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短篇小说

2024-05-03

白话短篇小说(精选五篇)

白话短篇小说 篇1

一、时代、思想、文化背景

(一) 时代对文化的冲击。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给都市带来了繁荣, 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另外, 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

大批的流民涌入城市, 致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展, 平民阶层人数不断增多, 这也为城市商业、手工业、纺织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源, 同时促进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在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中, 文人的市民化和市民化读者群的膨胀, 不可避免地使文学创作商品化。文人为谋生而写作, 书肆为牟利而刊行, 一些文艺作品难免沦为金钱的附庸。据俞弁《山樵暇记》卷九载, 在正德年间, “江南富族著姓, 求翰林名士墓铭或序记, 润笔银动数二十两, 甚至四五十两”。一些文人, 尤其是平民文人, 多少带上了点创作职业化的倾向。比如唐寅就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 不为商贾不种田。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所以, 这类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才会特别昌盛, 而正统诗文则不免相形见绌。明中叶以后, 长篇小说创作进入高潮。这是明代文学在具有了物质条件以后大踏步、大众化的一个最明显的证明。随着经济的繁荣, 在思想领域中也出现了一股弘扬“自我”, 强调欲望追求和个性解放的进步潮流。

(二) 思想界的革新和文化的转型。

明代早期统治阶层在维护其统治的同时, 大兴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是明初大儒曹端、薛瑄、吴与弼、胡居仁、陈献章等。由于这个阶段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 思想交融高潮的出现, 这些人中一部分人在宋元理学中逐渐吸收了陆九渊的心学成分, 并痴迷地从事着宋儒理学与释道心性学的融合重构工作, 初步建立了自己既调和释道而又超越其上的心学本体理论的主体思想, 使明代的哲学由此开始了向心学的新理论方向发展, 并使理学逐渐易位于心学。这其中吴与弼是明代心学的先驱人物, 其弟子陈献章在这个阶段的心学理论是宋儒理学向明代心学过渡的转折点, 并确立了其开创者的地位, 他发挥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中期以后, 由于封建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市民阶层群体的不断滋生和扩展, 人的功利主义思潮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理论界开始承认通俗文学的价值。在理论上比较明确地肯定俗文学的价值, 是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开始的。他们都赞扬民间歌谣, 李梦阳还第一次将《西厢记》与《离骚》并列。他们的这些言行, 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为小说、戏曲以及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地位的高潮。

(三) “三言”、“二拍”的产生。

在传统治学进仕的过程中, 首先士人学者要在农业经济的日常生活中取得自给自足的经济保障, 然后才有能力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这才是士人儒生为学的“学人本事”。由于这一时期封建皇权专制的恶化所导致的政治的僵化, 士人寻求政治自保, 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 封建科举制度录用人数的沿袭不变, 致使许多文人失去“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机会, 他们不得不寻求更多“经世致用”的途径, 士人开始逐渐重视自身道德的物质基础, 意识到利用“私”与“欲”以求“治生”。这样文人与平民社会关系的日趋密切, 使儒学文化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相互融合, 出现了文人民间文化艺术集社, 促进了平民文化艺术的发展, 使儒学的平民化思想体系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 世俗化文化的繁盛进程加快, 封建社会儒学由精英文化已逐渐向平民文化的道路转变。

“三言”、“二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汇集的拟话本小说的所有作品, 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它能够生动地反映出在商业日渐发达的明王朝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 “三言”、“二拍”的客观内容与价值取向呈现大杂烩状态, 其中最具独特性与开拓性的是对明中叶以来渐趋活跃的新兴市民力量与市民精神的热情礼赞, 即为新市民画像、为新市民写心、为新市民张目。“三言”、“二拍”第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自然本色的普通人, 郑重地描摹了一大批较自然、较本色、较健全的市井中人, 而且大都是当时老百姓比较熟悉的角色, 如蒋兴哥、秦重、施润泽……真正地把普通人当做“人”来审视了, 真正地把人与普通人沟通了。

二、“三言”、“二拍”中的平民心态

(一) 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在“三言”、“二拍”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商贾与以往不同的态度, 在对发迹变泰的期盼尤为强烈。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商人、手工业者为主的一个市民阶层正迅速壮大, 并且随着财富的增长, 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大为提高。

