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关注思考

2024-05-04

引导关注思考(精选十篇)

引导关注思考 篇1

一、学会引导

引导者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学习主体是否对所学的材料产生兴趣并引起自主思考, 除材料本身和思维主体的因素外, 主要取决于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引导。因此作为引导者, 首先要有正确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要确立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的教育, 要摈弃那种忽视学生主体, 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只有确立了崭新的教育观念, 才能以观念为向导, 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培养学生好学、会学的情感态度和能力上。其次, 引导者自身要有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教育者要有学习、掌握、分析处理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并要有运用不同的载体和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不断为学生提供信息, 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第三, 引导者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关注学习主体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形成, 关注学习主体的主动求知与实践参与, 关注学习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如教师对学生闪现的点滴思维火花, 都要及时加以褒奖, 使学习主体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主体的参与精神得到鼓励和激发。第四, 引导者需要情感投入。教师在课外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 力求产生“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应。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 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 变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策略为教师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 在情感交流中传递学习资源, 做到师生互动, 知识共享。使师生的思维活动同步共振, 以达到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精确性, 并在激情的涌动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另外,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用自身的人格力量, 用爱心、诚心、耐心、真心去打动和影响学生, 用热情、创意去点燃学生内心思维的火种, 还要使学生懂得:学习知识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

二、学会关注

关注是指思维主体在思想品德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材料、知识发生兴趣, 进而关注所学材料的发展变化, 并进一步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一切发展变化, 关心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前提一个是对材料本身的兴趣, 另一个是思维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想象一个对世界上一切变化漠不关心的人, 也就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人, 对一切的一切毫无兴趣, 当然也绝不可能用心思考一切社会现象。因此关注还得从培养社会责任感做起,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情感态度。只有有了责任感, 才能激起关注的热情。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思想品德教师的使命, 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多方引导, 全面强化, 如开展主题班会、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会思考

这里的思考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以关注为中介, 对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考, 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因此, 教师在引导、关注的同时要提供和创设机会,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改组材料, 自行发现知识, 领会原则, 使学生不仅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而且尽力成为思考的探求者。对此,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变教师承传为主为以学生的研究、探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思维。在这种模式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营造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思维进入状态, 通过训练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关注课堂动态 实施有效引导 篇2

剑 斗 中 心 学 校

王 新 治

联系电话:***

关注课堂动态 实施有效引导

新课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它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用心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现实,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采取有效策略,实施适时、适人、合情、合理的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造出充满活力与智慧的课堂。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动态,实施有效的引导呢?

一、点击“亮点”,顺势而导

课改浪潮中,我们常自诩以新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然而学生的发言一旦偏离课前预设的内容,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引回“正道”。其实,我们课堂中遇到的看似偏离主题的发言,可能就是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零星的火花背后,可能隐含着足以燎原的价值,是很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应及时捕捉并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是出乎意料的奇思怪想,也要给学生解释、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灵感萌发,从而得到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悟。

比如,我最近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书上有这样的一道题:“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我正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人在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我听了开始一愣,马上又心一动,立即请他上台讲解:“鸡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鸡就少了一半,剩22只脚。这22只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有创意的见解啊!”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我顺势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顿时同学们都忙开了,没多久又有两种新的想法产生……

是啊!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想想,如果当时我只一味遵从教材,而丢学生的个体思维于不顾,必将堵死那“灵动的思维的窗”。有句名言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生成的“亮点”,并努力创造条件去“点击”它,让擦出的火花能熊熊燃烧起来。

