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副词

2024-05-16

关系副词(精选十篇)

关系副词 篇1

例如:

1.It’s about a time when there were black slaves in North America. (when的先行词为time (时间名词) , when作状语, 相当于during the time。)

2.As a child he used to work hard and helped his father on the small farm where they lived. (where的先行词为the small farm, where相当于on the small farm。)

3.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last week? (why的先行词一定是the reason。)

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必须注意两点:1) 关系副词的先行词必须是时间名词、地点名词和原因;2) 关系副词一定是作状语的。所以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就不能用关系副词where、when、why, 而要用关系代词which/that。

请比较下面的句子, 会有所启发:

1.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en we studied together. (when关系副词, 作状语, 相当于during the days;studied在这里为不及物动词, 不接宾语, 因为我们不能说“学习日子”。)

2.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hich we spent together. (which关系代词, 相当于the days, 作spend的宾语, 因为spend是及物动词, 要带宾语。)

3.This is the house where we used to have meals. (where关系副词, 作状语, 相当于in the house;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是个主谓宾结构, 故不需要关系代词去充当主语或宾语。)

4.This is the house which I bought three years ago. (which关系代词, 相当于the house, 作及物动词buy的宾语。)

5.Do you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she felt sad? (why关系副词, 作状语, 相当于for the reason;所引导的定语从句是个主系表结构, 故不需要关系代词去充当主语。)

6.Do you understand the reason that she explained to you? (that关系代词, 相当于the reason, 作及物动词explain的宾语。)

巩固练习:

将关系词when, where, why, which/that填入下列各句中。

1.I still remember the days_____ we worked together.

2.This is the sitting-room _______I used to sit in the evening.

3.This is just the place__________ I have been expecting to visit for all these years.

4.Winter is the time of year________ the days are short and nights are long.

5.I often think of my childhood_________ I think was very happy.

6.Beihai Park is a beautiful park in Beijing, _________was built about 300 years ago.

7.This is the reason _________his father left the factory angrily.

8.This is the factory_________ his brother worked ten years ago.

9.She would never forget the night__________ she lost the necklace.

10.I still don't understand the reason__________ my friend Li Ming explained to me yesterday.

参考答案:

定语从句关系副词的用法 教案 篇2

江泽珍

1、语言知识目标:记住定语从句定义和定语从句的结构,掌握关系代词和副词的使用。

2、语言技能目标:能够在听说读写中熟练使用定语从句。

3、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

4、学习策略目标:学会总结所接触的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教学重点:

定语从句的结构及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使用。介词+关系代词的考查。教学难点:

1、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

2、先行词是地点名词、时间名词及reason 时,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

3、as 的用法以及对定语从句的综合考查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Check the homework exercises.Step 2: Leading in Show some pictures of our beautiful school and give two simple sentences, and then combine the two sentences 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Step 3: To review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归纳总结:

指代人 who, whom, that, as 关系代词 指代事物 which, that, as 关系代词 所属关系 whose 关系代词 指地点 where(=介词+which)关系副词 指时间 when(=介词+which)关系副词 指原因 why(=for+which)关系副词 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Step 4: Summary for testing points ,difficult points and exercises.考点:1.that与which 2.对the way的考查 3.介词+关系词 难点:4.as的使用 5.对where的考查 6.综合考查

Step 5: Grammar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Step 6: Ability to enhance Our class is a big family;It consists of 50 girls and 18 boys.Most of us are mainly from the countryside.Cao Yichun is a kind-hearted boy.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He is such a good boy that we all like him.Step 7: Summary Step 8: Homework Do more exercises about the Attributive Clause.课后反思:

(1)时间把握得比较好,就是训练效果需要再加强。

关系副词 篇3

关键词:大庆方言;程度副词;地域人文环境;关系

东北方言副词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在大庆方言中适用,现在把大庆方言中的常见副词进行系统归类。表示范围:整个浪儿;表示时间、频率:才刚、丁坝、一整;表示处所:可哪儿;表示肯定否定:指定、指正、拜;表示情态、方式:巴巴的,不大离儿、带拉儿,不禁不离,希巴,抽冷子,撒丫子;表示语气:大约母、备不住、巴不得、恨不得。

一、大庆方言程度副词的“消文”释义

表示程度的副词有“嗷嗷、咣咣、刚刚、嘎嘎、贼、贼拉、老、焦、巨、死(死拉)”等。

“嗷嗷”“哇哇”“嘎嘎”有感叹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它们是人在惊讶时发出的声音,在大庆方言中,用来表示程度很高,高到令人惊叹。如:①这件衣服,我嗷嗷喜欢了。②几天不见,她变得嘎嘎瘦。

“刚刚”“咣咣”中的“刚”和“咣”属于拟声词语素,用来模拟事物撞击的声音,表达程度已经高至顶端。如:那首歌刚刚(咣咣)好听。

“贼”在《东北方言大辞典》中的解释是“做程度副词用,非常的意思,也指不一般”。现代汉语中“贼”是名词,某事物本不属于自己,通过窃取而获得的意外之财。“老”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是“年岁大的”,大庆方言里表示年纪超出预期范畴。“焦”指烧焦,指火候超出预期范畴。“贼”“贼拉”“老”“焦”表示事物的程度已经超出了预期范畴,甚至达到了“非正常”的程度,有明显的夸张语气。如:①他那人贼(贼拉)善良。②老多人喜欢住在这里了。③他就喜欢焦黄焦黄的颜色。

“巨”表示程度超出一般,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在大庆方言中,“死”字来形容某种极致的程度,“死”在现代汉语中原本是动词,表示一种无法超越的状态,程度高到不可言说的地步。如:①这个商场东西巨便宜,人巨多。②别把车开得死(死拉)快,不安全。

二、人文环境对大庆方言的影响

1.大庆方言程度副词的表达特点

(1)加重语言力度。大庆人喜欢在语言上加重力度,体现粗犷豪迈的一面。“贼”“巨”就有“与众不同,特别,超越极限”的意思。“死”更是形容到达一种极致的程度。在大庆方言的程度副词体系中,几乎找不到形容程度轻微的程度副词,这源于大庆人日常喜欢用夸张的语气、神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习惯体现在词汇的运用上,多用“贼”“老”“巨”“死”等含有夸张意味的词。

(2)注重说话人主观情绪体验。大庆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的构词本身注重说话人的主观情绪体验,不是客观的描述事物的程度。“嗷嗷”“哇哇”“嘎嘎”就表示某事物程度高到令人惊叹。“贼”“老”“焦”也是用超过主观预期来表示程度高,这些程度副词实质上都是用说话人的主观反应来表示事物达到一种什么程度。这样的词语表达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替代,令说者和听者都很过瘾。

(3)色彩意义鲜明。大庆方言中程度副词的口语色彩浓厚,这些词汇在书面语中是很少见的,在表达上有通俗活泼、贴近生活的特点。“贼”“老”“巨”“死”这类副词,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比如“很”“非常”等相比较而言,词义更具体生动,通过激发人的联想,使人们对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心领神会。

(4)重意义轻形式。大庆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基本是源于现代汉语普通话。这些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本来面貌都不是做副词的,而是由其他词性转化而来。“嗷嗷”“哇哇”“嘎嘎”“刚刚”“咣咣”在现代汉语中属于拟声词,“贼”是名词,“老”是形容词,“死”是动词,这些大庆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跟普通话之间的关联基本都是意义上的延续,而没有语法功能上的延续。这也體现了大庆方言的整体特点,那就是重意义轻形式,重视情感体验而不拘泥于结构形式。

2.跨文化交融的结果

大庆方言无论是在叙述上习惯加重语言力度,还是重视情感体验,或是色彩意义鲜明,以及重内容而轻形式,这些原因都在于大庆特殊的人文环境。大庆原本是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汉族等多民族的聚居区。1927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大量移民进入东北,再加上大庆甚至整个东北,长期以来与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交往频繁,自然也吸收了他们的民族文化。此外,大庆油田的开发吸引了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不同的文化也随之带入。跨国、跨民族和跨地区之间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以及大庆人延续了祖辈的豪爽开放、豁达开朗、不拘小节、情感丰富等特点,这些体现在语言和词汇上,使东北方言将日益成为一个体系开放、生动形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语言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松柠,王静敏.浅析黑龙江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J].大庆社会科学,2010(6).

