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教学法

2024-05-16

“传帮带”教学法(精选九篇)

“传帮带”教学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221人, 其中女生208人, 男生13人;年龄19~23岁, 平均年龄 (21.36±2.87) 岁,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时数、学习成绩、实践指导教师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实践教学大纲, 结合实训项目、学时、场地、实训物品等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授课内容。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 (1) 教师讲解、示教操作步骤; (2) 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4) 随机抽学生回示, 教师点评、总结。观察组实施“传帮带”教学法: (1) 课前安排:从本年级筛选20~30名操作技能扎实且表达、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传帮带”组成员。每次实训前, 该组成员按教师要求预习操作流程, 熟悉操作步骤, 以便在实训课堂中尽快掌握操作内容。教师也可根据实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安排合适的项目给不同能力的学生,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传帮带”实践教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实训分组及时间:为方便练习, 将班级学生每20人分为一小组, 每班2~3组, 每组授课时间为40分钟。平行班相同实训项目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学习, 可调整至每日7、8节及课外活动时进行, 根据班级数目及学时, 每项操作安排1~2周完成。 (3) 实训项目:先以单项操作为主, 如打结训练、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 学生的基础操作过关后可进行综合实训教学。 (4) 课堂实施:首先, 教师讲解、示教新项目操作, “传帮带”组成员听讲后进行常规练习, 教师在该组成员学习过程中强调要点、纠正错误, 要求动作准确、规范。其次, “传帮带”组学生练习结束后由教师点评、纠错, 并对其进行考核, 直至达标;再次, “传帮带”组学生按教师要求对其余各组实施“手把手、一对一”的讲解、演示、指导, 教师巡回观察, 发现问题予以解决, 并及时向“传帮带”组成员反馈。 (5) 练习结束, 教师点评、总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 (见表1)

学期末,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对授课班级学生随机抽样调查。统计显示,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

注: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2.2 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

观察组学生期末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秀率 (分) 83.6%, 较对照组高。

3 讨论

3.1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高等学校教育不同于小学和中学教育, 大学生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 倾向于自我导向的学习方式[3]。“传帮带”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 一方面, 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有自由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旁观者、接受者, 而是讲授者、考核者。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应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 还要弄清楚“为什么这么做”[4], 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尤其是对后进生可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另一方面, 学生在相互“教”与“学”的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接受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 更容易获取学习心得、总结学习经验, 从而把自身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 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成果。

3.2 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帮带”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转化为问题交给学生, 淡化或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通过在摸索中边教边学习, 学习潜力被挖掘, 也促使学生思考深层次问题, 并学会对问题进行系统化归纳[5]。在教学中, 学生自行控制教学节奏, 确定带教方式、时间安排, 如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在多长时间内必须完成哪项步骤的学习、讲解重点是什么、难点如何讲等,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自学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步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3 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传帮带”教学法改变了原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对话增多的同时, 学生参与教学的面也更广, 使得学生必须尝试与人沟通, 在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中, 分享彼此成功的喜悦, 逐步培养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6]。表1显示, 93.4%的观察组学生对于“传帮带”教学法在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方面持肯定态度, 91.8%的观察组学生认为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方面有较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 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 可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帮带”教学法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易于接受,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荣, 苏琳, 叶红, 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2) :147-149.

[2]王聪, 杨冰, 沈军.综合性实验评价指标在护理学基础综合实验考评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4) :66-68.

[3]叶微波, 李以新, 缪群芳, 等.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2) :75-77.

[4]郭书芹, 尤雪剑, 张洁冰, 等.行动导向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18) :2036-2038.

[5]郭书芹, 张海燕, 林秀芝, 等.“学案导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 (4) :261-262.

