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2024-04-11

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翻开厚重的历史,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眼前。《资治通鉴》着重政治、军事对经济、文化其他方面也略有涉及。全书以年代为经国家为纬,依次叙述中国古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运用追叙、插叙等多种笔法,交待人物的身世经历,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清晰的印象。全文行文流畅、体制严谨、浑然一体。从公元前4写起,一直到公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借古鉴今。观后第一感觉到司马迁著作该书时的严谨和认真,此书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就像比如《三国志》之与《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与《荡寇志》除了文学上所必需的夸张,也给我们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而本书中,对争议的史料作者旁征博引,对史实进行验证推理,让人不禁感叹作者治学的严谨,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历史。

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从《资治通鉴》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极其简练,通俗易懂、脉络分明。描写各种场景,尤其是战争方面的题材的文章,司马迁总是将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让读者能够了然于心,并且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通常都会给出自己的点评,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上去给统治者隐喻的劝谏,这也许是仕途失意后的司马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真实写照。此外,作者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不仅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也算是人类向科学和文明发展的觉醒者。他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全书耗时,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

历史不会重复,但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当你认真地、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历史,你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会与众不同,看问题会比别人透彻、清楚,这就是历史给你的智慧。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向导;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今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我国的“一国两制”国策就是邓小平同志借鉴

南北朝时期辽采取的蕃汉分制政策还有我们的“亲民”——温家宝,他就是喜爱历史,熟读史书的典范,的案头经常摆放着《沉思录》,《史记》等史书。每年的两会上他都要答记者问,他回答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古今中外的诗词古赋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温那极具个性的语言,不仅是“坦诚睿智,情动云天”的典范,也体现了温知识的渊博,文辞的精美和立意的深刻。这无不得益于他喜读史书,以史为鉴的好习惯,由此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感受到了一位亲民的所思所忧。

近期,我又重温了《资治通鉴》。细细研读,让对自己的公务员生涯也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树立了群众思想。这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谋而合。国以民为本,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群众的满意为最高奋斗目标。还要通过示范引导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群众、示范群众、教育群众。

其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现代社会对公务员的能力与道德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因为现代政府已从过去的官府、衙门,转变为服务型、法治型政府;由过去的管理者到服务者转变。我们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人行为更是一个政府形

象,所以对内要严以修身,俭以养德;对外要居安思危、常怀虑己之心。从前秦执法不避权贵的王猛、“执法一心,不敢惜死”时隋文帝时的赵绰、北宋的包拯,他们身上看到闪闪发光的优点,也要从历史的反面人物中汲取教训以自警。

培根曾说过“读史可使人明智”,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我们都必须以史为鉴。读史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吸取教训,从中继承前人的智慧和阅历,还能使人眼光高远、视野开阔、明智通达,实乃善莫大焉。我想这就是一本好书的精妙之处吧,不仅给人客观地展现一段故事,细细品鉴,还会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我也比较推崇这本《资治通鉴》。

置身于纵横交错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让人品位历史更迭的兴衰成败,更是有立于风云际会之颠的感觉。闲暇之余,静心品读,大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淡然……

篇2: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但即使是白话版的资治通鉴,也未免太厚太长。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一共72本,我从第一本开始读,读到第七本,已经开始觉得读不下去了,因为前面的内容开始遗忘,往往有“接不上头”的感觉,这可能也是看大部头著作的常见痛苦吧。无奈,打算边看边写笔记,以加深印象。既然是笔记,肯定是见识浅薄谬误极多,无非自娱自乐而已。

既然是自娱自乐,当然最好有自己的方式。我的方式是把书上记载的历史,分割成以10~为区间的时代,命名为某人的时代,并对时代中主要人物进行评分。评分采用四维制:

A.当世功业;

主要指此人有生之年在国家统一、开疆拓土、促进民生、宏扬文化方面的贡献;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B.后世影响;

主要指此人身后,其开创的局面对后人的影响,侧重疆域、制度、文化上的影响;最高分不得超过200.

C.技能;

指人的个人才华,包括军事、内政、战略、文学、科技等等。最高分不得超过50.

D.私德

指人的个人品德。最高分不超过50.

影响指数=A+B+C+D

篇3: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关键词】资治通鉴;秦汉风雨;柏杨曰;争鸣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最具创意甚有价值的是其中的862则“柏杨曰”。一言以蔽之,“柏杨曰”标举现代的民主、法制以及人权思想价值标准,辛辣抨击了专制政治吃人。例如,对于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司马光为帝王讳,推崇张良明哲保身,而柏杨曰:所谓招祸的主要原因在于掌握权柄的人以全副精力来对付潜在的敌人。最简单也最迅速的手段,莫过于制造冤狱。

仅仅浏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感觉译文明白晓畅,引人入胜,就如同读历史故事般,轻轻松松读完,却有无限启发。然而,只要逐段对比阅读《资治通鉴》与《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就不难察觉:后者间或也有未臻于信、达、雅之笔。现梳理其部分之疑义,粗略分类,争鸣如下:

一、释词有误

1.《通鉴》原文: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中华书局《资治通鉴》汉纪九·武帝建元三年)

柏杨白话:刘彻大出意外,于是提高对封国亲王们的礼遇,命主管单位减少对封国亲王们的约束,增加对皇族的恩情。(北岳文艺出版社《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3册第108页,2006年7月第1版)

童心争鸣:对于“省有司所奏诸侯事”,胡三省注:省,悉井翻。也就是说“省”读xǐnɡ。刘彻对于“有司所奏诸侯事”不是“减少”,是“审查”。

2.原文:王梦青蝇之矢积西阶东,可五六石……陛下左侧谗人众多,如是青蝇恶矣。(汉昭帝元平元年)

