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环境 关注生命

2024-05-03

关注环境 关注生命(精选十篇)

关注环境 关注生命 篇1

一、关注生命需要是效能产生的根本

德育肩负着铸造学生崇高灵魂的重大使命。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我们关注学生的需要了吗?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一般化教育,很多时候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只是笼统地讲“大道理”,学生是不易接受的。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需求是人的情感的基础。德育工作强调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注意满足学生的需求:受尊重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生命需要,将有可能创造出瞩目的奇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爱学生就需要了解他们,关注他们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一旦需要得以满足,人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所以,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对学生有一颗挚爱之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否则,教育只能是一厢情愿,忽视了学生需求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

所有学生,无论是内向的还是调皮的,无论是家境优越的还是贫穷的,无论是聪明的还是笨的,都需要教师的关爱。关爱学生,关注生命的需要,教师的角色才会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教师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参谋”。一次小小的喝彩会消融自卑者心灵的障碍,使他信心百倍勇气陡增,看到生活的美丽和希望的灿烂,甚至能改变他的一生。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这样的教育才能更贴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只要看到学生前进的步伐,聆听学生顿悟的心声,面对学生感激的眼神,我们的心中便会荡起幸福的涟漪。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关注生命的需要,是德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的主要前提。

二、关注生命个性是效能大小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人的思想结构具有多维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具有综合性。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学生的性格、习惯、品德是有个别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和个体差异,他们的表现也就各不相同。可能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是很突出,但他在其他方面可能很出色。以教育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对象,你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个性是丰富的,潜能也是无限的。

班里有一位学生性格孤僻,整日郁郁寡欢,不思上进。我发现后组织班里的学生“想方设法”帮助他——在生活上给予他必要的照顾,鼓励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创造机会让他主动地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让他体验快乐……经过一个学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同学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变得开朗起来,和师生关系融洽了。生活用事实教育了我:什么是生命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教育,为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关注生命的个性,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氛围,是学生个性自由翱翔的天空。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绝招”应是在这种氛围中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沐春风地接受道德和思想教育。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容忍学生的缺点,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抛弃说教和训话方式,从学生的情感入手,赢得学生信赖。通过自由交心,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共鸣,达到育人的目的。教师的勃然大怒、冷嘲热讽,只会使学生丧失表现的信心和勇气,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使个性发展陷入封闭的尴尬境界。另外,个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沟通,包括语言沟通、思想沟通和感情沟通,学生的个性在沟通中得以协调。关心学生,在与学生交往中融入热爱、尊重的感情,可使学生敞开心扉,促使其思想转变,引领学生发展个性,健全个性。

三、关注生命发展是增强效能的重要途径

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自我意识膨胀的时候,其特征是过分自负和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表现出来的非社会性行为诸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教师教导,打架斗殴等等都是自我意识膨胀的结果。关注生命的发展就要遏止学生自我意识膨胀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心态等细节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规范和训练。通过细致的累积式的教育,积日常行为习惯的涓涓细流,汇成良好品德的大海,让学生一生受益。这是关注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独特的、复杂的、最富于变化、最具有可塑性的,甚至同一个学生每天也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有更多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肯定、自我发展的需求。一些学生受到鼓励,可能会越来越好;另一些学生遇到挫折,可能会越来越差。所以,关注生命的发展,更重要的就是关注生命的和谐发展。这种生命的和谐发展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关注学生学习、做事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注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素质全面提升。一些学生不具备心理耐挫能力,走上社会后,就难以和谐、良性发展。

关注生命,珍爱生命作文 篇2

诗人曰:是生存,还是死亡。哲人说:艰难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我即思而言:是安全!是安全扞卫着我们的生命,是安全在维护着我们生存的权力,是安全在为我们注入无限的力量和勇气。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爱护和保护人民的生命不受伤害。安全是一种尊严,安全是一种文明,是时代发展的进步,社会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安全更是人生幸福的湾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创造了一切。几十年前,曾经有过数不清的人在这片土地上,洒进了鲜血,播种希望。如今过上安逸生活的人们却淡忘了历史,淡漠了生命。有些人对处在危险边缘的人们视而不见;有些人,看着别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毫无知觉。看着电视画面里的弱小的孩子,我哽咽了;看着事故现场,那沾满灰尘需要援助的手,我流泪了!是的,正是因为这些惨痛的事故,让千万的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力,让无数个母亲和孩子在哭啼号啕。在事故中知道安全可贵,从事故中总结安全的教训,是事故留给我们的唯一利益。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有时候,把握好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收获一笔财富;相反,在一个小事一个细节上的疏忽,足以让人葬送一生的幸福,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20xx年2月,吉林市中的一座百货大楼发生大火,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后来查明,火灾是因为一位人员吸烟不慎,把烟头仍在了仓库里所引发的。一个平日毫不起眼的烟头,带给人们的是沉痛的,是深刻的,53条鲜活的生命,因为一个小小的烟头,就这样悄无声息了。也许财产可以弥补,但是人们的生命是无价的。如果能意识到不能在那里吸烟,或保管好烟头,就不会发生这样事情。