教师传帮带教学任务计划 篇2

为提高我校粮油食品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专业教师互助的作用,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不断充实到骨干教师队伍中。学校开展以一对一结对为主要形式的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新老教师相互切磋教学技艺不断提高各自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我作为一名老教师,有义务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为使此项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传帮带”的基本内容

1、师德师风:规范青年教师(西艾力·热西提)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创新协作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树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责任感。

2、教育教学能力:指导热西提教师认真备课,书写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方面,帮其能切合实际的分析处理教材,能比较自如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特色,而且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同时帮其能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审视课堂教学,有较强的思考和观察力,能撰写具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争取在各级专业刊物中发表或交流。

3、教育科研能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探索,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二、工作计划:

(一)指导教师:

1、做到“三带”:带师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为人师表,育人之道。

2、指导备课、讲课,书写计划、教案,指导教法。

3、每学期听徒弟课3节以上,评议优缺点。

4、向其提供信息,推荐经验文章,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节汇报课。

6、针对其的基本功弱项,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其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二)青年教师

(1)接受指导教师对上课、备课、教研、教改等方面的指导和检查。(3)认真备课上课,写教案,主动求教,及时反思。

(4)主动听指导教师的课(每学期至少4节)做好记录、学习实践经验。

护士长在教学中应注意新人的传帮带 篇3

科室护士长不仅要从事日常医疗护理, 还要从事相应的科室管理, 包括院内的流程事务管理, 以及特殊的应急突发事件管理, 可以说护士长是管理中最繁忙的领导, 这就需要助手, 因而在培养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带新人。

要从思想上重视助手的作用, 从骨干到小护士都不容忽视, 不能以院科领导自居, 要放下架子, 平等待人, 宽厚待人。

要培养能独当一面的专家, 而不是什么都会的杂家, 干而不专, 专而不精, 精而不通, 是培养后备护理人员的失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培养为的是以应对事务、事件, 否则有事时事倍功半, 将会杂乱无章。

重视和发现护理人员的长处与短处, 扬长避短, 培养她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特别是培养和营造一种和谐的团结协作氛围。

作为一把手不要处处插手, 事事指划, 原则上点到为止, 不违反原则的事以和为贵, 甚至将错就错, 以情感人, 以理化人。

在积极性上, 护士长要顾全大局, 统筹兼顾, 不要处处为自己, 事事笑纳, 难免成为“光杆司令”, 要让她们各尽其能, 各得其利。

在宣传和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传、帮、带, 不单是嘴上说, 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不忘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严于律己。

重视和有效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和增加凝聚力的活动, 如看望护士的家属, 关心她们的难处, 或集中展示她们的爱好, 陶冶她们的情操等。

善于完备科室的考核机制与目标责任制度, 从稳定中出成绩, 从发展中求改革, 从改革中求发展。

煤矿传帮带 篇4

“传、帮、带”认识体会

随着煤炭行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标准的提高,煤矿企业必须采取“师傅带徒弟”、“一带一”的方式对新职工进行全面帮助指导,而且我觉得这种方式就是为煤矿企业量身打造的。在我矿的实际落实及操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内容:

传,就是传授、传承。从成语讲“授人以渔”,就是要通过“传”让新职工掌握如何操作,最重要的是要传授他们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安全注意事项。我们采取五步走:

一、我做你看,师傅在现场操作一遍,徒弟观摩,重点的地方师傅进行讲解。比如工作面掺设支柱,师傅先做一遍,其中要向徒弟说明掺设支柱的柱、排距、加液的力度以及顶粱接顶要求,从根据顶板情况达到支护迎山有力等内容。

二、你做我看,让徒弟自行操作一遍,师傅从旁观看,了解哪些方面还未掌握,不会的地方进行再次指导。

三、我再做你再看,师傅针对刚刚徒弟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先后程序、忽略的细节和还未掌握的要点进行再次操作示范,徒弟实际操作后带着问题再次观摩。