白话:刘贺梦见宫门西阶的东侧,堆着大堆青蝇的粪便……陛下左右,说谗言的太多,就跟青蝇一样的可恶。(4册90)

争鸣:“青蝇恶”即“青蝇之矢”。恶,矢,同为粪便;“恶”读è。

3.原文:京师大雨雹。(汉宣帝地节三年)

白话:首都长安降大雨跟冰雹。(4册140)

争鸣:“大雨雹”之“雨”,yù,像雨一样地降落,动词。对于“夏,四月,楚国雨雹,大如釜”,胡三省音注:“雨,于具翻。”(汉成帝河平二年)

4.原文: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汉文帝前元年)

白话:自高皇帝逝世,孝惠皇帝即位。(2册284)

争鸣:《辞源》释“即世”为“死,去世”。

5.原文: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与匈奴和亲。(汉文帝后二年)

白话:……汉朝再开始跟匈奴汗国和解。(2册367)

争鸣:“和亲”很不同于“和解”。

6.原文: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汉文帝后七年)

白话:应该到宫殿哭泣的亲属或官员,在早上和晚上每十五人一组,致祭时才哭。祭罢,即应停止。(3册14)

争鸣:“十五举音”当是“哭十五声”。

7.原文: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上由是悦之。(汉武帝元朔三年)

白话:张汤所定罪的人,都是刘彻想要定罪的人,以及狱政官、总务官深为痛恨,想要置之死地的人。张汤所释放或减刑的人,都是刘彻想要释放的人,以及狱政官、总务官想要宽容的人。刘彻大为欣赏欢喜。(3册187)

争鸣:“所治”乃“审判的案件”,不得时而是“张汤所定罪的人”, 时而为“张汤所释放或减刑的人”。廷尉张汤、武帝、狱吏三者怎么会如此高度保持一致呢?“即”为“如果”,“与”为“yǔ,动词:交给”。张汤的伎俩应是这样。

8.原文:鞫曰“为死罪解脱”。(汉武帝元狩四年)

白话:说:“我为你们这些该死的人,解脱痛苦!”(3册241)

争鸣:“鞫”是“判决罪行”;而 “我为你们这些该死的人,解脱痛苦”分明不是判决词。这里的“死罪”是“死罪之人”,而“解脱”自是“开脱桎梏等”。

9.原文:南阳、汉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给初郡吏卒奉食、币物、传车、马被具。(汉武帝元封二年)

白话:南阳郡跟汉中郡以南各郡,依距离首都长安远近,成正比例增加郡政府官员待遇,包括粮秣、钱币、车辆、马匹跟装备等。(3册308)

争鸣:《辞源》释“地比”为:“地区相互接近,依次第自近及远”。原文只讲:南阳、汉中旧郡就近统筹对口援助两越、西南夷十七初郡,为新设各郡吏卒提供钱物;根本未涉及长安与增加各郡政府官员待遇。

10.原文:相敕掾史按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汉宣帝元康二年)

白话:宰相府官员们前往各郡各封国公干,或者退休回到故乡所属的郡县;魏相都教他们提出所见所闻的报告。(4册172)

争鸣:休告,休假。“至府”之“府”乃宰相府。

11.原文: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尚书令受丞相对,霸免冠谢罪(汉宣帝五凤三年)

白话:……宫廷秘书(尚书)命黄霸答复,黄霸答复不出,脱下官帽,请求恕罪。(4册239)

争鸣:尚书≠尚书令。“尚书令受丞相对”可今译为:尚书令接受黄霸答复。

二、不合语法

1.原文: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汉文帝前十一年)

白话:都由村民遴选有才干而又有保护村民能力、熟悉地理形势、深切了解人民意愿的人士担任……(2册343)

争鸣:“有护、习地形、知民心”是“贤材”的后置定语。有权“择其邑之贤材”者当主要是汉朝官员,恐不至于由村民遴选里长、村长。

2.原文: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汉武帝光元二年)

白话:所以沙场交锋,击败对方主力,伐国攻城,摧毁对方守卫,不如静坐不动,就使敌人疲惫,这才是圣人的作战方法。(3册134)

争鸣:韩安国认为:圣人之兵接兵则覆众,伐国则堕城,甚至常坐而役敌国;他并非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来贬低、否定“攻伐”。

3.原文: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马数十匹,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汉武帝元鼎二年)

白话:最后,乌孙王国派遣翻译人员跟向导、使节等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同张骞来汉朝报聘——张骞希望借他们的眼睛,观察汉朝的大小强弱。(3册258)

争鸣:接受使命,“观察汉朝的大小强弱”的人应是乌孙王国的使节。

4.原文:霍光以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夏侯胜用《尚书》授太后,迁胜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汉昭帝元平元年)

白话:霍光率领群臣,在未央宫向上官太后奏报国家大事,建议上官太后既然主持政务,必须通晓儒家学派五经……(4册98)

争鸣: 是否可做如下的语法分析:霍光以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只有将“霍光以”之“以”释为“认为”,配合下面的“白令”、“迁”、“赐”等动词,这个39字的长句才显得豁然贯通,甚有气势。

5.原文:“汉兴,匈奴数为边害,故设金爵之赏以待降者。……受之,亏德沮善,令单于自疏,不亲边吏……”(汉成帝河平二年)

白话:“自从西汉王朝兴起,匈奴汗国一直是北方的灾害,所以才悬赏‘爵位’跟‘黄金’,鼓励他们投降。……汉朝如果接受,恩德就发生亏损,且使一心向善的单于沮丧,被迫与汉朝疏远,不再相信汉朝边塞官员……”(4册391)

