

参考文献

[1]梁竹,张传霞,罗琼,等.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品的应急保障[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0(3):238.

[2]王如刚.突发事件卫生防疫应急处理预案的探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灾害事故,2002,20(1):1.

上一篇:中等师范学校下一篇:童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