四、你再做我再看,经过前面的两次指点,徒弟再次单独操作,一般可以顺利完成,师傅可以再次考察是否操作正确。

五、沟通讲评,先让徒弟讲诉操作流程,师傅针对实际操作和口头讲诉进行点评,优点进行表扬,缺点进行指正,在徒弟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项业务的实质意义和与其他工作的相关性进行介绍。煤矿所有工作都可以按照五步走进行传授,确保徒弟迅速掌握岗位的工作内容。

帮,就是帮扶、帮助。新职工对新单位的规章制度和井下安全生产条件等情况存在缺乏认识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师傅的热情帮助、指点迷津,这时候的帮助往往可以较快地提高新职工的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这个时候缺少帮助,遇到问题的新职工可能会打退堂鼓。另外在他们工作开始阶段,要通过自己在本岗位的成长经历,正确引导他们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帮助他们做好迎接各种挑战的心里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学的用心,使用工单位用的放心。

带,就是带领、带头,师傅要“以身作则”。新职工对新单位的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管理行为的认知会经过一个感性的阶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傅工作的方式方法往往会影响新职工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影响其安全意识的形成。我们在选择师傅的时候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有责任心、安全意识强、操作技能娴熟、在本矿工作时间达5年以上。师傅要起到带头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同样需要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身体力行上,更要表现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一个积极向上的师傅和领导才能带出一个同样积极向上的徒弟和团队,反之是同样的道理。

“传帮带”中引着走 篇5

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青年新教师和骨干教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新教师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课、备课,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研究课堂教学艺术。骨干教师对青年新教师的指导也是尽心尽力,言传身教。这一活动对青年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业务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传帮带”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开展好“传帮带”活动,不仅可以完成“以老带新、共同发展”活动的任务,而且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团结,更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

如何指导青年新教师进行教学并取得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要“引着走”,而不是“抱着走”。

“引着走”就是启发、诱导。实施“传帮带”者只能在关键的时候起指导和辅助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受帮带者得到锻炼。“抱着走”就是包办代替,既不利于调动受帮带者的学习积极性,又不利于尽快提高其能力。它忽视发挥青年新教师的主动性,否定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引着走”能使青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然而,有人认为,青年新教师初出茅庐没有教学实践经验,于是从备课到上课、从讲稿到教案都要求青年新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做,但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是青年新教师没有认真思考,理解不深,领会不透,讲课时只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解决这一问题,“传帮带”教师应在工作态度、责任心、职业道德、教学常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考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对青年新教师进行指导,教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钻研教材、组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深入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传帮带”者,既要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地教方法,又要放开让受帮带者自己动手。同时,受帮带者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耻下问,大胆动手操作。

引着走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要引导多思。首先从认真备课做起,在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下工夫,详细、认真地阅读教学大纲。其次是深入钻研教科书,做到“懂、透、化”,认真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关键,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总之,让青年新教师在日常医疗实践及教学中注意积累和收集各种教学素材,随时进行思索和总结,把备课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深奥理论具体化、抽象内容形象化、枯燥内容兴趣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引导多问。只有青年新教师提出问题,骨干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满足他们的需要。

第三,要引导多议。青年新教师通过独立思考,提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应由他们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解决。如一堂新课怎样开头,如何结尾,一个问题与另一个问题如何过渡,用什么样的话来承上启下,如何突出重点,怎样讲清难点,如何联系实际,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何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在什么时候出示哪些教具,什么时候举出什么例子,甚至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提问等,不是由带教教师滔滔不绝地给出结论,而是引导青年新教师充分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理由,然后选取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第四,要相互欣赏。承认和强调每一位教师的特色和能力,尊重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经验,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

安全工作应搞好“传帮带” 篇6

某企业有一名老工人, 快60岁了还坚持亲自作业, 青年职工则只能站在旁边观望。问其缘由, 这位老师傅说:“让年轻人干活没把握, 心里没底, 不如自己干踏实。”这名老工人的出发点是好的, 这样做也许正如他所言, 不会出事故, 对企业当前的安全工作有利。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对企业今后的安全生产十分有害。