环境摄影对所有生命的关注与热爱 篇3

提到环境摄影,就不能不提到水俣病摄影。在此之前,许多记者和摄影家也可能在有意无意间拍过一些环境问题的照片,但将环境问题明确地做为一个专题,这样长期系统完整地进行拍摄,水俣病摄影是第一个,可以说水俣病摄影开环境摄影之先河。这组照片公诸于众后,也使全世界人们的心灵感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人们第一次非常直观而形象的看到污染的后果,并强烈地认识到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敌。

从1992年始,由联合国环境署主办的世界环境摄影展共三届,1992年第一届,1995年第二届,今年(2000年)第三届。每一届的展出作品都要到世界各国巡回展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预测,今后每隔几年都会举办一次世界环境摄影展。

与此同时,在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上,也单独设立了“自然与环境”类别,环境摄影也正式走入了新闻摄影比赛,每年都有大批的优秀环境照片出现,那些精彩的图像,深刻的含义,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环境摄影现已兴起并成为摄影领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环境摄影大致可划分为五类:

1、美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

不单单是风光摄影,它不拍奇峰绝壁,也不拍云海茫茫,它要拍摄的似乎也属于风光摄影的一部分,但更主要的是它包涵两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第一是与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相关;第二是与生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相关。而这正是环境摄影与风光摄影的区别,其作用是唤起人们珍惜、爱护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2、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这部分中,主要是从正面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各种恩惠。在拍摄这部分照片时,人与自然环境背景要同时在照片中出现,表现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情景。因为这类照片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宗旨,所以这类照片在前两届环境摄影比赛中都获得了最高奖。

我所拍的《欢乐的瀑布》就是要表现人与水环境的亲密关系。

3、环境破坏

有大量的环境摄影是属于这类题材,它是最早最直接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它把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现象非常直截了当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敲响警钟,它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

首先是污染问题,来自工业和其它方面的污染,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是生态破坏,主要指森林破坏、水源短缺而造成的生态影响,这种影响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它的影响是长期的,几十年都不易消除。

4、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这类的内容,也是环境摄影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类照片主要表现污染对人的影响,有人认为环境摄影应以环境为主,人物可有可无,其实不然,人是环境摄影的主体和焦点,这类照片拍摄方法也是以人的特写为主,正因为如此,这类照片往往更具有人情味,更能深刻地揭示污染的危害,有更强烈的冲击力,因而也更能打动人。这类照片所具有的特殊魅力,使得它们在荷赛中频频获奖,因为它们更能体现出荷赛的精神,即以人为本。

5、污染治理工程,生态建设工程

人们的环保行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治理污染已不单单是政府的事,而是全民的事。在与污染的斗争过程中,污染治理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纷纷上马,人们的环保行动也不断的实施亮相,还有环境科技人员的实验,研究、生活和工作,以及与国外的交流等,也可以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这些都成为环境摄影的另一重要主题。

环境摄影的拍摄方法多采用纪实手法,这样拍出的照片真实,生动。

环境摄影题材有很多。例如,有关污染方面的题材。

几年前,淮河流域发生大面积的水污染,影响面广,涉及人口众多,一股夹带着泡沫,各种污染物和各种颜色的污染暗流汹涌而来,水中的鱼虾死亡绝迹,上亿人的饮水没有了保障,人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几十万人联名上书中央,群情激昂,国家也下了最大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如关闭乡镇企业的小造纸、小化肥等四小企业,限期治理工业污染。然而在这场人与污染的交战中,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却没有见到几张精彩的照片,这么大的一个题材竟然从我们身边悄悄地划过了。

《绿巴伴你游》摄于九寨沟,为了保护九寨沟童话般的生态环境,防止汽车尾气污染,所有汽车一律不准进入,游客只能乘坐使用清洁燃料的绿巴进出,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所以只要你稍加留意,类似的题材是不难找到的;例如不法之徒在青海偷猎藏羚羊,屡禁不止;许多餐馆大吃特吃珍稀野生动物;汽车尾气污染的情况;中小学生组成环保小分队回收废旧电池,等等,都是很好的拍摄内容,因此摄影者要做一个有心人。

再如,自然保护区方面的题材更是拍不完。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区及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址。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宣传,也标志着一个国家环保的水平。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截止到1998年,共有926个,约占国土面积的7.6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4个,面积2646万公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60%的高等植物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值得大拍特拍。每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有其独到之处,都极具特点,拍摄时可以大到宏观的场景,小到可以拍一个动物,一株植物的特写,大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原始森林。然而直到现在,我国尚无一本反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汇编图册,甚至连1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单张的有代表性的优秀照片也少见,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宣传还远未到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1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遍布全国各地,各省都有,每个影友的家乡附近都会有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友们可就近创作,极具便利条件。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新世纪,由于高科技的应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会更加迅速,但由于人类控制自然的手段还远不完善和完备,因此引起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也会更加尖锐。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不会完结,那么这一矛盾也永远不会完结,环境摄影也就永远不会完结,这也是摄影人肩负的历史责任。◆

人类面临的十项全球性环境问题

1、臭氧层空洞。在南北极都出现了大范围的臭氧层空洞,据预测,人类如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臭氧层,到2075年,全世界将有1.54亿人患皮肤癌,1800万人患白内障,农产品和水产品将大量减产,光化学烟雾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将使全球气候变暖,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平均温为1度,全球海平面将升高20公分,将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3、酸雨。也被称为“空中死神”,它可直接杀死森林,植被和农作物,使江河湖泊酸化,使鱼类灭绝,腐蚀建筑物和古迹,并危害人类健康。

