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象

2024-05-20

被现象(精选十篇)

被现象 篇1

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加之为之服务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使得这样一种文化被屡屡“戏说“,造成了“概念混乱”。严格的说,“完美的歌唱”不仅仅代表完美的声音,更代表的是全身心的歌唱,把“完美的歌唱”理解为“美好的声音”,这种不全面、不准确的理解,使传入我国的美声在发展中走了一些弯路。

一、美声被“戏说”的现象

美声的“戏说”在于我们没有很透彻的消化“完美的歌唱”这样一种文化,只是在我们的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嫁接的一种技术。人的素质、知识结构是有限的,对某个学科的诠释也是有限的,同时在传授时还会受到言传身教的局限,欧洲1 6世纪二百年以来也是以言传身教为主,但它的歌唱发展已经上千年,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人体自身发声条件的发声方法,之后加西亚发明的喉镜及解剖学的发展,进一步用科学去验证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

人声乐器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对它有充分的了解,包括声乐所涉及的所有学科。美声中的“概念混乱”就源于我们没有去面对解剖学、物理学、语言学、声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及体育运动学等各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我们的歌唱教学中,一些老师会用很多非常抽象、只能意会的语言进行声乐教学,如果不能非常明确的解释这些语言,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掌握。

一、例如“位置再高一点”“让声音从眉心传出来”“声音从头顶送出来”等等,这在初期的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如果从解剖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就会明朗得多。什么是高位置,声音为何会在眉心,是因为歌唱中要产生头腔共鸣,而头腔共鸣中共有五个腔体,鼻腔、两边的额窦和蝶窦,当气息冲击这五个腔体时,他们集合产生出相对集中的一个震动位置,就是眉心处,鼻梁的上方,当然因人而异会有细微差别,这样就比较直观的解释了发声的原理。

二、又如“气沉丹田”“把气吸到脚后跟”等等,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丹田具体的位置,这样理解起来难免出现偏颇。丹田是人体的穴位,关元,阴交、气海,石门四个穴位位于腹部脐下,都叫做丹田穴。为什么气息要位于脐下,是因为歌唱中呼吸肌群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横膈膜。横膈膜长在人体胸和腹腔之间,它的顶部突向胸腔,与肺的底部紧贴,底部盖在上腹部脏器肝、胃、脾的上面,它大约五毫米厚,在吸气时横膈位置会降低,胸腔的腔体扩大,同时压迫腹腔脏器,使腹壁膨出,但是横膈膜本身没有神经,因而为了保持它下降的状态,除了吸气肌群继续工作以外,腹部的肌肉要持续发力,以控制腹壁持续向外膨出,横膈膜下降,使得胸腔能够持续获得较大的共鸣空间,因而才会使得力量用在“丹田”处。

三、再如“把声音拉回来唱”、“把气往回吸”,这样的语言虽然生动,但却容易让学生在理解中产生偏差。为什么要拉回来唱,是因为在歌唱技巧中,“打开”这一技巧是由呼气肌群与吸气肌群同时完成的。正常呼吸时,吸气肌群把气息吸进呼吸腔体之后,吸气肌群便停止工作.由呼气肌群再把气息呼出来。但是歌唱中的呼吸,气息吸入之后,要让气息尽可能多的保持在腔体内,以产生更多共鸣,因而吸气肌群不能马上休息,要持续吸气的动作,以保持气息较多的控制在腔体内,同时呼气肌群会惯性的开始工作,将气息呼出去,这时不但要保持吸气肌群持续工作,又要控制呼气肌群不将气息呼出,因而在腔体中产生一种气息对抗.好像气息在向内吸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特定时代、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产物阉人歌手,其发声器官、人体结构发声原理及发声的形态也都一致,只是阉伶是通过手段限定某一器官的发展,使声带变薄或短,使它便于唱高音,虽然是不正常的特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必然要淘汰的,但它的发声方法仍是可以继承的。现在正常的基于解剖学基础上发展的美声,也一定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继承了前人“汇聚”的优秀传统,逐步建立了全身心歌唱的模式。

中国的美声由于多方面知识不够贯通,使得其局限于一种不可捉摸、不可言喻的训练方法。我们都知道,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器乐的训练,都有一套严格的从简入深、循序渐进的基本训练方法,同样,人声乐器也有一套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严格而有效的声乐训练技巧,虽然因人而异,但其基本的科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我们在训练美声唱法的时候,多数人却忽视了这种建立在解剖学上的训练技巧,而去单纯的追求那种“美好的声音”。

二、美声被“戏说”的分析

这样一种“戏说”并不偶然,取决于我国文化界多年以来提倡的“不要跪着看历史”的心理素质。正如中国掀起的一股戏说历史的风潮,其中的“戏说”,就毋须赘言了。

这期间中国风起云涌的出现了一大批影视界“戏说”高手,他们编剧、导演或者自己演绎角色疯狂的“戏说”着,在高手们的倡导下,每个历史阶段的人物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有的武功盖世,有的命犯桃花,有的聪明绝顶,有的倾国倾城,皆活出了凡人想都不敢想的坎坷而精彩的多彩生活。

再如太极拳的起源问题,这本身是一个不被大众关注的问题,可是随着一部《太极张三丰》却让所有人认定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始祖。其实,真正武学专家都知道,太极拳的起源并无确定,大致有唐朝(公元6 18~907年)许宣平、明朝(公元1 368~1 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 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并无确切史料可以证明太极拳为张三丰所创,因为一种文化绝非个人可以完成的。、

久而久之这些“戏说”就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正史,许多年轻人也是耳闻目睹这些稀奇古怪的“秘史”、“传奇”成长起来的,在戏说的塑造下,仿佛中国的古人们就是那么搞笑、多情、痴狂。

包括美声演唱在内的“戏说”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究其原因,应是对本身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不够严谨造成的。

三、避免美声被“戏说”的建议

长期对美声的“戏说”导致了许多固定的框架,模式,把人声套用在一些模糊的称谓中,比如所谓“民美”,抹煞了声音再进行训练的必要,这对于未经过系统训练的声音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人声乐器的潜能是无限的,最后经过严格系统训练会有怎样的音色变化,是无法确切估量的。如此削足适履,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

鉴于笔者涉足美声领域的时间过于短暂,经验不足等原因,部分建议可能不够成熟,但希望可以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如果要了解或引进某种现象或实例,首先应该全面了解其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也就是说,我们要全面了解“美声”这样一种文化的历史沿袭、文化背景及全方位科学性的理论支持,才能抓住这种文化精髓之处。除了对其历史发展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这样一种文化产生所涉及的所有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优点为本民族文化服务。

2、基础训练做到了,声音的本质才能够被发掘出来,才会万人万样。抓住其核心去建立一套适合本民族语言的唱法。比如用鼻辅音来解决高位置问题,用舌根音挡气来解决声带闭合问题,这已是相对真理,再无其他路径。无论什么语言,发声的部位是相同的,通过这两个核心找出适合本民族语言的方法,很可能各个民族对母音的音素理解不同,但人体构造是相同的,所以一个现代教育者,应该去学习西方一整套系统的训练模式,既要继承西方传统中被肯定的传统,如集中、打开,高位置、放松、全身心歌唱等等,同时又要与本民族语言特点相结合去发展一套适合自己文化的演唱方法。

3、同时,作曲家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作者在作品创作时对音色的要求,他在创作时期望什么样的声音来演绎他的作品,其作品本身也就限定了许多声音的发展。当一批优秀的作曲家能够写出一大批适应“美声”这样一种演唱风格去演绎的作品,那么必然演唱者就会朝着”完美的歌唱”的方向去训练。正如普契尼如果满脑子是我们昆剧的声音,他绝写不出《图兰朵》,也绝不会有被“完美的歌唱”所演绎的鞑靼王子。

但是中国自身的文化也给予这种探索无形的限制,因为意大利的全民信仰是天主教,这就决定了这样一种文化的普及程度,它的所有宗教仪式都离不开声乐。这与我国国情不同。我认为美声被“戏说”现象的避免,需要众多因素综合发展,才能引发思考与争论,逐渐被正说所取代。我们可以延用“美声唱法”这一习惯称谓,但关键是一定要使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歌唱语言相结合,让歌唱者既能唱好外文歌曲,也能唱好中文歌曲。如此一来,才能把美声唱法的优点不断的与我国声乐艺术、语言特点相结合而形成中国声乐学派,当然,这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广大的专业和业余的声乐爱好者去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刘新从、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网站被K常见现象总结 篇2