争鸣:“金爵”,《辞源》释为“谓佩以金印紫绶之爵位”。“亏德沮善”是“有损汉朝的恩德,败坏汉朝的善行”。“ 受之,亏德沮善”是因,“单于自疏,不亲边吏”为果。

三、有悖语境

1.原文: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白话:……主上问我谁适宜当宰相,我就依照实际情况回答。(1册27)

争鸣:将“如是”译作“依照实际情况”,诚不合李克所言。李克回答文侯只是提出任贤的五条原则;重用魏成的结论是文侯自己做出的。

2.原文: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周显王八年)

白话:不幸出现一连串不肖的国君,如厉公、躁公、简公、出公,国家动乱,无力顾及外事。(1册100)

争鸣:秦孝公不可能公开指责先君不肖,“不宁”倒是在为先君讳。

3.原文: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秦二世皇帝二年)

白话:陛下不如藏在深宫之中,跟我以及跟熟悉法律规章的宫廷随从,专门阅览奏章,而就在奏章上批示。(2册43)

争鸣:“与臣”之“与”译作 “允许”,才符合臣子赵高的身份,切合上下文。《汉语大字典》训“与”为“允许”。

4.原文: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汉文帝后六年)

白话:辕门卫兵长向皇家卫队请求:“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可以奔驰。”(3册11)

争鸣:“请”乃“告诉”;译为“请求”,显然与“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冲突。

5.原文:欧为吏未尝言按人,专以诚长者处官。(汉景帝前元年)

白话:张欧当法官,从来没有拷打过人,在官位上诚挚宽大。(3册18)

争鸣:“按人”之“按”应是“审查”。《汉书·赵广汉传》:“广汉使长安丞按(苏)贤” 。[1]“专以诚长者处官”当译:专用忠诚敦厚的人担任官职。《汉语大字典》释“处”曰:担任;委任。《荀子·尧问》:“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

6.原文: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汉武帝元朔二年)

白话:轵县有一位正在学校研究儒家经书的学生,在筵席上,奉陪中央政府派遣的查案官员。查案官员称赞郭解侠义行为,学生说:“郭解专门用奸邪的手段犯法,哪能称为贤能?”被郭解的门客听到,把那个倒霉的学生格杀,割下他的舌头。(3册174)

争鸣:客≠使者。奉皇帝之命的查案官员不可能称赞郭解的侠义行为。

7.原文:“臣前白愿出任良试考功,臣得居内。议者知如此于身不利,臣不可蔽,故云‘使弟子不若试师。’……”(汉元帝建昭二年)

白话:“我前推荐任良可以负责官员考绩制度,使我留在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们说,这样做对我不利,而且政府中不可能发生隔绝蒙蔽情事……”(4册332)

争鸣:可做如下的语法分析:议者 知 如此于身不利,臣不可蔽。所谓“身”,指“议者”,也就是石显、五鹿充宗等,决非京房。“臣不可蔽”即“京房不会被蒙蔽”。

8.原文: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汉武帝征和四年)

白话:匈奴常说:“汉朝土地虽然广大,但汉朝战士不能忍受饥饿干渴,为了捕获一只狼,却走失了千只羊。”(4册17)

争鸣:“失”,同“佚”,奔逸;“狼”疑是匈奴人自比;“羊”比喻汉朝兵卒。

四、自相矛盾

1.原文: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秦二世皇帝三年)

白话:听说刘邦虽然傲慢,却平易近人,喜爱大的谋略,这正是我愿追随的人,可惜没有人给我引见。(2册61)

争鸣:“虽然傲慢,却平易近人”前后抵牾。“易”宜是“轻视”。《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2]

2.原文: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然亦不能臣使也。(汉武帝光元五年)

白话:南越王国常向夜郎国征收贡品,势力达到桐师国,但也没有办法征服他们。(3册152)

争鸣:若将“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桐师”译作:“南越用贿赂财物役使夜郎归附,活动范围西至桐师”,就不会同“但也没有办法征服他们”前后矛盾。

3.原文:会稽郑朋……若管、晏而休,则下走将归延陵之皋,没齿而已矣。(汉元帝初元二年)

白话:会稽郡人郑朋……如果目的不过是当管仲、晏婴,我马上就回到我的故乡延陵,去守祖先的坟墓,终我的天年。(4册279)

争鸣:“会稽郡人郑朋”“回到我的故乡延陵”,令人疑窦顿生。“下走将归延陵之皋”是郑朋借春秋吴季札封于延陵,薄吴王之行,弃国而耕于皋泽之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归隐无所作为的心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秦汉风雨》的译文存在这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许因为今译司马光原文不如创作“柏杨曰”那样充满激情,全神贯注,呕心沥血;也许是因为今译《资治通鉴》工作量繁重,来不及推敲。笔者希望这些本不该出现的白璧微瑕能够通过某种正当合法途径得以订正,使得《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更加完美无缺。

参考文献:

[1] 班固. 汉书[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973.

[2] 司马迁. 史记[M]. 长沙:岳麓书社,2001:71.

