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受教育权

2024-05-13

平等受教育权(精选六篇)

平等受教育权 篇1

一、目前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现状

(一) 没有进行充足的司法保障

在我国, 受教育权的诉讼制度还没有建立, 我国公民无法通过诉讼制度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在当前的情况下, 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损害后, 一般会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 以保障自己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在我国, 由于司法机关认为宪法不能作为审判的依据, 所以, 在审判的过程中不会使用宪法。而在其他的司法解释或者其他的部门法中, 都没有给予明确规定。在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时候, 一般不能通过正常的诉讼途径进行诉讼, 加之宪法诉讼制度在我国根本没有成立, 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诉讼, 我国法院一般采取不予受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 形成了充足的立法保障

宪法是我国各部门法的核心, 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才能在法律的根本上确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目前我国对于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已经相当规范。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 通过各种法律体系的建立, 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三) 公民受教育的条件不平等

在我国的很多地区, 都有大量的农民工, 而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到了入学的年纪都必须上学。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的现象, 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其工作的区域内就读。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 必须拥有本市户籍满足其他条件的人员才能在本市接受教育, 这就是著名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公立学校以各种名义拒绝外地学生入校学习, 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歧视, 加大了学生入学求学的难度。

二、公民受教育不平等的原因

(一) 公民受教育权权利性质模糊

在我国的宪法中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具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也要接受教育的义务。这说明在我国的宪法中, 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将公民接受教育作为义务进行看待实则是对我国义务教育的一种误解。在我国, 接受教育的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 在法律上通常被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责任人, 所以在实际的生活中, 义务的指向往往指向其背后的监护人。本文认为, 这种义务应该是国家的义务, 而不是家长的义务。国家有义务创建出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模式, 让广大的学生可以免费的入学就读, 而不是人为的限制入学的障碍。

(二) 关于平等受教育权的宪法规范欠缺

在我国的宪法中, 并没有对公民的受教育权进行具体的规定, 这就导致了现实社会中各种对受教育权的侵犯。例如在教育经费的预算中, 我国的法律就没有给予任何的规定, 这就使得政府对于教育的支出缺少法律的约束, 由政府进行自由裁量, 而权力机关无权进行监督过问。在这样的状况下, 经济发达地区受到的教育预算就越多, 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预算就愈少。

三、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

(一) 明确受教育权的权利性质

为了使公民更好地接受教育, 我们有必要对宪法进行修改。对我国现在宪法表达的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改成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国家的义务。这样受教育权可以进行全面的诠释:受教育权的权利是公民的权利, 受教育权的义务是国家的义务。国家有必要提供物质、政策等方面的保障。

(二) 细化宪法和法律条文对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规范

目前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我们需要加强教育立法, 以便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还可以提升教育立法的程度, 将有益的经验, 将已经成熟的法规上升为法律, 更好地为国家人民造福, 使法律变得更加的公平正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想使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就首先必须我国的法律进行规范。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对于受教育的权利应当与规范。

关键词:公民,受教育,宪法

参考文献

[1]梁玉璟.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属性[D].暨南大学, 2010-05

[2]郑贤君.论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属性——兼议社会权利的宪法地位[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03-11-15.

平等受教育权 篇2

摘要:由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导致很大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将孩子留在了农村。从最近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6000万,缺乏父母的教育监督,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由迁徙权;受教育权;监督缺失;公平正义

现代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也带动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的区域转移,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法制社会、公平社会的今天,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进行必要的法理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探索一些改进完善措施,是法律界人士以及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和企盼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不平等的原因

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从法理角度分析,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不公平、不平等的原因,在于如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专门法律缺失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中,对儿童各项权利保护的法律比较完善,但是在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专门法律方面,基本上还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法律。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其生活能力、经济水平等相对普通儿童,显得更加弱势,在适用普通的儿童权利保护法的相关条款时,不能很好的考虑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强、监管力度大的专业性法律保护。

(二)法不支持公民自由迁徙权,户籍制度不够公平

从1975年法取消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后,直到现在公民的自由迁徙权没有得到恢复,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将我国的公民划分成相差较大的两类群体,农村地区的农民同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公民在社会整体福利、劳动报酬、法律赔付等方面不是统一标准,农民同城市公民的标准相差较多,这就是一大部分农民要舍弃农村的土地,迁徙到城市的根本原因,即寻求更优质的社会福利资源和劳动收入。在教育领域,由于农村地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上学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这就会让一部分农村儿童被迫失学,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平等的对待。