二、妙用“错误”,变废为宝 有人说:“没有遗憾,那不是生活。”同样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错误,那就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由于受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错误。而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冷静分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我让孩子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自己创造一个分数。孩子们利用手中的纸折出了不同的分数,而当同桌交流时,我发现紫芸同学把小手藏到抽屉里不肯拿出来。她的同桌还直嚷嚷:“紫芸错了,紫芸错了。”我微笑地走过去,俯下身子,鼓励她:“别担心,让老师看看你的发明,或许我能帮助你。“紫芸犹豫地拿出了自己折的分数。原来她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四份,涂出了其中的一份,却用“1/2”来表示。我没有马上对紫芸进行评价,而是转向其他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折的分数。待孩子们交流完后,我拿出紫芸折的长方形纸:“大家可以给紫芸同学提点建议吗?”孩子们说:“平均分成四份,分母应该是4。” “谢谢,你们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我继续引导:“那如何在这幅图中表示出1/2呢?”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不一会儿,湖坤站起来说:“再涂出一份来就是整个图形的一半了,就可以用1/2来表示。”泓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站起来:“也可以用2/4来表示,说明了1/2等于2/4。”……“错误”引发了同学们对以上问题主动、积极的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热情。最后,我和孩子们说:“当我们课堂上出现错误时,不要灰心,要一起寻找错误的原因,这样可以使我们有更大的进步。”紫芸听了会心地笑了。

当学生发生学习错误时,做老师的如果大喝一声:“这堂课你听了什么?”那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在瞬间被无情地“剿灭”。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中的巨大财富。”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并有效利用这一“财富”,为学生开辟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让他们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完美的知识,也让错误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巧借“意外”,顺水推舟

数学课堂不是教案剧的演绎台,它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凭借智慧引领,收获意外精彩。

记得,在教学二年级的“加、减法的解决问题”时,我正按着预设流程顺利推进,突然坐在前排的小女孩发出了尖叫声。原来教师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黄狗。大黄狗在教室里“闲逛”,学生们乱成“一锅粥”,有的叫,有的躲,还有的竟和大黄狗扮起了鬼脸……怕狗的“我”这下该怎么办呢?正在我有些着急时,大黄狗摇着尾巴出去了。我松了口气,可眼前的孩子们还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看着他们,我没有要求他们马上平静下来,而是在黑板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大黄狗走进教室时,尖叫的有11人,躲的有24人,与大黄狗扮鬼脸的有13人,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一看反映非常激烈,一下子提出了许多问题,我选择了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解答、交流……

试想,当学生还沉浸兴奋之中,如果我硬把他们拉回到预设的课堂教学中来,有多少学生会形似而神非?每每想起这一幕,我庆幸自己抓住了意外生成性资源,顺水推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这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延续了他们的兴奋,更巩固了新的知识,让“听似不和谐的声音”成了“课堂最美妙的乐章”。

真诚关注 有效引导 篇3

一是要真诚关注,帮助学生实现理念突破、信心提升。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天,甲乙两个人到森林游玩,忽然遇到一只狗熊,甲赶快换跑鞋。乙不解地问:“换跑鞋能跑过狗熊吗?”甲说:“我不用跑得过熊,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的学生就像故事中的乙一样,觉得跑不过“熊”,就不再去努力;也有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调整心态,坚信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比别人“跑得快一点”,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教师只有真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高职学生常常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作出过低的估计,这是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的内部阻碍,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称之为外部阻碍。对高职学生来说,最难突破的是内部阻碍,引导学生实现理念的突破、信心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积极的行动去面对职业的选择和挑战。

二是要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有关大学生的各类就业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获得学校专业化职业指导的迫切愿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都成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但学生们仍缺乏对所学专业及所从事职业的全面了解与分析,也缺乏有关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系统知识,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盲目性。这是导致学生缺乏目标、没有行动力的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熟悉掌握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与外部工作环境,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其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创造条件系统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为就业指导人员的从业认定、专业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持。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要在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干预,让他们面对现实,学会在困难时合理调整自己,保持良好心态和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尽早明确目标、制定决策、采取行动,从而成功应对职业选择中的挑战。