在网站推广和优化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网站被K”,其中K就是英文单词Kill的简称,意思就是网站被封杀、删除、清空的意思。不过执行这个权利的是搜索引擎,所以我们在做搜索引擎优化的过程中,要时刻小心自己的网站被K。下面总结几点常见的网站被K的现象,以供大家参考。1.由于服务器导致网站被K

服务器运行不稳定,当搜索引擎抓取信息时,服务器有没有正常运行,这样的话,搜索引擎会认为你的网站服务器不行了,从而舍弃你的网站。还有就是同一服务器下的站点有网站被惩罚,导致ip被惩罚,也会影响到你的网站。2.robots.txt文档导致网站被k

现在的搜索引擎都遵守robots协议,但是robots建议不要乱用,如果设置不当,直接影响搜索引擎抓取收录工作。

3.优化过度导致网站被k

优化过度,一般常见的就是在优化过程中对于优化的方法使用过度,比如关键词堆砌,发布垃圾链接,或者使用门页等技术,这样搜索引擎一旦发现,就会给予惩罚处理。4.网站被攻击导致网站被k

如果你的网站不够安全,而被人攻击。数据丢失,或是网站页面被挂了黑链,这都是很危险的。一般情况下,轻者网站降权,重者直接K站。

5.友情链接导致网站被k

这个其实和挂黑链的效果是类似的。有的站和你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如果对方网站被搜索引擎认为作弊,并受到惩罚,那么你的网站就会收到牵连,或被降权,或被K站。所以在要经常检查网站的友情链接网站,不要交换垃圾链接。

6.文章质量低导致网站被k

天津音乐厅现象“被”关注 篇3

当前,是全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省市也都不约而同地看好了“文化产业”这一绿色朝阳产业。各地纷纷兴起建设剧场、剧院的热潮,其中不乏耗资惊人的“大剧院”乃至“超大剧院”。但剧院建成后,这些生下来的“孩子”谁来养就成了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了摆在政府部门及剧院管理者眼前的核心问题。因此于去年8月落成的天津音乐厅,政府依靠委托运营商的模式,至今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已收回部分投资,演出近百场,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一个案例。

经营三要素:策划、宣传、销售

“剧场要想生存,就不能坐等人家来送演出。然而现实的矛盾是,生产单位的产品质量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音乐厅必须主动进入艺术生产领域,寻找更加符合观众口味的高质量演出,以弥补市场空缺。”钱程说。为此,音乐厅利用网络做了大量的观众调查,对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还给予赠票奖励。

钱程认为,将演出做成系列对于销售而言有两个好处:一方面,赞助商更愿赞助长期的、成规模的项目,以稳步扩展其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成系列的演出能够降低成本,优惠套票对观众来说也更划算。

对于规模效应,钱程还有更远的打算,音乐厅可以将自己引进的演出项目介绍给有需求的其他城市,几地共摊原本由一家承担的演出成本。这样一来,原本赚不到钱的演出也能赢利。

除了“远期折扣”方式,音乐厅还采取了“会员制”、“礼品卡”等多种营销模式。记者还了解到,天津音乐厅已取得了国家大剧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天津的票务代理权,天津观众可在音乐厅买到这两个剧院的门票。钱程透露,他们正与这两个剧院洽谈,有望在2010年将它们的精品演出资源引进天津音乐厅。

宣传方面,天津音乐厅除了在电视、报纸投放广告,还每月出一期直投刊物《今日艺术》,上面不仅刊登天津音乐厅的演出安排,还有北京各主要剧院的演出信息、台前幕后的花絮和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经常来看演出的詹女士表示:“我是将这本册子作为一本音乐杂志来读的。”

天津音乐厅现有100多名大学生领位员,他们青春靓丽、知性有礼,让观众备感心情舒畅。来自天津大学的小张说:“我们平时不上班,只在演出时过来。这里的工作环境很好,还可以经常欣赏高雅音乐。”音乐厅一位负责人的评价是:“大学生领位员的精神面貌和英语水平是音乐厅的一块活招牌。”

天津音乐厅成了新天津的城市地标和金色名片。密集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式的系列演出点亮了百姓生活,提升了天津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千呼万唤的和谐之音通过音乐这种最真挚的方式表达,使爱乐人从此有了归属感,市民平添了幸福感。难怪一位北京观众在天津音乐厅听完音乐会后,看到天津的巨大变化,不禁在博客中感悟:“因为这场音乐会,让我对这个城市竟有些依依不舍……”。

农村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研究 篇4

1.墙体广告在农村市场大有作为

近年来,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大跨步推进, 农村墙体广告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角逐的行列, 农村广告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广告业的这片“蓝海”已成为广告公司下一个必争之地[1]。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看电视和听广播是农民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介活动, 接触率分别为90.3%和64.6%, 而报纸的接触率最低, 仅为6.4%。也就是说, 大众传媒中只有电视和广播是农民接触频率最高的广告媒介。而农民身边的户外媒体形式, 主要是墙体。农村墙体广告是指在城郊、高速公路、省道、国道、铁路两边、乡村小道沿路的醒目围墙和民墙上, 用广告材料涂刷而成的一种户外广告传播形式, 其传播覆盖区域主要为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合部。[2]因此, 作为媒介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墙体广告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便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经济危机下, 企业投入广告的费用缩水下滑, 许多广告公司遭受牵连, 唯独墙体广告公司和墙体广告一支独秀, 快速发展。

2.墙体广告在农村市场独具优势

墙体作为广告媒介在农村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低廉的广告制作与发布费用和比较理想的传播效果。[3]墙体广告千人成本为5元-10元/CPM (电视广告:150-280元/CPM;报纸广告:50-120元/CPM) , 但因为其针对性强, 发布环境单一, 最接近终端, 所以其通达率很高。此外, 墙体广告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的本土生活, 符合农村风格, 易被农村居民所接受, 而且制作简单快捷, 可根据具体不同的要求或环境特性及时更改。

只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改变, 墙体依然是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户外广告的主要媒介, 充满乡土气息、带有地方特色、生动形象、易懂易记的墙体广告依然能吸引农村老百姓的眼球。可以预见的是, 墙体广告将朝着更规范、更和谐、更丰富多彩和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它也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4]

3.混乱的农村墙体广告

在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孕育中成长起来的我国农村墙体广告, 既具有鲜明的特色, 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墙体广告的制作和发布缺乏创意、表现形式单调、广告语不雅甚至违法、制作粗制滥造、发布与设置违规等现象的客观存在, 使农村墙体广告市场变得混乱而动荡。

农村墙体广告的法律规范缺失, 农村墙体广告的传播模式、影响力和致害性存在特殊之处, 有从形式上单独规制之必要。但在现行法律条文中, 这些特殊之处融合于户外广告的大框架而没能更体现出来。对户外广告的规定不足以对农村墙体广告的规制产生影响, 所以说, 农村墙体广告管理方面的法律是缺位的, 如果说有的话, 法律的规定也极其模糊, 根本不足适用, 给违法行为的发生创造了空间。

农村墙体广告的法律监管缺位, 许多违法现象在农村墙体广告中大量存在, 却从来不见执法部门查处。农村墙体广告的发布缺乏严格的审批程序, 广告内容存在着严重的法律监管缺失, 这是导致其违法的直接原因。[5]

而在现有的农村墙体广告理论研究中缺乏广告运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媒体 (农户) , 对于媒体 (农户) 与广告公司、广告主的关系也缺乏全面的发掘。

二、农村墙体广告的发展遭遇“瓶颈”——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

1.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的提出

(1) 研究方法

笔者为了了解事实, 深入墙体广告公司②实习, 通过亲身体验和深度访谈的形式, 获取了详实的资料。笔者在实习期间, 亲身参与到墙体广告运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武汉及其周边的范围内访问到了墙体广告公司的5位负责人, 14位一线员工和8位广告主。对每一被访问者都提出了“您认为在墙体广告行业最难解决或者最头痛的问题有哪些?”这个问题, 并要求他们把回答的内容按自认为的难易程度排序, 最难的排在最前面。