(二) 对人情人欲的合理审视。

试论《史记》与白话短篇小说 篇2

关键词:白话短篇小说;《三言》;《史记》

俗话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白话短篇小说在明代得到了高度的繁荣。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白话短篇小说是在继承前代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的受到史传文学尤其是《史记》的影响。《史记》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天汉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首创了传记文学的样式结构,为许多文学类型的创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白话短篇小说的历史取材

史传是我国叙事文学的一大重要源头,大量史传故事的流传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来源。我国古典小说在取材上以历史题材和重大题材偏多,出现了把历史通俗化的历史演义小说和取材于历史的英雄传奇和公案侠义小说。明清之际虽然出现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但也要假托历史来抬高小说的价值,白话短篇小说也不例外。

《三言》的创作来源有三个方面:其一是编选,主要从宋元明三代的话本小说中编选最优秀的作品;其二是改编、改写和再创作;其三是创作,这在《三言》里面数量不多。 《三言》主要是冯梦龙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著述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并且与讲史话本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经过对《三言》的取材研究,《三言》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对于《史记》中的故事材料的发展、演化。如《喻世明言.第七卷》中“左羊之交”与“管鲍之交”、《喻世明言.第二十五卷》中的晏子的故事以及《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的故事等等都是从《史记.管晏列传》的具体史实中提炼出来的而进行加工创作的。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史记》对于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白话短篇小说的文章结构

《文心雕龙.附会》篇云:“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因此刘勰认为文章的结构十分重要,作文应统筹兼顾,既考虑到文章的形式,也注重文章的内容。白话短篇小说的文章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相统一,它继承了小说的文学结构样式,同时又对《史记》的纪传體文学结构形式有所借鉴。

首先,继承性体现在描写人物的开头结尾上。《史记》中的传记开头均先交代人物的姓名、情况、籍贯、性格、为人、外貌等等,而在结尾部分都有对主人公情况进行交代。《三言》中描写人物的大多数开头和结尾都因袭了这一文体结构,如《喻世明言.第一卷》介绍蒋兴哥的情况就写到“话中单表一人,姓蒋名德,小字兴哥,乃湖广襄阳府枣阳县人氏……”与《史记》中的人物介绍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继承性体现在文章的序言与结尾的议论上。《史记》的正文前多有序言,主要交代材料的来源、写作目的或概括正文的内容。如《史记.循吏列传》中“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这一段话应该说是对文章写作目的的概括。另外,在《史记》的结尾都有“太史公曰”这一特殊形式的论赞,是作者对整篇文章加以议论的结尾部分。《三言》中也有许多篇章继承这一结构,作者总是以诗歌或者其他形式的文字在开头或结尾来表达自己的议论或看法。同样的,在《型世言》中作者在开头结尾所发的议论作者“树型于世”的具体阐发,而在《欢喜冤家》中作者在结尾部分的议论则是作者佛家思想的一个体现。

其三,继承性体现在白话短篇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上。人物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史记》在描写人物上面,对于后世的小说创作有着很强的方法论意义。

1.司马迁善于通过描写紧张斗争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各种人物在紧张激烈的斗争中,表现他们各自的性格和特点。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倚柱而站,廷叱秦王的场面,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斗争精神。而在白话短篇小说的写作中,这种手法表现的尤为重要,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三言》中,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通过对珍珠衫这一物件进行的巧合设计,使得整个文章的矛盾冲突推入高潮。又如,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在最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很好地表现了杜十娘和李甲的不同的人物性格。

2.《史记》描写了上至封建统治者下至贫民百姓的众多人物形象,在这些众多人物的描写中,都表现作者自己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三言》的创作主要是作者在前代文人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编选而成,我们很难明晰看出作者的爱憎,但唯一公认冯梦龙自己创作的《老门生三世报恩》中作者还是对于鲜于同的描写中,以及结尾“利名何必苦奔忙,迟早须臾在上苍。但学蟠桃能结果,三千馀岁未为长”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憎。另外,陆人龙创作的《型世言》为了宣扬教化思想,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我们都能很明显地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态度。