如今, 随着一些有经验的老职工逐渐退休离岗, 企业安全工作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那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安全技能的在岗老工人, 在日常工作当中应该多注重对青年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标准化作业和安全防护能力, 多用亲身经历讲述事故的残酷无情, 多传授一些安全生产经验, 对青年职工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做法要敢于“一针见血”指出来, 多让青年职工“唱主角”。老职工要把住安全关, 多提醒, 勤督促, 让青年职工多实践, 多暴露一些问题, 然后针对各自存在的缺陷“对症治疗”, 使其在安全工作中逐渐趋于成熟。当然青年职工也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 虚心向老师傅请教, 尽快能独当一面, 挑起大梁。

笔者希望, 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能够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远目标着想, 为企业发展考虑, 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 真正肩负起安全工作“传帮带”这一神圣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老教师要发挥引领和传帮带的作用 篇7

所谓老教师,一般是指年龄在40周岁以上,教工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这类教师在每所学校都占不小的比例,基本形成一个群体。那么,为什么老教师会受到忽视,忽视的行为又通常表现在哪里?从目前状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精神层面的忽视,如每年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评优、评先、晋职等文件,我们总会听到或看到一条不易改变的规定———本次参评对象一般为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显然,有了这一条规定,自然就把不少想要参评,想要进步,而实际年龄又在35周岁以上的教师拒之门外,对于这部分人,他们即使有心而为也只得就此罢手。第二,教学能力的忽视,在教育行业,常会组织举行各种各样的学科选拔、技能联赛、素质比武等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系列活动,这类活动的本意是提高展示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而活动中通常又会规定,参与本活动的对象限于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试想,类似这种规定,对一些年龄虽大,却有心而为的老教师(即有才华、有能力但年龄又超过35周岁的教师)是一件多么“伤心”的事。大家知道,教育领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有机会,每个人都可能有一手,关键时候,他们都可能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然而,就因为35周岁的规定,使得多少有为的“老教师”被拒之门外。他们显得欲罢不是,欲进不能,心理上常处进退两难境地。事实如此,一个文件中,如果明确了35周岁以下的规定,那么,凡是年龄超过35周岁的老师们,还有谁愿意去越轨再“出风头”?他们本来已人过中年,锋芒锐减。第三,价值取向的忽视,毋庸讳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年轻教师把阵,年轻人是学校的主力军。但实际上,不少年龄超过35,甚至45周岁的老教师们同样是学校工作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中的好多虽然年龄已大,但每天仍肩负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工作,奋发向上,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就因为他们的年龄关系(超过了35、45甚至55周岁) 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再也得不到学校或领导的肯定或赞赏,不管他们干得多卖力,多用心。领导们认为,老教师已“功成名就”,辉煌不再,他们成绩再多,业绩再好,表扬鼓励也无意义。殊不知,这是一种多么片面和武断的想法,有人说过,“一个人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如此,精神追求更是如此”。老教师虽然年龄大了些,体力、精力和时间也比不上年轻人,但他们的某些精神追求、心理需求肯定存在。因此,鉴于人皆有之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需求,当老教师们做出不俗成绩时,实际上学校领导同样需要给他们加油、助威和喝彩,鼓励他们老当益壮,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而目前通常反其道而行之,对老教师取得的成绩,无声无息,避而不谈,或敷衍了事。

而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在过去视之为“宝”的学校老教师,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被忽视或否定的倾向?笔者观察,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的不断推进,升学竞争日趋激烈,老教师由于年岁大,他们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明显不如年轻人,由于这种状况,他们的工作效率会相对比年轻人低。(也就认为老教师已“年老体弱”,日落西山,无力承当学校竞争)另一方面,所谓老教师大多可能在40或50周岁以上,这类人已熟练并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这样,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要求会滞后于年轻教师。例如,在现代化的教育进程中,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校(包括高中)都开始用信息化、数字化、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而对这些新事物,老教师可能会感觉无所适从,操作滞缓,学校担忧他们的工作可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来影响,失去竞争力。