(2) 数据处理

第一步, 把每个被访者提出的排在前五位的问题列出;

第二步, 分别给每个问题打分, 排在第一的为5分, 依次减少1分, 排在第五位的是1分;

第三步, 把每一问题所得到的分数全部加起来并排序, 然后得到排列在前五位的因素。

数据处理结果:

墙体广告公司:

广告主:

(3) 数据分析

从以上两个图表中,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墙体广告公司还是广告主, 他们都迫切关心的问题是墙体广告被覆盖的问题。可见, 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也已经成为了阻碍现阶段我国农村墙体广告发展的重大因素之一。

在进行的这些深入访谈中, 几乎所有的墙体广告公司都表示, 他们针对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根本无能为力, 因为根本没有确切的管理制度或规范来维护他们的此项权利, 自己公司所做的广告被覆盖更多的也只是自认倒霉。

对于广告主而言, 广告被覆盖的现象也严重损害其利益。投资给广告的钱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带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还容易产生与广告公司的经济纠纷。

2.什么是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

墙体广告公司通常向广告主保证广告发布期为1年 (以合同为准) , 发布期内保证广告质量。若墙体广告在发布期内被其余墙体广告所覆盖, 在墙体广告行业则称为“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

3.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非常严重

针对农户, 笔者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在武汉周边地区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 合计完成有效问卷320份。

在对农户的调查时, 对于“请问你们家的墙体广告通常多久更换一次?”这个问题的回答 (下图) , 没有人选择“1年以上”这个选项, 也就是说100%的农村墙体广告没有达到发布日期, 通常都是在半年以内。也有更多人选择了时间不定, 这个的主要原因是农户没有什么概念, 只要有人来做, 给他们相应报酬, 就可以肆意更换墙体广告内容。这充分说明了墙体广告被覆盖的频繁性, 广告主的利益根本没办法得到保障。

三、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墙体广告发展初期, 业务量少, 又比较新鲜, 房主几乎不知道要钱, 墙体资源 (好墙位) 相对富足, 也不需费尽心思去寻找。现在, 所有墙体资源都需要比较多的租金, 通常一次是30-50元 (比较好的位置更高) , 但由于农民的低素质, 经常违约和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 导致要保证广告发布一年, 则需更多租金, 且维护成本很大, 按目前的情况, 租下位置比较好的墙体且使用一年, 墙位租金应在2-4元/㎡。” (天知胜广告有限公司投标书)

上述一段话, 比较浅显的给我们解释了“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的部分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及我们的调查研究, 总结出以下一些原因:

(1) 墙体资源的角度

①鉴于农村墙体广告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 许多企业开始转向进军农村市场, 纷纷抢占优势墙体资源。区别于城市的媒体环境, 农村媒体环境较单一, 农村墙体广告便成为众多企业首要的市场营销利器与传播形式。

②一般而言, 位于交通要道或是人流量集中的墙体广告更容易受到关注, 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具有较好传播效果和广告价值的墙体媒介资源有限。

③墙体广告公司数量增多, 规模增大, 对农村墙体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饼”的大小有限, 但分“饼”的人越来越多。

(2) 媒体 (农户) 的角度

①大部分墙体资源是农户房屋的墙面, 属于农户的私人财产, 农户对该墙体资源的处理受其喜好与自身利益的影响, 如可以肆意更新粉刷墙体, 不遵守墙体广告的使用期限等等。

②农户的利益与墙体广告更换的次数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一般来说, 广告公司都会在粉刷墙体广告时, 一次性付给农户相应报酬, 所以墙体广告更新的次数越多, 农户越能拿到更多的报酬。受利益的驱使, 墙体广告不断被更新, 旧的墙体广告不断被替换、覆盖。

③墙体广告更换的次数与墙体资源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墙体资源的质量越高, 更换的次数就越频繁。

④缺乏合同的约束与相关部门的监管。据调查了解, 农户一般不愿意与墙体广告公司签订相关合同来保障墙体广告的发布期限, 即便农户没有遵守维护墙体广告发布期限的承诺, 也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更不会有相关部门来监管或处罚农户的这一行为。

(3) 墙体广告公司的角度

①一块墙体的租金通常是30—60元 (因地段不同有所差异) , 由于涉及的资金金额的数量比较少, 墙体广告公司普遍认为没有必要和农户签订合同或者追究其责任。

②墙体广告公司拥有的墙体资源具有数量大、分布零散等特点, 不利于广告的统一管理与验收。墙体广告公司没有能力且也不愿意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管理分散的墙体广告。

③墙体广告被覆盖损害的是广告主的利益, 对墙体广告公司影响不大,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 有的墙体广告公司甚至覆盖自己公司在优质的墙体资源上所做的广告。

④竞争对手多, 墙体广告公司都希望争夺广告价值高的墙体资源, 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

⑤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风气, 各个墙体广告公司纷纷跟风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4) 广告主的角度

①墙体广告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 价格低廉且空间分布分散, 广告主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检验每一墙体广告的发布情况。

②缺乏有效的方式保障广告主在合同中的合法权益。

(5) 媒体 (农户) 、广告主、墙体广告关系的角度

墙体被覆盖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告主的利益, 墙体广告公司与媒体 (农户) 追求暂时的利益而将广告主的利益放任不管, 导致广告主减少甚至放弃在农村市场投放墙体广告, 最终损害墙体广告公司及媒体 (农户) 的利益。

四、如何解决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

基于上述提出的“墙体广告被覆盖”的问题, 笔者抛砖引玉的提出几条解决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还不够完善, 希望得到更多业内外人士关注, 使这个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其一, 墙体广告公司与媒体 (农户) 可签订长期合同, 分期付款, 长期租用农户墙体。

墙体广告公司曾尝试过每次签定合同来规范相应权益, 但是农户经常违约, 且以没在家无法看管墙体广告为借口推脱责任。由于这种现象过于频繁, 所涉及的金额也不多, 广告公司也难以追究, 只能靠当地施工队的威望等来维持广告发布时间。如若签长期合同, 涉及钱的数量较多, 农户便不易违约。签订合同后, 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 农户如果违约, 则得不到后期付款并且还需赔偿, 这样就比较有效的解决此问题。但是此方法需要整个行业的墙体广告公司都要采取此种方式, 说服农户签订合约也是一件不易之事。

其二, 当地小广告公司 (省级以下) 与规模较大的墙体广告公司 (省级以上) 合作, 优势互补。

小广告公司具有地域优势, 与墙体资源接触多, 利用私人的关系能够从农户手上获得大量墙体资源, 但是规模小, 缺乏大客户, 没办法大面积的覆盖。而规模较大的公司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比较充裕的业务, 但是没办法管理散布在各地的墙体资源。若是二者合作, 规模较大的广告公司负责客户, 小广告公司负责当地墙体广告的施工, 然后再分成。这样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三, 广告主施行抽样调查, 随机选定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墙体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签订的合约年限通常是一年, 但是由于墙体发布资源过于分散, 广告主没精力和能力管理自己的墙体广告, 广告公司也正是利用这一点, 应付验收广告, 拿到钱后就不再对广告进行必要的维护, 使广告主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如今验收广告的方式是在墙体广告公司完工后, 将所制作的墙体广告拍照成册, 标明地址, 由墙主选择性的进行验收, 这种方式只能保障墙体广告公司把广告制作完成, 而不能保障其发布期限。如果是抽样验收, 不仅可以在地点上, 也可在时间上审查墙体广告的完成与维护情况, 抽样验收的时间不一定安排在完工后, 也可安排在三个月、半年等一些随机的时间上。倘若广告主的广告被覆盖, 提供相关证据说明后便可向墙体广告公司索赔, 以此来逼迫墙体广告公司对墙体广告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这样, 墙体广告被覆盖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总结与展望

农村墙体广告作为相对低端与廉价的广告形式, 受到广告界人士的关注相对较少, 专业人士的参与更是屈指可数, 但是农村墙体广告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中, 存在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 大部分都是对农村墙体广告的存在意义和传播价值的探究, 而缺乏对农村墙体广告发展的关怀。因此笔者深入到农村墙体广告行业, 在实践的基础上, 发现了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严重阻碍了墙体广告发展的事实。本篇文章透过墙体广告被覆盖的现象, 探求更深层次的本质, 发掘出墙体广告公司、广告主与农户的复杂的关系及该行业不规范的运行模式, 并在事实与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 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本文针对于墙体广告被覆盖现象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衷心希望它能对农村墙体广告的发展有所帮助, 至少能有所启示。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目前还没在社会上实践过, 所以只能当作一个参考。真切的期望有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阳翼.论我国农村墙体广告的历史演进.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9, (3) .