4、物种灭绝。现在全世界约有25000种植物和1000种脊椎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这是自恐龙消失以来最快的物种灭绝时代,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趋于简化,这将会使生态系统失衡,而地球上现存的物种一旦灭绝,就没有再生的可能。

5、森林锐减。森林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地球曾有森林76亿公顷,19世纪降到55亿公顷,而现在仅有森林不足3亿公顷。现在,世界热带雨林的面积剧减,目前仍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消失,照此发展,2030年,世界将无热带雨林。

6、土壤沙化。现在全球沙漠已占地球土地总面积的1/4,全世界每年仍有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继续出现沙漠化,或有沙漠化危险,现在沙漠化仍影响世界约1/6人口的生活。

7、水源短缺和水污染。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发展中国家有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而水污染又加重了水源危机,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与水污染有关。

8、海洋环境污染与水土流失。每年约有4万立方公里的污水,200亿吨污染物,150万吨石油进入海洋,水土流失也日益严重。

9、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近几年来生活垃圾数量猛增,对其处理已成为沉重的负担,而工业固体废物中包含有放射性和巨毒的废物,直接或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地球的生态系统。最近,垃圾出口之风越演越盛,危险废物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严重的后果不堪设想。

关注生命发展,构建生态课堂 篇4

如何创设一种课堂, 能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教育生态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构建生态课堂, 核心部分是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获得充分的发展, 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重塑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范式, 并以此为基点构建的新型课堂。本文将重点探讨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课堂目标的预设与生成:保障生态课堂的教学实效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预设”是相对于“讲授”的一种行为准备, “生成”是相对“接受”的一个思考活动过程,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 如果不重视生成, 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因此, 在生态课堂中, 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 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学生的发展,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到度的同时, 更加关注过程性目标, 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 增强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 应充分尊重学生, 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其次, 预设再充分, 也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 能机智、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 引领学生的思维。

预设指的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 是教学的起点。所以, 教师在教学方案的预设中, 要确定学习内容的目标、学生的学情, 以及该学习内容的内涵与外在的逻辑归纳和引申, 学生已经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情感体验, 把握学生这些学习起点资源, 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 应“着眼于整体, 立足于个体, 致力于主体”。在“粗”和“精”上下工夫, “粗”的目的是各环节不宜过细过密, 课上得“大气”一点, “精”是指材料的选择要有目的, 选取的材料要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 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 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 就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 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 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 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 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 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 这样能让我们的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

生态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科书”之间传递信息的场所, 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平台。教师胸中要时刻装着学生, 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 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 捕捉学生的灵感火花,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 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课堂活动的评价与调控:彰显生态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评价具有调控性, 是一种信息反馈。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过去之所以不能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反馈信息, 课堂教学评价和反馈信息的处理相脱离。课堂教学评价要有激励性, 就评价过程而言, 它是对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促进和强化, 具有激励功能。课堂评价要根据教科书和学生特点, 一方面通过评价实现对课堂有效调控, 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积极的评价作用, 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 实现课堂评价的有效调控。

课堂评价要依据三维目标, 即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进行评价, 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围绕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展开, 通过及时评价有效调控教学行为。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 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 特别是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控, 或是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或是提供相应的点拨和指导, 或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保证教学行为的最优化。

2. 注意评价语言艺术, 凸显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最直接的工具, 也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最有效手段。新课程理念倡导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评价为主,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尽量从正面引导。但是, 课堂评价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 不切实际的“廉价”表扬, 不分对象、情况, 随意滥用评价语, 往往会适得其反。评价贵在亲切真诚, 重在客观合理。教师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 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 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 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如学生在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错误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做出对与错的评价, 而要具体地指出出现错误的原因。课堂的即时评价要追求实效性, 要以交流的形式, 让学生通过你的语言、语气、语意得到启发, 要让学生知道此语对谁而言、为何而言;要做到言之有理。积极的评价语言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鼓励, 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树立自信心, 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 关注学生状态, 实现调控性和激励性的统一。

良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交往、交流、对话的理想场所, 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教师的生命的延续和生长发展, 课堂应该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自由的发挥, 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价值。课堂上学生的状态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课堂评价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 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做出适当的评价。哪些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 哪些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 哪些学生参与不够充分, 对此教师要了然于心。关注学生状态的本意是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心中要有全体学生, 要避免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表演的平台。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 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主要用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 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也要及时指出, 合理评价。如对班中那些发言踊跃但不注意细节的学生, 在肯定其思维活跃、课堂参与积极的同时, 还要真诚地指出其不注意细节、粗枝大叶的不良习惯。这样具体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与积极地鼓励并不矛盾, 反而学生会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会从教师的评价语中感悟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他的真诚关怀。这样的评价语言既凸显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又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