[2]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学报,2006(11).

东北方言中的副词性语素和副词 篇4

一、东北方言中的副词和副词性语素。

(一) 副词

在东北方言中比较常见的副词是:贼、老、可、诚、相当、死、臭、忒, 等等。

这些副词属于程度副词, 在东北话中使用频率高, 使用范围广。其中的“贼”、“老”等几个副词在吉林省使用较早, “诚”在吉林和辽宁的部分地区使用。这几个副词已经和正在逐步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忒”主要在辽宁、吉林部分地区使用。

这些副词大多为程度副词,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 特别, 非常, 太”, 属于程度副词中的高级副词, 表示“程度极高”或者“过分”。

(二) 副词性语素

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副词性语素是:稀、溜、精、确、焦、透、瓦 (wà) 、煞、通、拔、杠、乔、顺、齁儿, 等等。下面举例说明。

“你看她那头发, 梳得溜光儿的。”

例句中的“溜光儿”是“特别光滑”的意思, “光”是“光滑”的意思。

东北人用“光溜儿 (‘溜儿’读轻声) ”代表“光滑”, 用“溜光儿”代表“非常光滑”。由于“溜”本身就有“光滑”的意思, 所以这个语素常常和一些与“光滑”有关的形容词组合, 用来强调“光滑的程度达到了极点”。

需要补充的说明是, 东北话中的“溜儿”的位置不是固定的, 也可放在有“光滑、平滑”意义的形容词性语素的后面, 一起构成一个形容词。比如“滑溜儿、顺溜儿”。这里的“溜儿”有两个读法:轻声和阴平。如果读阴平, 还要附加一个助词“的”:“滑溜儿的、顺溜儿的”。还可以重叠, 形式是“ABB的”或“AABB的”, 即“滑溜儿溜儿的、顺溜儿溜儿的”, 或者“滑滑溜儿溜儿的、顺顺溜儿溜儿的”。这时的“溜儿”具有形容词性, 组成形容词后, 语意得到了加强。

副词性语素“焦、瓦”也有这样的用法:

焦黄 (儿) ——黄焦的——黄焦焦的

瓦 (读作wà) 蓝——蓝瓦儿 (读作wār) 的——蓝瓦儿瓦儿 (读作wār) 的

瓦 (读作wà) 亮——亮瓦儿 (读作wār) 的——亮瓦儿瓦儿 (读作wār) 的

瓦 (读作wà) 凉——凉瓦儿 (读作wār) 的——凉瓦儿瓦儿 (读作wār) 的

这样的重叠, 附加的意义是程度减轻。

1.“这菜叫你炖得稀烂稀烂的, 真难吃。”

2.“糖放太多了, 稀甜的。”

3.“外面刚下完了雨, 路稀泞 (“泞”读作nènɡ) 的, 不好走, 你就别出去了。”

4.“一天没吃东西了, 肚子饿得稀瘪。”

这里的“稀”都是“特别、很”的意思。由于“稀”本身有“稀少、稀薄”的意思, 所以“稀”经常和与含有水分有关的语素组合。

1.“你看你饿得精瘦儿的, 多吃点吧!”

2.“他没带伞, 衣服浇得精湿。”

3.“这件衣服买得不合身, 精短的。”

4.“天这么冷, 怎么穿了这件衣服?精薄 (“薄”读作báo) 的。”

这里的“精”都是“十分、非常”的意思。“精”本身有“细小”的意思, 所以, 它通常和与“细小”有关的语素组合。

确、焦、透、瓦 (wà) 、煞

1.“他走路不小心, 把腿磕确紫的。”

2.“老太太今天去扭秧歌了, 打扮得可漂亮了。透粉透粉的衣服, 焦绿焦绿的裤子;脸抹得煞白, 嘴抹得通红。”

这里的“确、焦、透、煞”经常和与颜色有关的语素组合, 用以强调颜色的纯正。

杠、乔、齁儿、顺

1.“一桌子都是他最爱吃的菜, 他吃得杠香。”

2.“那边有个茅楼儿 (露天厕所) , 老远就能闻到那味儿, 乔臭的。”

3.“盐放多了, 齁儿咸。”“辣椒放多了, 齁儿辣齁儿辣的。”

4.“我这瓜可是好瓜啊, 不信你打开尝尝, 顺甜啊!”

这里的“杠、乔、齁儿、顺”都有“非常、特别”的意思, 都是经常和与味道有关语素组合, 代表“味道达到了极限”。

由此可见, “稀、溜、精、确、焦、透、瓦 (wà) 、煞、拔、通、杠、乔、顺、齁儿”这些语素在组成词的时候, 都有着明确的意义, 代表“非常、特别、很”。

词根, 指的是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词缀, 指的是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者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因此, 确定一个语素是词根还是词缀, 意义是否实在是个重要的依据。从以上的事例分析来看, 这些语素在合成词中的意义都比较实在、具体, 是词义的承担者之一, 因此, 我们认为它们是词根而不是词缀。

二、语法功能

(一) 在句子结构中, 这些程度副词经常用来修饰谓词性词语, 做状语。

天贼冷。天死冷的。天诚冷了。天老冷了。天忒冷了。天可冷了。天相当冷了

贼喜欢你。诚喜欢你了。老喜欢你了。忒喜欢你了。可喜欢你了。相当喜欢你了。

(二) 组合能力

1.多数副词既可以修饰单音节词, 也可以修饰双音节词。

2.有的副词既能修饰形容词也能修饰动词, 有的则只能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如:

“臭”, 可以修饰形容词:“臭美”, 也可以修饰动词性词语:“臭不要脸”。

3.副词性语素具有专属性, 每一个语素只能修饰固定的语素或词, 彼此之间不能互换。同时, 这些副词性语素一般只用于修饰表示味道和颜色的词, 表示程度加深。

表示味道的形容词:

稀甜的/齁儿咸的、骺儿辣的/焦酸的/拔苦的/乔臭的/杠香的

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通红的/瓦蓝的/焦绿的、焦黄的/透粉的/确紫的、确白的、确黑的、确青的

(三) 形态变化

1.多数副词和副词性语素后面有助词“的、了、着”相呼应。

例如:

天死冷的。/菜骺儿咸的。/水瓦凉的。/水拔凉 (的) 。/这个人老厉害了。/他诚 (着) 烦人了。/臭不要脸 (的) 。

这些副词、语素和助词的搭配有以下的特点。

(1) 搭配关系比较固定。

副词性语素+ (代表味道和颜色的) 形容词性语素:

稀甜的/齁儿咸的/焦酸的/拔苦的/乔臭的/杠香的

通红的/瓦蓝的/焦绿的、焦黄的/透粉的/确紫的、确白的、确黑的、确青的

程度副词+形容词:

2.可以重叠, 重叠的方式是, 由程度副词或者副词性语素做状语的偏正短语整体重叠, 重叠形式是:ABAB的 (了) 。重叠后所附加的语法意义是程度加深, 而且是程度加深到极致。例如:

天死冷死冷的。/水瓦凉瓦凉的。/葱骺儿辣骺儿辣的。/她长得拔丑拔丑的。

/你们都可累可累的了。

3.有的副词, 如“刚 (ɡánɡ) ”、“噶 (ɡá) ”、“拔”, 重叠后成为形容词, 重叠形式是AA的:“刚刚的”、“噶噶的”、“拔拔的”, 表示程度加深, 主要做谓语、补语。多为男性使用, 有“顶好顶好”的意思, 含有一点吹嘘的成分。例如:

我俩的关系刚刚的!/他的文章写得噶噶的!/他在单位干得拔拔的!