作者简介:

篇4:读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取自“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它是北宋时期司马光历经19年,呕心沥血创作完成的代表作。爸爸见我喜欢阅读历史,就推荐我看由近代作家柏杨注释的《白话资治通鉴》。

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共分72册,记录了从战国时期至五代十国,共1362年的历史。柏杨不仅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还增加了许多注释与评论。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我一拿到手,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司马光和柏杨都太有才了,竟然把复杂的历史写得绘声绘色,让人一目了然。我已经读到了第十册,从战国一直到新朝灭亡。在资治通鉴前六册的的历史中,西汉的兴起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汉武帝刘彻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汉武帝是在汉朝即位最久的皇帝,即位长达55年。他开疆拓土:东打败朝鲜,西疏通西域,南消灭闽越,北打逃匈奴。汉武帝是和秦始皇齐名的一代明君。可晚年也干了许多糊涂事:外不爱护百姓,内不管理朝政,而且宠爱奸臣,宫里杀害太子。

随后我看了汉朝中期到新朝灭亡,王莽被砍头的时期。王莽是一位历史上很有名的人物。他本来是汉元帝皇后的侄子。年轻的时候,父母早早的就去世了。他谦虚好学,为人仗义,获得了上自太后(刘奭皇后),下自百姓的一致好评。可当他慢慢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之后,听信“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谣言,毒死汉平帝,自己当了皇帝,西汉王朝就这样的灭亡了。可当他篡位以后,因为崇尚古代,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按照自己的设计发起了大改革。结果不但没成功,还爆发了以赤眉、绿林为首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因为王莽过分专制,不爱护百姓引起的。等爆发了农民起义之后,他还听信谗言,不去镇压。到最后刘秀取得昆阳大捷之后,王莽才如梦初醒,可他的主力都被杀了。到最后,王宪砍掉了王莽的人头,愤怒的老百姓把王莽的人头踢来踢去,以表示心中的愤怒。王莽年轻时的朋友肯定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下场。

这又使我想起来中国近代时期的国共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国民党占上风,号称百万雄师,可到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局势竟大有改变,共产党发展迅速,节节胜利,到最后统一中国。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国民党大部分将领出身高贵,很多还是军阀,不知民间疾苦,自然也不爱护老百姓,老百姓也不拥戴他们。共产党的大部分将领出身卑微,深知老百姓的痛苦,爱护老百姓,老百姓自然也爱护他们,所以共产党笑在了最后。我还知道一个原因: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读过很多遍《资治通鉴》,汉武帝和王莽的故事他也引以为鉴了。共产党坐江山之后,如果不爱护百姓的话,应该就和王莽在位时期没有太大区别了。

篇5: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我在里面了解到:毛泽东把这本《资治通鉴》整整读了十七遍,而我还只看了四遍。十七遍,一本书三百三十八页,总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仅仅一本书就看了五千七百四十六页,令人敬佩呀!

年老的唐玄宗,老眼昏花,不明事理,让杨贵妃出家修行。后来又娶进杨太真(即杨贵妃,太真是老道士给她的道号),但我觉得杨太真似乎也不怎么好。杨太真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他们三天三夜摘荔枝,比现在火车慢不了多少,一路上却死了很多人。唐玄宗为了杨太真的一笑,竟然牺牲了数十人到上百人的性命,可见唐玄宗的昏庸。

汉哀帝偏宠侍从董贤,所以有着“断袖之癖”的典故。有一次,汉哀帝与董贤同塌睡觉,董贤翻身,不小心压住了汉哀帝的袖子,汉哀帝不忍惊醒董贤,就把自己的袖子割断了。后来,汉哀帝命董贤为大司马,结果弄死了许多人才,最后,太后把董贤赶出了宫,另择王莽。可见汉哀帝的同性恋性格,使他抛弃了国家,抛弃了许多人才。多么可惜呀!同时也反应出了汉哀帝的昏庸,只要有人在精神或事情作为上有一点点反对董贤,汉哀帝就暗杀或把他斩之,可悲呀!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无人能比,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司马光的坚持不懈。但是由于有些人的讽刺,致使司马光想马上完书,导致唐朝与五代十国的时候写得比较多。但司马光的功劳永远是伟大的!

那是一片广漠的土地,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辰。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古老的中国,遍野都是狼烟,我眼前尽是模糊,推不开,也挥不断。只听得远远近近,人的悲号和兵刃撞击缠绕在一起,偶尔还夹杂着野兽的嚎叫,迷蒙的烟雾中,显现出几个巨大的名字:尧、纣、汉高祖、唐太宗……烟雾渐渐散去 ,这些名字不见了,代之以遍地征人的鲜血,倾倒的旗帜,焚烧着的画作、诗稿,以及倒塌的宫殿与茅草房……一束束竹简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跌落在数千年积聚的尘埃里,每一片都有同样的红光在闪烁,那是鲜血写就的两个字——历史。

是的,历史。硝烟、鲜血和民众的苦难,这是历史在我脑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如果说,在捧起那些厚厚的史书之前,我对于历史的了解,还毫无例外地局限于历史课本上的四大发明、三皇五帝,文学艺术这些引人自豪而堂皇的东西的话,那么解读真正的历史,无疑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一种残酷的精神上的折磨。厚厚的史书那蝇头小字里,几乎每一页都有战争、都有阴谋、都有杀戮,都有着民众苦难的呼喊与挣扎。文学、艺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要么为乱世所毁灭,要么在暂时的平静里苟延残喘。后世的人看到了它们得以保留下来的那一部分,欢呼、雀跃,为文明谱写赞歌,很少有人翻开沉重的故纸堆,去看一眼历史的真实。

因为,真实往往意味着残酷,而我们总乐于接受快乐和幸福,然而,历史从不因我们的好恶而改变一丝一毫。当我们豪迈地吟咏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处在外夷杀掠下的百姓正在那个时代奔逃,陈尸荒野;当杜甫含泪写下《卖炭翁》的时候,他胸中对于苦难的同情远远高于我们今天对于诗的艺术本身的注意力,骆宾王一代才子,却因为文人的不谙世事而卷入封建朝廷的权力之争,最后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就连我们从小熟悉的那个让梨的孔融,也因为得罪权贵,同全家人一起被无幸杀害……

对于历史,我们有什么可以值得炫炔的呢?秦始皇穷兵牍武,希望能够统一中原,甚至发动几十万人去,修那座万里长城。在这座今天让我们倍感自豪和荣誉的建筑物里,埋藏的是千千万万秦朝百姓的血与尸骨,萦绕的是孟姜女们家破人亡的哭号,即便时间将这一切都冲淡了,遮掩了,几千年后你站在长城上时,看到的仅仅是雄伟壮观,胸怀的仅仅是自豪吗?