三、课堂情景的创设与运用体现生态课堂教学活力

课堂教学情景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 有助于克服被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病。在课堂教学中, 情景创设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它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态课堂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进行情景创设, 首先要求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新课程在教科书的使用上突出强调了一种开放的理念, 即打破原来把教科书当“圣旨”, 严格按照教科书的顺序、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提倡“用教科书教”, 而不仅限于“教教科书”。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 对教科书进行筛选、补充、整合, 对教科书进行再度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课堂情景教学的主要对象, 但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1) 学生经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包括学生拥有的间接经验、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直接经验。学生经验资源构成学生课程资源的主体, 是课堂情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经验资源。 (2) 学生情感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课堂情景教学中, 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加以恰当的引导, 将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或组织社会实践,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求知欲;还可以利用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分享成功的乐趣, 减轻学习压力、减轻紧张和焦虑。 (3) 学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以往以传授方式为主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是唯一的知识源和信息源。而在现今的信息网络时代, 学生拥有的信息是丰富而多样的, 一个学生团体拥有的信息总量往往会超过教师拥有的信息量, 教师应利用这些学生信息, 优化课堂情景教学活动。

关注生命 篇5

[摘要]: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语文课堂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开始,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爱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生命 自主性 独特性 生成性 整体性 创造性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一振聋发馈的论断,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由此,我们开始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长期以来,因单纯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因过于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真实价值;因片面追求机械统一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个体差异„„然而可喜的是,在课程改革与实施过程中,“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理念,犹如一盏光芒四射的明灯,发散出激人奋进的魅力;人的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的生动、主动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语文课堂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开始,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爱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儿童应该是快乐的,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空间、时间”就是解放学生的生命束缚,张扬学生生命的自主性。语文课堂也应该让学生在生命活动中大胆主动探索,从而自发的拓展生命、提升生命、完善生命。善待生命的自主性不能让学生成为接受的容器,吸取的海绵,而应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自主互动活动中寻找创生点,在不断的发现、获得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1、激发兴趣,主动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也曾说过:“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可见,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思维活跃,学习主动。

如:一位教师教学《詹天佑》时,采用导语激趣的方法,他说;“1950年,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极力阻挠、要挟、嘲笑,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外宾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这一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为什么会赞叹不已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詹天佑》。”教师采用从矛盾处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积极参与、全心投入,阅读文本、品词析句、理解感悟。

又如在学习“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采用了绘画的方法,形象直观、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与体会,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选择,自由阅读。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获得语文素养,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潜力为教学目标。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时,针对课文描写大兴安岭“岭”、“林”、“花”三方面内容,适当开放时空,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自己选择学习伙伴,开展自我阅读体悟。同学们通过画画、说说、读读、议议,了解了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林”多似海,“花”多而美;深切地体会到兴安岭的亲切舒服。

二、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的生命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化世界,尊重生命就要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作为教师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1、尊重个人体验。

语文的基础是语言,语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而由语言组成的文章,就更是一人一种理解,一人一种评判了。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人体验,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场和自由度,要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自由地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思想感情世界。

在教学《火烧云》引导学生品味“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中的“极”时,我让学生用另外的词代替“极”。当学生回答用“很、十分、非常”等词时,我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要求学生用换上的词,再读读句子,体会一下。经过一会的自主阅读与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位学生这样说:“我觉得还是‘极’字用得妙,因为,我从‘极’字想到了地球上的‘南极’与‘北极’。‘南极’与‘北极’它们分别表示南半球、北半球的顶点,那‘极多’我认为可以理解为顶点的多,多得不能最多了。”当然尊重学生个人体验并不等于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教师必要精当的点拨,“深度的参与”还是必不可少的。

2、倡导多元理解。

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启发性。人们的个性、经验等的不同使得对语言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材料完全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其阅读中的理解、感情、体验、想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如教学《赶花》,老师问:“从养蜂工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从教材的原意出发,认为养蜂工是(„„,)有的则从现实出发,认为养蜂工为了多采蜜,四处赶花的精神很佩服,但常年在外,无暇顾家不欣赏。

3、培养批判意识。

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怀疑精神就是一种批判意识。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才能显示他的个性,课堂也才能彰显活力。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向教材挑战,向教师质疑。如在学习《21世纪的能源》时,当学生读到“当今,我们使用的能源主要石油、天然气。”和“到了21世纪„„”时,就有学生说,当今难道不是21世纪吗?为什么教材也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等问题。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教师就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就能理解学生幼稚的言行,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误,耐心对待学生千万次的发问,细心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当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1、调整预设,激活文本。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

如一位教师在上《赤壁之战》,当学生读到“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时,老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体会到了什么?一男生说:“我觉得士兵很无辜。”关于士兵无辜不无辜可不是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但上课教师抓住这一男生的感受,巧妙地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同学们,你们说说这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教室里开始议论纷纷,最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曹军虽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士兵是执行军令而已,他们的死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值得同情,只要人人热爱和平,天下才能太平。

2、搜集信息,激活课堂。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改变以往封闭的、僵化的、孤立的语文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注重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大课堂,让语文教学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更广阔的时空。

在学习《数鸡》一文时,有学生说:这外婆太小气了,养了那么多鸡,只让吃鸡蛋,不吃鸡,还说是“鸡的天下”。于是,我要求学生回家后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了解70年代末期,农村生活的状况和当时鸡蛋在饭桌上的份量。通过交流,不仅为社会阅历尚浅的小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及增加知识积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还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架起了桥梁。由于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3、合作学习,激活思维。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和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赵州桥》一文,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设计”一词时陷入了僵局,不管怎样引导,学生就是不能准确理解“设计”的含义,只认定“设计”就是“建设、画图”的意思。这时,教师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有关段落,然后思考:李春要建造这样的桥,事先需要做哪些工作?经过一番合作学习后,小组学生纷纷谈到,要考虑桥的样子,用的材料以及画图纸、搭模型等。老师说:“对,这就是设计。现在知道设计的意思了吧?”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设计”一词的含义理解了。