3.《史记》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描写人物,如《项羽本纪》中通过鸿门宴这一场景,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描写,充分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在这场斗争中,刘邦先在宴会之前连夜接见项伯,并大献殷勤,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略施小计,就把项伯拉了过来,以便日后为我所用。第二天刘邦见到项王时,又极力为自己辩解和开脱。当张良问他来时带了什么礼物时,刘邦说带来了,但是“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待他脱身独去时,又与几个随从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并嘱咐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最后是回去后立诛杀曹无伤。这些行动和语言充分表现了刘邦虚伪、狡诈、暴戾、怯懦而有智谋的性格。白话短篇小说中,这种对于人物行动和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应该说小说创作中都会有所涉及。但是相对于这种对于人物行动和语言的描写,白话短篇小说中更加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笔触更加细腻,应该说这是古典小说创作的一大进步之处。

nlc202309050114

三、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倾向

我们一向称中国古典小说为“稗史”、“野史”,就说明了小说与历史之间渊源传承关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刚开始并没有独立地位,是作为史乘之流分化出来的。《史记》对白话短篇小说的取材、结构方面都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就不可避免会对文章的思想倾向产生影响。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编写史书的传统,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史贵于文”的价值观,也使得《史记》等历史著作有着与儒家经典同等重要的地位,也使得我国的古典小说有意识向史传靠近。

日本文论家厨川白村提出:“生命力受于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抵。”《史记》的创作应该说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他在《报任安书》中写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种批判与怀疑精神在后来的小说创作中被继承下来,后代的许多文艺创作都是作者不平之意的体现。李渔在面对科举失意、世风败坏的情况下,采取一种玩世不恭的创作心态来进行小说创作。陆人龙的《型世言》也是他有感于道德沦落,通过对社会的批判而进行的小说创作。

1.佐“史”以教化。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历史上完关的理想人格,作为后代学习的楷模,真实记录历史上的成败得失,有褒必有贬,作为后世的借鉴。如《酷吏列传》“酷吏”二字就明白说明了作者的贬的态度,在《循吏列传》的序文里说道:“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就明确表明自己对酷吏的贬斥态度。冯梦龙在署名为绿天馆主人的《古今小说序》中也认为小说以其生动的描写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情不自禁的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使得“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因此,在《三言》的创作中,冯梦龙编选了一些与史实有关的文章,以达到文章教化的作用。陆人龙的《型世言》也注重佐“史”以教化,选取了正史亦或是野史材料,來达到“树型于世”的教化作用。

2.《豆棚闲话》对历史的颠覆与解构。清人话本小说《豆棚闲话》,其最吸引读者之处,便是作者大胆地利用幻设的笔法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重构。作品在颠覆了历史人物的固有形象的同时,也解构了神圣的历史在普通读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是白话短篇小说对于以往以注重教化为主的小说进行的超越,这其实在另一个方面也是艾衲居士对于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白话短篇小说是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取材、文章结构方面都受到《史记》的重要影响。《史记》不仅影响了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对唐传奇、文言志怪小说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史记》对小说创作之深,可以想见其对于其他文学类型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史记》成了后世文学家文学创作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明)冯梦龙编.三言[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明)陆人龙著.型世言[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4]陈大康著.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日)厨川白村著.苦闷的象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清)艾衲居士著.豆棚闲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卢蓉(1991–),女,江西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小说。

白话短篇小说 篇3

一、孝

《孝经》“三才篇”中提到:“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经, 而民是则之。”[2]“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3]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孝悌是“仁”的根本, 而“仁”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因此“孝悌”思想在封建伦理道德的建构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3]具有“孝悌”品行的人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同时很少冒犯君主。东汉初的选官制度“举孝廉”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入仕”的途径, 国家选拔人才以“孝”为准则, 在国家层面扶植推崇孝道。

李渔白话短篇小说中也多有劝孝主题的作品。《十二楼》中的《生我楼》一文叙述富翁尹氏的儿子幼年失踪, 尹氏假意卖身寻求一位孝顺的继承人。某位后生花十两银子买了他, 并且待他如亲生父亲一般, 甚为恭敬。一番曲折之后真相大白, 这位后生竟然是尹氏幼年失踪的儿子, 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父子。正应了第二回的篇目“十两奉严亲本钱有限, 万金酬孝子利息无穷”。一位孝子, 老天眷顾他, 因十两银子买父的机缘, 得以认祖归宗。