(三)城乡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相差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由此可见,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教育权的重要内容,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当由全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公平享有。但是,实际上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较少,教育发展水平低,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质量。

二、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公平正义的措施探讨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进行专门立法

美国法学家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主张人们在选择社会规范时,不去考虑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地位或角色,每个参与者都被作为社会的平等成员来考虑,这最大可能地保证将来最弱势的社会成员能得到最好的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在针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实现方面,应该进行专门立法,扩大对其受教育权的保护权限。同时配合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加以细化,用专门的法律去规范和保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实现。

(二)适时将自由迁徙权写入法,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变化,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急需要引起重视,从共民的自由迁徙和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做出调整,以尽快缩小这种巨大的差距,对农村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进行公平对待,在享受社会福利、接受教育方面,要逐步进行城乡并轨,缩小这种明显的不公平现象。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在法修订时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重新写入法,从法层面支持社会公民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按照社会成员的平等对待权,如美国法学家德沃金在《认真对待权利》指出的,无论处于社会中任何阶层的人,都享有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上,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实现公平的权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关系到儿童的健康顺利成长,也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家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公平受教育权的实现,否则会影响下一代农村社会人才的成长。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制定适度倾斜的保障政策

国家的一般法律法规,在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方面,大多是概括性、原则性的要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观念落后,自身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认识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结合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实际受教育情况,制定针对性强,有一定倾斜性的保障政策,通过倾斜性的保障政策,力争促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顺利入学得到平等的学校教育。这也符合著名的法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观点:即对社会地位层次较低的成员,进行必要的利益保障和政策倾斜,最终实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的权利。美国在黑人、妇女权利对待方面,很多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制定,都是依据《正义论》的相关观点。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作为农村重要的未来力量,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必须通过适当的倾斜政策保障公平实现。

三、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生活中急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同时也是考验国家法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平受教育权受到经济、社会、法律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在本文的研究中,重点对这几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法理层面,对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立法,争取平等的受教育权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对提高留守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饶龙飞,欧阳晓安.教育权概念之辩诘―――学说述评的维度[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2]辛占强,许国动.国家教育权与家庭教育权紧张的原因探析―――以需求与责任的关系为分析维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04).

[3]李丽君.受教育权视野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S2).

浅析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平等性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受教育权;起点平等;弱势群体

一、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性质

高等教育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从国家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并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物质帮助的权利。《高等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因此,高等教育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是法定权利。从权利主体来讲:公民有接受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权利,同时由于是权利,不是义务,因此公民可以选择放弃。从义务主体来讲:其一,国家有发展高等教育、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提供物质帮助的义务;其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公民的这种权利,否则就构成侵权。

二、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平等性

《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尽管《高等教育法》没有规定高等教育平等的内容,但由于《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所以高等教育领域仍然应贯彻上述有关教育平等的规定,即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瑞典教育家T·胡森认为,“平等”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起点平等。指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和学习生活的机会;第二,过程平等。即在教育过程中个体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三,结果平等。即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平等。起点平等是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基础与前提,起点的不平等将导致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缺失。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起点平等问题。我国1997年签署并于2001年审议批准的联合国人权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三条规定:——(丙)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以一切适当方法,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特别要逐渐做到免费;《高等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这些为高等教育起点平等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及法律保障,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标准是成绩,考分面前人人平等,但这种平等在现实中并没有使公民获得平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反显露出了诸多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受教育权起点平等的现实分析

(一)对招生制度的现实分析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分别划线录取的办法。同样的考分,北京考生可能考上了北大,新疆考生可能进了重点院校;山东考生可能只能进专科,而湖北考生可能连专科也上不了,这明显暴露出了该制度的不合理性。2001年8月,三名山东青岛考生起诉教育部,请求最高人民法院确认教育部所作出的“关于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招生计划” 的行政行为违法,此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平等性问题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在不同地区设定不同的分数线?其根源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有各种解释,正面的说法认为:现行的招生指标分配方式是对历年生源质量、当地基础教育水平、招生对象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当地生源人数等综合考虑的结果。相对来说,按地区分配招生指标更能照顾到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考生,是较为公平的分配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反面推理的说法是:如果取消地域界限、取消地区名额差别,按照分数高低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或者高考试题由各高等院校自己出,但招考对象面向全国统一划线,按照分数高低严格录取。那么,对于那些边远落后的省份,学生因享有的教育资源先天不足将无法与其他地区的考生在同一起点上竞争,如果主张规则平等,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倾斜,就可能带来实质上的不平等。[3]这些说法都暴露了其中的根源,即教育资源不足及分配不均衡。因此,加强教育资源开发、调整资源分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

但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如何认识不同地区设定不同分数线制度的公平性呢?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在该制度中的体现呢?