五千年的文明史啊!这五千年的文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明”呢?

历史,字字行行都是残酷。残酷的统治,残酷的文化,残酷的道德。一个犯了大罪,不仅他的家人、他的邻舍、他的朋友要与他同罪,就连妻子、祖母、母亲的宗族以及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要受到诛连。一案既发,成百上千的人无辜被杀,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祸从天降。而这种诛连九族的手法,在整个封建社会的漫长的历史中源源不断地重演。就是这些封建帝王死后,仍不放弃鱼肉人民的机会,他往往将建造陵墓的上千的工匠们,和他生前的嫔妃婢仆,一齐或杀死或活埋在陵墓里,美其名曰“守陵”。《资治通鉴》里就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武士们用刀枪将帝王的陴妾们逼进陵墓,然后用石头沙土填堵了出口。附近的居民一开始还能在静夜听到隐隐的哭喊,三五天之后就声息全无。

这样悲剧几乎充斥了每个朝代。我们熟悉的隋文帝、唐太宗、康熙皇帝还有成吉思汗都做过类似的决定。不同的是太宗的遗命因为一个武则天而改为出家感业寺,总算保全了一群女人的性命。而这样的行径,在那个时代很少遭到人们的质询。不公正的事情经历了年年月月,人们的感觉也仿佛麻木了起来,因此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辟如缠足、辟如文字狱,辟如女性的极端低下的地位,以及君臣之道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不但为老百姓所默认和遵循,连那些所谓有知识有见解的士大夫阶层也深以为然。于是,无以计数的人们,不是死于战乱流离,就是受害于那个黑暗的社会,难怪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狂人”,频频翻动历史,却从头到尾只看见两个字——“吃人”。

面对历史我感到惊愕,我从不曾知晓那些灿烂辉煌的背后有着如此苦难深重的隐情。我们赞美着五帝三皇的非凡业绩。却看不到盖世功勋背后的遍野枯骨;我们欣赏着古往今来的佳诗妙句,却体会不到这些诗句中隐含的悲惨现实;我们炫耀着四大发明的成就,却无视它们被应用于杀戮和掠夺的不光彩历史,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表面的光辉与灿烂,却忽视了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之主体的老百姓的痛苦与悲哀。

解读历史,才渐渐明白,“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任何在对历史的无知基础上的自豪与崇拜都只能受到那些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的潮讽。只有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走进历史。你才会发现,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文学,不是艺术,也不是伟人,而是和平与秩序的宝贵性,只有在和平的年代,只有在有秩序的生活中,文学、艺术以及其它一切的一切才能够展其所长,社会生活才繁荣稳定,才有了真正令我们自豪的历史。

所以,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对所谓“华夏五千年文明”保持慎重的缄默;如果不曾解读历史,让我们至少不对那些英雄伟人们作一知半解、津津乐道的评说;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看到过去的苦难,未来的希望,那就看看现在吧:

打开电视机,听一听伊拉克的枪声,看一看非洲难民的眼泪,望一望世界动荡的股市,你就知道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无论你读与不读,它都永远存在,而且,只要贪欲与战争存在于这个世界一天,真善美的东西便没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人类的悲剧也将源源不断地重演。

篇6:《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古人讲读书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看早已不合时宜。曾国藩说刚日读史,柔日读经,那是是封疆大吏的文武之道,咱小老百姓,也就赚点谈资而已。然而偏偏喜欢这种死书作者大多都已作古,内容也没有《细节决定成败》之类教材的指导性。

去年读《资治通鉴》,岳麓书社的版本,主要图个便宜,厚厚四大本,网上买才78元,抱在怀里非常有满足感。以前读《史记》,花三个月细细啃完,以为已是不小的工程,这次才发现太小CASE了。《资治通鉴》整整3700多页,我每小时只能够读10页,每天都坚持读的话,也要一年时间。倒是也不愁,毕竟是好书,古文好处在于精炼,有味道。政论洋洋洒洒,战争血脉贲张,尤其是讲朝代兴替,让人觉得天道茫茫不可逃。这套书真正考验了我的耐心,在家坐着、躺着都读倦了,就在书的空白处写点评。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如果不做点记号,看到后面就会把前面忘了。偶尔周末,去火车站附近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读通宵,凌晨两点看到晚归的情侣吃汉堡,拾荒的老人在店角落中安睡,心中莫名生出亲切感。在异乡城市的深夜,想千载世事沉浮,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出门正寒雨潇潇,恍惚间不知今夕何夕。

虽然几番痛下决心,《资治通鉴》我也读了80%,而后就在我的床头搁置下来。从这套书开始,我渐渐养成一个恶习,不自量力地喜欢读大部头的书,但每本都读不完,买一本新书就把刚读一半的书扔掉,床头的书越堆越高,有《五灯会元》、《元好问全集》、《清代笔记小说》等。每每让我感慨时间有限的同时,也鄙视自己的恒心。

读书贵在活学活用,我始终没真正领会这点。办公桌上那本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已陪了我5年多,但直到我告别新闻,也始终没读完一半。学以致用成了笑话。