倘若“不孝”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果报呢?《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叙述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单龙溪的商人, 为了防止百年之后僮仆侵吞家产, 带儿子单玉和孙子遗生外出做买卖历练。单玉和遗生一路上水土不服, 六十多岁的单龙溪要帐不顺加上还要照顾一子一孙, 一下子卧床不起。病床前单龙溪告诉子孙有几坛银子埋在家里某处地下。一子一孙等不及老人断气就相继赶回家掘金。遗生掘了银子不肯分给单玉, 还把单玉打死。单玉死后, 遗生吃官司, 在狱中暴病而死。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 我们理应孝顺。 现代社会批判“只重动机, 不重效果;只重形式, 不重内容;只顾自己, 不顾他人”式的愚孝。李渔在小说中注重弘扬孝道, 但这种孝道并不是愚孝, 他大力批判“不孝”的行为和个人, 以期达到警示世人的效果。

二、忠

与“孝”紧密联系的品德是“忠”。人们常说:“忠孝两全”、“在家尽孝, 在国尽忠”。《论语·八佾篇》 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3]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对人, 特别是对上尽心竭力。在李渔的小说中, 以君臣为题材的作品几乎没有, 这和李渔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动乱的时代对君臣关系不置可否不可谓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再者, 李渔这样一位侧重描写世情的作家, 骨子里没有那么深厚的家国情怀。“忠”除了表达臣子对君主、 朝廷忠心耿耿的行为外, 还表示地位低下的人对主人的赤诚之心。

《儿孙弃骸骨僮仆奔丧》中的百顺是商人单龙溪家里的义男。单龙溪见他聪明, 时常带他在身边做生意。 有人在背后劝百顺, 教他聚些银子, 赎身出去自做人家。 百顺回他道:“我前世欠人之债, 所以今世为人之奴, 拼得替他劳碌一生, 偿还清了, 来世才得出头。若还鬼头鬼脑, 偷他的财务, 赎身出去, 自做人家, 是债上加债了, 那一世还得清洁?”[4]单龙溪为防百顺, 带一子一孙外出打工, 百顺在家里担心家主在外的安危, 得知单龙溪病重并没有趁火打劫, 而是收拾行囊奔赴家主所在之处。单龙溪被百顺千里奔丧的义行感动, 把账上的家财赠与百顺。百顺执意拒绝:“那遗嘱上的言语, 是家主愤怒头上, 偶然发泄出来的, 若还此时不死, 连他自己也要懊悔起来了。”[4]百顺回家以后, 把龙溪公的神主供奉在家, 逢时扫墓, 遇忌修斋, 此后家业兴隆, 子孙繁衍, 衣冠累世不绝。百顺对主人一片赤诚, 事事为主人家着想。他的这番忠诚感动了主人, 也得到了福报。

封建社会, 主人和仆人地位悬殊。李渔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为百顺安排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竭力赞扬忠心耿耿的品质。当今人人平等的社会, 百顺的忠诚略显迂腐。单龙溪是为了防他日后侵吞家产才带一子一孙外出做生意, 结果子孙不孝, 命丧黄泉, 单龙溪狡诈, 百顺忠诚。所幸的是单龙溪被百顺的忠诚所感动, 以家产相赠。封建社会, “忠诚”本身就带有相当浓厚的阶级色彩, 李渔讴歌百顺的“忠诚”, 没有跳出时代的局限。

三、节

古代的“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节”专指女子的节烈;而广义的“节”, 除了女子的节烈以外, 还包括男性的大节, 如民族气节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士可杀不可辱”这些都是古代气节的表现。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中涉及展现男性大节、民族气节的内容很少, 劝女子节烈的作品倒很多。

《丑郎君怕娇偏得艳》讲述的是三美妻共嫁一丑夫, 悟得“自古红颜薄命, 这样的女人自然该配这样的男子”, 最终三人各生一子, 进学的进学, 中举的中举, 出贡的出贡。“我愿世上的佳人, 把这回小说, 不时摆在案头, 一到烦恼之时就取来翻阅。说我的才虽绝高, 不过像邹小姐罢了, 貌虽极美, 不过像何小姐罢了;就作两样俱全, 也不过像吴氏罢了。他们一般也嫁得那样丈夫, 一般也过了那些日子, 不曾见飞得上天, 钻得入地。”[4]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奉劝嫁得不合意的美妻知足安分, 坚守贞节, 护佑子孙。

《男孟母教合三迁》讲的是龙阳尤瑞郎替许季芳守节, 并抚养许季芳与石氏所生的儿子“承先”成才的故事。杜浚评曰:“若使世上的龙阳, 个个都像尤瑞郎守节, 这南风也该好。”[4]李渔不仅劝天下的女子守节, 亦劝普天下的龙阳守节。如果妻妾、龙阳守节, 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好起来。