首先,高等教育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但法律赋予的权利和真正享有的权利是有差别的。立法上的法定权利只是对自然人和公民应有权利的确认,法定权利要转化为实享权利,有赖于物质与精神资源的保障,有赖于行政执法和诉讼上的保障。受社会经济水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因此,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高等教育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平等包括实质上的平等,而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平等。广东人大代表徐源远在2006年的两会上提出建议: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所有省、市、自治区纳入统一统考范围,高等院校在录取时取消地域限制,按照考生分数高低统一录取。我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就目前的高等教育状况来讲,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型城市财政实力雄厚,在初等教育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由于财政资金紧张,所以在初等教育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小,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质量方面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只能导致更多的实质不平等:即基础教育发达地区必然高考升学率遥遥领先,不发达的地区必然是寥寥无几。

第三,平等权并不排除合理的差别,即可以有差别,但必须合理。罗尔斯在《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中经典性地阐明了平等观念:“——(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他们所从属的公职和职位应该在公平的机会平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第二,他们应该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 ( 差别原则 )。”[4]我国历年的招生政策都会向中西部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倾斜,根据差别原则,只要这种倾斜度是合理的,就是可行的,但这种倾斜在近几年却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由于高考分数线在各地的不一致,“高考移民”现象越演越烈,这对接受移民的移民地考生又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笔者认为,这种倾斜度已经超过了限度,如果不是分数差距过大,是不会有人愿意花如此多的金钱和精力来享受这种倾斜的。对于上海、北京地区考生的低分录取现象 ,有人认为这和目前高校体制有关系,当地政府机构与高校有联建协议,政府为高校建设提供了很多优越的资源,解决了很多高校发展中的困难,高校作为回报应该多招本地学生。我们认为,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为本地建设作贡献,而不应该在全国统一的高考中向本地学生倾斜,这种倾斜是不合理的。2012年7月15日,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个高考大省的8名律师,就联合致信教育部,反映在京部属高校在招生中存在严重地域歧视问题,建议教育部改革招生制度,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二)对特殊群体的现状分析

特殊群体是指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导致其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和阶层。目前在我国,教育特殊群体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从生理角度来看的重病或残疾学生,从性别角度来看的女学生,从民族角度来看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从家庭背景来看的低收入家庭。特殊群体和非特殊群体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阶层差异。

1.生理差异。近几年,身患疾病或残疾的考生被拒收的例子屡见不鲜。1995年高考录取工作中,河南考生杨红伟被所报考学校以“相貌丑陋”为由拒收,在引起了全国关注之后被兰州大学录取。浙江省龙泉市的一位身高只有1.28米的女学生翁有兰,在1999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11分的好成绩,却因个矮没有被录取,2000年,她取得了520分的好成绩,经过全国多家媒体报道,最后被安徽大学正式录取。2002年,考研成绩第一名的张方(化名),由于是乙肝病原携带者,被所报第一志愿的院校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拒绝录取。[5]2009年4月中旬,北大医学部高调公布的高招体检标准规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不予录取,身高男生低于1.60米、女生低于1.50米的限录或慎录,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限录或慎录。在一系列舆论质疑和法律界的维权行动影响下,北京大学医学部才修改了其2009年高招体检要求,删除了歧视性的内容。

2.性别差异。近年来,中国高校都开始普遍出现“阴盛阳衰”现象,从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比例从1995年的35.4%升至2004年的45.7%,2007年新入学的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达到52.9%,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6]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不存在女生入学率低的问题。女性作为特殊群体,在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起点平等中已经不需要特殊的保护,但是,在具体的高考招生过程中却出现了歧视女性的做法。例如:2012年7月8日,有广东媒体报道,招收国防生的高校及部队院校,男女生最高可相差40多分: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比男生投档线588分高出44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理科女生投档线620分,比男生投档线585分高出35分。 [7]