[2]李翔.农村墙体广告的长尾效应.现代广告, 2009, (8) .

[3]王玉蓉, 陈珊珊.阻碍农村墙体广告发展的三因素.现代广告, 2007, (8) .

[4]阳翼.论我国农村墙体广告的历史演进.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9, (3) .

描述逻辑范畴被还原之后的现象学 篇5

不过,笔者认为,胡塞尔现象学从未试图用一种私人语言来进行现象学描述。作为一门尘世的(Weltliche)学问,它需要能被所有人传达和理解。它从未试图创造一种专属于自己的“现象学语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正是我们每天所言谈与理解的日常语言。然而必须承认,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以及维特根斯坦对自己所尝试的“现象学语言”的否弃,向胡塞尔现象学所提出的真正值得反思问题在于:使用一种公共性语言进行现象学描述所必然带来的解释学前设,与现象学还原所要求的彻底性,两者之间不矛盾吗?胡塞尔是否把捉到了这一问题,他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的?由此现象学描述、现象学方法还有怎样一种意义?

一、胡塞尔:对语词普遍性之承认与对逻辑范畴之还原

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对现象进行描述以及这种语言自身的特点,胡塞尔是有着清醒的方法论认识的。在《观念I》中他曾明确地指出:“属于表达行为本质的普遍性意味着,被表达者的一切特殊性绝不能在表达中被反映。意指层不是,而且必然不可能是一种对底层的复制”[3]。一方面,语言与存在是异质的,表达是普遍性的意指。胡塞尔所说的在现象学还原之后对于现象的直接描述,并不是要对于感觉予料进行直接的描述或者直接复制;他在其现象学工作中从来使用的都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如果说他对这种语言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只是“表达的忠实与无歧义性”。他说:[4]

在本身只不过是在纯直观中产生的本质理论的现象学中,我们在先验纯粹意识的例示性所与物上实行直接的本质看行为,并以概念或术语将其固定。使用的字词可能取自日常(allgemeinen)语言,这类字词含义分歧,由于意义多变而词义模糊。只要它们在实际表达的方式中“符合”(decken)于直观所与物,它们就具有一种确定的、当下实显的和明晰的意义。

因此,所谓忠实与“符合”、对现象的直接描述,不能误解为寻求与现象的直接同一,而是在“本质看”之后用范畴性的语言将直观到的范畴形式与共相固定下来,形成谓词表述的“事态”,这是一种知性对象性,它表达的是从感性对象中抽出的意义层面,而不是对直观充实的直接再现。现象学的构成不是质料构成,而是意义的构成;现象学描述就是要澄清在一系列意义呈现中那些意向性功能与意向内容方面的细致的本质差异、规则与过程[5]。要做到描述的忠实,只是要排除各种已有的本质理论的影响,对它们实行现象学还原;要做到无歧义性,只是要求术语的严格与明确,而并不是另去创造一套理想的人工语言。

但另一方面,现象学的无“前提性”要求是否也必然涉及对逻辑范畴本身的还原?进而也涉及对一种用来理论描述的公共语言的悬置?对此,保罗·利科在法译本《观念I》的

译者导言中总结道:“无庸置疑,自然态度也涉及逻辑,还原与其有关,而且存在着一个逻辑数学学科的构成问题……逻辑本身在一种原初主体性中有一种先验根源。”[6]因此在没有为逻辑规则以及谓词判断、谓词表述给出现象学的明证性描述之前,这些本质之物都是要被“悬置”起来的。

而且,实际上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和怀疑论的长篇反驳,以及在《观念I》中对经验论和实证主义的集中批评,都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他认为经验主义及其怀疑论的根本失误在于它们一方面声称要一切从直观经验出发,但另一方面却没有让自己做出推论时所依据的那些逻辑推理规则本身也从直观中被明证地建构起来。为此,胡塞尔提出应该将实证主义提出的“一切原则之原则”贯彻到底。[7]只有当现象学自身为逻辑奠定基础时,逻辑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承认,而在此之前必须“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8]。他声称,只有自己的这种彻底性,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证主义”。所以逻辑范畴进而公共语言是要被“悬置”起来的。

一方面要保留公共语言作为现象学描述的媒介,另一方面又声称对所有的逻辑范畴予以排除;与此必然相关的是,一方面“悬置”自然态度及其所有本质科学,另一方面施行理论表述的现象学者又要作为世界中的人格主体来运用公共语言。这难道不会自相矛盾吗?对此在《观念I》中胡塞尔是这样来回答的——在谈及把形式逻辑和一切形式科学“置入括号”的可能性时,他说:[9]

现象学可能有机会去涉及的逻辑命题或许只是诸逻辑公理,如矛盾律等,这些公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正当性,现象学可在自身所与物的例示中加以洞见。因此我们能明确地将排除性的悬置作用扩大到形式逻辑以及一般科学全体。

看起来只要能在自身的纯内在性中为这些本质学科奠定其正当性基础,那么现在暂且在理论表述层面上提前运用一下这些逻辑范畴是没什么不妥的。这样一种观点,他在§64谈及“现象学者的自我排除”时,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他说:[10]

我们排除整个自然界和一切超验—本质的范围……但是我们不是刚说过“我们”在实行排除吗?我们这些也是自然世界成员的现象学家们是否能使自身失去作用呢?

胡塞尔认为这种自我排除并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区分好这样两个方面:

作为现象学者,我们不应当不是自然人或在我们说话时设定自己不是自然人。但是,作为一种方法……我们对自己应用了现象学还原的准则……现象学家与任何其它本质科学家,如几何学家,并无不同。几何学家在其科学论著中往往谈到自己和自己的研究;但是进行数学思维的主体并不包括在数学命题本身的本质内容之中。

如果心理学家或逻辑学家在进行心理学或逻辑学研究时,他们自己的心理学自我或逻辑学自我是被排除或者说被“悬置”起来的,而这根本不会引起什么困难和误解,那么现象学家在进行现象学研究时排除他自己的自然态度中的自我,这又有什么困难和值得奇怪的呢?逻辑学、心理学的本质规律只是借助于那个思维的主体而被表述出来,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涉及这个思维的主体本身。那么现象学的本质洞见不也一样吗?——它只是借助于自然态度中的现象学者及其语言表述而被表达出来而已。

但是,被表述的逻辑学规律与行表述的逻辑学家,它们毕竟都是自然态度中的相关项,逻辑学规律并不否定逻辑学家的自我存在及其表述的有效性,只要逻辑学自身能给出逻辑规则的证明,那么逻辑学家事先非反省地运用同一推理规则就仍然是合理的。然而现象学不只是在同一世界之中悬置与它自

身处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两门本质科学,而是要排除自然态度的“总设定”(Generalthesis),是要将世界设定本身置入括号;同时现象学者却是自然态度中的人,作表述的语言又是充满着超验—本质物的语言。用一种世界态度中的语言来描述一种非世界态度的直观,难道不会带入某种先入之见吗?