4.有的副词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加上词缀“啦的”、“啦啦的”, 表示程度加深。如“死啦的”、“贼啦的”、“骺儿啦的”;“死啦啦的”、“贼啦啦的”、“骺儿啦啦的”。“啦啦的”有强调的作用, 表示程度更加加深。例如:

天贼啦的冷。/天贼啦啦的冷。/那小丫头骺儿啦的厉害。/那小丫头骺儿啦啦的厉害。/他这个人贼啦的讲究。/他这个人贼啦啦的讲究。

5.副词“死”在使用时有形式上的变化:死——死气 (qi) 白 (bāi) 赖 (lāi) 的

变形后表示说话者对他人的固执行为的不满, 所附加的意义是程度极度加深, 一般用来修饰动词短语, 做状语

例如:

他死气白赖的非去不可。

东北方言中的副词和副词性语素, 不同的重叠形式之间, 在附加的意义上有一些差别, 它们能够表示不同程度的意义的加深。例如:

好——贼好——贼啦的好——贼啦啦的好——贼好贼好的 (程度以此加深)

三、色彩

东北方言的副词和副词性语素的内部之间, 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区别, 在感情色彩上有一定的区别。

副词性语素中的多数都具有褒义和贬义双重感情色彩。例如:

1.“这个老太太, 穿件通红通红的衣服, 可真扎眼啊!” (贬义)

2.“你看人家也是个老太太, 穿的衣服是通红通红的, 不是挺好看的嘛!” (褒义)

多数的副词都是贬义词, 用来表示令人不满意的事情。个别的副词具有褒义和贬义的双重感情色彩。但不是中性词。

副词中的“死”、“齁儿”是贬义词。

“贼”、“老”、“可”、“诚”、“忒”是具有双重感情色彩的词。例如:

天贼啦的冷 (贬义) /天贼啦的热 (贬义) /辣椒贼啦的辣 (贬义) /辣椒贼啦的甜 (褒义) /这个姑娘长得贼啦的漂亮。 (褒义) /这个姑娘长得贼啦的难看。 (贬义) /他这个人贼啦的讲究。 (褒义) /他这个人贼啦的不讲究。 (贬义)

天死啦的冷。 (贬义) /天死啦的热。 (贬义) /辣椒死啦的辣 (贬义) /辣椒死啦的甜。 (贬义) /这个姑娘长得死啦的难看。 (贬义) /他这个人死啦的讲究。 (表示不赞成, 贬义)

具有双重感情色彩的副词和副词性语素,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 或褒或贬, 非褒即贬, 褒贬之间的距离很大, 界限分明, 毫不含糊, 色彩十分鲜明, 这种用法充分地显示出了东北人耿直、是非分明的性格特点。

“臭”, 作为一个副词, 在东北民间, 有“臭美”、“臭得瑟”、“臭显摆”、“臭狗屁”、“臭德行”、“臭不要脸”、“臭不要脸似的”的用法, 通常是由女性使用, 多见于女性针对男性使用。男性罕有使用。例如:

1.“你上次借的钱还没还, 还好意思又来借?臭不要脸!” (贬义)

2.“昨天才见的面, 今天又说想人家, 臭不要脸!” (褒义)

摘要:在东北方言词汇中, 副词是一个很重要的词类。本文试从语法功能和色彩两方面论述东北方言中的副词的特点和使用情况。

关键词:东北方言,副词和副词性语素,语法功能,色彩

参考文献

[1]《黄伯容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

[2]《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陈文娟李琳高玲.《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2007年01期.

频率副词ABC 篇5

A)频率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常放在实义动词前,be动词、情态动词及助动词之后。但sometimes的位置较为灵活,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末。

They are always late for school. 他们总是上学迟到。

He has never been there. 他从来没去过那里。

Sometimes Ton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托尼有时骑自行车去上学。

B)对频率副词提问通常用how often这一短语,意为“多久一次”。

Li Ming usually does his homework after supper. (对划线部分提问)

How often does Li Ming do his homework after supper?

C)我们可将频率副词按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用百分率表示为:

always=at all times表示“总是,永远”之意,相当于100%的频率。

usually=in most cases表示“通常,惯常”之意,相当于90%的频率。

often=many times表示“多次,经常”之意,相当于80%的频率。

sometimes=at some times but not all the time表示“有时候,偶尔”之意,相当于30%的频率。

hardly(ever)=almost never或very seldom表示“很少,几乎从不”之意,相当于百分之几或0%的频率。

never=at no time或not ever表示“永不,从未”之意,相当于0%的频率。

这里的百分数只是为了便于区分它们所表示频率的程度而已,不能完全按这些百分率去理解。

另外,表示频率还可用一些副词短语来表示,如once a week一周一次,three times a year一年三次等。

Take this medicine after meal three times a day.

这药饭后服用,一日三次。

——How often do you go shopping? 你多久购物一次?

——Once a week. 每周一次。

【跟踪练习】

选择填空:

1. He ____ goes to bed too late, because he has to get up early every day.

A. always B. neverC. usuallyD. sometimes

2. ——____ does Tom write a letter to his parents?

——Twice a month.

A. How oftenB. How many times

C. How soonD. How long

3. They are going to stay here for ____.

A. sometimeB. sometimesC. some timeD. some times

4. He hardly has lunch at home, ____?

A. does he B. doesn’t heC. has heD. hasn’t he

5. She always finishes her homework on time. She ____ leaves it for tomorrow.

A. alwaysB. neverC. usually D. sometimes

关系副词 篇6

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需要根据原语作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期盼进行取舍, 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译者应根据关联原则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相关语境假设, 并对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作出正确的假设, 从而选择适当的译语, 努力使原语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二、归化与异化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概念, 他指出:归化即是“尽量不打扰读者而将作者移近读者”, 主张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异化则是“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而将读者移近作者”认为译者应以源语或原立作者为归宿。

三、汉语时间副词“刚”的日译情况

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 对时间副词“刚”进行了如下解释:

刚:1.表示发生在不久前。修饰动词和少数表示变化的形容词。

A) 指说话前不久发生。

B) 指紧挨在另一动作之前发生。后面常用“就、又”呼应。有时也说“刚一…”

2. 正好在那一点上。 (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 。

A) 刚+动/形。

B) 刚+数量。

3. 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

经笔者分析综合后, 语料库提取出的290个例子中, 按吕叔湘的理论分类为:

表示发生在不久前的“刚”的日译最多, 为269例, 占92.76%;表示正好在那一点上的“刚”的日译为12例, 占4.1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或仅仅的“刚”的日译最少, 为9例, 占3.10%。其中, 表示发生在不就前的“刚”, 可以被译为「まもなく」、「さっき」、「たところ」、「たばかり」、「いま」、「やいなや」、「たとたんに」、「たら」、「と」、「と思うと」、「さきほど」、「とき」、「その他」等形式;表示正好在那一点的“刚”可以被译为「ちょうど」、「その他」等形式;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或仅仅的“刚”可以被译为「まだ」、「ちょっと」、「しか…ない」、「その他」等形式。

四、“刚”的日译的归化与异化

1.“刚”的归化

归化翻译成「さっき」的情况

例1:原文:+++“大泉哥, 你还没回家哪?”+++“没哪。”+++“我嫂子抱着小龙到我家找你去啦。”+++“还在那儿吗?”+++“刚回去。我妈让我打油, 你到我家吃饭吧。”

译文:+++「おじさん、まだ家に帰ってないの?」+++「うん」+++「おばさんが竜ちゃんを抱いてうちへさがしに来たのよ」+++「まだいるかい?」+++「さっき帰ったわ。母ちゃんのお使いで油を買いにいくとこなの。うちでごはんを食べていきなさいよ」

(《金光大道》:1146)

笔者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语言之间的关系, 也是由一种语言进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并且由于语境的不同, 翻译总要涉及平衡不同语言之间各种不同的对等要求, 所以翻译的过程须从多角度加以阐明。显然例文“刚回去”中的“刚”表示“动作发生在不久前”即表达距离说话前回去不久的时间。而日语中的「さっき」为副词, 有表示“刚才、方才”的意思, 这是一种对等的翻译方式, 即副词对等翻译为副词, 这是一种归化的翻译方法。

2.“刚”的异化

异化翻译“不译”的情况

例1:原文:“回答!回答!”张莲瑞的声音刚消失, 礼堂的各个角落全轰雷似的响起一片“回答”的吼声。

译文:「答えろ!答えろ!」+++張蓮瑞の声に応じて、講堂のあちこちから、雷のような叫びがとどろきわたった。+++「答えろ!」

(《青春之歌》:5924)