不过换角度来看,既然明知道书无用,也就早熄了好胜的心;既然知道读不完,也就没了执着的苦。这样为自己一开脱,有始无终读死书的乐趣反而浮现出来。书这个东西上瘾非常难,但一旦上瘾就无药可医。每次逛书店都要经历复杂的心理斗争,买和不买难以抉择。在回家的车上也忧喜参半。喜的是接下来几天又有好书可读,忧的是这次又超支了,接下来几天要过紧日子。

篇7: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据千龙网报道:近日, 饱受争议的柏杨和他的“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辑《秦风汉雨》4册出现在各大书业网站和书店。此后还将每20天推出1辑,一共出版9辑,共36册。该书一上市,再次引发了关于古籍白话今译得失的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这种通俗易懂阅读古籍的方式有助于大多数人了解历史和亲近中国传统文化。但同时反对者也认为读古籍应该用注释,而不能翻译。至于专有名词,注释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信息量更大。或许,现在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讨论古籍翻译是否合法合理,因为这已经是事实和大势所趋,重要的是应该尽快建立高水平古文今译的翻译队伍。现在精于古籍的学者大多不屑或无暇做白话翻译工作,而市场需要又催化大量的粗糙翻译,这才真正令人堪忧。

连环画如今无人画

据《新闻晚报》报道:曾经风靡一时的连环画如今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在日本动漫潮的影响下,黑白经典连环画已经是‘老古董’,没有多少孩子喜欢看了。一些健在的老连环画作者,眼神和手劲都不比从前,花非常大的代价画连环画,稿费就一两万,与单幅的国画作品完全不能比。而新生代美院专业画作者,也大多投奔了回报迅速的“动漫怀抱”。

地铁书店:路在何方?

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出版和渠道之争由来已久,作为“第三渠道”之一的地铁书店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一批地铁书店消失了,幸存者和想要进入者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和探索。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过去,地铁的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因为高于其他交通工具,以地铁为日常交通工具的主要是收入不低、喜欢学习和思考、懂得时尚和品位的一类人,而现在乘坐地铁的人群更加广泛,特定的人群比例较低。在开地铁书店前必须做大量市场调查,掌握包括客流量、读者分层等多方面数据,不可盲目求全求大,同时要选择品种定位,形成地铁书店独有的风格。

创作出版陷低谷 儿童文学“纯真年代”没了?

据新华网报道:为了纪念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代宗师陈伯吹先生诞辰100周年,上海书展举行“陈伯吹儿童文学桂冠书系”首发会,就上海“昔日儿童文学重镇缘何风光不再”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一方说,儿童文学遭遇的寒流实际上是这个时代阅读倾向变化的反映。儿童文学从过去的成人写儿童读,向童写童读——青少年写自己的生活给同龄人看转型。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尽管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但在内涵和文学品质上常常存在比较粗糙的缺陷。王一方将其定义为消费的儿童文学。而网络媒介的兴起,则大大削弱了传统纸媒作为发布平台的功能。传统纸媒的意义,现在更多地体现在使作品获得评价、认可的层面。而现在这样的评价功能,也在趋于偶像化。阅读和创作倾向的多元化,使得儿童文学的“纯真年代”渐行渐远。

出版社涉足电子书出版:当配角还是唱主角?

据中国图书商报报道: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纸质图书、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借书已不是人们阅读的唯一选择,电子书、去网上书店买书、通过数字图书馆借书、手机阅读等新兴事物,正为人们带来新鲜、便捷的阅读体验。出版社作为图书产业的上游,面对互联网引发的读者需求变化,已经开始通过出版电子书、增加数据库业务、开展网络营销等方式,积极应对。但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出版社在电子书出版中扮演的角色,都仅仅是内容资源提供者而非主导者。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包括没有自主的技术平台和版权保护技术,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出版社对电子书这一新兴事物的市场空间认识不足,完全依靠传统出版的观念尚未转变。

“印客”网上出书生意火爆 是否违法惹争议

据《南方日报》报道:印客也称IN客,是2006年中国互联网的又一新词汇。它以互联网为沟通、联系渠道,把网民所写的、画的、摘录的任何文字和图片变成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个性化印刷品,有的还提供网上销售服务。近年来,这种以网络为媒介的出版方式逐渐涌现出来,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虽然这种几乎没有门槛的印书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但目前的出版法规,还很难界定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因为我国的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建设还相对滞后,在很多方面态度不甚明朗。国家应借此机会加强新闻出版法规,尤其是将网络出版物法规具体化。

专家呼吁封面设计者应署名

篇8:《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之前,曾经也试过读文言文的《资治通鉴》,由于自身性格和工作忙碌的原因,只是挑选着看了汉纪和唐纪中的部分内容,感觉也不错,虽然是文言文,但是丝毫不令人觉得晦涩难懂。相比之下,这一次所读的白话文倒感觉粗糙了。前面说过了,读《资治通鉴》,我只是为了了解些历史知识,所以这次看白话文也感到满足了。但是,沉淀知识的这一段时间里,我还是反复琢磨和品位了读文言文《资治通鉴》的感觉,在内心里依然倾向于司马迁的原著,感觉还是原著的行文布局更好更生动出彩些。我想,这大概就是司马迁和他的《资治通鉴》之所以名传千古的原因吧!