可见,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生命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

四、关爱生命的整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除了知识、能力的目标之外还包括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和过程、方法、习惯的目标,它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就是生命呈现与发展的理念,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顾及到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应该充盈着人文关爱,充满生活的情趣,使课堂成为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丰富世界、完善人格的生命绿洲。

1、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而且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同时,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课堂上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

2、走进五彩生活。

生命是整体的、完整的。完整生命的发展本质是通过活动、体验和表现进行的。人通过活动发展能力与认知,通过体验丰富情感世界,通过表现获得前进的动力。因此,生命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是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为此,我努力创造机会,去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关怀生命。

如:在习作教学《记一次XXX》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开展放风筝、转陀螺„„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由于亲历了整个活动过程,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阔,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激活,整堂课闪现出了生命的光环。

又如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让学生试着将课文改写成剧本,再以小组为单位表现这个故事。学生自由分工,有的当导演,有的当编剧,有的做演员,有的准备道具„„生活是动态的,书面却是静态的,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丰富了生活经验,激发了生命活力。

3、诱发真情实感。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法宝。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忽略师生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情意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在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时,为帮助学生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紧紧抓住钱学森说的话“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通过改编,激情朗读,“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金钱,„„ 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地位,„„ 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名誉,„„ ” 正是由于老师的全情投入,用自己的情感来激发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流淌的情感交汇、碰撞、升华,激活了学生的心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真正构建生命的课堂。

五、发掘生命的创造性

吕淑湘先生说过:“文学最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进行创作思维的产物。”由情感入手,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使学生进入酿情、入情、动情的情感美体验活动中尽情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

1、巧用评价。

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剌激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我时常运用巧妙的评价,来激活学生的情绪,创造一种美妙的语境。

如《夏明翰英勇就义》一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为了真理夏明翰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找出能反映夏明翰宁死不屈、英勇无畏斗争精神的句子并练习朗读。但第一位学生在读时并没有读出那种感觉,于是我说:“听了你的朗读,老师首先要肯定你读得很流畅,但缺少点刚毅、英勇的感觉。谁能读得更坚强、勇敢点?”“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我知道大家是不会轻易错过的。”“谁最棒,能敢跟刚才的同学挑战?”如此鼓励人心的言语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和潜能,点燃起学生朗读的热情。在一次次反复品读后,学生渐渐读出韵味来了。就这样,孩子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到了极至,课堂中勃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风采。

2、建构场景。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每一课文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见识、感悟,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可能还是生活的典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文本建构一个基于真实的生活场景。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采用“导游解说”的方法,通过学生客串导游来促进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研读课文。在教学《家乡的秋白梨》时,通过“广告策划”,引导学生写写、画画、说说„„„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

在学习《惊弓之鸟》时,我采用“人物访谈”的形式,通过老师问,学生演不同的角色答或一生问、同学扮文中人物答。这样的人物访谈,增加了生活的真实性。

这样把课文转化为一个生活的场景,语文就能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更主要的是,语文不再枯燥,学生不再面无表情,麻木冷淡,他们在情感流淌的课堂中感受着、心动着、也享受着!

3、展开想象。

“语文教学不仅要给学生生理上的空间,更要给思维上的空间,因为有‘空间’才能有想象力,才可以进行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

如:《嘱咐》一文,母亲的嘱咐是无声的,她是通过眼睛来传递的。于是,我就抓住文中写母亲眼睛的三句话,通过“母亲那双XX的眼睛,好像在说„„”这一句式的训练,让学生根据文中故事展开想象,然而真切感受妈妈对孩子的嘱咐、对孩子深深的爱。

总之,让课堂充满活力,要从关注学生生命意义开始。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要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让学生接触各种体验,启迪心智,形成健全人格和拥有丰富情感的内心世界。

关注生命教育,提高生命质量 篇6

生命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有人说,教师就是一轮太阳,在哺育生命的同时,也辉煌了自己。身为人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让每朵花都享受阳光的温暖,都享有美好的未来。

一、关注生命的需要

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必然选择。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是沁人心脾、润物无声的。只有真正关注生命,教育才能拨响生命的琴弦。

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很多孩子的礼物,无比惬意的打开一张贺卡,清秀的字迹顿时进入我的视线:尊敬的老班,您是不是认为自己很成功?在您的教导下,课间我们静静读书,轻轻说话,悄悄做事。可是您知道吗?我并不喜欢在课间还去读书,因为我天生爱唱歌跳舞。我需要的是自由宣泄,大声说笑。我冒昧问一句:“您知道我的需要吗?我真的感到青春无聊,生活枯燥。老班,您的学生时代也是这样的感受吗?”

天哪,我的教育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是无聊、苦闷、烦琐、疲劳……而我,却还在为自己的教育“创新”而沾沾自喜:班级纪律“好”了,对话交流“多”了,学生的成绩也“高”了。然而,面对学生的质问,此时此刻的我不禁一怔。是的,我真的关注学生的需要了吗?