(作者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真诚关注有效引导 篇4

一是要真诚关注, 帮助学生实现理念突破、信心提升。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有一天, 甲乙两个人到森林游玩, 忽然遇到一只狗熊, 甲赶快换跑鞋。乙不解地问:“换跑鞋能跑过狗熊吗?”甲说:“我不用跑得过熊, 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有的学生就像故事中的乙一样, 觉得跑不过“熊”, 就不再去努力;也有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调整心态, 坚信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比别人“跑得快一点”, 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教师只有真诚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们。高职学生常常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作出过低的估计, 这是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的内部阻碍, 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称之为外部阻碍。对高职学生来说, 最难突破的是内部阻碍, 引导学生实现理念的突破、信心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有积极的行动去面对职业的选择和挑战。

二是要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有关大学生的各类就业调查表明, 大多数学生都有获得学校专业化职业指导的迫切愿望。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都成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但学生们仍缺乏对所学专业及所从事职业的全面了解与分析, 也缺乏有关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系统知识, 职业选择带有很大盲目性。这是导致学生缺乏目标、没有行动力的主要原因。

关注性别差异,引导课外阅读 篇5

一、问题访谈:内容选择各有偏好

笔者对初中的男生和女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初中生男女生课外阅读取向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从“内容题材”“语言表达”“阅读感受”三方面比较如下:

“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知和体验。”课外读物选择的差异,是男女生不同的生理特质使然,也决定着不同性别倾向的精神特质的形成。

二、调查分析:习惯方法差异明显

笔者从学校两个校区三个年级选取了10个班级作为样本对男女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方法进行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7份。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227名,女生170名。其中“阅读时间”“阅读关注点”“阅读方法”“解决阅读困难”等四个维度的统计结果如下:

为保证取样信息尽可能展现学生初中三年阅读状况,本次问卷调查抽取九年级班级的比例占50%。九年级学生的学业任务安排相对比较繁重,表格后三项数据所占比例均低于50%,显示出初中学生“常态化课外阅读”的比例偏低。但在坚持常态阅读的学生中,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

在“课外阅读时关注文本的哪一方面”调查中,选择“内容情感”的男生比例为81%,女生比例为87%;选择“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的男生比例为17%,女生比例为41%。比之于男生,女生在关注 “写什么”之外更关注“怎么写”。

上表显示,在与作品对话沟通交流的细密与深入程度上,女生占优势;在“阅读输入”到“写作输出”的转换上,女生较为主动自觉。

关于“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如何解决”的问题,46%的男生选择“跳过字词障碍”,37%的男生选择“上网查询资料”,32%和46%的女生选择“查字典”和“询问他人”。这表明,在阅读过程中,女生更注重文意的通畅,并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扫除障碍;男生则倾向借助网络拓展阅读解决疑问。

通过以上访谈和调查,笔者发现,课外读物的选择对于学生知识背景的构建、语文素养的形成、个性情趣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则是促使这种影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三、价值探寻:关注性别差异,引导课外阅读

笔者提倡从以下四个方面关注初中学生的性别差异,针对性引导课外阅读。

1.发挥女生的阅读优势

美国人柯林在《新的性别差异——男生为什么会掉队》一文中说“从一上学起,男孩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孩晚2年。”不少一线教师都会感慨初中女生的心智成熟要早于男生,女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和自身心绪的变化较为敏感,对于作品精细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高于男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有意识通过读书交流活动,让女生的阅读优势最大程度发挥群体阅读效益。比如在现代文学名作《城南旧事》的导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女生对人物描写的阅读批注展示,引导男生深入理解小说中父亲的坚强与隐忍、严厉与慈爱、宽容与细腻,“我”的稚嫩与成熟、多愁与顽强、惊慌与从容;可以利用女生对于诗歌散文阅读的偏好,有意识补充龙应台的亲情散文,汪静之关于生命体悟的诗歌进行主题性拓展阅读,帮助男生培养领悟作品人情美、语言美的意识和能力。

除此而外,教师还可通过团体阅读共享模式,依托学校阅览室平台,鼓励男女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共读一本书,近距离交流读书心得。

