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合作

2024-05-14

跨区域合作(精选十篇)

跨区域合作 篇1

合作是当今世界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Freeman(1991)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成功创新源泉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强调了企业与用户的合作和外部专业知识来源的重要性[1]。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2]。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区域紧密合作与互动,促进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和创新联盟建设。然而,区域间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平衡,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阻碍了我国区域间的创新合作。因此,对阻碍我国跨区域之间创新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识别出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Jaffe等(1993)利用专利引文资料作为数据来源证实了科学研究的合作是本地化的[3];Liang和Zhu(2002)发现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对科学合作的频率和强度起到重要且积极的影响[4];Hong(2008)分析了地理距离对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影响,认为地理因素显著地约束了知识跨区域流动[5];Scherngell和Hu(2011)估测了地理、技术和经济因素对跨地区之间知识生产活动的影响[6]。上述研究均表明创新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近,越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联系,也就越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越容易产生合作。

创新组织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即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同组织合作是指大学之间的合作、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异组织合作是指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正是指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异组织之间的创新合作。创新主体的组织机构的接近性也是影响跨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通常认为跨国公司在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具有组织机构上的接近性,即使存在地理空间距离的阻碍,分支机构之间也很容易进行知识交换或研发合作。Ponds等(2008)的研究表明,研发主体组织机构的接近性能克服双方之间的地理距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有利于消除合作中产生的机会主义倾向[7]。如大学和大学能克服地理距离带来的阻碍,开展紧密的合作。反之,地理位置的接近性有利于促进不同性质的创新组织建立起成功的合作关系,如大学和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通常具有本地化的性质。

当前已有国内外学者分析了地理距离、经济因素等对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影响,但是鲜有研究将创新合作主体所属组织机构性质的影响也纳入研究的范畴之中。本文的贡献是将地理距离、创新主体组织机构的接近性、经济因素、技术距离、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同时纳入研究框架,利用空间交互模型对影响我国跨区域创新合作之间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1.1空间交互模型

空间交互模型十分重视规模控制变量的影响,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区域间的创新合作关系,Scherngell(2011)基于欧盟科研项目中的合作关系,运用该模型对欧盟内的研发合作关系进行了分析[8]。

空间交互模型可表示为:

Fij=Οiα1Djα2exp[k=1kβkSij(k)]+εij(1)

Fij为因变量,代表i地和j地之间的创新合作强度;Oiα1Djα2i地和j地的创新规模控制变量,α1和α2为未知决定系数,且α1=α2;Sij(k)为模型设定的k种自变量,即影响两地间创新合作强度的k种影响因素;βk为模型未知的决定系数;εij为模型的残差项[8]。

1.2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2.1 因变量的数据来源

本文中的Fij代表省际创新合作强度,即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之间的创新合作强度。专利活动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引用合作专利中的数据来测量省际间的创新合作强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自1985年以来所有的专利信息,包括每一项专利的名称、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等。通过检索申请人的信息,可以发现由跨区域之间的组织共同申请的专利,由此可以得到一个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样本。本文的数据正是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平台数据库中提供的合作专利信息。搜集数据的步骤为:

第一,搜索2001—201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之间的合作专利。在专利信息平台地址栏中依次输入每个省区的地级市名,如输入“南京市”,得到以南京市为地址的全部专利信息,在申请人一栏中查找南京的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与江苏以外的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共同署名的合作专利,排除申请人中含有自然人的合作专利,获得跨省域组织间的合作专利。

第二,分析每一项合作专利中的合作关系,分别计算同组织之间和异组织之间的合作次数。专利中的任意两个组织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一项合作,一项专利由n个组织合作完成,可以认为这项专利中有n×(n-1)/2项合作。如专利申请人中注明有以下组织:南京某大学、北京某大学、上海某公司。南京某大学—北京某大学为1次江苏与北京之间的同组织合作,南京某大学—上海某公司为1次江苏与上海之间的异组织合作,北京某大学—上海某公司为1次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异组织合作。

第三,根据以上合作专利的统计结果,计算同组织合作和异组织合作的省际合作频率矩阵。搜索的数据在31个省区市之间产生,因此共有930种排列结果。根据第二步骤中的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每一项合作专利中的省际间的合作次数,并把每项专利中得到的合作次数相加,得到省际创新合作的总次数。

第四,计算Salton系数。Salton系数是衡量合作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指矩阵中的某一个值除以该值所处行的和及所处列的和的几何平均数得到的计算结果。Salton系数越高,说明省际间合作强度就越高。

1.2.2 规模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数据来源

将2001—2010年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研发人员总数做为创新活动规模控制变量。Oi是在地区i研究人员的总数,Dj是在地区j研究人员的总数。各地研发人员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本文中自变量k取5。Sij(1)为合作双方各自所在的两地之间的地理距离,通过计算两地的省会城市之间的球面距离得到;Sij(2)为两地间经济差异,通过计算2001—2010年两地间GDP总量之差的绝对值获得;Sij(3)为沿海地区哑变量,若合作的两地有1个或2个都在沿海地区,则赋值为1,否则为0;Sij(4)为中部地区哑变量,若合作的两地有1个或2个都在中部地区,则赋值为1,否则为0;Sij(5)为省际间技术距离变量。技术相似性也可能影响区域创新合作。若两地的技术专长差距很大,如一省专长于传统制造业,而另一省专长于高科技产业,与技术专长相似的两省相比则合作的空间就小很多[9]。用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将专利按技术领域分为22类,收集了31个省区市在2001—2010年各类专利的总数,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了两两省份之间的技术相似指数。技术距离的值越大,表示两地间的技术类型越不相似;反之,则越相似。

2跨区域创新合作结果分析

2.1省际创新合作强度

将通过搜索合作专利得到的省际合作数据分成3组,即总体省际合作频率矩阵(见表1)、同组织省际合作频率矩阵(见表2)、异组织省际合作频率矩阵(见表3)。3个矩阵均无对角线值。

根据以上3个矩阵通过计算31个省区市任意两两组合的Salton系数来测量两省间的创新合作强度,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目前我国省际创新合作强度最强的3个省市组合分别是:北京—辽宁、上海—浙江、上海—江苏;同组织之间创新合作强度最强的3个省市组合是:上海—广东、北京—上海、上海—浙江;异组织之间的创新合作强度最强的3个省市组合是:北京—辽宁、上海—广东、上海—江苏。在3种合作频率矩阵中,北京和上海与其他省区市的合作频率非常高,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展水平排名靠前的省份之间的合作频率很高,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沿海省市之间的跨区域合作频率较高。此外,这些组合中还有不少是地理距离邻近的省份。

2.2省际合作回归分析的结果

模型的因变量以省际间的合作次数为度量,为典型的计数数据。本文得到的省际合作频率矩阵中,有多个省际间合作次数为零,表明样本数据可能存在过度离散的问题。负二项计数回归模型能较好地解决样本过度分散问题。适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前提条件是:样本数据过度离散,且方差大于均值[10]。负二项回归模型成立或有意义的条件是:模型中各变量的显著水平较高;模型整体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最小[11]。运用Stata10.0软件进行负二项计数回归,回归结果见表5、表6和表7。利用alpha检验对离散程度进行检验(LR test of alpha)发现,总体合作模型、同组织合作模型和异组织合作模型的alpha 显著,p值均为0.000,说明数据存在过度离散的问题,且方差远远大于均值,因此,符合运用负二项计数回归模型的条件。3个负二项回归模型的整体检验显著(p=0.000),技术距离和经济差距在2个模型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规模控制变量、地理距离、沿海哑变量、中部地区哑变量在3个模型中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的AIC值均符合AIC

较小的原则,因此,3个负二项回归模型均有意义。地理距离变量对省际创新合作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沿海哑变量对省际创新合作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中部地区哑变量对省际创新合作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合作的两省创新活动规模对省际创新合作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

注:模型整体显著性p=0.000(log likelihood=-3297.5478);样本量为930;alpha显著(lnalpha=0.3551888,alpha=1.42645,LR test of alpha=0,p=0.000)

注:模型整体显著性p=0.000(log likelihood =-2720.3312);样本量为930;alpha显著(lnalpha=0.6176424,alpha=1.854551,LR test of alpha=0,p=0.000)

注:模型整体显著性p=0.000(log likelihood =-2637.6548);样本量为930;alpha显著(lnalpha=0.3906134,alpha=1.477887,LR test of alpha=0,p=0.000)

3讨论与分析

三个模型中,地理距离变量均对省际合作强度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跨区域创新合作表现出“地理距离衰减”的特征。在总体省际合作模型中,地理距离的回归系数是-0.419,意味着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省际间每增加100公里,合作的可能就下降34.2%。与Liang和Zhu[4]、Scherngell和Hu[6]等的研究数据来源不同,本文通过引用合作专利数据,再次证实了地理距离的负向影响。

结果还显示,同组织合作模型中的地理距离回归系数是-0.408,异组织合作模型中的地理距离回归系数是-0.471。说明与同组织合作相比较,异组织合作在地理空间距离上衰减得更快。该结果说明省际间的产学研合作更容易受到地理空间距离的限制。未来的科技政策应考虑采取积极措施消除省际间产学研合作的阻力因素。