例2:原文:在书房里, 良材刚写到“跪请万福金安”, 猛一抬头, 却看见苏世荣那老头儿不知什么时候就已鞠躬如也站在书房门外。

译文:書斎では、良材が結びの一句を書きかけて、ふと頭をあげると、蘇世栄がいつきたのか書斎の入口にかしこまって立っていた。

(《霜叶红似二月花》:1296)

例1中的“刚”表示动作发生不久, 即后一动作的时机。而译文中并未出现与“刚”所对应的日语副词。而翻译成「張蓮瑞の声に応じて」, 日语译文中有有表现出, “一个动作结束, 伴随着另一动作开始, 即后一个动作的时机”的意象。例2中的“刚”表示“动作情况发生在不久前”, 译文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表示这一意象的副词出现, 而是单纯用「かけて」这一动词て形来表示动作发生不久。而日语中, 「書きかけて」有表示一种“还没写完, 刚写到…就…”的语境。例文中原语和目的语都表达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语境, 所以属于异化翻译。

五、日汉翻译的新方向----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以上通过对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汉语时间副词“刚”的日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 汉语时间副词“刚”由于其虚词特殊性, 在进行翻译时, 应遵循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即, 对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 并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相关语境, 选择适当的译语, 努力使原语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全集·第一卷》.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2]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 1998.

浅析副词“不大” 篇7

“不大”是否成词以及是否是副词的问题曾引发学界讨论 (1) 。《现代汉语词典》并未收录该词。“不大”词性问题分析很早就开始。赵元任 (1979) (2) , 朱德熙 (1982) (3) , 张谊生 (2000) (4) 三位学者确定“不大”已经具有了词的资格并且为程度副词。李宇明 (1999) 分析“不大/怎么+A/V”时, 认为这种结构划分是非线性嵌加组合方式, 即“不+A/V”中嵌加了“大/怎么”。吕叔湘 (1980) 将“不大”列入习用语, 这说明“不大”与其他短语相比有其特殊性, 它作为整体出现在句法环境中, 吕先生至少认为“不大”词汇化等级还不高, 并暗含其有短语用法, 因此将之列为习用语。

学者们对“不大”的研究有两大分歧:一、是否为词;二、归属问题, 有的认为是程度副词, 有的认为时间副词, 有的认为是模糊限制词。

本文将尝试解决以上分歧, 分析“不大”的性质、句法分布与搭配、语义特征及在北方方言中的分布。

1. 性质考察

关于“不大”性质, 我们的观点是, 一、“不大”为词;二、“不大”不是程度副词, 而是主观评注副词。“不大”由短语“不大”词汇化而成, 并非副副组合 (5) 。

董秀芳 (2003) 提出“不”与“动/形”的组合中有很多已经成词, “不致、不乏、不惮、不实、不逊、不恤、不仁、不休、不宜、不遑、不符”它们之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成词, 主要是因为“不”后的中心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了, 已由自由成分变成了粘着成分, 因而“不+X”就没有了与之直接对立的肯定形式“X”, 变成了一个不再能做内部句法分析的词汇单位。“不大”与“不致、不乏”等类似, 也不再能做内部句法分析, 且其句法功能与语义也不同于“不”, 当然更不同于“大”。

“不大”作为副词, 首要表现就是在语音就发生了弱化, 语音重音在前一个音节, 音节结构为重中型或重轻型。比较:

这个苹果不大。 (中重)

你的问题不大。 (中重)

他不大来学校。 (重中/轻)

“不”与“大”组合成短语, 经过词汇化, 进一步虚化, 发生了功能和意义上的变化。比如:“不大好/不大吃面”, 分析如下:

不大/好看 (a) 不大/吃面 (b)

其次, 句法上“不大”出现于动词谓语和形容词谓语前, 属于副词出现典型句法槽, 因此, “不大”是副词。从语义上看, “大”的语义逐渐泛化甚至脱落, 成为羡余成分, “不大”其义具有否定性, 但又并非完全否定, 弱否定性。

一般程度副词不能修饰动词 (心理动词、助动词除外) , 但“不大”可以自由修饰程度副词不能修饰的一般动词, 表示频率低或动量少。 (见例b) 它还可以限制形容词的程度, 表示程度低或委婉否定。作为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副词, 我们将之定性为表弱化义的主观评价副词 (6) , 而非程度副词。因为它可自由修饰动词, 不同于一般程度副词的句法功能。其构成是副形组合的副词, 不是副副组合的副词 (7) 。

再次, “不大”与“不太/很/十分/怎么”性质不同。至少可以这样说, 它们不是完全平行的结构。检验方法:

其一, 在其前加副词“并”, 与“并”的结合度是否紧密。

“不大”与“并”共现时, 仍与谓语结合非常紧密, 而后者似乎与“并”结合更紧密, 即“并不+很/太/十分/怎么A/V”, “很/太/十分”重读。

(1) 也不知道为什么, 平时他并/不大注意这些, 单单到了这个时候, 他感到家乡是这样可爱。 (刘流《烈火金刚》第三回)

(2) 也不知道为什么, 平时他并不/太注意这些, 单单到了这个时候, 他感到家乡是这样可爱。

其二, 是否具备相应的肯定形式。

“不大”没有与之平行对应的肯定形式, 而后者则具有对应的肯定形式。如:

不大正经———*大正经

不太正常———太正常

不很正经———很正经

不十分漂亮———十分漂亮

其三, “不很/十分”不能自由修饰动词。“不太/不怎么”功能与“不大”相似。

(3) 可是近来连张知事都不大招呼他了, 因为他太不客气。 (老舍《也是三角》)

二强子呢, 近来几乎不大回家来了。他晓得女儿的营业, 没脸进那个街门。 (老舍《骆驼祥子》)

以上例句, “不大”可换成“不太/不怎么”, 不能换成“不很/不十分”。

其四, 能否插入“是”。

“不大”不能插入“是”而“不大/很/十分/太”则可。如:

(4) “她会禁不住食物诱惑”, 达拉马有些生气, “而且她也不是太聪明, 还是个小傻瓜。” (崔西·西克曼《夏焰之巨龙3》)

(5) 书这东西, 毁起来也不是很容易, 有一回差点儿把我带到绞架的影子里。 (吕叔湘《书太多了》, 《未晚斋杂览》)

2. 句法分布与搭配

“不大”的性质主要是其句法分布来体现的。因此, 我们将考察其作为副词典型句法分布。

2.1“不大”+V/V P

副词“不大”在语料中自由地修饰动词谓语, 且可自由地修饰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

“不大”修饰动词分三种情况:一是自由修饰一般动词;二是自由修饰助动词;三是自由修饰情态动词。

(6) 她母亲整天忙着拜客、打牌, 不大管她。 (巴金《家》)

“不大”后还可跟助动词和情态动词, 如:“会、敢、应该、愿意、能、肯、可能、想”等, 修饰“助动词/情态动词+V”式谓语。该助动词当与句尾的语气词同现时, 正好形成一个对称关系。越是句法、语义辖域广的副词, 离动词距离越远, 这一点比较符合主观性副词的特点 (8) 。

(7) 看着那袋子的白面, 祁老人感动得不大会说话了, 而只对面袋子不住的点头。 (老舍《饥荒》)

(8) 马慕韩不大愿意听他这些业务上的具体事情, 想打断他的话;一想到自己要在工商界树立威信, 团结广大的工商界人士, 应该有倾听一切意见的雅量。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不大”前很少用“从、从来、无、岂、决、如何、纵”等副词, 一般是以光杆形式出现在谓词前。

分析语料得出, “不大+V”倾向于双/多音节动词。“不大”+单音节/双音节动词有时还可做定语, 这不同于其他主观副词“竟然”、“简直”等 (9) 。如:

(9) 他没请我们进家门, 在门口把水桶接过去, 还用我们不大懂的话恶狠狠地说:“唉, 小家伙, 等你们也有了痛苦的心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读者合订本》之《痛苦的心思》)