3.民族差异。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1980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印发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与其人口在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应大体相当。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全国高等教育学生总人数为34168470人,少数民族学生数为2114178,占6.19%,其中,全国普通本专科总人数为22317929,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为1508295,占6.76%,研究生、成人本专科、其他各类高等学历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98%,6.18%,4.00%。这几个比例均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8.49%,并存在一定的差距。[8]

4.阶层差异。不同阶层的子女在受高等教育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高阶层的家长往往会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使其子女处于优势地位,而一般劳动者的子女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北京某高校2003级不同家庭子女429名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进行的调研显示,平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下岗人员、个体经营者、工人、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平均最低的是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为571.3分,比农民阶层子女的平均分610.1低38.8分,比下岗失业人员阶层低35分,比工人阶层低26.2分。更有数据显示优势阶层的子女集中在优势高校的热门学科,而劣势阶层的子女则偏向劣势学校的冷门学科。[9]

形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高校招生制度的不合理等,当然还有一些人为的歧视。尽管平等并不意味着无差别,但这种差别必须有利于社会的最不利者,而在此处却没有体现对特殊群体的保护,反而人为地拉大了这种差异,使特殊群体处于更不利的情势,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对特殊群体的帮助体系,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四、促进高等教育受教育权起点平等的策略研究

教育部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26.5%要提高到36.0%,在校生从2922万人扩大到3080万人,其中本专科生从2768万人扩大到2910万人,[10]这意味着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身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同时也意味着政府、高校要研究相应的政策与策略,最大限度地去实现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现实平等性。

(一)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创造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教育平等权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建设、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创造更多教育资源是根本途径;其次,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变单一的办学体制为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吸纳民间资本的投入,增加办学投资渠道和办学主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此外,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局面,向处于特殊的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城市贫困群体倾斜,向落后地区的农民、城市贫困失业者、进城务工的子女倾斜。

(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高等教育平等权提供依据和保障

从实体法来看,一是应当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将高等教育平等权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二是应制定有关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规,保障教育投入的充足与良性运行,三是应完善有关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平等权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更全面的保护。从程序法来看,应制定相应的教育部门规章,给予公民在高等教育平等权程序方面的保护,如确保招生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能够履行公布程序,录取阶段能够履行提档程序、资格审查程序、录取通知书发放程序等,[11]并给予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上的保障。

(三)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寻求最佳的公平点

一是增加考试次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二是在知识水平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对其思想道德素养以及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把学生的实践报告、设计作品、课程论文等纳入考察;三是根据不同院校设置高校自主招生权的范围,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多元化考试制度,重点大学应当面向全国采取严格的统一考试,高职高专可以采取开放式的考试制度,实行“宽进严出”。2011年,江苏省首次在26所院校高职院校成功地推行了注册入学的招生政策;四是打破原有名额分配方案,重点大学不采用对所在地进行倾斜的名额分配方式,而采用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的方式,如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就率先按人口比例确定了招生名额,为不同地区的考生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

(四)建立健全对特殊群体的保障体系,体现合理的差别原则

首先,应加强对重病或残疾学生、女学生权利的保障,要平等地给予他们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赋予他们特殊的救济权利。其次,继续履行《高等教育法》赋予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的义务,制定相应政策,有效改变民族差异。第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一是加大贷款力度,健全贷款机制,增加贷款形式,确保贫困生能获得贷款的资助,适当延长还款年限;二是完善资助体系,形成多途径的资助,可以设立教育彩票,将所得收益用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及对贫困生的资助;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号召全社会都伸出援助之手,建立起以企业命名的班级、奖学金、助学金、救济金等;三是高校主动采取帮困扶贫措施,如减免学费、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四是采用弹性学制,使他们可以边学边工,或先工后学。

[参考文献]

[1][瑞典]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李丽.中国政法大学高招改革引发教育公平之争[EB/OL].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4/24/content_1367031.htm),

2006-04-24.

[3]徐友渔.新京报:尽快取消高招指标分配的地域歧视[EB/OL].新京报.http://news.sina.com.cn/c/2005-03-12/05206065366.shtml,2005-03-12.

[4][美] 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刘作翔.平等权问题种种[J]. 法学家茶座第10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6]陈竹.人大小语种专业分数线“男女有别”[N]. 中国青年报.2012-

07-14( 03版).