经济差距对3种省际合作均起到正向影响(0.114、0.124和0.056),其中这一变量在总体省际合作模型和同组织省际合作模型中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经验恰恰相反,根据经验,省际之间的经济差距越大,双方产生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本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即经济差距越大,双方合作频率越高。可能的原因是:以纳入的合作专利数据来看,大部分的省际合作与北京和上海有关;北京、上海与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合作频率较高,而作为单个直辖市,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总量却远低于这些拥有数十个城市的经济发达大省的经济总量;北京或上海的经济总量与陕西、山西等经济次发达的省份基本相当,差距不大,并且与这些省份合作的频率也低于与经济发达的省份之间的合作频率;经济次发达省份之间的合作频率不高,它们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也不如北京等直辖市与经济发达省份之间的明显,因此,计量模型的结果得出了经济差距对创新合作的正向影响的结论。考虑到直辖市与省之间的经济规模问题,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改进方法,将经济差距变量运用于城市间的创新合作强度的分析。

沿海区域变量在总体省际合作、同组织省际合作以及异组织省际合作的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大于0,均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省际创新合作中有一方或两方在沿海地区,使得双方产生合作的可能性大为增加。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的经济、科技等发展情况影响着合作的产生。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先进,促进了该区域内的创新主体与该区域内外的组织产生合作。这一结果也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创新合作的正向影响。根据2001—2010年我国分省GDP总量的排名,排名前10位的省中有7个是沿海地区的省份。

沿海区域变量对同组织省际合作强度的影响(0.976)高于对异组织省际合作强度的影响(0.342),前者是后者的2.8倍,说明大学之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的省际合作较多在沿海区域内的省之间或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省之间进行,而省际间的产学研合作却较少受到这一阻力因素的影响。在科技政策的调整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可进一步推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

中部地区变量在总体省际合作、同组织省际合作以及异组织省际合作的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合作中只要有一方在中部地区,就会阻碍合作的产生。同组织省际合作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为-1.051,说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企业之间、大学之间或科研机构之间的省际创新合作较难开展。可能的原因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较东部沿海地区滞后,由于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科技资源和人才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

技术距离变量在总体省际合作、同组织省际合作以及异组织省际合作的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说明技术距离起到负向影响,即省区市之间的技术相似程度越低,双方之间的合作可能性越低,这一结果证实了Scherngell和Hu[6]的研究结论。但是,在同组织省际合作的模型中该变量并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且影响程度非常微弱(β5=-0.096),说明同组织之间的省际合作较少受到两省技术专业领域的影响。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即使两省技术专业领域不同,也可以率先推动企业之间、大学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之间开展跨技术领域的省际合作,促进省际间优势科研资源的取长补短,实现技术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的建立。

三个表中规模控制变量的系数均大于1,说明区域的创新活动的规模对合作强度存在较大的正向影响,合作双方所在省区市的研发人员越多,越有利于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产生。

4结论与研究展望

地理距离和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是影响跨区域间同组织和异组织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要消除阻力因素的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就必须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各区域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跨区域的合理流动。正如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推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基础,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禁锢。本文还为跨区域创新合作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未来的研究可将“区域”的概念进一步缩小,搜集我国主要城市合作专利的面板数据,计算跨城市间的合作频率,分析影响城市间创新合作的主要因素,观察地理距离、经济差距和行政区划等变量对合作的影响。

摘要: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的合作专利数据,运用空间交互模型分析了影响省际间创新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了各因素对同组织合作和异组织合作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技术距离是影响跨区域合作的主要因素;地理距离和技术距离对同组织省际合作的影响程度均小于对异组织省际合作的影响程度;区域发展不平衡因素对同组织省际合作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异组织省际合作的影响程度。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跨区域创新合作,空间交互模型,合作专利,同组织合作,异组织合作

参考文献

[1]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5):499-514.

[2]高丽娜,蒋伏心.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25(1):32.

[3]Jaffe A B,Trajtenberg M,Henderson R.Geographic localizationof knowledge flows as evidence by patent cit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577-598.

[4]Liang L,Zhu L.Major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inter-reg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regional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J].Scientometrics,2002,55(2):287-316.

[5]Hong W.Decline of the center:the decentralizing process ofknowledge transfer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from 1985—2004[J].Research Policy,2008,37(1):580-595.

[6]Scherngell T,Hu Y J.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China:regional evidence from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Re-gional Studies,2011,45(6):755-722.

[7]Ponds R,Oort F V,Frenken K.The geographical and institutionalproximity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J].Regional Science,2008,86(3):423-444.

[8]Scherngell T,Michael B.Distinct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and public research collaborations:evidence from the fifthEU Framework Programme[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1,46(2):247-266.

[9]胡元佳,Scherngell T,梁昌宇.中国跨区域研发合作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8(9):49-50.

[10]王存同.零膨胀模型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人工流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0,25(5):130-148.

“7+2”热议书业跨区域合作 篇2

三维度五层面跨区域战略合作

■刘强(山东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

在当前我国书业大改革、大发展、大融合的宏观背景下,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已成为业内共识和时代命题。

跨区域合作的必要性

推进跨区域战略合作,是书业改革发展的大局所向,大势所趋: 一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要求。中央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做强民族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度,推动实施了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去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颁布了三个产业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书业改革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推动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打破区域壁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出版发行产业改革发展提出的刚性要求。

二是产业做强做大的内在需求。按照中央的战略规划和任务要求,将在3 至5 年内,打造六七家资产过百亿元、销售过百亿元的大型骨干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到“十二五”末,实现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比2006 年翻两番。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和途径就是合作。为什么说最经济?因为通过省际间的这种战略性、主动性的联合协作,可以把市场开放初期和产业初建阶段最容易出现的无序、混乱、不可控的状态和因素,重复建设和投入、资源浪费,互损式竞争等,变为有序和可控,把发展的成本和代价降到最低,实现理性的发展和共赢的局面,书业是微利产业,低成本扩张是我们最需要的。为什么说最快捷?物理学研究证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核裂变反应。在当前书业大开放、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走常规化、裂变式的发展道路,只有通过“聚变战略”,强强联手,优势对接,才能从“小船”变“大船”,从“大船”变“航母”,最后到“联合舰队”。这一点,可称之为“聚变理论”。

三是市场主体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随着产业环境的发展变化,各微观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也不断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一是新媒体、新渠道的冲击。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出版、网上阅读、电子阅读器、网络书店等对传统书业的冲击越来越大。前不久总署出台的《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表明国家对数字出版发行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日益加大。纸质出版发行逐步呈现萎缩态势,传统书业在夹缝中生存。二是教材教辅政策的不确定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政策必将更加严苛,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发行成本越来越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消息称,电子书包将逐步取代现有纸质教材教辅。三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普遍成熟。由于发行主业利润空间的萎缩,各市场主体加快了对新经济增长点的探索、培育,积极开展多元化发展,包括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甚至房地产等,但从总体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利润支撑。面对生存发展的危机和挑战,独守一隅,单兵作战,路会越走越窄。而主动寻求合作,抱团发展,联手应对竞争和风险,路就会越走越宽。2006年全国新华教材竞标的成功,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跨区域合作的路径

从当前书业跨区域战略合作的具体实践看,这篇大文章才刚刚破题,亟待业界同仁携手推进。我认为书业跨区域战略合作的路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五个层面、十项措施”。

三个维度首先为社店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合作,其合作应重点解决商流不畅、物流滞后、信息流堵塞、资金流断裂的问题。其次是店店之间、社社之间的横向合作。社社合作比较早的实践,应该是各类出版联合体的成立,像美联体、华东六少等。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出版社之间也进行了一些出版资源的合作。店店之间的合作起步较晚,但近两年发展很快。比如江苏新华和海南新华的合作,四川新华和贵州新华的合作,山东新华与江苏新华的合作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第三是社店与业外、境外的外向型合作。这方面的合作还比较少。像新华书店在美国开分店,山东新华与汉王合作等。外向合作可以推进书业的跨行业、跨国界发展。

五个层面:一为资本层面。通过资本纽带,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强化合作的紧密度、关联度。但资本层面的合作,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二为业务层面。这是市场主体最容易实现跨区域战略合作的领域,可以为其他层面的合作奠定 基础。通过业务的开放性合作,联手开拓市场,调控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加快推进业态创新。三为管理层面。通过交流学习,相互借鉴成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升企业系统的运营效率。四为技术层面。交流探讨财务、业务、电子商务等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使用和维护,联手解决遇到的实质性问题,研讨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统一化建设,还可以联手开发相关新系统,为业务层面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五为信息层面。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捕捉跨区域合作的项目和机遇,保持合作机制的顺畅运行,确保市场主体间信息的对称和对等。

十条措施建议分别为:

利用转企改制的有利时机,相互换股参股,实现资本融合。四川文轩和上海新华传媒的股改已经基本到位,股权置换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其他各省市的股改工作大部分还都处于向纵深推进中,合作的机会较多。

寻找推荐有发展前景的投资项目,共同投资成立新公司运作。届时各省市出版发行集团作为股东,各自发挥在本区域所具备的品牌、资源、人脉等优势,推动项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完全有可能把新公司打造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公司。我们集团目前运作的远程网络教育项目,具备很好的成长性,已与山东省教学研究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实行联合采购,联合营销,或者重点书全国包销。去年底我们与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多项业务合作措施。今年初,两家发行集团又联合在北京与中央五大出版联合体、两大知名出版社签订了《战略合作营销协议》,开展了联合采购,联合营销。目前,各项合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我们认为,苏鲁业务合作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在农家书屋、图书馆等大中型图书采购项目中相互提供业务支持。今年3 月份,我们组织举办了第二届全省馆配会,根据多方共建、开放共赢的原则,与产业链上(出版社)、中(《图书馆报》)、下(图书馆)游全面合作,特别是邀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作为主宾单位参展,最终订货确认码洋超过6000万元(省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馆配会品牌。

相互推荐各省优秀图书品种,加强营销,扩大销售。可以共同组织各省优秀图书的大联展活动,在所属门店设置各省图书专柜,帮助区域性文化扩大影响力,推动各省域出版业的发展。