进入“不大+V P”的V P一般为可重复动词, 因为“不大+V P”的预设为动作经常发生或高频发生。因此, V P一般为无界动词, 其后一般不跟数量结构。如:

*我不大看那场电影。

*我经常看那场电影。

*我不大买那件衣服。

*我经常买那件衣服。

2.2“不大”+A/A P

“不大”常修饰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

(10) 刘备做了汉中王, 派人带了官印封他为前将军, 关羽还不大满意。 (《上下五千年》)

“‘不大’+A单/‘不大2’+A双”, 既可充当谓语, 又可充当定语、状语, 其中“A”都是性质形容词, 倾向于表积极义或中性义的性质形容词, 基本不见消极义形容词。这是因为我们在评价事物积极的一面时, 直接正面肯定, 评价消极的一面时, 从正面义否定, 比如我们说:他这个人不漂亮, 而不说:他这个人不可恶, 这与礼貌原则有关, 下文会讨论。

2.3“不大”+有+N

“有+N”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因此, 副词“不大”可修饰, 如:

(11) 他的老婆, 我每天都看见, 原来是个有点邋遢的女人, 头发黄黄的, 很少有梳得整齐的时候, 她大概身体不太好, 总不大有精神。 (汪曾祺《大淖记事》)

“有+N”表示具有该名词义的性质特征, 如:有可能/有机会/有力量/有头脑/有心眼/有勇气/有说服力/有想法/等。这些名词前用在“有N”中则凸显了名词的内涵义, 因此具有可程度化属性, “不大”可用在其前表示程度性。

此外, “不大”后还可加名词性成分, 如时间短语“ (一) 会儿”, “ (一) 点儿N”等。这种用法应该是形容词性短语“不大”的遗留, 如:

(12) 不大会儿, 二楼厢房便奔出两个年轻的姑娘, 前头的那个姑娘额头饱满, 一双眼睛长而清媚, 容貌极是秀雅, 一身淡雪青色的家常衫子亦把她衬托得异常清丽脱俗。 (《乔家大院》)

2.5“不大”与副词的共现

“不大”还常与其他副词连用。“不大+VP”表示动作不常发生, 因此, 可与频率的副词共现, 如“向来”类时间副词, “一般”、“通常”、“轻易”、“往往”等。例如:

(13) 虽然都是近邻, 可是一来彼此不大常来往, 二来因日本人闹的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所以偶尔相见, 话就特别的多。 (老舍《四世同堂》)

(14) 她贫血, 向来不大出汗, 现在她的手心上湿了。 (老舍《四世同堂》)

“不大”还可与程度副词共现。

(15) 罗大方伸手给了他一拳。一边走, 一边嘟噜着:“对!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奇怪, 你是不大单独接近女人的, 怎么对那个林道静却这么热情———··一谈几个钟头。 (杨沫《青春之歌》)

(16) 他知道, 秀华表妹长得相当的清秀, 而脾气不大很好――小气, 好吵嘴。 (老舍《一筒炮台烟》)

(17) 王顺没言语, 往后一闪身, 喝, 先进来一对刺刀。我哈哈的笑起来了, 就凭一对刺刀, 要我的命还不大老容易;别看我是在屋子里! (老舍《杀狗》)

“不大”前也出现其他副词, 如“并”、“也”、“又”、“还”, “已经”、“就”、“都”等等。

(18) 因为她年轻、天真, 安琪拉对她上那儿去并不大注意, 这使尤金觉得很幸运。 (西奥多·德莱塞《天才》)

(19) 整个这件事情都是这样异常, 她对自己心里想的事也就不大重视了。 (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

综上, “不大”作为一个副词, 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大”倾向于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对之进行弱否定。

3. 语义分析

3.1弱化义

“不大”中“大”的意义已经完全脱落, “不大”完全变成一个表示语法意义的副词, “不大”基本语义:弱化义或弱否定, 在形容词性和动词性短语前时分别表示程度低, 动量小或频率低。并非否定动作行为的发生, 也并非否定性质的存在, 而是对动作行为发生的量进行弱化, 表示动量小, 频率低, 对程度进行弱否定, 表示程度浅或程度低。从表程度等级来看, 在这个连续统中, “不大”所处的等级在中间:

(20) 过去我总不大信, 总认为有些书里描写过份, 左了, 谢谢你让我长了见识, 我目瞪口呆, 尽管竭力想克制自己, 可血液还是一齐涌上来, 脸红得近乎紫涨。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不大”语义后指, 指向其后的修饰成分。当“不大”出现在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中时, 分别指向补语。如:

(21) 叶铺了上去, 立刻蚕房里充满着萨萨萨的响声, 人们说话也不大听得清。 (茅盾《春蚕》)

(22) 这些, 都是我心里头的变动, 我自己要是不说——自然连我自己也说不大完全———大概别人无从猜到。 (老舍《我这一辈子》)

“不大”例 (21) 中修饰动结式补语, 委婉否定, 倾向于否定, 例 (22) 中在可能补语中, 减弱否定程度, 为不完全否定, 提高可能性, 倾向于肯定。

3.1.1“不大”+V:动量小/频率低

“不大”在动作动词前, 表示动作动量小或动作发生频率低, 并非否定动作的发生。

(23) 你们不了解陈市长的作风, 平常小事他不大管, 到了重要关头, 他抓的又紧又细致。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不大”表示“管”这个动作的动量少, 发生的频率低, 并非全部否定动作的发生。再如, “不大”还可与频率副词“常”共现, 降低动作发生频率:

(24) 虽然他与冠家是紧邻, 他可是向来没注意过冠家的人们, 因为第一他不大常回家来, 第二他很喜爱机械, 一天到晚他不是耍弄汽车上的机件 (他已学会修理汽车) , 便是拆开再安好一个破表, 或是一架收音机;他的心里几乎没想过女人。 (老舍《四世同堂》)

“不大”用在抽象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前时, 表示程度低。如:

(25) 徐义德不等对方说完, 立刻插上来表白:“最近厂里很忙, 我不常在家, 不大了解家里的事, 有啥亲友往来也不大清楚。”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26) 晓荷没注意高第下狱的事, 他素常就不大喜欢她。 (老舍《四世同堂》)

3.1.2“不大”+A:程度低/委婉否定

“不大+A”是肯定A的实现, 但否定A的程度, 是一种差量或部分否定, 表示程度低。如:

(27) 煤油灯光虽然不大亮, 但娘隐隐约约看见他焦急的神情。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其实, “灯是亮的”只是“亮”的程度不高, 没有达到说话者的预期程度, 并不是完全否定“亮”的状态。

“不大”+A中, 被否定的A其程度等级比用“不”否定时程度性低。即“不+A”与“不大+A”相比, 后者语气比较委婉。

只有非消极义的词语才可进入“不大”+A格式, A的语义特征制约了格式义, A有积极义和中性义之分。“不大”+A表示程度低, 其实就是表示否定的效果, 委婉表达否定的意思, 减弱否定的强度与语气而已。如:

(28) 丁鹏居然不大服气, 因为他也练成了他们那种神奇的刀法。 (古龙《圆月弯刀》)

实际上“不大服气”=“不服气”, “不大”在这些表示积极义的形容词前, 表否定义, 委婉表达相反的意思。我们注意到, “不大”前有时还有表示推测、不确定语气的词语, 如“可能”、“似乎”、“有点”、“未免”、“有些”等, 标记这种弱程度性或者弱否定性。“好像”类表比附态的评注性副词也标记“不大”的委婉情态。如:

(29) “你不知道, 这个王国炎精神好像有点不大正常。原来我也不怎么相信的, 这你也可以问问小罗, 这个犯人近来情绪反常得很, 尤其是很危险。” (《十面埋伏》)

因此, “不大”+A格式中, 表积极义的“A”前用“不大”表示委婉否定, 表中性义的“A”前加“不大”表示程度低。

马清华 (1986) 提出, 汉语中“不大, 不太, 不怎么, 不很, 不十分”这样一些表示程度的词语如果修饰褒义词, 往往是对不如意事情的一种委婉表达。沈家煊 (1999) 将礼貌原则解释为:用言语进行评价, 尤其是评价让人的社会行为时, 对坏的要说的委婉, 对好的要说的充分。一般来说, 对缺点的批评是一种有损对方面子的行为, 不宜直接使用贬义词, 因而往往用“不”加相应的褒义词来代替。