每个人都有这样与生俱来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我们的教育,一旦触及学生的生命需要,必将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奇迹;离开了需要谈教育,无异于舍本逐末、纸上谈兵,又如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呢?是的,我的善意教育并没有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关注生命的需要,是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的前提;关注生命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生命的需要,我们的教育方可绿意盎然。

二、沟通生命的个体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现。关注生命的个性,还要促进多元沟通,学生的个性必须在沟通中才能得以协调。

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都出自良好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个老师的好意都能被学生愉悦接受。所以,经常有老师抱怨说“好心没好报”,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有所怀疑,无法信任老师,老师的教育行为自然也得不到積极回应。因此,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必须是真诚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绝对的真诚,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对待班中一个惯说谎话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悄悄把他拉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很神秘害羞地告诉他:老师小的时候也说过谎,偷吃了四块饼干,任凭妈妈怎么追问,就是不承认。以后老师心中内疚,终于跟妈妈承认了错误,没想到妈妈泪水盈盈地说:“家里太穷,想吃块饼干的愿望都达不到。”然后对这个学生真诚地说:“你瞧,我说了谎,妈妈却以这样的态度来宽容我,我很感激。我相信,你说谎一定也有苦衷的,说出来让老师听听吧。”我们只有用心灵去碰撞心灵,用心灵感化心灵,这样既保住了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又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

三、着眼生命的未来

关注生命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关注生命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在内容上应该是“合格+特长”的特色发展,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的全面;在时间上应该是“现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学生的今天,而应该更多的思考:学生的明天会怎样?是的,生命固然美丽,却非常脆弱,我们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要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

班级举行了班委会改选,一向担任班长的霖×落选了。霖×的母亲——我的同事前来说情,说实话,霖×确有当班长的才干,但我思量再三,还是没有答应。我耐心地跟霖×谈话,告诉他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竞争,我们不可能永远都是赢家。生活中总会有失败,有挫折,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挫折中发现新的曙光。

在“平等、和谐、共进”教育理论倡导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鲜活生动的生命体,盼望的是生命地位得到承认,生命价值得到尊重,生命质量得到提高。我们一定要真正关注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注意他们强烈的生命欲,促进生命体的质量不断提高、充实。

关注课外阅读 丰富生命体验 篇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鉴于此, 我们初中生的阅读实际情况, 尤其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乐观。从近几年全市初三语文教研会上, 我们了解到, 中考语文成绩市区初中优于县区初中, 所以, 要实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初中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 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从而影响了中考语文成绩的提升。探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从整个教育背景看, 应试教育的问题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学校、家长、教师都不重视课外阅读, 只注重课本练习。初三学生更是中考考什么就看什么、复习什么, 语文教师也很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2.有的学校为了节约开支, 少订或根本不订报刊, 对学生订阅报刊也不关心、不支持、不鼓励;学校图书、杂志多为陈旧、过时的, 多为十年前学校达标验收时购进的, 可读性不强。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也很少对学生开放。这种现状, 直接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3.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心情比较焦虑、浮躁。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 一个月一两天的休息时间, 学生很少有心情看课外书。大多数学生每周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平均不足一个小时。

二、加强课外阅读, 利远大于弊

语文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科, 无论是天文历史, 还是地理风情, 语文都以它博大的胸怀, 涵盖一切。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既可以自由地驾驭语言文字书写真我, 又能感受人世间的爱恨情仇, 体味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大。但是语文教材中的“例子”毕竟有限。“教是为了不教”,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对语言、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能力, 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1.课外阅读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文化底蕴。课外阅读的对象永远是中外文学的名著名篇、各类书刊、文献及有关资料。这些读物纵横古今中外, 浩如烟海, 记述了人类历史, 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 记载了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阅读这些作品, 学生能够直接与历史对话, 与作家交流。

2.课外阅读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阅读能训练思维, 发展智力。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展思维的过程。一个人在认真阅读时, 需要借助语言文字不停地思索、想象、联想、判断和推理, 既要领悟、理解词句的含义, 又要批判地思考文本的内容、观点, 将新接收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以及现实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系比较。这样,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3.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健全学生的人格,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 必须发挥其育人的功能。那些的英雄志士的形象可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让学生的品行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升华, 学生的人格在课外阅读中得以健全。

三、加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措施

1.学校领导重视, 教师、家长更新观念。

学校要设法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条件, 多购买一些新书, 多订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报刊;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 定期向学生开放;每学期要开展一两次读书活动。语文教师也要结合教学实际, 每周安排一两节课外阅读体会交流活动课,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行为取决于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又取决于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大量的阅读实践告诉我们, 阅读的情境与读者的心境, 都会对阅读主体解读文本的程度和效率产生影响。如果读者对阅读文本不感兴趣, 没有任何需求, 就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 更谈不上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只有读者对阅读文本产生了兴趣或需求, 才能产生阅读的动因, 才能真正做到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

3.科学指导, 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

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教师要科学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会读。①阅读时要进入情境。指导学生要联系生活、联系历史, 细细品味、领会文本所展示的意境, 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②注意选择精读、略读的方法。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毕竟有限, 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精读细研。课外阅读最为常用的方法是略读或泛读, 博览群书, 省时有效。③圈点勾画, 随时摘抄, 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重在开阔视野, 积累知识。在阅读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自己喜欢的精美词句, 可以圈点勾画, 随时摘抄, 可以加一些批注, 或写读书体会。