相互提供经管管理制度汇编、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等文件文本,以利学习借鉴。这方面资料的涉密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作为商业机密不愿公开。在充分信任、对等开放、严格保密的原则下,分享这些核心文本,有助于彼此在改革发展中少走弯路,减少代价。

加强各个层面的考察互访,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对话。各对口部门和单位之间,比如管理部门、行政部门、经营公司等,保持经常性、常规性的纯工作性质的接触,走出去,引进来,及时了解学习好的做法,既联络了感情,又促进了业务的开展。

相互提供技术力量支持,协力解决信息系统特别是连锁系统方面遇到的难题,共同推动行业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近几年,各省市出版发行集团高度重视信息平台的建设,专门购买或自主研发了各类信息系统。但因为设计架构的不同,书写格式的不一致,相互之间很难实现无缝对接,不但影响了彼此间的业务合作,还妨碍整个产业的信息化统一。建立法定代表人之间的热线联系,或定期轮流举办高层论坛,保持相互间重大决策的及时知会沟通,群策群力推动产业发展。希望“7+2”论坛能够持续举办下去,还可以根据情况发展,不断扩大论坛的范围。

加强日常信息交流,互换工作刊物,彼此把门户网站加入友情链接。书业的跨区域合作之路任重道远,在具体合作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小问题。但业界上下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有广泛的合作基础,有多年的感情积累,这是我们合作的“先天优势”,也是合作的有力保障。只要大家坚定信心,目标一致,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就一定会排除困难,在合作中实现共赢。竞争催生合作

张晓敏(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社长)这两年,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百年品牌朵云轩改制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以来,我们与山东新华经过多次友好协商,就战略合作达成一致共识。今年1月在济南正式签署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书,整合资源,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创未来。除朵云轩品牌落户山东外,两家集团还将推动从产品生产、品牌建设、业务交流、市场拓展到资本运营等多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在拓展图书发行渠道方面,可从重点图书、项目入手,联手开展展销活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取得合作共赢的新成果。此外,我们正在探索金融资本进入艺术品产业领域,尝试开拓艺术品与金融相结合的新业态。设立艺术品基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计划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国际艺术品投资基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社会融资。

加强省际信息化合作

田建辉(河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近年来,河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积极谋求同兄弟单位之间的发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在汲取外部先进发展经验的同时,加强内部自身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2009年9月20日,山东第二届图书交易博览会暨首届鲁冀图书展订会在山东德州开幕。此次展订会是山东、河北两省发行企业跨区域合作、共同发展区域性图书零售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今年5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正式签订战略意向合作书。签约项目包括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与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旗下14家出版社签订为期两年的营销合作方案,共同打造10种左右畅销书的出版合作方案,以及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展全面合作等。此外,双方还就加强大型出版项目合作,建立出版单位互访机制,不断提高信息化程度,加强双方在物流方面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河北新华将以“7+2”出版发行高峰论坛为契机,在已有合作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同山东新华和山东省各出版发行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继续巩固已有合作项目,以“冀鲁联合书展”和读书活动等形式强化一般图书、音像制品的联合发行,实现店与店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对接,互相借助对方在发行渠道、品牌宣传、资源配置上的优势,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二是在电子数码产品的营销方面进行合作。对这些新兴项目,省际出版发行单位之间完全可以通过跨区域联合,同电子数码产品生产商谈判,在产品代理权、进货折扣、产品后续维护等方面争取更大利益。

三是以“数字化引领 结构化升级”为目标,加强省际间的信息化合作。连锁、教材、教辅、物流等业务管理系统需及时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紧跟技术进步的步伐。

数字出版的战略合作空间

董有山(读者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读者集团于今年4月成立了“读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读者集团数字出版中心,全面启动“读者电纸书”项目。目前,正全方位推进与各地新华书店集团系统的合作。采用新兴产品嫁接传统渠道的模式,充分利用新华书店的渠道及品牌优势,使电纸书全面进入图书发行渠道。电纸书和传统纸书摆放在一起销售,有助于吸引和增加读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关注和认识,逐步培育起电子阅读器乃至电子阅读的消费市场,电纸书也带动了传统发行渠道的销售,使书店受益。今年8月,读者集团与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山东新华书店集团作为读者电纸书的山东总代理,其旗下各门店将统一上架销售读者电纸书。之后,读者集团将与山东新华集团展开多方面的技术合作。在产品销售上,依托山东新华集团的直营网点和销售网络,将“读者电纸书”在山东全面推向市场;在产品内容上,联手“新华名师网”和网上教育教学平台,陆续开发“读者”数字阅读产品。

不久以后,读者集团将在全国的多个城市与当地的新华书店结成战略联盟,不仅开展读者电纸书的合作,还将在电子出版物版权合作及内容配合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共同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联盟;并且可通过共同出资,以资本为纽带,着眼电子书包、电子阅读器等阅读终端设备,探讨新的盈利模式,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精彩语录

刘浩(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社店共赢要考虑到目前面临的市场份额,但是当前份额是在下降中。社店、店店都要随着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找到合作的切入点。最主要的基础是诚信。建议制订发行行业规矩,如通过成立商会的形式规范。

陈大利(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传统出版结构的天花板效应已出现,不可能有更多空间,要寻求两种突破:一是跨区域经营,但不可否认,跨区域经营很难;二是加强合作。建议要先有示范,做成一件事就是成功。通过合作尝到甜头,形成一种张力,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

刘兴太(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书业目前的核心是延长产业链生命周期,同时尽快进入新领域。从业务合作来说:一是进行整合性合作,如联合采购、重点书联合经销等;二是进行拓展性合作,如初入新领域的时候,进行联合。

刘炳文(天津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此次探讨的主要是如何合作?如何将理论概念转化成现实?跨区域合作运作起来较困难,要有市场的培育,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来。只有有实质性的合作才会有收益。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启示 篇3

欧盟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特色聚焦

1975年2月,欧洲各国部长级委员会决定成立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负责制定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相关政策,统筹推动欧洲各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为了加强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2002年11月,31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部长和欧盟委员会共同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提出了欧洲各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重点: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交流;职业资格与能力的互相承认;共同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这标志着欧洲职业教育合作一体化进程的开始。此后,欧盟每两年对哥本哈根进程进行一次回顾和评估。

2008年11月,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共同签署了旨在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的《波尔多公报》,对欧洲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2008—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四个优先领域:一是在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领域,继续实施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体系,开发质量保证机制,促进未来欧洲资格框架的实施;二是各成员国应积极参与欧洲网络,以此开发共同的欧洲工具,促进相互信任;三是加强初始职业和继续职业教育培训,主要培训教师、培训者及指导办公人员,开发以学习成果为基础的国家资格系统和资格框架,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提高欧洲资格框架的兼容性;四是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

事实证明,在欧盟范围内,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非常成功,成为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合作目标非常明确 1994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增长、竞争力和就业》的白皮书,强调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减少失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12月,欧洲理事会决定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1999年,欧洲理事会又通过决定,开始实施“达·芬奇”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二期行动计划。2000年3月的里斯本会议,制定了欧洲经济、社会、教育和就业发展的目标,提出“要把欧洲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最具活力的知识经济社会,保持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社会更具聚合力”,认为教育、培训和就业能够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重要贡献。2002年,欧盟理事会通过《教育与培训工作计划》,提出要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把欧洲职业教育体系建成世界职业教育参照系。在同一目标的指引下,欧盟成立了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等机构,对跨区域合作教育进行指导和协调,统筹推动欧洲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开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跨区域合作的组织体系。

政策配套比较完善 欧洲职业教育政策体系非常完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欧盟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并且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变化对相关政策及时进行评估、补充和完善,为欧洲职业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03年,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关于促进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决议》, 提出了确保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透明性和资格认证的具体措施。2003年,欧盟理事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提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工作重点: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透明度,加强职业教育指导和信息交流,建立和完善能力和资格认证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职业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的业务素质,注重职业学生基本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字化时代技能素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职业资格的透明度高 多年来,欧盟各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的认证,提高国家职业资格的透明度。欧盟各国在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上,也建立了各国之间相互认可和承认的职业资格制度,实现了本国职业资格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对接,促进各成员国职业教育的交流和合作。2005年,欧盟委员会起草了“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欧洲资格框架”文件,增加职业资格透明度,支持成员国家互信,使资格框架和制度在国家和行业一级相互联系,促进个体公民资格的迁移和承认,通过认证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教育结果,适应了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2004年5月,欧洲理事会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共同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文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综合评价,以及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自我评价检查,规范论证和鉴定程序,欧洲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逐渐由差异走向融合。

职业教育吸引力强 欧洲各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合作十分重视,制订了相应的激励配套措施,通过财政资金、减免税收、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积极支持各方进行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合作各方各负其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全程参与,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合作项目运行机制,推动了欧洲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在跨区域合作中,欧盟和成员国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企业提供合作项目和相关资源,职业学校从专业、教学、课程等方面积极落实。这样企业、职业学校和合作各方各取所需,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对我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启示

我国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提高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成立专门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制定配套政策,指导协调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和社会力量等明确目标、分工负责、积极配合,推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之间的对接。

积极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要真正认识到开展区域合作对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意义,设立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推动跨区域合作。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要积极参与。从而逐步构建起政府宏观指导、高职院校发挥主体作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配套政策 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社会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更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虽然我国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政策措施,但还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特别是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应该尽快修订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对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进行指导和规范,明确合作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对合作各方给予相应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激励配套措施,鼓励高职院校、企业各个层面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打通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通道,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衔接。

吸引社会参与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受政策、资源、地域、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合作形式相对单一,合作领域较窄,各方没有形成推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合力。如何增强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跨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各级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在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经费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充分调动高职院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活力。