“不大”多用在形容词或动词而且句法上不受制约, 修饰对象选择范围宽, 不同于程度副词如很、极、最、非常等不能自由修饰动词。石毓智 (2001:130) 谈到“程度词+形容词”短语, 具有非定量性, 在量幅上可伸缩, 整个短语前可以加“不”否定, 比如:不很好, 不十分好, 不太好, 未说到“不大好”, 因为“不大好”与其他词语结构构成。副词“不大”与“好”结而成, “不大好”不是对“大好”的部分否定, 而“不很好”之类是“很好”类的不完全否定。因此, “不大”与“不很”、“不太”在句法搭配和来源上不同。此外, 在表示程度义时, 表程度轻重也不同。如:

不高兴≤不大高兴<不很高兴<不太高兴

不想去≤不大想去<不很想去<不太想去

3.2主观义

沈家煊 (2001) 指出,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 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 此为“主观性” (subjectivity) 。短语“不大”做谓语时本身就表示一种评价, 对数量、体积、空间、力量、强度等的评价。副词“不大”也保留了这种评价语义:对程度、频率等评价, 说话者要弱化动量或委婉表达时就表明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如:

(30) 贾宝玉跟姐妹们怎么能同住, 大家都住到大观园去, 那姑娘小伙子也不大合适, 所以要给他写得小一点, 那太小也不行, ……。 (蔡义江《〈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

“不大”在句中还有传情功能。例如:

(31)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是著名的大才子, 他的遭遇在后期确实是不大好, 曾经被贬官、被流放, 最后死在广西了。 (刘扬忠《从〈诗可以怨〉看钱钟书》)

例 (31) 中有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确实”与之共现, 表明说话者的主观情感:对秦观的同情, 这是传信与传情的融合。例如:

(32) 这段时间西门庆姘上潘金莲, 不大出来了。 (徐江《品读〈水浒传〉》)

如果“不大”替换为“不”, 则更多只是一种客观陈述, 陈述一种结果, 而“不大”则有主观态度蕴涵其中:西门庆不出来则因他又有新欢了, 表达说话者对西门庆行为不慢或鄙夷态度。

“不大”无论是对动量、时量、频率还是程度的限制, 都属于一种主观认定, 主观态度。弱化义就是主观上要表达委婉义、不完全否定义时的意义。

3.3表达预设

“不大+V/VP”预设动作发生频率高, “不大+A”预设了程度高或具有某种性质特征。马清华 (1986, 2006) 将“不大+A”称为“委婉否定格式”, 他认为“不大+A”是“不+A/A P”的委婉式, 二者概念意义上等值。“不大+A/A P”的义项为:彻底否定+委婉色彩和接近彻底否定+委婉色彩。可实际上二者有程度或量上的差别, 预设义也不同。“不大+A/A P”的预设:中性义A———程度高, 积极义的A———具有某种性质。

前边我们提到过“不大+A”中, A多为积极义或中性义的词语, 而无消极义的词语。比如我们不说:*她不大难看。而只会说:她不难看。由此, 可以看出“不大”与“不”的差异。“不”否定“难看”这种状态的存在, 预设义为:他难看。“不大”否定“难看”的程度, 预设义为:他难看的程度很高。

在实际使用语言中, “不大”不与否定义或消极义的词语共现。因为“不大+A”表示一种评价义, 评价一个人或一种事物时我们从正面出发, 比如:他很漂亮, 而不说:*他不难看。“不大+V/V P”预设是行为动作发生的频率高。但V/V P可以是表示消极义的词语, 比如:

(33) 王静仪不大跳, 和赵宗浚跳了一支慢四步以后, 拉了李维廉跳了一支慢三步圆舞曲, 就一直在边上坐着。 (汪曾祺《星期天》)

例 (33) 中“不大”表示“接近否定+委婉色彩”, 同时还表达一种语义预设:动作频率高。

总之, “不大”与“不太”、“不十分”等使用不一样, “不太”、“不十分”可以跟消极义形容词, 如:不太难吃, 不十分难看。这是因为, 在句法层面上, 否定词“不”与”“太A”、“十分A”组合, 而“太”、“十分”等副词对形容词没有语义上的要求, 而“不大”对A则有强烈要求。

4. 历史使用情况及方言分布

现代汉语中, “不大”多用于北方官话区。我们认为“不大”历史上最早出现副词用法在六朝时期, 但用法不多见。如:

(34) 昔有古强者, 服草木之方, 又颇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许, 尚聪明, 不大羸老, 时人便谓之为僊人或谓之千载翁者。 (葛洪《抱朴子·内篇》)

(35) 须臾食下, 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 羊不大应对之, 而盛进食, 食毕便退。遂苦相留, 羊义不住, 直云:“向者不得从命, 中国尚虚。”。 (《世说新语·雅量》)

(36) 王长史宿构精理, 并撰其才藻, 往与支语, 不大当对。 (《世说新语·文学》)

唐宋元时期文献中, 用例亦不多见。《全唐诗》中均用作形容词性短语“不大”, 《通典》中“不”与“大”组成跨层结构:不+大V/A。南宋《朱子语类》中未见副词“不大”用例, 只见副词“不大段”、“不大故”后修饰谓语语例及“不”与“大”的跨层结构:岂不+大V。宋诗中只见一例:

(37) 低头妥尾不大忙, 豕行過之不虎防。 (《宋诗钞·跋蜡虎图》)

《清平山堂话本》之《快嘴李翠莲记》出现“不大+A”用例, 仅一例:

(38) 婆婆性儿忒急躁, 说的话儿不大妙。我的心性也不弱, 不要着了我圈套。

明中期以后, 才开始用例增多, 且多出现在小说中。如《醒世姻缘传》出现57例, 《红楼梦》出现153例, 《儿女英雄传》37例, 《八仙得道》75例, 《小五义》35例, 《续济公传》51例。而《金瓶梅崇祯本》1例, 《西游记》3例, 《老残游记》5例, 《儒林外史》8例, 《孽海花》15例 (10) 。域外汉语官话资料中, 朝鲜《汉语会话书》中常常在可使用否定词“不”的情况下使用“不大”表示委婉否定。如:

(39) 不大很忙。 (《满洲语自通》)

(40) 还不明白么?是, 不大明白。 (同上)

(41) 这小刀不大快。 (同上)

(42) 发烧不发烧?不觉着发烧, 晃晃儿还冷点儿, 不大利害。 (同上)

(43) 四方的不大好看。 (同上)

而在我们检索的现代汉语语料中, “不大”也多用在北方官话区。如老舍作品中经常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均未收录副词“不大”,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先生将“不大”列作习用语:不大 (不怎么) +形/动, 表示程度不重, 一般没有相应的“大 (怎么) +形/动”, 如:不大好/不大舒服/不大满意/不大会/不大愿意/不怎么明白/不怎么重视/不怎么愿意。《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侯学超) 未收录副词“不大”。《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张斌) 收录“不大”, 标注为副词, 两个义项:

一、表示程度较浅的否定, 用法与否定副词大体相同, 相当于“不怎么”。

“不大”中的“大”有减弱“不”的否定程度的作用。“没大注意”中的“没大”相当于“没怎么”。如:

不大见效/我的话他总不大听/不大能用/不大说得出口

二、表示“不经常”、“不多”的意思。如:

毛泽东讲过, 我写文章不大引马列毛怎么说/现在是不大听见有人提起了/不大一会儿, 看热闹的人都赶来了。

问题是, “大”无论作为形容词还是副词还是语素, 减弱否定程度作用从何说起。应该是“不大”表示“小”义才可能有减弱之意味, 而并非“大”具有减弱否定程度的作用。否则, “不怎么”为“怎么”减弱否定作用吗?显然不是。

有些方言词典中明确将“不大”列为一个副词, 《北京话语词例释》 (10) :“不大”———不经常, 不怎么。例句:

