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2024-05-13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丹东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认真贯彻省文件精神并出台了《丹东市关于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扶助专项工作方案》、《丹东市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始终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丹东地区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693人就读,完全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为丹东市的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我市已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问题纳入了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按照相对就近、免费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小学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社区张贴招生通知,各校组织学生报名入学;小学升入初中就读,由教育局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住地址,相对就近分配到初中就读。

二、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

丹东市教育局下发了《丹东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分班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阳关分班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坚持按学区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混合编班,在教育收费方面,免学费免书费,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指定学校参加中考,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确保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和城市学生同等权利。

三、简化入学程序

为了方便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办理转入学手续,只需提供户口、居住证、务工证明,教育局根据其居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就读学校,学校无条件予以接收。

四、加强学籍管理

建立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为加强对流动儿童就学情况监管,各校还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备案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信息及就学、转学、辍学等情况。

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也是义务教育公平的体现,丹东市教育局将一如既往积极主动承担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确保他们有学上,上的好。

篇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或外出务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进城务工子女、农村流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增加。我校为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正常入学,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其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学习成长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共享快乐蓝天。

一、建立学生档案,实行教育帮扶责任制

开学初,各班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信息,建立档案,制定措施。在学生信息栏中备注监护人、代理妈妈,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对各类信息进行登记造册。由班主任牵头,会同任课教师,在具体分析其落后的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帮扶计划,并且以班级为单位,对有特殊困难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指定帮扶联系责任人,将责任分解到每位教师,担任“爱心妈妈”。从学习到生活实行全程教育、关心,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在校内外的思想动态,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

二、探索总结,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解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1.营造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切实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成长,深入实施以“关爱生命,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走进学生心灵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走进农民工”等活动载体,让广大师生都参与进来,在全教育系统营造良好氛围,优化教育环境,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少年儿童一起沐浴着教育的阳光茁壮成长。

2.构建联系绿色通道。通过设置亲情电话、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谈心室,建立学习反馈制度、谈心制度等方式,加强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及时相互交流。让家长务工放心、学生学习安心。通过沟通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关爱方案,消除他们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排解心理压力,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队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户外游览等各种活动,让学生生活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的环境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信心,让他们切实体会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成功与愉悦。

三、完善保障机制,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建立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及教育对策的调研机制,对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等进行调研,尤其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这支主线,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开展课题研究,用调研的成果,指导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领导,持之以恒地抓好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

从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硬件投入等方面加大对学校的建设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

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努力开创我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五、解决人数

篇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受教育的环境经常变化, 使得进

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系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进城务工人员经常变换打工地点, 他们的孩子跟随父母到处“迁徙”, 流动性大, 孩子的教育就会受到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果流动性太大, 孩子刚适应一个环境, 初步养成一定习惯, 换一个环境, 孩子还得逐渐适应另一个环境。

2.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较忙, 无暇顾及子女的养成教育, 孩子到城市了, 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学校。特别是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为生活奔波, 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学习。还有部分家长自己没有受到多少教育, 无法进行家庭教育, 再加上子女没有好的学习环境, 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部分学生卫生习惯较差。

由于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环境简陋, 孩子学习生活都在一间房里, 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家里没有时间吃早点, 家长就让孩子在马路边上的早点摊上随便买些早点吃, 这样的早点既不卫生也没营养。有部分学生不能每周洗一次澡, 换一次衣服。

4. 学习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 认为读不读书都没有关系。

部分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缺少家长的教育和引导, 学习的目的不明确, 缺少学习动力, 学习态度不端正, 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低, 甚至认为读书无用。

二、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的对策

1. 重视社区教育。

重视社区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积极联系社区, 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2. 开办家长学校,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家长进行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的培训, 让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

3. 利用多种形式, 如家长会、家访、电

话联系等形式互相沟通,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家长、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才能提高学生养成教育的效率。

4. 依托教育主阵地, 开展好学校养成教育活动。

一是学校利用各科教学, 结合教材和学科特色渗透养成教育规范和要求。还可以利用大队会、主题班队会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每周学校在升降旗仪式上进行点评, 评价学生一周来的优点和不足, 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怎么做。二是利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方法和习惯, 把养成教育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三是教师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是学生最尊敬、最信任的人, 教师做好示范,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去模仿, 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四是对学生多赞赏、多鼓励。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把良好的行为习惯体现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5.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养成教育。

篇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随迁子女;受教育;平等权;法治思维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法规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其中“两为主”政策是目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城市义务教育的主要政策和法律依据。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两为主”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中提出: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以流入地管理为主,通过安排在公办中小学借读,利用富余校舍及师资条件开办专门学校等多种方式,保证在京合法居住的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此后,国务院、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不仅在多个文件中提到“两为主”政策,而且对“两为主”政策一再细化,在此过程中一再强调政府的责任,以求政策效果的实现,“两为主”政策明确指出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为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凸显了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保障的现实困境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机会平等权保障缺失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门槛较高。《纲要》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全面取消借读费,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现象。《纲要》发布以后,各地的一些公办学校彻底取消了借读费、赞助费。但是多地却制定了严格的借读条件,借读费、赞助费的取消降低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经济成本,却未能有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机会平等权——多地实际上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非经济门槛。