《资治通鉴》在编年体史书领域和中国宝贵文化遗产领域之所以享有盛誉,我想一定与作者创作的思路、方法,以及该书特别的语言形式和经世致用的目的有关。由于《资治通鉴》的确太博大精深了,无论我如何努力,也只能窥见书中的一角,但是就是凭着这种热爱的精神,我也想谈谈自己对于《资治通鉴》的一点感受。

首先是感觉到司马迁著作该书时的细致和认真。在阅读《资治通鉴》文言文版本的时候,就被该书中不厌其烦的注释、考异感染了兴趣。从前,我读书都是“尽信于书上”的,即书中说什么,我便相信什么,而当看了《通鉴》之后,我的一个很有体会的想法是,原来历史书中写的历史也是不能尽信的。我们要读历史,就应该像司马迁那样,进行辨析似的阅读,对所读到的史实进行验证推理,取其精华,积累经验。而正是因为司马迁著书的细致认真,从而才为我们不厌其烦地留下各种线索和史料,让我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历史的。

另一点是从《资治通鉴》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极其简练,通俗易懂,脉络分明。《资治通鉴》全文一般没有太多的偏僻字,即使横跨一千多年的今人,只要有点文言文功底都可以读个明白。记述各种事情和描写各种场景,尤其是战争方面的题材的文章,司马迁总是将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这种重视情节描述的写法值得今人借鉴。

另外,司马迁在每一篇文章的结尾处通常都会给出自己的点评,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上去。司马迁的这些观点和思想这好迎合了发展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需要,今人阅读起来,也会得到许多借鉴作用。我想,这大概也是《通鉴》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原因。

总之,阅读《通鉴》受益匪浅,我想,有机会,我还要把文言文版的《通鉴》继续读下去。

篇9:资治通鉴读书心得

《资治通鉴》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史学巨著。至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般编年史,贯古通今,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姬午前4,下迄周朝显得959年,包含了1362年的历史文学,约300万字。泱泱华夏千年历史,史书之长历任王储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司马光将历时中的经验总结编纂进献给皇帝,公其借鉴。以分析历史角度讲述历代贤君明主治国待臣之道,言简意深。书中精湛之处比比皆是,让人拍案叫绝。

借古讽今,借故说今将历史事件作为实例向君王讲述治国之道,例如楚汉之争,作为象棋的起源,从而为千秋百代提供了治国平天下的战略倚策。刘邦项羽的斗智斗勇,张良韩信的英勇谋略。《通鉴》中记录刘邦虽少,人物的丰满度足以令读者明确。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锦上添花。刘邦为人的豁达易交;更反映了项羽的多疑,优柔寡断,他的心胸狭隘直接导致了他的败北。《资治通鉴》中详细的描述了垓下之战,项羽战败之后并未轻言放弃,反而镇定自若,一改原先的多猜忌,偏听偏信,充分地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时的悲壮景象,当然这种折回之笔在《通鉴》中经常见到。在楚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也可以看到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大将之间的君臣关系出现了丝丝的裂痕,这也最后导致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篇10:《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个人感悟

这本书叫《资治通鉴》。是北宋的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的,是一个史学巨著。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资治通鉴”这个名字是宋神宗赐名的。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光是知道这本书的简介,就让我等不及了。

仔细看完这本书,里面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尤其是里面的商鞅。这个人呢可不简单,因为才华横溢,就被秦孝公看中,为国家献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使秦国富强,让百姓安康。里面的荆轲也是一模一样。为了阻止暴虐的秦始皇嬴政,不顾危险,为了兑现他对太子丹的承诺,十分有信用。可是最后却没有抓住机会,落到了秦王的手里。华佗也是同样,他医术高超,为百姓造福,深受爱戴。可被曹操安排在了身边,再也不能为百姓服务了,后来雪上加霜,又被关进了监狱,可依然没有忘记百姓,但被曹操残忍杀害…………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个性分明的人物,正是见证了华夏一步一步的足迹,公元前420__年一直到公元前959年资治通鉴读后感400字资治通鉴读后感400字。多少感人,气愤的事迹在这里发生,正是这些人们,为华夏填上了一点光彩。

篇11: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有幸作为xxx进入xxx学习,亦借此机会认真拜读了张国刚老师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深刻领会了《资治通鉴》的治国理政之道。

毛主席说,中国有两部大书,一部是《史记》,一部是《资治通鉴》。在中国学术里面,《资治通鉴》是一部能治国安邦并具有操作意义的经典。《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是位当过宰相的天才史学家,他花费毕生精力编撰这部书,目的是为了借鉴前代的兴衰,考察当今之得失,吸取经验教训。宋元之际专门研究《资治通鉴》的著名学者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意思是当领导的不知道《资治通鉴》,想治亦不知从何治起,有人作乱也不知道该怎么防;“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即干部不知道《资治通鉴》,则上不知如何与领导打交道,下不知如何治理百姓;“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所以《资治通鉴》对于任何人,都是大有裨益的。《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亡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特别重视领导者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家国兴衰的影响。我们今天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光则更强调的是领导者的责任,这是《资治通鉴》一种政治上的意义,经世致用的政治意义。张国刚老师在书中提到,司马光曰: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这是《资治通鉴》的精髓。

一、修心之要:仁、明、武

所谓仁就是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所谓明就是要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所谓武就是讲才干、讲正直、奸不能惑、佞不能移。一是要重视思想引导;修政治就是我们常说的讲政治,古人也讲政治。胡耀邦抗战期间曾经问过毛主席什么是政治,毛主席是这样解释的:政治就是把你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胡耀邦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就是政治,毛主席严肃说道,你得告诉你的部下,为什么跟着你干,跟着你走,不跟别人走?你得给我一个理由,这就是政治。要修政治,就是要使自己的政治清明,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讲政治。总书记指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新形势下,要成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范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就必须把提高政治素养放在首位。二是要有充分的是非观、价值观,做人要磊落,能够心如明镜,分辨身边和手下的人哪些是贤能之人,哪些是愚笨之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作为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政治认同感强,政治思想严谨,独立思考性强的党员素养,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贤任能不仅是今日中国共产党干部选任制度的重要特征,从更深层次来看,更扎根于中国国情的深厚土壤。作为领导者,需要“拨开云雾见青天”,分辨贤愚,任人唯贤。三是做领导者要有决断力和执行力,做好决策就要勇往直前,不能受有心之人迷惑。“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对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执行力,善于在目标任务和利益关切上合理统筹,既敢于担当、积极应对,又头脑清醒、务实稳妥、科学决策。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作出决策,还要善于组织和带领群众执行决策,推动决策事项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决策一经作出,就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执行有效应对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复杂局面,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二、治国之要:用人、信赏、必罚