2.培养男生的阅读自信

日本有学者将儿童和青少年读书兴趣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初中阶段是由故事期发展为文学期并进入思想期的过程,男生文学期阅读的到来时间大都要比女生迟1-2年。由于语文学科阅读测试评价多偏向精细的文学鉴赏和情感体验,我们常常认为男生的阅读水平整体低于女生。

据研究,男性的大脑更多依赖空间运动知觉,并且男性大脑中的记忆海马更偏爱理解大量序列式和层次分类的信息,因此,科幻探险战争类的书籍,图画书、漫画书和机械类图书等更受男生的欢迎。 笔者从访谈调查得知,男生对于作品的宏观把握意识,对于历史时政地理读物的兴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读物的解读能力,对于人物传记类书籍的阅读欲望,均高出同年龄的女生,但上述特点在惯常的语文学习范畴中并不被重视。男生的课外阅读自信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培养。

笔者曾在班级共读经典名著《老人与海》后开展主题辩论活动。具有“硬汉”精神的老人是读者心目中的成功者,然而小说中的老人最终捕获的战利品只有一副空骨架。老人究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笔者在指导学生准备辩论稿时,有意识鼓励男生紧抓作品的宏阔主旨,敢于突破性思考。辩论过程中,双方男生辩手阐述的“精神的充实胜于物质的收获”“失去不等于失败”“精神的强大不能掩盖失败的真相”“海明威的创作意图就是将老人塑造成战争时代的悲剧英雄”等觀点,新颖透彻,极具创造力。

组织主题辩论、演讲,在班级文化角设置“男生阅读成果展示”专栏,编撰班级文集时注重男女生入选作品的均衡,在语文测试中有意识增加男生课外阅读擅长的阅读素材,都可以起到提升男生阅读自信的作用。

3.重视经典阅读,打好精神品性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生理的性别差异之外,都需要培养具有男性倾向的果敢、坚毅、大度、冷静和具有女性倾向的温和、善良、细腻、柔韧等精神品质,阅读经典名著,是培养上述优秀品质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比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后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莫砺峰的《漫话东坡》以及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就能调动学生阅读苏轼的积极性,培养乐观积极、旷达疏朗的个性。笔者还曾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绿》时制作使用集音、画、文于一体的微视频《满贮诗意,至真至诚——朱自清的散文艺术》,学生对朱自清先生蕴涵在文中的质朴真诚、不矫饰不做作的品格莫不深有感触,心生向往。

台湾教授曾志郎先生说过“阅读是教育的灵魂”,语文教育要完成“立人”的使命,就必须重视经典名著的阅读引导。

4.倡导“越界”阅读,扩展精神空间

台湾出版家郝明义在他的《越读者》一书中说“我们置身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丰饶的阅读时代”,“阅读却局限在越来越狭窄的范围内”,“阅读环境条件的丰饶与实际阅读的贫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那么,如何走出“深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的阅读困境,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终身的阅读者?笔者认为,立足男女生课外阅读取向的差异,关注学生不同的性别特质,可将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在满足学生学科学习需求的同时,兼顾学生生存自理、休闲消遣、个性发展、道德完善等各方面的阅读需求。比如向热爱探险的男生推荐贝尔的《荒野求生》系列书籍与电视节目,向喜欢烹饪的女生介绍焦桐的《台湾舌头》,向有意探寻宗教源头的男生推荐房龙的《圣经的故事》,向有志于真相调查的女生介绍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我们还可以运用自媒体技术,通过构建学校微信平台,借助家校共读、亲子阅读、同伴助读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扩大课外阅读交流空间。“在人生的起点上,通过读书打开一个足够开阔的文化空间,从而达到精神空间的扩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学生终身,笔者提倡关注初中阶段男女生课外阅读的差异,并非要将男女生的阅读作绝对的界限划分,其意在提醒一线的语文教师引导课外阅读时,更多从立“人”的角度出发,辨明两种不同性别特质的阅读取向,针对性地引导课外阅读,从而将刚性与柔性、感性与理性、广博与精细等不同性别特质的阅读进行优势互补,切实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译者:杜殿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95﹒