(2)民营民工子弟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为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机会平等权,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率不断上升。但是,当前日益增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与流入地公办学校的有限容纳量之间的矛盾在很多地方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投入教育资源以构建与当地城市农民工需求量相适应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保障体系,一些公办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教育水平总体偏低的民营民工子弟学校在很多地方仍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重要方式。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条件平等权保障缺失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作为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重要平台的民营民工子弟学校,由于缺少当地政府的相关扶持,与城市一般公办学校相较而言,其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即使是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一般也不是拥有较好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大多是接近农民工居住地的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或乡镇薄弱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大多比较落后。这些学校一般面积比较小,教室比较少,操场和活动中心很小甚至没有,体育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设施设备等也很缺乏。

三、构建完善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保障机制

1.立法保障是前提

教育法律是配置教育资源的直接依据,教育立法的目的就是将应然性的公民各项教育权利和义务,以实然性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法的实现和运行过程中转变为人们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权利和义务,我国现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保障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教育立法缺乏可操作性、教育主体法律责任不明、缺乏专门性教育立法等有重大关联。应当制定实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法》,对其教育权利进行特殊保护,以实现其教育平等权方面的实质正义。

2.行政保障是关键

政府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的基本责任主体,行政手段在实施积极的教育财政政策、建立健全教育体制、为受教育者建设适当的教育场所、提供教育必备设施设备和教师资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效性。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及其将适龄儿童入学制度与户籍制度挂钩,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推进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教育供给制度的改革,有助于流入地政府更有积极性和经费能力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平等权。

3.司法保障是保证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法律救济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保证。受教育权的救济是指当受教育权利受到学校、社会或他人不法侵犯时,受教育者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并有获得补偿与救济的权利。公民教育平等权本质上是社会权,通过司法保障解决公民教育平等权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是实现作为积极受益权的公民教育平等权的最有效方式。当前,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的侵权主体之不同,其司法救济途径主要包括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

四、结语

当下,简易民办学校及其中的随迁子女实际上处在正规城市教育结构之外,并没有真正参与作为国家公共福利供给的义务教育机会的分配,而人读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也没有获得真正的成员资格,城市教育机会并没有真正平等地向这一人群开放,作为不利人群的利益亦没有得到真实的回应。“社会公平、正义应该真正落实到关心每个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被我们以认为是好的方式来对待。”也正因此,即使有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进人了公办学校,迈向随迁子女真正的教育公平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方益权、沙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研究[N].浙江社会科学,2015-5.

[2]周永坤.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华东政法大学学报[N],2006-2.

篇5: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务工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我校在本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二、我校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教师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每班推荐几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1—2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谈心,随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生活、指导他们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和联系卡。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四的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扎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篇6: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随迁就读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常住户口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根据《义务教育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岑巩县第一小学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拟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协调配合:

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学校加强对依法保障进城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构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组长:(副)组长: 成 员: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的人口素质,也关系到当前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校“新两基”成果、提高

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强化措施,切实加大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随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校入学,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能满足我校划定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入学,严格执行本县学籍管理规定。

四、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县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网络。

五、保障措施

1、建立入学通知制度,为方便进城务工子女入学,每学期开学前半个月,在我校校门和学区范围内张贴《入学通知书》。

2、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管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管理办法,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文化、学习、评优、奖励、课外活动等方面平等对待。建立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家庭联系制度,对每一个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建立常态化家访制度,使学校、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增强双方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注意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全体师生尊重、关爱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愿意、乐意学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3、借助社会的力量建立困难学生助学制度,组织和开展“大手拉小手心连心”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爱心活动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

篇7: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说明报告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为此,我校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工作方案,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学生及进程务工人员子女的情况,建立了每个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档案,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形成关爱合力。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与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远在外地的家长定期电话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4、给父母的一封信。各班级还安排所有的留守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等向父母进行汇报。

篇8: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对策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走近一个农民工, 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 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 其子女也进入城镇就读, 这些孩子身上呈现出一些影响健康成长的状况。我们通过对全校398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问卷调查, 对规则意识弱、行为习惯差、自卑粗暴学生进行家访, 发现影响其品德现状的原因有:

1.生活环境因素。这些务工人员自幼生存环境偏僻, 50%没上过学, 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不到15%。这些家庭的租住房室内、周边环境较差, 住所不固定, 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也相对差, 课外读物几乎没有。

2.家庭文化因素。由于文化水平的制约, 这些人员多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 他们在时间、精力、教育等方面力不从心。其收入低、言行粗暴、业余时间喝酒和赌博等行为都在侵蚀着未成年子女。

3.成长教育因素。大批的务工子女幼期的被留守, 使得他们的亲情教养和家庭教育存在缺憾, 加之农村学校教育的薄弱, 孩子缺乏有益身心成长的兴趣和爱好, 心灵得不到滋养。