[7]欣金.高校录取分数女高男低 律师质疑涉嫌性别歧视[EB/OL]. 南方农村报.http://nf.nfdaily.cn/epaper/nfnc/content/20120712/Articel05008

FM.htm,2012-07-12.

[8]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EB/OL]. 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

201201/129611.html,2012-01-17.

[9]王康.高等教育权的平等问题[J].红旗文稿,2005年第9期.

[10]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207/

139702.html,2012-07-13.

[11]张瑞芳.高等教育领域中受教育权的程序保护[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3年00期.

平等受教育权 篇4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平等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为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数以万计的农民离开了农村, 涌入城市寻求他们的淘金梦。随着农民工流动结构家庭化的转变, 即由最初的“单身打工”发展为“举家迁徙”,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也来到了城市。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社会前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们却没有完全受到和城镇居民相等的对待, 其应有的权利无法获得尊重和保障, 凸显出来的问题之一是其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权的保障。据统计, 2007年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大约有1.5亿, 他们的子女大约有2800万, 其中有600万被带到了城市[1]。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都带着子女进入城市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则迫在眉睫。

然而迄今为止, 我国在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 还亟需改进。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 如《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作了规定, 但由于以上政策的空泛化, 导致各地方落实不力, 没有充分发挥政策应有的效用。笔者从平等受教育权的基本理念出发, 拟从宪法和行政法的角度寻求给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实际现状

笔者曾利用实习机会走访一些学校, 经过调查总结,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安全保障问题

这既有农民工子女自身的安全问题, 也有他们对他人、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一些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由于缺乏监护, 他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出现了一些车祸、溺水等意外伤害或意外死亡事故。同时他们当中有些人为了跟城市儿童攀比, 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 不仅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 有的还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治安环境, 影响较为恶劣。

(二) 心理问题

由于农民工子女初进城市, 对周围都很陌生, 有的学生逐渐变成自闭型儿童, 他们胆小怕事、焦虑忧郁、患得患失, 不喜欢集体活动, 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

(三) 学习行为问题

或许是因为诸多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没有目标, 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甚至有的学生完全厌学, 整天在学校无所事事。

(四) 性格问题

由于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不是很高, 在教育孩子时缺乏科学方法, 主要采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 这导致孩子的性格也比较暴躁, 易与别人发生冲突, 而且拒绝接受别人的意见及建议, 自控力差。据调查, “73.6%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更难调教”, “74.8%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 孩子的品德差了”, “68.7%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违反校纪的更多”[2]。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 导致老师们在对待农民工子女时会缺乏一定的耐心, 不完全对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一视同仁。而且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习惯上和城市儿童有一定的差异, 一些城市儿童不愿意跟农民工子女交往, 存在一些隔阂, 甚至带有明显的歧视倾向, 这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里凸显孤单。同时由于物质条件的匮乏, 农民工子女不能像城市学生一样参与各种补习班, 进行其他一些文娱活动, 政府在也未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虽然一些社区建立了专门的公办学校, 但很显然这些学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软件设施以及受关注程度等方面都不能跟公立学校比, 甚至还不如一些民办学校。因此, 从以上情形可以看出, 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还是存在一些区别对待的现象。

二、理论基础

受教育权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公民选择教育机构的自由和平等享有教育机会和待遇的权利, 即每个公民从国家那里应当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受教育权的核心内容是受教育权平等, 即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内容平等、待遇平等、形式平等以及获得平等的提高能力和提升素质的机会[3]。

在现代国际社会, 受教育权普遍地被确认为人类共同的最基本人权之一, 被许多国际条约规定为所有民族和国家之间建立国际合作与团结的政治责任, 成为各国际法及条约承认的不容剥夺的基本人权之一[4]。《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出生后具有姓名权、国籍权、生存权、受教育权、不受剥削和虐待等权利,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凡未经现行立法或其他措施予以规定者, 本公约每缔约国承担按照其宪法程序和本公约的规定采取必要步骤, 以采纳为本公约所承认的权利所需的立法或其他措施”, 第13条明确规定, 受教育权对于所有公民来说应当是平等的, 不得对任何公民实行歧视[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36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因而平等受教育权作为实现基本人权的主要政治权利, 不再是个人的事情, 而应是要求国家做一定行为以保障他们权利能够顺利实现的权利, 成为国家有义务提供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法律保障