对此,在《经验与判断》中再次谈到语词的普遍性问题时,胡塞尔“警觉地”谈到了运用自然态度中的语言就有可能预先带有自然态度的理解。他首先说:[11]

为了达到前谓词经验的真正最终的原始明证性,我们将不得不……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为此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式……因此我们纯粹只让感性知觉、然后让一般知觉发挥效用,我们把世界纯粹只作为知觉世界来考察……已经意味着在其中包含有对全部理想化(Idealisierung)的排除……

然后胡塞尔马上就指出,对这种经验的观察和描述本身“已经有某种程度的理想化了”,已经使用了共同体的语言、普遍的名称,其对象也已经被看作“为一切人的对象”了,但是对此他却认为:[12]

我们甚至必须不考虑这一点,并装作好像这些作用并不带有任何已被同时给予的某一共同体的预定轮廓,而每次都是我的完全原始的获得物似的。但这也就带来了诸多困难,即我们的语言表达必然是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交往性意义的表达,因而在使用任何一种对象标志的同时这种最初的理想化总是至少已被提议了,并且总是一再地需要作出新的努力,才能避开表达的这种强迫人接受的意义。

然而这种“装作”多少带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我们凭什么可以这样“装作”?好像只要我们不断保持警惕,不断地进行现象学还原,就可以把自然态度的影响清除出去。但假如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避开某种“先入之见”呢?

二、世界视域与本质直观

之所以对公共语言的使用会带入“先入之见”,在胡塞尔自己的理论框架内看来,是因为这种公共语言承载了我们自身的视域(Horizont)。实际上即使是前谓词的知觉场境(Feld)本身也已作为一个先天可能的活动范围和统一性而成为“世界”,它在任何一种行为中都已作为前提。例如连续给予的红色,会使我们产生对下一刻再出现红色或颜色的期待。知觉场境一旦在时间绵延中展开,就会不断把这种期待作为习惯(Habitualität)沉淀下来,哪怕在最原初的状况中也预先规定了我们对下一刻现象之理解的可能类型。于是“世界对于我们总是已经有知识以各种各样方式在其中起过作用的世界……任何本来意义上总是有所经验的经验……必然已经具有预先的共识(Mitwissen)和前识(Vorwissen)”[13]。这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视域。

那么世界视域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语言视域呢?尽管在胡塞尔那里,不论是意义赋予行为还是被意指的意义本身都可以是前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的起源而不是相反。但是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描述和谓词固定时,却已在使用语言了。在我们以为谈论的就是对象本身时,语言这种透明的介质却已在规约着我们言谈的本质可能性。谓词判断是我思的逻辑机能,所以我们无法越过谓词表述的透明介质而深入到它的背后——这在康德的范畴论中已被反复阐明过了。在这种意义上,世界视域成为了一种语言视域。

这样的话,当运用公共语言描述现象时,在现象那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例如在《经验与判断》中胡塞尔通过回溯前谓词经验,发现“具有”(hat Urteil)判断与“是”判断有同样的起源,因为对象自身的组成部分就有独立的块片(Stück)和不独立的

因素之间的差别。[14]但我们会问:这是否只是我们语言自身的反照?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已做出了这样的两种判断,我们才可能看到这样的谓词判断形式的所谓前谓词的起源、它们在现象中的相应区分?《经验与判断》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来对具体问题进行描述的典范,在此胡塞尔系统地讨论了谓词判断的各种主要形式,例如主谓词、关系、质以及量词和判断的诸模态在这种前谓词经验中的根源。然而即使我们真能把我思、谓词表述从直接所予中作为明证性的真理发生学地构造出来,也仍然排除不了以下可能的局限性:这种构造或许仅仅只是能够在现象中映证语言自身的可能性——“我思”在现象中看到的总是它自己,它虽然确定了自己的合法性但仅仅是加深了对自我的理解而已。

同样的问题在现象学的本质直观这里也存在。对于本质直观方法,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总结道:[15]

我们让事实作为范本来引导我们,以便把它转化为纯粹的形象,这些形象全都是与那个原始形象具体地相似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自由任意地产生各种变体……在对一个原始形象,例如一个物作这种自由变更时,必定有一个不变项(Invariante)作为必然的普遍形式仍在维持着……这种形式……就把自己呈现为一个绝对同一的内涵,一个不可变更的、所有的变体都与之吻合的“什么”:一个普遍本质。

这种本质为所有的自由变更预先规定了界限,“它表明自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没有它,这一类型的对象就不能被设想”。但是,我们要问,这种想象变更之自由到底有多大?难道不正是我们的知觉场境本身预先给出了自由想像中的可能“类型”吗?那对所有的自由变更预先规定界限的不正是前此的世界视域本身吗?所以我们并不是通过想像中的例示性直观来获得全新的本质,而恰恰只是在隐含地预先理解了本质之后,才能对想像变更中产生的各种变体进行选择,最后才能确认那个同一的所谓“不变项”。

不过在此笔者也恰恰看到了调和世界视域与现象学还原之冲突的可能途径,因为作为现象学方法的本质直观,恰恰可以成为对我们世界视域自身的一种自我理解的方法。如果本质直观的说法能成立,那么它恰恰应该是对解释学前设的揭示,它所直观到的正是那从意识开端以来就逐渐积淀下来的并已构成我们先天认识类型与结构的东西。只有这样它才能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和“视域”学说相协调。这样,世界视域与现象学直观不再是绝然的矛盾,现象学还原之后被“本质直观”到的恰恰是世界视域的“类型与结构本身”,它们彼此就以这种方式融洽起来。

于是回过来再看看现象学描述,这种描述之可能性究竟是源于现象自身所呈现的自明的差异性,还是相反:这种差异只是我们语言结构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我们的回答倾向于前者。事实证明,即使某种概念区分(例如“颜色”与“广延”的区分)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被忽略,而在另一种语言系统中被突出,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两种世界观的相互不可进入——由于知觉显现物毕竟是一样的,因此它们可以回到知觉的基地上来重新达到对于彼此概念区分的相互理解。由此可见差异是在现象中被自明给予的。而且即使对某种差异的把握的确会以我们前此的语言和世界视域为基础,但这种视域本身作为“智慧”也是一步步从现象中生长和抽离出来的。

并且公共的语言所带来的世界视域也不是绝对的。在现象学的行为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同一个充实直观的基础上是可以产生具有不同意向本质的行为的,从而此时这两个行为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认识本质[16]。所以即使“现象学描述”最终所把握与展示的,只是自身的语言视域所包含的对于直观的理解,只是以此映证了自身的合法性起源,但对现象本身之言说的不可穷尽,已向我们昭示出:现象学描述并不排除其它的可能性、其他的理解;而且恰恰是通过现象学对事情本身的回溯才可能揭示出对现象的理解“本来可以不是这样!”。这是现象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意义与后果。

我们处在尘世中,也只能用自然态度中的语言在向尘世中的人们描述与表达。无论何时我们不可能没有任何“叙述的模式”,不可能没有任何借以出发的梯子。想让现象本身没有遮蔽地呈现出来,那么我们只能保持沉默,然而在沉默的寂静中是既谈不上遮蔽,也更谈不上揭示的。事实上,“logos”本源的意思是“说出”,也就是说出“话语”以“把言谈之时话题所及的东西公开出来”,“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我们看”[17]。它既不是要在和现象直接同一的基础上把现象复制给我们,也更不应是对现象的一种独断论——如果我们采取一种时刻谦逊的态度的话。因此,语言虽不是和现象的直接同一,并且总会带来语言自身视域的局限,但它却可以引领我们去看。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恰恰说明,语言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不能起完全的名实相应的指称作用。

被现象 篇6

一、上课开始“被开心”

现象1:开心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的精神状态,但我们经常听到“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大家开心吗?”作为开场白,而学生总是违心地回答“开心!”诚然,教师想以此来缓解授课现场紧张的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是学生在许多听课老师面前明显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焦虑,并没有开心的理由,经老师这样一问,只能无奈地“被开心”了。

建议:课堂导入有很多方式,如老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和体态语营造轻松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借助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游戏活动导入新课,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当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兴致勃勃、兴趣浓厚时,才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课堂情境中“被算计”

现象2:教学例题:我们班58名同学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不考虑男女性别,但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情境设计如下:为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近期要组织大家去射阳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此时,教室里欢呼声一片。老师又说:由于要体验生活2天,考虑到基地离学校又很远,所以要安排住宿。假如你是负责人,你准备怎么安排住宿?孩子们对这项实践活动早有期待,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积极性很高,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很快解决了问题……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教学进展得很顺利。下课了,正当执教老师满意地走出教室的那一刹那,许多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真的要去素质教育基地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呀?”老师不耐烦地随口答道:马上会去的,等以后再说!明显感到孩子们很失望,他们已经意识到被骗了……其实,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位老师创设的情境注重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由于学生对去素质教育基地体验生活充满期待,所以对于老师设计的这个情境毫不怀疑,非常感兴趣,激起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当学生问题解决了,想实现愿望时,却不能如愿以偿。天真无邪的学生在这种虚假的情境中“被算计”了。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课堂设计的情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因此,创设情境不能急功近利,要务求真实,反之将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度,不利于今后教学。