二、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进城务工子女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建设者之一, 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 品德行为正在养成, 错位的价值观易混淆孩子的是非标准, 荒芜的精神文化更易玷污孩子的心灵。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 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在不断探索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农民工子弟小学,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三、进城务工子女品德教育的策略

马克思说:“教育之为教育, 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育人先育心。”可见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 首先要落在心育上。

(一) 营造绿色环境, 润德无痕无声

1.创建参与互动的校园文化, 育人从感觉开始

马克思的“环境育人”观, 苏霍姆林斯基的“物化”教育, 巴甫雷什中学的“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的理念, 都重在创设一种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环境。我们也意识到环境文化应坚持以学生的心灵成长为本, 唯有创设出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参与互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能化育儿童。我们通过以下六个文化版块, 将学生心灵的悸动、生命的律动、成长的旋律, 深深地雕刻在学校的各个角落。

(1) 生命之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 我们血脉中流淌的是几千年积淀的华夏文明, 我们成长的根基就是传统文化, 一旦脱离, 便成了无本之木。我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墙”把《弟子规》全文配上漫画, 图文并茂地呈现;结合德育工作, 开展“孝老爱亲星、团结友爱星、热爱劳动星、勤俭节约星”等认星争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在参与中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

(2) 生命之林——师生成长。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制作了一片与众不同的“成长林”, 每一位教师都是林中一棵正在成长的树, 树上悬挂的“果实”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 (获奖成果) 。紧邻“成长林”的是各班的“生命树”, 孩子们把集体取得的荣誉展示在上面。师生每天经过, 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果实, 激励教师成长, 带动学生成长, 以绿色心灵培植心灵的绿色。

(3) 生命之灵——莲心沙池。我们在校园两棵茂密的女贞树下, 修建了两个干湿分离的莲心沙池。依托沙盘游戏, 为孩子营造一个“绿色—自由—安全”的沙世界。孩子们的委屈、苦闷、孤独会在愉快的沙池游戏中消散, 或轻轻地抚摸沙子, 或用力地堆起沙山, 或别出心裁地修建城堡……在触摸沙子时, 不仅仅是身心的感受, 更是生命能量的提炼与释放。

(4) 生命之雅——厕所文化。洗手间是最能体现个人素质的场所。我们挂在厕所外墙的《公民环保行为规范50条》, 以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 指导师生践行环保理念、加强规则意识、提高自身修养。洗手间往往被认为是污秽之所, 我们却在里面悬挂了优美怡人的风景画, 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素质。标语无声, 图画无言, 帮助孩子们将规则内化为自我约束的力量。

(5) 生命之源——阅读长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为生命注入清泉, 如何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意识, 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我们教学楼一层的阅读长廊, 一侧是各种类型的绘本推荐, 有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另一侧是周明星、月明星、校级读书明星, 是大家的学习榜样。教学楼一层至二层的楼梯和廊柱上, 是孩子们的童话世界, 这些唯美、梦幻的图画文字, 激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教学楼二层至三层是“科技与未来”板块, 在科技进步的引领下, 在星球照片的吸引下, 在航天英雄的感召下, 激起孩子对航空航天、宇宙奥秘的兴趣。一层一个主题的阅读引领, 把追求“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灵, 为他们将来能够自主选择正确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生命之绿——生态基地。我们把教学楼后一块一亩多的荒地开辟为综合课程实践基地, 为它起名“绿园”。在绿园里, 我们开辟有藤本植物区、盆景观赏区、花卉区、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药用植物区、绿园文化展示区, 还有学生劳作体验的蔬菜种植区、树木园区、动物养殖区。我们对它的定位是科学认知、普及、体验和感受, 希望花草树木以自然之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2.打造生态灵动的绿色班级, 实践明理树德

陶行知说:“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我们着力打造生态化的班级文化, 根据学生状况, 确立文化主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从生态教室、小组文化、书香画廊等方面着眼, 以周队会、月主题开展德育活动, 用班级文化册、学生成长档案等作为德育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教室, 滋养责任心。在班级里, 每个学生种植一盆植物, 或是养殖小动物, 他们每天浇水、施肥、喂养、观察、记录……关注植物的成长、动物的习性。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 修炼他们的责任心。

(2) 自主空间, 培养自信心。教室的主人是学生, 文化应该由学生创造。学生自己创编班名、班规, 自己确立主题, 如我校的“梅雨花香”班, 围绕“书香”做文化, 开设了“有条不紊”规则提醒区、“花开朵朵”小组竞赛区、“诗香语韵”经典诵读区、“书香致远”读书明星区。其他如“海豚书斋”展示学生的阅读作品;“葵花籽栏”展示学生的名言警句;“放飞理想”展示学生的人生理想;“爬爬榜”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青青草原”营造出让学生身心放松的阅览处。教室内外各有一块展示板, 供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作品……灵动、生态的班级文化会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 富有个性的小组文化建设会用文化凝心聚力。一本本学生亲自制作、图片精美的学生成长册、班级成长册, 会给师生多一份温馨、多一份回忆, 成为一股滋润师生心灵的文化清泉。