《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讲的是秀士马麟如娶正妻罗氏、娶妾莫氏, 收丫鬟碧莲做通房。大病之际问妻妾将来谁愿意守寡抚孤。罗氏和莫氏争相表决心守节, 碧莲只道以后马家无人守节的话, 她愿意留下来抚养孩子成人。休养了一段时间, 马麟如的病好了, 从此以后他冷落了碧莲。过了一段时间, 马麟如和朋友子渊往扬州行医, 马麟如医术高明, 知府希望带他赴任。考虑到扬州生意好, 马麟如就让子渊假冒自己行医。子渊不幸病重过世。消息传回家中, 罗氏、莫氏与碧莲三人以为是夫君马麟如过世。罗氏和莫氏立即改嫁, 只留下碧莲一人抚养莫氏的儿子。麟如在知府的资助下中了举业, 回来后感念碧莲一人为他守寡, 厚待碧莲。而罗氏嫁后夫, 终日被他凌辱, 最终自缢而死;莫氏嫁的是一个破落户, 终日熬饥受冻, 苦不堪言。最终儿子也不认莫氏, 怨恨而死。

诚然李渔在他的小说中劝戒女子、龙阳守节, 然而与教条式的残忍的“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所不同的是李渔更注重个人生命的价值。

《女陈平计生七出》一文叙述了耿二娘如何利用智慧守节成功。同样是守节, 耿二娘“千方百计, 只保全这件名器, 不肯假人。其余的朱唇绛舌, 嫩乳酥胸, 金莲玉指, 都视为土木形骸, 任他含咂摩捏, 只当不知, 这是救根本, 不救枝叶的权宜之术”[4]。李渔在这篇小说中充分尊重女子的生命权利, 部分守节, 跳出了程朱理学所颂扬的“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圈套。

四、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3]在孔子的语境中, “义”大都是相对于“利”言的。从道德涵义出发, 孔子用义和利来划分君子和小人的社会地位:君子以公为心, 故而坚守的是义;小人以私为念, 故而贪图的是利。 后来的孟子、董仲舒直至宋儒大致都赞成并发挥了这一说法。《孟子·离娄下》:“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5]“义”规定的是社会行为的标准。

《十二楼》中的《三与楼》一篇说的是嘉靖时有个富翁叫唐玉川, 专买田产, 不置房屋。有高士名虞灏, 字素臣, 善读诗书不求闻达, 一生爱造园亭。富翁料想素臣钱财不够必然要出卖, 便放下建造美屋花园的心思, 专等素臣出卖。数年之后, 素臣果然将园亭卖与他, 只留了一座高楼自住。富翁还想买高楼, 逼素臣取赎。素臣的好友要代出赎园亭之费, 素臣婉拒。六十岁上素臣生子, 置酒席亏空, 把此楼卖给了富翁。几年后, 素臣过世, 儿子发科当了官。富翁因人告他窖金藏盗, 遭了官司。经县官断结, 原主将园亭赎回。原来告状的人, 是素臣生时的侠友, 埋金栽赃。富翁和素臣本是邻里, “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理当如此。 然而富翁悭吝而颇有心计, 专等素臣钱财不够低价转让, 可谓不义之举。侠士替素臣打抱不平, 埋金栽赃给富翁一个狠狠的教训。

“义”和“法”接近, 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是扩大开来的社会行动准则。李渔在小说中弘扬“义行”, 给不义之徒安排可悲的下场, 达到震慑的效果。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宗法封建社会, 儒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 “忠、孝、节、义”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李渔在他的白话短篇小说中极力弘扬“忠、 孝、节、义”观, 他的“忠、孝、义”的思想没有突破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话语范围, 但是“节”的思想超出了时代的局限, 他没有一味地推崇节烈的思想, 而是更加注重女子个人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2]胡平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4]李渔.无声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宿命意识 篇4

关键词:明清小说,宿命,民间性,因果论

宿命一词, 源出于佛教, 佛教宿命之说认为世人过去之世皆有生命, 辗转轮回, 故称宿命。而这里所说的宿命意识, 是指为生来注定的命运, 世事变迁、人生际遇都是命运或“天”注定的, 这种意识在传统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中都有展现。

一、宿命意识在明清小说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小说通常带有宿命色彩, 这在代表传统小说高峰的明清白话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品在一开始就会出现对故事走向和人物结局的暗示, 并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不断向之前的暗示靠拢, 一步步走向必然的结局。