(44) 除了必须开口, 他简直的不大和人家过话。 (《骆驼祥子》)

(45) 他不但敢放胆的跑, 对于什么时候出车也不大去考虑。 (《骆驼祥子》)

不大得劲儿:不太舒服, 有点难为情他的眼睛很亮, 很干, 他一看我, 我就觉得不大得劲儿。 (《四世同堂》)

不大老好:不太好, 不怎么好可是呀, 他们也有不大老好的地方。 (《龙须沟》)

《北京话词语》 (12) 中未收“不大”。

《北京土语词典》 (13) 收录“不大会儿”、“不大点儿”。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词语例释》 (14) 收录“不大得烟儿抽”指处境困难, 情况妙, 失势。

《新编北京方言词典》 (15) 标明“不大”词性, 副词。不大:不怎么, 如不大好/不大高/不大顺心。收录“不大老好”:不太好, 不怎么好。他功课不大老好。/你这样可不大老好。

此外, 河北方言 (16) 也使用“不大”, 还使用“不怎么”。如:不大舒服/不怎么舒服/不大自在/不大相信/不大受用。内蒙古西部方言 (17) 使用“不啥甚”, 如:这顿饭做得不啥甚好。《山东方言词典》 (18) :未收录“不大”, 但用“不大好”表示生病。收录副词“没大”, 义为“没怎么”。关于“没大”和“不大”, “没大”否定已然事件, 客观陈述, 强调时量短;而“不大”否定规律性的事实, 主观认定, 与时间无关, 强调动量小。“没大”否定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短, 不能否定性状, 而“不大”作为一个“不”相当的副词, 可以否定性状。“不大”多出现在北方方言中, 与北方话中使用“不”否定词有关, 南方方言中较少使用“不”否定词。

5. 结语

本文讨论备受学界争议的副词“不大”性质及相关问题, 根据意义和功能结合的原则可知“不大”已然是副词。“不大”表主观弱化义, 与一般程度副词不同, 它可自由修饰动词。与一般评注性副词不同, 它可与别的词一起出现在定语位置上。如果对之进行归类定性的话, 我们将之归入主观评注副词。

“不大”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需进一步研究, 我们认为“不大”并非同“不太”、“不很”等由副副跨层组合而成, “不大”由短语“不大”词汇化、语法化而来。具体论证另文讨论。

浅析程度副词“不大” 篇8

(1) 黄河的沙给这里的威胁不大, 因为地势的关系, 没有大量的沙淤积着。 不大功夫, 我就听到一阵沙沙声和杂乱的嗥叫声, 一群狼, 足有四五十只, 蜂拥而来, 黑压压地包围了我们。

(2) 我不大情愿地坐下来, 看着这个威武的“钢铁卫士”, 好象进入了一个神话世界, 内心充满了奇异和惊羡。

(3) 上午天气不大热, 她携个竹篮子, 去麦田, 园林, 或是草原上割猪草, 返家时定必是累累的一大篮。

(1) (2) 中, “不大”是否定副词“不”修饰形容词“大”, “不”和“大”两个词简单意义的相加, 表示“比较小”或“没有什么”的意思, 如 (1) 表示“威胁比较小”或“又有什么威胁”, (2) 表示“没一会儿”, 时间比较短的意思。并且此“不大”结合不紧密, 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如“威胁不怎么大”, “威胁不太大”, “不太大功夫”等, 证明此“不大”是一个短语。因此 (1) (2) 这类“不大”不在本文的分析范围之内。

(3) (4) 中, “不大”是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大”两个副词性质的语素的紧密结合, 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 表示“不太”或“不怎么”的意思。

在《语法讲义》中朱德熙先生明确提出“常见的副词有:‘很、挺、怪、更、最、太、忒、号、真、较、比较、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不大’等等”[1]196~197, 另外在《现代汉语口语语法》中赵元任先生于副词这一章节中明确提出“‘不大’是一个复合词”[2]341。所以, 当“不大”修饰形容词和副词时, 本文将之看作是程度副词。

二、语法分析

“不大”作为一个副词, 同其他副词一样, 主要句法功能是位于形容词或副词前作状语, 不能单独或重叠使用。我们在语料库中搜索到846 条包含“不大”的语言材料, 除去其中表示“比较小”意思, 即短语性质的语料之外, 符合条件的有408 条。其中修饰形容词的有145 条, 占35.5% ;修饰动词的有263 条, 占64.5%。

1、不大+ 形容词

在搜索到的语料中, 我们发现“不大”修饰的形容词大部分是褒义词, 少部分是中性形容词。如:

(5) 听她的语气, 似乎有些不大满意, 可又有些像在夸耀自己的丈夫:“他连这些也不愿意挂出来哩!”

(6) 她在盆里涮了涮沾满肥皂沫的手, 站起走了过来:“你这话不大全面, 女同志也不全是提不得的。”

(7) 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 与汉族不大相同。

在145 条语料中“不大”修饰褒义形容词有120 条, 占比83%, 修饰中性形容词有25 条, 占比17%。

当不大修饰形容词时, 表示程度不高或比较浅, 含有一种委婉否定的语气, 表明说话人对事物或性状的否定程度减弱了。如:

“不大妥当, 恭维的话太少, ”股长皱皱眉摇摇头说, “像这样的名著非郑重介绍不可。”

“不大妥当”要比“不妥当”要更加委婉, 易于被听话者接受。

2、不大+ 动词

语料中显示, “不大”可以修饰行为动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以及有+N。

A.“不大”修饰行为动词

共计102 条语料, 占比39%。“不大”修饰行为动词的语法意义是某事不经常发生或发生的次数少。如:

他扭头看张培:“是咯, 你总是这样悄悄的不大吭声。”

(10) 他平常不大出头露面, 正憋着一股劲儿悄悄地往前奔日子。

“不大吭声”和“不大出头露面”表示“吭声”及“出头露面”不经常发生, 出现的频率低。

B.“不大”修饰心理动词

这种情况共有107 条语料, 占比41%。“不大”修饰心理动词的语法意义和修饰形容词时是相似的。这大概跟心理动词同形容词有着相同之处有关。如:

她对于女儿们的婚姻都不大满意, 倘若用她自己的话说, 就是:“太不理想!”

此外蒙古人又不大喜欢洗澡, 到现在为止, 全城尚找不到一个公共的浴室。

例 (11) 中委婉地表达了母亲对女儿们婚姻的不满意;例 (12) 中也是委婉地表达了蒙古人不爱洗澡的特点。

另外, 同“不大”修饰形容词一样, 当“不大”修饰心理动词时, 这些心理动词绝大部分是积极意义的。

C.“不大”修饰能愿动词

共计48 条语料, 占比18%。“不大”修饰能愿动词的语法意义也同修饰形容词一样, 表达一种委婉的否定。如:

我不大愿吃炸黄鱼。

前一个方案的冒险性太大, 不大可能实现。

例 (13) 中, 同“不愿吃”相比, “不大愿吃”否定的程度相对较弱, 含有委婉语气。例 (14) 中, 同“不可能”相比, “不大可能”否定的程度相对较弱, 也是委婉地表达。

D.“不大”修饰有+N

这种情况共有6 条语料, 占比2%。语法意义也同样与“不大”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一样, 表示程度低, 在这里表示此名词特性含有量较小。如:

(15) 城里人是不大有" 家" 的体验, 城里人只有街道和门牌号码。

(16) 小杨不大有把握地说:“这可是水鸭子吧?”

例 (15) 表示说话人对于城里人有家的体验这一事实的轻微否定;例 (16) 表示对小杨说话有把握的轻微否定。

三、小结

综上所述, 程度副词“不大”可以修饰形容词和动词, 且在搭配不同成分时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总结如下:

第一、不大+ 行为动词表示某事不经常发生或者说发生的次数少。

第二、不大+ 形容词/ 心理动词/ 能愿动词/ 有+N表示表示程度不高或比较浅, 含有一种委婉否定的语气, 表明说话人对事物或性状的否定程度减弱了。另外, “不大”修饰的形容词有[+ 褒义][+ 中性], 心理动词有[+ 积极]。

摘要:“不大”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程度副词, 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语法意义。本文将以“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作为语料, 根据其不同的搭配成分分析不同的语法意义, 并适时归纳程度副词“不大”的语法特点。

关键词:程度副词,“不大”,语法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2011.