[2]郜云雁. 别让偏见阻碍男孩爱上閱读[N].中国教育报,2011-03-17

[3]郝明义.越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30﹒

[4]钱理群.《越读者》序[M]∥郝明义.越读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7﹒

(张丽,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初中部,224001)

关注课堂提问,构建有效引导 篇6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课堂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呢?下面我就谈谈对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一些认识。

一、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提问首先应遵循趣味性原则,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教师可根据具体的学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寓趣于问,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我在导入新课时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如我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当讲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时,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从“秦”到“晋太元中”相隔300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完全与世隔绝的村中人的服饰怎有可能在300年后“悉如外人”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乐此不疲,在我适当加以引导后,竟然得出了多个合理的答案:给渔人以亲切感,仿佛自己只是来到现实中的另一个村子;制造真实的气氛,是为了让人们相信桃花源的确存在;服装不变使渔人见到村中人没有神秘感,为下文两者和睦相处作铺垫;让人内心深处存一丝希望,那是理想中的精神家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完全被开启,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二、抓住契机,促进思考

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无难度,教师却把它“恩赐”给学生;提问本是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教师没有抓住契机提问题,势必导致“卡壳”和课堂“冷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抓住契机适时提问题,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学科中的奥秘,从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如一次我到兄弟学校听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他的提问恰到好处,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他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 (1) 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 (2) 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 (3) 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实践表明,提问要注意把握时机,问在学生“欲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反之,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于启迪思维,影响课堂效果。

三、注重层次,发展思维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层次、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变色龙》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从浅处发问: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再举刚才那位老师的《故乡》为例,《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让人十分钦佩。教师首先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的路吗?(当然不是。这“路”还包括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就解决了。

所以说,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变“答”为“问”,提高效率

老师提问学生,这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或者说是最关键的一步,应该是引导出学生自己心中的疑问。只有学生的提问,才能问出个性、问出水平;也只有学生的发问,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课堂上的主人。

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位老师,还是那篇《故乡》,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兴趣。学生们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找线索。在这种宽松的探索氛围中,有学生提出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呢?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质加以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比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

又如《送行》这篇课文很长,如果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我”是怎样送行的?二是“我”为何要为陌生人送行?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如果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要由老师来设计,那么不但体现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反而会压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让学生走进课本中,走进人物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中,老师一定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因此,要想构建有效的课堂引导,教师就要关注课堂提问,以新颖独特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让学生在好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思索、讨论、争辩,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2.

[2]孟献华.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视角分析.中小学教育, 2005.7.

[3]严华银.“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语文教学通讯, 2008.12.

新闻舆论如何引导社会关注问题 篇7

一、新闻舆论在引导社会关注问题中的作用

(一) 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

社会关注的问题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传播, 而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导致信息变异,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社会关注问题进行煽动, 很多民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出现跟风的现象, 极易导致社会关注问题变成公共突发事件。新闻媒体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 如果在第一时间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解读、澄清, 特别是跟踪报道, 就能够为社会提供真实的信息,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 能够更好地凝聚人心

从现实情况来看, 很多社会关注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被忽视, 只有到了大规模爆发的时候才会引起重视, 这就很容易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甚至会因此而出现公共突发事件。新闻舆论特别是主流媒体在这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通过对社会关注的问题进行及时、全面、系统、深入的报道, 既能够达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凝聚社会公众的共识和力量, 特别是还能够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去解决和处理社会关注的问题。

(三) 能够有效地维护稳定

新闻舆论如果能够高度重视社会关注的问题, 并积极引导, 就能够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 新闻舆论在引导社会关注问题方面, 能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会关注问题引起重视, 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和处理社会关注问题, 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关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建立社会关注问题信息发布机制