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用人,指的是干部的任用;信赏、必罚,指的是激励约束机制。唐太宗说过,国家的大事就是赏和罚,赏当其劳,无功者知罪。制度要严明,没有制度治国治不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用人,信赏、必罚是外在的治理手段,这些手段的交集点就是用人。如何用人、识人、治理国家,构成了司马光管理体系框架,其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先贤的学问,也是当代治国当领导的学问。“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干部选任等话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例如在甘肃调研时,他强调要重用“四种人”,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他提出干部要做到“心中四有”。“知人者,兼而用之”,作为领导,不能用一个观点看人。谁是人才,谁不是人才,一定跟他的岗位,跟他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一定要“用人如器”,锤子很有本事,那是对于钉子来说,那么对于布,就不如剪刀了。所以“用人如器”就是这样。要时时刻刻应想着用人一定要放对位置,单位培养人才也是这样,用人也要放在合适的岗位。张国刚老师还提到“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割政分机”的意思就是要注意人才”的组合。人才在这种组合下,它不能发挥作用,在另外一种组合下,就能施展才华,互相配合得很好,作为领导者需要深刻了解每位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劣势,注重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各人的所长,避其之短,通过合适的岗位分配达到团队绩效最优。仁明武出于内,就是领导的自身德修养,在政治措施上要用贤,选拔有才能的人贤能的人,要选贤举能,把贤能之人选到合适的位置上,所以领导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你能让贤能的人到真正适合他才能的位置上去。所以叫用好人,选好干部,用好干部,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其后才是信赏,就是该赏则赏,该罚则罚。

三、领导的不同层次

篇12:《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著称。作为宰辅和帝师,司马光编纂历史的宗旨绝不止于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为了“资治”,所谓“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他通过有体系地讲述历史上的政治兴衰和军事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包括皇帝在内的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提出了领导力三原则:仁、明、武。仁是“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明是判断力,也就是对道义、发展路径、个人贤愚的判断;武是执行力,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通鉴中不仅仅是史实的记载,其中所表现的帝王术,以及权斗生存都足以看出封建社会下的贵族欲望逐利。读通鉴更让人唏嘘的是在古辈生活的艰难和智慧。史料中的一个“蝗”,其背后是饿殍遍野;一句胜归,又有多少人的流血漂橹……

篇13: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是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年轻时就酷爱读史,阅读了很多古籍,记下了很多读史心德。在司马光生活的时代和他所记述的漫长的年月里,中国只有皇帝,没有专制,没有民主。

《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包括了战国时代、秦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国。主要是政治斗争史记录的人物。有的故事大多篇幅短小,其中的人物很有个性,故事很有趣耐人寻味。其中有个故事“三顾茅庐”,主要内容是:东汉末年,天下陷入了群雄纷争的局面,许多有政治抱负的人都想统一中原,刘备是汉朝皇族之后,他是当朝皇帝的叔叔辈。刘备问别人:“谁是?伏龙,谁是?凤雏”司马徽说:“伏龙,是诸葛亮,凤雏叫庞统。”徐遮推荐说:诸葛亮是一条潜藏着的龙,刘备大喜,于是登门拜访诸葛亮,但是,他接连去了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拜访,终于见到了。刘备与诸葛亮单独谈话。刘备说:“东汉王朝就快完了,奸臣曹操把持大权。我下一步该怎么做?”诸葛亮说:“先生如果能拥有荆州、益州两个地方,据守险要地势,再跟孙权搞好睦邻关系,那么一定可以完成霸主大业,大汉王朝再度复兴有望!”顿时刘备豁然开朗,好像高屋建筑。

这一本书是讲历史的,有助于初中学历史。它主要写王朝内容如何争斗、残杀直至衰败。这个过程中有智慧、有阴谋、有勇武、也有残忍,有人性的挣扎、固守。书中有许多精妙绝伦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与深深地思考,也懂得了很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吧……

篇14: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宋朝的司马光编写的。简单地说,《资治通鉴》是一部历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从公元前4起,到公元959年止,时间跨大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久,还包括了战国时代、秦朝、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它是按时间先后记录历史,所以称为编年史。

其中我感觉最有趣的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小时候住在墓地旁边,他天天学别人装神弄鬼。孟母觉得很不好。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可是孟子又学小贩们吆喝叫卖。孟母就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也跟着学生们学习知识和礼节。孟母很高兴,便不再搬迁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得到启示,一个人想要成大器,和他的家庭环境以及理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就像《三字经》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本性都差不多,但是生活环境的不同,人长大后性格就相差很大。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去对我们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地方,例如图书馆、科技馆、运动场等等。不要去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话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白话《聊斋》的读书心得04-30

资治通鉴读书心得体会800字04-10

读资治通鉴一书心得体会04-18

读资治通鉴心得范文06-09

白话04-24

白话生活散文04-17

读资冶通鉴的心得04-25

白话绕口令05-04

白话短篇小说05-03

资治通鉴翻译范文06-05

上一篇:地产广告设计合同下一篇:3d打印技术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