作为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虽受“七分事实”的限制, 但也有毛纶、毛宗纲父子加入的总述:“话说天下大式,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第一回) 三分势必归一。诸葛亮初登场就有后人诗叹“星落秋风五丈原”的谶语 (第三十八回) , 也预示了后文诸葛禳星失败的必然。似诸葛亮这般“多智而近妖”亦难违天命, 何况他人。《水浒传》中开篇写石碑“遇洪而开”误走妖魔, 致使天罡地煞闹遍赵家社稷, 而一百单八将既是星宿, 必将归位, 也预示着他们的死亡。《封神演义》中周武伐商也是因为商纣无德, 亵渎女娲, 女娲看出商气数将尽, 周出祥瑞, 妲己则是受女娲之命蛊惑纣王。《西游记》中西天取经九九归真, 八十一难自有定数, 四人取经更是等待已久的赎罪之旅。而表现最为突出的就要算古典小说之大成《红楼梦》了, 无论是前文顽石化身通灵宝玉下界, 木石前缘, 亦或是“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第五回) 的爱情故事走向, 太虚幻境中“千红一窟, 万艳同悲”的十二钗判词, 都预示着大观园中人物命运的悲剧走向。

二、宿命意识的民间性

中国明清白话小说中的宿命意识与西方的命运观不同, 它起于民间, 自然带有民间文化的色彩。

西方传统中人的命运最先由神的预言展现, 预言明确而不容置疑, 人会因不甘屈服而反抗, 在反抗与躲避中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指向, 比如俄狄浦斯的弑父娶母命运。

而中国小说中的宿命只有神或“异士”知晓, 他们偶尔会给人以暗示, 但往往不会明确预言, 天机不可泄露只可意会。大多数人物对于自身命运毫不知情, 极少数人物, 比如贾宝玉、诸葛亮, 他们对于命运也只是略窥一二。宝玉游太虚幻境, 看到了朦胧暗示的判词, 警幻仙子犹恐泄露天机, 不肯让他多看;一面又“醉以美酒, 沁以芳茗, 警以妙曲” (第五回) , 只恨宝玉不能领悟。

民间文化中对于命运和神的信仰很世俗化和功利化, 人们的信仰都是为眼前之事服务, 黛玉幼时看病, 宝玉的疯癫之症, 都是由跛足道人、疯癫和尚出面告诫, 眼下无事时黛玉家人及贾府众人对“医嘱”的态度, 也只是当做奇闻听一听罢了, 没有人当真去遵守, 黛玉依旧进了贾府;而宝玉因赵姨娘陷害而疯以及失玉而傻时, 贾府众人又表现出惊异、怀疑、感激等复杂情感, 可见人们对于神或异士的态度, 往往处于宁信其有和不可尽信之间。

另外, 传统小说中的人物大多都服从命运的安排, 《红楼梦》中的女子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知, 宝玉在领悟她们命运后, 也只有冷语旁观;《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一马面对取经“事业”都是在等待, 他们在惩罚中等到了观音寻找取经人, 而徒弟们又在已知取经命运后一心等候取经人的到来。可见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的被动与顺从, 这是民间对于“天”的敬畏, 从荀子的“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到民间的“生死由命, 富贵在天”, “天”都是不可违逆的, 由天而定的命运自然也不可改变, 所谓“万事不由人做主, 一心难与命争衡” (《水浒传》第一百三回) , 至少今生的命运个人无法改变, 展现出民间文化中人面对宿命和“天”时的渺小和无力。

三、宿命意识与因果论

西方文学在面对人物命运时, 往往追问“怎么办”, 而在明清白话小说中往往追问“为什么”, 也就是为不公的命运寻求原因和解释。

小说中宿命有其因缘, 命运的走向都有其原因, 宝黛姻缘是还泪以报汲水救命之恩, 妲己奉命下界迷惑纣王是因其亵渎神灵, 唐僧一行五人都因犯错而受罚取经, 这种冥冥中的注定都有完整而合理的前因后果, 这便是民间对于宿命的解释。

这种对于宿命的解释显然与佛教的因果思想影响有关, 佛教以因果论警醒世人, 达到劝人为善, 使人内省的目的, 而小说则把宿命本身的不可改变与种如是因, 得如是果的因果论相融合, 善恶有报, 虽然此生宿命已定, 但也是前世业报, 那么, 此生的行为就会影响来世的福祸。