(二) 开展绿色阅读, 丰富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 那就是学校”。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 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 都需要孩子慢慢地通过阅读去感知。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形成格调高雅、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是非功利性绿色阅读的目的。

我们学校为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1.根据班级、师生制定分级读书计划, 开展大阅读活动。除了广泛的绘本、童话、文学、科普等阅读, 还引导学生积累古诗、《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坚持每天中午的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在各班教室、走廊配图书, 长期为学生开放。每天中午校图书室分年级按时间开放阅览图书, 也可以利用电脑室观看电子图书。

3.学校每期的读书会有展示交流、读写结合、评星等活动, 校园走廊、教室布置的好书推荐、牡丹诗画、阅读小报等文化园地, 培养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们相信, 有了精神的阳光, 树会常青, 天会更蓝, 地会更绿, 水会更清。

(三) 开辟绿色课程, 创新特色人生

玛丽娅·蒙台梭利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幸福快乐, 就应当为孩子建立一个不再压制他们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要以人的充分自由发展为最高目标, 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根据学生状况及成长的需要, 开发了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1.开发活动课程, 培养广泛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我们认为校本活动课程是实行自我教育的理想媒介, 它的理念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原则是放手、信任、辅助、提升。在社团活动中, 辅导教师只起引导、辅助的作用, 学生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空间。如学生自选团长, 给社团起名、设计徽章、制定规则等, 他们的团队意识、自主精神、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既强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

2.创设实践课程, 滋润心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而开设生活化的实践课程, 唤醒孩子的内心是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 我们毅然放弃区里为我校修建操场的大好机会, 选择开辟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绿园。我们对绿园实践课程确立了四个生命教育目标:

(1) 感悟生命, 学会关怀。在翻地、播种、浇水、施肥中, 体会劳作的艰辛, 认识成长的坎坷, 感悟当下的重要。在看到幼苗遭遇虫害、病变, 无力挽救时, 在埋葬小兔子时, 体会生命的无常。

(2) 阐扬生命, 乐于奉献。在运土搬砖垒花池、兔圈中, 学会了解决困难的团结精神;在观察绿叶花果的状态中, 懂得了“物尽其用”和“各司其职”;在“绿园摄影大赛”中, 捕捉生命的悸动, 阐扬生命的光辉。

(3) 了解生命, 感恩自然。在收获大蒜、向日葵、玉米、红薯、白菜中, 体验到了付出就有收获的快乐;在与同学、家人、社区和福利院老人的分享中, 体会到让他人快乐就是幸福。

(4) 珍惜生命, 乐观进取。全体师生在建设、管理绿园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漫长”, 体验责任的分担, 感受生命的顽强, 明了人生的价值。

(四) 开设家本课程, 家校齐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性格特质、兴趣指向、意志特征等直接投射了家长的状貌, 所以才有“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长”的说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 也印证了这一理论。

我们认为在对进城务工子女育德的同时, 向其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很有必要。学校定期举办讲座, 邀请专家授课, 引导家长明白孩子的不良根源在家长, 改变自己不读书、语言粗鲁、赌博等不良习惯后, 管理孩子才会有效。教师利用校讯通结合孩子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沟通, 还针对性地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 让“好家长”介绍自己的教育经验。开展亲子文娱、读书活动, 形成亲子共同话语体系。

另外, 家长丰富的人生阅历, 也是很好的资源。我们开办“家长大讲堂”, 邀请家长进课堂, 进行各种才艺、技能、社会经历等交流, 给学生以教育的新鲜感和亲切感。如:三年级学生吕绍玉说:“同学们都说听我妈妈讲课很受益, 我很自豪!”五年级张云腾家长讲的废品回收知识, 极好地指导了学生的环保行动……家长自信了, 孩子自豪了, 对家庭教育大有裨益。

总之, 我们认为对进城务工子女品德的教育, 应该在绿色环境的熏陶、绿色阅读的启迪、绿色课程的引领、家校协同的努力中, 让孩子们用心编织出一张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合作、谦虚、诚实、自由、专注、敬畏、感恩、纪律、反思的美丽的网……

学校为孩子创设互动的文化环境, 孩子必会在互动中让文化在内心生根;学校为孩子提供阅读的精神食粮, 孩子必会在博览中得到精神的充实与滋养;学校为孩子开辟特色的个性课程, 孩子必会在课程体验中形成良好行为素养;学校为孩子开设家本课程, 孩子必会在家长学校的呵护下完整地成长。

篇9:班主任如何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一、加强情感交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到新的环境,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这个时候的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这个时候建立起一个我和他们之间的互相信任的关系对教学工作的帮助,意义是巨大的。相信了我,也就相信了我的课堂。对课堂上的教学案例和一些理论概念,我就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特殊的生活背景进行剖析和分解,然后和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然而他们既能接受我所要输导的文化知识,又能让他们感觉到原来这个老师这么了解我的生活,原来这个城市里的老师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流浪”。和学生的共同认知感就建立起来了。孩子们相信了我,也相信了我的课堂。“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加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天生其人必有才,生其才必有用。这些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习不好,但是他们勤劳、朴实、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鼓励农民工子女,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使他们在某些方面成为城里孩子的榜样。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数自主、生活能力强,往往自己上、放学,不让父母接送,甚至有些孩子在放学之后,还要帮父母看摊、做饭、照顾弟妹。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利用班会交流,定期推选“谁是父母好帮手”,再评出后对孩子进行奖励,并鼓励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