积极探索实践 我国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方面,采取东西部合作、城乡合作、对口支援、定向培养、合作招生等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但与欧洲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作为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主体,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课程内容普遍缺少企业的参与,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开展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要注重市场导向,本着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合作双方根据实际需求和人才市场状况,确定合作目标、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对跨区域合作重要性的认识,要面向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改进课程内容,灵活专业设置,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吸引力。

跨区域合作 篇4

关键词:跨区域合作,粤桂经济合作区,地方政府博弈,晋升激励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近年来,区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由单一的区域之间的强强竞争逐步走向跨区域的联合竞争。跨区域合作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单一区域无法解决的公共事务问题,而且也有利于那些以山川河流相连、文化同根同源的区域展开经济合作。2008年到2012年初,国家批准的跨省际跨区域的经济新区就多达20多处。

2011年12月11日,粤桂两省区在北京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该协议指出,广东、广西积极谋划在两省交界处的沿西江城市广东肇庆和广西梧州,各划50平方公里共100平方公里建立两省区直管“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1]

此协议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两省共建西江黄金水道,承接广东省产业转移,先富帮后富,从而实现共富。而这一合作模式正是区域联合竞争中以强帮弱、实现边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代表。这一试验区是今后粤桂经济合作区的试点,随着合作进程推进,两省都将努力使其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层面。

其实早在《协议》提出之前,王贵明(2007)就提出了共建西江产业带、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和创新的构思。他以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珠江三角洲实际情况,认为有必要充分利用西江比之莱茵河更大的运输优势以及贯通大西南的区位优势实现大流域的点轴开发,开创新的增长极。[2]

然而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在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的同时,合作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各种力量的博弈。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全或制度不确定的条件下容易造成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交易费用。[3]区域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利益驱动,无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之间都存在着博弈行为。因此,在利益制衡点的选择中,在交易费用和制度创新成本的制约下,博弈的动态发展和均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还要求政府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在跨区域合作中,力图最大化的实现“正和”博弈,减少“零和”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从而促进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合作主体之间在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公共事务等方面的交流与资源共享。

学界对跨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近十年的文献中,这与此阶段区域联合竞争的热潮相符合。既有微观上具体针对某一经济区的研究,如王宏波(2011)在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中借鉴了欧盟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建议打造大西安都市圈,建立合作区公共基金和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实现跨区域的合作治理;[4]刘洋(2010)提出重庆和上海同为长江的龙头和龙尾,应该发挥互补优势,在上海产业西移、内贸需求强劲的势头下,共同构建沪渝一体化发展体系。[5]也有关于理论的、宏观层面的研究,如曹满云(2005)专门研究了地方政府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较多,容易引起政府间的不信任,严重阻碍区域资源整合;[6]李文星、蒋瑛(2005)提出了“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的概念,即若干个地方政府基于共同面临的公共事务问题和经济发展难题,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分配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

研究地方政府博弈方面的文献较多,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以近十几年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分析对象:如林平凡(2009)以广东产业工业园为例,研究了转出地和转入地由于预期收益和利益诉求不同造成的利益争夺,并在经济利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声誉政绩上展开博弈;[8]魏倩(2009)通过效用函数分析研究了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多回合博弈行为,指出由于存在路径依赖,在寻利和寻租行为下初始的金融制度可以影响后来的制度,只有中央对制度变革信息认识增长才有可能实现中央和地方的激励相容;[9]孙华平(2008)采用重复博弈和纳什均衡矩阵对区域产业转移中的政府博弈展开了研究;[10]邢梦军(2004)指出地方政府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合作博弈,并研究了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11]此外,周黎安(2004)、杨灿明(2000)、孙华宁(2001)也通过博弈模型矩阵具体研究了政府博弈行为。特别是王丽钧、顾新(2012)从区域整体性发展角度提出了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议。[12]

这些文献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因此,本文将在主要运用周黎安、杨灿明和孙宁华对政府间博弈行为的研究基础上,具体分析政府间的跨区域合作问题,并结合粤桂经济区实际情况展开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博弈绩效、博弈行为和制度创新分析。

二、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官员间的绩效博弈

(一)锦标赛模型

周黎安(2004)在研究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时对Lazear和Rosen的锦标赛模型进行了扩展。假设了同一上级对两个地区的政府官员A和B进行经济绩效考核,绩效高者会获得政治提拔的模型,[13]得出关系式(1):

其中yi表示i地区的经济绩效,ai表示i地区官员的努力程度,r表示j地区官员的努力对i地区经济业绩产生的边际影响。ei为一个随机扰动项。锦标赛规则为:当yi>yj时,i获得提拔,效用为V,这时j不被提拔,获得效用v。假定(ej-ei)服从F分布,则官员i的效用函数为:

要使得官员i的效用最大化,在对称性纳什均衡下,一阶条件为

周黎安同时还分析了在社会福利最大化即maxai,aj(1+r)(ai+aj)-C(ai)-C(aj)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当i≠j时,(1+r)=C'(ai)(i=A,B)(4)

根据模型,在纳什均衡下(3)式表明r越大,激励越小;而在(4)式中表明r越大,激励越大。这说明在两个一阶条件下出现了悖论。虽然是悖论却很好地解释了在我国特殊的政治晋升制度中,每个官员都有不合作的意愿,但在社会发展中却又需要区域之间的政府官员进行合作,促进双赢。

(二)粤桂经济合作区中的政府官员绩效博弈

基于上述模型,笔者认为将其阐释理论推广运用到粤桂经济合作区中,可以从区域内和跨区域两个角度的官员晋升逻辑来思考。

当在同一区域内时,粤桂经济区中梧州市和肇庆市境内各县市官员的政治业绩考核由所属市政府领导来进行,因此其晋升激励效用同(3)式。

当在跨区域中时,梧州市和肇庆市的官员不属于同一上级管辖,但是粤桂经济合作区是由广东省和广西省省级直管的经济区,其区内管委会官员的升迁同样由两省直接领导人决定。这意味着为了粤桂经济合作区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合作达到双赢。因此其晋升激励效用同(4)式所示。

笔者认为,在如(3)式所示的晋升激励效应下,地方官员看重晋升排位中的相对位次,对“溢出效应”过分强调了外部不经济性,如梧州官员可能不仅有动机去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也有足够的激励去做不利于竞争对手的事情,对促进“双赢”的行为动机不足。因此,这种同区域内的政治锦标赛的排位晋升机制容易扭曲良性竞争,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今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不利于资源有效利用、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晋升制度必然会被合作式双赢竞争的体制取代,即实现(4)式中的社会效用最大化。

三、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的行为博弈

(一)地方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

杨灿明(2000)基于财政分权的角度对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市场结构展开了分析,并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梯度推进和财政分权中的策略选择与均衡做了一个直观的描述,评判了这种均衡过程对总收益的影响。[14]笔者在运用此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推广到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分析结果见图1。

在图1中,AB和A′B′曲线表示某一政策的全局性或区域性收益的可能性曲线。曲线与O点的距离越远说明收益越大。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假定有地方政府甲和乙参与,具有各自的利益选择的行为无差异曲线,同样越远离O点效用越大,并且偏向于各自的经济社会收益。

当某一政策实施时,甲希望使用权力以获得最大收益的最佳选择点是C,而乙的却是D点。这样在合作区域内,为了合作的继续,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C、D两点间距离为讨价还价的空间。在此博弈过程中最终达到二者都接受的权利选择点为E。按照此时E点的甲、乙的无差异曲线,全局的总收益曲线推移到A′B′,并相切于C′和D′。这样地方政府甲、乙在博弈过程中选择了新的均衡点E′,E E′则为博弈前后甲乙要付出的成本。

(二)粤桂经济区中地方政府间的行为博弈

以上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每一个地方政府官员都有从本地经济社会利益出发获取最大利益的动机和行为偏好。因此,在每一个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出现合作双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但既为合作就必须以实现合作区域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这样在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博弈中最终达到均衡,即在合作双方的局部利益博弈中实现总体利益的均衡。

在粤桂经济合作区中,这种博弈既可以视为小范围的梧州市区政府和封开县政府之间的博弈,也可视为大范围的梧州市政府和肇庆市政府的博弈,更大范围的可以视为广东省和广西省之间的博弈,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粤桂经济合作区的总体利益均衡。

根据模型示意图,要实现收益的改进,就必须促使合作双方政府的偏好尽量接近,即在制度安排和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甲、乙的C、D两点尽量接近,从而使收益曲线越远离O点,获得越大收益。这在粤桂经济合作区中表现为:

一是以共建西江生态屏障、促进西江经济带发展为最终目的,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防止局部利益对总体利益的侵害,实现共赢。

二是促进肇庆、梧州两地经济要素流动机制的建立,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共建统一市场。通过建立公共政务平台,防止“留一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信息保护主义行为。

三是广东、广西两省要建立与粤桂经济合作区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官员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在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制度下,最大化梧州和肇庆地方政府各级官员的行为绩效,减少偏好差异性,增进总体利益,促进粤桂经济合作区的发展。

四是在广西梧州承接广东东部产业转移时,即在选择利益均衡点E时,要尽量减少由于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期望值和利益分配不同而造成的经济、环境、资源和政绩等利益方面的不合作博弈,合理选择有利于双方的E点。

四、跨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的制度创新博弈

(一)制度创新博弈矩阵

孙宁华(2001)在研究经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经济博弈时提出,制度变迁方式分为主导型和需求型两种,在“诺思悖论”下这两种方式在中国经济改革中都有所表现。他以一个简单的中央-地方制度博弈的非对称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说明这一点。[15]