然而,就因为存在这些不足,我们就要可以忽视或否定老教师的一切?笔者不敢苟同,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老教师固然有缺陷,存在不足之处,这无可否认,但他们毕竟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过20甚至30多年,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教师素养的提炼,教师价值的追求及教师目标责任的承兑等方面理解把握,肯定会比年轻人深刻全面。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职业素养的底蕴,应该也是青年人无法相比的。老教师自有老教师的优点长处,他们的优点长处虽不像年轻人那样立竿见影,但从整个教育目标看,他们的优点一点不会比年轻人羞涩。

看一看身边的这位老教师,或许,我们自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他1978年参加工作,现已临近退休,在教育行业,他干了整整36年。36年中,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始终坚守职业底线,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他服从组织分配,听从领导安排,工作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平时,他襟怀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团结同志,注重团队配合,赢得学生同事好评;教育上,他严格以教师标准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由于长期来工作勤勉,再加虚心好学,他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口碑极佳。按理说,像这样的一位好教师,老教师,早该鲜花满地,名利双收(获得各级各类先进荣誉称号,评上中学高级甚至特级教师),然而,由于受某些条件限制,临近退休,他还是一位普通的中学一级教师,送他的鲜花与掌声也并不多。而且更为可贵的,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献给了教育事业,照理他本应该有所求,也有所得,可他至今名利皆无。面对今天的待遇和结果,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人的一生应淡泊名利,从教以来,我算不上一个师德高尚的人,但我一生对得起教师称号,对得起所教学生,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无怨无悔。”看!多么崇高的境界。话虽说得平淡无奇,但谁还不明白?一位老教师的优点在哪里?像所有别的老教师一样,或许,在分数,升学率上面,他没有做出过令人瞩目的业绩,也不曾教出过中考或高考状元,但他的境界和思想,对现在的教育环境,尤其在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生的今天,显得多么的珍贵和重要,他的思想境界不正是目前教育界最需要、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吗?老教师这种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忠于职守,顾全大局的高尚品德,对学校与教育而言,难道不是最大的财富吗?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老教师其实并不像有些人眼中那样无价值,无可用之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只不过他们的优点更多地体现在人的精神层面,需要人们细细地品味。相反,从另一角度思考,假如我们的每个人都能把老教师的这种思想和精神内涵融化到教育实践中,并成为行为的指南、做人的宗旨,那么,是不是谁都会发觉,其实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或许对整个教育有更大的作用,更深的意义呢?进而论之,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之所以有老教师存在,老教师引领,学校才会稳步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要知道,老教师身上的许多优点,并不是可用分数或量化考核衡量的,它是一种发自心底的,符合教育目标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如,对教师职业的敬重,对师德师风的规范,对工作不折不扣的态度以及一生对事业的忠诚等。曾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不管将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定位,教学方法如何改变,教育结果怎样评价,老教师始终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他们身上已印记了教师的不少品德,这些品德不会轻易改变。”

“传帮带”教学法 篇8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及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它应当以职业活动引导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必须与经济发展、产业需求相适应。

高职教育不同于一般性大学教育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加的具体社会性。理想状态下,高职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能够直面社会企业的需求。但是实际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理论过多,动手太少",又或是"实训有,但实训与实际相差较大"等情况。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有其特殊性,如知识更新大而快,有时甚至是整体知识结构的更新。这使得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所需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出现了"企业找人到处找不到适合工作岗位的人才"与"大学生毕业后到处找不到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长期下去,专业对口就业形式不看好,个别专业甚至会出现无人报考等现象。