三、营造“亲情氛围”

现代教育呼唤“人性教育和人性化管理”。我要经常俯身和学生对话,将真心的微笑奉献出来,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觉你就是他最值的信赖的长辈,是他最好的朋友。这点如果做到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在生活中,我还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话家常,了解他们的心理、顾虑、爱好,然后盖章开导、鼓励。有时和他们玩游戏、说笑话,师生之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过电话或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跟家长拉拉家常,做做工作,传达当代为人父母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这些努力,不仅能改变这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就学生的性格特点、培养方式、教育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为学生发展铺平道路,共同完成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培养。

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做出评价

篇1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振兴中路东二巷231号142县道附近,是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新建学校。现开设32个教学班,有中小学生1600多人。近年来,随着米东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我校普及范围内,聚集了大量进城的务工人员,他们为我区城市繁华和现代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是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严格执行《米东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就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作为流入地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真正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统一思想,全体动员,努力营造关心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良好氛围。

依法保障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体现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严格管理,关心爱护,让务工人员子女融入114中学快乐大家庭。

1、免收其借读费,使其与本地的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

2、分班时一视同仁,平行分到各个班里。并配备优秀的教师任教,保证教学质量。

3、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未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每位老师都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不歧视、不排挤,积极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和自信的精神风貌,为学生的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基础比较差。学校根据这一情况,专门安排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子,教师也利用课余时间为这些学生做免费辅导功课,使他们尽快跟上学习。

4、外来务工子女,容易产生“矮人一头”的自卑心理和敌视攻击他人的行为,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从思想深处积极引导,从生活上主动关心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师生的关爱和学校的温暖。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全天候开放,对于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5、学校在各项管理上注重关心务工人员子女,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生活细节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生活习惯。每周检查指甲头发等个人卫生。并通过团委和德育处组织各种活动,每周召开主题班会并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强意识,从而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之尽快与城区学生融合,提高学习生活质量。

6、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发现部分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能力比较差,根据这一情况,学校多次召开家长会、聘请专家到家长学校中举办家教管理讲座,以提高务工人员家庭的教育水平。此举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我校上下一心的努力,社区务工人员子女在我校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养成了比较好学习和行为习惯,他们的家长也能够放下后顾之忧,踏实工作,不再为孩子上不起学,上不好学而心力憔悴。今后,我们将更坚决的执行国家和地方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好政策,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做更多的工作,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在子女教育上的实际问题。

乌鲁木齐市第114中学

篇1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

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15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3、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中,县教体局强化服务意识,在方城教育信息网上公布入学政策和咨询电话,在城区的显要位置张贴《招生通告》,接受家长的咨询。同时,简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手续,根据城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确保了我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

(三)完善优化措施,加强教育、帮扶、资助工作,确保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

1、认真组织城区各学校学习关于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文件、政策及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接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要求城区各学校完善制度,把做好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城区各学校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把教育好进城务工子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给进城务工子女以关爱,多从正面引导,重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文明礼仪训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学校及班级中。要求多从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对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尽快摸清,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认真拟订出帮扶计划。要求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进行走访,做到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了解学校工作,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各学校多创造条件,设计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努力构建“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

多一点感情,少一点指责”的和谐氛围。今年春期,城区各学校开展了“手拉手、一本书、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形式,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雏鹰假日小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3、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县教体局积极联系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开展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使这一特殊群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优秀学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我县城东新区再新建一所小学,建成后为城区招生缓解压力。

2、县政府已研究规划并将卫庄小学迁址新建,新建学校计划36班规模,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尤其是城区一小、龙城小学的办学压力。现在资产处置工作正在进行。

3、县政府、县教体局和释之街道中心学校正在协调有关方面,整合城关二小、四小资源,在鲁姚路南原南关小学旧址改扩建一所寄宿制学校,由原来20亩地的基础上再征地10亩,学校建成后将容纳学生1500人。

xx县教体局

篇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情况汇报

我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较好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基本情况

(一)幼儿教育

全市幼儿园**所,其中公办**所,民办**所,在园(班)数**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为**%。

(二)义务教育

2011—2012学,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所(不含**个教学点),其中小学**所(民办**所),初中**所(完全中学**所,初级中学**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人,其中小学学生**人,初中在校学生**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计**人(小学**人,初中**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小学**人,初中**人),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

(三)高中阶段教育

2011—2012学,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所(含州属),其中完全中学**所,高级中学**所,职业技术学校**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人。

二、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规划,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及时安排进城务工子女到就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小学由中心校和乡镇街道统一安排,在服务区域内张贴入学信息公告,下发入学通知书,各学校组织学生报名入学;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校就读,由教育局封存小学生毕业监测成绩,按照学生居住地址,由电脑划片派送到就近公办初中学校就读,确保了入学公平。