从效果上看, 这种对宿命解释的合理性无形中减少了悲剧带来的愤慨, 使人物悲剧的命运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另外, 这种解释也体现了小说完满性的要求, 从最初的缘起, 到历经波折达到最高潮, 再到衰落收尾, 再点开篇提出的宿命主题, 从《三国演义》天下由一统而三分再归一, 《水浒传》从灾星降世到归位, 《西游记》由受罚到五圣成佛, 《红楼梦》从情之诞生到“有情世界之毁灭”, 各归其位, 前后呼应, 达到故事结构的完整。

总结:

这种根植于民间文化, 融合了佛教因果论的宿命意识, 逐渐成为了明清白话小说潜在的思维模式, 形成了白话小说完整的故事发展体系, 也使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M].中华书局, 2005.

[2]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白话短篇小说 篇5

一、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价值取向

古典白话小说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教师应立足学段,遵循课标,引领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下提升语文素养。

1. 感受典型鲜明的小说特点

古典白话小说具有典型鲜明的小说体裁特点。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有完备精湛的叙事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性格丰满的形象塑造、曲描细叙的艺术刻画。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艺术特点。

2. 习得凝练传神的言语表达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情节曲折紧凑,语言生动凝练。如选文《临死前的严监生》短短数百字,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人物鲜活的形象,让主人公伸着两个指头的情节深入人心。教师应引领学生细细揣摩品味课文的用词造句、段落层次、篇章结构等表达方法,感悟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魅力,从而提高理解、欣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沐浴博大精深的文化光辉

古典白话小说以传统文化为养料,又将传统文化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且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作品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深入人心,为国人所津津乐道。教师应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中提升文化品位。

4. 开启浩瀚无涯的快乐阅读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背后是浩如烟海的古典名著宝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背后是《红楼梦》,《草船借箭》的背后是《三国演义》,《景阳冈》的背后是《水浒传》……教师应在引领学生感悟此类课文的魅力之余,激发学生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由此开启快乐的“中国古典名著阅读之旅”,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二、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的教学策略

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进行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呢? 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要素

古典白话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典范,在叙述方式和情节结构上特点鲜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小说文体要素。

(1)比较阅读,感受“一波三折”

教师可将原文改写成平铺直叙的短文,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情节的一波三折。例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可将原文中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猜测略去,直接出示赵氏的猜测,让学生与原文比较。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受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平辅直叙,简单平淡,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委婉动人,则能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深刻的主题。

(2)模拟说书,体验“悬念迭起”

“模拟说书”也是感受曲折情节的很好手段。教学时模拟说书场景,并让学生揣摩说到哪个情节时最适合戛然而止,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通过还原“说书”场景,引导学生领悟故事情节的“悬念丛生”以及结局的“出乎意料”,从而感受“情节”“悬念”“意外”“细节”等小说诸要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揭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入境朗读,亲历“扣人心弦”

《景阳冈》“武松打虎”情节生动,丝丝入扣。教师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描写武松和老虎的语句,在朗读中想象与体会,犹如亲历武松从防守转向相持再进行反攻这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朗读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基石,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同样需要适时的朗读,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深刻感受情节的扣人心弦,感受小说的无限魅力。

2. 于质朴灵动的描写中品味形象

教师要准确捕捉古典白话小说典型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品味人物形象,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1)读语言,品话中之话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古典白话小说对人物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激发学生想象,挖掘文本丰厚内涵,将其价值引向深入。例如教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文末一连串问话时,可采用师生合作对话的方式。先由学生扮王熙凤提问,教师拟林黛玉作答,接着互换角色问答。此时,教师一口气问出一连串问题,不给“黛玉”回答的机会。由此学生自然体会到,王熙凤这些话看似对黛玉的关心,实则更是为炫耀自己的管家地位,进一步品出她那泼辣张扬的个性。

教学中要充分激活文本语言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通过反复感受、思考、揣摩,感受人物形象,品味人物个性。

(2)读举止,品话外之话

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研读严监生的动作神态,从而更好地品味人物特征。教师提出问题:“既然都是写摇头,这样写好不好:大侄子说,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摇头;二侄子说,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又摇头;奶妈说还有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还是摇摇头。”学生将文中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三句话与教师呈现的句子作比较,逐步领悟到作者不仅写出了严监生的心情,还写出了心情变化过程,让学生由关注语言内容转向了关注语言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物内心,读懂了无声的言语,达到“言意共生”的目的。