建议:情境的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捏造情境。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蕴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情感投入,都会失去其教学功能。我们呼唤求真、求实的教学情境,呼唤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互动间“被应答”

现象3:在课堂上,提问是师生互动、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提问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师问—生答”的模式。有教师提问过于简单,不能迸发思维火花。还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只需答“对”或者“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需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有,也不用表达出来。在一次次看似热闹的师生互动中,学生失去了发言权,被动地应答老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错过了通过思维活动来感受学习快乐的机会。

建议:应打破“师问—生答”的单一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多开口,多思考,给予他们充分的发言权,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控制好难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以学生通过主观努力思考能够解决为宜。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与教师发自内心地互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小组活动时“被参与”

现象4:为了合作而组织合作。有的老师提出问题,看到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无几,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放任合作。有的老师怕控制不好时间,讲好活动要求后让学生讨论,孩子还没有讨论开来,老师就拍手示意让停下来,这种活动光有合作的“名”,没有合作的“利”。还有老师在设计环节上过于细化,学生只要跟着老师设计的问题一条条的去操作就行,孩子自己参与“发现新大陆”的机会很少,以至绝大部分学生在绝大部分合作活动中感受不到智力劳动的快乐。

建议:新课程呼唤以生为本。教学活动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做到自主中有合作,合作中有自主。在合作活动前,教师要先留有空白,让学生先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再组织合作;其次要处理好“合作”和“竞争”的关系;最后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等。

总之,作为老师,要尊重生命个体,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再让学生“被……”;要树立师生合作的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设计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学习数学。

被现象 篇7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教会教学对象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与手段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 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往往被许多教师所忽略。教师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如果能充分认识到副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将其引入外语教学的课堂, 不但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副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途径和积极作用

多年研究非语言交流的美国学者阿尔巴特�梅拉比安通过研究发现:一条信息的传达, 只有7%靠言语, 38%靠副语言, 55%靠体态动作 (主要是面部表情) 。这说明副语言包含着丰富的语义。

在课堂教学中, 信息的传递通常以语言及非语言两种方式进行。一般而言, 教师会比较注意言语的信息, 因为它直接, 易于表达、思考及分析。但教师的副语言也不容忽视, 它是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的一种特别的方式, 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副语言 (Paralanguage) 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 也可称为副语言特征或伴随语言特征 (Paralanguage features) 。副语言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围只包括伴随言语的某些声音现象, 广义的范围则除言语的声音现象以外, 还将体态动作、面部表情、甚至某些书写符号及言语交际情境都包括在内。由于广义的副语言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本文将着重探讨狭义副语言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特拉格认为副语言包括两部分 (Knapp, 1978:18~19) :

2.1 音质 (Voice Qualities) 。包括音幅、声调控制、韵律控制、音速、发音控制、共鸣、声门控制等。

2.2发音 (Vocalization) 。包括声音特点的体现、声音的修饰 (声强、声高和声音的长度) 和声音分隔 (例如uh-huh, um, uh, ah等) 。

此外, 沉默、停顿、插话声音和话语失误等都可包括在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学信息的传递主要靠教师的有声教学语言来进行, 而这种课堂教学语言又包括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语音是语言信息的物质载体, 语音的好坏对语义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课堂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音是否美好, 除了要求英语教师发音准确、标准、清晰, 音色纯正、悦耳外, 重要的还在于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调, 使语音产生抑扬顿挫的旋律, 让学生欣赏到英语语言的美。

教师授课时使用的不同的音高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 在叙述和讲解是宜用中音, 在教学的高潮时宜用高音, 质疑提问时宜用低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教师不能长时间用一种音高说话, 而必须交错使用, 从而使自己的音调升降交错、有起有伏, 呈现出高---低---高……的语流, 构成轻快自然而动人的旋律。如果一味使用“高音喇叭”式的高调, 或无升降变化的低沉闷调, 就会使学生感到烦躁或厌烦, 影响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口语的速度是制约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语速过快, 信息发送频率过高, 不仅会导致“消化不良”, 影响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疲劳, 降低学生的注意力;语速过慢, 发送信息的速度跟不上学生处理信息的速度, 则会导致“吃不饱”, 不仅会浪费教师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 而且会引起学生精力上涣散和心理上的厌倦。

一个英语教师音色的好坏, 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师的音色好, 纯正动听、清亮甜润、灵活多变, 使学生听起来悦耳爽心, 具有语音的美感, 就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音色差, 沙哑低暗、有气无力、单调呆板, 使人听起来刺耳烦心, 自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决定音色好坏有先天的和后天的因素, 通过进行刻苦训练, 音质本来就好的能锦上添花, 音质差的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之一的肯�贝恩通过对美国不同大学和各个学科近百位卓越教师长达15年的观察研究指出, 最富有感染力的教师用会话语气授课, 但是声音的穿透力能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清楚。他们的讲话既清晰又缜密, 他们在讲课过程中会略作停顿让讲话的要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肯�贝恩研究的许多卓越教师说, 在他们教书生涯的某个时期曾经训练过发音---正音矫字---对着镜子排练讲解, 也有些教师还不断在音色上下功夫, 钻研适当的手势。他们还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语速。每10到12分钟, 他们改变节奏和讲授的内容, 转移方向或焦点, 改换活动或题目。如果学生在讲话, 他们就停下来;如果学生保持安静, 他们就讲课。

笔者也通过多次听课发现, 许多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都善于运用停顿技巧, 在讲授重点难点问题的承转处, 利用停顿造成悬念, 引起学生的注意, 或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使学生对教学信息能更好地进行吸收加工和处理。另外, 她们还善于运用停顿来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 使之有张有弛;利用长停或沉默的方式, 集中学生注意, 进行课堂管理。有些老师的发声方式显然也是受过专门训练的, 她们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提问, 把学生带人主题, 在学生将思想和情感都投入其中之后, 她们则使用冷淡语言。他们提醒、总结时运用冷淡语言, 邀请、激励时则用温情语言。

而有些教师虽然口语非常流利, 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也很合理, 但因为语速稍快, 中间缺乏停顿, 致使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速度, 难以完全领会教师的指令和意图, 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因为无法理解在课上做与英语学习完全不相关的事。这让笔者深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应常常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查找各种问题出现的原因,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改善教学效果。

3 副语言构成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 语言教学应当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来进行已经成为当今语言教学界的共识, 为了实现外语教学在跨文化方面“培养意识, 提高交际能力”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介绍和讲解英语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的表现、含义、功能及其与母语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得体的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方法。

中国和英语国家在副语言的使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发声方式的差异

这主要体现在音量和音高方面。英语国家的人在讲课、交谈或打电话时声音比中国人低得多。所以在飞机、轮船、公共汽车中和其他公开场合, 中国人的高声交谈会使周围的西方人士感到很奇怪。

3.2 功能性发声的差异

在情绪音和生理音的控制方面, 两种语言国家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情绪音主要指大笑、哭叫、呜咽等, 生理音指打哈欠、打喷嚏、咳嗽、打呼噜、呻吟、打嗝、放屁等。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注意控制情绪音, 当他们确实无法控制的时候, 事后往往会表示歉意。对生理音的控制更是严格, 对他们来说, 在他人面前发出生理音, 是缺乏修养、失礼的表现。与中国人接触比较多的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对这些声音的控制不大在意。

3.3 沉默的差异

在对待沉默的态度上, 两种语言国家的人迥然不同。对于他人的提问, 中国人常常用沉默拒绝作答, 中国人有句话叫“沉默是金”, 而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 这是对提问者最大的侮辱, 是缺乏修养的行为。因此一旦有人发问, 他们总是会积极响应。总的来说, 中国人对沉默的运用较为频繁, 他们不像英美国家人那样动辄对沉默提出异议。