(二)实行阳光招生

我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并公布名次,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划片招生,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混合编班,在教育收费、评优奖励、入团等方面一视同仁。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

(三)扩大公办教育资源

一是加大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中、*中、*小、*小、*小等学校扩大现有城区学校

学位;新建***新校区,原***老校区2011年秋季学期招收初中学生**人;新建寄宿制的**市第**小学已经开工建设,占地**亩,设*个班,建成后可以容纳**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二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各乡(镇)建成了中心寄宿制小学和寄宿制初级中学,为农村留守儿童上学创造优越条件,基本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数量,减轻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压力。

(四)简化入学程序

办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手续,只需提供户籍证明、暂住证明、务工证明,根据其居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学校无条件予以接收。

(五)加强学籍管理

建立了以学校管理为中心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就学情况的监管,及时掌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转学、辍学等情况。

(六)积极扶持以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一是及时下拨生均公用经费;二是组织民办学校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和师资培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给予指导;三是在质量评比方面给以适当照顾,每年全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奖项均向民办学校分配一定名额,鼓励学校办学。

三、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困难

1、现有公办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需求,公办学校压力较大,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动性大,不利于孩子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管理。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点经常变动,学生流动性和随意性大,想走就走,不跟任何人打招呼,更没有办理转学手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困难增大,孩子在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得到稳定、系统的教育。

(二)下一步打算

1、加大教育投入,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学籍管理,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专项档案。

**市教育局

篇1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纷纷流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许多人拖家带口,在城市中找到谋生的手段和空间,他们的随迁子女或是已经在农村老家入学,或是达到入学年龄即将入学,这样就产生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子女在城市上学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的人数巨大,这个问题在很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因为他们的子女很难在城市某个小学和中学上学,即使找到了学校上学,到了高中毕业时想参加高考的学生又面临着返回老家参加高考的问题。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社会影响面大,解决的程度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由于我国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高速发展阶段,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继续扩大,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数量将继续增加,因此,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我国现有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亟待解决问题。它涉及到我国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和发展基础教育等多个方面。范先佐(2007)基于对湖北、河南等省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专门调查,从制度层面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革现行体制的政策措施[1]。李高峰认为进城务工者子女主要面临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和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现行制度的制约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并提出了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等建议[2]。对现有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是从教育学和教育体制上进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教育问题还不够深入,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便为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二、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指跟随务工者的子女就学问题,包括入学与升学、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问题。其中入学和升学是首要问题。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有关法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要受到相应的教育,享有应有的教育权利,并按照就近原则入学学习。但是,学生家长在城市务工,导致学生不得不从出生地跟随父母到陌生的城市,有的是即将入学,有的是从已有的学校转学到城市,这就使得学生被迫中断以前的入学学习轨道,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大部分务工者对所在城市是陌生的,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系,加上所在城市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紧张,一般的务工者子女都难以及时顺利地入学或者找到对接学校学习,从而出现现在众所关注的问题。

进城务工者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季节性,也包括城市居民中离开原居住地来到另外一个城市务工的人们。在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加上共同迁移的家庭其他成员,这些人统称流动人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上升,规模日益扩大,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某一个城市的某一个地方,依靠打工或其他劳动方式谋生,为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统计,在2005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万人,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部人口的16.5%。预计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到2020年我国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因此,人口流动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在流动人口中的适龄教育儿童和青少年,也日益增加。以北京为例,2011年有47.8万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学生有33.9万人。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进城务工的人口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他们的随迁子女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这些子女的学校教育能否顺利以及教育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各界都必须正视和用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

第一,入学难。大部分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入学难。他们因为工作和劳动就业的原因,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并把子女随身带到城市生活。然而,等到子女达到入学年龄时突然发现很难找到小学、中学接收他们上学。城市中的中小学拒绝他们的子女入学的借口很多,有的也很实际,例如大部分以学校班级满员为原因拒绝接收这些需要入学的儿童,这些学校一般是公立学校,也是学区的中心学校。务工者为了能够让子女能够在规定的年龄入学学习,采取了所能想到的各种办法,甚至是采取过激的方式,一些学校的负责人乘机收取学生家长的礼金,以权谋私。有些是歧视性收费,有些务工者不能满足学校提出的要求,只能使子女处于失学状态。

第二,进城务工者子女受到歧视,严重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不是当地户口,他们的子女时常受到来自周围同学甚至老师的不公正待遇,特别是受到某种程度的歧视。在一些学校,当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常被同学孤立起来,在上课时不被老师重视,等等,这些都使他们幼小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务工者子女中有58.3%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另外,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从来没有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3]。进城务工者子女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变得沉默和孤独,严重的会使他们对城市和社会不满。

第三,进城务工者子女升学考试困境。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高考办法是考生按照户口所在地就近参加高考。随迁子女虽然在当地接受了高中教育,但是在高考时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才能参加考试。这给考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学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回到出生地,或者放弃高考机会。这种情况也给进城务工者造成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或劳动。对于这些问题,一些省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高考制度改革,逐步突破高考的户籍限制,实现考生随学习地点参加高考。