运用赏识理念,关注生命本性 篇8

1. 拥有自信,自我赏识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然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却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时时生活在“挫折”的阴影之中,并刻刻感到“失败”的痛苦。“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就越高。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自信。笔者曾看过一篇文章中写了一个孩子三次被抛弃后心灵的哭泣:他接到一个三类学校的录取通知后,父母脸上从此没了笑容。他感到父母抛弃了他;在学校,在教师一句又一句“你怎么这么差”的声声训斥中,他感到教师抛弃了他;当他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好成绩,却被教师、家长、学生怀疑是作弊的,他终于感到生活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从此他便一蹶不振。设想,如果家长、老师、同学平时对后进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信任、多一些赏识,这位学生也不至于堕落。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赏识学生,从而让他们拥有自信,学会自我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心目中的价值,燃起其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其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探索、创新。

2. 积极肯定,赏识学生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地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强一种规范。”赏识他人,便是对他人生命价值的肯定。著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正是利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帮助其女儿周婷婷克服聋哑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使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念,最终成为一名身残志坚的留美博士生。在教育过程中,笔者以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来体验赏识教育带来的魅力:

2.1 承认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面对个体间的差异,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张扬他们的优点,用显微镜去关注他们的缺点。笔者曾有位学生叫张兵,平时上课不听讲,做的课堂作业都是错的,家庭作业要么不做,要么说丢在家里。于是笔者多次找其谈心,诚恳地帮他指出错误,鼓励他改正,积极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同时注意不在其他学生面前指责他,提高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明显有了进步,不懂的作业也敢请教教师、学生了,有时还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成绩由原来每次“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跃为次次考试“优良”。由此可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承认并正视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面对后进生时不能歧视,要用赏识教育的手段,让他们得以健康发展。

2.2 营造氛围,提供表现平台。

在许多教师、学生的潜意识里,只有那些成绩突出,听教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一些被视为后进生,由于长期受教师、家长、学生的“关注”,造成这些学生身心的畸形发展,甚至感到学业无望而破罐子破摔。对于这些学生,教师的当务之急是消除他们的自卑、自怯的心理,呼唤他们业已麻木的心。教师课堂上不妨打破种种条条框框,如“发言坐着回答”、“制定师生诚信制”等;在语言上多说鼓励性的话,如“你真行”、“你想得真周到”、“你的这种方法很有创意”,等等。这样,他们在这种“煽情式”的赏识性的话语中,便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于是“让我试试”、“我准行”、“看我的”,种种争先恐后的场面便精彩纷呈起来。

2.3 转变角色,实施多元评价。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要扮演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服务性角色。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尚且知道,我们相信教师也一定不乏其识。教师要走下知识权威的“圣坛”,把自己融合到学生的群体中,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做,让他们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展自己。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状态”。因此,教育学生时要多赏识他们的行为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多赏识他们的行为结果,规范并强化他们的行为;多赏识他们行为中的情感,感化他们的内心世界。

课堂 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篇9

关键词: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一、数学, 不是告诉

分数从哪来的?苏教版教材上的第一个分数”1/2”是直接给出的。但我认为, 教育必须尊重生命, 遵从学生的生命规律。它不是急功近利地赶鸭子上架, 更不是直奔主题地追求结果, 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种简单地告诉, 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和积淀。

【教学片段】

1. 平均分, 得整数。

(1)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 每人几个?4÷2=2 (个) 。

(2) 把2瓶水平均分给2个人, 每人分到几瓶?2÷2=1 (瓶) 。

2. 认识分数。

(1)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 每人分得多少?

(2) 如果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0.5 (半个) 。

(3) 师:齐读3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有些时候, 物体的数量不好用整数表示, 那“半个”用什么样的数字来表示呢? (分数)

【思考】

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体验“分数也是一个数”。由于它是一个数, 所以, 我们从它的“参与计算”这个属性入手研究。同时, “分数”这个词是由“分”和“数”组成的, “分”就是强调要“平均分”, “数”就是要突出数的属性。所以这个教学环节, 主要研究分数是除法“平均分”的结果, 使得学生初步的感受到, 分数与整数一样, 也可以参与计算, 更好地构建完整的“数”体系。

“让学生重蹈人类思想的那些关键步子……而且是仅仅是关键步子”, 教师在教学时就有必要让学生追溯知识的“来龙”和“去脉”, 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使数学不会成为枯燥乏味的东西被学生厌烦, 而是变成活生生的知识牢记在学生的心中。

二、数学, 其实不难

数学教学中有2条看不见的线, 一条是老师心中预设的线, 一条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线。教学“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练习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有“4, 6, 7, 0, 0”共5张卡片, 选4张摆一个四位数。教师的预设是让学生发现摆数的规律, 可实际活动时, 学生思维并没有打开, 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双方都觉得学习数学真是很难。

【改进教学】

师:摆一个不读0的四位数。

几生摆数并板书:4600、7400、6400、4760、7640…

师:太乱了, 我来整理一下。6400写在4600的下面。

生:这两个数好像一对双胞胎兄弟。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他们都把0放在了末尾, 末尾的0不读。前两位是4和6, 换了位置。

师:你也能找到不读0的双胞胎吗?