二、"项目团队'工厂'"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比普通高等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的教育类型,决定了无论是招生、就业环节,还是整个培养过程都必须强化与社会经济直接联系,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以项目团队为主体进行项目的创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完全依照"项目导向"教学的要求来执行教学,有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任务与时间、校企合作等环节上。现有教师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多数教师直接从大学一毕业就又跨入了学校教学)与实际企业应用脱节(计算机专业尤其明显),老师没有时间走出去,也就无法把企业的实际需求引进来。受到教学任务与学时的限制也无法真正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项目,而且现有的教材大多为缺少实际项目案例,学生只能学书本,而学不到经验。校企合作无疑是带来了一片生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受限于各种条件,最终校企合作常常流于纸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故尝试在"工学结合、能力提高"的指导方针下,将实际工作(项目)带进学校,通过"项目团队'工厂'"模式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模式具有标准性、示范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等特征。按照模式的定义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应该是培养人才的标准、范式。项目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或组织,它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建设的,一种按照团队模式开展项目工作的组织,是项目人力资源的聚集体。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观点,项目团队是指"项目的中心管理小组,由一群人集合而成并被看作是一个组,他们共同承担项目目标的责任,兼职或者全职地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而项目团队的使命就是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满足客户的需求。"项目团队'工厂'"模式即为在现有教学体系外,在导师的带领下,由学生组成团队(包含营销人员、项目设计人员或项目开发人员、项目维护人员以及1-2名的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带动、磨练团队,达到培养实用型项目团队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在毕业时,拥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以面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市场需求。如图1所示。

"项目团队'工厂'"的"产品"是一批批合格的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团队。学生经过项目的磨练,掌握项目开发中的相关显式知识(相关技能、操作),并通过团队开发进一步在团队内传递隐性知识(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

"项目团队'工厂'"的运行是可通过两阶段来完成,如图2所示:

三、"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项目团队随着学生的毕业、项目人员的变更,最活跃的动态知识载体--人一个个离开,存于项目组成员大脑中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知识,大多没能够及时有效地从个人知识转移成为组织知识。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的缺少相关项目的磨练,另一方面当有项目时却由于有经验的学生已毕业导致人才不足,又要重新培养。项目人才尤其是团队开发人才的培养缺少连贯性,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

"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以老带新的工作方法,"传"是指授业(有教师),"帮"是指解惑,"带"是指带领、带动学员做项目(实际的项目)。简单的说可把"传帮带"分为五个步骤来看的:(1)做给他看;(2)让他做给你看;(3)再做给他看;(4)让他做给大家看;(5)让他自己做。无数实践证明,"传帮带"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传帮带"是以传帮新人为主要目的,引领受帮对象开展行动式学习,在相互作用中获得共同成长。在与薛彦斌、邱文海等几位老师共同商讨后而申报的校级课题"基于项目团队'工厂'模式的多媒体影音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就提出这个项目团队如何组建和维持甚至推广等问题。本人就此将传统的"传帮带"工作方式带进项目团队'工厂',其执行方式,如图3所示:

1."传帮带"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团队(团队精神)

"传帮带"工作方式要被重视,一定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磨合。表面上看好像是年龄相仿便于沟通,但也有可能因个性、观念等因素而造成角色融合上的困难,甚至不排除因利益扭结而形成的隔膜和提防。这一点尤为令人齿冷。所以,要搞好"传帮带",就要建立好这个团队。培养一支具有高绩效的团队,其团队精神尤为重要。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要打造团队精神,首先,要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其次,要制定一套相对完善传帮带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环境,"传帮带"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并传承下去。

2."传帮带"的传承性

"传帮带"不是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传帮带";而是期待通过"项目团队'工厂'"模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先由教师"传帮带"出一批学生,然后又有这一批学生"传帮带"出另一批学生。由此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以此达到人才培养目的。由此,把"传帮带"的思想一批一批的传承下去。

3."传帮带"风气的形成(组织文化)