第四,与进入公立学校学校的儿童相比,选择在一些民办的打工者子弟学校的儿童,存在受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许多打工者子弟学校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松弛,教学条件差;教师流动性大,师资不强;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教师责任心相对不强;校舍简陋,教学器材匮乏;学校安全难以有保障,容易产生突发事件。有些民办学校甚至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有些以收费盈利为主要目的,等等。由于这些原因,进城务工者子女接受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经济根源

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因为教育体制存在深层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体制存在矛盾的结果。

(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必然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化出现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除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劳动力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中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城镇中就业机会多,收入增长快,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看,2010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23∶1,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为3.1∶1,这个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按照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经济落后的农村收入水平低,在城市高收入和存在大量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自动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流向收入水平高的城市。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和城市化带来的劳动力就业机会的扩大,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因而也引起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携带家属(包括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从而产生了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可见,这是一个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户籍制度是导致外地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原因

除了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原因外,我国的户籍制度、教育投入制度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等,使得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变得复杂突出。城乡二元制度是我国现实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使我国城乡居民被人为地进行了身份分离,具有城市户籍的人们被称作城里人,居住在乡村的人们被称作农村人。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在就业机会、高于农村劳动收入的吸引下,农村劳动力大批地转移到城市,投入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但是,他们身为农村居民或者非本地城市户口,因而受到来自工作、生活和子女学习等各方面的限制。户籍制度成为阻拦外地务工者融入当地社会经济的一道无形的屏障,这个屏障也是他们的子女获得城市教育机会的主要障碍。

(三)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经费不足,中小学教育设施薄弱

通常,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是由所在地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提供的,由于中小学校本身通常是公共事业部门,不仅投入的相对少,而且学校在收费上受到严格限制,一般都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因此,中小学校难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扩大规模,而且,学生的数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数目的限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学校不愿意同时也无法接收不属于本区的学生。可见,教育投入经费紧张是导致来自务工者随迁子女上学难的经济上的原因。

教学质量高、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小学校,通常是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的场所,人口密度比较高,是城市外来务工者聚集之处。由于务工场所的限制,使得他们的随迁子女须需要就近入学。但是,这些中小学校学生多,教室通常爆满,根本无法容纳更多的外地务工子女,因此也加剧了他们的子女上学困难。

(四)教育费用支出来源不确定,导致一些学校拒绝接纳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就近上学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各种权利。2008年9月1日起,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杂费。一般地讲,学校在教育学生时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支出,但这些费用又不能从学生那里收取,因此,学校缺乏动力接收来自农村地区或者其他城镇的务工者子女并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只要存在着多支付成本费用的可能,就必然出现拒绝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的问题。只有在当地政府愿意并实际提供所有费用,以及奖励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校时,才有可能使这些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愿意接收务工者子女入学。目前,上海等城市已经做到免除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学杂费、教科书费,并按照招收学生人数给予每个学生每年2 000元左右的基本成本补助。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办法。

四、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建议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机会、权利的问题,也是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公平问题。同样是公民,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接受同等的教育,不受歧视和区别对待,但是,由于来自外地和农村,这些务工者的子女就被排除在城市同龄儿童之外,这是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等造成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化教育体制和相关制度的改革及政策。

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及其有关制度。因此,从根本上讲,国家实行统筹规划,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确保人口流动科学有序。在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尽量减少盲目的人口流动,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消弭城乡经济差距,对于我国政府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城乡户籍制度是人为分割城市和乡村公民的制度,是造成许多社会不公的制度根源之一,也是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需要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一种科学合理公平的公民身份制度。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们的子女就应当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城市居民不应歧视农村居民,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因此歧视农村居民的子女,并享有比进城务工者子女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实现城乡儿童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有保障的义务教育平等制度,确保流动人口中随迁子女在入学、升学中及时得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接收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和升学的制度,例如,奖励制度、投诉制度和惩罚制度。地方政府应对接纳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的学校进行奖励,以便鼓励学校的接收行为。对不接收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惩罚措施。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带来的弊端,实行居住地入学和升学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异地享有制度。这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关于这一点,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很值得重视。全纳教育理念要求“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全纳教育体系,营造一个全纳教育的氛围,给予进城务工者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者的子女都能就近入学接受教育。

在教育费用分摊和教育投入方面,必须调整现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统一协调经费支出,从教育经费上确保进城务工者子女上学和接受接受教育。地方政府要把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入学纳入到教育规划中,专门拨出经费支持这项工作。从理论上讲,进城务工者通过他们的劳动给所在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的子女也应当能够享有当地的教育资源。作为流入地的政府要担负起责任,对进城务工者子女给予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经费上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城乡实现免费教育。学校因为接收务工者子女入学必然产生的教育费用,不能出自务工者,应由政府财政部门拨付和弥补。

在公立学校资源不足的地方,应大力鼓励个人投资办学,实行统一管理,并且从财政上给予支持。民办中小学校可以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费用的多少要经过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核准。民办务工者子女学校一般来说不像公立学校那样教育条件好,教学质量好,但是,由于入学门槛低,手续简单,以及学生背景相似,受到很多务工者的欢迎。作为管理部门,需要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和给予支持,努力提高民办的务工者子女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缓解公立学校的压力。