“程度副词”考点例析 篇9

一、考查程度副词enough的位置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ecture (演讲) of Li Yang’s Crazy English? (2007年芜湖)

—I think it’s__________, but someone thinks it’s much too___________.

A.wonderful enough;bored

B.enough wonderful;boring

.wonderful enough;boring

D.enough wonderful;bored

2.Don’t worry.She can look after your pet_______. (2006年孝感)

A.careful enough

B.enough careful

carefully enough

D.enough carefully

[考点点击]enough作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时,应位于这些被修饰词之后。

二、考查程度副词so的用法

3.This exercise is_________ difficult__________. (2007年济南)

A.so, that few of us can do

so, that few of us can do it

C.too, for anyone of us to do

D.too, for anyone of us to do it

4.Kate is __________busy ___________she can’t have a picnic with us this weekend. (2007年贵阳)

so...that

B.too...to

C.so...as

[考点点击]so意为“如此”,由其构成的常见句型有:so...that...意为“如此……以致……;such...that...也有此意。但so是程度副词,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而such是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三、考查程度副词how的用法

5.___________tall the boy is!He can play volleyball very well. (2007年长沙)

How B.What a C.What

6.___________pretty your dress is!Where did you get it? (2007年河北)

How B.How a

C.What D.What a

[考点点击]how用作程度副词时意为“多么”,其后接形容词或副词,用来引导感叹句,构成“How+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其他”句型,如上面两例。What也可引导感叹句,其后接名词,构成“What+a/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其他”或“What+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其他”句型。例如:

7.__________it was yesterday because of the storm! (2007年兰州)

What bad weather

B.What a bad weather

C.How bad a weather

D.How bad weather

8.____________exciting match it is between Wang Liqin and Ma Lin in the49th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2007年济宁)

A.How B.What

C.What a What an

四、考查程度副词less, more, least和most与形容词或副词构成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9.I love Urumqi because it is becoming__________. (2007年乌鲁木齐)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B.beautiful and beautiful

C.clean and clean

D.more and more clean

10.Amy makes fewer mistakes than Frank.She does her homework___________.

(2007年南京)

more carefully

B.more carelessly

C.more careful

D.more careless

11.English is one of ___________important subjects in our school.

(2007年济南)

A.most the most

C.more D.much more

[考点点击]英语中, 部分双音节形容词或副词以及多音节的形容词或副词, 须在它们的原级前加more或less构成比较级, 加most或least构成最高级。

五、考查程度副词a little, a bit和much的用法

12.We need some more coffee.There is only ___________left.

(2007年沈阳)

A.little a little

C.few D.a few

13.This year our school is ____________than it was last year.

(2006年陕西)

much more beautiful

B.much beautiful

C.the most beautiful

D.beautiful

如何复习副词? 篇10

The ice melted instantly. (修饰谓语动词)

You are absolutely wrong. (修饰形容词)

Obviously, they have to negotiate with the committee. (修饰全句)

副词的含义和分类

时间副词有today, yesterday, before, now, then, shortly, eventually等;

地点副词有here, there, inside, outside, aboard, abroad, downtown, downstairs, everywhere等;

方式副词有carefully, slowly, suddenly, cautiously, patiently, illegally等;

程度副词有much, very, rather, quite, hardly, almost, merely, simply, absolutely, totally, entirely,generally等;

频率副词有usually, sometimes, never, always, often, frequently等;

关系副词有thus, so, therefore, however, consequently, additionally, besides等;

还有一类副词可表示某种语气、情感,一般用来修饰全句,如:importantly, obviously, luckily, fortunately, unfortunately等。

掌握副词的分类及含义能帮助同学们快速理解语境,并熟练运用副词表达程度、关系及情感态度。

例1 (2014·全国卷Ⅱ) Everyone on the bus began talking about what the boy had done, and the crowd of strangers 70 (sudden) became friendly to one another.

解析 suddenly。sudden意为“突然”,修饰的应是谓语became friendly,而非stranger,只有副词才能修饰谓语动词,所以此处应将形容词sudden变为副词suddenly填入。

例2 (2015·广东卷) 2 (lucky), he also had a cow which produced milk every day.

解析 Luckily。此句应该表达的是“他还有头每天产奶的牛这事是幸运的”,所以填的词应该修饰全句,要用副词。luckily表达的是一种语气情感。

副词的位置

1. 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副词一般放在所修饰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如:

This kind of material is rather cheap. (rather修饰形容词cheap)

He got up surprisingly early. (surprisingly修饰副词early)

2. 副词若修饰谓语动词,分两种情况:

所修饰的谓语若只有实意动词,则副词一般放在实意动词之后,如listen carefully, think logically, organize well, go abroad, go downstairs等;所修饰的谓语如果既有实意动词又有助动词,则副词往往放在助动词之后、实意动词之前。如:

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rapidly increasing.

She has already resigned from this position.

了解副词的位置,能帮助判断题目考查的是不是副词。

例3 (2016·全国卷Ⅰ) Recent studies (study) show that we are far more productive at work if we take short breaks 67 (regular).

解析 regularly。第67空同学们通过观察可知形容词位于动词短语take short breaks之后,只能将其变为副词,因为只有副词才能修饰动词,且副词修饰实意动词时一般位于实意动词之后。

例4 (2016·全国卷Ⅰ) The title will be 63, (official) given to me at a ceremony in London.

解析 officially。此句的谓语结构为will be given, 分析可知只有副词才能修饰谓语动词,且副词放在助动词之后、实意动词之前,符合表达习惯,所以此空需将official变为officially填入。

特殊情况

1. 不是所有的副词都是-ly结尾,带-ly后缀的词不一定是副词,比如likely, lovely, friendly, lively, deadly, weekly, daily就是形容词。

2. 有类动词像系动词一样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但是它们不是系动词,因而其后要接副词而不是形容词。如:

The book sells well.

nlc202309081318

The cloth dries easily.

3. 有的副词加-ly后缀还是副词,但意思有所改变。如:

We should study hard.

He can hardly get in touch with the boss.

这里hardly为表达否定意义的副词。又如:deep, wide, high, direct等副词变为deeply, widely, narrowly, highly, directly后意义由具体变为抽象。试比较:

The rescuers are digging deep.

I’m deeply touched by his words.

Open your mouth wide.

English is widely used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lane can fly high.

The headmaster thought highly of my sister.

You can fly to Paris direct.

Directly after lunch we were packed and ready to go.

4. 有些副词与现在进行时或过去进行时连用,表达的是喜恶等情感、态度。这些副词有forever, always, often, constantly等。如:

He is constantly scolding me.

Mary is always helping others.

5. 还要注意对副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的考查。

例5 (2014·广东卷) After our plane landed, we went to the hotel. We had made our reservation six months 17 (early), but the man at the front desk said there had been a mistake.

解析 earlier。此句中表达的是“早在六个月前就订好了宾馆”,所以考查的是early的比较级earlier“更早的时候”。

6. 还有可能考查特殊句式,如the more ..., the more ...。

例6 (2014·辽宁卷) The 68 (hard) you try to beat him, the more likely you will get hit.

解析 harder。此句意为“你打他打得越狠,你自己受到打击的可能性越大”。用的是特殊句式the more ..., the more ...,故应将hard变为harder。

7. 最后还有一些副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了连词的功能,可以引导状语从句。如:

The girl burst into tears immediately she saw her mother.

All the students became silent instantly they caught a glimpse of their headteacher.

在这里immediately, instantly表示“一……就……”,相当于as soon as/the moment, 起的是连词的作用。

总之,在我们掌握了副词的含义、用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前提下,遇到语法填空题中的形容词,就要判断它修饰的对象:如果修饰谓语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就可直接将它变为副词;如果空中给的是副词,则很可能考查它的比较级、最高级。

上一篇:非开挖技术下一篇:“传帮带”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