"传帮带"的过程其实就是共同分享和交流各自学习心得的过程;分享各自的项目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形成全系"互帮互助互学"的"传帮带"学习氛围,这对推进集体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学习性组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传帮带",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形成和谐、互助的组织文化,推动成员素质的成长。"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我们既要"传"出技术、"帮"出成果、更要"带"出文化。因此对"传帮带"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1)传:除了传承企业文化、管理思想和优良传统,"传"还被赋予了传播和沟通的任务。(2)帮:帮不仅是帮助,它更强调指导。是在思想上、理念上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示范。与此同时,这种"帮助"还体现着母亲般的关怀。(3)带:学生通过导师或同学之间相互带动学习后,把它形成一种风气一直沿袭下去。

四、小结

通过"项目团队'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可让教师和学生都既可以在"真刀实枪"的环境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又可以更加深入地与社会企业接轨。即可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的显式知识(相关技能、操作),亦可通过"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团队开发进一步在团队内传递隐性知识(个人经验、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因此将实际工作与学生培养结合,通过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显性知识与隐性能力。学校为学生的就业前景打下良好的伏笔,同时也为社会推出一批批具有良好能力的毕业生。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提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探索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传帮带”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套“项目团队'工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此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际工作与学生的培养相结合,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丰富其实践经验,而且能使毕业生更快、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关键词:模式,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工厂'模式,“传帮带”,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广军,潘凌.软件人才(Java方向)2+1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实践教学,2009(11):137-139.

[2]黄伟文,孟德欣.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7(23):93-96.

[3]郭江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4):1-3.

[4]卢美.建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教育长廊,2009(4):43.

“传帮带”教学法 篇9

1 内容

1.1 教育理论的学习

医学专业课青年教师大多数是医学院校毕业生, 教育理论欠缺, 传帮带教师要提醒青年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敦促青年教师自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医学教育教学的新动态, 探索课程改革及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使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我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 迅速走进课改, 适应不断发展的医学教育形势。

1.2 专业教学的传帮带

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艺上的提升, 对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工作信心、培养良好个性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传帮带教师可以从备课、上课、教学反思3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1) 指导备课:指导青年教师设计课程和课堂教学, 能够较熟练地处理教材, 有针对性地备课, 认真书写课程设计方案、课堂活动方案和实验训练方案。 (2) 跟踪听课:青年教师今后的课上得怎么样, 在初始阶段最为重要。因此, 传帮带教师要跟踪听课, 帮助青年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正确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 (3) 让青年教师听课:让青年教师听帮带教师每一单元每一个环节的讲课, 从课程上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直到青年教师能够自己设计课程。 (4) 完成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工作, 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偏差, 找出差距, 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青年教师也需要提升医学专业水平, 传帮带教师可以带领或敦促青年教师参加临床实践, 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育科研的指导

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带领青年教师抓好教育科研, 建设精品课程, 参加科研课题小组, 能帮助他们加强学习、迅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1.4 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师应增强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能力。传帮带教师要培养青年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与医院合作技术攻关, 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讲课等。

1.5 师德师风的熏陶

青年教师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修养是决定其能否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关键。传帮带教师应力争言传身教, 做到工作认真、爱岗敬业, 起到传帮带模范作用。

2 形式

2.1 讨论备课

讨论教学文书的书写,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授课方案的设计, 了解学生和教材, 指导青年教师如何备课。

2.2 互相听课、评课

青年教师相互之间从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学习, 并在课后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反馈。

2.3 指导课题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或交流、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主体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使青年教师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获得帮助。

2.4 座谈谈心

传帮带教师可经常与青年教师谈心, 教学上互谈教学心得, 工作上传授管理经验, 生活上互相关心。

2.5 指导临床实践

传帮带教师可经常与青年教师一起参加临床实践, 并指导其临床实践, 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教师,传帮带,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帮带”教学法】相关文章:

传帮带精神04-10

传帮带讲话05-11

教师传帮带机制05-25

传帮带个人计划05-29

援藏传帮带计划范文06-19

传帮带工作总结08-01

传帮带个人学习计划08-04

骨干教师传帮带总结08-10

骨干教师传帮带记录08-10

如何发挥传帮带作用08-23

上一篇:关系副词下一篇:提问形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