社会关注问题往往会隐含着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新闻媒体在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舆论引导过程中, 必须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关注问题信息发布机制, 加强对社会关注问题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报道, 区分不同的社会关注问题。要进行有效的信息发布, 比如对于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并有可能转化为公共突发事件的社会关注问题, 要进行跟踪报道, 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 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二) 形成社会关注问题新闻舆论合力

社会关注的问题, 往往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而公共突发事件同样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果处理得当, 会进一步凝聚人力、凝聚力量、凝聚共识, 这就需要各类媒体建立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协调机制。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社会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都应当协调配合, 对于社会关注问题舆论引导应当做好分工, 并且要在统一口径方面取得成效, 确保步调一致地进行舆论引导, 通过同一个声音消除社会公众的疑虑,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舆论引导发挥引导、协调、稳定的重要作用。

(三) 创新社会关注问题新闻舆论模式

社会关注的问题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聚合作用, 特别是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的快速发展, 给新闻舆论引导提出了挑战。新闻媒体在对社会关注问题进行舆论引导过程中, 必须在创新新闻舆论引导模式上狠下功夫, 通过发布消息、有效评论、深度报道、跟踪报道等多层次舆论引导模式, 提升新闻舆论引导的实效性, 比如对于“7.23动车事故”的新闻舆论引导, 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权威发布, 而且还对事故进行了跟踪报道, 解决了群众对直通车的疑虑, 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 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这种报道模式应该成为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关注问题的重要创新性模式。

在关节点上引导学生关注伏笔 篇8

伏笔既然是一种暗示性的写作铺排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宜直接去讲,否则便索然无味了。教师应采用一定的策略,伺机行事,以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教学中,可以在以下三个关节点上引导学生关注伏笔,这样效果会更佳。

一是,当学生都把伏笔当作一处闲笔而不去关注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夜莺的歌声》一课中就有这样一处描写:“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在教学时,全班所有学生都忽视了这一外貌描写。在体会小男孩的机智时,同学们都是围绕小男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去感悟的,这段话似乎成了无人关注的闲笔了。见此情形,我提醒问道:小男孩为什么能很快地从敌人面前消失,从而全身而退呢?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发现了这处伏笔,从而不仅知道了小男孩全身而退的原因,更从这个小细节中感受到了小男孩的机智和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二是,在学生对文章的情节产生疑惑时,教师再去引导学生发现伏笔,以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能力。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学生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小英雄雨来的游泳本领虽高,但是面对一群手里拿着枪的鬼子,按常理是很难逃生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上同学议论纷纷。面对这一情境,我要求学生再仔细地读读第一小节中描写还乡河的有关语句。学生这时才发现这段景物描写不仅写出了小英雄雨来的生长环境,应了中国人所说的“人杰地灵”,更是为以后写小英雄水中脱险做好了铺垫;是水中茂密的芦苇再加上他本身过硬的游泳本领,才使得雨来在鬼子眼皮子底下安全脱险。课文一开始的这一伏笔安排,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严密的思维能力,更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一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觉,带给了他们愉快的阅读体验。

三是,在课文点睛之处引导学生关注伏笔,使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最后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一幕,震撼人心。五壮士像狼牙山一样,永远巍然耸立。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不屈的、勇于献身的精神。如果只看文章最后这几段,学生很容易产生五壮士跳崖是在弹尽援绝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的认识。事实是否是这样的呢?如果我们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下面一处描写,他们就会有不同的认识了。“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从这处伏笔中学生就可以看出,五壮士是知道最终结果的,跳崖是他们明知道那种情况会出现的主动选择,这种献身是一次自主的选择,从而对五壮士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篇9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幼儿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幼儿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幼儿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 因此, 教学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致包括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午睡、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块的内容。在每一块中又有一些具体的内容, 如晨间活动包括入园、晨练、早操、自由活动等;室内学习活动包括教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等;户外活动包括教师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幼儿自选器械活动等;餐前活动包括阅读、安静手指游戏等准备活动;过渡环节包括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如早餐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后至午餐前、餐后至午睡前, 等等。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 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仅论述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二、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 区域的设置