英语国家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最忌讳沉默不语, 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有声的反应为好。西方学者通过研究总结出的话轮转接的基本形式几乎都是有声的反应。邓肯将其分为话轮放弃提示、话轮回归提示和话轮维持提示。威曼和纳普又加上话轮请求提示。

话轮放弃提示是讲话人示意自己话已讲完, 如果讲话人语速放慢, 最后再用一缓冲语, 如Well, you know, 听话人就知道自己可以讲话了。

话轮回归提示是听话人收到话轮放弃信号后示意自己不想说话, 希望继续听下去。常见的形式是Mm或Uh-huh, 也可用Hmm或升调的Oh, 鼓励讲话人继续讲下去。

话轮维持提示是采用加强音量变化和加快讲话速度的方法来抑制听话人的发言要求。例如, 用Ah之类声音填补讲话过程中的停顿, 不给对方以插话的机会。

话轮请求提示最常见的形式是不等别人讲完就讲起话来, 或者采用缓冲词或强调词, 例如B-b-but或Oh…well。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时不会正确使用话轮转换中的停顿词如:Uh..., Well…, Let me see…, Let me think…, Um, how can I say this?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要么沉默良久, 要么下意识地使用汉语中的停顿词“那个”填补沉默, 往往引起其他学生的一片哄笑。包括一些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英语语间停顿来填补语空。

在跨文化交际中, 教师应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在对待非语言声音、话轮转接和沉默的态度方面的文化差异。

另外, 英语教师也不能忽略对英语中一些无词义音、半词义音和拟声词的讲解。

笔者在学期末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一个开放式问题是:对今后的英语课有何建议和要求。有很多学生都提到希望老师今后能像上次讲中英非语言交际差异那样多介绍中英文化差异, 不但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也能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当然,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向学生介绍的中英两种语言国家的人在副语言方面的差异远不止这些, 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对于副语言方面的差异, 并无高低优劣之分。这些差异的存在, 有着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根源, 也是与各自的社会现实相符合的。

4 结语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该注意控制自己说话时的音高、音长、音色、音调、音量和语速等。因为缺乏音长音调变化的单调平板的讲话往往会令学生昏昏欲睡, 而轻重缓急配合协调的讲话才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另外, 停顿和沉默作为副语言中较为特殊的语素, 若能被教师巧妙运用, 对于控制讲话节奏、突显讲话内容的逻辑重点和吸引学生注意力都有很大帮助。如教师在提问后适时的沉默能给学生以主动思考寻求答案的机会, 这比教师因为要赶进度而自问自答和填鸭式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总之, 教师授课时要注意从目光中收集学生的反馈,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学生的神态, 以确定学生是否跟着你的思路在走, 对你提问的语气有没有反应, 以便随时调整、修改、补充解释、申明举例、改换语调和暂停等等。

副语言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相关研究都侧重于人际关系方面, 对如何用于教育传播过程的问题则涉及不多。本文通过探索副语言和英语课堂的关系, 以期引起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对副语言应用的重视。对于教学基础比较好的英语教师而言, 琢磨副语言的使用技巧可以使自己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教师在上课时若能合理地运用副语言, 辅助以绘声绘色地讲解, 就能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生动,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英语教师掌握丰富的语言专业知识, 还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技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若能恰当的运用非语言交际中的副语言, 就能在课堂上更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配合语言交际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将副语言引入大学英语课堂的途径和积极作用, 探讨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旨在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副语言,英语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克.体态语与教育传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5]孙显元.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碳纳米管的“多米诺”现象被发现 篇8

纳米动力是实现纳米机械的重要条件, 当前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如何在纳米尺度上将其他能量转化为动能。上海大学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的张田忠教授通过计算机模拟, 发现一定直径以上的碳纳米管经触发后会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塌陷, 释放相应的势能。

单壁碳纳米管 (SWCNTs) 具有两种可能稳定存在的结构——管状或塌陷的层状。张田忠教授用分子动态方法模拟了管状SWCNTs在一头被外力压塌后的行为, 结果发现, 半径大于3.5nm的单壁碳纳米管从能量较高的管状塌陷为能量较低的层状, 并且从外力作用处开始沿着管的延伸方向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连续塌陷, 直至整条碳纳米管完全塌陷, 并在此过程中释放相应的范德华势能。研究发现, 发生多米诺骨牌的原因是, 当管状SWCNTs的一圈碳原子发生塌陷时, 所释放的动能足以触发邻近的一圈碳原子也发生塌陷, 从而触发更远的部分发生塌缩。这种多米诺效应的速度高达1km/s。

被现象 篇9

《人面桃花》提出的围困状态中有三对矛盾:理想与认知的矛盾, 人与历史的矛盾, 表象与真实的矛盾。

理想与认知的矛盾是围困状态的表层矛盾。小说中陆侃的理想是建造风雨长廊, 把普济变成桃源, 王观澄的理想是在花家舍建立一个小世外桃源, 张季元组织反清“蜩鸪会”的理想是创造大同世界。这三个人的理想由小范围到大范围, 可以说是所有人的理想的缩影。但是他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是模糊的, 认知与理想的不同步性决定了他们的理想最终不可能实现。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 要使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有足够的认知。陆侃没有实际分析自己所能调动的人力、物力、权力, 桃源梦最终还是梦;王观澄想在花家舍建立一个小世外桃源, 实际上是把整个社会的统一性割裂了;张季元的理想是最为大胆也是乌托邦性质最强的, 他对革命的认知程度决定了他理想的不能实现;在张季元死后, 秀米接替了张季元, 她在对老虎解释什么是革命时说:“革命, 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他知道他在革命, 没错, 但他还是不知道他在做什么。”[1]这种对革命的认知与革命理想显然是不合拍的, 革命者不理解革命, 他们的理想是没有现实根基的, 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

人与历史的矛盾是围困状态的第二层矛盾。人与历史的关系是格非透给读者思考的问题。人通过对社会的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 但是历史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并不能改变规律。张季元与秀米是《人面桃花》中的主要革命力量, 从这些领导着自身的因素来说, 他们并不能影响历史。张季元是一个暴力分子, 在他的意识形态中充满了血腥, 他卤莽粗野的性格因素导致他不能成功。秀米是一个善良的弱质女子, 她的性情使她不能成为一个政治家, 她缺少政治家的智慧和野心。在《人面桃花》中, 没有一个人物能够担起改变历史的重任, 所以这些人也只能是埋于历史的时间流中。他们的抗争是无力的, 他们只是社会的一小股力量, 在激起几个火花之后很快就平熄了。

表象与真实的矛盾是围困状态的深层矛盾, 也是内在矛盾。表象是一种现象, 带有强烈的意向性。人对表象的认知决定于人的意识, 所以表象呈现出多样化。表象与真实是有区别的, 真实是事物的本质, 人的意识未必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所以真实是隐藏在诸多表象中的内在的东西。格非在《人面桃花》中写道:“人的心就像一个百合, 它有多少瓣, 心就有多少个分岔, 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开, 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1]这句话形象的道出了表象与真实的关系。人心是充满着表象与真实的矛盾的, 可能有时连人自己也不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王观澄一开始心心念念以天地为屋, 结庐而居, 到后来心思就变了, 他不能摆脱名利的驱使, 说明他心中始终隐含着大执念。在表象与真实之间存在着一个意志世界, 这个意志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人对客观世界以及人类自己所能意识到的只是表象, 但真实又是在潜在中起作用, 所以, 人始终是被围困着的。

人被围困的原因是多重的, 欲望的不断膨胀是人被自己围困的根本原因, 人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和世界是人被围困的直接原因, 物质世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是人被围困的外部原因。叔本华认为:“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4]欲望的膨胀和现实条件的不满足使人限于苦闷之中, 秀米的发疯就是这种苦闷积累到一定程度在精神上的表现。

人不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所以人是被自己围困着的。《人面桃花》中的谭四看到池塘中间的坟包, 问“这人死了, 为什么要把尸首葬到塘中央去”[1]这个情节具有很强的暗示性。一方面, 坟包是土, 池塘是水, 坟包在池塘中间暗示着花家舍最终的萧条死寂。另一方面, 坟是埋人的, 葬者与被葬者都是人, 是人自己把自己抛到了被围困的境地, 但人自身却不清醒。在空间上看, 从花家舍向外延展到普济, 再到大同社会, 形式都是一样的被围困, 小说中的革命者对世界是没有足够的认识的, 这些革命者乐观的盲目着, 同时又苦闷着, 直到他们以死亡见证他们梦想的不切实际。