(3)读环境,品景中之话

《草船借箭》着重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文中有处环境描写很关键:“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教学时引导学生设想:“诸葛亮和鲁肃都坐于船内,都看到了大雾,鲁肃会是什么反应?诸葛亮呢?”很显然,鲁肃并不知道当天会有漫天大雾,而此时他们的船正驶向曹军水寨,如此大雾,看不清前方情况,非常危险,所以他会吃惊甚至害怕;诸葛亮则早就算准了这场大雾,因此非但不吃惊,反而会暗自得意。学生分别以鲁肃和诸葛亮的身份读这句话,通过对“景中之话”的品悟,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再造,并深入内心。

3.于巧妙适度的拓展中提升表达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独特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教师可创造性地设计拓展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表达能力。

(1)寻空白处扩写

古典白话小说类课文有许多空白点,或在开头、结尾,或在人物语言、心理的留白处,或在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教师可抓住阅读感受的关键点,相机设计练笔,收到领悟与表达一举两得的效果。如严监生“三次摇头”,从有点失望,到很失望,最后变成绝望,动作变化后是心情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将心比心,以严监生的口吻写出他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从“从摇头的变化”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一步步发现并完善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加深领悟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寻兴趣点改编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改编,可将原著言语形式改为现代白话文,也可将教材语言还原成原著语言,可进行故事新编,可制作人物卡片、创作连环画等。

例如,学生阅读《孔明智退司马懿》后,教师可引导其与《草船借箭》的言语形式作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改写:或将《草船借箭》还原成原著语言,或把《孔明智退司马懿》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无论用何种方式,学生都在现代白话文与古代白话文的比较中感受到古典白话小说言简义丰、典雅素朴的语言风格,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古典白话小说的兴趣,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故事新编也是很好的拓展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现代生活,对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进行改编,赋予他们时代气息,使他们魅力的外延得到更为广博的伸展。如此,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也在他们笔下流泻出崭新的生命力。例如,学习《猴王出世》后,可以写写《假如我是猴王》《猴王驾到》《猴王外传》等故事。

古典白话小说环境描写逼真细致,细节描绘丰富具体,人物形象个性鲜明,非常适合制作人物卡片和创作连环画。教师可指导学生为人物写介绍词,配上插图,在图文并茂中展示学生的个性。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创作连环画。在创编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悟,品尝成功的欢乐,提升阅读名著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3)寻精彩段表演

将古典白话小说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既能检验学生内化文本语言、驾驭文本语言的效果,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此类课文一般涉及人物较多,而且形象鲜明,“戏感”十足。一般对话频繁的课文最易改编,比如《草船借箭》。但对于其他课文,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意,发挥“编剧”才能,设计人物对白、神态、动作等,这样更具自主性、灵活性、能动性。课本剧的表演不需面面俱到,可选择精彩段落,或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改编与表演,使课本剧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4.于以点带面的延伸中体悟文化

从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本尽管独立成篇,但对于整部名著来说又是不完整的。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文本片段只是引子,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名著,激发其阅读名著的兴趣,打开古典名著阅读之门。

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巧妙设疑,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诸葛亮知天知地识人心,用草船借得十万多支箭,的确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他这招是险招。他为何冒险答应此事?是没看清周瑜之阴谋吗?是为显示自己的能力?还是……答案不在课文中,只有读了《三国演义》原著,才能对诸葛亮、对周瑜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对人物探究起了浓厚兴趣,自然乐于走进原著。

再如,学生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后,一般都认为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善于使权弄势的十足小人。由于节选文本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学生往往很难全面认识人物。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文本人物形象的同时,要进行拓展,启发学生全面认识人物形象。此时可出示《红楼梦》第十四回,让学生读到王熙凤的另一面:责任心强、敢说敢做、精明强干。在这样的拓展阅读中,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识更趋全面,更能体会古典名著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多角度地大胆比较阅读,全面认识人物形象,可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获得“顿悟”的乐趣,感受到经典的无穷魅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需要一定的质,也需要一定的量,没有足够的量变,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本与名著相关内容的结合阅读,不但能全面把握人文内涵,还将学生的阅读从课本引向丰厚的全书,真正实现“以课文带名著”的目的,实现大量阅读。

上一篇:废弃建筑改造下一篇:MR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