生1:7400和4700。

生2:4760、4670、6470、6740、7640、7460。

生3:哇, 是六胞胎呀!

……

【思考】

在本课中, 学生们个体板书数字之后, 我顺势点拨“太乱了, 我来整理一下”, 学生们居然发现“6400写在4600的下面, 这两个数好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你也能找到不读0的双胞胎吗?”这样的教学顺应学生学习的天性, 遵循学生自然的学习规律, 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 学生们对读数规律的认知越来越完善了。

好的教育教学要“知时节”、“细无声”, 在”随风”、“潜入”上做文章, 教师心中要有一盏明灯, 把学生从“野径云俱黑”的环境中, 引到“花重锦官城”的境界, 让学生觉得“数学不难”。

三、数学, 不要当堂过关

数学老师从课堂中走出, 常常是“阴云密布”, 少有的是“阳光灿烂”。寻其原因, 不外乎是“课堂作业”惹的祸。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为了让学生体验笔算算理形成的过程, 我先设计了动手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感知。可课堂作业中, 学生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我及时反馈, 反复结合算理纠正, 可在几天的课堂作业中, 个别学生还是出现这样的问题。天天错, 天天纠;天天纠, 天天错。索性我就放手不管他们了。但数天后, 这些孩子的笔算开始正确了, 似乎突然“开窍”了。

【思考】

我想, 这正如《教学大道》中俞正强所说: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 就像小朋友学跳绳, 一个月前怎么也学不会跳绳, 一个月后自己就会跳了。其中的原因便是“成熟”。而教师的放手, 则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

课堂作业指向的是知识体系, 强调的是“学会”。确实, 有的学生接受的特别快、学得特别轻松, 但正如不能要求所有运动员都跟刘翔同时到达终点一样, 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同时掌握一样的内容。其实, 课堂作业能检测学生当堂掌握的情况, 过不了关, 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存在缺陷, 但对于学生来说, 也许他们会有一些知识掌握得不太牢靠, 但他们收获的是对知识的热情, 对自我成长的信心, 对生命的珍视,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所以, 课堂作业不一定要当堂过关。

总之, 践行生本教育, 老师也真的需要处处留心教育资源, 关注教育对象, 以一个呵护的姿态倾情投入教育, 时刻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在生命教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构建小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转变师生观, 提升教师素质是实现这种成功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旭远, 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 2004, (4) .

[2]曹利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王菁.生命教育要回归生活实际[J].湖北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3) .

语文教学应关注生命教育 篇10

关注生命,让语文重新回归到人。语文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可以说,语文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陪伴终生。

下面我以《我与地坛》为例,谈谈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一些体会。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为认识生命,也体现在尊重和敬畏生命之根上,尊重和敬畏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和敬畏别人的生命。教师可利用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之树,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多彩之花,从而开出珍惜生命之果。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无限生机,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一、尊重生命是语文生命教育之根

生命教育的首要条件是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尊重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并遵循其生命成长的规律,提升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赋予教育以人性,让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要让学生将这样的态度转而对待他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且被人尊重的,从而尊重他人的生命。

教师应该从生命的高度看待《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

史铁生在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又有谁会将痛苦看做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炼自己的机会呢?正是有了这些磨炼,我们才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才懂得热爱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应该说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

生命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正是因为它的神圣和脆弱,我们才更应该加以珍视和眷恋。

二、丰富情感是生命教育之树

教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内容和生命价值,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生的需要。

史铁生在沉思中,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史铁生终于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呈现为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他在反复说着欲望不息使个体生命的延续得到了最充分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使他对残酷和伤痛的忍受都成为一种阔大的境界,个人的苦难都已为全体存在所包容。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

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成就了学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寻。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史铁生写《我与地坛》所体现出的个人心境的痛切之处以及他对自我的真正超越。

教育不可能,也不足以去解决生命情感的全部问题,但教育却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个体生命情感的关怀。生命情感化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三、体验生命是生命教育之花

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险阻、挫折和困顿。这和欢乐、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欣赏生命、体验生命。当痛苦来临之时,在顿悟之后找到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使生命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做积极的自我探寻, 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积极去交往、感觉、理解,用肉身、心灵去感觉,用整个的身体去感受,而不是排斥。这些丰富的感情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文中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生命目标的探寻,鼓励学生善待生命,善待生活。

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联结着生活和生命,痛苦是深沉的土地,它孕育着生命,感染着灵魂。在痛苦里,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认识了只有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才能称得上辉煌的人生。

四、珍惜生命是生命教育之果

史铁生是伟大的,因为他从苦难启示中,终于明白了并非所有不幸的命运都能凭借“智慧和悟性”获得救赎,于是,这明白中就多了一份悲悯,虽然,那悲悯也许首先是来自对自己的宽慰和怜惜。

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很多东西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知道它的珍贵,但有时已经晚了。当学生读着这情深意长的文字时,就根本无法像阅读那些闲情逸致的文字那样一目十行。这样的文字给予学生的不可能是阅读的快感,而是澄净的思和深切的悟带给学生的启迪和引导。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加深了理解。

课文充满生命的真实,生命的性灵,作者正是在欣赏生命、体验生命中的过程写出来的。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的是生命的精华,感受的应该是生命的鲜活与滋润。生命视角中的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让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

上一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下一篇: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危害