笔者在此模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修改了该模型,形成了跨区域经济合作中两个地方政府间展开的制度创新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该博弈矩阵假设地方政府对有潜在收益的制度有创新和不创新两种选择,地方政府B对A实施的创新或不创新行为有反对、默认或赞同三种选择。由于地方政府A、B同属一个上级管辖,因而在每一项新制度的实施中都存在二者博弈的机会成本和收益。其中P1、P2、P3分别代表地方政府B提出反对、默认或赞同的概率,且P1+P2+P3=1;R表示制度创新为地方政府A带来的预期收益,r表示制度创新为B带来的预期收益;C1表示推动新制度的基本成本,C2表示B不支持A时,A为了争得B同意而额外支付的成本。当A选择不创新时,A、B的收益都为0。

因此,当P1×(R-C1-C2)+P2×(R-C1)+P3×R>0,即R≥P1×(C1+C2)+P2×C1时地方政府A的战略选择是创新。此不等式也表示一定制度条件下,地方政府A创新的预期收益越高,费用越低,地方政府B的态度越是倾向于赞同,A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性越高,可能性越大。

(二)该博弈矩阵在粤桂经济合作区中的运用

上矩阵可以很好地说明在经济合作区中某一地方政府实施新政策新制度时带给另一地方政府的影响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博弈过程,此过程类似于“囚徒困境”,因而要尽量避免非合作博弈的选择。

在建设粤桂经济合作区中,许多领域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不断结合实际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新制度、新政策和新模式。然而由于跨区域经济合作的特殊性,相互掣肘的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或自身地方利益往往尽力减少本区域利益的“外溢”,或力图使辖区内的成本外部化,因而在每一项制度变迁时必然产生博弈行为。

若从整体利益出发,那么,预期收益大、费用低的项目往往是掣肘双方都乐意选择的项目。如当梧州推行土地利用创新制度,其预期收益较高,费用较低,能带来合作区内地价溢出效应增强时,肇庆也会采取赞同的态度,从而梧州的制度创新积极性越高,创新的动力更大,最终双方都获益。与此相反,若梧州政府在新区建设时仍被路径锁定,不创新发展,则对肇庆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在粤桂经济合作区中,无论哪方采取制度创新,只要是总体上不违背国家政策,有利于二者共赢,合作的另一方就必须尽全力减少合作中“木桶效应”的短板。

五、结语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篇5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程标准: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以西气东输为例,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图片更客观地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图像材料的能力

2.通过阅读对对材料重点的提取,培养归纳能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3.通过对西气东输个案的分析更好地认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类比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学习,认识我国资源的地区不平衡性,培养节约的理念 2.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 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

1通过对西气东输的学习推广到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从多方面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引导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 五.教具:教材、视频、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资源。比如大家每天喝的水,还有家里使用的煤气,天然气等等。现在福州居民基本上使用上了天然气,不要以为你们家里每天做饭使用的天然气是埋藏在福州的地下,其实这些天然气而是从印尼买来的。从印尼运来的液态天然气,在福建接收总站,把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体积膨胀600倍后,再调压输送到各个门站。这个过程就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板书: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田佩佩)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大费周章地把天然气从印尼运过来? 【学生回答】因为福建天然气资源少,印尼天然气便宜

【教师讲述】大家说的都对,福建天然气资源少,并不是天然气的资源富集区,仅有的资源不能满足本身的需求。正是由于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且资源在区域之间不具有流动性(像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他都是可以流动的,而自然资源,是固定的,如铁矿,就是这里有,这里就有铁矿资源,你不能把它挪到别的地方,如果开采了,那就是商品,不是自然资源)因此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在我国境内,你知道有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方案吗?(展示ppt)这个是什么?有南北中三条通道的西电东送。那这个呢?将山西、陕西盛产的煤炭运到南部地区,是我国的北煤南运工程。还有将南方水资源输送到缺水的北方的南水北调工程。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学习西气东输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先来看一段新闻,大致了解一下西气东输。【播放视频】板书:

一、概述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结合课本图5.1,能告诉我什么地方给西气东输工程提供气源?终点有是哪里?

【学生回答】新疆 广州

【教师提问】首先看下我国天然气的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有很大部分分布在新疆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很多,其次还有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和四川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是一线工程的起点,有没有在课本上找到?把它圈出来。终点是上海。二线工程的起点已经延伸到中亚地区,是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它的终点广州,两个终点范围扩大也可以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把终点定位在这两个地方,不定位在福建呢?

【学生回答】长三角和珠三角人口稠密,天然气消耗大,需求量大。

【教师讲述】回答的很好。那再请一个同学告诉我西气东输一线具体进过了哪些省?哪些地形区?

【学生回答】一线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中国内地通往新疆要道,西至玉门关

春风„„,西北——东南走向的长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ppt展示)

【教师讲述】对刚才的回答适当补充。现在大家应该对这个造福千千万万人的西气东输有个大概了解后,这个工程横跨了这么多省,这么多复杂的地形区,工程建造一定是有很多困难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建造它?肯定是利大于弊的,现在你们脑海里应该对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的利有个概念,但是要你们用精炼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可能还不行,那我们现在来一条条分析。

【思考】事物的形成往往不是只有一个原因,要真正了解一个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这个问题,大家使用发散性思维来分析。首先,我们看东部地区。结合课本,请个同学回答下,从东部地区的角度,为什么我们要实施西气东输?你们对照课本5.2上的饼图分析一下。【学生回答】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教师讲述】对,像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城市十分密集,城市密集能源消耗就大。看课本图5.2,它的消费占了48.7%,将近全国的二分之一,生产呢?原煤只占16.2%,原油44%,还多一点,天然气仅仅只有18.2%。这说明什么?它的生产完全不能满足它的消费是不是?西气东输工程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西部呢?因为经济水平不是很高,它的消费只占全国的19.1%,原煤生产是24.9%,原油是24.8%,天然气,哇„„不得了,非常多,占了71.3%。其实光光塔里木盆地就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能生产这么多资源完全能满足本身的消费,那剩下的用不完怎么办?扔掉吗?肯定不可能,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给东部地区,不仅解决了本身生产过剩的问题,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吗,可谓一箭双雕。因此,结合东西部分析,实施西气东输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板书:二.原因{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除了这个,那你们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原因?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一直在讲天然气,大家不会以为我国使用最多的资源是天然气吧。(ppt展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图)图上很明显看出,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其实在中国,长期以来,能源消费结构,煤炭占了70%左右,而天然气只占了 3.3%你们现在再看课本图5.3,看看煤炭和天然气的比较。相比之下,煤炭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天然气更严重,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而且煤炭是固体,比起天然气这个气体,北煤南运给公路和铁路运输造成了很大压力。天然气的比较优势很明显。

因此,我国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板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家也有感受,几年前很多家里安装上了天然气管道,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使用的是煤气,这就是我们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大家知道西部大开发吧。今后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在西部(板书)这是西气东输的第三个主要原因。陆地上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川渝(重庆)的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总体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北、华北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基地的油气开采已经到了中后期,产量全面递减,增产难度大。因此,油气开采的接力棒我们要传给西部地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以上就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总结版,请大家把这三点备注在课本上。

刚才我们介绍西气东输这个庞大的工程时候讲了,它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和中亚,东至长三角和珠三角。这样一个横跨我国东西的管道工程,它肯定对所到之处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都会是什么影响呢? 板书:三.影响

【提问】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看一下课本影响这一部分,然后提取课本中的信息,可以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一下,两分钟过后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讲学生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ppt展示,进行补充

一、从全局来看

1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

2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大气质量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为沿途各省发展创造契机,激活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1增加就业机会 2拉动相关产业

三、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1优化能源结构 2促进经济发展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具体的过程看课本图5.6

五、如果你是环保局的人员,你认为西气东输的影响是什么?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环境压力

其实除了课本上讲到的这几点,西气东输工程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社会效益: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影响也并不是只有好的方面,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其实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弊端,如工程的建设必定会破坏一定的植被,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它既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其他的影响留给你们课后慢慢思考。【新课总结】回顾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影响 【课堂练习】

1.二线管道与—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A.兰州、上诲 B.塘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A.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3.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A.缓解能源紧缺 B.改善水体质量

跨区域合作 篇6

核心区的现实困局

从近几年核心区的产业发展来看,2011年总收入约为8770亿元,同比增长24.3%。2012年总收入超过万亿,绝对值是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如果扣除CPI增长、原材料涨价、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后,企业净利润不会是太乐观的数据。增长率也比2011年降低了4.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放缓。

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核心区与北京市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省市的重要经济开发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都不占有绝对优势。如天津的滨海经济开发区、上海的浦东新区,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开发区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越了核心区。特别是2013年7月3日国务院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决定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以浦东新区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毋庸置疑,其他地区也将纷纷效仿,以后彼此间的地区竞争将更加激烈。

核心区的工业生产持续低速增长,2013年海淀区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44.56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1-9月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低于北京市工业总产值5.5%的平均增长率,总产值和增速在全市17个区县(含亦庄开发区)中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七。

从产业规模来看,核心区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总数达到4400家,约占北京市的65%,但是企业总收入却只占示范区的43.9%。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发展程度不均衡,另一方面说明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与收入不成比例,也说明核心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龙头效应并不十分明显。

核心区在发展上的确面临着现实困局,特别是在发展的动力引擎上出现衰减的迹象。

对于这一问题,核心区方面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和精准的判断,在海淀区2013年上半年的工作会上,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在讲话中特别提醒:“稳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增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在城六区排名靠后,考虑到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服务型经济结构特点,对市场波动传导反应具有滞后性,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在下半年进一步显现”。并提出,争取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人才特区政策、科技金融政策等市级配套措施先行先试,以创新驱动转型加快调结构的步伐,推动三个功能区建设等措施。或许这些措施能有效整合区域内现有资源,逐步做强核心产业领域。