在升学考试制度上,国家必须改革高考的地区限制制度,要让考生能够在异地参加高考,而不是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由于目前的制度要求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此,务工者子女在完成初中教育后,如果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只能返回原籍,另外的学生则有一部分选择辍学,一部分选择了职业高中继续学习。在实现了考生可以异地参加高考的制度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就相应地解决了。

此外,为了解决城市学生择校问题,国家应对制定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努力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基本一致的中小学校。不仅教学设施统一起来,而且也要实行教师轮换制度,要使教师在不同的学校流动起来,定期交流,避免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实现这样的制度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例如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等,只有解决了各种问题,去除了许多障碍,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制度。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3).

[2]李高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从全纳教育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篇1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 随迁子女教育 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10-01

一、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

(一)随迁子女入学成本高,升学困难大

我国现行的入学政策和入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正规教育。在各种这些就学途径中,公办学校为了防止进一步激化公办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通过收取各种教育规费,如: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家庭大都收入较低,再加上入读公办学校的入学手续繁琐、步骤较多,严重制约了随迁子女的入读公办学校。在接受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里,这些学校符合国家的办学标准,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质量也较高,与当地的公立学校相差不大,但是也要交纳较高的费用,一般农民工子女家庭依然是负担不起。此外,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由于受户籍和学籍的限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完成后,必须回原籍升学,但是当前各地的课改程度和教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城市学校所学内容与原籍学校教学内容难以衔接,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升学和发展。

(二)随迁子女的学校管理不规范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大规模入城,给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未获准打工子弟学校的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公办学校中,随迁子女的流动性较大,一些流走的学生根本不与学校打招呼,有些随迁子女因证件手续不全而没有学籍,为此学校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是效果也不好。在民办学校里,条件好的一些民办学校基本上有档案、电子卡,与公办学校一样。但是在一些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里,由于入学较容易、管理不严格,学生流动性很大,而且有的插班生进班,学籍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一个好的学校,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在民办学校和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教师流动性大,师资管理困难,我国目前的政策还不能保证教师的平等,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在福利待遇上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教师流动性较大。

(三)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大量的心理适应问题

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幸福感、情绪调控能力、自尊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明显低于当地的子女,随迁子女在生活上还存在着与当地学生不一一样的生活困境,他们缺少当地朋友,对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不敢接近城市的同学,因为身份、教育、家庭以及潜藏在身后的社会因素阻碍了他们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很容易走向封闭和自卑,导致产生复杂的“边缘人”的心态。随迁子女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父母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学校里教师在课堂里很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这些子女很难找到自己的宣泄途径,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而这直接影响着与同龄人的交往。

二、完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体制

户籍制度是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即城市政府以在校户籍儿童人数或在编教师人数下拨教育经费,如果接受了随迁子女,就会导致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致使城市公办学校资源紧张,出现高额的而借读费和赞助费现象,从而无法有力保障其入学机会的公平。因此,采用居住地管理取代户籍管理的教育体制,是势在必行。如江苏省自2003年5月1号起,全省范围内推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湖北省2004年也将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性质,湖北省居民的户口类型将统称为“湖北居民户口”。1这些户籍制度的改革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但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可能完全取消户籍制度,而是要取消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联的城乡各项相关制度,从而在源头上保证进城务工农民的平等机会,给予随迁子女应有的国民待遇。

(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执行力

政策法规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政策实施配套措施,使得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政策偏离目标现象,丧失政策本身的正确引导作用,在政策制定时,必须不断完善政策配套体系,构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制,监督政策的有效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都强调弱势补偿,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克服不合理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可以借鉴“教育券制度”,做到“钱随人走”,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之间,再按实际发生的“教育券”的数量,经中央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2;针对进城务工子女流动性较大,可以建立统一的流动信息实时统计制度和电子化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实现电子网络化管理,学籍管理可以依托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学生唯一的学号进行管理。

(三)打造校园文化,给予随迁子女特殊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应当承担多元文化的传承功能,使随迁子女既能对流入地文化适应和传承,又能在原有文化特质上得到尊重与保留。学校教育不应以某一地的文化主流自居,要求流入者去单向顺应与遵从,而应同时尊重和吸纳其带入的异质文化。学校和教师应该尊重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既要引导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又要保留随迁子女自身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平等意识,构建学校平等、无歧视的教育环境,消除他们进入公办中小学的心理门槛。作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教师,要成为随迁子女心灵成长的关注者、世界观形成的引导者,必须认真对待和关心每一位随迁子女,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学校里要避免单独编班,要利用课堂上师生互动,给予随迁子女的更多的关注与爱护;课下经常谈心,了解其心理状态。最后要注重道德与情感教育,培养健康人格。

注释:

[1]湖北省教育厅: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

[2]李志友.《试论“券”解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可行性》,皖西学报,2010年6月。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中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林茜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上一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课》教学反思第十三课时下一篇:企划部及其经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