区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 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首先要关注区域环境的创设, 包括区域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在设置区域时可遵循以下的原则:

1.教室的空间在一段时间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发展需要, 灵活调整和轮流设立不同的区域, 如娃娃家可调整为医院、商店等, 但要注意核心区域在每个阶段都应该设置, 如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语言区、操作区。

2.区域设置的位置要方便幼儿进出、与同伴互动交流、并尽量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3.区域设置方便幼儿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所有区域均需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还可设一至两个私密空间, 便于幼儿从团体活动中释放压力。

4.区域的环境创设要具有吸引力, 包括设施设备的软硬度、色彩、舒适感等。

5.区域规则的制定可与幼儿一起讨论, 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规则有利于大家遵守。

(二) 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所诱导的幼儿行为, 取决于材料的投放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 在投放区域材料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和安全性。真实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便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在“娃娃家”投放真实的锅、碗、勺子等;在“医院”投放真实的听诊器、白大卦、口罩、没有针头的注射器等。在收集和投放材料时, 要注意检查和消除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层次性和有序性。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例如:小班投放的材料以真实为主, 中班的材料提供一些半成品和废旧物, 大班投放一些可以拆装、组合、弯曲、变化、扩展的材料。为便于取放材料, 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设计标记。如:小班用实物照片, 中班用简笔画或图形, 大班用数字、字母或者文字。

3.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 可操作的材料利于幼儿建构新经验, 丰富的材料便于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4.适宜性和有效性。区域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以适宜为原则, 过多的材料会干扰幼儿的选择。同时, 尽可能多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 让幼儿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三) 区域活动的安排

快节奏会引起紧张, 把速度放慢后, 幼儿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研究表明, 幼儿至少需要30分钟才能全身心参与游戏与探究并从中受益。因此, 在一日生活安排中, 保证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很重要, 每天孩子区域活动的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 (不包括计划和回忆) 让幼儿尽心尽情醉心于喜欢的事情中。我园的一日活动这样安排:

7:40—8:20晨练、早操

8:20—8:50早餐、餐后自选活动

8:50—10:10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

10:10—11:10户外活动

11:10—12:00餐前准备、午餐、餐后活动

12:00—14:30午睡

14:30—15:30户外活动

15:30—16:30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

16:30—17:30离园准备、离园活动

(四) 区域活动的有效介入

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和自发学习为主, 是游戏的一种方式, 教师准确判断介入时机和有效介入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帮助幼儿提高活动水平, 丰富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 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以引导幼儿解决交往问题为目的的介入

任何有效的介入都需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基础之上, 判断介入的时机是进行有效介入的第一步。

(1)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挫折, 难以实现游戏愿望时;

(2) 当发现材料有不安全因素时;

(3) 当幼儿碰到困难主动向教师或同伴求助时;

(4) 当幼儿出现过激行为时;

(5) 当幼儿的游戏反应具有社会规范之外的消极内容时。

这种介入以教师随机介入为主, 介入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幼儿持续完成游戏和解决游戏中所出现的交往问题。在介入时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 通过语言、微笑、示范等方法进行引导。

2.以丰富幼儿认知经验为目的的介入

这种介入教师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是引导幼儿深入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介入的时机:

(1) 熟悉的材料反复玩没有突破时;

(2) 尝试后仍找不到规律和方法时;

(3) 幼儿对某个区域不感兴趣时;

(4) 教师期望幼儿获得某些经验时;

(5) 教师从幼儿自发活动中受到启示时。

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有目的地介入, 通过语言、参与、复述确认等方法将区域活动与五大领域有机结合, 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学习。