与西部跨区域合作

笔者认为,核心区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受限于空间压力和发展纵深不够。突出表现在土地供应紧张、功能区单一、人才成本较高等方面。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产业孵化在海淀是非常理想的场所,但是谈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却受到很多掣肘。核心区的可持续发展还要靠整体性的产业体系布局和顺畅的产业运行效率。

在发展空间有限的前提下,核心区可以尝试将部分非核心产业领域、基础性生产环节向西部地区转移,专注于核心领域和关键阶段,充当类似于生产流水线上的“总成”,利用西部地区广阔的地域资源、相对廉价的人才、原材料成本等优势,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进一步开拓西部地区新市场,为核心区模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当地的特色产业也可以“为我所用”,在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供金融支持、市场开发等途径,实现核心区和西部地区的合作双赢是完全有可能的。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让人欣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有益的尝试和交流。2011年11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与青海省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签署中关村大学科技园青海基地建设协议。该基地将重点引进中关村大学科技园项目、中关村园区和北京市项目、青海青年创业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留学人员项目等,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高新技术项目,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26家大学科技园在青海基地建立分园,并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方面对青海基地进行支持。2013年8月27日,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十多家高科技企业与贵州息烽县进行互动洽谈,业内人士评价说,在中关村高新产业园区进行平等、友好地互动、交流发展思路和招商引资议题,本身就是一个质的飞跃,是对高科技产业发挥主导作用的认可。

笔者认为,核心区与西部地区开展区域合作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有四个“需要”:

第一,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带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需要。中关村聚集了我国最优质的创新资源,肩负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排头兵的重任。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践行排头兵角色,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体现。

第二,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协同创新和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创新需要开放,需要包容,需要参与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协同创新中去,吸收全国、全社会、全人类的智慧、思想和技术,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市场空间,进行产业的科学布局,仅靠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是无法做到的。

第三,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对研发、生产、销售等进行跨区域、跨领域的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因此,我们在开展区域合作的时候,更看重当地的研发平台建设、科教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创新环境等方面。通过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

第四,开展区域合作是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中关村走的是一条高端高质高效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区域合作,一方面中关村能更好地进行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外地合作区域可以借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相得益彰的事情。

在宏观经济层面,也为这种区域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调结构、稳增长”,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运行。扩大开放的世界红利成为推进改革、升级中国经济的强大政策工具。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8月份我国出口、投资、消费、工业增速、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出现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大幅收窄,物价涨幅则创下三个月新低。扩大国家间开放的示范效应和稳增长形势的基本确立为加速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保障。

由此看来,积极推动地区间合作,使信息技术、生产要素在产业布局中保持畅通的、高效率的转换和流通,不仅是核心区寻找的新增长点和动力引擎,也是西部地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突破口。

跨区域企业组网模式研究 篇7

所谓跨区域企业, 是指企业分支机构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目前, 常见的跨区域企业的组网模式有专线、VPN和VPDN三种。专线组网模式通过租用运营商企业专线实现跨区域企业不同分支机构的互联, 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特点。VPN模式又叫虚拟专用网络, 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企业专用网络的技术, 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适中的优点。VPDN简称虚拟专用拨号网, 是基于拨号用户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 具有安全性高、部署灵活的优点。下面分别就专线组网、VPN组网和VPDN组网模式进行探讨。

2专线

专线方式通过租用运营商专线的方式连接跨区域企业的不同分支机构。所谓专线是指, 运营商通过传输设备为企业搭建一条专享的通讯链路。企业所有的数据均在独立的、私密的通路上进行传输。该种方式能为企业提供带宽稳定、可靠和安全的数据通路。但具有建设周期长、成本高昂和部署不灵活的缺点。专线按类型可以划分为ADSL专线、DDN专线、FR专线、SDH专线、ATM专线和MSTP专线。目前ADSL专线、DDN专线和FR专线已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下比较常用的专线接入方式是ATM专线、SDH专线和MSTP专线。ATM是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 在通信前先在收与发终端间建立一条连接, 通信时报文不断地在该连接上传送, 具有传输时延小、可靠性高的优点。SDH又称同步数字体系, 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MSTP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是基于SDH平台实现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MSTP线路具有带宽灵活配置的优点, 运营商可以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带宽提速操作。

3 IPSec VPN

VPN又称虚拟专用网络, 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 具有成本低, 易于使用的优点。VPN广泛应用于组织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组网互联, 其利用组织已有的互联网出口, 虚拟出一条“专线”, 将组织的分支机构和总部连接起来, 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具体做法为, 在企业总部和各分支机构部署VPN设备, 各个VPN设备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连接关系, 基于IPSEC协议建立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安全隧道。所有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数据, 均通过安全隧道进行传输。即使数据被公网上的黑客获取, 也无法获取和篡改数据, 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IPSec是由IETF定义的安全标准框架, 用以提供公用和专用网络的端对端加密和验证服务, 具有不可否认性、反重播性、数据完整性和数据可靠性等安全特性。IPSec由两类协议组成:AH协议和ESP协议。AH常用MD5和SH1来保证数据完整性, 用DES、3DES和AES来保证数据安全性。在企业组网实践中, 可以根据安全性需求进行选用。

4 VPDN

VPDN又称为虚拟专用拨号网, 是基于拨号用户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VPDN采用专用的网络安全和通信协议, 可以使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通过虚拟的安全通道进行连接。根据运营商实现方式的不同, VPDN可以分为L2TP模式和GRE模式。其中GRE模式中, 地址分配和认证由运营商完成。这种方式极大简化了企业运维成本, 但安全性和灵活性稍差。L2TP模式下, 地址分配和接入认证在企业侧完成。对企业而言, 具有很好地安全性和灵活性。下面以L2TP模式为例, 介绍跨区域企业VPDN组网实践。在L2TP模式下, 企业一般在总部部署LNS和防火墙, 在各分支机构部署3G/4G路由器, 运营商侧部署LAC设备。运营商侧的LAC设备与企业总部的LNS建立L2TP安全隧道, 对企业分支机构至总部的数据进行加密。分支机构与总部进行通讯时, 首先会触发3G/4G路由器进行拨号, 3G/4G路由器会通过PAP协议传输用户认证信息到企业总部的LNS服务器, LNS服务器再通过企业总部的安全设备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 企业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就建立起了一条安全数据通路。

以上分别介绍了专线、VPN和VPDN三种常见的跨区域企业组网模式。在安全性上, 专线模式最高、其次VPDN模式、VPN模式最差;再灵活性上, VPDN最高、其次VPN、专线模式最差;在可靠性上, 专线模式最优、VPN模式次之、VPDN最差;在运营成本上, 专线模式最高、VPDN次之、VPN最低。在跨区域企业组网实践中, 网络架构师应该根据企业成本承受能力、技术力量, 以及安全性、可靠性的具体需求, 选择适应的一种或几种组网模式。一般来说, 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 应该选用专线组网模式;实时性要求不高、要求有一定部署灵活性企业应该选用VPN组网模式;安全性要求较高、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企业选择VPDN方式较为适宜。

摘要:不同于非跨区域企业传统的接入、汇聚和核心的三层架构, 跨区域企业组网面临着诸如可靠性、安全性和成本的更多挑战。为跨区域企业设计一套安全可靠、维护成本适中的网络结构, 是网络架构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随着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涌现了许多跨区域企业组网的新模式。本文对当下常见的跨区域企业组网模式进行了研究, 并从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多维度的综合分析, 总结出了不同类型跨区域企业的最佳组网实践。

关键词:跨区域,企业,组网模式

参考文献

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探究 篇8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集群 (cluster) 是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事物。集群战略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波特 (M.Porter) 教授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提出的,以求提高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根据波特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生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据此,本文所要论述的旅游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把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

旅游产业集群立足于旅游资源本身,是以旅游资源型产业发展为前提的。旅游资源的分散性、整体性、组合性,旅游产业范围的宽泛性、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关系的关联性,使其具备了集群形成、发展和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是按某种有效的方式,将某一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事某种对本地区来讲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表现为以具有竞争力或竞争潜力的旅游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通过包价或零售方式将旅游产品间接或直接地销售给旅游者,以助其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和游览,从而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从经济系统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融合了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的理念与机制,以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核心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的旅游经济活动地域系统和旅游企业战略同盟,具有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带动辐射效应。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

旅游产业集群是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

1、集群发生在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的景观或事件对旅游者起着激发或吸引的作用,是旅游者的根本性需求。

2、以消费者为中心,把企业、客户、供应商、战略伙伴、地区之间复杂的价值链联结起来,通过将链式思考提升到网状思维,使集群内企业趋向合作。

3、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分工合作形成批发、代理、零售的旅游网络,相互依赖性较强。

4、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政府主要扮演服务者的角色,工作重心是为旅游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让旅游产业集群自由发展。

5、对集群区域来说,专业化的旅游市场提供了需求、技术等信息,同时又为其它要素企业提供了共享性的销售渠道,彼此互相作用和共同发展。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多样、市场广阔的发展中大国,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差别非常明显。在经历了景点竞争、旅游线路竞争、城市竞争三个阶段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竞争已开始进入第四个阶段---区域竞争时代。跨区域内旅游合作是追求多方互利共赢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已重点规划了九大区域旅游架构:青藏铁路沿线旅游、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区、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大长江三角洲旅游区、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东三省老工业基地旅游区、粤港澳旅游区、湄公河跨区域旅游区以及丝绸之路旅游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区域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以区域资源共享、共融、多赢为理念,打破区域内部壁垒,使各种旅游资源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形成跨区域的旅游产业带,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