国家和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实现平等受教育权创造便利条件, 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是保护农民工子女基本人权的必然要求, 也是国家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本文中, 笔者则主要从宪法和行政法领域的角度来探求对策, 以增强对策的创新性及可实施性。

(一) 完善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使农民工子女就学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依据

比如修改现行义务教育法, 改革现行义务教育体制, 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内容。《义务教育法》第12条第1款、第2款就为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然而中央政府将权力下放到地方各级政府, 由于没有明确的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专门负责, 而规定城市儿童义务教育费用由各级政府负责。当农民离开农村以后, 既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 也没有资格获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 这使农民工子女在教育经费的筹集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难。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必然逃避责任, 减少义务的履行, 最终使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必须加快修改义务教育法, 增加有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规定, 使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有法可依。

此外国家可制定《反教育歧视法》, 畅通农村通向城市的道路, 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益[6], 让农民工便于寻求法律给予保障其权利的实施, 对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利给予全面、具体、详细的规定。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有关类似的法律, 如瑞典, 日本、美国、韩国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施了教育机会平等法, 禁止受教育者在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等方面的歧视, 并将教育平等权贯穿于就学、升学、教育机会、教育效果等多方面, 对促进本国公民平等受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全有必要借鉴其立法经验, 加快制定促进平等受教育法律的进程, 这是促进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教育的基本法律保障。

(二) 必须确保受教育权的救济

“无救济则无权利”。首先, 国家应保证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 目前受教育权的司法保障在我国的司法实务中还很少见。因此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应当增加受教育平等权的可诉性。一个国家所有公民, 在受教育权的享有和行使方面应被保证形式的平等。这是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原则的对受教育权的必然要求。这种受教育平等权应与受教育自由权一样具有可诉性, 可以参考国外一些立法以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例如, 美国法院就经常利用其《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 审判种族歧视等各种侵犯受教育平等权的教育纠纷案件;学生可以对侵犯受教育平等权的行为寻求司法救济, 直至上诉到最高法院[7]。其次, 笔者认为在保障救济增加可诉性的同时, 还应当扩大公民私人的救济途径, 尽快完善教育申诉制度。比如制定《学生申诉条例》, 进一步明确学生申诉的申诉内容、申诉管辖权及申诉程序等, 各地也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申诉办法, 健全学生申诉制度。

(三) 依照法律法规授权产生一些教育公益组织, 让其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其特定的职能

国家应尽可能将这一部分可能社会化的行政职能社会化, 这不但可防止官僚主义、腐败和权力的滥用[8], 还有助于社会进程的前进。这些公益组织同时还可以监督学校是否违反宪法及法律对平等受教育权的规定, 是否歧视农民工子女, 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儿童受教育的状况, 并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拟保障社会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

(四) 建议完善教育行政诉讼制度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救济对象主要是人身权和财产权, 其他权利是否能得到救济, 大多取决于单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没有单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很多情况下就难以纳入受案范围, 难以得到《行政诉讼法》上的救济。因此我国的行政诉讼不包括公益诉讼[9], 即使存在专门的公益性组织, 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这些公益组织便不能行使他们应有的职能。随着社会历程的发展, 行政诉讼制度不仅是保障行政行为的直接相对人权利的救济手段, 还承担着维护公法秩序的重要功能。这就有必要将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从保障个别公民权利的单一性, 扩充至不仅对具体相对人权利提供救济, 也维护公共利益。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对行政诉讼法适当地作一些修改, 增设教育公益行政诉讼, 以保障社会公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五) 在完善教育行政诉讼的同时, 笔者建议还应完善教育行政赔偿制度

按照《国家赔偿法》第2条和第3条的规定, 作为赔偿主体的国家机关限定为行使行政职能以及司法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 而且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10], 然而应当如何来认定国家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违法, 若教育机构是消极的不作为呢因此笔者建议适当扩大行政赔偿的主体资格, 将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纳入进来。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还任重道远。但作为一名专业的法律人士, 有义务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献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这不仅仅是法律人士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也是一名中国人应有的政治素质。目前国家正大力提倡科教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儿童受教育问题, 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 让他们“同在蓝天下, 共同进步成长”[11]。

参考文献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N].中国社会报, 2007-07-05:第1版.

[2]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3]周永坤.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2) .

[4]陈杨.论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5, 17 (3) .

[5]张千帆.宪法学[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9.