示例:大班建构区与科学领域的结合

1.与数学的结合。教师可向幼儿提出建议:“每个人一次拿三块积木”“请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可鼓励幼儿探索积木的形状以及如何搭得高一些;可在积木柜上做上标签, 方便幼儿分类;可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的名称, 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与所搭作品比高度;可引导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不同的物体, 并可以提供积木构造图, 请他们按图搭建;可让幼儿将建构的作品用符号或形状进行统计;可引导幼儿先画图, 再进行搭建, 了解几何、空间的概念。

2.与科学的结合。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使用积木了解积木的不同 (形状、大小、光滑、轻重等;可以鼓励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辅助材料, 如小车, 让幼儿探索坡度等;可建议幼儿利用辅助材料充实到他们的建筑物中, 如:通过增加一些小型动物让他们建造动物房屋、农场、动物园;可鼓励幼儿通过幼儿搭建不同的生活场景, 帮助幼儿扩展有关生命的知识;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物所需的材料, 如水、电等, 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建筑物需要自然的材料, 如石头、木头等。

三、关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一) 认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1.过渡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立、积极的教育价值;

2.过渡环节是活动与活动间的自然衔接与转换;

3.过渡环节满足了学习活动与自由活动不同节奏更替的需要;

4.过渡环节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5.处理好过渡环节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下紧凑地进入下一个活动;

6.处理好过渡环节能加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7.过渡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

8.过渡环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自律的能力。

(二) 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

1.提示活动的结束

教师在活动结束前可使用两类信号:一类是视觉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这两种信号的灵活使用能提醒幼儿结束手中的工作, 为自然、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视觉信号中一日活动流程表的使用:按照时间及活动的先后顺序, 将一日活动流程用图片、照片或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帮助幼儿理解怎样从一项活动转入下一个活动。听觉信号:活动即将结束时, 教师或幼儿可轻摇小铃提醒幼儿活动结束。

2.过渡环节的组织

过渡环节的组织要轻松、自然, 减少和消除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紧凑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示例: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

孩子陆续吃完后, 自由活动。教师轻声与个别孩子交流, 也可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孩子可从事的活动有:自由选择阅读图书、插塑玩具、折纸、手指穿线、进区等安静的活动。保育员照顾没吃完的孩子, 并完成餐后卫生清洁工作。

在集中幼儿进行晨谈前, 教师可选用的方法有:播放音乐、弹琴、让教师或孩子敲铃、出示集中的图片等。

在幼儿陆续集中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聊天、猜谜语、念绕口令、玩反义词、做手指游戏、念儿歌、数数接龙、唱数、顺数、倒数、音乐小律动、手指游戏、节奏游戏等。

幼儿点名环节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集体报数、单双数等, 点名环节结束可请一到两名幼儿进行新闻分享后自然过渡到正式学习活动。

四、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探究 兴趣 激励评价 问题

一、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生活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

(二)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找出来的。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所以不易遗忘,记忆深刻,同时促使学生想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

(三)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一个肯定表扬的手势,都能使学生萌生积极愉快的感觉;相反,教师过分严厉的批评,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一种压抑,甚至恐惧、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用积极姿态、满腔热情进行教学,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二、及时激励评价,体验探究乐趣,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一)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教学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学生上课不听,傻傻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不举手发言,这些学生大多是缺乏自信,又经常受到周围鄙视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平常心对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在教学中把目光多停留在他们身上,因为教师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会给学生极大的影响。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老师同样很赏识我”,从而使其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在教学中,要运用赏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能改变他的一生。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有时候教师的一句简单的“回答正确”“你真棒”“真爱思考”“好口才”等都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

三、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动力、明确方向。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围绕探究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作铺垫。

四、提供自主探究空间,营造自主探究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要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自主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每次上新课前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发展,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他的求知欲也更强烈了,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氛围。

五、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合作交流,促进自主探究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機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来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进行探究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真正活动开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探索空间更加宽广。

上一篇: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下一篇:表皮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