二、影响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影响和制约旅游产业跨区域整合和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旅游产业集群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1、资源整合。旅游产业集群的最大特点是需要旅游资源的支撑,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开发利用难度等都会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开发利用程度低等问题,势必影响到旅游产业集群的整体效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跨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2、配置机制。自发形成和有组织的产业集群是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作用下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两种具体形式,旅游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合理的配置机制,从资源的供给方式、产业规模、产业政策、创新水平、融资市场、行业管理等方面去引导和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配置机制的缺失,一些地区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产品雷同,营销手段单一,加之行政区域的划分造成空间上协作不够,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区域需求。波特钻石模型认为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是资金、项目和区域需求,只有三者的重合领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领域,这也证明了区域需求的重要性。就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分布而言,旅游地域综合体尚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组织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区域需求刚性不足,旅游区域辐射和集聚范围较小,这对区域旅游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十分不利。

4、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载体和核心,其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竞争关系等对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的速度、规模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企业普遍面临着经营成本大、投资回报周期长、融资困难等问题,企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此外,政策环境、进入壁垒、产业政策、资源分散、利益分配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构建

现代旅游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旅游产业集群提出的背景是从人们旅游意识的苏醒到旅游需求的旺盛增长。我国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不尽相同,但区域合作能够使不同偏好的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利益主体通过空间移动向旅游目的地高度集聚,促使旅游要素形成各具特色的分工及互补,进而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集聚。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及发展方式的选择决定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着互惠合作和共同发展,各地区需要牢固树立“大区域,大旅游”的理念,共用旅游资源,共建旅游品牌,共谋旅游发展,共享旅游收益,在更高层次上推动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

1、强化政策制度衔接。实施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集群,关键在政府。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和调整规划,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促使生产要素向目标区域转移,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分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要加快建立区域旅游行政组织,加强政府间的协调与强力整合,有效协调并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区域及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机融合,保障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2、加快旅游要素整合。建立宏观整体的旅游概念,充分整合和利用好不同区域间的旅游资源,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间的“无缝链接”,形成合作紧密、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旅游集群的系统化建设,逐步完善旅游核心产业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的配置,增强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区域旅游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协作,合理布局和统筹衔接区际公路、水路、铁路、轨道、航空等交通网络体系。

3、推动市场网络构筑。加强在旅游产品开发、线路组合、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协调开发区域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品互补、精品线路整合、客源互动与市场共享等目标。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全面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建立市场互通、资源互用、体制互融、政策互联的区域合作体系,完善互惠互利的合作营销和客源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的游客集散、咨询、救援中心,进一步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

4、引导区域空间融合。编制和实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划定各类旅游功能区,积极引导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与合理调控。以相邻区域旅游资源密集圈和旅游产业密集带为基础,通过确定核心带动城市和重点组团城市群,构建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集群空间体系和地域系统,不断推进旅游产业空间聚集形态从“点”增长极集聚阶段向“点-轴”增长极、产业带以及区域聚集扩散的转变,最终形成新型的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化整合与协作发展模式。

5、注重市场主体培育。以旅游产业集群为依托,优化产业价值链,引导和扶持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化、中型企业专业化、小型企业网络化的专业化与垂直化分工的经营模式,提升旅游产业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培育规模较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企业间的横向渗透和纵向并购,通过资产纽带和资本运作,实现产业重组和要素集聚,做强做大旅游企业。

6、实施区域纵深拓展。通过资产组合、战略联盟、营销协议等方式,将不同区域间的饭店集团、旅游中介、旅游景区、旅游金融、保险、IT等联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供应链。鼓励旅游企业与相关的文化、体育、房地产、工业、农业、会展业等互动渗透,形成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分时度假旅游、高尔夫旅游等新型产业形态。

四、以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经济特色突出、经济发展方向明确的地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已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正朝着一体化、集团化、集群化、板块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的壮大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区域能否在区域竞争中生存和壮大。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就产业集群的实现形式而言,主要是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实现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的转变,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跨越。唯有如此,才能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产生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规模大、总量增的特点,但旅游业的集聚并不理想,产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实施跨区域的旅游产业集群,有助于更大规模地整合旅游生产要素,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壮大旅游生产力,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用培育支柱产业的眼光来谋划旅游产业发展,建立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和要素集群区,实现旅游产业在数量、规模和结构方面的平衡协调,努力发挥旅游经济的龙头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发展旅游产业集群, 目的是要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和壮大旅游生产力。本文在对产业集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 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分析了影响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构建模式。强调要建立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和要素集群区, 实现旅游产业在数量、规模和结构方面的平衡协调, 努力发挥旅游经济的龙头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 李诚固.试论新时期旅游产业的特征与功能定位[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8) .

[2]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 2003, (01) .

[3]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

[4]罗文斌.论跨行政区域旅游经济合作[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03) .

[5]郑赤建, 苏斌.基于区域利益论的旅游协作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6, (06) .

[6]范春.我国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时代, 2005, (33) .

[7]伍先福, 张河清, 刘建平.中国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研究[J].开发研究, 2007, (01) .

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开发探讨 篇9

近几年, 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全国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都逐步开始了实行跨区域市场开发的发展方式。房地产开发是通过多种资源的组合使用而为人类提供居住空间, 并改变人居环境的一种活动。房地产开发所创造的价值, 主要体现是为房屋使用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入住空间, 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总量。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发展是指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优势, 从关注市场需求开始,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明确顾客需求, 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在不同地区实现了企业组织延伸, 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开发步骤

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较快、较稳健的同时, 可以选择进行跨区域的建设开发, 以实现企业规模化的发展, 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以保证企业长期的发展。同时, 房地产企业选择进入一个新的城市, 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 房地产企业在决定进入一个城市进行跨区域发展时, 必须对企业自身的实力以及所要进入的城市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尽可能使企业快速发展、降低风险。

(一) 进入区域城市发展的研究

1. 进入城市购买/消费能力:

城市的经济水平, 经济实力以及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情况, 直接决定了对此区域所开发的房地产产品的消费能力。可支配收入越多, 产生的消费会更大, 整体市场的潜在需求也更大。

2. 进入城市市场的发展潜力:

企业在选择进入一个外地新兴市场时, 要着眼于在这个城市的中长期发展, 充分利用自身已有项目运作积累下来的资源, 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因此, 在进入之前, 既要对所在城市整体实力做出研究, 更要研究企业进入该地后的中长期发展潜力。

(二) 进入区域城市政治环境的研究

房地产企业与政府沟通相对较多, 房地产企业既要选择那些政府管理规范, 法治和诚信意识强的区域市场进入, 又要增强与政府的沟通能力, 妥善处理好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减少在工作流程中出现的障碍, 畅通渠道等。

(三) 进入市场的社会人文环境和消费观念及习惯的研究

房地产开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所以不能无视当地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内涵, 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例如, 在设计过程中, 南方重视通风, 北方注重采光;营销过程中, 北方注重概念, 南方注重细节, 大城市相信广告, 小城市看重实物。因此, 要在研究把握当地人的心理和习惯后, 做到在本土化中体现差异性, 既要把先进理念带进去又不脱离当地的实际。

(四) 拟进入区域城市的地方政策法规研究

1. 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

国家银行的按揭贷款政策很大程度上繁荣了住房市场, 很多购房者不用全额付款就可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但不同的城市按揭政策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某地的按揭就很难办, 不仅要在当地找人担保, 更要命的是, 要等产权证办出来之后才能发放按揭。此外, 由于银行对新进开发商的情况不了解, 很难判断项目的好坏, 也容易影响开发商贷款的及时获取。因此, 房地产企业要吃透政策, 及早预备对策。

2. 土地和拆迁政策:

土地成本直接决定了开发成本, 一些城市为吸引投资, 把地价降得很低, 但拆迁成本和基础设施配套的成本却很高, 使得开发商始料不及而陷入困境。拆迁问题, 对当地开发商而言都是硬骨头, 对外来者更是难上加难。

3. 规划设计限制:

重点关注与以前开发项目不同的规划设计规定, 同时注意选择有同地域项目设计经验的规划设计公司, 做好规划设计, 尽可能降低后期的调整变更机率, 避免浪费。

(五) 进入区域城市的竞争对手和产业链的研究

包括当地开发商、外来开发商、广告媒体、行销策划、规划设计、中介等行业人士, 筛选有用信息为我所用, 增强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

(六) 进入市场的城市规划研究

在对地方政府规划的把握上, 外来开发商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容易形成一些信息盲点。因此, 开发商要多方出击, 收集信息, 尽可能降低因上下届政府部门对规划的执行不一而对开发商造成不利影响。

三、房地产企业跨区域市场开发风险因素

房地产跨区域开发企业面临着不同类型市场各种各样的风险, 既有一线城市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 又有二三线城市土地协议划拨等暗箱操作的风险, 经营环境更加复杂。总的来说, 企业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 必须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战略风险、政策法规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区域市场风险、人事风险等。风险组合也称为风险分散, 是有效避免高风险项目的运行, 最大限度地实施低风险项目, 从而使组合中发生风险损失的部分能够得到其他未发生损失部分的补偿。我国房地产区域市场的发展不平衡, 具有一线城市高利润、高风险、高竞争, 二线城市中利润、中风险、中竞争, 三线城市低利润、低风险、低竞争的区域市场特点。企业实施跨区域投资组合可以有效规避区域性经营风险, 适当避免一线城市的残酷竞争, 将企业的资源转移到风险和竞争程度较低的二三线城市去发展, 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投资组合以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利益, 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的扩张方式。所以, 选择在什么样的城市进行跨区域扩张, 就选择了企业将面临的风险, 最优风险组合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不合理的风险组合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房地产区域开发相关数据分析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房地产市场化的一般特征, 我们把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同区域发育情况作了一些对比, 发现我国房地产区域市场有以下显著特点。