[6]龚向和, 刘耀辉.论“流动花朵”受教育平等权之保障[A].吴家清.宪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第一篇, 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9:1.

[7][美]杰罗姆·巴伦, 托马斯·潘恩.美国宪法概述[M].刘瑞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4-35.

[8]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党政机关什么都管, 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A].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28.

[9]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3版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05-407.

[10]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3版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661.

平等受教育权 篇5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籍贯、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因此,应该在教师队伍中加强对基本人权方面的有关知识的学习,让教师知道应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平等对待,不能因为自己是教师就觉得自己好像比学生高人一等,而不顾学生的感受,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不管学生是否愿意。那种看不起或歧视班上某一部分学生的行为更属不妥,一定要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普通义务教育阶段仍存在一些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如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教师与学生无法建立起真正平等民主与合作关系。各种师生对立事件的报道时有可闻。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也提出各种看法和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基础教育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肩负着国家教育的重大使命,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现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2. 改变传统观念,从人格上尊重学生来实现平等

平等师生关系的理念使教师的行为受到越来越清晰的引导及制约,包括法律、道德及个人信念等,教师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学生的各种压力。适龄儿童、少年及青年对教育具有选择权,他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行使这一权利,在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育将被赋予全新的理念,学校的服务职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将实现由不平等或者不够平等向比较平等或者平等转化。平等的师生关系符合人性,是教育的本质要求。21世纪是人类继续发展、人性复归的世纪,平等也应是21世纪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与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不存在卑尊关系,人格各自独立。学生一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及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必须理解、尊重学生。

3.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来实现平等

素质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最强有力的砝码,它将全面解决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体制科学化、办学机制系统化、基础教育素质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趋势都使得教育与世界,教育与社会、与市场、与家庭、与人本身越来越接近了。教育出现了可选择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支持及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教师的职业越来越受到尊重,层次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在有效制约下越来越规范。学生明确了自身的权利,开始尝试着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 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生活中全面平等对待学生

在学校质量指标中,教师素质无论对何种社会出身的儿童的学业成绩都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存在于学校内部。因此,减少或淡化差异的主要任务存在于学校内部。另一方面,学生的主要差异源于学生的智能、家庭背景和教师素质,而非教育中学生的成绩差异。因为有着一定的同质性的学生集中于同一学校,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共性进行教学和管理。教育应该对不利境地的学生和他们接受教育的学校实行优惠倾斜,例如,给予更多的资源和配备更好的教师,那么,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不平等现象将大大减少。

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转变传统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不是把不同学生变成同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知识的数量也很庞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原则外,还要懂得怎样学习,怎样应用知识,怎样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怎样创造新的知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传统的教育过分倚重“学会认知”,所以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在生活中全面平等地对待学生。

总之,贯彻落实学生的义务教育中的平等权利,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是我国的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是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保护学生的义务教育中的平等权利, 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星斗.实施教育优先战略, 开创平等权利时代.网址http//www.huxingduo.com.cn.

[2]周永坤.教育平等权研究.发表于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2) .

平等受教育权 篇6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 (Thodore W.Schults) 认为, 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培育高素质、高水平、高熟练度的新型农民。因此, 可以断言,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对改善民生、促进分配公平、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等方面, 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一、改善民生: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功能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之一就是改善民生, 而且, 这一功能是基于宪政的终极功能。具体地说, 是改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6.7亿人民群众收入, 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而且也是宪法问题、权利问题、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强调要把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体现了执政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和决策。 (3) 然而, 一直以来, 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自然条件差, 生态环境恶化,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 科技落后, 经济不发达, 农民生活艰苦。虽然近些年在党的富国强民政策下农村状况大有改观, 但与城市相比仍有极大差距。因此, 改善民生的关键是搞活农村经济, 而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加强内生变量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才能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即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增强农民的能力和素质, 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 让农民自身具备致富的本领, 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的影响因素, 这样, 才能达到农民长效增收的目的。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责任制, 改进劳动组织, 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发展社会生产力。

劳动力知识结构、水平, 劳动技能的整体提升, 对现代农业而言意义深远, 农业作为一个产业, 其发展越来越受制于人力资本的存量积累的影响。

一直以来,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致使农业科技运用和推广受到制约, 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影响了农业生产率, 进而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比较容易学习掌握农业科技知识,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运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高农业产量, 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素质的提高, 思想的解放, 择业门路更加宽广, 使来自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越多, 从而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使得农民的非农收入增加。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 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包括农民的自身素质、农产品质量、自然资源、市场环境、流通渠道和体制与制度等因素, 但主要是农民自身的因素。