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这种变化与人的思想意识也是不一致的。外部世界的变化发展是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人存在在一个大环境中, 不能完全依照主观想法去改造世界。《人面桃花》旨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对清末社会的大背景交代不多, 但从文本来看, 社会中的人们除了少数革命者外, 大部分人没有反抗与觉醒意识, 他们对革命的不理解反映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程度并不重, 革命者建立理想社会的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新奇的, 他们没有积极的去参与, 也没有表现出热忱。所以, 《人面桃花》中表现的外部世界对于革命来说是不成熟的, 社会矛盾没有尖锐到需要革命的程度, 当时的革命是少数人的, 没有群众基础, 它只是少数人迷茫的理想, 所以注定失败。

人如何摆脱困境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格非在《人面桃花》中之所以描写这些革命者以失败告终, 证明了他们始终处于被围困状态, 没有进行反思和自救。所以, 反思和自救是《人面桃花》祛除人性弱点的钥匙, 而这种反思和自救都需要一种对人生的超越精神。

人作为理性的实践者,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通过劳动时间而升华的精神状态, 才是人生的本质所在。生活过程不只是生命保存和发展的过程, 更是按照人生的社会理想而积极奋斗的过程。人生就是有为的实践, 就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同时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精神是生命的砥柱, 人的行动是靠精神支撑。“正是由于精神, 生命才拥有了意义;正是有了精神, 才赋予了意志自由的力量, 也正是精神, 使人们有了追寻意义的意志, 也正是精神赋予了人们超越的力量。”[6]《人面桃花》是包含着文化精神和历史精神在内的, 《人面桃花》使我们对现实生活乃至人自身进行自觉的反思, 从而达到自救。《人面桃花》意义的深刻在于它的不可阐释性和意义的无限性。在阅读中, 不同的读者会对人生进行不同的思考, 人应该怎样看待历史、人应该以怎样的力量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问题都是我们从《人面桃花》的阅读和品味中反思的问题。我们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 有了精神力量, 就有了超越人生困境的可能性。“我们的精神具有巨大的超越力量, 它能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困惑中获得超越, 使人们将迷茫的目光投向远方和未来, 并坚信我们的困难是具有意义的, 进而, 使人们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 精神不但能使人们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 也能够使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 并促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乐观向上的气氛。”[7]

对人生困境要有超越意识。 “人以外的其他生物的生命存在只是纯粹的‘自然而然’的存在, 人的存在却不仅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而且是‘超越自然’的存在, 这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超越性’”。[7]《人面桃花》通过失败的人来告戒现在迷茫的人们, 不要过多的进行乌托邦设想, 要立足现实, 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生活。对自己排斥的事物, 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方式去审视, 考虑对自己有利的、积极的方面, 乐观的对待一切不如意, 豁达自适, 胸襟开阔, 善于调节自己的心境, 节制自己的欲望, 就能够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2][3][5]格非《人面桃花》,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5页、196页、129页、33页

[4]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第427页

[6]宋希仁1人生哲学导轮.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24页

被现象 篇10

关键词:大众传播,魔弹论,被时代

2009年东亚运动会期间, 一则和比赛成绩同样吸引公众眼球的娱乐八卦新闻“郭晶晶被悔婚、刘翔被恋爱”, 被媒体和公众炒得沸沸扬扬。这两位中国体育界的重量级人物, 一时间从社会非弱势群体变成了舆论弱势群体, 身陷“被时代”的尴尬。其实, 这“被悔婚”、“被恋爱”都并非独创, 在此之前, 类似不及物动词的被动用法已出现多次。白岩松被自杀、大学生被就业、人民群众被代表、灾难过后被捐款, 等等。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 难住了许多考生的英语作文题目又催生出一个新的流行语———“被火锅”。一个并不符合语法规则的不及物动词的被动用法却频频出现, 人们不禁疑惑:2009年我们为什么会在不经意间进入了一个“被时代”?

有人说这是荒谬的, 纯属偶然现象, 也有人将此归罪于网络, 认为一切都是Internet惹的祸。的确, 如果仅孤立地看现象, “被时代”的到来确实并非人们预料之内的计划性事件。但纵观大众传播学发展史, 这似乎又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偶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年代, 大众传播学发展史上就有一种流行的“魔弹论”观点, 又称“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这种理论认为,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 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 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

虽是两个相差甚远的传播学发展时代, 一个是早就不合时宜的传播学观点, 一个是正在发生着的传媒时代新现象, 但两者之间却可以相互对比、印证。我们不妨用“魔弹论”观点对“被时代”现象做另角度分析, 重新审视一个已经过时的观点, 并透过现象探究本质, 从传播学的角度解释“被时代”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和内在规律。

传播过程各要素呈现强弱对比的态势

事件一:2009年10月, 一条关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自杀的信息忽然在网络上疯传, 把大家着实吓了一跳。好在主持人天天上电视, 假消息不攻自破。可无论是谁, 无缘无故被卷入这样一个关于“生死”的谣言, 从情理上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后来针对此事件, 媒体称白岩松“被自杀”了一回。事件二:1938年万圣节前夕, 哥伦比亚广播了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 结果使成千上万的听众误以为真实的事件正在发生并向自己逼近, 造成了大规模的社会恐慌。这成为大众传播中特殊事件验证魔弹效果的典型案例。 (2)

两个相隔71年的大众传播事件, 虽呈现出诸多细节上的不同, 但却有着一致的表现特征和原因, 即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呈现出强弱对比的态势, 并因此造成话语权的不平衡。按照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理论, 传播过程的五大要素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都有明确划分。它们之间存在也一定存在着相互的关系, 否则将不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也无法完成基本的信息流动。那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首先, 各要素都很重要, 都具有各自不可取代的意义和作用;其次, 多要素并存, 虽说同等重要, 但在实际的大众传播活动中, 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强弱对比的态势, 这成为5W各要素共存的基本关系之一。

所不同的是, “魔弹论”观点和“被时代”现象中, 各自呈现出的强弱对比态势的要素主体不一样。“魔弹论”是一种强调传者与媒介二者合一为强势体的观点, 其强弱对比关系的要素主体是传者、媒介与受者。在事件二中, 强势体是哥伦比亚广播, 弱势体是成千上万缺乏辨别能力、对科幻广播剧信以为真的听众。而“被时代”现象是传者、媒介和受者 (即媒体和公众) 三者合一为强势体, 与被传播的讯息内容之间形成的强弱对比关系。表现在事件一中, 强势体为媒体、公众共同参与的网络信息传播, 而白岩松、郭晶晶、刘翔们成为被传播的讯息内容, 变成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弱势体。另外, “魔弹论”观点是用主动句强调强势体主动实施行为, 重点突出强势体的强大;而“被时代”现象是用被动用法强调弱势体的被动承受行为, 重点突出弱势体的微弱。尽管语法使用和侧重点不同, 但这种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强弱对比的态势和话语权的不平衡是一致的。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媒介是大众传播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和因素, 其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并促进了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进程。作为新生事物, 像许多其他的社会变革一样, 会对社会公众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引发相应的传播事件。“魔弹论”观点和“被时代”现象都有此方面的成因。

在“魔弹论”观点盛行前后, 正是报纸、广播代表最先进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时代, 也正是大众传播媒介大规模迅速发展的初期。其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巨大的能动影响和作用, 是前所未有的, 致使公众过高估计了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效果, 从而产生了一种恐惧和忧虑心理, 在意识到媒介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时, 也开始担心其强大的力量会给社会和人类带来负面影响。“魔弹论”观点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公众心理环境中诞生的。在美国, 许多人仍然相信是赫斯特报系一手挑起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事实上, 赫斯特报系确实在反对西班牙的战争中起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但一场战争的爆发是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 如果说一份报纸仅靠虚假新闻就能挑起一场国际战争, 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并不充分。人们这样认为, 还是因为对大众传播媒介强大作用的一种放大和畏惧的心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生物教学的素质教育下一篇:商务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