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应用实践 篇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大力推进跨区域不停电作业,已在济南、潍坊等地成立了4个区域不停电作业中心,跨区开展难度大的综合性不停电作业。其中济南供电公司主要负责聊城、泰安、德州、莱芜等市的跨区域不停电作业项目。自2012年以来,济南供电公司先后开展电缆不停电作业180余次,并同步研发了17项工器具,申请专利8项。由于电缆不停电作业购置费用高,因此国内配置率较低,大部分单位无法满足该作业需求。山东省电力公司按照“试点—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推广”的原则,积极开展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解决了需求单位的供电压力,减少了客户的停电时间及停电次数,提高了广大电力客户的供电满意度,切实提升了区域内供电服务水平。

1 跨区域不停电作业流程

根据不停电作业的性质,建立不停电流程、作业双方管理流程及相关技术标准,明确作业各节点,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见图1。

1.1 主要流程说明

(1)关键节点12:检查并准备作业工器具,安排人员及车辆。

1)旁路作业车辆定期进行相关维护。其中移动箱式变压器车装有变压器、高压柜、低压柜以及电气接口。车载设备均按照实验要求每年进行相关试验;电缆展放车装有旁路高、低压柔性电力电缆、旁路电缆快速插拔式连接器和辅助电缆施放工具等,车辆及电缆需每年进行一次电气试验。车辆及车载设备试验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旁路作业。

2)绝缘工器具需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其中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间隔半年。机械试验: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所有带电作业绝缘和金属工器具必须分别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库房应设在周围干燥、环境干净、通风良好、进出方便的地方。

(2)关键节点13:运输工器具,保证提前到达现场,做好检测。

1)领用绝缘工具、安全用具及辅助器具,应核对工器具的使用电压等级和试验周期。检查外观完好无损。

2)工器具运输前,各种工器具应存放在工具袋或工具箱内,金属工具和绝缘工器具应分开装运,以防止相互碰擦造成外表损坏。

3)对旁路作业设备、绝缘工具、安全用具及辅助器具,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或绝缘测试仪进行绝缘检测,阻值不得低于700MΩ。

(3)关键节点14:掌握天气条件,排定作业时间计划。

1)跨区域作业属地单位要提前掌握天气情况,合理排定电缆不停电作业时间计划安排。

2)户外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大雾时不应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或相对湿度大于80% 时,不宜进行作业。

3)作业过程中如遇天气突然变化 , 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设备正常状况,或采取其他措施。

(4)关键节点15:开具工作票、风险辨识卡及作业指导书。配合开展作业,做好工作监护。

1)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2)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不得擅离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

3)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复杂的或高杆塔上的作业应增设(塔上)监护人。

(5)关键节点16:采用旁路作业方式开展电缆不停电作业。

采用旁路作业方式进行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时,旁路电缆两侧的环网柜等设备均应带开关,并预留备用间隔。不停电检修电缆线路,应遵循以下步骤:

1)确认负荷电流小于旁路系统额定电流。

2)确认两侧备用间隔开关及旁路开关已断开。

3)将旁路系统两端的电缆终端连接至备用间隔。

4)合上送电侧备用间隔开关。

5)合上受电侧备用间隔开关,在旁路开关两侧核相后,合上旁路开关,使旁路系统投入运行,并监视旁路电缆电流。

6)断开待检修电缆线路两侧的开关。

7)实施电缆线路检修,完成后投入运行。

8)顺序断开受电侧、送电侧备用间隔开关。

9)拆除旁路设备。

1.2 跨区域不停电作业管理组织架构

确保不停电作业流程正常运行需要有人力资源保证,跨区域不停电作业管理组织架构见图2。

1.3 配套的标准和规章制度

1.3.1 电缆不停电作业管理制度

1)国网济南供电公司10k V电缆不停电作业管理规定。

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10k V电缆不停电作业库房管理规定。

3)国网济南供电公司10k V电缆不停电作业车辆管理规定。

1.3.2 电缆不停电作业装备标准化配置

1)10k V旁路设备清单。

2)10k V旁路防护装备清单。

3)10k V带电作业装备清单。

4)10k V电缆作业装备及备品备件清单。

1.3.3 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标准

1)国网济南供电公司1 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试行)。

2)国网济南供电公司10k V旁路设备防护规定(试行)。

3)济南供电公司1 0 k V电缆不停电作业相序核对规定(试行)。

1.3.4 电缆不停电作业施工方案

1)带电断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施工方案。

2)带电接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施工方案。

3)临时取电作业: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环网柜供电施工方案。

4)临时取电作业: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施工方案。

5)临时取电作业:从环网柜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施工方案。

6)旁路作业:环网柜(分支箱)短时停电检修施工方案。

7)旁路作业:两环网柜间电缆线路短时停电检修施工方案。

1.3.5 电缆不停电作业试点项目操作规程

1)带电断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操作规程。

2)带电接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操作规程。

3) 临时取电作业: 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环网柜供电操作规程。

4) 临时取电作业: 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操作规程。

5)临时取电作业:从环网柜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操作规程。

6)旁路作业:环网柜(分支箱)短时停电检修操作规程。

7)旁路作业:两环网柜间电缆线路短时停电检修操作规程。

1.3.6 电缆不停电作业试点项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带电断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作业指导书。

2)带电接10k V架空线路与空载电缆线路连接引线作业指导书。

3) 临时取电作业: 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环网柜供电作业指导书。

4) 临时取电作业: 从10k V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作业指导书。

5)临时取电作业:从环网柜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式变压器车供电作业指导书。

6)旁路作业:环网柜(分支箱)短时停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7)旁路作业:两环网柜间电缆线路短时停电检修作业指导书。

1.4 电缆不停电作业装备配置

10k 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技术所采用的主要装备见图3。

2 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的开展

2014年9月4日, 济南供电公司与聊城供电公司通力配合,成功更换东昌府区魏大庙北台区10k V站南I线民政局支线193号公变过负荷变压器。这次作业是山东省内首次完成跨区不停电更换变压器工作。

2.1 项目概况

国网聊城供电公司东昌府区魏大庙北台区10k V站南I线民政局支线193号公变过负荷变压器由于运行时间过长,老化严重且已过载,为消除隐患,提高供电质量,需重新更换。为避免停电对用户造成影响,决定将其带电更换为500k VA变压器。

旁路不停电更换变压器是技术难度最大、人员及装备配备要求最高的第四类作业项目,考虑到聊城供电公司目前没有带电作业所需的移动箱式变压器车和柔性电缆展放车,向山东省电力公司汇报后,山东省电力公司安排济南供电公司给予帮助。

2.2 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9月4日8时20分, 济南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15名工作人员与聊城供电公司相关人员和车辆到达现场,支好绝缘斗臂车、旁路电缆车、移动箱式变压器车后,两公司根据施工方案成立两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将旁路高、低压电缆与移动箱式变压器连接,完成高低压线路绝缘遮蔽,将低压电缆与低压架空线路连接,再将旁路高压电缆搭接到10k V架空线路上。第二小组负责拉开193号公共变压器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及低压刀闸,合上移动箱式变压器车高压进线负荷开关,合上低压柜出线开关,将193号公共变压器停运,通过移动箱式变压器车给低压线路供电。变压器更换完成后,两个小组按顺序拆除相应设备,恢复现场。经过4h的紧张作业,工作顺利完成,整个过程都没有停电。避免了魏大庙300余户居民停电,多供电量2500k Wh。

自2014年济南供电公司开展跨区域不停电作业项目以来,先后与聊城、泰安、莱芜、德州供电公司开展不停电更换配电变压器、不停电更换故障电缆、不停电将直线杆改耐张并加装分段开关等3类4次作业,累计减少停电38h,多供电量128750k Wh,减少3650户居民用户、32个工商业用户和3个重要用户停电,提高了协作单位的供电可靠性。

3 结语

带电作业不仅能有效解决电力施工和检修停电与用户正常用电之间的矛盾,还能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供电可靠率,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济南供电公司通过与各相关单位之间联合作业,一方面提高了济南及周边城市供电可靠性,实现了“少停电、不停电”的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区域内人员、装备、技术共享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减少作业成本。

济南供电公司跨区域不停电作业的开展,标志着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不停电作业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解决了装备配置差、作业能力有限的公司带电作业难题,为全省乃至全国跨区域不停电作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要:济南供电公司是山东省电力公司4个区域不停电作业中心之一。介绍了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的流程,包括不停电作业的关键节点说明、跨区域不停电作业管理组织架构、配套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以及电缆不停电作业装备配置。在此基础上,以2014年济南供电公司首次完成的跨区域不停电更换变压器工作为案例,对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跨区域,电缆,不停电作业,可靠性,少停电

参考文献

[1]胡毅.GB/T 18857—2002《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标准编写说明[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2003,12(4):25-26.

[2]周广方,唐立华,陈轩.带电作业工作原理及其防护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97.

[3]李如虎.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方式点评[J].南方电网技术,2009,3(2):13-14.

[4]温渡江.配电线路作业技术与安全1000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5]易辉.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及标准解读[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6]谭勇桂,吴琳,程伟华,等.配电网停电计划优化排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J].供用电,2014,(10):59-61.

[7]林根成.浅谈如何提高带电作业水平[J].机电信息,2015,(15):13,15.

[8]俸兴旺.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及其特点[J].广西电业,2008,(9):97-98.

[9]张冬.浅谈电缆不停电作业技术[J].机电信息,2014,(30):99-100.

上一篇:住宅配电站下一篇: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