多年来, 农村经济发展一直缓慢, 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加大, 农民致富的欲望虽很强烈, 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效益, 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而偏重于体力劳动。在农村中辍学率始终居高不下, 大部分农民认为上学就是浪费时间, 完全不懂得教育也是一种投资, 是会带来长远效益的。加之, 政府对农业科技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不足, 只能依靠传统农业生产要素和勤劳、节俭带来的经济增长, 致使农民收入徘徊不前。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农业技术创新。

2012年中央1号文件 (4) 指出,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可见, 农业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作为一项准公共物品, 毫无疑问具有正的外部性。它使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的整体知识层次和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这必然伴随着技术革新, 甚至影响到产业调整, 促进生产力发展,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4.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促使中国农村现有的乡土模式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吸引一批高素质的有志青年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 从而改变中国农村现有的乡土模式, 进而向现代农业转变, 是农业不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 扩大到整个国家的产业链条, 成为整个国家民族产业的组成部分。

二、促进分配公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治功能

“公平”一词涵义丰富, 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作为政府对公共资源进行分配的价值前提, 可以将其理解为政府对公共资源进行合理性的分配。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从深层次上讲实际上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 以对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有效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促进和谐利益格局的形成, 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指向。

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来讲, 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人力资源开发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和资源分配, 直接涉及公共政策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价值与资源的分配性涵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财物的分配;二是人力资源本身的配置与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的公共政策属性规定了政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主体应承担的职责, 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政府分配公共资源应坚持公平为先, 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我国当前分配制度现状:

由政策歧视引起的竞争起点不平等造成的分配不公。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工农产品“剪刀差”过大, 城乡的不平衡发展, 使我国农业落后, 农民不富裕。可以说, 改革开放以前长期重工抑农发展战略及城乡分割政策使广大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禀赋方面显著不如城市,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先天不足的不利地位。反映在收入分配上就是城乡差距的持续居高不下, 大大超出了工业化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差距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实行的地区倾斜发展政策, 使东部地区不仅获得国家的大量基建投入, 更拥有了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的各种宽松优惠政策, 从而迅速确立了其巨大的先发优势。这种先发优势表现在收入分配上就是使东、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5)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分配的平衡过程。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属性,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思想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公共政策涵义。当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为政府时, 人力资源开发便具有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 因为政府投入的是纳税人的钱, 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是其根本目的。

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固然是城乡长期分割所带来的恶果, 但是它一旦形成, 就很难仅仅依靠打破城乡壁垒来消除。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城乡交流日益频繁, 城乡壁垒在逐渐打破, 但是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却一直未能减少, 其根源就在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并没有相应改变。广大农民的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因此, 即使农民可以完全自由进城打工, 其在就业竞争中也必然处于劣势, 仍然无法改善其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相对地位。所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积累将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

三、教育公平与教育权能的实现: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人权功能

我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 扫除文盲, 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 鼓励自学成才。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同时, 我国宪法第46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就人力资源开发来讲, 教育投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主要形式。教育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 马克思曾经说过:“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 使他获得劳动部门的基能和技巧, 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 (6)

四、简短的结论

有关中国现实的命题一直以来难度极大, 涉及的领域极多, 不宜轻言结论。然而, 中国的国情就摆在那里, “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国家的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 数十年来皆赖于此, 令执政者如鲠在喉。因此才形成了“中央1号文件”的惯例。中国的全面腾飞势必仰仗农村的整体发展。而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因素, 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知识水平、生产技能意义极大。作为一个内生变量, 农业人力资源的多寡和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其对改善民生、促进分配公平、促进受教育权公平均有根本性的价值。从以上几个角度研究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仅是一个尝试, 其价值几何无关紧要, 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足矣。

注释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见新华网, 2013-4-10访问, 网址如下: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19/content_10218932_1.htm

2 路常青.对民生问题的宪法拷问---以宪政为视角.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 (1)

3 才让塔.宪政语境下民生与公民社会保障权.人权, 2010 (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全文见http://www.gov.cn/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2013-5-15登陆

5 聂国卿, 陆远如.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求索, 2004 (12)

上一篇:实践与探索党员管理下一篇: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